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龙骨框架、悬吊墙及悬吊墙组件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5:04


一种龙骨框架、悬吊墙及悬吊墙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骨框架、悬吊墙及悬吊墙组件。

背景技术

在建筑室内装饰装修中,通常会在楼板或者横梁等顶部结构的下方悬挂悬吊墙,用于分隔室内的顶部空间。相关技术中,悬吊墙的主要受力构件为龙骨框架。但是,由于安装于龙骨框架表面的墙板增加了悬吊墙的整体质量,而龙骨框架本身板材的材质较薄。因此,仅通过多个龙骨连接形成的龙骨框架负载能力较低,不足以承载悬吊墙的整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骨框架、悬吊墙及悬吊墙组件,旨在提高龙骨框架的承载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龙骨框架,连接于顶部结构,包括第一龙骨、多个第二龙骨、第一加强件以及第三连接件。其中,第一龙骨具有第一长度方向。多个第二龙骨沿第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二龙骨分别具有相同的第二长度方向,沿第二长度方向,多个第二龙骨的同一端均与第一龙骨相连接。第一加强件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与第二龙骨靠近顶部结构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加强板与第一龙骨贴合,并均通过第三连接件与顶部结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龙骨框架,第二龙骨与第二加强板连接。由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弯折连接,且第一加强板可以通过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套的螺钉等连接件依次与第一龙骨和顶部结构连接。如此,第二龙骨在通过第一龙骨与顶部结构连接的基础上,额外设置的第一加强件可以局部增加第二龙骨与第一龙骨以及顶部结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龙骨框架的整体负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框架还包括第三龙骨以及多个第二加强件。沿第二长度方向,每个第二龙骨的另一端均与第三龙骨连接。每个第二加强件分别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三加强板和第四加强板。每个第三加强板均与第三龙骨相连接,且每个第四加强板与一个第二龙骨远离顶部结构的一端相连接。通过第二加强件以提高第二龙骨与第三龙骨的连接强度,有利于增加龙骨框架的整体负载能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件的板材厚度大于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的板材厚度,有利于提高第二龙骨与第一龙骨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件的板材厚度大于第二龙骨和第三龙骨的板材厚度有利于提高第二龙骨与第三龙骨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龙骨通过第一加强件与第一龙骨相连接。每个第二龙骨均通过第二加强件与第三龙骨相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吊墙,包括第一方面中的龙骨框架以及墙板。其中,龙骨框架具有第三直线方向,第三直线方向同时垂直于第一长度方向和第二长度方向。沿第三直线方向,龙骨框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至少一层墙板。沿第二长度方向,龙骨框架远离顶部结构的一侧连接至少一层墙板。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包括第一方面中的龙骨框架,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墙板为石膏板。用于作为悬吊墙的装饰表面,并承载悬吊墙的部分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悬吊墙还包括密封材料层,且密封材料层填充于顶部结构与悬吊墙之间。通过悬吊墙的与顶部结构之间的密封连接,可以避免烟雾由悬吊墙和顶部结构之间的缝隙处向外扩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悬吊墙还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层。沿第三直线方向,靠近龙骨框架的两层墙板之间填充有保温隔热材料层。通过填充保温隔热材料层,可以增加悬吊墙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框架为多个,多个龙骨框架沿第一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相邻两个龙骨框架之间通过墙板连接。有利于提高悬吊墙的设置长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悬吊墙组件,包括第二方面中的悬吊墙以及防火卷帘门。防火卷帘门安装于悬吊墙远离顶部结构的位置,且沿第一长度方向分布,用于分隔室内空间。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组件包括第二方面中的悬吊墙,因此二者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外,通过悬吊墙和防火卷帘门的配合,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分隔室内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悬吊墙组件还包括斜撑支柱,沿第三直线方向,斜撑支柱位于悬吊墙的任意侧。斜撑支柱的一端与顶部结构连接,且与悬吊墙间隔设置。斜撑支柱的另一端与悬吊墙远离顶部结构的位置相连接。通过设置斜撑支柱,可以对悬吊墙进行支撑加固,避免悬吊墙的弯曲翻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组件的右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组件的后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的右视图;

图4为相关技术中的悬吊墙包括龙骨框架以及金属管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金属管支撑架与顶部结构连接位置的仰面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龙骨框架的正视图;

