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6:29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附带相机的便携设备等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含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利用上侧板簧以及下侧板簧将透镜保持件(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能够沿与透镜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以下,设为“光轴方向”)移动(参照专利文献1)。该透镜驱动装置构成为具有对透镜保持件移动到上方(前方)时的冲击进行缓和的前方移动限制部件、以及对透镜保持件移动到下方(后方)时的冲击进行缓和的后方移动限制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40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构成中,设计者需要在考虑上侧板簧与前方移动限制部件的干扰以及下侧板簧与后方移动限制部件的干扰的同时设计上侧板簧、下侧板簧、前方移动限制部件以及后方移动限制部件。因此,上述的构成存在限制透镜驱动装置的设计自由度的隐患。

因此,期望的是提高具有对透镜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和的构造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支承部件;能够保持透镜体的透镜保持部件;上侧板簧以及下侧板簧,被设为将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相连;驱动机构,使所述透镜保持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向光轴方向移动;第一冲击缓和部,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向上方移动时发挥功能;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在所述透镜保持部件向下方移动时发挥功能,所述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所述第二冲击缓和部由所述上侧板簧以及所述下侧板簧中的某一方的板簧构成。

发明效果

上述的构成能够提高具有对透镜保持部件沿光轴方向移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和的构造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下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可动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固定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可动线圈、上侧板簧、线圈基板以及基座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端子部件的立体图以及俯视图。

图8是可动侧部件的构成要素的立体图。

图9可动侧部件的构成要素的俯视图。

图10是可动侧部件的构成要素的剖面图。

图11是可动侧部件的构成要素的仰视图。

图12是下侧板簧的仰视图。

图13是下侧板簧的另一构成例的仰视图。

图14是透镜驱动装置的另一构成例的立体图。

图15是下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上侧板簧的立体图。

图17是安装于间隔部件的上侧板簧的图。

图18是上侧板簧所安装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上侧板簧所安装的透镜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透镜保持部件 2c抵接部 2p、2q突出部 3可动线圈 4壳体 4A外壁部 4A1第一侧板部 4A2第二侧板部 4A3第三侧板部 4A4第四侧板部 4B上表面部 4s收纳部 5磁体 5A第一磁体 5B第二磁体 5C第三磁体 5D第四磁体 6板簧 7、7X端子部件 8线8A第一线 8B第二线 8C第三线 8D第四线 9固定线圈 9A第一固定线圈 9B第二固定线圈 9C第三固定线圈9D第四固定线圈 10传感器 10A第一传感器 10B第二传感器 12筒状部 12b下侧台座部12c抵接部 12d上侧台座部 12j线圈支承部 12t突起部 13卷绕部 16、16X上侧板簧 16c线固定部分 16e外侧部分 16f第二弹性臂部 16g第一弹性臂部 16h连接板部 16i内侧部分16x贯通孔 17线圈基板 18基座部件 18k开口 18q突出部 18t突起部 19凹部 23d凹部24c抵接部 25t突起部 26、26X下侧板簧 26c连接部分 26e外侧部分 26g弹性臂部 26i内侧部分 26p连结部 33线材 33A卷绕开始侧的端部 33B卷绕结束侧的端部 50、51抵接部52凸缘部 72突出部 101、101A透镜驱动装置 CP1~CP6接触部 CT1、CT2缺口部 EP1~EP6弹性部 ES1~ES7端面 GE减振件 GL1~GL3粘合剂 H1~H8贯通孔 JD光轴 LB下侧部件LPT隆起部 LSP下侧间隔部件 MB可动侧部件 MH磁体保持部件 MHc抵接部 MHt突起部 MK轴向驱动机构 PR凸部 RG固定侧部件 RK径向驱动机构 RS1~RS3凹部 SD焊料 SP间隔部件 TG1~TG4悬臂梁部 TG5、TG6双支撑梁部 UPT隆起部 USP上侧间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01进行说明。图1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立体图。图2是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壳体4从下侧部件LB分离后的状态。图3是下侧部件LB的分解立体图,表示将可动侧部件MB从固定侧部件RG分离后的状态。图4是可动侧部件MB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固定侧部件RG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可动线圈3、上侧板簧16、线圈基板17、以及基座部件18的立体图,示出了它们的电连接关系。

透镜驱动装置10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含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一部分的壳体4以及下侧部件LB。

壳体4是覆盖下侧部件LB的罩部件。本实施方式中,壳体4通过对由奥氏体不锈钢等的非磁性金属形成的板材进行冲切加工以及拉伸加工等而制成。由于由非磁性金属形成,因此壳体4不对利用电磁力的驱动机构造成磁方面的负面影响。

壳体4如图2所示,具有确定收纳部4s的箱状的外形。并且,壳体4具有矩形筒形状的外壁部4A、以及被设为与外壁部4A的上端(Z1侧的一端)连续的矩形环状且平板状的上表面部4B。上表面部4B的中央形成有开口。外壁部4A包含第一侧板部4A1~第四侧板部4A4。第一侧板部4A1与第三侧板部4A3相互对置,第二侧板部4A2与第四侧板部4A4相互对置。此外,第二侧板部4A2以及第四侧板部4A4相对于第一侧板部4A1以及第三侧板部4A3垂直地延伸。即,第一侧板部4A1以及第三侧板部4A3相对于第二侧板部4A2以及第四侧板部4A4垂直地延伸。此外,壳体4如图1所示,通过粘合剂而接合于基座部件18并与基座部材18一同构成外壳。

下侧部件LB如图3所示,包含可动侧部件MB和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一部分的线8、线圈基板17、以及基座部件18。

可动侧部件MB如图4所示,包含:能够保持透镜体(未图示)的透镜保持部件2;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与透镜体相关的光轴JD移动的作为第一驱动机构的轴方向驱动机构MK;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沿光轴JD移动的板簧6;固定有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的板簧6的作为支承部件的磁体保持部件MH;以及间隔部件SP。透镜体例如是至少具备1片透镜的筒状的透镜筒,以其中心轴线沿着光轴JD的方式构成。

轴方向驱动机构MK如图4所示,包含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可动线圈3、以及与可动线圈3以对置的方式分离地配置的磁体5。轴方向驱动机构MK能够通过流经可动线圈3的电流与磁体5所产生的磁场而使驱动力(推力)产生,并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JD上下移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线圈3是绕组型的线圈,包含在透镜保持部件2的周围环状地卷绕而形成的作为线圈主体部的卷绕部13。图4中为了清楚,关于卷绕部13省略了表面被绝缘材料覆盖的导电性的线材的详细的卷绕状态的图示。图示了卷绕部13的其他图中也相同。

磁体5包含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各自是2极被磁化了的长方体形状的永磁体,内侧(与光轴JD对置的一侧)被磁化为S极,外侧被磁化为N极。图4以斜线图案表示了被磁化为N极的部分。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分别以与可动线圈3对置的方式与可动线圈3分离地配置。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的各个也可以内侧(与光轴JD对置的一侧)被磁化为N极,外侧被磁化为S极。

