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印刷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具备检测单元的打印机,该检测单元检测卷绕有作为印刷介质的记录纸的卷筒纸的接近用尽状态、即记录纸仅存少许的状态。该检测单元是设置于收纳卷筒纸的纸张收纳部的侧壁的光反射型的传感器。即、检测单元具有向卷筒纸的侧端面照射光的发光部以及接收由卷筒纸的侧端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受光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66617号公报

以往的打印机是通过传感器接收由卷筒纸反射的反射光来检测卷筒纸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构成,因此,例如像为了纸宽小的卷筒纸而在卷筒纸与纸张收纳部的侧壁之间安装卷筒纸引导件的情况那样,如果卷筒纸与传感器之间被遮挡,则会阻碍卷筒纸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印刷装置具备:卷筒纸容纳部,具有供卷绕有记录纸的卷筒纸的外周面进行载置的载置面,卷筒纸容纳部容纳卷筒纸;印刷部,对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印刷;出没部,设置为能够出没于载置面,当卷筒纸的直径大于规定的直径时,出没部被外周面载置于载置面的卷筒纸按压而没入载置面,当卷筒纸的直径小于规定的直径时,出没部从卷筒纸的按压中被释放而从载置面突出;以及检测部,检测出没部的出没。

本公开的印刷装置具备:卷筒纸容纳部,具有与卷筒纸的外周面对置的面,所述卷筒纸容纳部能够容纳所述卷筒纸;印刷部,对从所述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印刷;突出部,当所述卷筒纸的直径小于规定的直径时,从所述卷筒纸的按压中被释放而从所述卷筒纸容纳部的面突出;以及检测部,检测所述突出部的突出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卷筒纸引导件已安装于卷筒纸容纳部的状态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从卷筒纸容纳部拆除了卷筒纸引导件的状态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重复区域及第二重复区域的图。

图6是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一转动杆的立体图。

图8是第二转动杆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导光管与受光元件之间被遮断的状态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开放导光管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状态的印刷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在以第一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大于第三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以第一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小于第三直径且大于第一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在以第一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小于第一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在以第二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大于第四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在以第二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小于第四直径且大于第二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在以第二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中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的直径小于第二直径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印刷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进行说明。印刷装置1例如被用作收据打印机。需要指出,下面,采用基于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进行说明,但是,这些方向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未对下面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X方向是“右方向”的一个例子,-X方向是“左方向”的一个例子,+Y方向是“后方向”的一个例子,-Y方向是“前方向”的一个例子,+Z方向是“上方向”的一个例子,-Z方向是“下方向”的一个例子。

印刷装置的外观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印刷装置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具备第一面A、第二面B、第三面C(参照图9)、第四面D、第五面E以及第六面F。在第一面A上设置有排出口3。从排出口3排出印刷后的记录纸P(参照图11)。当以第一面A朝向-Y方向且排出口3在第一面A上位于+Z方向的端部的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将朝向+Y方向的面称为第二面B,将朝向-X方向的面称为第三面C,将朝向+X方向的面称为第四面D,将朝向+Z方向的面称为第五面E,将朝向-Z方向的面称为第六面F。

印刷装置1可以设置为设有排出口3的第一面A朝向-Y方向的第一姿势(参照图11)以及第一面A朝向+Z方向的第二姿势(参照图14)。为此,用户在想要使记录纸P向-Y方向排出时,以排出口3朝向-Y方向的第一姿势设置印刷装置1即可,在想要使记录纸P向+Z方向排出时,以排出口3朝向+Z方向的第二姿势设置印刷装置1即可。

需要指出,在下面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基于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则意指以第一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1中的方向。此外,在图1至图13中,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表示以第一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1中的方向,在图14至图16中,各图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表示以第二姿势设置的印刷装置1中的方向。

