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巷道系统及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6:08


一种巷道系统及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系统和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中采集中采用采煤机割煤、移架落架等设备。在采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都通过回风巷排至地面。工作期间,整个回风巷粉尘弥漫,影响人员和车辆通行,同时巷道内粉尘浓度过大存在产生煤尘爆炸的隐患。

在掘进巷道过程中,通过在煤矿巷道内布置除尘器进行粉尘收集,现有的除尘器除尘效果不好,而且布置除尘器后,不方便行车和行人。当需要行车和行人时,需要把除尘器拆卸。

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通行和提高除尘效果的巷道系统及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巷道系统,包括巷道、布置在所述巷道中的液压支架、布置在所述巷道中的除尘器和安装在所述除尘器上的集尘罩;所述液压支架通过牵引装置与所述除尘器连接;所述集尘罩处于所述液压支架与所述除尘器之间;所述巷道内位于所述除尘器的一侧为用于通行的通行通道;所述集尘罩上枢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通行通道的通道门;所述集尘罩和所述通道门上分别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巷道密封的气囊;所述巷道系统具有除尘状态和通行状态,所述气囊具有充气膨胀状态和排气收缩状态;在所述巷道系统处于除尘状态时,所述通道门关闭所述通行通道,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膨胀状态;在所述巷道系统处于通行状态时,所述气囊处于所述排气收缩状态,所述通道门打开所述通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上设置有集尘罩支架,所述集尘罩安装在所述集尘罩支架上;所述集尘罩支架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通道门开关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通道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气囊充气和排气的充排气机构,所述充排气机构包括充气泵和排气泵;所述气囊具有充气嘴和排气嘴,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充气嘴连通,所述排气泵与所述排气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巷道系统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所述充排气机构及控制所述伸缩装置运转的控制装置;所述液压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传感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中具有粉尘浓度的预设阙值;当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到的粉尘浓度大于所述预设阙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长,所述通道门关闭所述通行通道,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充排气机构充气,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膨胀状态;当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监测到的粉尘浓度小于所述预设阙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充排气机构排气,所述气囊处于所述排气收缩状态,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伸缩装置收缩,所述通道门打开所述通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罩的上侧和远离所述通道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囊;所述通道门的上侧和远离所述集尘罩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气囊;所述充气泵与每一个所述充气嘴连通,所述排气泵与每一个所述排气嘴连通;在每个所述气囊都处于所述充气膨胀状态时,所述通道门上的所述气囊和所述集尘罩上的所述气囊拼接呈门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罩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尘板。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底座板和连接在两块所述底座板之间的底座连杆;所述集尘罩位于两块所述底座板上,所述第一挡尘板的至少部分位于两块所述底座板之间,所述底座连杆位于所述第一挡尘板与所述牵引装置之间,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底座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除尘箱、通风机和风筒;所述除尘箱连接在两块所述底座板上,并与所述集尘罩连接;所述通风机通过所述风筒与所述除尘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挡尘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交替执行的除尘操作步骤和通行操作步骤;

其中,所述除尘操作步骤包括,

S101:转动通道门关闭通行通道;

S102:向气囊中充气,使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

S103:开启除尘器的通风机;

其中,所述通行操作步骤包括,

S201:通风机保持处于关闭状态,气囊排气,并处于排气收缩状态;

S202:通道门开启通行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巷道系统中,包括巷道、液压支架、除尘器和集尘罩。液压支架通过牵引装置与除尘器连接。集尘罩处于液压支架与除尘器之间。巷道内位于除尘器的一侧为用于通行的通行通道。集尘罩上枢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的通道门。集尘罩和通道门上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巷道密封的气囊。巷道系统具有除尘状态和通行状态,气囊具有充气膨胀状态和排气收缩状态在巷道系统处于除尘状态时,通道门关闭通行通道,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在巷道系统处于通行状态时,气囊处于排气收缩状态,通道门打开通行通道。转动通道门能够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方便在通行通道内行人和行车。而气囊膨胀后增加了密封性,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巷道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除尘器、集尘罩和通道门从前往后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除尘器、集尘罩和通道门从后往前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道口关闭时巷道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道口打开时巷道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道口关闭时集尘罩和通道门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道口打开时集尘罩和通道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集尘罩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通道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充排气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充排气机构和伸缩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发明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发明的全部或视为对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巷道系统10,包括巷道1、布置在巷道1中的液压支架20、布置在巷道1中的除尘器2和安装在除尘器2上的集尘罩3。

