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搅拌均匀的金属板胶印机用油墨搅拌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胶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搅拌均匀的金属板胶印机用油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板胶印机中墨斗辊能够将印刷油墨从墨斗体中均匀带出,从而传给传墨辊以实现传墨印刷工作,但目前,在印胶机等印刷设备中均会涉及到油墨的搅拌过程,用于避免油墨长期静置下的固化或多油墨混合调配工作;而现有技术中,搅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大小和高度的容器,搅拌叶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一般是通过更换搅拌机上不同长度的搅拌轴而调整搅拌叶的位置,这样必须准备多组搅拌轴,使搅拌器的成本的较高,多个搅拌轴不方便管理和使用;尤其,处于静置固化下的油墨易出现分层现象,在搅拌中若不能及时进行均匀混合,易对墨口造成堵塞,后期维修量大;另外在油墨调配时需进行长时间搅拌以配比墨色,搅拌混合耗时周期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搅拌均匀的金属板胶印机用油墨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搅拌均匀的金属板胶印机用油墨搅拌装置,其包括:

主流动管;

进墨主管,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的一端,所述进墨主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外设供墨筒;

内循环混液组件,同轴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内,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能够在印胶机油墨长期处于静置状态下时间歇性对其进行进行内部混液扰动;

上位供料组件,垂直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上,所述上位供料组件能够与第二外设供墨筒相连接,且所述上位供料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相连通;以及

外流管,竖直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下方靠近所述进墨主管的一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包括:

固定内管;

侧位管,同轴可相对滑动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内,所述侧位管的一端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内管上;

内流件,同轴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内,并与其中一个所述侧位管相密封滑动连接;

导流套,同轴固定在所述内流件上,所述导流套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内孔;

扰流页,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流件上,所述主流动管内设置有内置电机,所述内置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扰流页相连接;

传输导管,倾斜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的一侧,所述传输导管的一端横向穿接在上位供料组件上;

侧连管,竖直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的另一侧,所述侧连管与所述传输导管的一端相连通;以及

排液刮送组件,同轴横向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上,所述侧位管与固定内管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滑动腔,所述排液刮送组件滑动抵靠在所述滑动腔内。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

上分流件,横向嵌入固定在所述固定内管的内部上侧,所述上分流件被构造成弧形结构,且所述上分流件内设有排送腔,所述排送腔与所述侧连管相连通,且所述上分流件上还均匀排设有多个液孔。

进一步,作为优选,各所述侧位管上均横向圆周固定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传振块,且所述主流动管上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内杆与所述传振块相连接传动;所述导向杆上还对称套接有内弹簧。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排液刮送组件包括:

外导座;

限位杆,横向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的一侧,所述外导座滑动套接在所述限位杆上;

主轴件,可相对转动的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导座上,所述主轴件的一端通过螺纹啮合传动作用滑动穿接在所述主流动管内;

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外导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件相连接;以及

内调节盘,同轴固定在所述主轴件上,并随所述主轴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中。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内调节盘包括:

前置导盘,同轴固定在所述主轴件上;

内撑杆,为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内撑杆均通过支撑弹簧滑动设置在所述前置导盘内;

刮刀件,对应倾斜设置在各所述内撑杆上;

后置盘,同轴滑动套同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轴件上,所述前置导盘上排列有多个横向设置的轴向杆,所述后置盘滑动设置在各所述轴向杆上;

限位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向杆上,各所述轴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后置盘相抵靠接触;

内撑膜囊,嵌入设置在所述前置导盘上,所述后置盘上对应设有多个内凹位,所述内撑膜囊抵靠在各所述内凹位上,且所述主轴件内设有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内撑膜囊相连通;以及

外密封件,同轴套接在所述前置导盘上,所述后置盘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密封件内,且所述外密封件贴合抵靠在固定内管以及侧位管内壁。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前置导盘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且所述后置盘上圆周设置有多个排口,各所述排口均与所述固定孔相错开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上位供料组件包括:

外料管;

内密封座,同轴固定在所述外料管内;

滑动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外料管内,所述滑动管上套接有限流件;

液压伸缩缸,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料管上,所述外料管外设有磁环座,所述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与磁环座相连接;

内磁环,固定在所述滑动管上,所述内磁环与所述磁环座之间呈异性相吸;

连接弹簧,通过内联架竖直连接在所述限流件上,使得所述限流件能够与所述内密封座相贴合接触,且其接触面呈斜面结构;以及

内封堵球,竖直架设在所述内联架上,所述内封堵球能够对所述滑动管的一端密封封堵。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管上连接有伸缩导管,所述伸缩导管的一端与内循环混液组件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横向设置的主流动管对油墨进行储存,此时,油墨在长期静置固化中分层现象较弱,能有效缩短搅拌周期,以快速投入使用;而内循环混液组件能够辅助油墨循环流动混合,提高搅拌速率;

