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5:17


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身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

背景技术

溺水事件时有发生,目前虽有一些防溺水设备,但均为被动式防溺水装置,需要溺水者做出相应的动作方能实现防溺水的功能。但在实践中,溺水者在溺水时精神往往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在呛水后可能会忘记自带的防溺水设备,或者忘记打开开关,做不出相应动作,从而使相应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救生效用。因此,需要一种在不需要溺水人做出选择或动作即主动实现防溺水效果的设备。同时,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人落水而一旁的人无所适从,无法施救的情况,原因多苦于没有相应的便携救生设备而无能为力。更有因为轻易下水救人而自己溺亡的事件发生。因此需要有一种便携的救生设备,在保障群众或具有救助职责的警察等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对溺水者救助的参与度和救助率,减少溺亡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包括气囊外置和气囊内置两种方案,气囊外置方案是一种可穿戴方案,让戴上该装置的人在落水后能够基于装置自主打开充气而保持头部露出水面,从而有时间自救或等待救援。气囊内置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可投掷方案,可用于自救或通过投掷方式救助他人,基于其方便携带的特性,在群众可以普及,具有救助职责的警察等也可以配备,从而为发现他人溺水时力所能及的、安全的开展救援提供保障,提升救助安全性、提高救助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包括气囊外置方案和气囊内置方案,气囊外置方案包括气体发生盒和气囊两部分,气体发生盒内部安装有开合装置,高压气瓶和拉线装置,高压气瓶安装有气瓶阀门,气体发生盒由主壳和副壳两部分组成,主壳有主壳顶盖,主壳和副壳均有连接鼻子,两者以穿有开盒弹簧的连接轴连接,开盒弹簧可以使主壳和副壳以连接轴为轴心打开。

开合装置安装在副壳内,开合装置包括膨胀发生盒,膨胀包,活动顶盖,滚筒支架,滚筒,簧片,膨胀包装在膨胀发生盒内,活动顶盖盖住膨胀包,膨胀包内装填吸水树脂类物质,膨胀发生盒连接滚筒支架,并设有两根平行的阻拦杆,滚筒支架上安装有滚筒,簧片为一片有弹性金属片,其中间有预留孔,簧片一端安装于主壳内侧,另一端设有三角挂钩和受力头,并与滚筒相对,当主壳和副壳合拢时,簧片上的三角挂钩滑过滚筒并受自身弹力作用能使三角挂钩挂住滚筒,同时受力头挡住活动顶盖,可以实现副壳和主壳闭合。

高压气瓶安装于主壳内,通过气瓶固件和气瓶托固定,高压气瓶设直角气瓶口,固定好的高压气瓶的直角气瓶口应当正对副壳,直角气瓶口安装气瓶阀门,气瓶阀门用螺杆穿过主壳顶盖上的两个螺杆插孔拧入固定板两端的连接螺孔实现固定。

气瓶阀门包括阀门外腔,瓶形堵头,连接滑块,螺帽,压簧套圈,柱状弹簧,提拉杆和承重杆,阀门外腔包括阀帽,连接腔和碗状斗,三者为一体,阀帽外形为六棱形,内有阀帽内丝,阀帽内丝与直角气瓶口吻合,阀帽加入共用垫圈后通过旋拧阀帽,可以使阀帽与直角气瓶口密封,阀帽通过连接腔与碗状斗相连,连接腔与碗状斗均为中空,连接腔设有通气柱,通气柱有通气柱外丝,碗状斗形如碗状,设有碗状斗外丝和碗状斗内丝,瓶形堵头包括堵头环和堵头栓,两者为一体,堵头环后部设有十字槽,堵头栓设有外通气口和内通气口,外通气口和内通气口通过堵头栓内部的通气道贯通,堵头栓为圆柱体,其大小与连接腔高度契合,堵头栓设有堵头栓外丝,连接滑块包括上圆杆,下圆杆和中间的半圆体三部分,三者为一体,上圆杆和下圆杆均设有圆杆内丝,下圆杆粗细与堵头栓一致,圆杆内丝与堵头栓外丝契合,半圆体与碗状斗契合。