液压支架20通过牵引装置201与除尘器2连接。集尘罩3处于液压支架20与除尘器2之间。巷道1内位于除尘器2的一侧为用于通行的通行通道11。集尘罩3上枢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11的通道门4。集尘罩3和通道门4上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巷道1密封的气囊5。

巷道系统10具有除尘状态和通行状态,气囊5具有充气膨胀状态和排气收缩状态。

在巷道系统10处于除尘状态时,通道门4关闭通行通道11,气囊5处于充气膨胀状态。

在巷道系统10处于通行状态时,气囊5处于排气收缩状态,通道门4打开通行通道11。

本发明的巷道系统10主要用于煤矿巷道除尘,其能减少巷道内的粉尘,改善巷道工作环境,而且还能方便行车和行人。

该巷道系统10包括巷道1、除尘器2、集尘罩3、通道门4和液压支架20。巷道1可以为工作运输巷道1,除尘器2放置在巷道1内,并通过牵引装置201与液压支架20连接,液压支架20位于除尘器2的前方。液压支架20用于带动除尘器2在巷道1内移动。可选地,牵引装置201为牵引液压油缸。

除尘器2设置有除尘进口和除尘出口。巷道1内含有粉尘的空气从除尘进口进入到除尘器2内,经过除尘器2过滤后,不含有粉尘的清洁的空气从除尘出口排出。集尘罩3与除尘进口连接,集尘罩3上设置有进尘通孔32,集尘罩3通过进尘通孔32与除尘器2连通。集尘罩3由金属板材冲压形成,其整体呈漏斗状。集尘罩3能增大与巷道1内流动的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空气的的进入量,而且呈漏斗状的形状具有导引作用,使空气进入的更顺畅。

通道门4是用于遮蔽通行通道11的遮蔽门,通道门4枢接在集尘罩3的侧表面上,通道门4能够绕集尘罩3转动,其可以通过枢转轴或者合页实现枢接的连接式。可选地,在集尘罩3的侧壁的外侧设置有枢接板,枢接板上设置有枢接槽。在通道门4上设置有装配板,装配板上设置有枢接孔,通道门4与集尘罩3连接时,枢接孔与枢接槽对齐,然后插入枢转轴,枢转轴穿过枢接孔插入到枢接槽内。

巷道1具有巷道顶壁、巷道底壁和连接在巷道顶壁与巷道底壁之间的两块巷道侧壁。除尘器2安装在巷道1内时,除尘器2与巷道1的其中一块巷道侧壁靠近,除尘器2与另一块巷道侧壁之间形成了用于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过的通行通道11。通行通道11设置在除尘器2的一侧。通行通道11的靠近集尘罩3的一端设置有通道口111,通道口111位于集尘罩3的一侧。通道门4在绕着集尘罩3转动时,能够转到通道口111的内侧和转到通道口111的外侧,从而能够关闭和打开通行通道11。

在通道门4和集尘罩3的外侧都设置有气囊5,为了方便描述,将连接在集尘罩3上的气囊5定义为第一气囊,将连接在通道门4上的气囊5定义为第二气囊。气囊5能够通过充排气膨胀和缩小,其中,第一气囊膨胀后能够填充密封集尘罩3与巷道顶壁之间的空间和集尘罩3与巷道侧壁之间的空间。第二气囊膨胀后能够填充密封通道门4与巷道顶壁之间的空间和通道门4与巷道侧壁之间的空间。

可选地,气囊5可以通过手动气泵进行充气和排气。

可选地,第一气囊膨胀后还能够填充密封集尘罩3与巷道底壁之间的空间,第二气囊膨胀后还能够填充密封通道门4与巷道底壁之间的空间。

该巷道系统10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其中包括用于吸尘的吸尘状态、用于通行的通行状态和移动的移动状态。