图7A为图6中所示的第二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龙骨的截面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龙骨的截面图;

图8为图6中所示的第一龙骨与第一加强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3中所示的悬吊墙靠上端的仰视图;

图10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6所示的多个龙骨框架的正视图;

图13为图9中C-C处下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图9中C-C处上端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顶部结构;

200-悬吊墙;

210-龙骨框架;

211-第一龙骨;2111-第一侧板;2112第一支撑板;

212-第二龙骨;2121-第二侧板;2122-第二支撑板;2123-二次翻边;

213-第三龙骨;2131-第三支撑板;2132-第三侧板;

214-第一连接件;

215-第二连接件;

216-第一加强件;2161-第一加强板;2162-第二加强板;2163-第一加强孔;2164-第二加强孔;

217-第三连接件;

218-第二加强件;2181-第三加强板;2182-第四加强板;

220-墙板;221-第一墙板层;222-第二墙板层;223-第三墙板层;

230-保温隔热材料层;

240-密封材料层;241-密封垫层;242-密封条;

300-防火卷帘门;

400-斜撑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右”、“前”、“后”、“底”等方位术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相对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可以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附图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备精度或者安装误差的限制,绝对的平行或者垂直效果是难以达到的。在本申请中有关垂直、平行或者同向描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限定条件,而是表示可以在预设误差范围内实现垂直或者平行的结构设置,并达到相应的预设效果,如此,可以最大化的实现限定特征的技术效果,并使得对应技术方案便于实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例”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悬吊墙是一种悬挂于楼板或者横梁等顶部结构的下方的一种悬空的墙体,一般用于分隔室内的顶部空间,顶部火灾时还可以阻挡烟气及火焰波及相邻空间。示例性的,在一个办公楼层中,如需通过玻璃分隔出多个办公室或者会议室。通常会在楼板的下方或者沿横梁的走向悬挂安装悬吊墙,并使悬吊墙的下端低于吊顶平面、或者与吊顶平面平齐。随后会在悬吊墙的下端与底层楼板之间安装玻璃隔断,以围成对应的办公室或者会议室。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吊墙组件。其中,悬吊墙组件安装于顶部结构100的下方,该悬吊墙组件包括悬吊墙200。悬吊墙200的上端与顶部结构100连接,且悬吊墙200的下端悬空设置。

示例性的,悬吊墙200的下端与底层楼板之间可以安装玻璃隔断墙或者轻质隔墙用于围成办公室或者会议室。

此外,悬吊墙200的下端也可以悬空设置。这时,悬吊墙200的下端同样低于室内吊顶平面、或者与室内吊顶平面平齐,用于分隔吊顶平面上方的室内空间。但是由于悬吊墙200的下端距离室内的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仅能分隔室内的上部空间。

为了在室内某一区域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隔离该区域。继续参照图1,悬吊墙组件还包括防火卷帘门300。防火卷帘门300安装于悬吊墙200的下端,可以位于悬吊墙200的前侧,也可以位于悬吊墙200的后侧。如此,在室内某一区域发生火灾后,可以启动包围该区域的防火卷帘门300,并使之向下展开至底层楼板处,以将该区域隔离开来,从而避免火灾的蔓延。

对于悬吊墙200而言,参照图2,由于悬吊墙20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较长,仅通过悬吊墙200的上端与顶部结构100的连接不足以稳定固定悬吊墙200。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悬吊墙200会受力在前后方向摇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悬吊墙组件还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斜撑支柱400,且每个斜撑支柱400的上端与顶部结构100连接。参照图1,在前后方向上,斜撑支柱400的上端与悬吊墙的上端连接于顶部结构100的不同位置,即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且每个斜撑支柱400的下端与悬吊墙200的下端连接。如此,斜撑支柱400、悬吊墙200以及部分顶部结构100共同围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使得斜撑支柱400在前后方向上对悬吊墙200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悬吊墙200的晃动。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斜撑支柱400可以安装于悬吊墙200的后侧。此外,斜撑支柱400也可以安装于悬吊墙200的前侧。还可以在悬吊墙200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斜撑支柱。

其中,斜撑支柱4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图2所示,斜撑支柱为4个,分别与顶部结构100和悬吊墙200连接,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以增强悬吊墙200与顶部结构100连接的稳定性。