螺帽外形为六棱形,中间有螺帽圆孔,外部顶端即螺帽圆孔边缘对称设有两根柱头,柱头的高度应长于内通气口的直径,螺帽内部设有内桶,内桶与螺帽圆孔相对,两者直径相同均略大于上圆杆的直径,内桶的长度应当大于碗状斗的深度减去半圆体的厚度,螺帽有螺帽内丝,螺帽内丝丝向与圆杆内丝丝向相反,螺帽内丝与碗状斗外丝契合,螺帽通过螺帽内丝和碗状斗外丝相对于碗状斗能够发生位移的距离以不小于柱头高度的两倍为宜,且通过旋拧螺帽可以使内桶压紧半圆体,压簧套圈设有套圈外丝,套圈外丝与碗状斗内丝契合,压簧套圈一端半封口形成套圈圆孔,并设有借力孔,套圈圆孔的直径略大于内桶的直径,柱状弹簧直径小于压簧套圈的直径但大于套圈圆孔的直径,因此柱状弹簧可放入压簧套圈内,但不会从套圈圆孔掉出。

提拉杆有锥形头,锥形头顶部设有梅花槽,提拉杆在锥形头相反的一端设有拉杆外丝,拉杆外丝与圆杆内丝契合,拉杆外丝与瓶形堵头上的堵头栓外丝为同向外丝,承重杆设有锥形孔和拉环,锥形轴承可放入锥形孔,锥形轴承形状大少与提拉杆的锥形头契合,且提拉杆套入锥形轴承后,可以从承重杆上的锥形孔穿过,承重杆以锥形孔为圆心等距安装有一对圆形轴承,圆形轴承之间的距离等于螺帽上两根柱头之间的距离,圆形轴承的大小应当不影响承重杆从两根柱头上掉下,通过梅花槽和十字槽可以将提拉杆,连接滑块和瓶形堵头三者连为一体,在不考虑柱状弹簧的弹力作用和螺帽对提拉杆的撑顶作用以及内桶对半圆体的撑顶作用下,提拉杆连接滑块和瓶形堵头三者连成的一个整体应当能够在连接腔内左右小幅滑动,滑动幅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内通气口的直径但应当小于柱头的高度,且无论向左或向右滑动,通气道通过外通气口能够始终与通气柱保持连通,同时,提拉杆和连接滑块紧密连接后,提拉杆上的两个圆形轴承与两个柱头的垂直距离足够近,但不影响承重杆以提拉杆为轴心作圆周运动。

拉线装置包括偏心支架,支架,延伸架,拉线弹簧和线,偏心支架安装在副壳底部,其顶部设有U型头,支架安装在主壳侧面内壁,其安装高度距离主壳底部不小于拉线弹簧的长度,支架设有正对偏心支架的延伸架,延伸架设有导线孔,拉线弹簧安装在支架上,拉线弹簧可以以支架为轴心向上合拢,合拢时亦正对副壳内的偏心支架,当副壳与主壳合拢时,拉线弹簧可利用弹簧锁收拢架在偏心支架上的U型头上,当偏心支架因副壳打开而倾倒时,拉线弹簧可脱离U型头并受自身弹力作用可以向下展开,拉线弹簧设有连线环。

线一头连接拉环,另一头穿过延伸架头部的导线孔拴在拉线弹簧上的连线环上,连接好的线的长度应当小于拉环到导线孔的直线距离加拉线弹簧向下弹开后的连线环所在位置到导线孔的直线距离之和。

气囊为有开口的环形,其外部有保护外罩,保护外罩同为有开口的环形,但可通过连接扣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戴在颈部,气囊未充气时可完全藏入保护外罩内,气囊有气管,气管穿过穿管孔以及簧片上的预留孔,然后密封粘接在气管螺栓上的凸柱上,并通过气管螺栓,通气柱外丝以及垫片与通气柱连通,气管外有气管外罩,气管外罩穿过空心螺栓与连接头粘连,并通过空心螺栓及顶盖凸头上的凸头外丝,旋拧连接在顶盖凸头上。

