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8:15


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角膜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角膜物理形态检测已成为眼视光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膜地形图是通过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将角膜形态进行数码化分析,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以不同特征的彩色图来表现,因其貌似地理学中地形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故称为角膜地形图,它能够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前表面任意点的曲率,检测角膜屈光力,是研究角膜前表面形态的一种系统而全面的定量分析手段,角膜地形图应用于诊断角膜散光及定量地分析角膜性状,还可用于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检查和术后疗效评价以及角膜移植手术,角膜地形图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角膜形态信息,已成为眼科学和视光学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

现有的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其具有一个用于安放待检测用户下巴的托架,但是现有托架的高度一般不能根据待检测用户的身高进行调节,且不同用户之间眼部到下巴之间的距离、以及两眼之间的间距存在区别,检测装置不易根据用户面部特征进行相关的调节,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对称分布在升降组件的相对两侧,升降组件输出端装设有壳体,壳体位于基板的上方,壳体一侧开设有活动槽,壳体上侧装设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装设在滑动配合在壳体内的第二电动推杆,活动槽位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之间,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活动槽内的采集器,两个采集器位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之间,壳体一侧装设有托架,托架位于活动槽的下方。

可选的,升降组件包括装设在基板上侧的收纳壳,收纳壳内壁上侧装设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活动配合有万向轮。

可选的,基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万向轮相对应的通孔,通孔贯穿基板,第三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通孔,万向轮位于基板的下方。

可选的,升降组件包括固定板、升降板,固定板装设在基板的上侧,升降板装设在壳体的下侧,固定板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升降板下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内,第一滑槽内壁下侧装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装设有螺杆,升降板下侧开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螺孔,螺杆上部螺纹配合在螺孔内。

可选的,第一滑槽内壁下侧装设有两个杆体,螺杆位于两个杆体之间,升降板下侧开设有与杆体相对应的滑孔,螺孔位于两个滑孔之间,杆体上部滑动配合在滑孔内。

可选的,第一滑槽内壁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侧槽,升降板相对两侧均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配合在侧槽内。

可选的,活动槽内壁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连通槽内壁远离活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电动推杆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内,第二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连通槽,壳体上侧开设有与第二滑槽相对应的槽口,槽口与第二滑槽连通,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贯穿槽口。

可选的,托架包括装设在壳体一侧的两个弧形杆,两个弧形杆下部装设有承重板,承重板上侧装设有下巴托板,下巴托板位于活动槽的下方,活动槽和下巴托板均位于两个弧形杆之间。

可选的,壳体一侧装设有显示控制器,壳体位于显示控制器与托架之间。

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组件收回使基板落至到地面上,然后根据用户下巴高度,升降组件伸缩调节壳体和托架的位置高度;

步骤二:待用户将下巴放置到托架上后,根据用户的眼部高度,第一电动推杆伸缩带动第二电动推杆和采集器上下位移;

步骤三:根据用户两眼之间的间距,第二电动推杆伸缩带动采集器位移,调节两个采集器之间的距离,然后采集器对用户的眼角膜的物理形态进行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通过升降组件便于根据用户身高对壳体和托架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伸缩调节采集器到托架之间的距离,从而使采集器与用户眼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第二电动推杆伸缩便于根据用户的眼距调节两个采集器之间的距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

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升降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基板1,通孔101,收纳壳2,第三电动推杆201,万向轮202,固定板3,第一滑槽301,侧槽302,电机303,螺杆304,杆体305,升降板4,螺孔401,滑孔402,限位块403,壳体5,活动槽501,连通槽502,第二滑槽503,槽口504,第一电动推杆6,第二电动推杆601,采集器602,显示控制器7,弧形杆8,承重板801,下巴托板802。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四个移动组件对称分布在升降组件的相对两侧,升降组件输出端装设有壳体5,壳体5位于基板1的上方,壳体5一侧开设有活动槽501,壳体5上侧装设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6,第一电动推杆6输出端装设在滑动配合在壳体5内的第二电动推杆601,活动槽501位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601之间,第二电动推杆601输出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活动槽501内的采集器602,两个采集器602位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601之间,壳体5一侧装设有托架,托架位于活动槽501的下方。

