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核壳FeOOH@NiFe LDH电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7:30


一种核壳FeOOH@NiFe LDH电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以及电化学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氢能源由于高能量密度和其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可持续能源。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大规模清洁制氢技术。然而,电解水反应的半反应析氧反应(OER反应)因其缓慢的动力学而大大降低了水分解的整体效率,因此,在阳极处发生的OER反应是水电解的速率决定步骤。为了提高反应速度,工业上迫切需要高效的催化剂来促进这一过程以节省生产成本。目前,钌/铱基氧化物在工业生产中被认为是最佳的OER催化剂,但其作为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成本限制了其更广泛的生产应用。因此,制备高效且稳定性良好的低成本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迄今为止,廉价的过渡金属材料(氧化物/(羟基)氢氧化物)由于其丰富的地球资源和显著的OER反应催化性能,被认为是在碱性条件下替代贵金属的有前途的替代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也称类水滑石,是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被广泛重视并开展研究的一类新型层状材料,其分子组成为[M

在众多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中,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Fe LDH)因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优异的性能主要来自于组分中的Ni(OH)

为了得到性能更好的催化剂电极材料,也有很多报道采用了添加多种组分,引入更多的活性位点,构造出十分复杂的体相组成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1910635219.1所公开的NiFe LDH/Ti

至今,还未曾公开一种能够同时利用镍铁两种活性位点、且不外加其它元素就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析氧反应催化剂电极材料。这种材料的制备难点在于需要梯度调控镍铁比例,甚至促进两种组分偏析,从而保证两种金属活性位点同时存在。这种多活性位点的异质材料将会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催化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阐述了通过分步水热处理实现了对镍铁比例的差异化控制,精确构筑了镍铁异质结构的材料,使两部分结构的镍铁比例差异达到必要的范围,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FeOOH、NiFe LDH两种活性位点,得到了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LDH异质微球高活性电催化材料。本发明阐述的制备方法工艺稳定性好,原料成本低,设备要求不高,催化性能优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NiFe LDH出现的不能同时发挥两种活性位点的活性以及体系环境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所述的核壳结构在微观上包括内核与外壳两个部分,具体特征为:

(1)内核部分通过首次水热处理构筑,富含高活性FeOOH,形貌为光滑球状,其中铁离子占阳离子总摩尔量的90%以上。

(2)外壳部分通过二次水热处理构筑,主要成分是NiFe LDH纳米片,Ni与Fe的摩尔比为在2:1至3:1之间。这些纳米片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紧密结合于FeOOH外部,构成外壳部分,具体包含三级组装结构:

第一级结构:厚度为10~50纳米的NiFe LDH纳米薄片;

第二级结构:由5~15层纳米薄片平行堆叠而成的NiFe LDH纳米片微簇;

第三级结构:由多组纳米片簇垂直交错而组装形成的十字形纳米花多孔外壳。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仅使用分步水热法即完成了对镍铁比例的差异化控制,精确构筑了镍铁异质核壳结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两种催化活性位点。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铁盐、尿素、氟化铵按1:10~30:2~4的摩尔比混合,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其溶解,搅拌1~4h后将上述溶液转移至密闭反应釜中,在100~120℃下水热处理1~3小时;将反应釜内所有产物转移至烧杯中,得到富含FeOOH的微球前驱体;

(2)将镍盐、尿素、氟化铵按1:10~30:2~4摩尔比混合,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使其溶解并混合均匀;将所述步骤1的产物与其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体系中Fe:Ni的摩尔比在1:2~1:3的范围,搅拌均匀后,置于密闭反应釜中,在100~120℃下水热10~16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沉淀离心洗涤,在60~80℃下烘干12~24小时,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电催化材料。

步骤(1)所述的铁盐,为硝酸铁及其水合物或氯化铁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种;

步骤(2)所述的镍盐,为硝酸镍及其水合物或氯化镍及其水合物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在碱性电解液中获得了高效、稳定的OER性能。本发明针对传统NiFe LDH在系统组分相对简单的前提下,不能同时利用两种活性位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只通过两次水热即可以调控镍铁比,保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两种活性位点的、工艺较为简单的合成方法。通过分步水热法即可实现对镍铁比例的差异化控制,精确构筑了镍铁异质结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镍、铁两种OER催化活性位点,得到了晶片交角接近90°的垂直交错形核壳异质微球催化材料,与传统的LDH纳米花状结构有着显著的区别。首次水热构筑了富含FeOOH的内核,具有了FeOOH的活性位点;二次水热构筑了NiFe LDH的外壳,具有NiFe LDH的活性位点。这两种活性位点之间存在电子转移,他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此外,这种垂直分散在富含FeOOH核表面的NiFe LDH纳米片的异质结构提供了大量的层间空间,可以显著增加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离子、电子的快速转移和氧气的顺利逸出提供了更多的通道,还可以增强材料的机械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保证材料在高电位下可以长时间进行催化电解,从而促进了OER的活性与稳定性。