磁体保持部件MH构成为能够保持磁体5。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保持部件MH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如图4所示,磁体保持部件MH在俯视时为矩形环状的框体,构成框体的4边各自的内侧配置有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具体而言,第一磁体5A~第四磁体5D的任一方都通过粘合剂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

板簧6构成为将透镜保持部件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磁体保持部件MH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板簧6例如由以铜合金、钛铜系合金(钛铜)、或者铜镍合金(镍锡铜)等为主要材料的金属板制成。板簧6的板厚例如为20~70μm。并且,板簧6包含配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Z1侧的端面的上侧板簧16和配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Z2侧的端面的下侧板簧26。上侧板簧16包含相互分离的第一上侧板簧16A与第二上侧板簧16B。

上侧板簧16如图4所示,包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部分16i、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部分1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16i与外侧部分16e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16g。图4示出了第一上侧板簧16A中的内侧部分16iA、外侧部分16eA、以及两个第一弹性臂部16gA、第二上侧板簧16B中的内侧部分16iB、外侧部分16eB、以及两个第一弹性臂部16gB。

另外,上侧板簧16设为将线8与磁体保持部件MH相连。因此,外侧部分16e配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Z1侧的端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板簧16如图6所示,还包含固定于线8的线固定部分16c、以及位于外侧部分16e与线固定部分16c之间的第二弹性臂部16f。具体而言,第一上侧板簧16A如图6所示,包含一个内侧部分16iA、一个外侧部分16eA、两个第一弹性臂部16gA、四个第二弹性臂部16fA、以及两个线固定部分16cA。同样,第二上侧板簧16B包含一个内侧部分16iB、一个外侧部分16eB、两个第一弹性臂部16gB、四个第二弹性臂部16fB、以及两个线固定部分16cB。

如图6所示,在线固定部分16c形成有供线8的上端部插通且固定的贯通孔16x。具体而言,在第一上侧板簧16A中的两个线固定部分16cA中的一方形成有供第一线8A的上端部插通且固定的贯通孔16xA1,在两个线固定部分16cA中的另一方形成有供第二线8B的上端部插通且固定的贯通孔16xA2。同样,在第二上侧板簧16B中的两个线固定部分16cB中的一方形成有供第三线8C的上端部插通且固定的贯通孔16xB1,在两个线固定部分16cB中的另一方形成有供第四线8D的上端部插通且固定的贯通孔16xB2。在本实施方式中,线8的上端部与上侧板簧16的线固定部分16c通过焊料接合。

在将上侧板簧16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时,内侧部分16i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参照图4)。并且,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Z1侧的表面)。内侧部分16i的固定通过对从上侧台座部12d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四个突起部12t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来实现。外侧部分16e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上表面(Z1侧的表面)。外侧部分16e的固定通过涂覆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粘合剂来实现。

如图4所示,第一上侧板簧16A以及第二上侧板簧16B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配置为关于光轴JD两次旋转对称(最小旋转角为180°的旋转对称)。因此,该构成能够减少透镜驱动装置101的部件数量。另外,上侧板簧16能够平衡良好地悬空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另外,上侧板簧16不会对于被4根线8(第一线8A~第四线8D)支承的可动侧部件MB的重量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间隔部件SP如图3所示,构成为配置于上侧板簧16的上侧(Z1侧)。即,上侧板簧16构成为被间隔部件SP与磁体保持部件MH夹持。这是为了使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端与壳体4的上表面部4B的背面(Z2侧的面)相互分离地配置。即,这是为了使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沿Z1方向移动希望的距离的量。

下侧板簧26如图4所示,构成为内侧形状为大致圆形。并且,下侧板簧26包含通过粘合剂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一个内侧部分26i、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四个外侧部分2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26i与外侧部分26e之间的四个弹性臂部26g。内侧部分26i的固定通过涂覆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侧(Z2侧)的端面的粘合剂实现。外侧部分26e的固定通过对设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下侧(Z2侧)的端面的四个突起部MHt(在图4中,可见四个突起部MHt中的一个)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来实现。

线8构成为将可动侧部件MB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侧部件RG沿与光轴JD不平行的方向移动。本实施方式中,线8是由例如铜合金等具有导电性并且弹性优良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吊线,包含第一线8A~第四线8D。线8将磁体保持部件MH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作为固定侧部件RG的基座部材18沿与光轴JD垂直的方向移动。第一线8A~第四线8D各自如图3所示,下端部(Z2侧的端部)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固定于基座部件18,并且上端部(Z1侧的端部)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固定于上侧板簧16的线固定部分16c。

导电性粘合剂例如是合成树脂中分散有银粒子等导电性填料的粘合剂。导电性粘合剂可以是热固化型,也可以是紫外线固化型,还可以是湿气固化型。

根据该构成,可动侧部件MB被第一线8A~第四线8D支承为能够沿与光轴JD垂直的方向即沿X轴方向与Y轴方向分别移动。

线圈基板17是多层基板,包含构成作为第二驱动机构的径向驱动机构RK的固定线圈9。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线圈9是薄膜型的线圈,如图3所示,包含第一固定线圈9A~第四固定线圈9D。固定线圈9也可以是绕组型,还可以是积层型。

径向驱动机构RK包含使磁体保持部件MH沿与光轴JD垂直的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径向驱动机构,以及使磁体保持部件MH沿与光轴JD以及X轴分别垂直的Y轴方向移动的第二径向驱动机构。

第一径向驱动机构包含设于线圈基板17的第一固定线圈9A以及第三固定线圈9C、在Z轴方向上与第一固定线圈9A以对置的方式分离地配置的第一磁体5A、以及在Z轴方向上与第三固定线圈9C以对置的方式分离地配置的第三磁体5C。

第二径向驱动机构包含设于线圈基板17的第二固定线圈9B以及第四固定线圈9D、在Z轴方向上与第二固定线圈9B以对置的方式分离地配置的第二磁体5B、在Z轴方向上以及与第四固定线圈9D以对置的方式分离地配置的第四磁体5D。

具有大致立方体形状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例如安装于安装有拍摄元件(未图示)的主基板(未图示)上。相机模块例如由主基板、透镜驱动装置101、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透镜体、以及以与透镜体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主基板的拍摄元件构成。可动线圈3如图6所示,经由上侧板簧16、线8、基座部件18、以及主基板而连接于作为未图示的电流供给源的控制装置(控制回路)。固定线圈9经由线圈基板17、基座部件18、以及主基板而连接于作为电流供给源的控制装置。因此,上侧板簧16以及线8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可动线圈3流有电流时,轴方向驱动机构MK使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的电磁力产生。同样,在固定线圈9流有电流时,径向驱动机构RK使沿与光轴JD垂直的方向的电磁力产生。

透镜驱动装置101利用由轴方向驱动机构MK产生的沿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的电磁力,在拍摄元件的Z1侧(被拍摄体侧)通过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着与光轴JD平行的方向移动而实现作为透镜调整功能之一的自动焦点调整功能。具体而言,透镜驱动装置101使透镜保持部材2向从拍摄元件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微距拍摄,使透镜保持部件2向与拍摄元件接近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无限远拍摄。

