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出行轨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9:05


出行轨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行轨迹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多车辆中均安装有车载终端,以实现路线规划、导航以及信息推荐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载终端可以获取车辆的出行轨迹,直接对车辆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以确定车辆常走的目标出行轨迹,该目标出行轨迹用于反映车主的出行规律。进而,车载终端可以基于该目标出行轨迹为车主进行路线规划或者信息推荐。

但是,目前确定的目标出行轨迹的精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轨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确定的目标出行轨迹的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每条所述历史出行轨迹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多个位置点;

将每条所述历史出行轨迹按照时序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将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

按照时序组合所述多个目标轨迹段得到目标出行轨迹。

可选地,所述多个轨迹段中相邻的轨迹段的拐角的角度小于角度阈值,所述角度阈值的范围为165度~180度。

可选地,所述将每条所述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包括:

按照所述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的时序,依次连接所述多个位置点,得到多个线段;

确定所述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

以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拐角的顶点作为分界点,将所述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可选地,将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包括:

调整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以使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相同,所述第一轨迹段为所述历史出行轨迹中任一序位的轨迹段;

在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筛选多个第二轨迹段,任意两个所述第二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对所述多个第二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到一个所述目标轨迹段。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包括:

在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确定位置点数量最多的目标轨迹段;

对于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每个其他轨迹段,获取所述目标轨迹段与所述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所述位置点数量差x满足:x=y1-y2,所述y1是所述目标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所述y2是所述其他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

在所述其他轨迹段中插入x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所述其他轨迹段。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

基于物联网系统或者地图埋点,获取用户的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

可选地,所述方法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到熄火的过程中,周期性地获取所述车辆的位置点,以生成一条出行轨迹;

在所述车载终端生成的出多条出行轨迹中,确定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所述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后,生成所述每次点火对应的出行轨迹的轨迹标识,所述车载终端生成的每条出行轨迹具有唯一的轨迹标识。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所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每条所述历史出行轨迹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多个位置点;

划分模块,用于将每条所述历史出行轨迹按照时序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

组合模块,用于按照时序组合所述多个目标轨迹段得到目标出行轨迹。

可选地,所述多个轨迹段中相邻的轨迹段的拐角的角度小于角度阈值,所述角度阈值的范围为165度~180度。

可选地,所述划分模块还用于:

按照所述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的时序,依次连接所述多个位置点,得到多个线段;

确定所述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

以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拐角的顶点作为分界点,将所述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调整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以使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相同,所述第一轨迹段为所述历史出行轨迹中任一序位的轨迹段;

在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筛选多个第二轨迹段,任意两个所述第二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对所述多个第二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到一个所述目标轨迹段。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确定位置点数量最多的参考轨迹段;

对于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每个其他轨迹段,获取所述参考轨迹段与所述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所述位置点数量差x满足:x=y1-y2,所述y1是所述参考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所述y2是所述其他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

在所述其他轨迹段中插入x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所述其他轨迹段。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基于物联网系统或者地图埋点,获取用户的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

可选地,所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用于车载终端,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到熄火的过程中,周期性地获取所述车辆的位置点,以生成一条出行轨迹;

在所述车载终端生成的多条出行轨迹中,确定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所述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所述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所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后,生成所述每次点火对应的出行轨迹的轨迹标识,所述车载终端生成的每条出行轨迹具有唯一的轨迹标识。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所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上述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中,可以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对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进而将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目标出行轨迹。如此,该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并且,避免了直接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导致历史出行轨迹中仅小部分轨迹段相差较大时,将相差较大的轨迹段的中间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轨迹段的情况,故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更精准的反映用户常走的出行路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中部分轨迹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智能网联业务也发生了急速发展,汽车智能网联业务中会采集用户的出行轨迹数据,如采集车辆行程轨迹数据,对于车辆的规律出行的轨迹进行聚类操作,进而发现用户常走路线。例如,从家到公司的常走路线,接送孩子放学的常走路线。通过对用户的出行轨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加了解用户,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关技术中,若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仅部分区域相差较大,则会取与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该部分区域均相差较小的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区域中的轨迹,进而确定得到反映用户出行规律的目标出行轨迹。示例地,当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多条分别位于某不可通行区域(如建筑物)两侧的出行轨迹时,车载终端确定的目标出行轨迹极有可能会穿过该建筑物。因此相关技术中确定的该目标出行轨迹合理程度较低,较难精准地反映车主的出行规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确定较为合理的目标出行轨迹,且保证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较为精准地反映用户的出行规律。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或者也可以用于车载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多个位置点。