一种角膜物理形态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移动组件收回使基板1落至到地面上,然后根据用户下巴高度,升降组件伸缩调节壳体5和托架的位置高度;

步骤二:待用户将下巴放置到托架上后,根据用户的眼部高度,第一电动推杆6伸缩带动第二电动推杆601和采集器602上下位移;

步骤三:根据用户两眼之间的间距,第二电动推杆601伸缩带动采集器602位移,调节两个采集器602之间的距离,然后采集器602对用户的眼角膜的物理形态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推动检测装置进行位移,将检测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移动组件收回使基板1落至到地面上,将检测装置稳定的放置到地面上,因不同用户之间的身高体型和面容存在一定的区别,然后根据用户下巴高度,升降组件伸缩调节壳体5和托架的位置高度,待用户将下巴放置到托架上后,根据用户的眼部高度,第一电动推杆6伸缩带动第二电动推杆601和采集器602上下位移,根据用户两眼之间的间距,第二电动推杆601伸缩带动采集器602位移,调节两个采集器602之间的距离,然后采集器602对用户的眼角膜的物理形态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升降组件包括装设在基板1上侧的收纳壳2,收纳壳2内壁上侧装设有第三电动推杆201,第三电动推杆201输出端活动配合有万向轮202。基板1竖直方向开设有与万向轮202相对应的通孔101,通孔101贯穿基板1,第三电动推杆201输出端贯穿通孔101,万向轮202位于基板1的下方,通过万向轮202便于对检测装置进行推动位移,当需要稳定放置时,第三电动推杆201收缩带动万向轮202收入到收纳壳2内,从而使基板1慢慢下降与地面接触,增大检测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升降组件包括固定板3、升降板4,固定板3装设在基板1的上侧,升降板4装设在壳体5的下侧,固定板3上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01,升降板4下部滑动配合在第一滑槽301内,第一滑槽301内壁下侧装设有电机303,电机303输出端装设有螺杆304,升降板4下侧开设有与螺杆304相对应的螺孔401,螺杆304上部螺纹配合在螺孔401内,调节壳体5的位置高度时,电机303工作带动螺杆304转动,螺杆304转动驱动升降板4向上或向下滑动。

本实施例的第一滑槽301内壁下侧装设有两个杆体305,螺杆304位于两个杆体305之间,升降板4下侧开设有与杆体305相对应的滑孔402,螺孔401位于两个滑孔402之间,杆体305上部滑动配合在滑孔402内,通过杆体305与滑孔402配合,提高升降板4上下滑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滑槽301内壁相对两侧均开设有侧槽302,升降板4相对两侧均装设有限位块403,限位块403滑动配合在侧槽302内,通过限位块403与侧槽302配合,限制升降板4的位移距离,降低升降板4脱离第一滑槽301、螺杆304脱离螺孔401、杆体305脱离滑孔402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活动槽501内壁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502,连通槽502内壁远离活动槽50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503,第二电动推杆601滑动配合在第二滑槽503内,第二电动推杆601输出端贯穿连通槽502,壳体5上侧开设有与第二滑槽503相对应的槽口504,槽口504与第二滑槽503连通,第一电动推杆6输出端贯穿槽口504,第二滑槽503的宽度小于第二电动推杆601的直径,从而降低第二电动推杆601脱离第二滑槽503的概率。

本实施例的托架包括装设在壳体5一侧的两个弧形杆8,两个弧形杆8下部装设有承重板801,承重板801上侧装设有下巴托板802,下巴托板802位于活动槽501的下方,活动槽501和下巴托板802均位于两个弧形杆8之间,通过下巴托板802对用户的下巴部位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的壳体5一侧装设有显示控制器7,壳体5位于显示控制器7与托架之间,通过显示控制器7对第三电动推杆201和电机303、第一电动推杆6、第二电动推杆601、采集器602进行控制和调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分类

0612011630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