透镜驱动装置101利用径向驱动机构RK产生的沿与光轴JD垂直的方向的电磁力,在拍摄元件的Z1侧(被拍摄体侧)通过使透镜保持部件2沿与光轴JD垂直的方向移动而实现作为透镜调整功能的另一个的漂移(shift)功能(抖动校正功能)。

接着,对透镜保持部件2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4所示包含形成为沿光轴JD延伸的筒状部12、以及从筒状部12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凸缘状部)52。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12的内周面通过粘合剂而固定有透镜体。因此,筒状部12的内周面没有形成有螺纹槽。但是,筒状部12的内周面为了将透镜体旋装也可以设有螺纹槽。此外,筒状部12在被拍摄体侧的端面设有上侧台座部12d,并且,在拍摄元件侧的端面设有下侧台座部12b(参照图11(B))。在上侧台座部12d安装有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具体而言,在上侧台座部12d的X1侧的部分以及Y2侧的部分载置并且固定有第一上侧板簧16A的内侧部分16iA,在上侧台座部12d的X2侧的部分以及Y1侧的部分载置并且固定有第二上侧板簧16B的内侧部分16iB。在下侧台座部12b安装有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本实施方式中,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通过粘合剂固定于下侧台座部12b。此外,筒状部12的外周面设有支承可动线圈3的线圈支承部12j。

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4所示还包含从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方形凸状的突出部72。突出部72包含第一突出部72A以及第二突出部72B。

突出部72构成为缠绕并保持有构成可动线圈3的线材33的两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72A缠绕有线材33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第二突出部72B缠绕有线材3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

缠绕于第一突出部72A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如图6所示,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与形成于第二上侧板簧16B的内侧部分16iB的连接板部16hB可通电地连接。此外,缠绕于第二突出部72B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如图6所示,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与形成于第一上侧板簧16A的内侧部分16iA的连接板部16hA可通电地连接。

如图3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体保持部件MH通过板簧6连接的状态下,板簧6以透镜保持部件2能够相对于磁体保持部件MH沿着光轴JD移动的方式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

上侧板簧16还作为用于能够向可动线圈3供给电流的供电部件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一上侧板簧16A的内侧部分16iA的连接板部16hA经由焊料与线材3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可通电地连接。另外,第一上侧板簧16A的线固定部分16cA经由焊料与第一线8A以及第二线8B可通电地连接。而且,第一线8A以及第二线8B经由基座部件18与电流供给源可通电地连接。同样,第二上侧板簧16B的内侧部分16iB的连接板部16hB经由焊料与线材33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可通电地连接。另外,第二上侧板簧16B的线固定部分16cB经由焊料与第三线8C以及第四线8D可通电地连接。而且,第三线8C以及第四线8D经由基座部件18与电流供给源可通电地连接。另外,下侧板簧26没有流通电流,因此也可以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另外,线材33与连接板部16h也可以通过导电性粘合剂接合。

基座部件18通过使用了液晶聚合物等的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而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部件18如图5所示具有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轮廓,并在中央具有开口18k。在基座部件18的被拍摄体侧的表面(Z1侧的表面)即上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有线圈基板17。本实施方式中,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形成有收容传感器10的凹部19。传感器10包含第一传感器10A以及第二传感器10B,凹部19包含第一凹部19A以及第二凹部19B。传感器10在安装于线圈基板17的下侧(Z2侧)的状态下收容于凹部19内。具体而言,第一传感器10A收容于第一凹部19A内,第二传感器10B收容于第二凹部19B内。

传感器10构成为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0由巨磁阻效应(Giant Magneto Resistive effect:GMR)元件构成,构成为对与传感器10受到的来自磁体5的磁场的大小的变化对应而变化的磁阻值进行测定,并检测包含磁体5的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但是,传感器10也可以构成为利用半导体磁阻(Semiconductor MagnetoResistive:SMR)元件、各向异性磁阻(Anisotropic Magneto Resistive:AMR)元件、或者隧道磁阻(Tunnel Magneto Resistive:TMR)元件等其他磁阻元件来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也可以利用霍尔元件来检测可动侧部件MB的位置。

线圈基板17如图5所示是安装于基座部件18的多层基板,使固定线圈9以及传感器10分别能够与外部通电。具体而言,线圈基板17除包含固定线圈9以外,还包含用于安装传感器10的焊盘以及布线图案等(以下,设为“布线图案等”)未图示的构成。

在基座部件18如图7所示通过嵌入成形而埋入有由包含铜、铁、或者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材料的金属板形成的端子部件7。图7(A)是埋入基座部件18的端子部件7的立体图,图7(B)是端子部件7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中,端子部件7构成为提供在基座部件18的侧面(Y1侧或者Y2侧的表面)露出的第一端子T1~第十五端子T15、在基座部材18的上表面(Z1侧表面)露出的第一导电部P1~第十六导电部P16、以及在基座部件18的侧面(Y1侧的表面)露出的第十七导电部P17。

第一端子T1连接于第一导电部P1。第一导电部P1包含导电部P1A以及导电部P1B。在导电部P1A通过焊料固定有第一线8A的下端部,在导电部P1B通过焊料固定有第二线8B的下端部。

第二端子T2连接于第二导电部P2。第二导电部P2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一固定线圈9A的一端。

第三端子T3连接于第三导电部P3。第三导电部P3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二固定线圈9B的一端。

第四端子T4连接于第四导电部P4。第四导电部P4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二传感器10B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

第五端子T5连接于第五导电部P5。第五导电部P5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二传感器10B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二端子。

第六端子T6连接于第六导电部P6。第六导电部P6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二传感器10B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三端子。

第七端子T7连接于第七导电部P7。第七导电部P7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二传感器10B的四个端子中的第四端子。

第八端子T8连接于第八导电部P8。第八导电部P8包含导电部P8C以及导电部P8D。在导电部P8C通过焊料固定有第三线8C的下端部,在导电部P8D通过焊料固定有第四线8D的下端部。

第九端子T9连接于第九导电部P9。第九导电部P9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一传感器10A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一端子。

第十端子T10连接于第十导电部P10。第十导电部P10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一传感器10A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二端子。

第十一端子T11连接于第十一导电部P11。第十一导电部P11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一传感器10A的四个端子中的第三端子。

第十二端子T12连接于第十二导电部P12。第十二导电部P12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一传感器10A的四个端子中的第四端子。

第十三端子T13连接于第十三导电部P13。第十三导电部P13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四固定线圈9D的一端。

第十四端子T14连接于第十四导电部P14。第十四导电部P14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于第三固定线圈9C的一端。

第十五导电部P15是用于将第一固定线圈9A与第三固定线圈9C串联连接的导电部,包含导电部P15A以及导电部P15C。在导电部P15A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有第一固定线圈9A的另一端,在导电部P15C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有第三固定线圈9C的另一端。