步骤102、将每条历史出行轨迹按照时序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步骤103、将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

步骤104、按照时序组合该多个目标轨迹段得到目标出行轨迹。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中,可以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对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进而将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目标出行轨迹。如此,该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并且,避免了直接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导致历史出行轨迹中仅小部分轨迹段相差较大时,将相差较大的轨迹段的中间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轨迹段的情况,故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更精准的反映用户常走的出行路线。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行轨迹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便携式移动终端,或者也可以用于车载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车载终端为例,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多个位置点。

车载终端可以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车载终端可以周期性地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如车载终端可以每隔一秒获取一次车辆的当前位置点,并可以存储该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位置点的获取时间。每个位置点的获取时间即为车辆经过该位置点的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可以在其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到熄火的过程中,周期性地获取车辆的位置点,该过程中获取的多个位置点可以形成一条出行轨迹。车载终端可以在其生成的出多条出行轨迹中,确定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出行轨迹的第一个位置点也即是该出行轨迹的起点,出行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点也即是该出行轨迹的终点。如该第二距离阈值可以为50米或100米或其他值。可选地,车载终端确定的历史出行轨迹的条数可以多于数量阈值,以保证最终确定的目标出行轨迹对用户的出行规律的反映精准度较高。

可选地,车载终端可以在其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后,生成该次点火对应的出行轨迹的轨迹标识,进而车载终端生成的每条出行轨迹均可以具有唯一的轨迹标识,车载终端生成的各条出行轨迹可以通过其轨迹标识区分。

示例地,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第一个位置点可以均属于同一地点,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最后一个位置点也可以均属于同一地点。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示意图。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三条出行轨迹a、b和c。该三条轨迹的起点均为用户的家,终点均为用户的公司,如图3中用位置点A表示用户的家,用位置点B表示用户的公司。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可以基于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或者地图埋点,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可选地,车载终端可以将获取的位置点的位置信息以及位置点的获取时间上传至车载终端连接的服务器。可选地,车载终端还可以获取车辆的其他信息,如车辆的速度、车辆与周围其他车辆的距离以及车辆的故障信息等信息,并将该其他信息与位置点的信息一并上传至服务器。车载终端上传至服务器的信息均可以称为车辆的行程数据。车载终端可以从服务器中存储的车辆的行程数据中确定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此过程可以称为数据清洗。

步骤202、按照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的时序,依次连接多个位置点,得到多个线段。

车载终端可以针对获取的每条历史出行轨迹,基于该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连接每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得到多个连接的线段。

步骤203、确定该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

车载终端在确定获取的每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位置点形成的多个线段后,可以确定该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