对于斜撑支柱40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截面为槽型的龙骨,也可以是截面为L形的龙骨(如角钢)。在此不作限定。并且,为了避免斜撑支柱400的设置影响室内的装饰效果,一般会在斜撑支柱400的下方进行吊顶,以避免斜撑支柱300的外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悬吊墙200包括龙骨框架210以及墙板220。其中,龙骨框架210的上端与顶部结构100连接,以将龙骨框架210固定于顶部结构100的下方,使得悬吊墙200的下方悬空设置,不会影响室内的办公、娱乐或者生活等使用空间。而墙板220连接于龙骨框架210的前后两侧以及下端面。

其中,如图3所示,悬吊墙200还包括保温隔热材料层230。保温隔热材料层230填充于前后方向上靠近龙骨框架210安装的两层墙板220之间。保温隔热材料层230的保温隔热材料可以是岩棉或者是玻璃棉,均可以提高悬吊墙200的保温性能。其中,保温隔热材料层230的容重可以为60~200kg/m3。保温隔热材料层230的厚度(即前后方向)可以为40~150mm,且小于或者等于龙骨框架2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如此,不仅可以提高悬吊墙200的隔热效果,同时也不会大幅增加悬吊墙200的整体质量。

由于龙骨的宽度具有多种规格,如50mm、75mm、100mm、150mm。因此,龙骨框架210的宽度(即前后方向)尺寸同样具有多种规格,且与龙骨的宽度规格相对应。示例性的,若龙骨框架210的宽度尺寸为75mm,在前后方向上,可以将厚度为60mm的保温隔热材料层230与第一墙板层221或者第二墙板层222贴合固定,以提高悬吊墙200的保温隔热性能。此外,保温隔热材料层230的厚度也可以为60~75mm。在此不作限定。

其中,岩棉的主要原材料为玄武岩或者白云石制成的岩棉纤维。岩棉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且在较高的温度环境(如600℃)也可以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采用岩棉制作保温隔热材料层230,有利于提高悬吊墙200的保温隔热性能。

由于龙骨框架210为悬吊墙200的主要受力结构,因此,结合图1和图3,可以将斜撑支柱400的下端与龙骨框架210固定连接。在前后方向上,从而使得斜撑支柱400可以悬吊墙200稳定支撑。

对于龙骨框架而言,在相关技术中,如图4所示,悬吊墙的主要受力构件为龙骨框架。其中,龙骨框架仅通过上端的横龙骨连接于顶部结构的下方。多个竖龙骨分别与上下两端的两个横龙骨连接,以形成龙骨框架。并且,在龙骨框架的外表面,还分别连接至少一层墙板(图中未示出)。龙骨框架通过上端的横龙骨承载龙骨框架本身与墙板的全部质量。

但是,由于组成横龙骨和竖龙骨的板材的材质较薄,使得横龙骨和竖龙骨的结构强度较低,从而导致龙骨框架的整体负载力较低。因此,仅通过与顶部结构连接的横龙骨不足以承载悬吊墙的整体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使用材质较厚的板材制作横龙骨,以增加横龙骨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龙骨框架的整体负载力。此外,也可以全部使用材质较厚的板材制作横龙骨和竖龙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4,悬吊墙还包括金属管支撑架。金属管支撑架包括多个金属管(图中黑色的阴影部分),一部分金属管沿左右方向延伸,另一部分金属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其中,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金属管的上端与顶部结构焊接固定,下端与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金属管焊接后形成金属管支撑架。位于最下方的金属管与下方的横龙骨的下侧面接触,以对龙骨框架进行支撑,从而提高龙骨框架的承载力。

其中,相较于龙骨框架,由金属管连接形成的金属管支撑架的材质厚度大于横龙骨和书龙骨的板材厚度。因此,焊接形成的金属管支撑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及负载能力,配合龙骨框架,能够稳定承载悬吊墙。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成金属管支撑架的金属管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环或者圆环状结构。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金属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环,即金属管为矩形钢管或者方钢管。悬吊墙还包括用于固定金属管支撑架的加强连接件,该加强连接件包括加强连接板以及开设于加强连接板上的多个连接孔。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金属管的上端沿其周向与加强连接板焊接固定。

