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更换单元、印刷装置、收容支架以及印刷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更换单元、印刷装置、收容支架以及印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更换单元、印刷装置、收容支架以及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对基板等印刷对象利用丝网掩模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装置中,已知有进行包含印刷装置所使用的丝网掩模等在内的可更换部件的自动更换的印刷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印刷装置的前方配置收纳装置、在收纳装置与印刷装置之间自动更换可更换部件的印刷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9/22500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印刷系统中的收纳装置具备:升降部,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多层载置可更换部件的载置部,用于使载置部向上下方向上的更换位置移动;以及对象物移动部,在更换位置把持可更换部件,与印刷装置进行自动更换。因此,收纳装置自身大型化。若这样的收纳装置配置于印刷装置的前表面,则作业者难以在印刷装置的前表面进行作业。

本公开就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自动更换印刷装置所使用的可更换部件时实现收容支架的紧凑化的更换单元、印刷装置、收容支架以及印刷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更换单元设于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利用丝网掩模对处理对象物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部,其中,该更换单元具备:接收部,接收收容支架,该收容支架具有收容框体的多个搁板部,该框体支撑包含所述丝网掩模在内的可更换部件;更换部,通过在配置于所述接收部的所述收容支架的预定高度的所述搁板部与所述印刷装置之间与所述框体抵接并进行驱动来更换所述可更换部件;以及升降部,使所述收容支架上下移动。

该更换单元具备:更换部,通过在配置于接收部的收容支架的预定高度的搁板部与印刷装置之间与框体抵接并进行驱动来更换可更换部件;以及升降部,使收容支架上下移动。因此,无需在收容支架设置更换部、升降部。因而,在自动更换印刷装置所使用的可更换部件时,能够使收容支架紧凑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系统10以及印刷系统12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印刷装置11、更换单元40以及收容支架90的概要说明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更换部44的概略说明图。

图5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

图6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

图7是更换单元40和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

图8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

图9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印刷系统12的电连接关系的框体图。

图11是表示部件更换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收容支架90拉入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更换位置处的框体29与搁板部91的高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收容支架90拉入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更换位置处的框体29与搁板部91的高度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作为本公开的一个例子的印刷装置11在内的安装系统10以及印刷系统12的一个例子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印刷装置11、更换单元40以及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更换部44的概略说明图。图5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6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7是更换部44和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8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9是收容支架90的概略说明图。图10是表示印刷系统12的电连接关系的框体图。安装系统10例如是将元件向作为处理对象的基板S安装的系统。该安装系统10具备印刷装置11、安装装置13、自动搬运车18以及管理计算机(PC)60。安装系统10构成为在印刷装置11的下游侧配置有将元件向基板S安装的多个安装装置13的安装线。印刷系统12由印刷装置11、更换单元40、收容支架90以及以管理印刷装置11的功能为主的管理PC80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X轴)、前后方向(Y轴)以及上下方向(Z轴)如图1~图9所示。

仓库区域15是准备在安装系统10中使用的可更换部件(以下也简称为部件)等的区域。作为在安装系统10中使用的部件,例如,在印刷装置11中列举有丝网掩模M、固定处理对象的支撑部件32、在印刷处理中涂敷作为粘性流体的焊膏的刮板25、收容粘性流体的盒36、清扫丝网掩模M的清扫部件34等。在该仓库区域15配设有臂机器人16和准备台17。臂机器人16进行将为了接下来使用而准备的收容支架90从准备台17向自动搬运车18载置的作业、将由自动搬运车18回收的使用完毕的收容支架90向准备台17移动的作业。准备台17是载置新的收容支架90、使用完毕的收容支架90的作业台。臂机器人16由未图示的控制PC控制。该控制PC经由网络线路接收来自管理PC80的更换指令,并将臂机器人16的作业状况等信息向管理PC80输出。此外,在仓库区域15中,也可以由作业者进行收容支架90的移动、准备。

