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4:36


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手机的摄像头的导光件通常装配在外壳上,导光件用于将补光灯的补光光线导向摄像头的拍摄区域。而导光件外露,易使导光件损伤刮花,而导光件损伤刮花后影响补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导光件位于盖板内侧,避免导光件损伤刮花,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

镜头组件,包括镜筒和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至少一个镜片;

具有入光口的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顶面形成有环绕于所述入光口外周的出光面,所述镜筒的物侧端位于所述入光口处;以及

位于所述镜头组件物侧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可视区和环绕于所述可视区外周的补光区,所述可视区覆盖所述镜片,所述补光区覆盖所述出光面,其中,所述可视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补光区的透光率。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可视区和所述补光区之间的第一环区,所述第一环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环区的透光率;

所述导光件的顶面具有位于所述入光口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环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密封粘接;或,所述镜筒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环区的底面密封粘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包括环绕于所述补光区外周的第二环区,所述第二环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补光区的透光率,所述导光件的顶面具有环绕于所述出光面外周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环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密封粘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环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密封粘接,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入光口的内周侧壁上的挡光层。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镜筒的顶面与所述第一环区的底面密封粘接,所述出光面沿像侧至物侧,且远离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的方向倾斜。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包括位于所述可视区和所述补光区之间的第一环区、以及环绕于所述补光区外周的第二环区,所述导光件的顶面具有位于所述入光口和所述出光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以及环绕于所述出光面外周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环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密封粘接,所述第二环区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密封粘接,所述出光面和所述补光区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导光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间隔空间和大气。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件包括形成有所述入光口的导光体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导光体的外周侧面上的入光部,所述出光面形成于所述导光体的顶面上,所述入光部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从所述导光体的外周侧面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径向延伸,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入光部的顶面和所述入光部的底面。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体包括形成有所述入光口的导光柱和环绕于所述导光柱外周的环形导光环,在所述导光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环形导光环的顶面低于所述导光柱的顶面,所述入光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光环的外周侧面上。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导光环环绕于所述导光柱的底部;和/或,

所述环形导光环的部分沿周向向外延伸以形成所述入光部,所述入光部的末端端面为所述入光面;和/或,

所述入光部的外周侧面为外凸的凸弧面,所述入光部的外周侧面与所述环形导光环的外周侧面之间平滑过渡。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入光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入光部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体底面上的散射结构,所述散射结构能够散射补光光线。

一些实施方案中,以垂直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出光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散射结构的投影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散射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镜头组件周向间隔分布的锯齿,所述锯齿沿所述镜头组件的径向延伸。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光体的底面形成有位于所述入光部所在处的隔离槽,以垂直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所述隔离槽的外边缘线位于所述出光面的外边缘线的径向外侧。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导光件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镜筒的物侧端位于所述入光口内,所述镜筒的外周侧面向所述导光件的底侧延伸以形成环形凸缘,所述导光件的底面与所述环形凸缘的顶面密封粘接,所述盖板密封盖合所述入光口。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导光件外周侧的侧发光灯,所述侧发光灯发出的补光光线由所述导光件的外周侧射入所述导光件内,并从所述出光面射出至所述镜头组件的拍摄区域。