如此,在连接金属管支撑架与顶部结构的过程中。在顶部结构的下方,由下向上开设多个与连接孔对应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并通过多个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套的螺钉将每个连接孔与一个定位孔对应连接,以将金属管支撑架稳定地安装于顶部结构的下方。以增加悬吊墙的整体负载能力。

还可以将龙骨框架完全替换为材质较厚的金属管(如矩形钢管),即将龙骨框架完全替换为金属管支撑架。如此,可以将至少一层墙板安装于金属管支撑架的表面,同样可以形成悬吊墙,并提高悬吊墙的整负载能力。

但是,在上述几种改进方案中,无论是增加横龙骨的板材厚度,还是额外设置的金属管支撑架。均使得悬吊墙的内部支撑结构更加复杂,并且大幅增加了悬吊墙的内部支撑结构的自身质量,从而提高了顶部结构或者房屋结构的负荷质量。不利于悬吊墙的稳定安装。

基于此,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龙骨框架210包括连接的第一龙骨211、四个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四个第二龙骨212沿第一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间隔分布,且每个第二龙骨212均沿第二长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而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第二龙骨212的上下两端。四个第二龙骨212的上端分别与第一龙骨211连接,且四个第二龙骨212的下端分别与第三龙骨213连接,以形成一个龙骨框架210。其中,第一龙骨211与通过第一连接件214与顶部结构100连接,以将龙骨框架210安装于顶部结构100的下方。

继续参照图6,龙骨框架2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14、第一加强件216以及第二连接件215。

其中,如图6所示,第一龙骨211通过第一连接件214与顶部结构100。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214可以是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套的螺钉,分别在第一龙骨211以及顶部结构100上分别开设对应的第一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并将第一连接件214依次穿过第一龙骨211以及顶部结构100的第一定位孔内后,旋紧第一连接件214,以固定连接件第一龙骨211与顶部结构100。对于第一连接件2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且沿左右方向均匀分布。

每个第二龙骨212的上端与第一龙骨211之间分别具有连接关系,可以是粘接或者焊接,如图6所示,也可以通过铆钉、螺钉或者螺栓-螺母套件连接第一龙骨211与每个第二龙骨212的上端。只需在第二龙骨212的上端与第一龙骨211重叠的部分开设对应的连接孔,即可通过铆钉、螺钉或者螺栓-螺母套件连接第二龙骨212与第一龙骨211。

此外,继续参照图6,第二龙骨212的上端还连接有第一加强件216。第一加强件216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15(即铆钉、螺钉或者螺栓-螺母套件)与第二龙骨212的上端连接,且第一加强件216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件217与第一龙骨211一同连接于顶部结构100。其中,沿左右方向,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龙骨211中,可以将其中一个第一龙骨211的上端通过第一加强件216同时连接第一龙骨211以及顶部结构100。也可以仅在一个第一龙骨211的上端安装第一加强件216,或者在所有的第一龙骨211的上端安装第一加强件216。在此不作限定。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龙骨框架210,由于第二龙骨212通过第一加强件216依次连接第二龙骨212以及顶部结构100。如此,第二龙骨212在通过第一龙骨211与顶部结构100连接的基础上,额外设置的第一加强件216可以局部增加第二龙骨212与第一龙骨211以及顶部结构100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龙骨框架210的整体负载能力,以使得悬吊墙200与顶部结构100的安装连接更加稳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同时,由于第一加强件216位于第二龙骨212的上端与第一龙骨211之间,结构简单,不会大幅增加龙骨框架210的整体的质量,且有利于降低悬吊墙200的改进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龙骨框架210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件218。在龙骨框架210的下方,每个第二加强件218的一端与一个第二龙骨212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15连接,且每个第二加强件2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15与第三龙骨213连接。如此,通过第二加强件218的设置,有利于增加龙骨框架210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二加强件218与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之间还可以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龙骨212可以是槽型龙骨,也可以是工字形龙骨,还可以是矩形龙骨。只需具有用于与墙板220连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如图7A所示,第二龙骨2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板2121,且两个第二侧板2121同一侧的边沿分别垂直连接第二支撑板2122。其中,两个第二侧板2121相互平行,以围成槽型结构的第二龙骨212。如图7B所示,若将第二支撑板212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侧板2121的中部,还可以形成工字形结构的第二龙骨212。此外,如图7C所示,第二龙骨212包括两个第二侧板2121和两个第二支撑板2122,两个第二侧板2121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2122同样相对设置,且每个第一侧板2111和每个第二支撑板2122的首尾依次垂直连接,以围成矩形结构的第二龙骨212。

