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耐霉变棉。

背景技术

棉织物又叫棉布,是指以棉纤维作原料的布料,棉织物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广泛用于服装面料、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织物。棉织物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同时具有多孔、疏松的结构,因此容易被微生物附着,并进行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进而容易损伤棉织物,并产生异味,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危及使用者的健康。因此,有必要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减少细菌对人体的侵害。

目前,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采用后整理法,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如接枝、聚合、共价交联和配位结合)将抗菌整理剂吸附或固着在棉制品上。抗菌整理剂大致分为三大类,即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复合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包括银系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包括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季铵盐、有机锡、季膦盐等,复合抗菌剂是将不同类型的抗菌剂经简单混合或化合而成,通过两者的协同作来优势互补,进而提高抗菌性能和适用范围。

其中,在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整理中,纳米银抗菌剂以极强的杀菌或抑制病原体的能力、良好的耐久性,已经脱颖而出。相关技术中,纳米银处理的棉纺织品,初始抑菌率达到98%,但是其耐洗性较差,经10次洗涤后,抑菌率仅为60%,抗菌性能大幅度降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抑菌率高、耐洗性好和具有持久抗菌性能的抗菌耐霉变棉。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纳米银处理的棉纺织品洗涤后抑菌率明显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耐霉变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耐霉变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潮层、纳米银抗菌层、竹炭纤维加固层和硅胶点垫层;所述纳米银抗菌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硝酸银水溶液、聚乙烯吡咯烷酮和乙醇混合,在温度为60-80℃下反应3-5h,然后加入壳聚糖和冰醋酸,得到溶液A;

2)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庚腈、司盘-80、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混合,在温度为40-50℃下反应1-2h,得到溶液B;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A加入至溶液B中,混合均匀,离心、水洗、干燥,得到单层微胶囊;

3)将海藻酸钠、吸湿排汗纤维、卡拉胶和去离子水混合,在温度为80-90℃下反应0.5-1h,得到溶液C,将步骤2)得到的单层微胶囊、戊二醛加入溶液C中,在50-60℃温度下反应0.5-1h,离心、干燥得到双层微胶囊;

4)将步骤3)得到的双层微胶囊和氨基树脂中喷淋到织物上,在70-100℃下干燥2-8min,重复喷淋和干燥步骤2-5次,得到纳米银抗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在乙醇溶液中,采用加热条件下乙醇还原硝酸银得到银纳米粒子,纳米银粒子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将纳米银粒子与壳聚糖复合作为微胶囊芯材,能够进一步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庚腈、司盘-80、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和硬脂酸得到溶液B,作为微胶囊内壁材,偶氮二异庚腈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增加链的长度,增加溶液B的粘度,司盘-80作为亲油性乳化剂,有助于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的均匀混合,茶树精油和芦荟提取物不仅具有香味,而且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应用于棉织物中,增加棉织物本身的香味,配合纳米银和壳聚糖,进一步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而且茶树精油经微胶囊化后,由于作为微胶囊内壁材,微胶囊的密封作用能够有效抑制香味的挥发损失,提高茶树精油的贮藏和使用的稳定性;另外,茶树精油能够增加芦荟提取物的分散性,配合司盘-80,进一步增加溶液B的均匀性;将溶液A和溶液B混合,离心干燥,得到包埋纳米银的单层微胶囊。

卡拉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海藻酸钠复配后,可以改善海藻酸钠的热降解性,同时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成纤性,有助于提高卡拉胶的强度,吸湿排汗纤维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卡拉胶的机械强度,海藻酸钠、吸湿排汗纤维和卡拉胶混合作为亲水性微胶囊外壁材,加入单层微胶囊、戊二醛,外壁材对单层微胶囊进一步包埋,制备得到双层的微胶囊。将双层微胶囊和粘合树脂混合喷淋到织物上,即得到纳米银抗菌层。

本申请制备的纳米银抗菌层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以及抗菌持久性,纳米银采用双层壁材进行包埋,纳米银进行缓慢的释放,保证了纳米银的抗菌持久性,同时壳聚糖、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和海藻酸钠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纳米银抗菌层的抗菌持久性,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具有较强的粘性,与粘合树脂混合,黏附在织物上,增强了纳米银的抗菌持久性,吸湿排汗纤维增强了微胶囊外壁材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障了双层微胶囊的缓释功能;而且吸湿排汗纤维的外表面具有多孔结构,能够产生毛细现象,当织物接触皮肤时,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保证织物的干燥。

优选的,所述茶树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茶树果切碎,在温度为-20--5℃下冷冻处理1-3h,然后粉碎、得到20-50目的茶树粉;