一些实施方案中,最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镜片与所述可视区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0.05mm~0.4mm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有通光口,所述摄像头模组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板封闭所述通光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补光光线从出光面射出后,透过补光区射出至镜头组件的拍摄区域,补光光线能够照亮拍摄区域内的被拍摄物,从而提高被拍摄物的亮度,实现补光。被拍摄物反射的成像光线透过可视区和入光口进入镜头组件内,以便镜头组件完成拍摄。一方面,可视区覆盖镜片,以避免镜片磨损刮花,而可视区的透光率较大,以减小可视区对成像光线的影响,便于大部分的成像光线能够通过可视区进入镜头组件。另一方面,补光区覆盖出光面,因此,补光区能够保护出光面,避免出光面磨损刮花,故而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整体的外观精细度以及导光件的可靠性;用户查看盖板时,由于补光区的透光率较小,能够避免用户清晰地看到出光面以及其他内部结构,提高美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结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镜头组件10;镜筒11;凸缘111;导光件20;入光口20a;第一连接面20b;出光面20c;间隔空间20c’;第二连接面20d;通气槽20e;隔离槽20f;导光体21;导光柱211;环形导光环212;入光部22;入光面22a;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2b;散射结构23;锯齿231;盖板30;可视区31;补光区32;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柔性电路板40;挡光层50;定位结构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周向”是指图3中所示方向,“顶”、“底”以及“高度方向”是指图4中所示的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应当视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组件10、具有入光口20a的导光件20以及位于镜头组件10物侧的盖板30,镜头组件10包括镜筒11和设置于镜筒11内的至少一个镜片,导光件20的顶面形成有环绕于入光口20a外周的出光面20c,镜筒11的物侧端位于入光口20a处,盖板30具有可视区31和环绕于可视区31外周的补光区32,可视区31覆盖镜片,补光区32覆盖出光面20c,其中,可视区31的透光率大于补光区32的透光率。具体的,出光面20c朝向镜头组件10物侧。补光光线从出光面20c射出后,补光光线透过补光区32射出至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成像光线透过可视区31和入光口20a进入镜头组件10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补光光线从出光面20c射出后,透过补光区32射出至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补光光线能够照亮拍摄区域内的被拍摄物,从而提高被拍摄物的亮度,实现补光。被拍摄物反射的成像光线透过可视区31和入光口20a进入镜头组件10内,以便镜头组件10完成拍摄。一方面,可视区31覆盖镜片,以避免镜片磨损刮花,而可视区31的透光率较大,以减小可视区31对成像光线的影响,便于大部分的成像光线能够透过可视区31进入镜头组件10。另一方面,补光区32覆盖出光面20c,因此,补光区32能够保护出光面20c,避免出光面20c磨损刮花,故而提升了摄像头模组的整体的外观精细度以及导光件20的可靠性;用户查看盖板30时,由于补光区32的透光率较小,能够避免用户清晰地看到出光面20c以及其他内部结构,提高美感。

盖板30的材质不限,例如,盖板30可以为玻璃、塑料或硅胶等等。

可视区31的透光率大于补光区32的透光率的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采用不同材质,例如,可视区31采用透光率较高的玻璃,补光区32采用透光率较低的塑料。另一实施例中,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分别为透光率不同的塑料,例如,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形成盖板30。又一实施例中,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一体性好、强度高,例如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均为玻璃材质,玻璃材质强度较高且耐划伤,补光区32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挡光结构,以降低补光区32的透光率,例如,挡光结构为深色油墨,深色包括但不限于黑色或灰色等等。