副壳设有正观察孔和侧观察孔,通过前者可看到阻拦杆,通过后者可看到U型头,副壳安装开合装置的地方有透水窗,主壳底部设有安装孔。

气囊内置方案与气囊外置方案的区别在于气囊内置方案为气囊内置于副壳和主壳形成的内部空间内,且气囊的形状不受限制,相应的也没有保护外罩以及顶盖凸头,凸头外丝,连接头,空心螺栓,穿管孔,其它内部配置与气囊外置方案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气囊外置方案可使戴上该装置的人在落水时不用借助外力或依靠自己的反应,仅基于装置的主动打开充气产生浮力的功能即能使自己的头部浮于水面不致溺亡;气囊内置方案则可以使配备的群众或警察等在见到他人落水时可以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通过投掷等方式实施力所能及的救援。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囊外置方案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气体发生盒主壳与副壳图;

图3为本发明气瓶阀门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承重杆及配件图;

图5为本发明螺帽及配件图;

图6为本发明阀门外腔及配件图;

图7为本发明开合装置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簧片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拉线装置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气瓶及气瓶阀门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气囊与通气柱连接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气管外罩与顶盖凸头连接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使用的特殊工具图;

图14为本发明气囊内置方案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是气体发生盒,2是副壳,3是主壳,4是气管外罩,5是开合装置,6是气瓶固件,7是气瓶托,8是拉线装置,9是高压气瓶,10是气瓶阀门,11是气囊,12是保护外罩,13是连接扣,14是透水窗,15是开盒弹簧,16是连接轴,17是连接鼻子,18是偏心支架,19是主壳顶盖,20是穿管孔,21是簧片,22是直角气瓶口,23是阀门外腔,24是瓶形堵头,25是共用垫圈,26是连接滑块,27是碗状垫圈,28是螺帽,29是压簧套圈,30是柱状弹簧,31是提拉杆,32是承重杆,33是锥形轴承,34是圆形轴承,35是锥形头,36是梅花槽,37是锥形孔,38是拉环,39是柱头,40是螺帽圆孔,41是内桶,42是螺帽内丝,43是套圈外丝,44是套圈圆孔,45是借力孔,46是上圆杆,47是半圆体,48是圆杆内丝,49是阀帽,50是连接腔,51是碗状斗,52是阀帽内丝,53是通气柱,54是通气柱外丝,55是碗状斗外丝,56是碗状斗内丝,57是堵头环,58是堵头栓,59是通气道,60是外通气口,61是内通气口,62是膨胀发生盒,63是滚筒支架,64是滚筒,65是三角挂钩,66是膨胀包,67是活动顶盖,68是预留孔,69是安装孔,70是线,71是支架,72是延伸架,73是导线孔,74是连线环,75是气管,76是气管螺栓,77是凸柱,78是顶盖凸头,79是凸头外丝,80是连接头,81是空心螺栓,82是阻拦杆,83是承重杆卡子,84是弹簧锁,85是锁头,86是堵头栓外丝,87是拉杆外丝,88是螺杆插孔,89是螺杆,90是固定板,91是连接螺孔,92是吸水树脂类物质,93是受力头,94是侧观察孔,95是契合口,96是下圆杆,97是十字槽,98是垫片,99是垫条,100是拉线弹簧,101是U型头,102正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包括气囊外置方案和气囊内置方案,气囊外置方案包括气体发生盒1和气囊11两部分,气体发生盒1内部安装有开合装置5,高压气瓶9和拉线装置8,高压气瓶9安装有气瓶阀门10,气体发生盒1由主壳3和副壳2两部分组成,主壳3有主壳顶盖19,主壳3和副壳2均有连接鼻子17,两者以穿有开盒弹簧15的连接轴16连接,开盒弹簧15可以使主壳3和副壳2以连接轴16为轴心打开。