第十六导电部P16是用于将第二固定线圈9B与第四固定线圈9D串联连接的导电部,包含导电部P16B以及导电部P16D。在导电部P16B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有第二固定线圈9B的另一端,在导电部P16D经由布线图案等连接有第四固定线圈9D的另一端。

第十五端子T15连接于第十七导电部P17。第十七导电部P17是用于使壳体4接地的导电部,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连接于壳体4的外壁部4A的第四侧板部4A4。

根据上述的构成,与轴方向驱动机构MK相关的电流例如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从端子部件7的第一端子T1经过第一线8A(第二线8B)、第一上侧板簧16A的线固定部分16cA、第二弹性臂部16fA、外侧部分16eA、第一弹性臂部16gA、内侧部分16iA、连接板部16hA、可动线圈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卷绕部13、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第二上侧板簧16B的连接板部16hB、内侧部分16iB、第一弹性臂部16gB、外侧部分16eB、第二弹性臂部16fB、线固定部分16cB、以及第三线8C(第四线8D)而流入端子部件7的第八端子T8,或者沿其相反方向流动。

与第一径向驱动机构相关的电流,例如从端子部件7的第二端子T2经过第二导电部P2、第一固定线圈9A、第十五导电部P15(导电部P15A以及导电部P15C)、第三固定线圈9C、以及第十四导电部P14而流入第十四端子T14,或沿其相反方向流动。此外,与第二径向驱动机构相关的电流,例如从端子部材7的第三端子T3经过第三导电部P3第二固定线圈9B、第十六导电部P16(导电部P16B以及导电部P16D)、第四固定线圈9D、以及第十三导电部P13而流入第十三端子T13,或者沿其相反方向流动。另外,导电部与固定线圈之间通过形成于线圈基板17的未图示的焊盘以及布线图案等连接。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说明基于上侧板簧16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连接。图8是作为可动侧部件MB的构成要素的间隔部件SP、上侧板簧16、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立体图。图9是可动侧部件MB的构成要素的俯视图。图10是可动侧部件MB的构成要素的剖面图。具体而言,图10(A)示出了包含图9(E)所示的单点划线L1的与XY平面垂直的虚拟平面上的剖面,图10(B)示出了包含图9(E)所示的单点划线L2的与XY平面垂直的虚拟平面上的剖面。

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在安装有可动线圈3的状态下以能够与磁体保持部件MH接触的方式配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内侧。图9(B)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透镜保持部件2。

具体而言,磁体保持部件MH在俯视时呈矩形环状的框体中的四个角部的各个具有向内侧以及上方打开的凹部23d。透镜保持部件2具有从俯视时呈矩形环状的筒状部12中的四个角部的各个向外侧突出的四个突出部2p。磁体保持部件MH中的四个凹部23d构成为在利用板簧6支承透镜保持部件2的状态下,与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四个突出部2p非接触地对置。

上侧板簧16如图9(C)所示,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各自的上表面。图9(C)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上侧板簧16。具体而言,如图9(B)以及图9(C)所示,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载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载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端面ES1。

从上侧台座部12d向上方突出的四个突起部12t如图9(C)所示插通并且铆接于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贯通孔H1(参照图8)。其结果,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而且,上侧板簧16的连接板部16h与缠绕于突出部72的线材33如图9(D)所示,利用焊料SD接合。图9(D)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焊料SD。

从端面ES1向上方突出的八个突起部25t如图9(C)所示,插通于形成于外侧部分16e的八个贯通孔H2(参照图8)。

间隔部件SP如图9(D)所示,以在间隔部件SP与磁体保持部件MH之间夹着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的状态配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上表面。图9(D)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间隔部件SP。

从端面ES1向上方突出的八个突起部25t如图9(D)所示,插通于在间隔部件SP形成的八个贯通孔H3(参照图8)。上侧板簧16以及间隔部件SP配置为,在俯视时贯通孔H2与贯通孔H3重叠。然后,如图9(E)所示,在插通于贯通孔H3的突起部25t的前端涂覆粘合剂GL1。图9(E)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粘合剂GL1。其结果,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与间隔部件SP一体地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

如此,上侧板簧1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

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限制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即,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作为限制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第一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

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突出部2p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2c。而且,抵接部2c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规定的第一上升距离的量时,与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的下表面USF接触。图8以点图案示出了外侧部分16e的下表面USF中的与抵接部2c接触的部分CT。

另外,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具有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24c。而且,抵接部24c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规定的第一下降距离的量时,与突出部2p的下表面BSF接触。

另外,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限制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即,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也作为限制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第二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

具体而言,如图10(A)所示,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突出部2p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外侧移动了规定距离的量时,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的远位面DSF接触。

而且,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限制绕光轴JD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旋转。即,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构成为也作为限制绕光轴JD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旋转的第三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

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突出部2p如图10(B)所示,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绕光轴JD向右方旋转了规定角度的量时,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的右面RSF接触。同样,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突出部2p如图10(B)所示,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绕光轴JD向左方旋转了规定角度的量时,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的左面LSF接触。

接下来,参照图11以及图12,说明基于下侧板簧26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连接。图11是作为可动侧部件MB的构成要素的磁体保持部件MH、透镜保持部件2、下侧板簧26、以及磁体5的仰视图。图12是下侧板簧26的仰视图。具体而言,图12(A)是作为单体的下侧板簧26的仰视图。图12(B)是处于连接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的下侧板簧26的仰视图,与图11(C)中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R1对应。

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在安装有可动线圈3的状态下,在磁体保持部件MH的内侧配置为能够与磁体保持部件MH接触。图11(B)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透镜保持部件2。

下侧板簧26如图11(C)所示,配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各自的下表面。图11(C)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下侧板簧26。

下侧板簧26如图12(A)所示,包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部分26i、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四个外侧部分2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26i与外侧部分26e之间的四个弹性臂部26g。具体而言,内侧部分26i包含四个连接部分26c。邻接的两个连接部分26c利用连结部26p相互连结。另外,连接部分26c利用对应的弹性臂部26g连结于外侧部分26e。在四个外侧部分26e的各个形成贯通孔H4,并且形成有向离开贯通孔H4的方向延伸的悬臂梁部TG1。在四个连接部分26c的各个形成有贯通孔H5,并且形成有向离开贯通孔H5的方向延伸的悬臂梁部TG2。

具体而言,如图11(B)以及图11(C)所示,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载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侧台座部12b,下侧板簧26的外侧部分26e载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端面ES2。

从端面ES2向下方突出的四个突起部MHt如图11(C)所示,插通并且铆接于形成于外侧部分26e的四个贯通孔H4(参照图12(A))。其结果,下侧板簧26的外侧部分26e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

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如图11(C)所示,配置为形成于连接部分26c的贯通孔H5(参照图12(A))与形成于下侧台座部12b的凹部RS1(参照图11(B))在光轴方向上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贯通孔H5的各个如图12(A)所示那样通过五个贯通孔的组合构成。具体而言,各贯通孔H5通过配置于中央的圆形的中央贯通孔和在该中央贯通孔的外侧沿一个同心圆的圆周方向配置的四个部分圆环状的贯通孔的组合构成。