2、本发明中,内调节盘一方面能够对内壁上固化的油墨进行刮除,另一方面,当主流动管中的流动油墨较少时,能将油墨集中推送,避免油墨残留;

3、本发明中,主流动管上竖直设置有上位供料组件,上位供料组件能够对另一油墨进行初步储存,而后输送至主流动管中进行油墨混合,尤其在混合中能在循环流动下提高混合效果,从而方便根据油墨色号进行添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循环混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排液刮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调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位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流动管、11进墨主管、12外流管、2内循环混液组件、21 固定内管、22侧位管、23内流件、24导流套、25内置电机、26扰流页、27传输导管、28侧连管、29上分流件、3上位供料组件、31 外料管、32内密封座、33限流件、34液压伸缩缸、35磁环座、36 内封堵球、37连接弹簧、38伸缩导管、4排液刮送组件、41外导座、 42限位杆、43驱动电机、44主轴件、5传振块、51微型电机、52内弹簧、6内调节盘、61前置导盘、62内撑杆、63刮刀件、64后置盘、 65限位架、66供气管、67外密封件、68内撑膜囊。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搅拌均匀的金属板胶印机用油墨搅拌装置,其包括:

主流动管1;

进墨主管11,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1的一端,所述进墨主管11 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外设供墨筒(图中未示出);

内循环混液组件2,同轴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1内,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2能够在印胶机油墨长期处于静置状态下时间歇性对其进行进行内部混液扰动;

上位供料组件3,垂直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1上,所述上位供料组件3能够与第二外设供墨筒(图中未示出)相连接,且所述上位供料组件3的下端与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2相连通;以及

外流管12,竖直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1下方靠近所述进墨主管 11的一端,外流管能够将油墨传给传墨辊以实现传墨印刷工作,其中,横向设置的主流动管能够对油墨进行储存,尽可能避免油墨长期静置固化中的分层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混液组件2包括:

固定内管21;

侧位管22,同轴可相对滑动的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1内,所述侧位管22的一端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内管21上;其中,油墨能够密封流动在固定内管21与侧位管22中;

内流件23,同轴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1内,并与其中一个所述侧位管22相滑动密封连接;

导流套24,同轴固定在所述内流件23上,所述导流套24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内孔;需要注意的是,当油墨储存在主流动管1内时,此时油墨能够流动在固定内管21、侧位管22、导流套24以及主流动管上位于导流套的一侧;

扰流页26,可相对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内流件23上,所述主流动管1内设置有内置电机25,所述内置电机25的输出端与所述扰流页 26相连接;扰流页一方面能够作为搅拌页件进行油墨搅拌,另一方面,扰流页在旋转中使得油墨能够自左向右快速流动,并聚汇在导流套处;

传输导管27,倾斜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1的一侧,所述传输导管27的一端横向穿接在上位供料组件3上;

侧连管28,竖直连接在所述主流动管1的另一侧,所述侧连管 28与所述传输导管27的一端相连通;以及

排液刮送组件4,同轴横向设置在所述主流动管1上,所述侧位管22与固定内管21的内壁相互配合形成滑动腔,所述排液刮送组件 4滑动抵靠在所述滑动腔内,也就是说,当扰流页在旋转作用下,油墨能够自左向右快速流动,此时油墨能够流入至传输导管中,并通过传输导管输送至侧连管;从而实现循环流动,尤其在油墨量较低时,此时排液刮送组件4能够将油墨向左侧汇聚,此时扰流页在旋转下仅能够实现搅拌效果,从而防止固化。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

上分流件29,横向嵌入固定在所述固定内管21的内部上侧,所述上分流件29被构造成弧形结构,且所述上分流件29内设有排送腔,所述排送腔与所述侧连管28相连通,且所述上分流件29上还均匀排设有多个液孔,其中,当油墨储存量较大时,此时油墨循环流动在主流动管,而上分流件能够将油墨主体作为流动整体,使得油墨流动末端能够对应分散至得油墨前端,提高混液效果,避免长期静置固化下的分层现象。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侧位管22上均横向圆周固定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设置有传振块5,且所述主流动管1上安装有微型电机51,所述微型电机51的输出端转动设置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内杆与所述传振块5相连接传动;所述导向杆上还对称套接有内弹簧52,以便驱动侧位管进行轴向位移,从而在油墨排送中避免沾留在管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液刮送组件4包括:

外导座41;

限位杆42,横向固定在所述主流动管的一侧,所述外导座41滑动套接在所述限位杆42上;

主轴件44,可相对转动的同轴设置在所述外导座41上,所述主轴件44的一端通过螺纹啮合传动作用滑动穿接在所述主流动管1内;

驱动电机43,安装在所述外导座14上,所述驱动电机43的输出端与所述主轴件44相连接;以及

内调节盘6,同轴固定在所述主轴件44上,并随所述主轴件44 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腔中,也就是说,驱动电机能够正向或反向旋转下驱动内调节盘进行横向对应位移,同时在位移中能够旋转刮除管壁上残留油墨。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调节盘6包括:

前置导盘61,同轴固定在所述主轴件44上;

内撑杆62,为圆周阵列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内撑杆62均通过支撑弹簧滑动设置在所述前置导盘61内;

刮刀件63,对应倾斜设置在各所述内撑杆62上;

后置盘64,同轴滑动套同轴滑动设置在所述主轴件44上,所述前置导盘61上排列有多个横向设置的轴向杆,所述后置盘64滑动设置在各所述轴向杆上;

限位架65,固定连接在所述轴向杆上,各所述轴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后置盘64相抵靠接触;其中,后置盘通过复位弹簧弹力作用能够在一般状态下密封抵靠在前置导盘上,并形成内塞,从而将滑动腔中的油墨自左侧向右侧推送;在旋转推送中,刮刀件能够优先对管壁油墨进行刮除,尤其能够适应长期固化下的油墨层;

内撑膜囊68,嵌入设置在所述前置导盘61上,所述后置盘64 上对应设有多个内凹位,所述内撑膜囊68抵靠在各所述内凹位上,且所述主轴件44内设有供气管66,所述供气管66的一端与所述内撑膜囊68相连通;也就是说,当内撑膜囊处于充气状态时,此时,后置盘能够与前置导盘相间隔分离;以及

外密封件67,同轴套接在所述前置导盘61上,所述后置盘64 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密封件67内,且所述外密封件67贴合抵靠在固定内管21以及侧位管22内壁。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前置导盘61上圆周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且所述后置盘64上圆周设置有多个排口,各所述排口均与所述固定孔相错开设置,其中,当后置盘与前置导盘相间隔分离时,此时油墨能够通过各排口与固定孔进行左右横向流动;而当后置盘与前置导盘呈密封贴合时,此时,后置盘与前置导盘配合形成内塞,从而实现油墨的横向推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供料组件3包括:

外料管31;

内密封座32,同轴固定在所述外料管31内;

滑动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外料管31内,所述滑动管上套接有限流件33;

液压伸缩缸34,对称设置在所述外料管31上,所述外料管31 外设有磁环座35,所述液压伸缩缸34的输出端与磁环座35相连接;

内磁环,固定在所述滑动管上,所述内磁环与所述磁环座35之间呈异性相吸;

连接弹簧37,通过内联架竖直连接在所述限流件33上,使得所述限流件33能够与所述内密封座32相贴合接触,且其接触面呈斜面结构;以及

内封堵球36,竖直架设在所述内联架上,所述内封堵球36能够对所述滑动管的一端密封封堵,尤其,当外料管内储存有另一色号油墨,此时,优先通过内循环混液组件对主流动管中存有的油墨进行初步混合搅拌,而后通过液压伸缩缸的伸缩导向由磁吸作用驱动滑动管向下位移,以便油墨从中部流入混合至主流动管中,此时,油墨能够通过上分流件使得油墨流动末端能够对应分散至得油墨前端,混液效果强,方便快速辨别识色。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管上连接有伸缩导管38,所述伸缩导管 38的一端与内循环混液组件2相连通,其中,当主流动管中的油墨进行流动防固化时,此时,滑动管上的限流件与内密封座相抵靠接触,使得滑动管能够形成第二循环流道(侧连管即为第一循环流道),流动性强;而当上位供料组件中的另一色号油墨进行混液时,此时滑动管通过内封堵球进行封堵,使得第二循环流道断开,从而由第一循环流道进行排液流动,从而避免上位供料组件中的油墨过度汇流在主流动管中部,影响工作人员识别色号等级。

具体地,油墨能够通过进墨主管输送至主流动管内,当其在未用静置中,内循环混液组件能够通过第一循环流道与第二循环流道间歇性对油墨进行扰流搅拌,避免固化;而在两种色号油墨混合中,第一循环流道能够将油墨流动末端能够对应分散至得油墨前端,提高混液效果,避免长期静置固化下的分层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