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26:02


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

背景技术

在《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强制要求II级和III级客车设置紧急撤离仓口。撤离仓口是指仅在紧急情况下供乘客作为应急出口的车顶或地板上的开口,即安全天窗和地板出口。乘员数小于等于50人需设置1个,乘员数大于50人设置2个,紧急撤离舱口要求设置于地板与车顶上,由于车内地板上设置从内、外部都能打开的紧急撤离舱口结构复杂,位置难于满足要求,因而安装于汽车车顶盖的安全天窗为紧急撤离舱口的常见形式。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上安装的安全天窗主要由顶盖总成与安装框组成,通过安装框固定在车辆顶部,顶盖总成内设有换气扇装置,顶盖总成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安装框上,另一端通过设有的应急手柄与安装框锁扣连接;应急手柄位于顶盖总成外的一端为外操作手柄,位于顶盖总成内的一端为内操作手柄,可以通过拧动外操作手柄或内操作手柄开启顶盖总成。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人体与物品都会散发出包括各类细菌、甲醛、二氧化碳等各种气体污染物,从而对车内空气造成污染,影响车内人员特别是孩子与老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包括:

顶盖总成,该顶盖总成内设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气流通道,分别为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顶盖总成位于车厢外的气口A连接,另一端与顶盖总成位于车厢内的气口B连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顶盖总成位于车厢内的气口C连接,另一端与顶盖总成位于车厢内的气口D连接;

第一换气扇,该第一换气扇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内,用于将车厢外的空气从气口A吸送到气口B从而进入至车厢内,或将车厢内的空气从气口B排送至气口A从而排出到车厢外;

第二换气扇,该第二换气扇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内,用于将车厢内的空气从气口C吸送到气口D处再次排入车厢内;

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内,位于气口D的正上方,对气口D进行覆盖;用于净化从气口C吸送来的空气,净化后的空气从气口D排出;

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气扇、所述第二换气扇;

其中,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至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第一换气扇换入新鲜空气,和/或启动第二换气扇进行车厢内空气的净化。

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甲醛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甲醛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实测值与设定值、甲醛浓度实测值与设定值以及车厢内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

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包括净化框架结构,净化框架结构按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预过滤层、甲醛过滤层、抑菌杀毒层、臭氧过滤层、高效过滤网、增氧层;所述预过滤层用于滤除空气中粒径大于5微米的微尘;所述高效过滤层内含低阻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用于滤除空气中粒径大于0.3微米的微尘;所述抑菌杀毒层内含粉末状柚皮苷,其纯度不低于95%;所述增氧层内设有过氧化钠粉末。

所述气口A、气口B、气口C与气口D处均设有格栅板,通过格栅板防止杂物进入损害到第一换气扇与第二换气扇。所述顶盖总成在气口A处还设有可移动的除尘装置,用于去除气口A上格栅板处积极的灰尘与杂物。所述除尘装置包含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的丝杆、滑轨、活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设在滑块上的滚刷,设在滑块上的滚刷驱动电机,滚刷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滑轨上的移动,同时滚刷驱动电机带动滚刷旋转对气口A进行清理。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第一换气扇进行车厢内外空气的更换;通过第二换气扇带动车厢内空气循环通过净化装置净化、抑菌杀毒与吸收酸性有害气体;并通过除尘装置对对气口A处的格栅板进行清理,防止格栅板上的灰尘与杂质堆积,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横向剖切图。

图中:1为顶盖总成、2为第一换气扇、3为第二换气扇、4为净化装置、5为显示屏、6为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知,一种带空气净化消毒功能的车用安全顶窗,包括顶盖总成1、第一换气扇2、第二换气扇3、净化装置4与控制器;所述顶盖总成1内设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气流通道,分别为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顶盖总成1位于车厢外的气口A11连接,另一端与顶盖总成1位于车厢内的气口B12连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与顶盖总成1位于车厢内的气口C13连接,另一端与顶盖总成1位于车厢内的气口D14连接;所述第一换气扇2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内,用于将车厢外的空气从气口A11吸送到气口B12从而进入至车厢内,或将车厢内的空气从气口B12排送至气口A11从而排出到车厢外;所述第二换气扇3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内,用于将车厢内的空气从气口C13吸送到气口D14处再次排入车厢内;所述净化装置4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内,位于气口D14的正上方,对气口D1进行覆盖;用于净化从气口C13吸送来的空气,净化后的空气从气口D14排出;所述控制器设在顶盖总成1内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气扇2、所述第二换气扇3;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至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第一换气扇2通过第一气流通道从车外部换入新鲜空气,和/或启动第二换气扇3通过第二气流通道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通过净化装置4进行净化增氧、抑菌杀毒、吸收酸性有害气体和除异味。

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甲醛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甲醛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所述顶盖总成1上还设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实测值与设定值、甲醛浓度实测值与设定值以及车厢内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方便车厢内的乘客观察。

所述净化装置4设置包括净化框架结构,净化框架结构按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预过滤层、甲醛过滤层、抑菌杀毒层、臭氧过滤层、高效过滤网、增氧层;所述预过滤层用于滤除空气中粒径大于5微米的微尘;所述高效过滤层内含低阻聚四氟乙烯微孔膜,用于滤除空气中粒径大于0.3微米的微尘;所述抑菌杀毒层内含粉末状柚皮苷,其纯度不低于95%;抑菌杀毒的同时去异味;所述增氧层内设有过氧化钠粉末。所述气口A11、气口B12、气口C13与气口D14处均设有格栅板,通过格栅板防止杂物进入损害到第一换气扇2与第二换气扇3。

所述顶盖总成1在气口A11处还设有可移动的除尘装置6,用于去除气口A11上格栅板处积极的灰尘与杂物;所述除尘装置6包含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转轴连接的丝杆、滑轨、活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块、设在滑块上的滚刷,设在滑块上的滚刷驱动电机,滚刷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滑轨上的移动,同时滚刷驱动电机带动滚刷旋转对气口A11上的格栅板进行清理。

使用时,当车厢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至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或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厢内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第一换气扇2换入新鲜空气;当车厢内甲醛浓度传感器检测车厢内甲醛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启动第二换气扇3进行车厢内空气循环,空气循环过程中通过净化装置4进行净化、抑菌杀毒与吸收酸性有害气体;进一步提高车厢内空气质量,消除异味,有利于人体健康;在一定时间后,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除尘装置6对气口A11处的格栅板进行清理。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换气扇2和第二换气扇3工作,通过第一换气扇进行车厢内外空气的更换;通过第二换气扇3带动车厢内空气循环,通过净化装置4净化、抑菌杀毒与吸收酸性有害气体;并通过除尘装置6对气口A11处的格栅板进行清理,防止格栅板上的灰尘与杂质堆积,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分类

06120112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