而且,如图11(D)所示,在下侧板簧26的连接部分26c的下表面(Z2侧的面)中的形成有贯通孔H5的部分涂覆有粘合剂GL2。图11(D)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粘合剂GL2。其结果,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

如此,下侧板簧2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

磁体5如图11(E)所示,利用粘合剂(未图示的)安装于磁体保持部件MH。图11(E)为了清楚起见,以标注了点图案的状态示出了磁体5。

从下侧板簧26的外侧部分26e延伸的悬臂梁部TG1是透镜保持部件2向作为拍摄元件侧的下方(Z2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2(B)所示,具有接触部CP1以及弹性部EP1。

接触部CP1配置为在下侧板簧2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透镜保持部件2的Z2侧的端面ES3向下方突出的抵接部12c(参照图11(B))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3位于比下侧台座部12b(参照图11(B))的端面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移动规定的第二下降距离的量,则接触部CP1与抵接部12c接触,弹性部EP1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下降距离被设定为比磁体保持部件MH的抵接部24c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的下表面BSF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降距离即第一下降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悬臂梁部TG1在第一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从下侧板簧26的连接部分26c延伸的悬臂梁部TG2是透镜保持部件2向作为被拍摄体侧的上方(Z1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2(B)所示,具有接触部CP2以及弹性部EP2。

接触部CP2配置为在下侧板簧2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磁体保持部件MH的Z2侧的端面ES4向下方突出的抵接部MHc(参照图11(A))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4位于比端面ES2(参照图11(B))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移动规定的第二上升距离的量,则接触部CP2与抵接部MHc接触,弹性部EP2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上升距离被设定为比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的抵接部2c与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的下表面USF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升距离即第一上升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悬臂梁部TG2在第一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抵接部12c以及抵接部MHc各自的突出量设定为使第二下降距离与第二上升距离相同。然而,抵接部12c以及抵接部MHc各自的突出量也可以设定为使第二下降距离与第二上升距离不同。

接下来,参照图13,说明基于作为下侧板簧26的另一构成例的下侧板簧26X的透镜保持部件2与磁体保持部件MH的连接。图13是下侧板簧26X的仰视图,与图12对应。具体而言,图13(A)是作为单体的下侧板簧26X的仰视图,与图12(A)对应。图13(B)是处于连接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的下侧板簧26X的仰视图,与图12(B)对应。

下侧板簧26X如图13(A)所示,包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部分26i、固定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四个外侧部分2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26i与外侧部分26e之间的四个弹性臂部26g。具体而言,内侧部分26i包含四个连接部分26c。邻接的两个连接部分26c利用连结部26p相互连结。另外,连接部分26c利用对应的弹性臂部26g连结于外侧部分26e。在四个外侧部分26e的各个形成有贯通孔H4。在四个弹性臂部26g的各个形成有向朝向内侧部分26i的方向延伸的悬臂梁部TG3。在四个连接部分26c的各个形成有贯通孔H5,并且形成有向离开贯通孔H5的方向延伸的悬臂梁部TG4。

下侧板簧26X主要在具有从弹性臂部26g延伸的悬臂梁部TG3这一点与具有从外侧部分26e延伸的悬臂梁部TG1的下侧板簧26不同,但在其他方面具有与下侧板簧26相同的构成。

具体而言,下侧板簧26X的内侧部分26i载置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侧台座部12b,下侧板簧26X的外侧部分26e载置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端面ES2。

从下侧板簧26X的弹性臂部26g延伸的悬臂梁部TG3是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Z2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3(B)所示,具有接触部CP3以及弹性部EP3。

接触部CP3配置为在下侧板簧26X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透镜保持部件2的Z2侧的端面ES5向下方突出的抵接部12c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5位于比下侧台座部12b(参照图11(B))的端面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移动规定的第三下降距离的量,则接触部CP3与抵接部12c接触,弹性部EP3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下降距离被设定为比形成于磁体保持部件MH的凹部23d的抵接部24c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的下表面BSF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降距离即第一下降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悬臂梁部TG3在第一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从下侧板簧26X的连接部分26c延伸的悬臂梁部TG4是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Z1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3(B)所示,具有接触部CP4以及弹性部EP4。

接触部CP4配置为在下侧板簧2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磁体保持部件MH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磁体保持部件MH的Z2侧的端面ES4下方突出的抵接部MHc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4位于比端面ES2(参照图11(B))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移动规定的第三上升距离的量,则接触部CP4与抵接部MHc接触,弹性部EP4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上升距离被设定为比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p的抵接部2c与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的下表面USF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升距离即第一上升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悬臂梁部TG4在第一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抵接部12c以及抵接部MHc各自的突出量设定为使第三下降距离与第三上升距离相同。然而,抵接部12c以及抵接部MHc各自的突出量也可以设定为使第三下降距离与第三上升距离不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弹性部EP4形成有贯通孔H6。贯通孔H6用于减小弹性部EP4的弹簧常数。贯通孔H6也可以是狭缝状。通过形成贯通孔H6,设计者即使在不能增大弹性部EP4的设计长度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所希望的弹簧常数。

接下来,参照图14以及图15,对作为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另一构成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1A进行说明。图14包含透镜驱动装置101A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完成立体图。图14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A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了壳体4从下侧部件LB分离的状态。图15是下侧部件LB的分解立体图。透镜驱动装置101A的下侧部件LB包含间隔部件SP、上侧板簧16、透镜保持部件2、可动线圈3、磁体5、下侧板簧26、端子部件7X以及基座部件18。

透镜驱动装置101A主要在是具备轴向驱动机构MK但不具备径向驱动机构的透镜驱动装置这一点,与具备轴向驱动机构MK以及径向驱动机构RK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不同。

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的可动线圈3具有与透镜驱动装置101中的可动线圈3相同的构成。对于壳体4以及磁体5也相同。

上侧板簧16如图15所示,包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部分16i、固定于作为支承部件的间隔部件SP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部分1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16i与外侧部分16e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16g。在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上侧板簧16无需作为供电部件发挥功能,因此构成为未被分离成两个的单一的部件。另外,上侧板簧16由于未流过电流,因此也可以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

间隔部件SP构成为,以能够在上侧板簧16的上下确保在上侧板簧16沿光轴方向上下弹性变形时所需的空间的方式保持上侧板簧16。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间隔部件SP包含配置于上侧板簧16之上的上侧间隔部件USP和配置于上侧板簧16之下的下侧间隔部件LSP。即,上侧板簧16构成为由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夹持外侧部分16e。

下侧板簧26如图15所示,包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内侧部分26i、固定于作为支承部件的基座部件18的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外侧部分26e、以及位于内侧部分26i与外侧部分26e之间的弹性臂部26g。在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下侧板簧26构成为作为用于能够向可动线圈3供给电流的供电部件发挥功能。因此,下侧板簧26包含相互分离的第一下侧板簧26A与第二下侧板簧26B。图15示出了第一下侧板簧26A中的内侧部分26iA、外侧部分26eA、两个弹性臂部26gA和第二下侧板簧26B中的内侧部分26iB、外侧部分26eB、两个弹性臂部26gB。