安装装置13是通过印刷装置11将元件向印刷有焊膏等粘性流体的基板S装配的装置。

自动搬运车18在保管与安装处理相关的部件并进行使用准备的仓库区域15与安装线之间移动,例如自动搬运收容有丝网掩模M等部件的收容支架90。在印刷装置11连接有接收收容支架90的更换单元40,自动搬运车18将所搬运的收容支架90向更换单元40交接。该自动搬运车18可以是沿形成于地面等的线移动的AGV,也可以是基于从传感器、相机等得到的信号而自主行驶的AMR。自动搬运车18具备控制器、驱动部、通信部以及载置部。控制器控制整个装置。驱动部是驱动车轮而使其旋转的马达,由控制器控制。通信部是与印刷装置11、管理PC80等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无线接口。自动搬运车18经由该通信部在与管理PC80、印刷装置11之间收发指令、信号。自动搬运车18在其上表面具有载置收容支架90等部件的载置部。该自动搬运车18进入形成于更换单元40的中央的升降空间50,在与更换单元40之间执行收容支架90的接收、交接。

如图1、图2、图10所示,印刷装置11是通过利用刮板25将丝网掩模M上的焊料压入形成于丝网掩模M的图案孔从而经由该图案孔向作为下方的处理对象的基板S涂敷(印刷)作为粘性流体的焊料的装置。在此,作为“处理对象”,例如列举有供元件安装的基板S、作为立体物的基材等。作为“粘性流体”,列举有焊膏、导电性膏、粘接剂等。在此,以下以基板S和焊料为例进行说明。丝网掩模M固定于框体29的内侧。框体29能够固定多种大小的丝网掩模M,具有能够收容于收容支架90的搁板部91的大小(参照图1)。如图10所示,印刷装置11具备印刷控制部21、印刷部22、掩模作业部26、基板处理部30、清扫部33以及供给部35。

印刷控制部21构成为以CPU为中心的微处理器,控制整个印刷装置11。印刷控制部21除了印刷部22、掩模作业部26、基板处理部30、清扫部33、供给部35、更换单元40以外,还向作为外部装置的管理PC80输出信号,并从它们输入信号。例如,印刷控制部21根据印刷部22中的可更换部件的使用状况,向作为管理装置的管理PC80输出请求收容支架90的移动的请求信息。另外,印刷控制部21从自动搬运车18输入收容支架90被装配于更换单元40的主旨的接收信号。另外,印刷控制部21控制更换部27,以便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部22之间更换丝网掩模M。该印刷控制部21具有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有进行印刷处理的基板S的信息、对基板S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处理程序、执行基于更换部27的框体29的更换处理的部件更换处理程序等。

印刷部22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上段,是利用丝网掩模M将粘性流体向基板S上进行印刷处理的单元。如图1、图4所示,印刷部22具备印刷头23、印刷移动部24、刮板升降部、刮板25以及通过口19。印刷移动部24使印刷头23向预定的印刷方向(在此为前后方向)移动,具备沿前后方向形成的引导件、沿引导件移动的滑动件以及驱动滑动件的马达。刮板25配设于印刷头23的下表面侧,通过刮板升降部升降。印刷部22具有分别在前后方向上使用的两个刮板25。在印刷装置11的壳体正面的壁部设有能够供框体29通过的通过口19。如图3所示,在通过口19,以将框体29引导至固定框体29的后方的固定位置的方式沿掩模作业部26的引导件26a形成有锥形部19a。锥形部19a具有框体29的通路朝向固定位置变窄的锥面,配设于通过口19的两侧。如图2所示,掩模作业部26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于印刷部22与基板处理部30之间,是固定保持丝网掩模M的单元。如图10所示,掩模作业部26具备更换部27和掩模固定部28。更换部27是设于印刷头23的搬运杆,通过未图示的气缸下降至与丝网掩模M抵接的位置,通过转动而使与框体29抵接的抵接部也向前后方向移动(参照图2虚线)。印刷头23和更换部27在收容支架90的预定高度的搁板部91与印刷部22之间与框体29卡合而使框体29移动。掩模固定部28对丝网掩模M进行定位并以水平的姿势进行支撑固定。丝网掩模M被更换部27按压而沿掩模作业部26的引导件前后移动,被掩模固定部28固定。如图2所示,基板处理部30配设于掩模作业部26的下方,是搬入基板S、对所搬入的基板S进行定位并支撑而使其与丝网掩模M接触分离的单元。基板处理部30具备:基板搬运部31,在左右方向上搬运基板S;支撑部件32,从下方支撑基板S;以及基板升降部,使整个基板处理部30、支撑部件32升降。清扫部33在上下方向上配设于掩模作业部26与基板处理部30之间,是进行清扫丝网掩模M的背面的清扫处理的单元。清扫部33具有清扫部件34,利用该清扫部件34清扫丝网掩模M。供给部35是将收容于盒36的焊料向丝网掩模M上供给的单元。供给部35配设于印刷头23的前方。供给部35对盒36施加压力而使焊料从盒36喷出。清扫部件34、盒36是消耗品,根据需要来更换。