巷道系统10处于吸尘状态时,将通道门4绕集尘罩3朝靠近通道口111的方向转动,使通道门4转动到通道口111的内侧,从而遮蔽了通道口111,此时,通行通道11关闭,通行通道11不能行人和行车。通道门4与集尘罩3平行,并与集尘罩3共同面向空气流动的方向。当带有粉尘的空气从前往后朝向除尘器2流动时,一部分空气直接通过集尘罩3进入到除尘器2内,另一部分空气被通道门4阻挡后沿着通道门4的表面朝向集尘罩3流动。

在吸尘过程中还包括对气囊5进行充气的过程,在通道口111关闭后,对气囊5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其中第一气囊密封了集尘罩3与巷道壁之间的空间,第二气囊密封了通道门4与巷道壁之间的空间。如此,气囊5能够阻挡空气流动,增强密封性,提高除尘效果。

巷道系统10处于通行状态时,将通道门4绕集尘罩3朝远离通道口111的方向转动,使通道门4转到通道口111的外侧,从而敞开了通道口111。此时,通行通道11打开,通行通道11能行人和行车。如此方便操作,在除尘的同时还能允许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过。

在通行过程中还包括对气囊5进行排气的过程,在开始转动通道门4前,将气囊5进行排气,使其缩小。气囊5缩小后不与巷道壁接触。如此在转动通道门4时,避免气囊5摩擦损坏。

巷道系统10处于移动状态时,液压支架20先向前移动一步,然后牵引装置201拉动除尘器2向前移动一步。

本发明提供的巷道系统10中,包括巷道1、布置在巷道1中的液压支架20、布置在巷道1中的除尘器2和安装在除尘器2上的集尘罩3。液压支架20通过牵引装置201与除尘器2连接。集尘罩3处于液压支架20与除尘器2之间。巷道1内位于除尘器2的一侧为用于通行的通行通道11。集尘罩3上枢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11的通道门4。集尘罩3和通道门4上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巷道1密封的气囊5。巷道系统10具有除尘状态和通行状态,气囊5具有充气膨胀状态和排气收缩状态。在巷道系统10处于除尘状态时,通道门4关闭通行通道11,气囊5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在巷道系统10处于通行状态时,气囊5处于排气收缩状态,通道门4打开通行通道11。通过操作转动通道门4,能够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11。如此在除尘器2除尘的过程中,当需要行人和行车时,无需拆除除尘器2也能允许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过,提高了工作效率。气囊5膨胀阻挡了空气流动,避免空气带着粉尘直接穿过集尘罩3和通道门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3-5和图8所示,除尘器2上设置有集尘罩支架35,集尘罩3安装在集尘罩支架35上。集尘罩支架35上连接有用于驱动通道门4开关的伸缩装置6,伸缩装置6的输出端与通道门4连接。

具体地,巷道系统10还包括集尘罩支架35和用于控制通道门4转动的伸缩装置6。集尘罩支架35连接在除尘器2面向集尘罩3的端部上,集尘罩3通过集尘罩3上的连接筒33与除尘器2连通,集尘罩支架35与连接筒33连接。

伸缩装置6连接在集尘罩支架35与通道门4之间,伸缩装置6包括缸筒61和活塞杆62,活塞杆62插入在缸筒61内,并与缸筒61滑动连接。缸筒61为伸缩装置6的固定端,活塞杆62为伸缩装置6的输出端,缸筒61与集尘罩支架35连接,活塞杆62与通道门4连接。通过活塞杆62的伸长和缩短控制通道门4转动。其中,在活塞杆62伸长时,通道门4朝靠近通道口111的方向转动,通道门4能最终位于通道口111的内侧,并与集尘罩3平行。在活塞杆62缩短时,通道门4朝远离通道口111的方向转动,通道门4能最终位于通道口111的外侧,并与集尘罩3垂直。如此设置,方便控制通道门4的转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地,连接筒33通过连接法兰34与除尘器2连接,如此连接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可选地,集尘罩支架35上设置有缸筒连接耳,缸筒61与缸筒连接耳铰接。通道门4上设置有活塞连接耳,活塞杆62与活塞连接耳铰接。