步骤204、以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拐角的顶点作为分界点,将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车载终端可以依据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大小,来确定两个线段是否属于车辆沿同一方向上行驶产生的轨迹。若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较小,如小于角度阈值,则可以认为该两个线段属于同一直线,也即属于车辆沿同一方向上行驶产生的轨迹。若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较大,如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则可以认为该两个线段属于两条直线,也即属于车辆沿不同方向上行驶所产生的轨迹。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一条历史出行轨迹中车辆沿同一方向行驶的连续的一段轨迹确定为该历史出行轨迹中的一个轨迹段,进而可以将每条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如此,也相当于是在历史出行轨迹中的各个位置点依次连接得到多个线段,该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均形成一个拐角后,以得到的多个拐角中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拐角的顶点(也即是该拐角顶点处的位置点)作为分界点,将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角度阈值的范围可以为165度~180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确定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也即是确定该两个连接的线段所在的两条直线的夹角是否小于夹角阈值,该角度阈值与夹角阈值的和等于180度。如该夹角阈值的范围为0~15度,该夹角阈值可以为15度或者13度或者其他值,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中部分轨迹的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一条出行轨迹中按照时序依次排列的三个位置点W1、W2和W3,该三个位置点按照时序依次连接得到两条线段,分别为线段L1和线段L2。车载终端可以确定线段L1和线段L2所在的直线的夹角(也即角α)是否小于夹角阈值。若角α小于夹角阈值则线段L1和线段L2形成的拐角(也即角β)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进而可以确定线段L1和线段L2属于同一轨迹段。若角α大于或等于夹角阈值则线段L1和线段L2形成的拐角(也即角β)小于角度阈值,进而可以确定线段L1和线段L2属于不同的轨迹段。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可以在步骤202中得到该多个线段后,同步确定各个拐角的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进而将相邻的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两个拐角之间的部分确定为一个轨迹段。或者,车载终端也可以在得到该多个线段后,按照时序依次确定各个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以一个接一个地依次确定出行轨迹中的各个轨迹段。

车载终端可以按照下述方式一个接一个地依次确定历史出行轨迹中的各个轨迹段。车载终端可以在步骤202中得到历史出行轨迹中的m个线段,m≥2;车载终端可以确定该m个线段中第1个线段属于第j个轨迹段,j=1。接着可以设置i=2;判断m个线段中第i个线段与第i-1个线段的拐角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在第i个线段与第i-1个线段的拐角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时,确定第i个线段属于第j个轨迹段;在第i个线段与第i-1个线段的拐角小于角度阈值时,车载终端更新n使j=j+1,确定第i个线段属于第j个轨迹段。之后可以更新i使更新后的i=i+1,进而重复执行上述判断拐角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至确定第i个线段所属的轨迹段的过程,直至i=m。

示例地,车载终端在步骤202中得到历史出行轨迹中的多个线段后,车载终端可以确定该多个线段中第一个线段属于第一个轨迹段。接着车载终端若确定第二个线段与第一个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二个线段也属于该第一个轨迹段;若确定第二个线段与第一个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小于角度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二个线段属于第二个轨迹段。接着车载终端继续确定第三个线段与第二个线段形成的拐角是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进而确定第三个线段与第二个线段属于同一轨迹段还是属于不同的轨迹段。以此类推,直至确定历史出行轨迹中最后一个线段所属的轨迹段后,即完成对历史出行轨迹的划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历史出行轨迹a和b均可以被划分为五个轨迹段。历史出行轨迹a可以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轨迹段La1、La2、La3、La4和La5,历史出行轨迹b可以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轨迹段Lb1、Lb2、Lb3、Lb4和Lb5。

步骤205、将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

车载终端可以将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也即是车载终端可以对各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第一个轨迹段进行聚类,对各条历史出行轨迹中的第二个轨迹段进行聚类,以此类推。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可以采用QuickBundles聚类算法对各个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

可选地,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的轨迹段的个数不同,则仅对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存在同一序位的轨迹段的历史出行轨迹中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示例地,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五条历史出行轨迹,其中三条历史出行轨迹均包括三个轨迹段,其余两条历史出行轨迹均包括四个轨迹段,则可以分别对该五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个轨迹段进行聚类,对该五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二个轨迹段进行聚类,对该五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三个轨迹段进行聚类,且仅针对该其余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四个轨迹段进行聚类。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对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时,可以先将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中位置点的数量均调整至相同的数量,再对调整后的轨迹段进行聚类。

示例地,步骤205可以包括:

步骤S1、调整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以使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相同,该第一轨迹段为历史出行轨迹中任一序位的轨迹段。

在步骤S1中,可以有多种使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相同的方式。下面以其中的两种可选方式为例进行介绍。