更换单元40构成为接收收容有固定于框体29的丝网掩模M等可更换部件的收容支架90并使收容支架90升降的装置。更换单元40具有作为本公开的升降部的、左右一对的左侧单元41和右侧单元61以及更换控制部70。该更换单元40在左侧单元41和右侧单元61的中央具有供收容支架90升降的升降空间50。

左侧单元41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框体的前方左侧。左侧单元41具备接收部42、驱动部43以及更换部44。接收部42接收收容支撑丝网掩模M的框体29的收容支架90,从下表面侧支撑该收容支架90。接收部42例如也可以通过磁力等固定收容支架90。驱动部43通过使接收部42升降而使收容支架90升降。该驱动部43例如可以具有具备升降轴的滚珠丝杠和驱动马达,也可以是线性马达。更换部44通过与框体29抵接而进行驱动,从而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部22之间更换框体29。更换部44具备送出部45和移动部46。送出部45具备通过表面47a的摩擦力使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侧或者收容支架90侧移动的带47和使带47旋转的驱动部48。驱动部48例如构成为伺服马达。如图4所示,送出部45构成为经由多个滑轮49将驱动部48的动力传递到带47。移动部46用于使送出部45在相对于收容在收容支架90的框体29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向(在此为左右方向)上移动,例如构成为气缸、线性马达。

右侧单元61具有接收部62。右侧单元61配设于印刷装置11壳体的前方右侧。右侧单元61具备接收部62和驱动部63。此外,接收部62以及驱动部63与接收部42以及驱动部43是同样的,因此省略其说明。

更换控制部70构成为以CPU为中心的微处理器,控制整个更换单元40。更换控制部70向驱动部43、63、印刷控制部21输出信号。另外,更换控制部70从印刷控制部21输入信号。该更换控制部70进行利用驱动部43使收容支架90从可上升位置移动至更换位置的处理。另外,更换控制部70在可更换部件的更换结束时,通过驱动部43使收容支架90从更换位置下降至可上升位置(接收部42、62下降至最低的位置)。

收容支架90是收容框体29的收容体,该框体29能够支撑作为与由印刷部22进行的印刷处理相关的可更换部件的丝网掩模M。如图2、图5~图8所示,该收容支架90具有支架主体90a、开口部92、多个搁板部91以及盖部件93。如图5、图6所示,在支架主体90a设有插入空间95,当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装置11之间更换可更换部件时,该插入空间95用于供更换部44的送出部45插入。插入空间95是在与左侧单元41对置的侧面形成于各搁板部91的位置的槽状的空间。该插入空间95形成于支架主体90a的单侧的侧面。开口部92与印刷部22的通过口19等外部连通,框体29经由该开口部92被搬入搬出。搁板部91在预定的收容位置收容框体29。支架主体90a在左右具备供框体29的端部插入并对其进行支撑的搁板部91。搁板部91以能够沿上下方向载置支撑有丝网掩模M的框体29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按预定间隔排列配设。搁板部91是具有大致L字的截面形状的部件。左侧的搁板部91在支撑框体29的支撑面安装有从动于框体29的移动而支撑该框体29的从动部94。在右侧的搁板部91的支撑面以及侧面安装有从动部94。从动部94例如构成为球轮。此外,该从动部94也可以是搬运辊。在左侧和右侧的搁板部91之间,框体29成为能够前后移动的通路91a。通路91a与开口部92连通。如图6、图8所示,在通路91a形成有以将框体29从印刷部22向预定的收容位置引导的方式变窄的锥形部91b。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锥形部91b设于搁板部91的前端91c以及侧面91d。盖部件93安装于支架主体90a的上表面。如图9所示,盖部件93用于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装置11之间更换框体29时堵塞支架主体90a与通过口19的间隙G。盖部件93的厚度被设定为,当在更换位置处的、收容支架90中的最上层的搁板部91与印刷装置11之间更换可更换部件时作业者的手指不会进入间隙G的程度的厚度,例如间隙G为5[mm]以下的厚度。该收容支架90不具有使框体29移动的驱动部、升降部。在该收容支架90中,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搁板部91具有与各种可更换部件的框体尺寸相对应的尺寸。即,搁板部91形成为能够收容最大的框体29的尺寸。该收容支架90可以分别具有与各种可更换部件的框体尺寸相对应的搁板部91,也可以具有一个收容支架90所具有的尺寸全部相同的多个搁板部91。在后者的情况下,也可以准备外形为相同尺寸的多个收容支架90,各个收容支架90的搁板部91与各种可更换部件的框体尺寸中的任一个相对应。在该情况下,虽然收容支架90的类别增加,但是即使所对应的可更换部件的框体尺寸不同,收容支架90的外形尺寸也相同,因此各收容支架90能够共用接收部42、62。

