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输鱼系统及运输船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输鱼系统及运输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鱼系统及运输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深远海高品质蛋白的需求日益增高,深远海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各种深远海养殖网箱、浮式渔场、养殖工船等深海养殖装备越来越多。养殖设施与陆地码头之间的鲜活水产品无害化运输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般采用的运输方式包括冰鲜、速冻等。但是,冰鲜、速冻等方式会造成水产品营养流失,品质降低、口感变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适用范围广泛的输鱼系统及运输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鱼系统,包括:

船体,其能够在水中航行;

存储鱼舱,设置于所述船体上;所述存储鱼舱上设有供鱼出入的出入口;

输送管路,连通于养殖渔场与所述存储鱼舱的出入口之间;

输送泵组件,与所述输送管路连通,用于将所述养殖渔场内的鱼输送至所述存储鱼舱内;

第一计数器,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用于统计输送至所述存储鱼舱内的鱼的数量和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第一鱼水分离舱,所述第一鱼水分离舱设于所述存储鱼舱的上游,并同时与所述输送管路及所述存储鱼舱连通,用于实现鱼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储水舱,所述储水舱与所述第一鱼水分离舱连通,用于储存所述第一鱼水分离舱分离出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加压模块,所述加压模块与所述输送管路及所述存储鱼舱连通,所述加压模块与所述输送泵组件配合而用于将所述养殖渔场内的鱼输送至所述存储鱼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加压模块下游的第二鱼水分离舱,所述第二鱼水分离舱与所述加压模块及各所述存储鱼舱连通,用于实现鱼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分级装置,所述分级装置用于实现鱼的分级运输;

所述分级装置包括主体部、第一分级通道及第二分级通道,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加压模块连通,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分级通道及所述第二分级通道连通,所述主体部内设有分级件,所述分级件沿输鱼方向延伸,且所述分级件上设有沿输鱼方向延伸的分级孔,进入所述主体部的鱼沿所述分级件顶部滑动进入所述第一分级通道,或者通过任意分级孔而进入所述第二分级通道;

所述存储鱼舱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级通道与其中一个所述存储鱼舱连通,所述第二分级通道与另外一个所述存储鱼舱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数器与第三计数器,所述第二计数器设于所述第一分级通道与对应所述存储鱼舱之间,用于统计输送至该所述存储鱼舱内的鱼的数量和重量;所述第三计数器设于所述第二分级通道与对应的所述存储鱼舱之间,用于统计输送至该所述存储鱼舱内的活鱼的数量和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存储鱼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及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循环泵,用于实现所述存储鱼舱的内部水循环;

各所述存储鱼舱还包括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外界水源通过第二连通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用于实现向所述存储鱼舱内注水;

各所述存储鱼舱还包括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三连通管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所述存储鱼舱内多余的水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与所述外界水源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路上还连通有一支管路,所述支管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及所述外界水源连通,所述支管路上设有过滤器及杀菌装置,用于处理外界水源;

各所述存储鱼舱上还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连通管路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通,以实现所述存储鱼舱的内部水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还包括两个曝气池,两个所属曝气池与两个所述存储鱼舱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曝气池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用于对从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的水进行曝气处理;

所述曝气池位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上,且所述曝气池通过第三连通管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及外界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鱼系统包括两个输出管路,两所述输出管路与两所述存储鱼舱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出入口连通,所述输出管路与所述输送泵组件连通,而将所述存储鱼舱内的鱼输出至外界存储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存储鱼舱内设有赶鱼装置,所述赶鱼装置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存储鱼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赶鱼装置包括第一赶鱼板、第二赶鱼板、第三赶鱼板及驱动件,所述第一赶鱼板设于所述存储鱼舱内远离所述出入口的一端,所述第一赶鱼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赶鱼板能够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出入口;

所述第二赶鱼板设于所述第一赶鱼板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二赶鱼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赶鱼板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

