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9:05


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征拆模型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项目主体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会涉及区域征拆工作,铁路项目由于体量大、用地多且涉及地域的类型多,使得被征收安置群体也随之增长,征收拆迁数据极度庞杂。同时,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大量被征收主体违规增加建筑面积或征拆人员丈量统计作假以骗取征地补偿的违规行为。

现有技术中对征拆工作的管理通常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方面其记载的形式属于对地上或地下附着物人为调查结果的转录,与真实情况相比必然存在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庞杂的数据量难以在各方进行流通,为实际征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经常导致征拆超时导致工程延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解决现有技术对征拆数据的丈量和调查存在失真,且征拆数据复杂混乱不利于交流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工程项目主体所在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构建征拆地图,所述地理信息包括土地区块划分信息以及各区块的土地用途,所述征拆地图包括各土地区块边界标记以及对应的土地用途标记;

获取所述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所述BIM模型测设至所述征拆地图,并在所述征拆地图上标记所述工程项目主体的征拆区块;

获取所述征拆区块在预设时段内的航拍图,用所述航拍图按照相应的位置对所述征拆区块进行贴图;

将贴图后的征拆区块按照所述土地区块信息划分的多个土地区块发送至与各土地区块对应的第一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接收各第一类web端口返回的各土地区块的征收核查数据,并按照相应位置标记在所述征拆地图上;其中,所述征收核查数据包括各土地区块内一个或多个子地块的ID信息、权属信息、各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所述BIM模型测设至所述征拆地图,并在所述征拆地图上标记所述工程项目主体的征拆区块,包括:

将所述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平面位置放样的标准测设至所述征拆地图上,得到所述工程项目主体对应的项目主体区块并标记;

获取施工场地规划信息,在所述项目主体区块外围按照设定空间盈余系数标记用于施工作业的施工区块;

将所述项目主体区块和施工区块共同标记为所述征拆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各第一类web端口返回的各土地区块的征收核查数据,并按照相应位置标记在所述征拆地图上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二类web端口发送的数据核查请求信息,所述数据核查请求信息包括申请核查的子地块的ID信息;

根据所述数据核查请求信息,将所述征拆地图中包含该子地块的土地区块发送至所述第二类web端口进行构型展示,同时展示该ID信息对应的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ID信息对应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预估该子地块的征拆补偿费用,并发送至第二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类web端口发送的异议请求信息,所述异议请求信息包括该被征拆主体对应子地块的ID信息以及异议内容信息;

将该ID信息和异议内容信息打包发送至对应第一类web端口以提示重新核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各土地区块对应的公告信息、拆除作业时段信息,并标记在所述征拆地图上,以发送至第一类web端口以及第二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征拆区块在预设时段内的遥感图像,用所述遥感图像按照相应的位置对所述征拆区块进行贴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进行征拆数据统计,并按照设定格式生成征拆数据报告。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利用地理信息构建征拆地图,并基于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步骤更精确地确定和标记征拆区块。通过获取航拍图并与征拆区块结合,能够记录真实的地上附着物信息,以防止违规加盖和数据作假。进一步地,通过web实时造型可视化记录、展示征拆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管理,改进了数据导入和呈现的方式,更高效和直观。

本发明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面说明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发明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确定征拆区块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请求展示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异议请求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标记土地区划和用途信息的征拆地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标记项目主体区块和土地区划的征拆地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标记项目主体区块和施工区块的征拆地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征拆管理方法中标记项目主体区块、施工区块和待征收子地块的征拆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铁路项目的征拆工作涉及的范围极广,由于铁路存在跨地域施工的特点,征拆对象可能涉及多种类型,例如在城市内需要对建设用地进行征拆,在农村需要对集体土地、宅基地或自留地等进行征拆,农村以外又涉及农业用地以及林业用地等属性土地的征收。征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土地征收涉及到补偿款的确定,因此,在召开拟征(转)用土地动员协调会并发放告知书之后,到拟征(转)用土地的丈量、调查和确认之前,存在大量的违规加盖行为,以违法谋取补偿款。同时,征拆人员在土地丈量、调查和确认过程中,还存在虚假填报以谋求违法利益的行为。现有技术中,对于征拆数据信息的记录通常仅仅包括对地上或地下附着物人为调查结果的转录,即基于征拆人员采集数据并记录数据,没有其他形式的证据保留,在征拆过程中和之后无法再核实真实情况。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征拆数据的流转仅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采集和处理的过程容易出现错误,公示的过程不直观,容易产生错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以多种形式记录核定征拆数据,基于web端口进行数据采集和流转。本方法可以在服务器端运行,相应的,征拆人员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或专用机上通过web端口直接访问连接服务器端。所述征拆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01~S10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记载的步骤S101~S105并不是对步先后顺序的限订,应当理解为,在特定的使用场景下,部分步骤可以并行或调换顺序。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土地区块划分信息”是按照土地用途进行划分的区块,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记录行政区划信息以提示管理权限。“各区块的土地用途”是按照国家法定土地用途类型进行标记的,可以按照《全国土地用途分类表》进行标记,具体地,可以仅记录表中一级类名称,也可以详细记录到二级类名称。“第一类web端口”是供征拆人员或相关负责人登录使用的,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专用机加载运行。“第一类web端口”是供被征拆主体登录使用的,通过手机、平板或电脑等电子设备加载运行。