以摄像头模组应用于移动终端为例,移动终端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的摄像头模组以及外壳,外壳形成有通光口,摄像头模组位于外壳内,盖板30封闭通光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盖板30封闭通光口,也就是说,盖板30接触外界,导光件20和镜头组件10隐藏于外壳内,可以根据美观、耐刮擦或其他需求,对盖板30进行选材或外观设计处理;而由于导光件20不外露,可以充分考虑其补光性能,减小对导光件20表面处理、外观精细度等的要求,减小导光件20的设计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和便携计算机等等。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3,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0和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位于镜头组件10的像侧,在拍摄过程中,被拍摄物的成像光线进入镜头组件10,然后到达图像传感器,成像光线中的光子打到图像传感器上产生可移动电荷,这是内光电效应,可移动电荷汇集形成电信号。利用柔性电路板40电连接图像传感器和移动终端的主板。主板上设置有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和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处理后。最终传输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图像,即实现了对被拍摄物的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传感器可以是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或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也可以是CMOS或CCD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图像传感器,例如CID传感器(ChargeInjection Device,电荷注入器件)。可以理解的是,对于CMOS,可以将DSP集成在CMOS内。CMOS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比较适合安装空间受限的手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镜头组件10可以为微距镜头或超微距镜头,也就是说,镜头组件10可用于微距或超微距拍摄。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指的是摄像头模组在距离被拍摄物较近时以大倍率进行拍摄。微距通常是指镜头组件10与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在2.5cm~10cm之间,超微距通常是指镜头组件10与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在1cm以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镜头组件10用于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时,以大倍率进行拍摄,例如进行1∶4或更大影像比(也可称为光学放大率)的拍摄,其中,影像比指的是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高度与被拍摄物的高度之间的比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组件10用于微距或超微距拍摄时,出光面20c环绕于入光口20a的外周,镜头组件10与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拉近,出光面20c与被拍摄物之间的距离同步拉近,导光件20能够将补光光线导向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使得补光光线能够照亮被拍摄物,从而保证摄像头模组的拍摄。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盖板30包括位于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之间的第一环区33,第一环区33的透光率小于补光区32的透光率。如此,通过在盖板30上设计多个透光率不同的区域,满足ID设计要求,提高摄像头模组的美感,用户看到盖板30时,盖板30的外观呈具有多个环形区域的唱片形,视觉美感好,用户观感好。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导光件20的顶面具有位于入光口20a和出光面20c之间的第一连接面20b,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密封粘接。具体的,第一环区33和第一连接面20b均呈环形。一方面,盖板30与导光件20固定连接,出光面20c位于第一连接面20b的外周,出光面20c和入光口20a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且由于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密封粘接,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之间无间隙,能够避免补光光线从出光面20c射出后经盖板30反射投向镜片,避免串光(flare)现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补光光线干扰镜头组件10成像。另一方面,第一环区33透光率更小,进一步避免用户观察到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之间的胶体。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摄像头模组包括设置于入光口20a的内周侧壁上的挡光层50。挡光层50能够遮挡补光光线,避免补光光线从入光口20a的内周侧壁投向镜头组件10,从而避免flare现象。

挡光层5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挡光层50包括但不限于深色油墨,例如灰色油墨或黑色油墨等。

一实施例中,镜筒11的顶面与第一环区33的底面密封粘接。具体的,镜筒11的物侧端通过入光口20a伸入至第一环区33的底侧。如此,盖板30与镜筒11固定连接,能够增强盖板30与镜筒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一方面,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镜筒11的顶面之间无间隙,不仅能够避免异物进入镜片与盖板30之间,还能避免补光光线从出光面20c射出后经盖板30反射投向镜片,避免补光光线从入光口10a的内周侧壁直接投向镜片,因此,能够避免串光(flare)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补光光线干扰镜头组件10成像。另一方面,镜片与盖板30之间的距离更近,使盖板30内侧的异物能更加远离镜头组件10的物面,从而提高镜头组件10对白点毛丝等异物的容忍度,减少装配过程中产生白点毛丝的不良影响,此外,摄像头模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更加轻薄化。又一方面,第一环区33透光率更小,进一步避免用户观察到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镜筒11的顶面之间的胶体。

一实施例中,出光面20c沿像侧至物侧,且远离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方向倾斜。也就是说,从镜头组件10的像侧至镜头组件10的物侧,出光面20c朝远离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方向倾斜。从镜头组件10的像侧至镜头组件10的物侧,出光面20c大致呈逐渐扩大的喇叭口形。如此,便于大部分补光光线投向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提高补光光线的利用率。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盖板30包括环绕于补光区32外周的第二环区34,第二环区34的透光率小于补光区32的透光率,导光件20的顶面具有环绕于出光面20c外周的第二连接面20d,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密封粘接。具体的,第二环区34和第二连接面20d均呈环形。如此,盖板30与导光件20之间固定连接,由于第二环区34环绕于补光区32外周,因此,能够防止外部灰尘、毛屑等杂物进入盖板30和导光件20之间、以及盖板30和镜片之间,提高摄像头模组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二环区34透光率更小,进一步避免用户观察到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之间的胶体。

密封粘接的具体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通过点胶、双面胶或泡棉胶等等进行粘接。

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不同的透光率,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第一环区33和第二环区34的透光率均为零,补光区32的透光率为50%。避免用户透过第一环区33和第二环区34看见胶体或其他内部结构,补光区32可以根据补光需求和透视效果综合考虑设计成半透效果。如此,达到ID外观效果的同时满足功能要求。