所述第三赶鱼板水平延伸,所述第三赶鱼板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赶鱼板远离所述出入口的一侧,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赶鱼板、所述第二赶鱼板、所述第三赶鱼板驱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鱼舱内还设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对所述存储鱼舱内的水进行降温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鱼舱内还设有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存储鱼舱内水的氧气含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鱼舱内还设有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存储鱼舱内水质、压力等信息;

所述存储鱼舱内还设有视频探头,用于监测所述存储鱼舱内的鱼的状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船,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鱼系统。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中,输鱼系统包括船体、存储鱼舱、输送管路、输送泵组件及第一计数器。船体能够在水中航行。存储鱼舱设置于船体上,且存储鱼舱上设于供鱼出入的出入口。输送管路连通于养殖渔场与存储鱼舱的出入口之间。输送泵组件分别与输送管路连通,用于将养殖与场内的鱼输送至存储鱼舱内。第一计数器设置于输送管路上,用于统计输送至存储鱼舱内的鱼的数量和重量。上述输鱼系统能够将养殖渔场内的鱼在输送泵的作用下通过输送管路进入船体上的存储鱼舱,同时能够通过第一计数器统计输送至存储鱼舱内的鱼的数量和重量,适用范围广泛、高效,操作方便简单,能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劳动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输鱼系统收鱼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养殖渔场;200、外界存储点;

1、船体;

2、存储鱼舱;21、出入口;22、第一进水口;23、第一出水口;24、第二进水口;25、第二出水口;26、第三出水口;27、通气孔;281、第一赶鱼板;282、驱动件;

3、输送管路;31、软管;32、旋转接头;

4、输送泵组件;41、输送泵;

51、第一计数器;52、第二计数器;53、第三计数器;

611、第一循环水泵;612、第二循环水泵;620、第一截止阀;621、第二截止阀;622、第三截止阀;623、第四截止阀;624、第五截止阀;625、第六截止阀;626、第七截止阀;627、第八截止阀;628、第九截止阀;629、第十截止阀;630、第一阀门;631、第二阀门;632、第三阀门;633、第四阀门;634、第五阀门;635、第六阀门;636、第七阀门;638、第八阀门;639、第十阀门;641、第一控制阀;642、第二控制阀;643、第三控制阀;644、第四控制阀;645、第五控制阀;646、第六控制阀;647、第七控制阀;648、第八控制阀;651、第一转换阀;652、第二转换阀;653、第三转换阀;654、第四转换阀;

7、加压模块;

81、第一鱼水分离舱;82、储水舱;83、第二鱼水分离舱;

91、主体部;92、第一分级通道;93、第二分级通道;

10、过滤器;

20、杀菌装置;

30、曝气池;301、进口;302、第一出口;303、第二出口;304、曝气管;

4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输鱼系统及运输船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船,包括输鱼系统。该输鱼系统用于将养殖渔场内的鱼输送至运输船上,并运输至目的地,例如:固定码头、做底网箱、浮式网箱、养殖工船或其他接驳船等,以实现养殖渔场内鱼的捕获及运输,通用性较强,且安全可靠,同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负荷。其中,养殖渔场以深远海养殖场为主。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输鱼系统还可适用于其他水域的养殖渔场。

图1为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收鱼示意图。

参考图1,输鱼系统包括船体1、存储鱼舱2、输送管路3、输送泵组件4及第一计数器51。

其中,船体1能够在水中航行。

船体1包括艏部、艉部,为便于描述,现规定,以朝向船体1艏部的方向为前方,以朝向船体1艉部的的方向为后方,以船上人员面朝船体1艏部时,朝向其左手边的为左方,朝向其右边的为右方。