步骤S101:获取工程项目主体所在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构建征拆地图,地理信息包括土地区块划分信息以及各区块的土地用途,征拆地图包括各土地区块边界标记以及对应的土地用途标记。

步骤S102:获取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BIM模型测设至征拆地图,并在征拆地图上标记工程项目主体的征拆区块。

步骤S103:获取征拆区块在预设时段内的航拍图,用航拍图按照相应的位置对征拆区块进行贴图,航拍图中记载的地表附着物作为用于计算征地补偿的标准地表附着物。

步骤S104:将贴图后的征拆区块按照所述土地区块信息划分的多个土地区块发送至与各土地区块对应的第一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步骤S105:接收各第一类web端口返回的各土地区块的征收核查数据,并按照相应位置标记在征拆地图上;其中,征收核查数据包括各土地区块内一个或多个子地块的ID信息、权属信息、各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

在步骤S101中,工程项目主体所在地区的地理信息可以是从土地管理部门直接获取的,也可以是基于遥感技术或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technologies)技术获得的。进一步地,地理信息中,土地区块划分信息用于标记各用途土地的边界,标记土地用途可用于指导征拆人员确定征收补偿标准。具体的,征拆地图可以采用二维地图也可以采用三维地图,二维地图数据精简利于存储,在最低限度呈现土地信息的同时,还有利于数据流转,特别是用于第一类web端口加载的过程中,提高效率;三维地图能够保留更多的地形信息,对数据量的要求较高,有利于后续步骤S102中工程项目主体BIM模型的施工放样的精准度,以更精确地确定征拆范围。

在步骤S102中,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为实际工程设计产生的模型,其包含项目主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本实施例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BIM模型测设至征拆地图中,以划定建筑工程项目主体所设计的空间范围,从而更精确地圈定征拆范围。

施工放样是指把图纸上建筑物,构建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依照一定的实际位置标记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具体的,若步骤S101中构建的征拆地图为二维地图,则可以仅通过平面放样的步骤确定征拆范围,划定征拆区块。若步骤S102中构建的征拆地图为三维地图,则可以基于高程放样、角度测量和距离放样等方法,按照实际施工需求确定征拆范围,划定征拆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获取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BIM模型测设至征拆地图,并在征拆地图上标记工程项目主体的征拆区块,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S1021~S1023:

步骤S1021:将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平面位置放样的标准测设至征拆地图上,得到工程项目主体对应的项目主体区块并标记。

步骤S1022:获取施工场地规划信息,在项目主体区块外围按照设定空间盈余系数标记用于施工作业的施工区块。

步骤S1023:将项目主体区块和施工区块共同标记为征拆区块。

在本实施例中,征拆区块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工程项目主体所占用的项目主体区块,在空间上表现为工程项目主体BIM模型在征拆地图上的垂直投影部分;另一方面,是基于施工需要或安全距离要求以项目主体区块向外围延展得到的施工区块部分。不同施工场景下,施工区块的延展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通过配置相应的空间盈余系数,对项目主体区块进行拓展。空间盈余系数可以是延展比例,将项目主体区块的形状和大小按照该延展比例由中心向四周放大;空间盈余系数也可以是固定的延展值,以在项目主体区块的边缘按照设定空间长度进行拓展。