其中,如图7A所示,将两个第二侧板2121远离第二支撑板2122的边缘分别向另一个第二侧板2121垂直弯折,随后将弯折后的两个翻边继续向靠近第二支撑板2122的方向垂直弯折,以在两个第二侧板2121远离第二支撑板2122的边沿分别形成二次翻边2123。此外,还可以将第二支撑板2122向靠近二次翻边2123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筋(图中未示出)。均有利于提高第二龙骨2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抗弯曲能力,以避免第二龙骨2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弯曲变形。

对于第一龙骨211以及第三龙骨213而言,可以同样是槽型龙骨,也可以是矩形龙骨,还可以是一块长条形的片材。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以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均为槽型龙骨为例对龙骨框架210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由于第一加强件216同时连接第一龙骨211与第二龙骨212。如图8所示,图8为龙骨框架210中第一龙骨211与第一加强件216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其中,第一龙骨2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2111,且两个第一侧板2111同一侧的边沿分别垂直连接第一支撑板2112,两个第一侧板2111相互平行,以围成槽型结构的第一龙骨211。而第一加强件216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加强板2161和第二加强板2162。其中,结合图6,第一加强板2161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加强孔2163,用于通过第三连接件217贴合连接第一加强板2161和第一龙骨211,并连接顶部结构100。第二加强板2162上同样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二加强孔2164,用于通过第二连接件215贴合连接第二加强板2162和第二龙骨212。

如图9所示,图9为图3中所示的悬吊墙200靠近顶部结构100一侧的仰视图。两个第二龙骨212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其中,左右方向垂直于第二支撑板2122,即为第一长度方向。每个第二龙骨212的两个第二侧板2121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2122的前后两侧,即前后方向垂直于第二侧板2121,即为第三直线方向。

结合图8和图9,在连接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二龙骨211时。第二加强板2162与第二龙骨212的第二支撑板2122贴合接触。且第二加强板2162和第二侧板2121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2122的左右两侧,以便于第二加强板2162与第二支撑板2122的连接安装。由于第二加强板2162上开设有第二加强孔2164,因此,可以在第二支撑板2122上开设与第二加强孔2164对应的第二对位孔(图中未示出),并通过第二连接件215依次穿过第二加强孔2164和第二对位孔,以连接固定第二支撑板2122和第二加强板2162。从而连接第二龙骨212和第一加强件216。此外,也可以粘接或者焊接件连接第二加强板2162以及第二支撑板2122。

结合图8和图10,在连接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一龙骨211时,将第一加强板2161与第一支撑板2112贴合接触甚至贴合。其中,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一侧板2111均位于第一支撑板2112的下方,且第一支撑板2112上侧与靠近顶部结构100安装。其中,在第一支撑板2112上开设与第一加强孔2163对应的第一对位孔(图中未示出)。如此,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217(可以是膨胀螺栓或者带有膨胀套的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加强孔2163、第一对位孔以及顶部结构100上对应的定位孔内(图中未示出),以将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一龙骨211固定连接于顶部结构100的下方,并使第二龙骨212的上端与第一龙骨211垂直连接。

在连接第二龙骨212和第三龙骨213时,如图11所示。第三龙骨213包括第三支撑板2131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侧板2132,两个第三侧板2132分别连接于的第三支撑板2131的前后两个边沿,且间隔平行设置。以围成槽型结构的第一龙骨211。而第二加强件218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三加强板2181和第四加强板2182。

其中,第三加强板2181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三加强孔(图中未示出),对应在第三支撑板2131上开设有与第三加强孔对应的第三对位孔(图中未示出)。如此,将第二连接件215依次穿过第三加强孔和第三对位孔以贴合连接第三加强板和第三支撑板。并且,第四加强板2182上同样间隔开设有两个第四加强孔(图中未示出),对应在第二支撑板2122的下端开设有与第四加强孔对应的第四对位孔(图中未示出)。如此,将第二连接件215依次穿过第四加强孔和第四对位孔以贴合连接第四加强板2182和第二支撑板2122。如此,可以将每个第二龙骨212的下端与第三龙骨213垂直连接。

