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能加热的液袋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涂料、油漆、农药、化工、食品生产和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加热的液袋。

背景技术

目前属于润滑油、涂料、油漆、农药、化工、食品生产和运输领域过程中,大粘度物料和凝固点高的物料,冬季生产和运输极其不方便,市场上的液袋只有一个进出口,物料在液袋内流动性差,有操作能力的单位可以靠外敷室加热,从外面加热时,热传导速度慢,效率低,没有外敷加热条件的单位,只能趁天气温暖的时候卸车,卸料时间往往需要一天时间,浪费人力和机械,能耗极大。运输成本增大,制约相关产业生产和运输发展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加热的液袋,通过增加液袋的进出口数量,与外界的内加热设备连接,液袋内的冷物料通过加热后,返回到液袋内,与冷物料热传导,提高液袋内物料的温度,物料达到合适的温度后,启动正常的卸料泵,抽出物料到储罐中,内加热设备内物料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和PLC控制,达到设定温度启动泵输送热的物料经过返回管道到液袋去,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停止加热,液袋内物料基本卸完后,PLC控制停止加热,停泵,关闭返回管道阀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加热的液袋,包括集装箱和液袋,所述液袋安装在集装箱内,所述液袋包括有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

所述第一进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一侧连接有内加热设备,所述内加热设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电磁阀和第二卸料泵,所述电磁阀一端连接内加热设备一侧,所述电磁阀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阀门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连接在第二卸料泵一侧,所述第二卸料泵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一侧连接有返回管道,所述返回管道另一端与第二进出口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进出口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一侧连接有第一卸料泵,所述第一卸料泵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料罐。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以及第二软管均用于管道折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有第二卸料泵、电磁阀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内加热设备内温度反馈于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和第二卸料泵的运行。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与第一卸料泵电性连接,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与第二卸料泵电性连接,第五阀门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上均包裹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外部包裹有锡纸。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且内壁呈光滑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以及第五阀门与管道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垫,用于提高管道运输密封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加热设备一侧内部插接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用于测量内加热设备内物料温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内加热设备、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第二卸料泵以及返回管道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物料能够从第一进出口顺着管道进入内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对内加热设备中的物料实时检测,当内部加热物料达到温度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反馈信号于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则立即对电磁阀以及第二卸料泵进行控制,使得电磁阀打开,第二卸料泵对加热后的物料进行运输出,进入返回管道内,在通过返回管道从第二进出口进入也带中,使得加热的物料与未加热的物料进行热传导,逐步提高液袋内部物料的温度,达到合适操作温度,降低能量消耗,同时,能够自动对物料的传输进行控制,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运输效率;

2、通过第三进出口、第一卸料泵以及储料罐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物料温度达到适合运输的设定值时,第一卸料泵运行,能够直接从第三进出口对液袋内的物料进行抽出,运输到储料罐内,极大提高了物料冬季卸车速度;

3、通过对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上包裹保温棉,并在保温棉外部包裹锡纸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管道运输的保温性,降低加热后的物料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从而使得液袋内的物料进行热传导时,能够达到更高的温度,也使得内加热设备的能量消耗降低,因此对电量的使用也降低,降低用电成本,减少运输成本;

4、通过对第一进出口、第二进出口和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使用不锈钢材质,且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且内壁呈光滑状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用不锈钢,能够提高外部的抗腐蚀以及抗锈蚀性,从而提高了耐用性,并在内壁设置防腐蚀涂层,提高管道内壁的防腐蚀性,提高使用寿命,避免运送化工材料时造成管道破坏,同时,内壁呈光滑状,能够提高物料的运输效率,降低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与管道内壁产生的摩擦力,同时,方便后续的对管道进行清洗;

5、通过对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二软管,第三进出口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为同种管道,方便进行更换,同时,方便管道的位置进行改变,防止管道需要折叠时,由于管道的硬性使得路线更改难度大,增加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进行连接,提高了实用性,以及现场的应变性;