管理PC80是管理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的信息的装置。该管理PC80具备管理控制部81、存储部82以及通信部83。管理控制部81构成为以CPU为中心的微处理器,控制整个装置。管理控制部81在从印刷装置11取得请求收容支架90的移动的请求信息时,将使搬运收容支架90的自动搬运车18移动收容支架90的指令向仓库区域15的控制PC、自动搬运车18输出。存储部82是HDD、闪存等大容量的存储介质,管理安装线的各装置的进展状况、自动搬运车18搬运的部件、当前位置等。通信部83是在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接口。安装系统10的各装置经由通信部83而与管理PC80交换信息。

首先,对这样构成的印刷装置11的印刷处理进行说明。用于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处理例程被存储于印刷控制部21的存储部,在印刷控制部21由操作者输入了印刷处理的执行指令之后被执行。当开始印刷处理例程时,印刷控制部21的CPU首先进行由基板处理部30搬运、固定基板S并使其上升从而使基板S与丝网掩模M抵接的处理。此时,CPU通过掩模作业部26调整丝网掩模M的位置,进行图案孔与基板S的对位。接着,CPU使盒36移动至丝网掩模M上,使其喷出焊料。接着,CPU使印刷头23移动,并且使刮板25下降而使刮板25与丝网掩模M的上表面抵接,并且使刮板25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而将焊料向基板S上印刷。这样,印刷控制部21进行包括基板搬运固定处理、焊料供给处理以及刮板移动处理在内的印刷处理,对基板S进行印刷。CPU一边替换丝网掩膜M一边反复进行该印刷处理,直至制造计划中的全部类别的基板S的生产处理完成为止。

接着,使用图11~图17对更换单元4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此,对基于更换单元40的丝网掩模M的更换进行说明。此外,收容支架90具有一个以上的空的搁板部91,并且搁板部91中的位于最上层的搁板收容保持在印刷装置11中使用的丝网掩模M的框体29。图11是表示由更换单元40的更换控制部70执行的部件更换处理例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收容支架90拉入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更换位置处的框体29与搁板部91的高度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收容支架90拉入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更换位置处的框体29与搁板部91的高度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7是表示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的情形的说明图。此外,部件更换处理例程存储于更换控制部70的存储部,在从印刷控制部输入了框体更换指令之后被进行。当开始该例程时,首先,如图12的(A)所示,更换控制部70的CPU以使空的搁板部91成为预定的下方高度的更换位置的方式驱动驱动部43、63,使收容支架90升降(S100)。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更换控制部70的CPU控制驱动部43、63而使收容支架90升降,以便在将框体29拉入到空的搁板部91时,使空的搁板部91的高度到达比供框体29通过的通过面20低的位置。

接下来,CPU向印刷装置11输出搬运指令。当输入送出指令时,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各种部件,以便将框体29搬运至预定位置。具体而言,如图12的(B)所示,印刷控制部21的CPU使更换部27下降,使更换部27与保持丝网掩模M的框体29抵接。接下来,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印刷移动部24,从而与印刷头23一起搬运框体29。接下来,当从未图示的传感器输入框体29被搬运至预定位置、且框体29进入收容支架90的搁板部91的主旨的信号时,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印刷移动部24而使印刷头23停止。然后,印刷控制部21的CPU向更换控制部70输出拉入指令。