在第一种可选方式中,车载终端可以先在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确定位置点数量最多的目标轨迹段,并将该目标轨迹段中位置点的数量作为各个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待调整至的数量。进而可以仅对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目标轨迹段之外的其他轨迹段中的位置点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其他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与目标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相等。如对于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每个其他轨迹段,可以获取目标轨迹段与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该位置点数量差x可以满足:x=y1-y2,y1是目标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y2是该其他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接着,可以在该其他轨迹段中插入x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

示例地,假设该第一轨迹段为历史出行轨迹中第一序位的轨迹段,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三条历史出行轨迹。该三条历史出行轨迹的三个第一轨迹段中第一轨迹段G1包括五个位置点,第一轨迹段G2包括四个位置点,第一轨迹段G3包括三个位置点,则该第一轨迹段G1为目标轨迹段,y1=5。该目标轨迹段G1与第一轨迹段G2的位置点数量差x=1,需要在第一轨迹段G2中插入一个位置点,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轨迹段G2。该目标轨迹段G1与第一轨迹段G3的位置点数量差x=2,需要在第一轨迹段G2中插入两个位置点,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轨迹段G3。

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可以对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所有第一轨迹段均进行位置点的调整,以使调整后的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位置点的数量均相等。如调整后的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位置点的数量,可以均为调整前的各个第一轨迹段中位置点的数量的公倍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轨迹段中相邻的两个位置点的中点处插入位置点,或者位置点的插入位置也可以不在两个位置点的中点处,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存在多种在轨迹段中插入位置点的方式,下面以上述第一种可选方式为例对两种位置点的插入方式为例进行介绍:

在第一种插入方式中,车载终端可以对每个待插入位置点的轨迹段执行至少一次位置点插入过程,该位置点插入过程可以包括:

获取其他轨迹段中每两个相邻的位置点之间的中点,得到y2-1个中点;

当y2-1≥x时,在该其他轨迹段中选择前x个最长的子轨迹段的中点插入位置点,该其他轨迹段由y2个位置点划分为y2-1个子轨迹段;

当y2-1<x时,将该其他轨迹段的该y2-1个中点作为插入位置,在其他轨迹段中插入y2-1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再次执行该位置点插入过程,直至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的y2-1≥x。

示例地,目标轨迹段包括五个位置点,y1=5,某个其他轨迹段包括三个位置点,y2=3,则目标轨迹段与该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x=2,x=y2-1。获取该其他轨迹段中的三个位置点中每两个相邻的位置点之间的中点可以得到两个中点,该其他轨迹段中的三个位置点依次连接可以得到两个子轨迹段,该两个中点即为该两个子轨迹段的中点。车载终端可以将在该两个中点处插入位置点,以得到更新后的该其他轨迹段。若某个其他轨迹段包括四个位置点,y2=4,则仅需在该其他轨迹段中插入一个位置点,且可以在该其他轨迹段中的四个位置点依次连接得到的三个子轨迹段中最长的子轨迹段的中点处插入位置点。若某个其他轨迹段包括两个位置点,y2=2,则目标轨迹段与该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x=3,x>y2-1。可以首先在该其他轨迹段的中点处插入一个位置点,得到包括三个位置点的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进而在该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包括的两个子轨迹段的中点处均插入位置点,得到最终的更新后的该其他轨迹段。

在第二种插入方式中,车载终端可以对其他轨迹段执行至少一次位置点插入过程,该位置点插入过程可以包括:在其他轨迹段中选择相邻的两个位置点的中点插入一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再次执行该位置点插入过程,直至在其他轨迹段中插入x个位置点。可选地,每次位置点插入过程中位置点的插入位置可以为相邻的两个预设的位置点的中点,如第一次插入的位置点的插入位置可以为该其他轨迹段中第一个位置点和第二个位置点的中点,第二次插入的位置点的插入位置可以为更新后的该其他轨迹段中第三个位置点和第四个位置点的中点,或者也可以为其他预设的插入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地,每次位置点插入过程中位置点的插入位置也可以为该其他轨迹段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位置点的中点。