可选地,伸缩装置6为伸缩油缸,也可以为伸缩气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10所示,除尘器2上设置有用于气囊5充气和排气的充排气机构7,充排气机构7包括充气泵71和排气泵72。气囊5具有充气嘴53和排气嘴54,充气泵71与充气嘴53连通,所排气泵72与排气嘴54连通。

巷道系统10还包括有充排气机构7,充排气机构7包括充气泵71和排气泵72,充气泵71和排气泵72安装在除尘器2上。气囊5上设置有与气囊腔连通的充气嘴53和排气嘴54,充气嘴53与充气泵71连通,使得充气泵71能够通过充气嘴53向气囊腔内填充气体,排气嘴54与排气泵72连通,使得排气泵72能够通过排气嘴54放出气囊腔内的气体。如此设置,能够自动控制气囊5膨胀和缩小,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0-11所示,巷道系统10还包括有用于控制充排气机构7及控制伸缩装置6运转的控制装置8。液压支架20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粉尘浓度的粉尘浓度传感器9,粉尘浓度传感器9与控制装置8通信连接。控制装置8中具有粉尘浓度的预设阙值。当粉尘浓度传感器9监测到的粉尘浓度大于预设阙值时,控制装置8控制伸缩装置6伸长,通道门4关闭通行通道11,控制装置8控制充排气机构7充气,气囊5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当粉尘浓度传感器9监测到的粉尘浓度小于预设阙值时,控制装置8控制充排气机构7排气,气囊5处于排气收缩状态,控制装置8控制伸缩装置6收缩,通道门4打开通行通道11。

具体地,巷道系统10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控制装置8和粉尘浓度传感器9,控制装置8和粉尘浓度传感器9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8能够控制充排气机构7进行充气和排气,控制装置8还能伸缩装置6伸长和缩短。控制装置8与充排气机构7通信连接,控制装置8与伸缩装置6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通信连接的方式通过采用WiFi、电线等方式实现,如此,粉尘浓度传感器9能够向控制装置8传递信号,控制装置8能向充排气机构7和伸缩装置6传递信号。

粉尘浓度传感器9能够监测空气含有的煤粉等粉尘的含量。粉尘浓度传感器9利用光的散射原理,用来感应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其内部对角安放着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他们的光轴相交,当带灰尘的气流通过光轴相交的交叉区域,粉尘对红外光反射,反射的光强与灰尘浓度成正比。光电晶体管使得其能够探测到空气中尘埃反射光,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光线遇到粉尘产生反射光,接收粉尘浓度传感器9检测到反射光的光强,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光强的大小判断粉尘的浓度,通过输出两个不同的脉宽调制信号区分不同灰尘颗粒物的浓度。

控制装置8包括控制模块81和判断模块82,控制模块81用以控制充排气机构7和伸缩装置6,判断模块82用于判断是否使控制模块81控制充排气机构7和伸缩装置6。判断模块82内设置有一个粉尘浓度的预设阙值。

粉尘浓度传感器9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值,然后将监测值传送给判断模块82,当判断模块82判断监测值大于预设阙值时,判断模块82向控制模块81传递一个第一信号。控制模块81接收到第一信号后先控制伸缩装置6伸长,伸缩装置6伸长使通道门4转动到通道口111的内侧,将通行通道11关闭。然后控制模块81再控制充气泵71对气囊5充气,使气囊5充气膨胀。当判断模块82判断监测值小于预设阙值时,判断模块82向控制模块81传递一个第二信号。控制模块81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先控制排气泵72对气囊5排气,使气囊5排气收缩。然后控制模块81再控制伸缩装置6缩短,伸缩装置6缩短使通道门4转动至通道口111的外侧,将通行通道11打开。如此设置,实现气囊5和通道门4的联动,方便操作。并且,通过粉尘浓度传感器9确保安全后才允许通过,保障了人身安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2-3和图8-9所示,集尘罩3的上侧和远离通道门4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5。通道门4的上侧和远离集尘罩3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气囊5。充气泵71与每一个充气嘴53连通,排气泵72与每一个排气嘴54连通。在每个气囊5都处于充气膨胀状态时,通道门4上的气囊5和集尘罩3上的气囊拼接呈门字形。