接着,更换控制部70的CPU输入印刷控制部21所输出的拉入指令(S120),执行框体29的拉入处理(S130)。具体而言,如图14的(A)所示,CPU控制移动部46而将送出部45插入设于支架主体90a的插入空间95,使带47的表面47a与框体29抵接,并且将框体29按到设于右侧的搁板部91的侧面的从动部94。然后,CPU控制驱动部48,使带47向将框体29拉入空的收容支架90的方向旋转。于是,利用带47的表面47a的摩擦力将框体29拉入到收容支架90,如图12的(C)、图14的(B)所示,框体29收容于搁板部91。然后,如图14的(C)所示,CPU控制移动部46,将送出部45从插入空间95拔出。

接下来,如图15的(A)所示,CPU控制驱动部43、63,以使收容有保持在印刷装置11中使用的丝网掩模M的框体29的搁板部91成为预定的上方高度的更换位置(S140)。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更换控制部70的CPU控制驱动部43、63而使收容支架90升降,以便在从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时,使收容有接下来要使用的框体29的搁板部91的高度到达比供框体29通过的通过面20高的位置。

接着,CPU执行部件的送出处理(S150)。具体而言,如图17的(A)所示,CPU控制移动部46而将送出部45插入设于支架主体90a的插入空间95,使带47的表面47a与框体29抵接,并且将框体29按到设于右侧的搁板部91的侧面的从动部94。然后,CPU控制驱动部48,使带47向将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送出的方向旋转。于是,通过带47的表面47a的摩擦力,如图17的(B)所示,将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送出。然后,CPU基于从由驱动部48开始向印刷装置11送出框体起至当前时间点为止的驱动部48使框体移动的移动量来判定框体29是否被搬运至预定位置,在框体29被搬运至预定位置时,控制驱动部48而使带47的旋转停止。然后,CPU控制移动部46,如图17的(C)所示,将送出部45从插入空间95拔出。

然后,CPU向印刷装置11输出送出指令(S160)。当输入送出指令时,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各种部件,以便将保持丝网掩模M的框体29搬送至固定位置。具体而言,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更换部27,从而使更换部27与框体29抵接。接下来,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印刷移动部24,从而与印刷头23一起搬运框体29。然后,若框体29被搬运至固定位置,则印刷控制部21的CPU控制印刷移动部24,从而使印刷头23停止。在S160之后,更换控制部70的CPU结束本例程。

在此,明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与本公开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本实施方式的更换单元40相当于更换单元,印刷部22相当于印刷部,印刷装置11相当于印刷装置,接收部42、62相当于接收部,收容支架90相当于收容支架,更换部44相当于更换部,左侧单元41以及右侧单元61相当于升降部。另外,印刷系统12相当于印刷系统。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更换单元40中,具备:更换部44,通过在配置于接收部42、62的收容支架90的预定高度的搁板部91与印刷装置11之间与框体29抵接并进行驱动来更换可更换部件;以及升降部,使收容支架90上下移动。因此,无需将更换部44、驱动部43、63设于收容支架90。因而,在自动更换印刷装置11所使用的可更换部件时,能够使收容支架90紧凑化。

另外,更换单元40具有左右一对左侧单元41以及右侧单元61,设于左侧单元41的更换部44具备:送出部45,具有通过表面47a的摩擦力使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侧或者收容支架90侧移动的带47以及使带47旋转的驱动部48;以及移动部46,以使送出部45的带47的表面47a相对于框体29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式使送出部45移动。因此,在更换单元40中,能够使其结构成为比较简单的结构。另外,在收容支架90的侧面设有供更换部44的送出部45插入的插入空间95,更换部44将送出部45插入到插入空间95而更换可更换部件。因此,在更换单元40中,将送出部45插入到插入空间95并使带47与框体29抵接继而使驱动部48驱动,从而能够更换框体29。因而,在更换单元40中,能够比较简单地进行可更换部件的更换。

另外,更换单元40具备更换控制部70,该更换控制部70控制更换部44,以便在从印刷装置11输送的框体29进入搁板部91之后从印刷装置11接收到拉入指令时将框体29向搁板部91拉入。因此,在更换单元40中,能够在印刷装置11与收容支架90之间顺畅地更换可更换部件。

另外,更换单元40具备更换控制部70,该更换控制部70在以将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送出的方式控制更换部44之后,向印刷装置11输出送出指令。因此,在更换单元40中,能够在印刷装置11与收容支架90之间顺畅地更换可更换部件。