6、综合以上,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增加液袋的进出口,一个进出口与内加热设备连接,加热后通过泵和返回管道进到液袋内部,热的物料与冷的物料混合,热传导逐步提高液袋内部物料的温度,达到合适操作温度,利用另外的液袋进出口与卸货泵连接,卸货泵可以正常操作抽出液袋内的物料到储存罐中,极大提高了物料冬季卸车速度,扩大了液袋的使用范围,冬季粘度大的物料,凝固点高的物料,都能通过液袋运输,极大地降低了物料运输成本,同时方便了使用单位的装卸速度,提高的液体物料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装箱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袋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液袋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袋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液袋加热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集装箱;2、液袋;3、第一进出口;4、第二进出口;5、第三进出口;6、第一软管;7、第一阀门;8、第一卸料泵;9、第二阀门;10、储料罐;11、第三阀门;12、第二卸料泵;13、第四阀门;14、电磁阀;15、内加热设备;16、第五阀门;17、第二软管;18、温度计;19、温度传感器;20、PLC控制器;21、返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7所示的一种能加热的液袋,包括集装箱1和液袋2,所述液袋2安装在集装箱1内,所述液袋2包括有第一进出口3、第二进出口4和第三进出口5;

所述第一进出口3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五阀门16,所述第五阀门16一侧连接有内加热设备15,所述内加热设备15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9,所述温度传感器19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20,所述PLC控制器20电性连接有电磁阀14和第二卸料泵12,所述电磁阀14一端连接内加热设备15一侧,所述电磁阀1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第四阀门13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13连接在第二卸料泵12一侧,所述第二卸料泵12另一侧连接有第三阀门11,所述第三阀门11一侧连接有返回管道21,所述返回管道21另一端与第二进出口4相连接。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三进出口5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7,所述第一阀门7一侧连接有第一卸料泵8,所述第一卸料泵8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阀门9,所述第二阀门9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料罐10。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进出口3和第二进出口4连接的管道上均安装有第二软管17,所述第三进出口5连接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软管6,所述第一软管6以及第二软管17均用于管道折弯。

如附图7所示,所述PLC控制器20电性连接有第二卸料泵12、电磁阀14以及温度传感器19,所述温度传感器19检测内加热设备15内温度反馈于PLC控制器20,所述PLC控制器20控制电磁阀14和第二卸料泵12的运行。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与第一卸料泵8电性连接,第三阀门11和第四阀门13与第二卸料泵12电性连接,第五阀门16与PLC控制器20电性连接。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进出口3、第二进出口4和第三进出口5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21上均包裹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外部包裹有锡纸。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进出口3、第二进出口4和第三进出口5连接的管道以及返回管道21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内壁设置有防腐蚀涂层,且内壁呈光滑状。

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1、第四阀门13以及第五阀门16与管道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垫,用于提高管道运输密封性。

如附图7所示,所述内加热设备15一侧内部插接有温度计18,所述温度计18用于测量内加热设备15内物料温度。

本发明工作原理:在进行工作时,将集装箱1内的存放物料的液袋2上的第一进出口3和第二进出口4与内加热设备15连接的管道相连接,并将第三进出口5与储料罐10连接的管道相连接;

连接完毕后,物料从第一进出口3输出,PLC控制器20控制第五阀门16打开,使得物料进入内加热设备15中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19对内加热设备15内的物料进行时刻温度检测,同时,人员也能从温度计18上对物料的温度进行观察,防止物料的温度过高造成不良影响,能够及时作出处理,温度传感器19检测物料的温度到达设定值时,PLC控制器20控制电磁阀14打开,同时,控制第二卸料泵12运行,第二卸料泵12控制第三阀门11和第四阀门13打开,使第二卸料泵12与内加热设备15连接的管道开通,第二卸料泵12对内加热设备15中的物料进行抽取,从打开第三阀门11运输到返回管道21内,加热好的物料再从返回管道21一端连接的第二进出口4进入液袋2中,加热后的物料进入液袋2中后快速和液袋2内的物料混合,使得液袋2中的物料热量相互传递,使得温度同步升高;

物料在经过温度中和后,若液袋2内的温度达不到设定值,内加热设备15继续运行,反复进行加热后,使得物料达到设定值,然后停止内加热设备15运行,PLC控制器20控制第五阀门16和第二卸料泵12关闭,第二卸料泵12在关闭时控制第三阀门11和第四阀门13关闭,从而使得返回管道21闭合;

液袋2内的物料达到设定温度后,运行第一卸料泵8,第一卸料泵8控制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9打开,第一卸料泵8从第三进出口5对液袋2内的物料进行运输,进入储料罐10内。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5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