2)将步骤1)得到的茶树粉、柠檬酸钠、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45-60℃下水解1-3h;反应结束后,过滤,烘干,然后加入200L乙醇,在50-60℃回流提取1-3h后,过滤,得到茶树精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茶树果进行冷冻处理,最大限度地保存茶树果内的各种成分,以及各种芳香物质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纤维素酶作为催化剂,有效的提高提取茶树粉有机物质的机率,柠檬酸钠作为防腐剂、保鲜剂、缓冲剂、螯合剂,在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时起缓冲作用,同时,纤维素酶与海藻酸钠混合,提高了纤维素酶的利用率,进一步有助于促进提取茶树粉的速率,最后乙醇回流,得到提取率较快、纯度较高的茶树精油,有助于后续茶树精油在织物中发挥抗菌消炎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5-10:3-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得到一种提取率更快、纯度更高的茶树精油,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纤维素酶对茶树粉进行提取有机物质,柠檬酸钠促进了纤维素酶的提取速率,得到抗菌消炎效果更好的茶树精油。

优选的,所述芦荟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新鲜芦荟、切碎,加入刺梨汁和苹果汁,加热至60-80℃,保持1-2h,过滤,得到汁液;(2)将步骤(1)所得汁液加入正丁醇,加热至100-120℃,保持30-60min,回流,得到粗提物;然后加入无水乙醇,静置醇沉12-24h,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后,得到芦荟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刺梨汁中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P,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刺梨汁能够增强芦荟的溶解度及分散性,有助于更好的提取芦荟,而且芦荟中也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刺梨汁和芦荟复配可以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抗氧化的效果;苹果汁含有可溶和不可溶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芦荟细胞壁的溶解,有助于进一步提取芦荟;将汁液中加入正丁醇,提取汁液中的有机成分,然后再加入无水乙醇,进一步提取有机物质,得到芦荟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20-30:1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得到纯度更高、杀菌消炎效果更好的芦荟提取物,刺梨汁能够增强芦荟的溶解度及分散性,有助于更好的提取芦荟,苹果汁含有可溶和不可溶的纤维素,能够促进芦荟细胞壁的溶解,有助于进一步提取芦荟;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配合具有协同作用,进一步促进芦荟的提取。

优选的,所述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方法如下:

1)将聚酯纤维加入至氢氧化钠中浸泡,得到多孔聚酯纤维;

2)将硅藻土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500-800℃,煅烧时间为2-5h,得到煅烧硅藻土;

3)将步骤2)得到的煅烧硅藻土加入至步骤1)中,得到改性多孔聚酯纤维,然后水洗,得到吸湿排汗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经过强碱浸泡,在聚酯纤维表面形成孔洞和沟槽,提高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因为吸湿排汗纤维通过表面的孔洞和沟槽产生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因此,有效提高了聚酯纤维的吸湿、放湿能力;硅藻土是一种具有微纳米层级多孔结构的天然无机微纳米生物材料,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硅藻土经过煅烧,增加了硅藻土的微孔的通透性和颗粒的间隙,进而提高硅藻土的渗透性。

硅藻土和聚酯纤维混合,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强度,同时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根据空气中的湿度自动吸收或释放水分,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进一步配合聚酯纤维,增加了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1-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吸湿和排湿性能更好的吸湿排汗纤维,聚酯纤维和硅藻土配合,进一步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强度,进而增加了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由聚四氯乙烯纤维构成,所述防潮层厚度为0.5-0.9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氯乙烯纤维制作的织物,具有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弹性和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同时,聚四氟乙烯纤维还具有良好的不黏性、疏水性、防水等性能,作为织物的防潮层,保持织物的干燥。

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纳米银抗菌层、纤维加固层和硅胶点垫层依次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粘结。

优选的,所述硅胶点垫层上规则设置若干凸点,所述的凸点的高度为0.5-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点垫层的设置,起到防滑、抗静电的作用,有助于抗菌耐霉变棉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制备的纳米银抗菌层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以及抗菌持久性,纳米银采用双层壁材进行包埋,纳米银进行缓慢的释放,保证了纳米银的抗菌持久性,同时壳聚糖、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和海藻酸钠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纳米银抗菌层的抗菌持久性,海藻酸钠和卡拉胶具有较强的粘性,与氨基树脂混合,黏附在织物上,增强了纳米银的抗菌持久性,吸湿排汗纤维增强了微胶囊外壁材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障了双层微胶囊的缓释功能;而且吸湿排汗纤维的外表面具有多孔结构,能够产生毛细现象,当织物接触皮肤时,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保证织物的干燥。