另外,更换单元40具备更换控制部70,该更换控制部70控制驱动部43、63,以便在从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时使搁板部91移动到比印刷装置11的通过面20高的位置,在从印刷装置11拉入框体29时使搁板部91移动到比通过面20低的位置。因此,在更换单元40中,当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装置11之间进行框体29的更换时,能够使框体29难以卡挂于印刷装置11、搁板部91。

另外,印刷装置11配设有更换单元40,且具备锥形部19a,该锥形部19a设于在使框体29在印刷装置11与收容支架90之间移动时供框体29通过的通过口19,在利用印刷部22对框体29进行印刷处理时,将框体29向被固定的固定位置引导。因此,在印刷装置11中,在将框体29从收容支架90搬入印刷装置11时,框体29难以卡挂于印刷装置11。

另外,收容支架90是能够收入到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更换单元40的收容支架,该印刷装置11具备利用丝网掩模M对处理对象物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部22。另外,收容支架90具备:支架主体90a,形成有在收容支架90与印刷装置11之间更换支撑包含丝网掩模M在内的可更换部件的框体时供框体29通过的开口部92;多个搁板部91,配设于支架主体90a的内部,收容框体29;以及锥形部91b,形成于开口部92,形成为通路91a以将框体29向搁板部91的收容位置引导的方式变窄。因此,在印刷装置11中,在向收容支架90搬出框体时,框体29难以卡挂于收容支架90。

另外,在收容支架90中,锥形部91b也可以形成于搁板部91的侧面91d侧、搁板部91的前端91c这双方。因此,在收容支架90中,在将框体29从印刷装置11向收容支架90搬出时,框体29难以被收容支架90卡挂。

另外,在收容支架90中,更换单元40由一对左侧单元41以及右侧单元61构成,在左侧单元41具备更换部44,该更换部44具有:送出部45,具有通过表面47a的摩擦力使框体29向印刷装置11侧或者收容支架90侧移动的带47以及驱动带47的驱动部48;以及移动部46,以使送出部45的带47的表面47a相对于框体29接近或者分离的方式使送出部45移动。另外,在支架主体90a形成有供更换部44的送出部45插入的插入空间95,搁板部91具备在送出部45与框体29抵接时从动于框体29的移动的从动部94。从动部94例如构成为球铸。因此,在收容支架90中,在通过送出部45将框体29送出、或者将框体29拉入搁板部91时,能够降低框体29与搁板部91之间的摩擦。由此,在收容支架90中,能够顺畅地进行框体29的更换。

另外,印刷系统12具备更换单元40、印刷装置11以及收容支架90。由于印刷系统12具备更换单元40,因此与更换单元40同样地,在对印刷装置11所使用的可更换部件进行自动更换时,能够实现收容支架90的紧凑化。

