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就是一种成本更低且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现有的汽车而充电方法,通常需要去指定地点的充电处,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现有方法中,充电桩数量少、充电地点固定、从而无法进行及时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能够使得汽车能够不需要充电桩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以使汽车的充电地点更加灵活,从而保障汽车能够及时地进行充电,有利于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车辆,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车辆移动至能够为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区域内;

与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通过所述第二车辆上设置的电能发射端输出电能,以使所述第一车辆上设置的电能接收端接收所述电能进行无线充电。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方法能够实现汽车的无线充电,从而降低对充电桩的依赖,使得充电地点可以变得更加灵活,进而还有利益保障充电的及时性,使得车主的充电体验度加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尾部分;

所述电能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尾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与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车辆发送的电能接收指令;

根据所述电能接收指令发送电能输出指令至所述第一车辆,以使所述第一车辆根据所述电能输出指令与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端与所述电能接收端的频率处于预设的频率范围内,且在所述第二车辆为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第二车辆持续维持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车辆的电能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

如果是,则断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发送的充电完成指令;

如果是,则断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其中,

所述第二车辆,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车辆移动至能够为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区域内;

所述第一车辆,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二车辆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时,与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所述第二车辆,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车辆上设置的电能发射端输出电能;

所述第一车辆,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车辆上设置的电能接收端接收所述电能进行无线充电。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车辆可以在检测到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移动至能够为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区域内;当第二车辆完成移动时,第一车辆开始建立与第二车辆之间的无线充电连接;当完成无线充电连接的建立之后,第二车辆将通过电能发射端输出电能给第一车辆,以使第一车辆进行相应的充电。可见,该充电系统中的两辆车辆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的效果,从而降低车辆对充电桩的依赖,使得充电地点可以变得更加灵活,进而还有利益保障充电的及时性,使得车主的充电体验度加以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尾部分;

所述电能接收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尾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辆,具体用于发送电能接收指令至所述第二车辆;

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车辆发送的电能输出指令;

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根据所述电能输出指令与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能发射端与所述电能接收端的频率处于预设的频率范围内,且在所述第二车辆为所述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时,所述第二车辆持续维持处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车辆的电能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

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在所述电能输出达到所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时,断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发送的充电完成指令;

所述第一车辆,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充电完成指令时,断开所述无线充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上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看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智能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该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二车辆,该方法包括:

S101、检测第一车辆的电池电量是否低于预设电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S106;若否,则结束本流程。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为动力汽车,具体可以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者其他,该第二车辆上设置有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

S102、控制第二车辆移动至能够为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区域内。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时,第二车辆持续维持处于无线充电区域内。

S103、接收第一车辆发送的电能接收指令。

S104、根据电能接收指令发送电能输出指令至第一车辆,以使第一车辆根据电能输出指令与第二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与第二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的过程也是第二车辆与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连接的过程。

S105、通过第二车辆上设置的电能发射端输出电能,以使第一车辆上设置的电能接收端接收电能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可以互换身份。因此,无论是在第一车辆或第二车辆上都可以设置有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两者。

本实施例中,电能发射端设置于第二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第二车辆的车尾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电能接收端设置于第一车辆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第一车辆的车尾部分。

本实施例中,电能发射端与电能接收端的频率处于预设的频率范围内,且在第二车辆为第一车辆进行无线充电时,第二车辆持续维持处于无线充电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车辆可以单独搭载一个电能发射端或一个电能接收端,也可以同时搭载一个电能发射端和一个电能接收端,还可以搭载两个或多个电能发射端以及两个或多个电能接收端。

在本实施例中,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可以同时布置在第二车辆的前部或尾部,也可以分开布置在电能车辆的前部及尾部。如图3所示,A、B、C、D皆可以为电能发射端或电能接收端的安装位置。其中,该方法给出如下几种设置组合的举例:

①A为电能发射端,C为电能接收端;

②A为电能发射端,B为电能接收端;

③A、B为电能发射端,C、D为电能接收端;

④A、D为电能发射端,B、C为电能接收端。

S106、判断第二车辆的电能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若否,则执行步骤S107。

S107、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车辆发送的充电完成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若否,则执行步骤S106。

S108、断开无线充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一般需要两台或多台车辆进行配合使用。并且在车辆之间进行无线动态充电时,前后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对于车辆没有安装车道保持功能(Lanekeepingfunction)和自适应巡航功能(AdaptiveCruiseControl)的车辆,需要前后车的驾驶员紧切注意前后车辆的距离。

举例来说,请参看图4。车辆A1和A2都仅装备有一个电能发射端和一个电能接收端(假设电能发射端安装在前部,电能接收端安装在尾部)。当车辆A1的电池电量比较少,需要外部进行充电时,车辆A2可以行驶到车辆A1的后面,且与车辆A1保持一定的距离。车辆A1发出电能接受指令,车辆A2发出电能输出指令,当车辆A2的电能发射端与车辆A1的电能接收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2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1。当车辆A1电能足够或车辆A2的电能输出达到一定程度时,车辆A1与车辆A2的软连接断开,无线充电完成。