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5以及开闭盖7。装置壳体5构成印刷装置1的外壳,形成为-Y方向的面开放的箱状。装置壳体5具备壳体主体9、底面盖11以及背面盖13。当以第一姿势设置印刷装置1时,底面盖11装配于朝向-Z方向的第六面F,背面盖13装配于朝向+Y方向的第二面B。此外,当以第二姿势设置印刷装置1时,底面盖11装配于朝向-Z方向的第二面B,背面盖13装配于朝向+Y方向的第六面F(参照图14)。在装置壳体5内设置有卷筒纸容纳部15(参照图3)。

卷筒纸容纳部

如图3及图4所示,卷筒纸容纳部15容纳卷绕有作为印刷介质的记录纸P的卷筒纸R(参照图11)。以卷筒纸R的旋转轴方向与X方向平行的方式将卷筒纸R以落入(drop-in)方式装入卷筒纸容纳部15。

卷筒纸容纳部15可以择一地容纳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以及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需要指出,第一宽度例如为58mm,第二宽度例如为80mm。

当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将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装配于卷筒纸容纳部15(参照图3),当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从卷筒纸容纳部15拆除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参照图4)。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形成为板状,在卷筒纸容纳部15中分散装配于+X方向的端部和-X方向的端部。为此,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的卷筒纸R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与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的卷筒纸R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大致一致。

卷筒纸容纳部15具备第一侧壁23、第二侧壁25、第一载置面27、第二载置面29、第一凹部31(参照图6)以及第二凹部33。

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5排列设置于X方向,第二侧壁25相对于第一侧壁23位于+X方向。需要指出,在第一侧壁23的+Y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允许后述的第二出没部89出没的出没凹部35以及允许后述的第二抑制部95出没的抑制凹部37(参照图6)。

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装配在第一侧壁23与第二侧壁25之间。当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装配于了卷筒纸容纳部15、且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了卷筒纸容纳部15时,位于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之间的卷筒纸R的两侧端面(省略图示)与卷筒纸引导件17滑动接触。当从卷筒纸容纳部15拆除了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且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了卷筒纸容纳部15时,位于第一侧壁23与第二侧壁25之间的卷筒纸R的两侧端面与第一侧壁23及第二侧壁25滑动接触。

第一载置面27及第二载置面29设置在第一侧壁23与第二侧壁25之间。第一载置面27在卷筒纸容纳部15中位于-Z方向,第二载置面29在卷筒纸容纳部15中位于+Y方向。需要指出,将具有第一载置面27的壁部称为第一壁部41,将具有第二载置面29的壁部称为第二壁部43(参照图6)。

当以第一姿势设置印刷装置1时,第一载置面27成为卷筒纸容纳部15的底,供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参照图11)。第一载置面27朝向第一凹部31倾斜。即、第一载置面27为-Y方向的端部位于比+Y方向的端部更靠-Z方向的位置的倾斜面(参照图6)。

需要指出,在第一载置面27中,将供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的区域称为第一宽度窄区域45,将供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的区域称为第一宽度宽区域47(参照图5)。此外,将第一宽度窄区域45与第一宽度宽区域47重叠的区域称为第一重复区域49。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第一宽度窄区域45包含在第一宽度宽区域47中,因此,第一重复区域49与第一宽度窄区域45一致。

此外,在第一载置面27上,向+X方向与第一侧壁23隔开间隔设置有第一出没口51。第一出没口51设置于第一载置面27中的第一重复区域49。第一出没口51形成为在Y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后述的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出没口51出没。

需要指出,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中的-X方向的卷筒纸引导件17设置在第一侧壁23与第一出没口51之间。为此,即便是在两个卷筒纸引导件17被装配于了卷筒纸容纳部15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受-X方向的卷筒纸引导件17妨碍。

当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第二载置面29成为卷筒纸容纳部15的底,供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参照图14)。第二载置面29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弯曲面。

需要指出,在第二载置面29中,将供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的区域称为第二宽度窄区域53,将供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的区域称为第二宽度宽区域55(参照图5)。此外,将第二宽度窄区域53与第二宽度宽区域55重叠的区域称为第二重复区域57。需要指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整个第二宽度窄区域53包含于第二宽度宽区域55中,因此,第二重复区域57与第二宽度窄区域53一致。