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的透光率不同的处理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盖板3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盖板30为玻璃材质,可以在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上设置透光率不同的油墨。第一环区33和第二环区34上设置透光率大致为零的油墨,补光区32设置透光率大于零且小于100%的油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对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设置不同的纹理或图案,以使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透光率不同。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采用不同颜色或材质的塑料或玻璃等等,也可以使得第一环区33、第二环区34和补光区32透光率不同。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盖板30的投影图形为圆形,盖板30的直径在6mm~15mm之间。如此,盖板30的大小适中,既能保护导光件20,又避免过多的暴露内部结构。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盖板30包括位于可视区31和补光区32之间的第一环区33、以及环绕于补光区32外周的第二环区34,导光件20的顶面具有位于入光口20a和出光面20c之间的第一连接面20b、以及环绕于出光面20c外周的第二连接面20d,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密封粘接,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密封粘接,出光面20c和补光区32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20c’,导光件20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面20b和/或第二连接面20d上的通气槽20e,通气槽20e连通间隔空间20c’和大气。一方面,在粘接过程中,间隔空间20c’给胶体一定的溢出空间,以便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密封粘接、以及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密封粘接。另一方面,间隔空间20c’内的空气能够通过通气槽20e溢出,避免间隔空间20c’在粘接过程中形成密闭空间,影响胶体粘接。

通气槽20e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数量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出光面20c和补光区32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20c的具体方式不限,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第一连接面20b高度和第二连接面20d的高度均高于出光面20c的高度,出光面20c和补光区32的底面之间形成间隔空间20c’。

通气槽20e的具体设置位置不限,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7,第一连接面20b设置有通气槽20e。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面20d设置有通气槽20e。又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0b和第二连接面20d均设置有通气槽20e。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4以及图7至图9,导光件20包括形成有入光口20a的导光体21和至少一个设置于导光体21的外周侧面上的入光部22,在导光件20的高度方向上,入光部22的顶面低于导光体21的顶面,出光面20a形成于导光体21的顶面上,入光部22具有入光面22a,入光面22a从导光体21的外周侧面沿镜头组件10的径向延伸,入光面22a连接入光部22的顶面和入光部22的底面。

补光光线从入光面22a进入入光部22内,补光光线大致沿镜头组件10的周向进入导光体21内,再从出光面20c射出。如此,能够避免出光面20c在入光面22a所在处亮度过高,减弱爆灯程度。导光体21能够分散补光光线,避免补光光线集中射出,使得从出光面20c射出的补光光线均匀性更好,避免出光面20c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不仅提高出光面20c外观的均匀性,还能提高对拍摄区域补光的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是指导光件20被照亮后,出光面20c呈现的亮度一致性。

导光体21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4以及图7至图9,导光体21包括形成有入光口20a的导光柱211和环绕于导光柱211的外周的环形导光环212,在导光件20的高度方向上,环形导光环212的顶面低于导光柱211的顶面,出光面20a形成于导光柱211的顶面上,入光部22设置于环形导光环212的外周侧面上。

补光光线从入光部22进入环形导光环212后,利用环形导光环212进一步分散补光光线,环形导光环212内均匀分布的补光光线进入导光柱211内,避免补光光线直接投向出光面20c,使得从出光面20c射出的补光光线均匀性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进一步避免出光面20c出现明暗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拍摄区域的补光均匀性。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第一连接面20b和第二连接面20d均形成于导光柱211的顶面。

导光柱211的具体结构形状不限,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7,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导光柱211的投影外轮廓呈圆形,也就是说,导光柱211大致呈圆柱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和对拍摄区域的补光均匀性,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入4和图7,环形导光环212环绕于导光柱211的底部。如此,在导光件20的高度方向上,入光面22a与出光面20c之间的距离更远,以便进一步减小爆灯程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环形导光环212的部分沿其周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入光部22,入光部22的末端端面为入光面22a。如此,入光面22a的面积较大,以便入光部22将补光光线从入光面22a进入入光部22内。