电化学测试表明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在1MKOH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活性,在10mA·cm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称取1.8mmol九水合硝酸铁固体、42.7mmol尿素固体、6.7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22毫升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装入高压内衬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00℃的烘箱中,恒温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内所有物质转移至烧杯中,标记为液A。

称取3.6mmol六水合硝酸镍固体、85.3mmol尿素固体、13.4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44毫升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溶解,标记为液B。

将混合均匀的液B逐滴加入到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全部转移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装入高压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00℃的烘箱中,恒温10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红棕色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

在10和100mA·cm

实施例2

称取1.2mmol九水合硝酸铁固体、12mmol尿素固体、2.4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22毫升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小时,装入高压内衬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00℃的烘箱中,恒温1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内所有物质转移至烧杯中,标记为液A。

称取3.6mmol六水合硝酸镍固体、36mmol尿素固体、7.2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44毫升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溶解,标记为液B。

将混合均匀的液B逐滴加入到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全部转移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装入高压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00℃的烘箱中,恒温1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深黄色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

在10mA·cm

实施例3

称取2mmol九水合硝酸铁固体、60mmol尿素固体、8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22毫升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4小时,装入高压内衬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20℃的烘箱中,恒温3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内所有物质转移至烧杯中,标记为液A。

称取5mmol六水合硝酸镍固体、150mmol尿素固体、20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44毫升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溶解,标记为液B。

将混合均匀的液B逐滴加入到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全部转移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装入高压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20℃的烘箱中,恒温16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砖红色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

在10mA·cm

实施例4

称取1mmol九水合硝酸铁固体、15mmol尿素固体、3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22毫升去离子水中,充分溶解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小时,装入高压内衬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10℃的烘箱中,恒温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釜内所有物质转移至烧杯中,标记为液A。

称取2.3mmol六水合硝酸镍固体、34.5mmol尿素固体、6.9mmol氟化铵固体溶解于44毫升去离子水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溶解,标记为液B。

将混合均匀的液B逐滴加入到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全部转移后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装入高压中。将内衬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容器,密封,放置在110℃的烘箱中,恒温1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红棕色沉淀。将所得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5次,在60℃的烘箱中烘干12小时,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

在10mA·cm

工作电极表面修饰方法如下:

首先将直径3毫米玻碳电极在专用研磨器具打磨至镜面,使用超纯水中清洗干净。称取4.00毫克本材料及1.00毫克导电炭黑至西林瓶中,加入1毫升乙醇后超声30分钟,加入5wt%萘酚溶液50微升后超声30分钟,用移液枪取1微升油墨滴加到玻碳电极上,室温下待其自然风干,重复滴加5次。

利用循环伏安法对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修饰后的玻碳电极,对电极为2乘2厘米的铂网电极,参比电极为汞/氧化汞电极,电解液为1M KOH溶液。实验测试温度为25±1℃。电化学测试在上海辰华CHI 660E工作站上进行。

线性扫描伏安曲线测试:扫描速率为10mV·s

稳定性测试采用计时电位测试方法:固定电流密度为10mA·cm

电化学阻抗的测试:设置相应参数为:0.01-10

对本实施例1所述的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进行结构表征:

在图1的XRD衍射谱图中,FeOOH与NiFe LDH的特征峰同时出现。可以得到晶片垂直交错的核壳FeOOH@NiFe LDH异质微球催化材料成功合成的结论。

在图2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到光滑的FeOOH球体,构成了所述材料的内核;原位生在上FeOOH外部的NiFe LDH包含三级结构,分别为

第一级结构:厚度为20-50纳米的NiFe LDH纳米薄片;

第二级结构:由5-15层纳米薄片平行堆叠而成的NiFe LDH纳米片微簇;

第三级结构:由多组纳米片簇垂直交错而组装形成的十字纳米花形外壳。

以上具体事例仅对本发明进行具象化阐述,对本发明并不产生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路线和实施方案进行的变化、修改、推演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核壳FeOOH@NiFe LDH电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一种核壳FeOOH@NiFe LDH电催化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55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