此外,在第二载置面29设置有第二出没口59以及第二抑制口61,第二出没口59以及第二抑制口61相对于第一侧壁23位于+X方向。第二出没口59的一部分以及第二抑制口61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二载置面29中的第二重复区域57。第二出没口59相对于第二凹部33设置于-Z方向,形成为在X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后述的第二出没部89从第二出没口59出没。第二抑制口61相对于第二凹部33设置于+Z方向,形成为在X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后述的第二抑制部95从第二抑制口61出没。

第一凹部31设置在第一载置面27与开闭盖7之间。第一凹部31在X方向上呈槽状延伸。

第二凹部33设置于呈大致圆弧状弯曲的第二载置面29中最靠+Y方向的部位、即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位于最下面的部位。第二凹部33在X方向上呈槽状延伸。

开闭盖

开闭盖7对卷筒纸容纳部15进行开闭。开闭盖7以可以绕与X方向大致平行的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装置壳体5的-Z方向的端部。上述的排出口3设置在开闭盖7的前端部即+Z方向的端部与装置壳体5之间。排出口3形成为在X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形状。此外,在第一面A的-X方向且+Z方向的角部设置有开启杆63(参照图1)。用户通过操作开启杆63而能够打开开闭盖7。

印刷装置的内部构成

如图6所示,印刷装置1具备压印辊65、热敏头67、自动切割器69、第一转动杆71、第二转动杆73、光学式传感器75(参照图9)以及省略图示的控制电路。

压印辊65以旋转轴方向与X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于开闭盖7的内侧。压印辊65通过在与热敏头67之间夹持记录纸P,并将省略图示的输送电机作为驱动源进行旋转,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的卷筒纸R拉出记录纸P而向排出口3输送。需要指出,当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记录纸P在卷筒纸R上从+Y方向拉出(参照图11)。当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记录纸P在卷筒纸R上从-Y方向拉出(参照图14)。

热敏头67以与压印辊65对置的方式设置于装置壳体5内。热敏头67具备多个发热元件(省略图示),对从卷筒纸R拉出的记录纸P进行印刷。

自动切割器69设置于排出口3附近,将省略图示的切割器电机作为驱动源,在印刷完毕部分的后方沿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即X方向切断记录纸P。更具体而言,自动切割器69以留下记录纸P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方式切断记录纸P,以使切断后的记录纸P停留在排出口3。

第一转动杆71、第二转动杆73以及光学式传感器75用于检测卷筒纸R的接近用尽状态。

第一转动杆71相对于卷筒纸容纳部15设置于-Z方向。第一转动杆71在Y方向上延伸,设置为可以将Y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作为支点呈跷跷板状地转动。第二转动杆73相对于卷筒纸容纳部15设置于-X方向。第二转动杆73在Z方向上延伸,设置为可以将+Z方向的端部作为支点进行转动。光学式传感器75设置于卷筒纸容纳部15的外部,相对于卷筒纸容纳部15位于+Y方向且-Z方向(参照图9)。

第一转动杆

如图7所示,第一转动杆71具备第一出没部77、第一连接部79、第一遮断部81以及第一轴部83。

第一出没部77构成第一转动杆71的-Y方向的大致一半部,形成为在Y方向上延伸的楔状。第一出没部77通过以第一轴部83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从设置于第一载置面27的第一出没口51出没。需要指出,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载置面27中的第一重复区域49出没。这里,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重复区域49出没意指第一出没部77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重复区域49出没。第一出没部77也可以记载为与卷筒纸R的外周面Ra抵接的“第一抵接部”。此外,第一出没部77也可以记载为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当第一出没部77没入第一载置面27时,第一出没部77中的供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进行载置的第一出没面85与第一载置面27大致齐平(参照图11)。换言之,当第一出没部77后退到第一载置面27时,与第一载置面27大致齐平。此外,第一出没部77的壁厚与第一壁部41的壁厚大致相等(参照图13)。为此,由于能够利用第一壁部41的厚度来设置第一出没部77,因此,能够实现装置壳体5内的省空间化。