为了进一步减小补光光线的损耗,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0b为外凸的凸弧面,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2b与环形导光环212的外周侧面之间平滑过渡。具体的,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2b的外缘分别连接入光部22的顶面、入光部22的底面和入光面22a。如此,避免入光部22上形成尖锐的拐角,从而减小补光光线在入光部22上的损耗。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入光部22和导光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入光部22和导光体21一体注塑成型。

入光部22的具体结构形状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7和图8,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入光部22大致呈鱼鳍状。如此,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2b的轮廓线为外凸的凸弧线。

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环形导光环212的投影外轮廓线所在的圆与入光部的外周侧面22b的轮廓线所在的圆内切,上述两者之间的切点位于入光部22远离入光面22a的一端。如此,进一步便于入光部22将补光光线汇聚至导光件20内。

入光部22的数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入光部22的数量为多个,这样便于更多的补光光线进入导光件20内,从而提高整体亮度;例如,入光部22的数量可以在2个~20个之间。多个入光部22沿镜头组件10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如此,提高补光均匀性。示例性的,入光部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入光部22沿镜头组件10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另一实施例中,入光部22的数量为一个。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和图9,导光件20包括设置于导光体21底面上的散射结构23,散射结构23能够散射补光光线。如此,补光光线经散射结构23散射后从出光面20c射出至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补光光线分布更加均匀。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和图9,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出光面20c的投影位于散射结构23的投影内。如此,保证出光面20c射出的补光光线均经过散射结构23散射,能够避免补光光线过于集中,避免出光面20c出现明暗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和对拍摄区域的补光均匀性。

散射结构23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和图9,散射结构23包括多个沿镜头组件10的周向间隔分布的锯齿231,锯齿231沿镜头组件10的径向延伸。锯齿231改变补光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得补光光线分散分布,以提高补光光线分布的均匀性。

为了进一步避免出光面20c出现明暗不均的问题,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8和图9,导光体21的底面形成有位于入光部22所在处的隔离槽20f,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隔离槽20f的外边缘线位于出光面20c的外边缘线的径向外侧。也就是说,以垂直于镜头组件10的光轴的平面为投影面,隔离槽20f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入光部22的投影和出光面20c的投影之间,由于入光部22所在处的补光光线的亮度更高,隔离槽20f能够减少入光部22所在处直接进入导光体21内的补光光线,起到拦光作用,如此,出光面20c靠近入光部22部分的亮度与出光面20c远离入光部22部分的亮度平衡,从而进一步提高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和对拍摄区域的补光均匀性。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镜头组件10和导光件20固定连接。可以先将镜头组件10和导光件20连接成一个整体,再装配至移动终端上,不仅可以减少镜头组件10和导光件20之间的装配误差,还提高了摄像头模组的跌落可靠性。

为了避免异物落入盖板30和镜片之间,影响摄像头模组拍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4,镜筒11的物侧端位于入光口20a内,镜筒11的外周侧面向导光件20的底侧延伸以形成环形凸缘111,导光件20的底面与环形凸缘111的顶面密封粘接,盖板30密封盖合入光口20a。由于镜筒11、导光件20和盖板30共同将入光口20a围设成封闭空间,镜片位于封闭的入光口20a内,能够避免异物污染镜片,还能避免异物附着在盖板30的底面上,影响摄像头模组拍摄。由于摄像头模组生产工序的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更高,通常为无尘环境,在摄像头模组生产时,盖板30、导光件20以及环形凸缘111共同将入光口20a围设形成封闭空间,镜片处于封闭的入光口20a内,能够避免生产过程中异物落入盖板30和镜片之间,从而提高摄像头模组品质。另一方面,采用密封粘接的方式,使得盖板30和导光件20可靠连接,提高跌落可靠性。又一方面,后续维修过程中,不仅能避免维修人员暴力拆解镜头组件10、导光件20和盖板30,还能避免维修过程中,异物进入盖板30和镜片之间。

盖板30密封盖合入光口20a的具体方式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第一环区33和第一连接面20b均呈环形,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密封粘接。不仅便于盖板30密封盖合入光口20a,还能够避免用户观察到第一环区33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0b之间的胶体。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至图7,第二环区34和第二连接面20d均呈环形,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密封粘接。这样,盖板30也能密封盖合入光口20a,还能够避免用户观察到第二环区34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0d之间的胶体。