2、本申请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在乙醇溶液中,采用加热条件下乙醇还原硝酸银得到银纳米粒子,纳米银粒子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将纳米银粒子与壳聚糖复合作为微胶囊芯材,能够进一步增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庚腈、司盘-80、茶树精油、芦荟提取物和硬脂酸得到溶液B,作为微胶囊内壁材,具有杀菌消炎的功效,应用于棉织物中,增加棉织物本身的香味,配合纳米银和壳聚糖,进一步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海藻酸钠、吸湿排汗纤维和卡拉胶混合作为亲水性微胶囊外壁材,加入单层微胶囊、戊二醛,外壁材对单层微胶囊进一步包埋,制备得到双层的微胶囊。将双层微胶囊和粘合树脂混合喷淋到织物上,即得到纳米银抗菌层。

3、本申请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中,硅藻土和聚酯纤维混合,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强度,同时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根据空气中的湿度自动吸收或释放水分,有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进一步配合聚酯纤维,增加了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及对比例中所使用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

茶树精油的制备

制备例1-1

茶树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3kg茶树果切碎,在温度为-15℃下冷冻处理2h,然后粉碎、得到20-50目的茶树粉;

2)将步骤1)得到的茶树粉、柠檬酸钠、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在60℃下水解2h;反应结束后,过滤,烘干,然后加入200L乙醇,在60℃回流提取2h后,过滤,得到茶树精油;其中,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7:6。

制备例1-2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1)中,茶树果不经过冷冻处理。

制备例1-3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5:8。

制备例1-4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0:3。

制备例1-5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2:10。

制备例1-6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柠檬酸钠。

制备例1-7

与制备例1-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纤维素酶。

芦荟提取物的制备例

制备例2-1

芦荟提取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2kg新鲜芦荟、切碎,加入刺梨汁和苹果汁,加热至70℃,保持2h,过滤,得到汁液;

(2)将步骤(1)所得汁液加入20L的正丁醇,加热至110℃,保持60min,回流,得到粗提物;然后加入30L的无水乙醇,静置醇沉20h,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后,得到芦荟提取物;其中,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25:12。

制备例2-2

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20:10。

制备例2-3

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30:15。

制备例2-4

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35:8。

制备例2-5

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刺梨汁。

制备例2-6

与制备例2-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苹果汁。

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

制备例3-1

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方法如下:

1)将2kg聚酯纤维加入至10L氢氧化钠中浸泡,得到多孔聚酯纤维;

2)将硅藻土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750℃,煅烧时间为3.5h,得到煅烧硅藻土;

3)将步骤2)得到的煅烧硅藻土加入至步骤1)中,得到改性多孔聚酯纤维,然后水洗,得到吸湿排汗纤维;其中,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3。

制备例3-2

与制备例3-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硅藻土。

制备例3-3

与制备例3-1的区别在于,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1。

制备例3-4

与制备例3-1的区别在于,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5。

制备例3-5

与制备例3-1的区别在于,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8。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包括依次设置的防潮层、纳米银抗菌层、竹炭纤维加固层和硅胶点垫层;纳米银抗菌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0.3kg浓度为0.5mol/L的硝酸银水溶液、0.1k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80L的乙醇混合,在温度为70℃下反应4h,然后加入3kg壳聚糖和50L质量浓度为4%的冰醋酸,得到溶液A;2)将1kg甲基丙烯酸甲酯、0.1kg偶氮二异庚腈、0.5kg司盘-80、0.4kg茶树精油、0.3kg芦荟提取物混合,在温度为50℃下反应2h,得到溶液B;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A加入至溶液B中,混合均匀,离心、水洗、干燥,得到单层微胶囊;

3)将2kg海藻酸钠、0.2kg吸湿排汗纤维、0.5kg卡拉胶和10L去离子水混合,在温度为90℃下反应1h,得到溶液C,将步骤2)得到的单层微胶囊、0.5kg戊二醛加入溶液C中,在60℃温度下反应0.5h,离心、干燥得到双层微胶囊;

4)将步骤3)得到的双层微胶囊和0.1kg氨基树脂中喷淋到织物上,在100℃下干燥6min,重复喷淋和干燥步骤3次,得到纳米银抗菌层。

防潮层由聚四氯乙烯纤维构成,防潮层厚度为0.6mm。

防潮层、纳米银抗菌层、纤维加固层和硅胶点垫层依次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粘结。

硅胶点垫层上规则设置有1个/cm

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1制备;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1制备;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采用制备例3-1制备。