第一连接部79构成第一转动杆71的+Y方向的大致一半部,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第一连接部79连接第一出没部77与第一遮断部81。

第一遮断部81从第一连接部79的-X方向且+Y方向的端部向+Z方向突出,形成为大致多边形的板状。第一遮断部81通过以第一轴部83为中心与第一出没部77一体地转动,从而将后述的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遮断(参照图9)或开放(参照图10)。

第一轴部83贯穿Y方向上第一转动杆71的大致中心部,并在X方向上延伸。第一转动杆71以第一轴部83为中心进行转动。需要指出,通过省略图示的第一弹簧向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方向、即从+X方向观察时向顺时针方向对第一转动杆71施力。

第二转动杆

如图8所示,第二转动杆73具备第二扇部87、第二出没部89、第二遮断部91、第二轴部93以及第二抑制部95。

第二扇部87形成为大致扇形的板状,设置为与YZ平面大致平行。

第二出没部89从Z方向即第二扇部87的径向上的第二扇部87的大致中间部向+X方向突出。第二出没部89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设置为与XY平面大致平行。第二出没部89通过以第二轴部93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从设置于第二载置面29的第二出没口59出没。需要指出,第二出没部89从第二载置面29中的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这里,第二出没部89从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意指第二出没部89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第二出没部89也可以记载为与卷筒纸R的外周面Ra抵接的“第二抵接部”。此外,第二出没部89也可以记载为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第二遮断部91设置于第二扇部87的径向外侧。第二遮断部91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板状,设置为与YZ平面大致平行。第二遮断部91通过以第二轴部93为中心与第二出没部89一体地转动,将后述的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遮断(参照图9)或开放(参照图10)。

第二轴部93从第二扇部87的+Z方向的端部向+X方向突出。第二转动杆73以第二轴部93为中心进行转动。需要指出,通过省略图示的第二弹簧向第二出没部89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的方向、即从+X方向观察时向顺时针方向对第二转动杆73施力。

第二抑制部95位于第二轴部93与第二出没部89之间,从第二扇部87向+X方向呈大致半圆柱状突出。第二抑制部95通过以第二轴部93为中心与第二出没部89一体地转动,从设置于第二载置面29的第二抑制口61出没。需要指出,第二抑制部95从第二载置面29中的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这里,第二抑制部95从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意指第二抑制部95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重复区域57出没。

光学式传感器

如图9及图10所示,光学式传感器75为光透射型的传感器,具备发光元件97、受光元件99以及导光管101。

发光元件97相对于第二侧壁25设置于-Z方向。发光元件97朝向受光元件99向-X方向发射检测光。受光元件99相对于发光元件97设置于-X方向。受光元件99接收从发光元件97发射的检测光。导光管101位于发光元件97与受光元件99之间,并在X方向上延伸。导光管101将从发光元件97发射的检测光导向受光元件99。需要指出,光学式传感器75也可以是不具备导光管101的构成,但是,通过具备导光管101,即便是增大发光元件97与受光元件99的距离,受光元件99也可以接收检测光,因此,能够提高发光元件97及受光元件99的配置的自由度。

需要指出,由于光学式传感器75设置于卷筒纸容纳部15的外部,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的卷筒纸R产生的纸粉不易落在光学式传感器75上,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落在光学式传感器75上的纸粉而导致光学式传感器75的检测精度降低。此外,在X方向上,受光元件99相对于第一侧壁23位于-X方向。即、受光元件99相对于卷筒纸容纳部15中容纳的卷筒纸R位于卷筒纸R的纸宽方向外侧。为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卷筒纸容纳部15中容纳的卷筒纸R产生的纸粉落在受光元件99上。需要指出,也可以是发光元件97及受光元件99中仅发光元件97相对于卷筒纸R位于卷筒纸R的纸宽方向外侧的构成,还可以是发光元件97及受光元件99双方相对于卷筒纸R位于卷筒纸R的纸宽方向外侧的构成。