透镜保持部件2通过对液晶聚合物(LCP)等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形而形成。具体而言,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15所示,包含形成为沿光轴JD延伸的筒状部12、以及从筒状部1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凸缘状部)52。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在筒状部12的内周面以使透镜体旋装而设有螺纹槽。

另外,筒状部12在被拍摄体侧的端面设有上侧台座部12d,并且在拍摄元件侧的端面设有下侧台座部12b(图15中不可见)。在上侧台座部12d安装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在下侧台座部12b安装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下侧板簧26的内侧部分26i如后述那样通过铆接固定于下侧台座部12b。在筒状部12的外周面设有支承可动线圈3的线圈支承部12j。

透镜保持部件2如图15所示,还包含从拍摄元件侧(Z2侧)的端面向下方(Z2方向)突出的方形凸状的突出部72。突出部72包含第一突出部72A以及第二突出部72B(图15中不可见)。

突出部72构成为缠绕并保持构成可动线圈3的线材33的两端。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突出部72A缠绕有线材33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第二突出部72B缠绕有线材3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

缠绕于第一突出部72A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如图15的虚线所示,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与形成于第一下侧板簧26A的内侧部分26iA的连接板部26hA可通电地连接。另外,缠绕于第二突出部72B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如图15的虚线所示,通过焊料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与形成于第二下侧板簧26B的内侧部分26iB的连接板部26hB可通电地连接。

透镜保持部件2还包含从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四个突出部2q。突出部2q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规定的第四上升距离的量时与壳体4的上表面部4B的背面(Z2侧的面)接触。即,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q与壳体4的上表面部4B构成为作为限制光轴方向上的向上方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

基座部件18通过使用了液晶聚合物等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而形成。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基座部件18具有俯视时呈矩形状的轮廓,在中央具有开口18k。而且,在基座部件18中通过嵌入成形埋入有由包含铜、铁、或者以它们为主要成分的合金等材料的金属板形成的端子部件7X。图15为了清楚起见,将实际上埋入于基座部件18的端子部件7X以与基座部件18分离的状态表示。

端子部件7X包含第一端子部件7A、第二端子部件7B、以及第三端子部件7C。第一端子部件7A包含从基座部件18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端子部7AT和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露出的导体部7AP。同样,第二端子部件7B包含从基座部件18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端子部7BT和在基座部件18的上表面露出的导体部7BP。第三端子部件7C是作为接地用端子发挥功能的部件,构成为与构成壳体4的外壁部4A的下端部接触。

第一端子部件7A的导体部7AP如图15的虚线所示,通过焊接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一下侧板簧26A的外侧部分26eA。另外,第二端子部件7B的导体部7BP如图15的虚线所示,通过焊接或者导电性粘合剂等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二下侧板簧26B的外侧部分26eB。

基座部件18还包含从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四个突出部18q。突出部18q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规定的第四下降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端面接触。即,基座部件18的突出部18q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端面构成为作为限制光轴方向上的向下方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过度的移动的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

在将下侧板簧26组装于透镜驱动装置101A时,外侧部分26e固定于基座部件18。外侧部分26e的固定如图15所示,通过对从基座部件18中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向上方(Z1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六个突起部18t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来实现。具体而言,突起部18t插通并且铆接于在外侧部分26e形成的贯通孔H7。内侧部分2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内侧部分26i的固定通过对从透镜保持部件2中的拍摄元件侧(Z2侧)的端面(下侧台座部12b)向下方(Z2方向)突出的圆形凸状的六个突起部2t(图15中不可见)实施热铆接或者冷铆接而实现。具体而言,突起部2t插通并且铆接于在内侧部分26i形成的贯通孔H8。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下侧板簧26构成为作为用于能够向可动线圈3供给电流的供电部件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如图15的虚线所示,第一下侧板簧26A的内侧部分26iA中的连接板部26hA经由焊料可通电地连接于线材33的卷绕开始侧的端部33A。另外,第一下侧板簧26A的外侧部分26eA经由激光焊接部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一端子部件7A的导体部7AP。而且,导体部7AP经由端子部7AT可通电地连接于电流供给源。同样,第二下侧板簧26B的内侧部分26iB中的连接板部26hB经由焊料可通电地连接于线材33的卷绕结束侧的端部33B。另外,第二下侧板簧26B的外侧部分26eB经由激光焊接部可通电地连接于第二端子部件7B的导体部7BP。而且,导体部7BP经由端子部7BT可通电地连接于电流供给源。

接下来,参照图16以及图17,对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的上侧板簧16与其他构成要素的连接进行说明。图16(A)是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板簧16的立体图。在图16(A)中,在透镜保持部件2安装有可动线圈3。图16(B)是由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夹持的上侧板簧16的立体图。图17(A)是由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夹持的上侧板簧16的侧视图。图17(B)是配置于上侧板簧16的下侧的下侧间隔部件LSP的俯视图。图17(C)是配置于上侧板簧16的上侧的上侧间隔部件USP的仰视图。图17(B)以及图17(C)以虚线示出了上侧板簧16的轮廓。

上侧板簧16的内侧部分16i如图16(A)所示,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参照图15)。而且,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Z1侧的面)。具体而言,上侧板簧16利用涂覆于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四个缺口部CT1(参照图15)的各个的粘合剂GL3粘合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此时,上侧板簧16配置为,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四个缺口部CT1的位置与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中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的四个凹部RS2(参照图15)的位置对应。

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如图16(B)所示那样由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夹持。具体而言,下侧间隔部件LSP如图17(B)所示,具有从Z1侧的端面向上方隆起的八个隆起部LPT。上侧间隔部件USP如图17(C)所示,具有从Z2侧的端面向下方隆起的八个隆起部UPT。而且,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如图17(A)所示,被上侧间隔部件USP中的八个隆起部UPT和下侧间隔部件LSP中的八个隆起部LPT夹持。

上侧板簧16还包含从内侧部分26i向外侧延伸的双支撑梁部TG5。双支撑梁部TG5是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6(A)所示,具有接触部CP5以及弹性部EP5。

接触部CP5如图17(B)所示,配置为在上侧板簧16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间隔部件SP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下侧间隔部件LSP的Z1侧的端面ES6向上方突出的抵接部50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6位于比隆起部LPT的端面靠下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移动规定的第五下降距离的量,则接触部CP5的下表面与抵接部50接触,弹性部EP5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2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下降距离被设定为比透镜保持部件2的Z2侧的端面与基座部件18的突出部18q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降距离即第四下降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双支撑梁部TG5在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同样,接触部CP5如图17(C)所示,配置为在上侧板簧1固定于6透镜保持部件2以及间隔部件SP的各个的状态下,与从上侧间隔部件USP的Z2侧的端面ES7下方突出的抵接部51在光轴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ES7位于比隆起部UPT的端面靠上侧的位置。根据该配置,若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移动规定的第五上升距离的量,则与接触部CP5的上表面抵接部51接触,弹性部EP5弹性变形,从而产生恢复力,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向Z1侧的进一步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上升距离被设定为比壳体4的上表面部4B的背面(Z2侧的面)与透镜保持部件2的突出部2q接触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升距离即第四上升距离小的距离。这是为了使双支撑梁部TG5在机械止挡件发挥功能之前作为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