在步骤S103中,航拍图是通过无人机拍摄得到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需要采用其他类型的航空器进行拍着,以获得更精确的信息。航拍图主要是为了记录征拆区块内的地表附着物信息,以作为征拆的标准,也可以在被征拆主体对征拆数据产生异议的时候,作为标准数据。因此,为了起到标准的作用,航拍图的产生时间应当符合法律要求,具体的,按照法定的土地征拆流程,预设时段可以设置在召开拟征(转)用土地动员协调会和告知书发放之后,拟征(转)用土地的丈量、调查和确认之前。在该时段内可以通过航拍手段多次采集航拍图,以记录变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基于一个项目方与被征拆主体约定的时间采集航拍图,作为标准。进一步地,贴图过程中,基于航拍飞行器的高度、航拍镜头的倍率对航拍图进行缩放,以使其与征拆地图比例相同,并按照相应的位置进行贴图,用于展示和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3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征拆区块在预设时段内的遥感图像,用遥感图像按照相应的位置对征拆区块进行贴图,遥感图像中记载的地表附着物作为用于计算征地补偿的标准地表附着物。

具体的,基于不同类型的土地用途以及对不同地上附着物记载核验需求的不同,可以采用遥感信息图像记录农用地、林业用地、水域等地质水文信息,以建立更详细的地表附着物系信息。

在步骤S104中,征拆人员需要可以结合贴图后的征拆区块对所负责地区内的地块进行丈量、调查和记录。具体的,以征拆地图中记载的地上附着物为标准,多出的部分则不进行丈量和补偿。例如,征拆地图上显示,在预设时段内,航空器拍摄记录宅基地地块A上仅有一单层建筑,而在实地丈量过程中,该地块A上存在新建的二层建筑,则仅对原一层建筑部分丈量和记录。具体的,服务器将征拆地图按照相应的区块土地区块进行划分,并将各区块发送至相应征拆负责人处的第一类web端口进行显示。征拆负责人通过登录相应的账户,以获取处理责任范围内的征拆地图。

在步骤S105中,征拆人员基于第一类web端口查看征拆地图,以获取丈量、调查和记录地上附着物的基准信息,而所采集得到的数据,还通过第一类web端口上传至服务器中。具体的,步骤S101中的土地区块划分信息所记载的是土地管理部门基于土地属性划分的区块,其记载的是一片区域内整体的属性信息,有时候并不会按照更详细的归属进行划分和记录子地块,例如,对于一片农村宅基地D,并没有详细记载其中各子地块的形状和归属。这就需要征拆人员根据实际进行调查和丈量。

进一步的,征拆人员通过调查和丈量记载同一用途的土地区块内各子地块的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通过第一类web端口上载数据,具体的,在第一类web端口框选新建相应的子地块,由服务器分配ID信息,基于该ID信息记载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等征收核查数据。征收核查数据可以直接显示在相应地块上,也可以通过触发征收地图上的相应子地块或ID信息,以附录的形式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即接收各第一类web端口返回的各土地区块的征收核查数据,并按照相应位置标记在征拆地图上之后,如图3所示,还包括步骤S201~202:

步骤S201:接收第二类web端口发送的数据核查请求信息,数据核查请求信息包括申请核查的子地块的ID信息。

步骤S202:根据数据核查请求信息,将征拆地图中包含该子地块的土地区块发送至第二类web端口进行构型展示,同时展示该ID信息对应的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被征拆主体也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取相应的征拆数据,以查询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具体的,被征拆主体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上注册账号并关联属于自己的子地块的ID信息,通过第二类web端口登录服务器,并请求查看与该ID信息对应的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该ID信息对应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预估该子地块的征拆补偿费用,并发送至第二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类web端口上传的各区块土地类型、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等,计算每一个子地块的征拆补偿费用。其中,地上物的类型根据土地用途的不同分别划分,例如农用地上包括青苗类型,建筑用地上根据建筑功能可以划分仓房、水泥地坪、砖石墙或楼房等。通过获取法定的征收补偿标准,进行预估。

其中,对于农用地可以基于下式计算:

P=B×μ×Q×Y×S (1)

其中,P为农用土地补偿费用,B为相应地区政府征地统一年产值补偿标准单价,μ为差异系数,Q为区域修正系数,Y为研裕度,S为征地面积。

对于建筑用地可以基于下式计算:

其中,K为建筑用地补偿费用,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01~S302:

步骤S301:接收第二类web端口发送的异议请求信息,所异议请求信息包括该被征拆主体对应子地块的ID信息以及异议内容信息。

步骤S302:将该ID信息和异议内容信息打包发送至对应第一类web端口以提示重新核验。

在本实施例中,被征拆主体通过第二类web端口核查与自身相关的数据信息后,由于丈量和数据上载中可能会出现一定错误,需要提出异议,则可以通过第二类web端口直接发起异议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异议请求后,向负责的征拆人员的第一类web端口提示要求重新核验。其中,异议内容信息可以是被异议主体的文字描述,也可以是基于预设的异议内容选项进行选取得到的。例如,在第二类web端口设置多级选项,一级选项中包含建筑面积丈量错误,该一级选项下的二级选项又包括地坪面积核算错误、楼层面积核算错误等,二级选项中地坪面积核算错误选项下还包括三级选项以选择面积差值。被异议主体可以通过逐级选择,以上报异议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各土地区块对应的公告信息、拆除作业时段信息,并标记在征拆地图上,以发送至征拆人员处的第一类web端口以及被征拆主体处的第二类web端口进行展示。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将征拆相关的公告信息以及拆除作业时段进行公示,以将征拆工作的进度向征拆人员和被征拆主体进行实时提示。具体的,这种展示可以是主动发起的,只要登录第一类web端口或第二类web端口就会主动展示,也可以基于请求进行展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子地块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进行征拆数据统计,并按照设定格式生成征拆数据报告。

本实施例中,通过汇总步骤S101~105中获取的各项数据,以形成征拆区块内完整的征拆数据报告。根据具体需求不同,征拆数据报告可以记载多种数据。示例性的,可以生成一份征拆数据报告具体包含:土地区块163下,子地块163001~163999对应的权属信息、的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以及子地块163001~163999对应的拆除作业时间段。

优选地,在本申请步骤S101~S105中,征拆地图在第一类web端口或第二类web端口的展示内容是可选的,通过选择显示仅包含土地区划信息和工程项目主体BIM模型时,基于第一类web端口或第二类web端口的实时造型,可以展现各土地区块与工程项目主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选择显示仅包含土地区划信息和航拍图时,可以核查地表附着物备案信息。通过选择显示仅包含土地区划信息、子地块ID信息、权属信息、地上物类型信息和地上物面积信息时,可以用于核查具体的用于计算征收补偿的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行所述征拆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

服务器,设置在需要展示的主体端,用于运行如上述步骤S101~S105、S201~S202以及S301~S302的步骤,以对工程项目主体的征拆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可视化呈现以及流转。

多个web端口,基于互联网加载在施工方主体的手机、平板、电脑或专用机上,也可以加载在任何其他有权限查看征拆数据的主体端。具体的,基于使用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征拆人员处的定义为第一类web端口,将被征拆主体处的定义为第二类web端口,第一类web端口和第二类web端口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功能,但主要还是利用web技术对征拆地图进行实时造型,以可视化呈现征拆数据,并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采用是单片机、计算机等可以用于存储和运行程序的电子设备。Web端口也即通过万维网连接服务器加载数据信息并进行编辑或反馈的接入端口。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工主体端也可以设置专用机,通过配置专用软件程序和操作界面实现高效的数据加载和交互。

下面给出一具体示例:

如图5所示,获取工程项目主体所在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构建征拆地图,该征拆地图中标记有宅基地区块1、宅基地区块2、林业用地区块1和林业用地区块2,图5已经利用航拍图对各地区进行了贴图处理,以进行地表附着物备案。

如图6所示,按照施工放样的要求将铁路项目BIM模型测设至图5中的征拆地图,并标记项目主体区块。

如图7所示,在项目主体区块两侧各延伸50米作为施工区块并进行标记,项目主体区块和施工区块共同构成征拆区块。

如图8所示,在征拆区块范围内,宅基地区块2中有子地块2-1、2-2、2-3、2-4、2-5、2-6、2-7、2-8和2-9需要进行征拆,其中,根据地表附着物备案的内容,这9个子地块在标准时段内均为平房,因此,征拆人员在丈量、调查和记录过程中,依据图8中地表附着物备案的内容处理,并通过触发相应的子地块上载相应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中,所述方法利用地理信息构建征拆地图,并基于工程项目主体的BIM模型按照施工放样的步骤更精确地确定和标记征拆区块。通过获取航拍图并与征拆区块结合,能够记录真实的地上附着物信息,以防止违规加盖和数据作假。进一步地,通过web实时造型可视化记录、展示征拆数据信息并进行数据管理,改进了数据导入和呈现的方式,更高效和直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明白,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描述的各示例性的组成部分、系统和方法,能够以硬件、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具体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本发明中,针对一个实施方式描述和/或例示的特征,可以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以相同方式或以类似方式使用,和/或与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相结合或代替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征拆管理方法及装置
  • 基于web实时造型的铁路BIM系统的施工进度与成本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56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