此外,第二加强件218与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之间也可以粘接或者焊接。

其中,对于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第三龙骨213、第一加强件216以及第二加强件218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只需能够满足龙骨框架210的结构强度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具均为表面镀锌的金属件,一般为镀锌的铁件。且组成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的板材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8mm。其中,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的板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限定。而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二加强件218的外观相似。同样为表面镀锌的金属件。但是,组成第二加强件218的板材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mm,可以提高第二龙骨212与第三龙骨213连接处的结构强度。由于第一加强件216用于提高龙骨框架210的整体负载能力,因此,使得第一加强件216的板材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mm。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吊墙200的载荷集中于第一龙骨211处,尤其是第一加强件216的上下两端。因此,板材厚度大于或者等于3mm的第一加强件216可以轻松承载悬吊墙200的整体质量。只需安装几个小巧精简的第一加强件216即可,无需额外增加第一龙骨211和第二龙骨212的板材厚度,或者大幅增加其他承载结构,有利于简化悬吊墙200的结构。

其中,沿平行于第一加强板2161和第二加强板2162的方向,第一加强件216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一侧板2111之间的间隙宽度,以便于第一加强件216的安装操作。沿垂直于第一加强板2161的方向,第二加强板2162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50mm。对应的,沿垂直于第二加强板2162的方向,第一加强板2161的宽度同样大于或者等于50mm。其中,第一加强板2161的宽度可以等于第二加强板2162的宽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如图11所示,沿平行于第三加强板2181和第四加强板2182的方向,第二加强件218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两个第三侧板2132之间的间隙宽度,以便于第二加强件218的安装操作。沿垂直于第三加强板2181的方向,第第四加强板2182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50mm。对应的,沿垂直于第四加强板2182的方向,第三加强板2181的宽度同样大于或者等于50mm。其中,第三加强板2181的宽度可以等于第四加强板2182的宽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

由于龙骨框架210由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等多个龙骨组成。对于龙骨而言,为了便于运输储存,龙骨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000mm。即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的最大长度为3000mm。而悬吊墙200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1500mm。但是,悬吊墙200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一般会大于3000mm。

因此,如图12所示,悬吊墙200(如图3所示)的龙骨框架210一般为多个。多个龙骨框架210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其中,根据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的最大长度,每个龙骨框架210的在左右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为3000mm。由于每块墙板220(如图1所示)的最大尺寸为宽1200mm、长2400mm的矩形。因此,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相邻两个第二龙骨212的间距(即墙板220的安装宽度)小于或者等于1200mm。示例性的,设置相邻两个第二龙骨212的间距为300mm、400mm或者600mm以便于将每块墙板220连接于至少二个第二龙骨212上,以保证墙板220与龙骨框架210的连接强度。

其中,继续参照图12,相邻的两个龙骨框架210可以接触,也可以间隔设置。只需满足所有相邻的第二龙骨212之间的间距小于或者等于每块墙板220的安装宽度即可。如此,在左右方向上,可以将一块墙板220(如图9所示)连接于相邻的两个龙骨框架210的第二龙骨212上,从而将两个龙骨框架210连接为一个整体。

继续参照图12,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平行,且第二龙骨212分别垂直于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第一龙骨211的第一长度方向与左右方向一致,第二龙骨212的第二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一致。即第二龙骨212的上下两端分别垂直于第一龙骨211以及第三龙骨213。如此,贴合于第一龙骨211和第二龙骨212安装的第一加强件216中,第一加强板2161与第二加强板2162垂直连接。对应的,贴合于第三龙骨213和第二龙骨212安装的第二加强件218中,第三加强板2181与第四加强板2182垂直连接。

但是,在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平行的情况下,若第二龙骨212分别与第一龙骨211和第三龙骨213的夹角为锐角。即第二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的夹角为锐角,但同时垂直于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如此,可以设置第一加强板2161和第二加强板2162的夹角与上述锐角相等或者互补,对应的,第三加强板2181与第四加强板2182的夹角与上述锐角同样相等或者互补。以便于第一加强件216和第二加强件218的贴合安装。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216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板,分别连接于第二加强板的两个相对边沿,以形成槽型结构的第一加强件216。或者第一加强件216包括两个第二加强板,分别连接于第一加强板的两个相对边沿,同样以形成槽型结构的第一加强件216。其中,只需一个第一加强板或者第二加强板与对应的第一支撑板或者第二支撑板贴合连接即可。