这样构成的光学式传感器75在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即发光元件97与受光元件99之间被第一遮断部81及第二遮断部91中的至少一方遮断而从发光元件97发射的检测光未被受光元件99接收时,输出第一信号。此外,光学式传感器75在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即发光元件97与受光元件99之间未被第一遮断部81及第二遮断部91中任一方遮断而从发光元件97发射的检测光被受光元件99接收时,输出第二信号。

控制电路具备处理器及存储器,综合控制印刷装置1整体。例如,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信号,判断卷筒纸R是否为接近用尽状态。即、控制电路在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判断为卷筒纸R不是接近用尽状态。此外,控制电路在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第二信号时,判断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控制电路在判断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时,控制通知单元,以通知用户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需要指出,作为通知单元,例如能够使用印刷装置1具备的灯、显示器、扬声器等。

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的情况

参照图11至图13,说明在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随着记录纸P被消耗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第一转动杆71及第二转动杆73如何进行动作。需要指出,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一直径意指在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作为第一出没部77是否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阈值的卷筒纸R的直径。第三直径意指在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作为第二出没部89是否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的阈值的卷筒纸R的直径。第一直径小于第三直径。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时,可以说卷筒纸R成为了接近用尽状态。

如图11所示,当将未使用的卷筒纸R、即直径大于第三直径的卷筒纸R装入卷筒纸容纳部15、且将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载置于第一载置面27时,第一出没部77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一载置面27,第二出没部89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二载置面29。由此,第一遮断部81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第二遮断部91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为此,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判断为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需要指出,如上所述,第一出没部77在第一重复区域49中从第一载置面27出没。为此,在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以及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均为第一出没部77被卷筒纸R的外周面Ra按压而没入第一载置面27。同样地,第二出没部89在第二重复区域57中从第二载置面29出没。为此,在第一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以及第二宽度的卷筒纸R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15时均为第二出没部89被卷筒纸R的外周面Ra按压而没入第二载置面29。这在后述的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如图12所示,当记录纸P被消耗某种程度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为大于第一直径但小于第三直径时,第二出没部89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并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另一方面,第一出没部77仍然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一载置面27。此时,虽然第二遮断部91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但第一遮断部81仍然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为此,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判断为卷筒纸R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如图13所示,当记录纸P进一步被消耗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为小于第一直径时,第一出没部77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并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需要指出,第二出没部89仍然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此时,第一遮断部81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需要指出,第二遮断部91仍然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为此,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时,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二信号,判断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这样,当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随着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第二出没部89及第一出没部77依次突出。

当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随着卷筒纸R的直径的减小,由于第一载置面27的倾斜,卷筒纸R朝向开闭盖7而向-Y方向移动。需要指出,即便是通过压印辊65将记录纸P向-Y方向且+Z方向牵引,卷筒纸R也向-Y方向移动。于是,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时,卷筒纸R进入第一凹部31(参照图13)。需要指出,卷筒纸R进入第一凹部31意指成为卷筒纸R的外周面Ra与第一凹部31的底面接触的状态。为此,当用户为了更换卷筒纸R而打开开闭盖7时,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的卷筒纸R、即成为接近用尽状态的卷筒纸R、或成为用尽状态的卷筒纸R的卷芯进入设置在第一载置面27与开闭盖7之间的第一凹部31,因此,能够容易地取出成为接近用尽状态的卷筒纸R、或成为用尽状态的卷筒纸R的卷芯。