具体地,连接在集尘罩3上的气囊5为第一气囊,连接在通道门4上的气囊5为第二气囊。集尘罩3上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气囊,其中一部分第一气囊布置在集尘罩3的上侧表面,另一部分第一气囊布置在集尘罩3远离通道门4的一侧的侧表面上,两个第一气囊互相垂直。所有的第一气囊上的进气嘴53通过第一进气管与充气泵71连通。所有的第一气囊上的排气嘴54通过第一排气管与排气泵72连通。通道门4上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气囊,其中一部分第二气囊布置在通道门4的上侧表面,另一部分第二气囊布置在通道门4远离集尘罩3的一侧的侧表面上,两个第二气囊互相垂直。所有的第二气囊上的进气嘴53通过第二进气管与充气泵71连通,所有的第二气囊上的出气嘴54通过第二排气管与排气泵72连通。如此设置,方便对气囊5进行更换。

当所有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膨胀时,所有的第一气囊和所有的第二气囊依次接触,并拼接呈门字形,从而实现密封。

可选地,集尘罩3的下侧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一气囊,通道门4的下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二气囊。此时,当所有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膨胀时,所有的第一气囊和所有的第二气囊拼接呈口字形。

可选地,在除尘器2上连接有两个充排气机构7,其中一个充排气机构7用于第一气囊充排气,另一个充排气机构7用于第二气囊充排气。如此设置,加快了充排气的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集尘罩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挡尘板31。集尘罩3与巷道1的巷道底壁之间间隔一段距离。第一挡尘板31连接在集尘罩3的下侧表面上,第一挡尘板31遮挡了集尘罩3与巷道底壁之间的空间,从而避免空气带着粉尘穿过。

可选地,第一挡尘板31为塑胶或树脂等制成,如此使得第一挡尘板31具有柔性,不易损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除尘器2包括有支撑底座21。支撑底座2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底座板211和连接在两块底座板211之间的底座连杆212。集尘罩3位于两块底座板211上,第一挡尘板31的至少部分位于两块底座板211之间,底座连杆212位于第一挡尘板31与牵引装置201之间,牵引装置201与底座连杆212连接。

具体地,除尘器2包括有支撑底座21,支撑底座21位于集尘罩3的下侧,集尘罩支架35支撑在支撑底座21上。

支撑底座21包括底座连杆212和两块底座板211,两块底座板211间隔设置,底座连杆212连接在两块底座板211之间。集尘罩3位于两块底座板211上,两块底座板211穿过集尘罩3,集尘罩3底部的第一挡尘板31的至少部分位于两块底座板211之间,如此能提高密封性。底座连杆212位于第一挡板31与牵引装置201之间。牵引装置201的一端与底座连杆212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支架20连接。

具体的移动除尘器2的过程如下,牵引装置201为伸缩牵引杆,当需要移动除尘器2时,液压支架20向前移动,而牵引装置201跟随液压支架20的移动向前伸长。液压支架20停止移动后,牵引装置201收缩,从而拉动支撑底座21向前移动。如此使得除尘器2能跟随巷道1工作面的改变而移动,无需工作人员人工移动除尘器1,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除尘器2还包括除尘箱22、通风机23和风筒24。除尘箱22连接在两块底座板211上,并与集尘罩3连接。通风机23通过风筒24与除尘箱22连接。

具体地,除尘器2包括有除尘箱22、通风机23和风筒24。除尘箱22连接在两块底座板211上,风筒24连接在除尘箱22与通风机23之间,风筒24的一端与除尘箱22连通,另一端与通风机23连通。集尘罩3与除尘箱22连接,带有粉尘的空气从集尘罩3进入到除尘箱22内进行过滤除尘,被除尘的干净的空气被通风机23吸走并排放出去。通风机23的设置加快了空气的流动,提高了除尘效率。