此外,第一加强件216也可以同时包括两个第一加强板和两个第二加强板,且每个第一加强板和每个第二加强板的首尾边沿依次连接,以形成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甚至矩形的第一加强件216。如此,在使用第三连接件217连接第一加强件216以及顶部结构100时,需要在第一加强件的两个第一加强板上均开设对应的第一加强孔,便于第三连接件217的穿插。

对应的,第二加强件218也可以是槽型结构或者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甚至矩形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龙骨211、第二龙骨212以及第三龙骨213均为槽型结构的龙骨。如图13所示,在第二龙骨212的下端(如图11所示),两个第二侧板2121分别靠近第三龙骨213(如图11所示)的两个第三侧板2132,并且在前后方向上部分重叠。

如此,可以通过连接相互靠近的第三侧板2132和第二侧板2121,以实现第二龙骨212与第三龙骨213的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215连接对应的第二侧板2121以及第三侧板2132,还可以将第四加强板2182与第二侧板2121的下端以及第三侧板2132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对应的,如图14所示,在第二龙骨212的上端(如图11所示),两个第二侧板2121分别靠近第一龙骨211(如图11所示)的两个第一侧板2111,并在前后方向上部分重叠。

如此,可以通过连接相互考级你的第一侧板2111和第二侧板2121以实现第一龙骨211与第二龙骨212的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也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215连接对应的第一侧板2111以及第二侧板2121,还可以将第二加强板2162与第二侧板2121的上端以及第一侧板2111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由于龙骨框架210的表面连接有墙板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墙板220包括第一墙板层221、第二墙板层222以及第三墙板层223。

结合图3、图13以及图14,由后向前。两层第一墙板层221依次连接于龙骨框架210的前侧面,并通过螺钉与前侧的第二侧板2121连接。在龙骨框架210的上下两端,由于第二侧板21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1以及第三侧板2132重叠。因此,在龙骨框架210的上端,也可以通过螺钉依次连接第一墙板层221、前侧的第一侧板2111以及前侧的第二侧板2121。对应的,在龙骨框架210的下端,也可以通过螺钉依次连接第一墙板层221、前侧的第三侧板2132以及前侧的第二侧板2121。如此,在固定连接第一墙板层221的同时,还可以分别连接第一龙骨211与第二龙骨212、第二龙骨212与第三龙骨213,无需额外设置用于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对应的,结合图3、图13以及图14,由后向前。两层第二墙板层222依次连接于龙骨框架210的后侧面,并通过螺钉与后侧的第二侧板2121连接。在龙骨框架210的上下两端,由于第二侧板21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111以及第三侧板2132重叠。因此,在龙骨框架210的上端,也可以通过螺钉依次连接第一墙板层221、后侧的第一侧板2111以及后侧的第二侧板2121。对应的,在龙骨框架210的下端,也可以通过螺钉依次连接第二墙板层222、后侧的第三侧板2132以及后侧的第二侧板2121。如此,在固定连接第二墙板层222的同时,同样可以分别连接第一龙骨211与第二龙骨212、第二龙骨212与第三龙骨213,无需额外设置用于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继续参照图14,由下向上,两层第三墙板层223连接于龙骨框架100的下侧面,并通过螺钉与第三支撑板2131连接。

其中,每层第一墙板层221、每层第二墙板层222以及每层第三墙板层223可以分别通过螺钉与龙骨框架210固定连接。此时,固定外层的第一墙板层221、第二墙板层222或者第三墙板层223的螺钉同时穿过内层的墙板并与龙骨框架210连接。此外,也可以通过铆钉或者胶粘的方式依次将两层墙板连接于龙骨框架210的前前侧面、后侧面以及下侧面。

对于墙板220的层数,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两层。也可以将第一墙板层221、第二墙板层222以及第三墙板层223均设置为一层、三层甚至更多。此外,第一墙板层221、第二墙板层222以及第三墙板层223也可以不完全一致。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墙板层223可以直接也可以与第一墙板层221以及第二墙板层222的下端面直接连接。可以是粘接,也可以通过螺钉分别连接第三墙板层223与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以将第三墙板层223与龙骨框架210间接连接固定。