如图2图7图8所示,开合装置5安装在副壳2内,开合装置5包括膨胀发生盒62,膨胀包66,活动顶盖67,滚筒支架63,滚筒64,簧片21,膨胀包66装在膨胀发生盒62内,活动顶盖67盖住膨胀包66,膨胀包66内装填吸水树脂类物质92,膨胀发生盒62连接滚筒支架63,并设有两根平行的阻拦杆82,滚筒支架63上安装有滚筒64,簧片21为一片有弹性金属片,其中间有预留孔68,簧片21一端安装于主壳3内侧,另一端设有三角挂钩65和受力头93,并与滚筒64相对,当主壳3和副壳2合拢时,簧片21上的三角挂钩65滑过滚筒64并受自身弹力作用能使三角挂钩65挂住滚筒64,同时受力头93挡住活动顶盖67,可以实现副壳2和主壳3闭合。

如图1图2图10所示,高压气瓶9安装于主壳3内,通过气瓶固件6和气瓶托7固定,高压气瓶9设直角气瓶口22,固定好的高压气瓶9的直角气瓶口22应当正对副壳2,直角气瓶口22安装气瓶阀门10,气瓶阀门10用螺杆89穿过主壳顶盖19上的两个螺杆插孔88拧入固定板90两端的连接螺孔91实现固定。

如图3图6所示,气瓶阀门10包括阀门外腔23,瓶形堵头24,连接滑块26,螺帽28,压簧套圈29,柱状弹簧30,提拉杆31和承重杆32,阀门外腔23包括阀帽49,连接腔50和碗状斗51,三者为一体,阀帽49外形为六棱形,内有阀帽内丝52,阀帽内丝52与直角气瓶口22吻合,阀帽49加入共用垫圈25,通过旋拧阀帽49,可以使阀帽49与直角气瓶口22密封,阀帽49通过连接腔50与碗状斗51相连,连接腔50与碗状斗51均为中空,连接腔50设有通气柱53,通气柱53有通气柱外丝54,碗状斗51形如碗状,设有碗状斗外丝55和碗状斗内丝56,瓶形堵头24包括堵头环57和堵头栓58,两者为一体,堵头环57后部设有十字槽97,堵头栓58设有外通气口60和内通气口61,外通气口60和内通气口61通过堵头栓58内部的通气道59贯通,堵头栓58为圆柱体,其大小与连接腔50高度契合,堵头栓58设有堵头栓外丝86,连接滑块26包括上圆杆46,下圆杆96和中间的半圆体47三部分,三者为一体,上圆杆46和下圆杆96均设有圆杆内丝48,下圆杆96粗细与堵头栓58一致,圆杆内丝48与堵头栓外丝86契合,半圆体47与碗状斗51契合。

如图3图5所示,螺帽28外形为六棱形,中间有螺帽圆孔40,外部顶端即螺帽圆孔40边缘对称设有两根柱头39,柱头39的高度应长于内通气口61的直径,螺帽28内部设有内桶41,内桶41与螺帽圆孔40相对,两者直径相同均略大于上圆杆46的直径,内桶41的长度应当大于碗状斗51的深度减去半圆体47的厚度,螺帽28有螺帽内丝42,螺帽内丝42丝向与圆杆内丝48丝向相反,螺帽内丝42与碗状斗外丝55契合,螺帽28通过螺帽内丝42和碗状斗外丝55相对于碗状斗51能够发生位移的距离以不小于柱头39高度的两倍为宜,且通过旋拧螺帽28可以使内桶41压紧半圆体47,压簧套圈29设有套圈外丝43,套圈外丝43与碗状斗内丝56契合,压簧套圈29一端半封口形成套圈圆孔44,并设有借力孔45,套圈圆孔44的直径略大于内桶41的直径,柱状弹簧30直径小于压簧套圈29的直径但大于套圈圆孔44的直径,因此柱状弹簧30可放入压簧套圈29内,但不会从套圈圆孔44掉出。