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于下侧间隔部件LSP的端面ES6的四个抵接部50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隔着双支撑梁部TG5的接触部CP5而与形成于上侧间隔部件USP的端面ES7的四个抵接部51对置。然而,抵接部50也可以配置为不与抵接部51对置。即,抵接部50也可以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不与抵接部51重叠。另外,与一个双支撑梁部TG5接触的抵接部50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对于与一个双支撑梁部TG5接触的抵接部51的个数也相同。另外,抵接部50的个数也可以与抵接部51的个数不同。另外,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抵接部50以及抵接部51各自的突出量设定为使第五下降距离与第五上升距离相同。然而,抵接部50以及抵接部51各自的突出量也可以设定为使第五下降距离与第五上升距离不同。

另外,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5也可以用悬臂梁部置换。具体而言,一个双支撑梁部TG5也可以用一个悬臂梁部置换,也可以用一对悬臂梁部(两个悬臂梁部)置换,也可以用三个以上的悬臂梁部置换。另外,双支撑梁部TG5的弹簧常数比具有相同大小以及形状的悬臂梁部的弹簧常数大。另外,典型来说,从弹性部EP5的根部到抵接部50所接触的部分的沿着双支撑梁部TG5的长度越小,双支撑梁部TG5的弹簧常数越大。设计者能够基于这些事实决定冲击缓和部的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18以及图19,对上侧板簧16的另一构成例即上侧板簧16X所含的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6进行说明。图18是上侧板簧16X所安装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与图16(A)对应。在图18中,在透镜保持部件2缠绕有可动线圈3。图19是上侧板簧16X所安装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立体图,与图18中的虚线所包围的部分R2对应。具体而言,图19(A)示出了安装上侧板簧16X之前的透镜保持部件2,图19(B)示出了安装上侧板簧16X之后的透镜保持部件2,图19(C)示出了安装上侧板簧16X、涂覆粘合剂GL3、并且安装减振件GE之后的透镜保持部件2。

上侧板簧16X在构成为安装减振件GE这一点与图16(A)所示的上侧板簧16不同,但在其他方面具有与上侧板簧16相同的构成。因此,以下,省略共同部分的说明,详细说明不同部分。

上侧板簧16X如图18所示,包含从内侧部分16i向外侧延伸的双支撑梁部TG6。双支撑梁部TG6是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发挥功能的冲击缓和部的一个例子,如图18所示,具有凸部PR、接触部CP6、以及弹性部EP6。接触部CP6具有与图16(A)所示的接触部CP5相同的构成,并且与接触部CP5相同地发挥功能。同样,弹性部EP6具有与图16(A)所示的弹性部EP5相同的构成,并且与弹性部EP5相同地发挥功能。

凸部PR是从接触部CP6朝向内侧部分16i突出的部分。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凸部PR经由减振件GE连结于内侧部分16i,并且经由减振件GE连结于透镜保持部件2。

减振件GE是用于使由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6引起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振动衰减加速的部件。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减振件GE是凝胶化了的粘合剂,配置为将透镜保持部件2与双支撑梁部TG6相连。

具体而言,双支撑梁部TG6是作为弹性体的上侧板簧16X的一部分,因此在落下冲击时,在接触部CP6与抵接部50或者抵接部51接触之后反弹,使透镜保持部件2上下振动。减振件GE能够加速该透镜保持部件2的振动的衰减。

上侧板簧16X的内侧部分16i如图19(A)以及图19(B)所示,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而且,内侧部分16i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表面(Z1侧的面)。具体而言,上侧板簧16X利用涂覆于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缺口部CT1的各个的粘合剂GL3粘合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

上侧板簧16X的双支撑梁部TG6如图19(B)所示,配置为从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侧台座部12d向外侧伸出。另外,双支撑梁部TG6的凸部PR配置为朝向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缺口部CT2的各个突出。此时,上侧板簧16X配置为,形成于内侧部分16i的缺口部CT2的位置与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被拍摄体侧(Z1侧)的端面的凹部RS3的位置对应。

减振件GE如图19(C)所示,配置为将凸部PR、内侧部分16i以及透镜保持部件2相连。

根据该构成,减振件GE能够使由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6引起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振动衰减加速。

如上述那样,透镜驱动装置101例如如图12所示,具有作为支承部件的磁体保持部件MH、能够保持透镜体的透镜保持部件2、被设为将磁体保持部件MH与透镜保持部件2相连的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磁体保持部件MH向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即轴向驱动机构MK、在透镜保持部件2上方移动时发挥功能的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2、以及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时发挥功能的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1。而且,悬臂梁部TG1以及悬臂梁部TG2由作为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的某一方的板簧的下侧板簧26构成。即,悬臂梁部TG1以及悬臂梁部TG2作为下侧板簧26的一部分而一体化。

或者,透镜驱动装置101A例如如图15所示,具有作为支承部件的间隔部件SP以及基座部件18、能够保持透镜体的透镜保持部件2、被设为将间隔部件SP与透镜保持部件2相连的上侧板簧16、以及被设为将基座部件18与透镜保持部件2相连的下侧板簧26、使透镜保持部件2相对于间隔部件SP以及基座部件18向光轴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即轴向驱动机构MK、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时发挥功能而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并且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时发挥功能而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5。而且,双支撑梁部TG5由作为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的某一方的板簧的上侧板簧16构成。即,双支撑梁部TG5作为上侧板簧16的一部分而一体化。

利用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中的一方的板簧以实现冲击缓和部的上述构成,能够提高具有对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方向移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和的构造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以及101A各自的设计自由度。例如上述构成能够确保与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中的另一方的板簧相关的较高的设计自由度。这是因为,无需在另一方的板簧设置冲击缓和部。另外,由于上述构成利用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中的一方的板簧以实现冲击缓和部,因此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这是因为,形成冲击缓和部被形成为一方的板簧的一部分,即,冲击缓和部无需形成为单体的部件。另外,由于上述构成利用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中的一方的板簧以实现冲击缓和部,因此能够防止第一冲击缓和部与第二冲击缓和部的干扰。

透镜驱动装置101以及101A期望的是构成为第一冲击缓和部具有第一弹性部,并且第二冲击缓和部具有第二弹性部。例如如图1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构成为,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2具有作为第一弹性部的弹性部EP2,并且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1具有作为第二弹性部的弹性部EP1。或者,如图16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01A构成为,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双方发挥功能的双支撑梁部TG5具有作为第一弹性部以及第二弹性部的弹性部EP5。

根据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以及101A能够利用冲击缓和部弹性地吸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运动能量,因此能够抑制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过度地快速移动。