此时,在上述实施例中,龙骨框架210可以无需设置第三龙骨213以及对应的第二加强件218。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第二龙骨212均通过第二加强件与第三龙骨213连接,即第三龙骨213可以由第三支撑板2131组成,即为长条的片状型材。在加强连接多个第二龙骨212下端的同时,还可以用于连接固定第三墙板层223。

对应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龙骨211也可以由第一支撑板2112组成。此时,第一支撑板2112通过多个第一加强件与所有第二龙骨212的上端连接的同时。第一支撑板2112的上侧面还用于与顶部结构100密封连接,以避免龙骨框架210与顶部结构100之间存在缝隙。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由于烟雾一般受热聚集于室内空间的顶部空间,如此,可以避免悬吊墙200隔开的室内顶部空间中烟雾的扩散。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悬吊墙200(如图3所示)还包括填充与悬吊墙200与顶部结构100之间的密封材料层240。其中,密封材料层240包括密封垫层241以及多个密封条242。

继续参照图14,密封垫层241填充与第一支撑板2112与顶部结构100之间,使得龙骨框架210(如图3所示)的上侧面通过密封垫层241与顶部结构100紧密连接。而对于多个密封条242,每层第一墙板层221以及每层第二墙板层222的上端端面分别通过密封条242与顶部结构100紧密贴合。以实现悬吊墙200与顶部结构100之间的密封连接。

示例性的,密封垫层241为耐高温的软性橡胶或者硅胶制成,以提高密封垫层241的适用温度范围,并保证密封垫层241的密封效果。在安装龙骨框架210的过程中,将密封垫层241放置于第一支撑板2112与顶部结构100之间,在旋紧第一连接件214或者第三连接件217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板2112逐渐向顶部结构100靠近,从而挤压密封垫层241,使得第一支撑板2112与顶部结构100之间密封贴合。

对应的,密封条242同样可以由耐高温的软性橡胶或者硅胶制成。如此,在安装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的过程中,在保证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分别通过密封条242与顶部结构100贴合接触的情况下,分别将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固定安装与龙骨框架210上。

此外,在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均为石膏板的情况下,密封条242也可以由石膏材质形成。示例形的,在分别将第一墙板层221和第二墙板层222安装于龙骨框架210的前后两侧的过程中,在第一墙板层221和顶部结构100之间的缝隙处填充石膏浆,同样在第二墙板层222和顶部结构100之间的缝隙处填充石膏浆。待石膏浆固化后在粘接第一墙板层221与顶部结构100、第二墙板层222与顶部结构100的同时,填充两者之间固化石膏,同样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以避免烟雾通过悬吊墙200向四周扩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沿左右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龙骨框架210是通过墙板220连接为整体的悬吊墙200结构的。为了保证悬吊墙200在左右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即墙板220需要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的,墙板220可以是木工板、水泥基板材、金属板或者塑料板材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纸面石膏板或者纤维石膏板等石膏板。

其中,可以采用纸面石膏板作为室内装饰装修的连接面,而纸面石膏板是以石膏料浆为夹芯,且两面用纸作护面而成的一种轻质板材。因此,相较于其它板材而言,纸面石膏板轻质、耐火、易加工。并且,纸面石膏板板芯也可以填充有各种纤维增强材料,使得结构强度更高,且与钢钉或者螺钉之间的握钉力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墙板220还可以是玻毡面高强纤维石膏板,包括中部的石膏板基层,以及与石膏板的相对两个侧面紧密贴合的玻璃纤维护面层(即玻毡面)。由于采用耐火性能为A级的玻毡面高强石膏板作为墙板220,使得悬吊墙200具有更好的耐火极限。并且,通过双层玻毡面可以提高石膏板的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开裂。此外,也可以在石膏板基层中内填充玻璃纤维,以增加石膏基层的结构强度。

如此,可以使得玻毡面高强纤维石膏板与钢钉或者螺钉之间的握钉力较好,使得螺钉或者钢钉不易松脱,且板材本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如此,在上下方向上,与第一龙骨211的第一侧板2111连接的玻毡面高强纤维石膏板自身也可以负载悬吊墙200本身更多的质量,有利于提高悬吊墙200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379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