如图3图4图6所示,提拉杆31有锥形头35,锥形头35顶部设有梅花槽36,提拉杆31在锥形头35相反的一端设有拉杆外丝87,拉杆外丝87与圆杆内丝48契合,拉杆外丝87与瓶形堵头24上的堵头栓外丝86为同向外丝,承重杆32设有锥形孔37和拉环38,锥形轴承33可放入锥形孔37,锥形轴承33形状大少与提拉杆31的锥形头35契合,且提拉杆31套入锥形轴承33后,可以从承重杆32上的锥形孔37穿过,承重杆32以锥形孔37为圆心等距安装有一对圆形轴承34,圆形轴承34之间的距离等于螺帽28上两根柱头39之间的距离,圆形轴承34的大小应当不影响承重杆32从两根柱头39上掉下,通过梅花槽36和十字槽97可以将提拉杆31,连接滑块26和瓶形堵头24三者连为一体,在不考虑柱状弹簧30的弹力作用和螺帽28对提拉杆31的撑顶作用以及内桶41对半圆体47的撑顶作用下,提拉杆31连接滑块26和瓶形堵头24三者连成的一个整体应当能够在连接腔50内左右小幅滑动,滑动幅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内通气口61的直径但应当小于柱头39的高度,且无论向左或向右滑动,通气道59通过外通气口60能够始终与通气柱53保持连通,同时,提拉杆31和连接滑块26紧密连接后,提拉杆31上的两个圆形轴承34与两个柱头39的垂直距离足够近,但不影响承重杆32以提拉杆31为轴心作圆周运动。

如图1图9图13所示,拉线装置8包括偏心支架18,支架71,延伸架72,拉线弹簧100和线70,偏心支架18安装在副壳2底部,其顶部设有U型头101,支架71安装在主壳3侧面内壁,其安装高度距离主壳3底部不小于拉线弹簧100的长度,支架71设有正对偏心支架18的延伸架72,延伸架72设有导线孔73,拉线弹簧100安装在支架71上,拉线弹簧100可以以支架71为轴心向上合拢,合拢时亦正对副壳2内的偏心支架18,当副壳2与主壳3合拢时,拉线弹簧100可利用弹簧锁84收拢架在偏心支架18上的U型头101上,当偏心支架18因副壳2打开而倾倒时,拉线弹簧100可脱离U型头101并受自身弹力作用可以向下展开,拉线弹簧100设有连线环74。

如图9图10所示,线70一头连接拉环38,另一头穿过延伸架72头部的导线孔73拴在拉线弹簧100上的连线环74上,连接好的线70的长度应当小于拉环38到导线孔73的直线距离加拉线弹簧100向下弹开后的连线环74所在位置到导线孔73的直线距离之和。

如图1图11图12所示,气囊11为有开口的环形,其外部有保护外罩12,保护外罩12同为有开口的环形,但可通过连接扣13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戴在颈部,气囊11未充气时可完全藏入保护外罩12内,气囊11有气管75,气管75穿过穿管孔20以及簧片21上的预留孔68,然后密封粘接在气管螺栓76上的凸柱77上,并通过气管螺栓76,通气柱外丝54以及垫片98与通气柱53连通,气管75外有气管外罩4,气管外罩4穿过空心螺栓81与连接头80粘连,并通过空心螺栓81及顶盖凸头78上的凸头外丝79,旋拧连接在顶盖凸头78上。

如图2所示,副壳2设有正观察孔102和侧观察孔94,通过前者可看到阻拦杆82,副壳2安装开合装置5的地方有透水窗14,通过后者可看到U型头101,主壳3底部设有安装孔69。

如图1图14所示,气囊内置方案与气囊外置方案的区别在于气囊内置方案为气囊11内置于副壳2和主壳3形成的内部空间内,且气囊11的形状不受限制,相应的也没有保护外罩12以及顶盖凸头78,凸头外丝79,连接头80,空心螺栓81,穿管孔20,预留孔68,其它内部有关配置与气囊外置方案相同。