此外,当卷筒纸R向-Y方向移动并进入第一凹部31之后,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第一出没部77相对于卷筒纸R位于+Y方向(参照图13)。为此,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第一出没部77抑制卷筒纸R从第一凹部31向+Y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出没部77被从第一凹部31向+Y方向移动的卷筒纸R按压而再次没入,能够抑制误检测为卷筒纸R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这里,在第一出没部77中,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时、即卷筒纸R的重量大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由于和卷筒纸R的滑动接触而易于磨损。如果第一出没部77中在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接近于第一直径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产生磨损,则在卷筒纸R的直径变为小于第一直径之前,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载置面27出没,在卷筒纸R成为接近用尽状态之前误检测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

针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卷筒纸R向-Y方向移动,因此,第一出没部77中与卷筒纸R的外周面Ra滑动接触的部位随着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而向-Y方向位移。即、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于第三直径时,在第一出没部77的基端部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参照图11),但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接近于第一直径时,在第一出没部77的前端部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参照图12)。这样,在第一出没部77中,分为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以及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由此,能够抑制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接近于第一直径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即第一出没部77的前端部由于和卷筒纸R的摩擦而磨损。因此,能够抑制在卷筒纸R成为接近用尽状态之前误检测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

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的情况

参照图14至图16,说明在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随着记录纸P被消耗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第一转动杆71及第二转动杆73如何进行动作。需要指出,在下面的说明中,第二直径意指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作为第二出没部89是否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的阈值的卷筒纸R的直径。第四直径意指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作为第一出没部77是否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的阈值的卷筒纸R的直径。第二直径小于第四直径。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时,可以说卷筒纸R成为了接近用尽状态。需要指出,第二直径与上述的第一直径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第四直径与上述的第三直径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如图14所示,当将未使用的卷筒纸R、即直径大于第四直径的卷筒纸R装入卷筒纸容纳部15、且将卷筒纸R的外周面Ra载置于第二载置面29时,第一出没部77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一载置面27,第二出没部89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二载置面29。由此,第一遮断部81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第二遮断部91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为此,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判断为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如图15所示,当记录纸P被消耗某种程度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为大于第二直径但小于第四直径时,第一出没部77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并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另一方面,第二出没部89仍然被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二载置面29。此时,第一遮断部81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但第二遮断部91仍然遮断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为此,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一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一信号,判断为卷筒纸R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如图16所示,当记录纸P进一步被消耗而卷筒纸R的直径变为小于第二直径时,第二出没部89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并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需要指出,第一出没部77仍然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此时,第二遮断部91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需要指出,第一遮断部81仍然将导光管101与受光元件99之间开放。为此,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时,光学式传感器75输出第二信号。控制电路基于从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到的第二信号,判断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这样,当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随着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第一出没部77及第二出没部89依次突出。

当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时,相对于载置于第二载置面29的卷筒纸R在-Z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凹部33。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时,卷筒纸R进入第二凹部33(参照图16)。需要指出,卷筒纸R进入第二凹部33意指卷筒纸R的外周面Ra与第二凹部33的底面接触的状态。

第二出没部89相对于第二凹部33在+Y方向上、即相对于进入第二凹部33的卷筒纸R在与记录纸P的拉出侧相反的一侧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为此,即便是增大第二出没部89的突出量,也能够抑制突出的第二出没部89阻碍记录纸P的拉出。因此,能够增大第二出没部89的突出量,能够通过光学式传感器75容易地检测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

此外,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时,第二抑制部95与第二出没部89一起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第二抑制部95相对于第二凹部33在-Y方向上、即相对于进入第二凹部33的卷筒纸R在记录纸P的拉出侧,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为此,能够通过第二抑制部95抑制由于记录纸P被压印辊65牵引而使进入第二凹部33的卷筒纸R朝向压印辊65移动。

需要指出,如上所述,在第二转动杆73中,第二抑制部95与第二轴部93的距离小于第二出没部89与第二轴部93的距离,因此,第二抑制部95的突出量小于第二出没部89的突出量。为此,即便是第二抑制部95相对于卷筒纸R在记录纸P的拉出侧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也能够抑制突出的第二抑制部95阻碍记录纸P的拉出。