导光件20的底面与环形凸缘111的顶面密封粘接的具体方式不限,示例性的,请参见图4,一实施例中,导光柱211的底面与环形凸缘111的顶面密封粘接。

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包括位于导光件20外周侧的侧发光灯,侧发光灯发出的补光光线由导光件20的外周侧射入导光件20内,并从出光面20c射出至镜头组件10的拍摄区域。补光光线从导光件20的外周侧射入导光件20内,没有直接朝向出光面20c,补光光线经导光件20散射和/或反射扩散后从出光面20c射出,这样能避免补光光线从出光面20c集中射出,进一步使得出光面20c点亮后的外观均匀性较好,避免出光面20c点亮后出现明暗分布不均的问题。由于侧发光灯位于导光件20外周侧,还可以避免用户透过导光件20看到侧发光灯,如此,便于将侧发光灯隐藏至其他结构内,提高外观精细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侧发光灯是指其侧面为发出补光光线的发光面。侧发光灯的发光面连接侧发光灯的底面和侧发光灯的顶面。侧发光灯的接电端位于其底面上。侧发光灯的发光面没有直接朝向出光面20c,以此提高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和补光均匀性。

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侧发光灯的发光面朝向入光部22的入光面22a。补光光线大致沿镜头组件10的周向进入导光体21内,能够避免补光光线直接沿镜头组件10的径向进入导光体21内,从而进一步避免出光面20c在侧发光灯所在处的亮度过高,进一步减弱爆灯程度。导光体21能够分散补光光线,避免补光光线集中射出,使得从出光面20c射出的补光光线均匀性更好,进一步避免出光面20c出现明暗不均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出光面20c的外观均匀性和对拍摄区域的补光均匀性。另一实施例中,导光件20的外周侧面上形成有供补光光线入射的入光区,补光光线沿镜头组件10的径向从入光区射入导光件20内。也就是说,导光件20的外周侧面上预留有供补光光线入射的入光区,侧发光灯的发光面朝向入光区。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导光件20的外周侧面的部分区域直接预留为入光区,导光件20的外周侧面的另部分区域做反射处理以形成反射区,反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涂覆反射层等等。如此,导光件20的反射区能够将补光光线反射回导光件20内,仅入光区能够射入补光光线。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最靠近盖板30的镜片与可视区31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在0.05mm~0.4mm之间。例如,最靠近盖板30的镜片与可视区31的底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05mm、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或0.4mm等等。一方面,通过拉近镜片和盖板30之间的距离,使盖板30内侧的异物能更加远离镜头组件10的物面,从而提高镜头组件10对白点毛丝等异物的容忍度,减少装配过程中产生白点毛丝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摄像头模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更加轻薄化。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和图4,镜筒11的物侧端位于入光口20a内。具体的,入光口20a贯穿导光件20的顶面和底面,镜筒11的物侧端从入光口20a的底侧伸入入光口20a内,盖板30覆盖入光口20a的顶部。一方面,能够保护镜头组件10,避免镜片受损。另一方面,使得镜片与盖板30之间的距离较小,通过拉近镜片和盖板30之间的距离,使盖板30内侧的异物能更加远离最靠近盖板30的镜片的物面,从而提高镜片对白点毛丝等异物的容忍度,减少装配过程中白点毛丝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3以及图7至图9,摄像头模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导光件20的外周侧面上的定位结构60。移动终端上设置有与定位结构60形状适配的限位结构,定位结构60插入限位结构,以将摄像头模组定位装配至移动终端上。

定位结构60的具体结构不限,示例性的,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60为凸起,限位结构为与凸起形状适配的凹槽。另一实施例中,定位结构60为凹槽,限位结构为与凹槽形状适配的凸起。凸起插入凹槽内,以将摄像头模组定位装配至移动终端上。

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3以及图7至图9,导光件20和定位结构60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导光件20和定位结构60一体注塑成型。

在以上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些实施例中”或“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一实施例”、“另一实施例”、“一具体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摄像头模组底座、摄像头模组以及移动终端
  • 摄像头模组和具有该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技术分类

0612011285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