安装程序:如图3图13所示,承重杆卡子83,垫条99和弹簧锁84是需要使用的工具,承重杆卡子83有契合口95,契合口95的形状应当与安装了提拉杆31和锥形轴承33后的承重杆32契合,且契合口95两端较窄处的宽度应当等于圆形轴承34的直径,契合口95开口长度应当不小于螺帽28的直径,其深度应当大于柱头39的高度加圆形轴承34的直径再加提拉杆31高出承重杆32的高度,承重杆卡子83可以利用契合口95扣入安装了提拉杆31和锥形轴承33后的承重杆32,将承重杆32和两个圆形轴承34以及两个柱头39罩住,垫条99的是两根大小形状相同的硬质长条,其长度不短于契合口95的开口长度,其宽度应当等于柱头39的高度,厚度应当等于圆形轴承34的直径减去柱头39的直径后的二分之一,垫条99的作用是填充因柱头39的直径小于圆形轴承34的直径而造成的契合口95两侧出现的空隙,从而使承重杆32固定在柱头39上不能旋转,弹簧锁84有锁头85,锁头85的宽度应当不大于U型头101到延伸架72的垂直距离。

第一步,如图3图6所示,瓶形堵头24戴上共用垫圈25从阀帽49穿入阀门外腔23,连接滑块26以与半圆体47契合的方式从下圆杆96套入碗状垫圈27,后以下圆杆96为头将连接滑块26从碗状斗51穿入阀门外腔23,然后通过下圆杆96的圆杆内丝48和堵头栓58上的堵头栓外丝86,使连接滑块26和瓶形堵头24在阀门外腔23内初步连接。

第二步,如图5图6所示,上圆杆46穿上柱状弹簧30,再套上压簧套圈29,让上圆杆46从套圈圆孔44穿出,将压簧套圈29以旋拧的方式拧入碗状斗51,通过借力孔45调整压簧套圈29拧入碗状斗51的深度,直至柱状弹簧30产生的弹力足以使半圆体47在高压气瓶9放气时以及放气后始终与碗状斗51保持软性密封。

第三步,如图5图6所示,螺帽28套入上圆杆46,通过螺帽内丝42拧到碗状斗51上,此时螺帽28的内桶41也穿入套圈圆孔44,继续拧紧螺帽28真到内桶41压紧半圆体47,使半圆体47与碗状斗51硬性密封。

第四步,如图4图5图6所示,将承重杆32以锥形孔37为中心,一左一右等距套入两个圆形轴承34,且当两个圆形轴承34之间的距离等于螺帽28上两个柱头39之间的距离时用胶将两个圆形轴承34固定在承重杆32上,接着,提拉杆31穿上锥形轴承33后穿入承重杆32上的锥形孔37并通过拉杆外丝87拧入上圆杆46,通过提拉杆31顶部的梅花槽36和瓶形堵头24底部的十字槽97使提拉杆31和连接滑块26以及瓶形堵头24三者紧密连接形成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带着圆形轴承34的承重杆32应当可以以提拉杆31为中心自由旋转而不受螺帽28上的柱头39的阻碍。

第五步,如图3图13所示,使用承重杆卡子83和两根垫条99将两个圆形轴承34连同承重杆32固定在柱头39上。

第六步,如图3所示,将阀门外腔23上的阀帽49旋拧到直角气瓶口22上,并通过共用垫圈25实现密封,拧紧的阀门外腔23上的通气柱53应当保持垂直向上为宜。

第七步,如图3图10所示,通过通气柱53为高压气瓶9充气,充好后,反向旋拧螺帽28,此时,在承重杆卡子83和两根垫条99的作用下,承重杆32和圆形轴承34应当与螺帽28一同旋转,旋拧螺帽28至内桶41离开半圆体47,从而在解除半圆体47与碗状斗51的硬性密封的同时,螺帽28上的柱头39会逐渐将承重杆32顶起,承重杆32则通过提拉杆31和连接滑块26的作用至瓶形堵头24的堵头环57逐渐压紧共用垫圈25,最终实现密封,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承重杆32相对于竖立的高压气瓶9应当是水平的横呈状态。