此外,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于第四直径时,卷筒纸R在第二出没部89的前端面滑动接触(参照图14),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接近于第二直径时,卷筒纸R与第二出没部89的前端部的侧面滑动接触(参照图16)。这样,在第二出没部89中,分为卷筒纸R的直径大时卷筒纸R进行滑动接触的部位以及卷筒纸R的直径变小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由此,能够抑制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接近于第二直径时与卷筒纸R滑动接触的部位、即第二出没部89的前端部的侧面由于和卷筒纸R的摩擦而产生磨损。因此,能够抑制在卷筒纸R成为接近用尽状态之前误检测为卷筒纸R是接近用尽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具备卷筒纸容纳部15、热敏头67、第一出没部77、第二出没部89以及光学式传感器75。卷筒纸容纳部15具备第一载置面27和第二载置面29。在以第一载置面27为卷筒纸容纳部15的底的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于第一直径时,第一出没部77被外周面Ra载置于第一载置面27的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一载置面27。当卷筒纸R的直径小于第一直径时,第一出没部77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而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在以第二载置面29为卷筒纸容纳部15的底的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当卷筒纸R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时,第二出没部89被外周面Ra载置于第二载置面29的卷筒纸R按压而没入第二载置面29。当卷筒纸R的直径小于第二直径时,第二出没部89从卷筒纸R的按压中被释放而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光学式传感器75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及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

根据该构成,在以第一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时,第一出没部77从第一载置面27突出,通过光学式传感器75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突出。由此,印刷装置1能够检测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一直径、即卷筒纸R的接近用尽状态。此外,在以第二姿势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当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时,第二出没部89从第二载置面29突出,通过光学式传感器75检测第二出没部89的突出。由此,印刷装置1能够检测卷筒纸R的直径变得小于第二直径、即卷筒纸R的接近用尽状态。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与通过光学式传感器75接收由卷筒纸R所反射的检测光来检测卷筒纸R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构成不同,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卷筒纸R与光学式传感器75之间被遮挡而阻碍卷筒纸R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检测。

其它变形例

毋庸置疑,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构成。例如,上述实施方式除了上述方式之外,还能够变更为如下方式。此外,也可以是分别组合了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构成。

印刷装置1并不限定于通过光学式传感器75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及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的构成,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的传感器、例如微型开关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及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的构成。此外,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具备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的第一传感器以及检测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的第二传感器的构成。即、印刷装置1也可以通过分开的传感器检测第一出没部77的出没以及第二出没部89的出没。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具备第一出没部77及第二出没部89中的任意一方的构成,还可以是具备三个以上的出没部的构成。同样地,印刷装置1也可以是具备第一转动杆71及第二转动杆73中的任意一方的构成,还可以是具备三个以上的转动杆的构成。

第一出没部77并不限定于通过转动而从第一载置面27出没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直线地进退而从第一载置面27出没的构成。同样地,第二出没部89并不限定于通过转动而从第二载置面29出没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直线地进退而从第二载置面29出没的构成。

印刷装置1并不限定于可以设置为第一姿势及第二姿势这两个姿势的构成,也可以是可以设置为一个姿势的构成,还可以是可以设置为三个以上的姿势的构成。

印刷装置1的印刷方式并不限定于热敏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喷墨方式,还可以是电子照相方式。

附注

下面,对印刷装置进行附注。

印刷装置具备:卷筒纸容纳部,具有供卷绕有记录纸的卷筒纸的外周面进行载置的载置面,卷筒纸容纳部容纳卷筒纸;印刷部,对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拉出的记录纸进行印刷;出没部,设置为能够出没于载置面,当卷筒纸的直径大于规定的直径时,出没部被外周面载置于载置面的卷筒纸按压而没入载置面,当卷筒纸的直径小于规定的直径时,出没部从卷筒纸的按压中被释放而从载置面突出;以及检测部,检测出没部的出没。