再举例来说,请参看图5。假设车辆A3和车辆A4装备有两个电能发射端和两个电能接收端(假设电能发射端、电能接收端在车辆的前后两段各安装一个,即车辆前端有一个电能发射端和一个电能接收端,车辆后端也有一个电能发射端和一个电能接收端)。当车辆A3的电池电量比较少,需要外部进行充电时,车辆A4可以行驶到车辆A3的后面,也可以在车辆A3的前面,只要车辆A3与车辆A4保持一定的距离,且车辆A3和车辆A4其中有一套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可以匹配即可。车辆A3发出电能接受指令,车辆A4发出电能输出指令,当车辆A4的电能发射端与车辆A3的电能接收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3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4。当车辆A3电能足够或车辆A4的电能输出达到一定程度时,车辆A3与车辆A4的软连接断开,无线充电完成。同理,车辆A3也可以车辆A4提供无线充电,如果车A3在前,则可通过电能发射端向车A4发送指令,由车辆A4电能接收端接受。

其中,该方法还可以通过调整车A3和车A4的前后次序,由车A4电能发射端发出指令,由车A3接受指令后,由电能接收端接受电能,实现电能从可以车辆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具体可以参看图6。

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让车辆一对一充电,还可以实现一对多进行充电。举例来说,该方法应用于一个搭载电能发射端的车辆和两个搭载电能接收端的车辆的系统中。其中,请参看图7,具备两个电能发射端的车辆(如车A3)可以在行驶或静止时,可同时向两辆车进行充电。当辆A5、车A6的电池电量比较少,需要外部进行充电时,车辆A3可以行驶到车辆A5、A6的中间,并动态调整好彼此的车距L1和L2。车辆A5和车辆A6,至少要有一个电能接收端或电能接收端。车辆A5、车辆A6发出电能接受指令,车辆A3发出电能输出指令。当车辆A3的电能发射端与车辆A5的电能接收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3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5。当车辆A3的电能发射端与车辆A6的电能接收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3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6。当车辆A5、A6的电能足够或车辆A3的电能输出达到一定程度时,车辆A5、A6与车辆A3的软连接断开,无线充电完成。

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让车辆一对一充电,还可以实现多对一进行充电。举例来说,该方法应用于一个搭载电能接收端的车辆,两个搭载电能发射端的车辆的系统中。其中,请参看图8,具备两个电能接收端端的车辆(如车A3),可以在行驶或静止时,可同时接受两辆车对其进行充电。当车辆A3的电池电量比较少需要外部进行充电时,而车辆A7、车A8的电池电量比较多时,车辆A3可以行驶到车辆A7、A8的中间,并动态调整好彼此的车距L3和L4。车辆A7和车辆A8,至少要有一个电能发射端或电能发射端。车辆A7、车辆A7发出电能输出指令,车辆A3发出电能接受指令。当车辆A3的接受端与车辆A7的电能发射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7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3。当车辆A3的电能接收端与车辆A8的电能发射端频率保持一致或处于一定的频率范围时,电能从可以车辆A8的电池包输出给车辆A3。当车辆7、A8的电能输出到一定程度或车辆A3的电能达到一定程度时,车辆A7、A8与车辆A3的软连接断开,无线充电完成。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既可以用于车主之间的互助,也可以用于对外折价卖电。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装置,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还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对此本实施例中不作任何限定。

可见,实施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汽车智能充电方法,能够实现汽车之间的的无线充电,从而降低对充电桩的依赖,使得充电地点可以变得更加灵活,进而还有利益保障充电的及时性,使得车主的充电体验度加以提升。

实施例2

请参看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第一车辆300和第二车辆200,其中,

第二车辆200,用于在检测到第一车辆300的电池电量低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控制第二车辆200移动至能够为第一车辆300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区域内;

第一车辆300,用于在检测到第二车辆200处于无线充电区域时,与第二车辆200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第二车辆200,还用于通过第二车辆200上设置的电能发射端输出电能;

第一车辆300,还用于通过第一车辆300上设置的电能接收端接收电能进行无线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能发射端设置于第二车辆200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第二车辆200的车尾部分;

电能接收端设置于第一车辆300的车头部分和/或设置于第一车辆300的车尾部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车辆300,具体用于发送电能接收指令至第二车辆200;

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接收第二车辆200发送的电能输出指令;

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根据电能输出指令与第二车辆200进行无线充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能发射端与电能接收端的频率处于预设的频率范围内,且在第二车辆200为第一车辆300进行无线充电时,第二车辆200持续维持处于无线充电区域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判断第二车辆200的电能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

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在电能输出达到预设输出电能阈值时,断开无线充电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第一车辆300发送的充电完成指令;

第一车辆300,具体还用于在接收到充电完成指令时,断开无线充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于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实施例1中的描述,对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多加赘述。

可见,实施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中的两辆车辆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的效果,从而降低车辆对充电桩的依赖,使得充电地点可以变得更加灵活,进而还有利益保障充电的及时性,使得车主的充电体验度加以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汽车智能充电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分类

0612011593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