也可以在第一弹性部以及第二弹性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贯通孔。例如如图13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时发挥功能的第一冲击缓和部的第一弹性部即悬臂梁部TG4的弹性部EP4形成有贯通孔H6。

该构成例如即使在因某些因素限制了弹性部EP4的设计长度的情况下,也可使所希望的弹簧常数实现。这是因为,设计者通过变更贯通孔H6的形状以及大小等,能够调整悬臂梁部TG4的弹簧常数。

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中的一方的板簧、即包含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板簧期望的是具有固定于支承部件的第一部分、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第二部分、以及位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弹性臂部。在该情况下,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的一方与第一部分相连,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的另一方与第二部分相连。例如在图1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中,下侧板簧26具有固定于作为支承部件的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一部分的外侧部分26e、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二部分的内侧部分26i、以及位于外侧部分26e与内侧部分26i之间的弹性臂部26g。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2与作为第二部分的内侧部分26i相连,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1与作为第一部分的外侧部分26e相连。或者,在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由上侧板簧16构成的情况下,上侧板簧16具有固定于作为支承部件的磁体保持部件MH的作为第一部分的外侧部分16e、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2的作为第二部分的内侧部分16i、以及位于外侧部分16e与内侧部分16i之间的第一弹性臂部16g。在该情况下,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与作为第一部分的外侧部分16e相连,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与作为第二部分的内侧部分16i相连。

在该构成中,由于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形成为一张板簧的一部分,因此可抑制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初始状态下的光轴方向上的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各自的位置(高度)的偏差。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初始状态的意思例如是以光轴方向成为铅垂方向的方式配置透镜驱动装置101、并且驱动机构未被供给电流时的状态。因而,该构成能够提高初始状态下的第一冲击缓和部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的精度,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上升距离的偏差。另外,该构成能够提高初始状态下的第二冲击缓和部的光轴方向上的位置(高度)的精度,因此能够抑制第二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时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下降距离的偏差。因此,该构成能够更可靠地缓和透镜保持部件2沿光轴方向移动时的冲击。

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与弹性臂部相连。例如在图1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中,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3与下侧板簧26的弹性臂部26g相连。即,在该构成中,弹性臂部26g的一部分被用作冲击缓和部。因此,该构成例如能够缓和与冲击缓和部的配置相关的限制,能够提高透镜驱动装置101的外壳内的空间的空间效率。这是因为,在该构成中,第二冲击缓和部并不一定需要从下侧板簧26的外侧部分26e延伸。

支承部件期望的是具有与冲击缓和部的上表面对置的第一抵接部和与冲击缓和部的下表面对置的第二抵接部。例如在图15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具有第一冲击缓和部以及第二冲击缓和部的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5形成于上侧板簧16。而且,作为支承部件的上侧间隔部件USP具有与双支撑梁部TG5的上表面对置的作为第一抵接部的抵接部51,作为支承部件的下侧间隔部件LSP具有与双支撑梁部TG5的下表面对置的作为第二抵接部的抵接部50。

在该构成中,双支撑梁部TG5既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也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发挥功能,因此无需将第一冲击缓和部与第二冲击缓和部配置于不同的位置。因此,该构成能够提高与配置冲击缓和部的位置相关的设计自由度。

冲击缓和部也可以形成为双支撑梁状。例如如图15所示,冲击缓和部也可以由作为上侧板簧16的一部分的双支撑梁部TG5构成。在该情况下,上侧板簧16具有配置为沿构成壳体4的外壁部4A的第一侧板部4A1延伸(从光轴JD观察时配置于X1侧)的双支撑梁部TG5、以及配置为沿第三侧板部4A3延伸(从光轴JD观察时配置于X2侧)的双支撑梁部TG5。

在该构成中,由于利用双支撑梁部TG5,因此与利用具有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的悬臂梁部的情况相比,弹簧常数更大。因此,该构成也能够应对于在利用悬臂梁部的情况下弹簧常数变得过小而不能实现希望的弹簧常数这样的状况。

支承部件也可以具有一对间隔部件SP。在该情况下,包含冲击缓和部的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的某一方的板簧被一对间隔部件SP夹持。例如在图15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A中,支承部件包含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的组合。而且,包含作为冲击缓和部的双支撑梁部TG5的上侧板簧16被上侧间隔部件USP与下侧间隔部件LSP夹持其外侧部分16e。

在该构成中,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最大移动量可通过变更间隔部件SP的厚度来调整。具体而言,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的最大移动量可通过变更上侧间隔部件USP的厚度来调整,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的最大移动量可通过变更下侧间隔部件LSP的厚度来调整。

第一冲击缓和部期望的是在光轴JD的周围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三个以上。同样,第二冲击缓和部期望的是在光轴的周围沿周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三个以上。例如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2如图12(A)所示,在光轴JD的周围沿周向以约90度间隔配置有四个。同样,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1如图12(A)所示,在光轴JD的周围沿周向以约90度间隔配置有四个。

根据该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01例如能够防止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且悬臂梁部TG2与磁体保持部件MH接触时,透镜体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光轴JD倾斜。这是因为,透镜驱动装置101能够使四个悬臂梁部TG1同时与磁体保持部件MH接触。另外,第一冲击缓和部例如也可以在光轴JD的周围沿周向以约120度间隔配置有三个,也可以在光轴JD的周围沿周向以约60度间隔配置有六个。对于第二冲击缓和部也相同。

透镜驱动装置101期望的是具有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第一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抵接的第一限动部、以及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了第二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抵接的第二限动部。在该情况下构成为,第一冲击缓和部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比第一距离小的距离的量时发挥功能,第二冲击缓和部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了比第二距离小的距离的量时发挥功能。例如图10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01具有作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第一上升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抵接的第一限动部的上侧板簧16的外侧部分16e的下表面USF;以及作为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了第一下降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抵接的第二限动部的抵接部24c。在该情况下构成为,作为第一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2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上方移动了比第一上升距离小的第二上升距离的量时与磁体保持部件MH接触,作为第二冲击缓和部的悬臂梁部TG1在透镜保持部件2向下方移动了比第一下降距离小的第二下降距离的量时与透镜保持部件2接触。

在该构成中,光轴方向上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移动在被机械止挡件限制之前被冲击缓和部限制。因此,该构成能够防止透镜保持部件2与构成机械止挡件的部件(上侧板簧16或者磁体保持部件MH)之间的碰撞力过度地变大。另外,该构成能够抑制透镜保持部件2与构成机械止挡件的部件接触为止的区间内的透镜保持部件2的急剧移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上侧板簧16以及下侧板簧26的塑性变形。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适用各种变形以及置换等。此外,参照上述实施方式而说明的各个特征只要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就可以进行适当地组合。

例如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1中,线8的下端部固定于埋设于基座部件18的端子部件7。然而,线8的下端部也可以固定于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基座部件18,并与形成于基座部件18的导电图案可通电地连接。或者,线8的下端部也可以固定于层叠于基座部件18的柔性印刷基板或者线圈基板等固定侧部件。

相关技术
  •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322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