第八步,如图1图11图12所示,将气管螺栓76加入垫片98密封旋拧在通气柱53上,将气管外罩4穿过空心螺栓81粘在连接头80上,然后将空心螺栓81拧在顶盖凸头78上,再将连接气囊11的气管75穿过气管外罩4以及空心螺栓81连接头80和顶盖凸头78中间的穿管孔20,再穿过簧片21上的预留孔68,然后密封粘连在气管螺栓76的圆形凸柱77上,同时将展开为圆环状的气囊11向内窝入内开口的保护外罩12中。

第九步,如图1图2图10所示,将充好气,连接好气囊11的高压气瓶9用气瓶固件6固定在主壳3内,并用螺杆89穿过主壳顶盖19上的两个螺杆插孔88拧入固定板90两端的连接螺孔91,实现气瓶阀门10固定。

第十步,如图9图10图13所示,将弹簧锁84的锁头85从安装孔69穿入,用锁头85将拉线弹簧100合拢在延伸架72下,在承重杆32上的拉环38上拴上线70,将线70的另一头穿过延伸架72头部的导线孔73拴在拉线弹簧100上的连线环74上,此时要注意,连接好的线70的长度要小于拉环38到导线孔73的直线距离加拉线弹簧100向下弹开后的连线环74所在位置到导线孔73的直线距离之和。

第十一步,如图2图7图10所示,在膨胀发生盒62内放入包有吸水树脂类物质92的膨胀包66,取掉承重杆卡子83及垫条99,通过正观察孔102确保两根阻拦杆82恰巧在承重杆32的上侧可以挡住承重杆32使之不能旋转后,完全合上副壳2,使簧片21上的三角挂钩65受自身弹性作用挂在滚筒64上,这时副壳2和主壳3闭合。

第十二步,如图9所示,利用侧观察孔94观察,然后轻轻旋转弹簧锁84,使拉线弹簧100与锁头85分离并使拉线弹簧100搭在偏心支架18上的U型头101上,然后取出弹簧锁84,安装完毕。

需要注意的是,因包有吸水树脂类物质92的膨胀包66短时间产生的膨胀力有限,因此要防止开盒弹簧15造成滚筒64与三角挂钩65 之间的摩擦过大一时打不开,所以搭在偏心支架18上的拉线弹簧100应当起到对开盒弹簧15的张力的部分消减作用,从而既保证开盒弹簧15应当具有的张力又减轻滚筒64与三角挂钩65 之间的摩擦,这就要求偏心支架18与拉线弹簧100的接触点即U型头101垂直向下的相对位置应当在连接轴16向主壳3一侧。

工作原理:工作时,膨胀发生盒62内放入的包有吸水树脂类物质92的膨胀包66遇水后迅速向上膨胀将活动顶盖67和受力头93顶起进而使三角挂钩65脱离滚筒64,此时副壳2和主壳3因受开盒弹簧15的作用打开,阻拦杆82随之解除对承重杆32的阻挡,紧接着偏心支架18因副壳2倾斜而倾斜,拉线弹簧100受长度限制和自身张力作用将从偏心支架18上掉下并迅速展开,拉线弹簧100将拉紧线70,通过线70扯动承重杆32,使之以提拉杆31为轴心转动并从两个柱头39上掉下,此时,连接滑块26将在柱状弹簧30的弹力作用下向直角气瓶口22一侧滑动并致半圆体47与碗状斗51闭合密封,而堵头栓58同时松出,致内通气口61与高压气瓶9内部连通,高压气瓶9将放气使气囊11充气,气囊11窝入保护外罩12的部分将从保护外罩12冲出,形成有浮力的气囊环,使戴上的人头部浮于水面。

如图1图14所示,气囊内置方案没有保护外罩12以及顶盖凸头78,凸头外丝79,连接头80,空心螺栓81,穿管孔20,预留孔68,除去与上述配置有关的安装程序外,仅在实施第十一步,在取掉承重杆卡子83及垫条99前,增加将气囊11置于副壳2和主壳3之间的空间这一步骤,气囊内置方案其它安装方式,程序及要求与气囊外置方案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主动防溺水装置
  • 一种防溺水装置及防溺水背包
技术分类

06120112414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