根据该构成,与通过检测部接收由卷筒纸所反射的检测光来检测卷筒纸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构成不同,因此,能够避免由于卷筒纸与检测部之间被遮挡而阻碍卷筒纸的接近用尽状态的检测。

需要指出,第一载置面27是“载置面”的一个例子。第二载置面29是“载置面”的一个例子。热敏头67是“印刷部”的一个例子。第一直径是“规定的直径”的一个例子。第二直径是“规定的直径”的一个例子。第一出没部77是“出没部”的一个例子。第二出没部89是“出没部”的一个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检测部具有包括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光学式传感器,

具备设置为能够转动的转动杆,该转动杆具有出没部以及能够遮断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遮断部,遮断部根据出没部的出没而切换遮断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状态和开放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状态。

根据该构成,通过根据出没部的出没来切换遮断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状态和开放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状态,从而能够检测出没部的出没。

需要指出,第一遮断部81是“遮断部”的一个例子。第二遮断部91是“遮断部”的一个例子。第一转动杆71是“转动杆”的一个例子。第二转动杆73是“转动杆”的一个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光学式传感器设置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外部。

根据该构成,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产生的纸粉不易落在光学式传感器上,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落在光学式传感器上的纸粉导致光学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中的至少一方相对于卷筒纸设置于卷筒纸的宽度方向外侧。

根据该构成,从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的卷筒纸产生的纸粉不易落在相对于卷筒纸设置于卷筒纸的宽度方向外侧的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落在发光元件或受光元件上的纸粉导致光学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载置面以随着卷筒纸的直径减小而使卷筒纸向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倾斜,当卷筒纸向第一方向进行了移动之后,从载置面突出的出没部相对于卷筒纸位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

根据该构成,从载置面突出的出没部抑制卷筒纸向第二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出没部被向第二方向移动的卷筒纸按压而再次没入,能够抑制误检测为卷筒纸不是接近用尽状态。

需要指出,-Y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个例子。+Y方向是“第二方向”的一个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具备开闭卷筒纸容纳部的开闭盖,开闭盖相对于载置面设置于第一方向。

根据该构成,随着卷筒纸的直径的减小,卷筒纸朝向开闭盖移动。为此,当用户为了更换卷筒纸而打开开闭盖时,能够容易地取出成为接近用尽状态的卷筒纸。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出没部相对于卷筒纸在与记录纸的拉出侧相反的一侧从载置面出没。

根据该构成,即便是增大出没部的突出量,也能够抑制突出的出没部阻碍记录纸的拉出。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具备抑制部,抑制部设置成能够出没于载置面,当卷筒纸的直径小于规定的直径时,抑制部相对于卷筒纸在记录纸的拉出侧以小于出没部的突出量从载置面突出。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抑制部抑制卷筒纸向记录纸的拉出侧移动。此外,由于抑制部的突出量小,因此,能够抑制突出的抑制部阻碍记录纸的拉出。

需要指出,第二抑制部95是“抑制部”的一个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卷筒纸容纳部能够择一地容纳第一宽度的卷筒纸以及宽度比第一宽度宽的第二宽度的卷筒纸,出没部从载置面中宽度窄区域与宽度宽区域重叠的重复区域出没,宽度窄区域供第一宽度的卷筒纸的外周面进行载置,宽度宽区域供第二宽度的卷筒纸的外周面进行载置。

根据该构成,在第一宽度的卷筒纸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时、第二宽度的卷筒纸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时,均为出没部被卷筒纸的外周面按压而没入载置面。因此,在第一宽度的卷筒纸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时、第二宽度的卷筒纸容纳于卷筒纸容纳部时,均能够检测卷筒纸是否为接近用尽状态。

需要指出,第一宽度窄区域45是“宽度窄区域”的一个例子。第二宽度窄区域53是“宽度窄区域”的一个例子。第一宽度宽区域47是“宽度宽区域”的一个例子。第二宽度宽区域55是“宽度宽区域”的一个例子。第一重复区域49是“重复区域”的一个例子。第二重复区域57是“重复区域”的一个例子。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