实施例2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2制备。

实施例3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3制备。

实施例4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4制备。

实施例5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5制备。

实施例6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6制备。

实施例7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茶树精油采用制备例1-7制备。

实施例8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2制备。

实施例9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3制备。

实施例10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4制备。

实施例11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5制备。

实施例12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芦荟提取物采用制备例2-6制备。

实施例13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采用制备例3-2制备。

实施例14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采用制备例3-3制备。

实施例15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采用制备例3-4制备。

实施例16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吸湿排汗纤维的预处理采用制备例3-5制备。

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经过步骤3)。

对比例2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茶树精油。

对比例3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芦荟提取物。

对比例4

一种抗菌耐霉变棉,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吸湿排汗纤维。

性能检测试验

将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3制备的抗菌耐霉变棉进行抗菌抑菌和防霉变性能,根据标准WST 650-2019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试验浓度为1%。结果见表1。

表1抗菌耐霉变棉的抗菌抑菌和防霉变性能的测试

从表1可以看出,本申请1、3-4和8-9制备的样品具有较高的杀菌抑菌性能和防霉变性能,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均保持在99.99%左右,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均保持在96.25%左右,表明本申请制备的纳米银抗菌层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以及抗菌持久性。

实施例2中茶树精油的制备方法中,茶树果不经过冷冻处理,在进行抗菌抑菌测试中,较实施例1相比,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均略有降低,表明将茶树果进行冷冻处理,最大限度地保存茶树果内的各种成分,以及各种芳香物质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最大程度的抗菌消炎效果。

实施例5设置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的质量比为1:12:10,实施例6-7不添加柠檬酸钠或纤维素酶,与实施例1相比,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均降低,表明茶树粉、柠檬酸钠和纤维素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纤维素酶对茶树粉进行提取有机物质,柠檬酸钠促进了纤维素酶的提取速率,得到抗菌消炎效果更好的茶树精油。

实施例10设置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的质量比为1:35:8,实施例11-12不添加刺梨汁或苹果汁,与实施例1相比,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均降低,表明芦荟、刺梨汁和苹果汁配合具有协同作用,刺梨汁能够增强芦荟的溶解度及分散性,苹果汁能够促进芦荟细胞壁的溶解,有助于进一步提取芦荟。

对比例1中不经过步骤3),得到单层微胶囊,在进行抗菌抑菌测试中,较实施例1相比,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平均约85%)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平均约70%)均有大幅度降低,表明制备的双层微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以及抗菌持久性。

对比例2中不添加茶树精油,对比例3中不添加芦荟提取物,在进行抗菌抑菌测试中,较实施例1相比,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球毛壳霉和黄曲霉的抗菌率(平均约92%)和水洗50次后的抑菌率(平均约88%)均有大幅度降低,表明制备茶树精油或芦荟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杀菌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纳米银抗菌层的抗菌持久性。

吸湿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13-16和对比例4制备的抗菌耐霉变棉进行吸湿性能测试。吸湿测试的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95%,放湿测试的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为25%,对上述试样在吸湿测试中105min内的含水率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对上述试样在放湿测试中105min内的含水率进行测试,结果见表3。

表2吸湿实验数据测试

表3放湿实验数据测试

从表2可知,通过吸湿实验,实施例1和14-15在极湿(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能够吸收环境中的水分,从而保持肌肤的干爽。实施例13不添加硅藻土,实施例16设置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8,从表2可知,相比于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的吸湿性较差,表明聚酯纤维和硅藻土配合,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强度,进而增加了聚酯纤维的吸湿性能。对比例4中不添加吸湿排汗纤维,制备的y样品从空气中所吸收的水分均低于实施例1,表明本申请吸湿排汗纤维的加入,使织物具有导湿快干的目的,保证织物的干燥。

从表3可知,通过放湿实验,实施例1和14-15在干燥(相对湿度为25%)的环境下通过延长放湿的时间,起到保持肌肤湿润,使水分不会流失的作用。实施例13不添加硅藻土,实施例16设置聚酯纤维和硅藻土的质量比为1:0.8,从表3可知,相比于实施例1,制备的样品的放湿性较差,表明聚酯纤维和硅藻土配合,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结构强度,进而增加了聚酯纤维的放湿性能。对比例4中不添加吸湿排汗纤维,制备的样品水分流失较多,均高于实施例1,表明本申请吸湿排汗纤维的加入,使织物具有导湿快干的目的,保证织物的干燥,在经过放湿处理后其内还具有较多的水份,可以润湿皮肤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分类

061201159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