步骤S2、在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筛选多个第二轨迹段,任意两个第二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车载终端在上述步骤S1中得到位置点数量调整至均相同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后,可以对该多个第一轨迹段进行筛选,确定轨迹相似性较高的多个第二轨迹段。如两个轨迹段整体相距较近则该两个轨迹段的相似性较高。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判断两个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来确定该两个轨迹段的相似性。若两个第一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均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可以确定该两个第一轨迹段相似性较高;若两个第一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则可以确定该两个第一轨迹段相似性较低。

可选地,该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小于或等于500米。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对出行轨迹整体进行聚类时采用的第一距离阈值通常大于500,而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距离阈值可以小于相关技术中的第一距离阈值,进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聚类得到的目标轨迹段的精准度。

步骤S3、对多个第二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到一个目标轨迹段。

车载终端可以采用Quick Bundles聚类算法对筛选得到的多个第二轨迹段进行聚类,进而可以得到一个目标轨迹段。通过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对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每一序位的轨迹段进行处理后,便可以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如此即完成对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聚类。

步骤206、按照时序组合多个目标轨迹段得到目标出行轨迹。

车载终端在对获取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后,便可以将得到的该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进行组合得到目标出行轨迹。该目标出行轨迹即可以表示用户常走的路线,可以表征用户的出行规律。示例地,对于图3所示的历史出行轨迹a和b中各个序位的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的目标出行轨迹可以为图3中的出行轨迹X。

需要说明的是,车载终端单次获取的出行轨迹中可能会出现位置点偏移,如车辆某次行驶实际依次经过位置点A1、A2、A3、A4和A5,车载终端获取的出行轨迹中的位置点可能包括A1、A2、A3、A3和A5,如此即发生了出行轨迹的位置点偏移现象。若直接采用该出行轨迹表示用户常走的路线,则准确度较低。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后得到的目标出行轨迹来确定用户常走的路线,如此可以适当的解决确定的表示用户常走的路线的出行轨迹中位置点偏移的问题。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聚类,如此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轨迹段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在确定目标出行轨迹后,可以基于该目标出行轨迹进行路线规划和信息推荐。示例地,在用户需要车载终端进行路线规划时,车载终端可以优先推荐与该目标出行轨迹重合度较高的路线,在向用户推荐信息如推荐美食、购物场所以及休闲娱乐场所时,可以优先推荐距该目标出行轨迹的距离较近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6均由车载终端执行为例,可选地,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6也可以均由服务器执行,以避免车载终端执行该过程对车载终端的处理资源的占用过多。示例地,车载终端可以将获取的车程数据均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存储该车程数据,在上述步骤201中服务器可以在其存储的车程数据中获取多条历史出行轨迹。可选地,服务器在步骤206中确定目标出行轨迹后可以将该目标出行轨迹发送至车载终端进行显示,或者也可以不发送至车载终端,而基于该目标出行轨迹向车载终端发送其他信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还可以由便携式终端,如手机或平板电脑执行。如手机可以在用户移动时获取用户的位置点,生成用户的出行轨迹,进而基于确定的历史出行轨迹确定目标出行轨迹,进而基于该目标出行轨迹对用户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中,可以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对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进而将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目标出行轨迹。如此,该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并且,避免了直接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导致历史出行轨迹中仅小部分轨迹段相差较大时,将相差较大的轨迹段的中间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轨迹段的情况,故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更精准的反映用户常走的出行路线。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可以用于便携式终端或车载终端。如图5所示,该出行轨迹确定装置50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用户的多条历史出行轨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包括按照时序排列的多个位置点。

划分模块502,用于将每条历史出行轨迹按照时序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处理模块503,用于将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目标轨迹段。

组合模块504,用于按照时序组合该多个目标轨迹段得到目标出行轨迹。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可以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对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进而将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目标出行轨迹。如此,该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并且,避免了直接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导致历史出行轨迹中仅小部分轨迹段相差较大时,将相差较大的轨迹段的中间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轨迹段的情况,故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更精准的反映用户常走的出行路线。