可选地,通风机2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底座25,通风机23安装在安装底座25上。安装底座25通过链条或者牵引杆与支撑底座21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通道门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挡尘板41。通道门4与巷道1的巷道底壁之间间隔一段距离。第二挡尘板41连接在通道门4的下侧表面上,第二挡尘板41遮挡了通道门4与巷道底壁之间的空间,从而避免空气带着粉尘穿过。

可选地,第二挡尘板41为塑胶或树脂等制成,如此使得第二挡尘板41具有柔性,不易损坏。

如图1-11所示,一种巷道系统10的操作方法,包括交替执行的除尘操作步骤和通行操作步骤。

其中,除尘操作步骤包括,S101:转动通道门4关闭通行通道11。

S102:向气囊5中充气,使气囊5处于充气膨胀状态。

S103:开启除尘器2的通风机23。

其中,通行操作步骤包括,S201:通风机23保持处于关闭状态,气囊5排气,并处于排气收缩状态。

S202:通道门4开启通行通道11

巷道系统10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请参照前述中相关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除尘器2放置在巷道1内使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粉尘。除尘器2紧靠巷道1的其中一个巷道侧壁放置,除尘器2与巷道1的另一个巷道侧壁之间形成了通行通道11。通行通道11用于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过。

在使用巷道系统10进行除尘时,先转动通道门4,使通道门4位于通道口111内。通道门4遮蔽通道口111。此时通行通道11被通道门4阻塞,通行通道11关闭,工作人员和车辆不能通行。

然后对集尘罩3和通道门4上的气囊5充气。第一气囊膨胀后,填充了集尘罩3与巷道顶壁和巷道侧壁之间的空间。第二气囊膨胀后,填充了通道门4与巷道顶壁和巷道侧壁之间的空间。如此,阻挡了空气的流动,避免带有粉尘的空气直接穿过通道门4和集尘罩3,从而提高了除尘效果。

接着启动通风机23,通风机23吸取除尘箱22内的空气,并排放。通风机23加速了空气的流动,使得经过除尘箱22除尘后的空气能快速的被排出。

当在除尘过程中有工作人员和车辆需要通过时,则进行通行操作步骤。

先对集尘罩3和通道门4的气囊5排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排气收缩。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收缩后并不与巷道顶壁和巷道侧壁接触。如此,在转动通道门4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不会与巷道1的壁面发生摩擦。

接着在转动通道门4,使通道门4转动至通道口111的外侧。此时,通行通道11畅通,通行通道11打开,工作人员和车辆可以通过通行通道11。整个通行操作步骤简单,方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通行的过程中,除尘器2依然能够正常进行除尘,提高了除尘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还包括用于移动巷道系统10的移动操作步骤,移动操作步骤包括:

S301:将支撑连杆通过牵引装置201与液压支架20连接。

S302:启动液压支架20移动,操作牵引装置201跟随液压支架20的移动而伸长。

S303: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液压支架20移动。

S304:操作牵引装置201进行收缩,支撑底座21跟随牵引装置201的收缩而移动。

在牵引装置201的作用下,除尘器2能跟随液压支架20的移动而移动,使得在需要更换位置时,工作人员无需徒手移动除尘器2,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疲劳。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巷道系统和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该巷道系统包括巷道、液压支架、除尘器和集尘罩。液压支架通过牵引装置与除尘器连接。集尘罩处于液压支架与除尘器之间。巷道内位于除尘器的一侧为用于通行的通行通道。集尘罩上枢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的通道门。集尘罩和通道门上分别设置有能够与巷道密封的气囊。巷道系统具有除尘状态和通行状态,气囊具有充气膨胀状态和排气收缩状态在巷道系统处于除尘状态时,通道门关闭通行通道,气囊处于充气膨胀状态。在巷道系统处于通行状态时,气囊处于排气收缩状态,通道门打开通行通道。通过转动通道门能够打开和关闭通行通道,方便操作使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行。并且通行过程中,除尘器能持续除尘,提高了除尘效率。而气囊增强了除尘时的密封性,提高了除尘效果。

该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除尘操作步骤和通行操作步骤,该巷道系统的控制方法既能实现除尘又能使工作人员和车辆通过,方便工作人员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巷道系统及巷道系统的操作方法
  • 一种巷道自动导引车、导引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6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