此外,本公开的收纳装置以及印刷系统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当然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部44设于左侧单元4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更换部44也可以设于右侧单元61。另外,在更换单元40中,更换部44也可以设于左侧单元41以及右侧单元61这双方。此时,收容支架90省略侧面的从动部94,在两侧面配设插入空间95即可。在该更换单元40中,也能够在简化收容支架90的结构的同时进行框体29的拉入、送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单元40具备左侧单元41和右侧单元61,在印刷装置11的壳体的左右分别配设有更换单元40的主体,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只要是收容收容支架90的空间,则也可以将更换单元40设为一体的构造。另外,更换单元40配设于印刷装置11的前方,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配设于后方、侧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部44构成为经由多个滑轮49将驱动部48的动力向带47传递,在使带47的表面47a与框体29抵接的状态下,使驱动部48驱动而使带47旋转,从而从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或者将框体29拉入收容支架90,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更换部44也可以由橡胶辊和与橡胶辊连接而使橡胶辊旋转的驱动部48构成,在使橡胶辊的表面与框体29抵接的状态下使驱动部48驱动而使橡胶辊旋转,从而从收容支架90送出框体29、或者将框体29拉入收容支架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口19配设有具有锥面的部件即锥形部19a,但是也可以将其省略,将引导件26a设为锥形部。即,引导件26a也可以具有锥面。在该印刷装置11中,也能够顺畅地进行框体29的移动。或者,印刷装置11也可以不具有锥形部19a。在该印刷装置11中,也能够使用更换部44来简化收容支架90的结构。此外,在具有锥形部19a的印刷装置11中,框体29的移动顺畅,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收容支架90在搁板部91的开口部92具有锥形部91b,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锥形部91b。在该收容支架90中,也能够使用更换部44来简化收容支架90的结构。此外,在具有锥形部91b的收容支架90中,框体29的移动顺畅,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插入空间95设为在支架主体90a的与左侧单元41对置的侧面形成于各搁板部91的位置的槽状的空间,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插入空间95也可以是使两个以上的槽状的插入空间95在上下方向上连通的形状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11输出拉入指令,更换单元40输出送出指令,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省略这些指令中的一个以上。例如,通过在印刷装置11设置检测框体29的检测传感器、或者在更换单元40设置检测框体29的检测传感器,能够省略这些指令。此外,在印刷系统12中,未设置检测传感器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印刷系统12中,更换单元40具有具备驱动部48、移动部46以及送出部45的更换部44,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只要能够移动框体29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此外,在该印刷系统12中,具有锥形部19a、锥形部91b。在该印刷系统12中,由于存在各锥形部,因此能够使框体29的移动更顺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接收部42、62从下表面侧支撑收容支架90的左右端部而接收收容支架90,但是只要能够接收收容支架90,则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既可以支撑收容支架90的整个下表面,也可以从收容支架90的侧面、上表面支撑收容支架90并接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单元40通过将收容支架90向上方抬起而从自动搬运车18接收收容支架90,通过将收容支架90向下方卸下而向自动搬运车18交接收容支架90,但是只要能够接收、交接收容支架90,则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另外,自动搬运车18进入升降空间50而执行收容支架90的接收、交接,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自动搬运车18的载置部、接收部42、62等中的任一个设置传送机等,在更换单元40之前使自动搬运车18停止而执行收容支架90的接收、交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部27设为具有配设于印刷头23的抵接部的杆构造,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配设于印刷头23以外的独立的机构。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更换部27设为与框体29卡合的杆机构,但是例如也可以设为使包含可更换部件在内的框体29载置而移动的传送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可更换部件作为丝网掩模M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是需要更换的部件,则并不限定于此,除了丝网掩模M以外,也可以是收容粘性流体的盒36、刮板25、丝网掩模M的清扫所使用的清扫部件34以及支撑作为处理对象的基板S的支撑部件32等中的一个以上。另外,将处理对象设为基板S,但是只要是用于印刷粘性流体,则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设为立体物等。另外,将粘性流体设为焊膏,但是也可以设为导电性膏、粘接剂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具有印刷装置11、更换单元40以及收容支架90的印刷系统12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也可以设为印刷装置11、更换单元40以及收容支架90中的一个以上。

本公开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

本公开的收容支架能够收入到配设于印刷装置的更换单元,该印刷装置具备利用丝网掩模对处理对象物进行粘性流体的印刷处理的印刷部,该收容支架具备:主体部,形成有在所述收容支架与所述印刷装置之间更换支撑包含所述丝网掩模在内的可更换部件的框体时供该框体通过的开口部;多个搁板部,配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内部,收容所述框体;以及锥形部,形成于所述开口部,形成为通路以将所述框体向所述搁板部的收容位置引导的方式变窄。

该收容支架在开口部形成有锥形部,该锥形部形成为通路以将所述框体向搁板部的收容位置引导的方式变窄。因此,在从印刷装置向收容支架搬出框体时,能够使框体难以卡挂于收容支架。

工业实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对元件进行安装处理的装置的技术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装系统 11:印刷装置 12:印刷系统 13:安装装置 15:仓库区域 16:臂机器人 17:准备台 18:自动搬运车 19:通过口 19a:锥形部 20:通过面 21:印刷控制部 22:印刷部 23:印刷头 24:印刷移动部 25:刮板 26:掩模作业部 26a:引导件27:更换部 28:掩模固定部 29:框体 30:基板处理部 31:基板搬运部 32:支撑部件 33:清扫部 34:清扫部件 35:供给部36:盒 40:更换单元 41:左侧单元 42:接收部 43:驱动部 44:更换部 45:送出部 46:移动部 47:带 47a:表面 48:驱动部49:滑轮 50:升降空间 61:右侧单元 62:接收部 63:驱动部 70:更换控制部 80:管理PC 81:管理控制部 82:存储部 83:通信部 90:收容支架 90a:支架主体 91:搁板部 91a:通路 91b:锥形部 91c:前端 91d:侧面 92:开口部 93:盖部件 94:从动部 95:插入空间 G:间隙 M:丝网掩模 S:基板

技术分类

061201165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