可选地,该多个轨迹段中相邻的轨迹段的拐角的角度小于角度阈值,角度阈值的范围为165度~180度。

可选地,划分模块502还可以用于:

按照历史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点的时序,依次连接该多个位置点,得到多个线段;

确定该多个线段中每两个连接的线段形成的拐角的角度;

以角度大于或等于角度阈值的拐角的顶点作为分界点,将历史出行轨迹划分为多个轨迹段。

可选地,处理模块503还可以用于:

调整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以使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位置点的数量均相同,第一轨迹段为历史出行轨迹中任一序位的轨迹段;

在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筛选多个第二轨迹段,任意两个第二轨迹段中处于同一序位的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对该多个第二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到一个目标轨迹段。

可选地,处理模块503还可以用于:

在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确定位置点数量最多的参考轨迹段;

对于多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轨迹段中的每个其他轨迹段,获取参考轨迹段与其他轨迹段的位置点数量差,位置点数量差x满足:x=y1-y2,y1是参考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y2是其他轨迹段中位置点的个数;

在其他轨迹段中插入x个位置点,得到更新后的其他轨迹段。

可选地,获取模块501还可以用于:

基于物联网系统或者地图埋点,获取用户的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

可选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用于车载终端,获取模块501还可以用于:

在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到熄火的过程中,周期性地获取车辆的位置点,以生成一条出行轨迹;

在车载终端生成的多条出行轨迹中,确定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该多条历史出行轨迹中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第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且任意两条历史出行轨迹的最后一个位置点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

可选地,出行轨迹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在车载终端所在的车辆每次点火后,生成每次点火对应的出行轨迹的轨迹标识,车载终端生成的每条出行轨迹具有唯一的轨迹标识。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可以对每条历史出行轨迹进行分段,对历史出行轨迹中同一序位的轨迹段分别进行聚类,进而将得到的多个目标轨迹段按照时序组合后得到目标出行轨迹。如此,该目标出行轨迹中各个位置均可以由较为精细的轨迹段聚类得到,提高了目标出行轨迹的确定精准度。

并且,避免了直接对历史出行轨迹进行聚类导致历史出行轨迹中仅小部分轨迹段相差较大时,将相差较大的轨迹段的中间轨迹作为目标出行轨迹中该部分轨迹段的情况,故该目标出行轨迹可以更精准的反映用户常走的出行路线。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出行轨迹确定装置可以为便携式终端或者车载终端。如图6所示,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包括有: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5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6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6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以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的交互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6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601执行以实现相应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6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6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604、显示屏605、摄像头组件606、音频电路607、定位组件608和电源6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6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存储器602和外围设备接口6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6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6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6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6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6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车载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8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6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6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6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6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6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6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5可以为一个,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6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6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6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6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6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6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6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6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6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601或射频电路6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6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608用于定位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6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609用于为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6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6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6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6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611、陀螺仪传感器612、压力传感器613、指纹传感器614、光学传感器615以及接近传感器616。

加速度传感器611可以检测以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6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6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6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显示屏6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6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612可以检测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6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611协同采集用户对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3D动作。处理器6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6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613可以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侧边框和/或显示屏6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613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601根据压力传感器6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613设置在显示屏6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601根据用户对显示屏6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6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601根据指纹传感器14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6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601授权该用户具有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614可以被设置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6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标志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6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6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显示屏6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显示屏6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显示屏6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6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6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6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6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616用于采集用户与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616检测到用户与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601控制显示屏6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616检测到用户与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601控制显示屏6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出行轨迹确定装置6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例如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出行轨迹确定方法,例如图1或图2所示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能够与相应的装置实施例相互参考,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步骤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涉及数学公式计算的情况下,字符“/”表示运算符“除以”。申请中术语“A和B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同理,“A、B和C的至少一种”表示可以存在七种关系,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单独存在C,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C和B,同时存在A、B和C这七种情况。本申请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出行轨迹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轨迹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567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