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供墨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柔性版印刷是一种特殊的凸版印刷,它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混传递油墨,具有承印材料广泛,生产周期短、效率高等特点,在柔性版印刷中,供墨系统向印版输墨,使承印物表面获得所要求的墨量,这是实现柔性版印刷的重要前提。供墨系统应保证提供足够均匀的墨量,以满足大量复制品要求,现代柔性版印刷机大多采用水性油墨或醇溶性油墨。这类型油墨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属于液体型的低粘度油墨。为适应这种流动性较大的油墨,柔性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采用短墨路循环供墨方式。油墨输送线路短,有利于保证油墨的循环供应、保持稳定的油墨粘度和流动性,在柔性版印刷油墨的转移添加时,油墨的传墨量少,不便于控制,因此油墨容易分散,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具备在柔性版印刷油墨的转移添加时,油墨的传墨量少,不便于控制,因此油墨容易分散,从而影响印刷质量等优点,解决了避免了油墨在传墨时容易分散的状况,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印刷的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了油墨在传墨时容易分散的状况,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印刷的质量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包括供墨控制系统,供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封闭模块、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以及油墨循环模块,油墨封闭模块、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以及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供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刮刀控制模块,油墨刮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进墨泵控制模块,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黏度检测模块,油墨黏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上墨压力检测模块,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网纹辊压力检测模块以及印版辊压力检测模块,网纹辊压力检测模块与印版辊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油墨刮刀采用封闭式刮刀形式,刮刀、网纹辊以及进墨泵均安装在同一个空腔式支架中,经由进墨泵将油墨进行抽出,同时采用刮刀的刮墨远离将油墨进行少量匀速转移,同时刮刀在密封腔内运动,避免了油墨敞开导致的油墨黏度流失,同时配合油墨黏度检测,可以随时监控油墨黏度,从而保证印刷质量不受油墨黏度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密封的工作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油墨在传墨时容易分散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误差值采集模块,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在油墨量进行转移时对油墨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上墨的压力进行同步检测,并在印刷前对印版的网点分布进行采集,在对印版的网点分布采集后,对承印物表面的吸墨性能进行同步检测,此时经由多方位的检测,可以在印刷前了解油墨印刷的质量,从而在印刷前对油墨量进行调控,以此提高印品印刷后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承印物表面吸墨性能检测模块,承印物表面吸墨性能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进出墨量调控模块,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回墨口径控制模块,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油墨量经由进墨泵的转速调节来进行控制进墨以及出墨的速度,同时可以控制回墨的口径来同步控制油墨的循环速度,并经由网纹传墨辊同步带出墨量,并经由印刷速度监控模块,来对出墨量进行调控,使油墨的循环速度与油墨墨量和印刷速度平衡。

优选的,所述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印刷速度监控模块,印刷速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印刷速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墨量平衡模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油墨封闭模块,油墨刮刀采用封闭式刮刀形式,刮刀、网纹辊以及进墨泵均安装在同一个空腔式支架中,经由进墨泵将油墨进行抽出,同时采用刮刀的刮墨远离将油墨进行少量匀速转移,同时刮刀在密封腔内运动,避免了油墨敞开导致的油墨黏度流失,同时配合油墨黏度检测,可以随时监控油墨黏度,从而保证印刷质量不受油墨黏度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密封的工作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油墨在传墨时容易分散的状况,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印刷的质量。

2、该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通过在油墨量进行转移时对油墨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上墨的压力进行同步检测,并在印刷前对印版的网点分布进行采集,在对印版的网点分布采集后,对承印物表面的吸墨性能进行同步检测,此时经由多方位的检测,可以在印刷前了解油墨印刷的质量,从而在印刷前对油墨量进行调控,以此提高印品印刷后的品质。

3、该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油墨循环模块,油墨量经由进墨泵的转速调节来进行控制进墨以及出墨的速度,同时可以控制回墨的口径来同步控制油墨的循环速度,并经由网纹传墨辊同步带出墨量,并经由印刷速度监控模块,来对出墨量进行调控,使油墨的循环速度与油墨墨量和印刷速度平衡,以此达到提高印刷的稳定性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油墨封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油墨循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柔性供墨控制系统,包括供墨控制系统,供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封闭模块、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以及油墨循环模块,油墨封闭模块、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以及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供墨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刮刀控制模块,油墨刮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油墨封闭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进墨泵控制模块,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网纹传墨辊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黏度检测模块,油墨黏度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进墨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油墨封闭模块,油墨刮刀采用封闭式刮刀形式,刮刀、网纹辊以及进墨泵均安装在同一个空腔式支架中,经由进墨泵将油墨进行抽出,同时采用刮刀的刮墨远离将油墨进行少量匀速转移,同时刮刀在密封腔内运动,避免了油墨敞开导致的油墨黏度流失,同时配合油墨黏度检测,可以随时监控油墨黏度,从而保证印刷质量不受油墨黏度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密封的工作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油墨在传墨时容易分散的状况,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印刷的质量。

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上墨压力检测模块,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网纹辊压力检测模块以及印版辊压力检测模块,网纹辊压力检测模块与印版辊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上墨压力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油墨量转移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误差值采集模块,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印版网点分布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

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承印物表面吸墨性能检测模块,承印物表面吸墨性能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误差值采集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通过在油墨量进行转移时对油墨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上墨的压力进行同步检测,并在印刷前对印版的网点分布进行采集,在对印版的网点分布采集后,对承印物表面的吸墨性能进行同步检测,此时经由多方位的检测,可以在印刷前了解油墨印刷的质量,从而在印刷前对油墨量进行调控,以此提高印品印刷后的品质。

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进出墨量调控模块,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油墨循环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回墨口径控制模块,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和进出墨量调控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通过设置油墨循环模块,油墨量经由进墨泵的转速调节来进行控制进墨以及出墨的速度,同时可以控制回墨的口径来同步控制油墨的循环速度,并经由网纹传墨辊同步带出墨量,并经由印刷速度监控模块,来对出墨量进行调控,使油墨的循环速度与油墨墨量和印刷速度平衡,以此达到提高印刷的稳定性能效果。

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印刷速度监控模块,印刷速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与回墨口径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为双向电信号连接,印刷速度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信号连接有油墨墨量平衡模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分类

061201147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