在本实施例中,船体1左右两舷结构采用45°斜出口设计。即是说,船体1左右两舷均从下至上向外倾斜,倾斜角度为45°。

存储鱼舱2设置在船体1上,用于存储鱼。

其中,存储鱼舱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存储鱼舱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存储鱼舱2左右依次设置在船体1上,用于存储鱼。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鱼舱2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等其他数量,具体设置根据需要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各存储鱼舱2的侧壁敷设阻尼涂料及绝缘材料,以降低热辐射和振动的负面影响,降低运输船的运营能耗。具体地,先在各存储鱼舱2的侧壁敷设阻尼涂料,然后在已敷设阻尼涂料的侧壁上铺设绝缘材料。其中,阻尼涂料是指由高分子树脂加入适量的填料以及辅助材料配制而成,是一种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特种涂料。绝缘材料采用例如矿物棉,硅酸铝,复合岩棉等材料,起到绝缘且保温隔热的作用。

图2为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各存储鱼舱2上设有供鱼出入的出入口21。具体地,出入口21位于各存储鱼舱2左右方向的其中一端。

各存储鱼舱2上设有第一进水口22及第一出水口23,第一进水口22与第一出水口23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连通,且第一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一循环泵,以实现存储鱼舱2内部的水循环,维持存储鱼舱2内的水的正常流动,而保证存储鱼舱2内鱼的存活率。

第一连通管路还与外界连通,而可将存储鱼舱2内多余的水直接排出至外界。具体地,第一连通管路通过管路与外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路上靠近第一出水口23处设有第一截止阀620,用于控制第一出水口23与第一连通管路的通断。

第一连通管路上位于第一循环水泵611上游还设有第二截止阀621,用于控制第一连通管路的通断。

第一连通管路上位于第二截止阀621上游还设有第三截止阀622,用于控制第一连通管路的通断。

在第一连通管路与外界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截止阀623,用于控制第一连通管路与外界的通断。

第一连通管路上靠近第一进水口22处设有第五截止阀624,用于控制第一连通管路与第一进水口22的通断。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管路与外界水源连通。具体地,第一连通管路上还连通有一支管路,支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及外界水源连通,而可将外界的水通过第二连通管路进入存储鱼舱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支管路上设有过滤器10及杀菌装置20,用于处理外界水源,后将处理的水输进存储鱼舱2,以便于当运输船航行至海水质量较差的区域时,能够保证进入存储鱼舱2内的水仍然安全和清洁。其中,支管路的上游与第一连通管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截止阀621与第三截止阀622之间,支管路的下游与第一连通管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三截止阀622与第五截止阀62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路与外界水源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六截止阀625,用于控制第一连通管路与外界水源的通断。

支管路上且位于过滤器10的上游设有第七截止阀626,支管路上且位于杀菌装置20的下游设有第八截止阀627,第七截止阀626与第八截止阀627均用于控制支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各存储鱼舱2还包括第二进水口24,第二进水口24与外界水源通过第二连通管路连通,且第二连通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用于实现向存储鱼舱2内注水。即是说,在装满鱼的运输船航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水循环,当位于水质较好的水域时,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为了节省船舶能源,降低能耗,可通过第二连通管路及第二循环泵的作用向存储鱼舱2内注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通管路上且位于第二循环水泵612的上游设有第九截止阀628,用于控制第二连通管路与外界水源的通断。

第二连通管路上且位于第二循环水泵612的下游设有第十截止阀629,用于控制第二连通管路与第二进水口24的通断。

进一步地,各存储鱼舱2还包括第二出水口25,第二出水口25通过第三连通管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存储鱼舱2内多余的水排出。即是说,存储鱼舱2内多余的水可通过第三连通管路排出,而保证存储鱼舱2内水的新鲜、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通管路上沿上下游依次设有第一阀门630、第二阀门631,均用于控制第三连通管路的通断。

并且,第三连通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上还设有第三阀门632,用于控制第三连通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之间的通断。

各存储鱼舱2上还设有第三出水口26,第二连通管路与第三出水口26连通,以实现存储鱼舱2的内部水循环。具体地,第二连通管路与第三出水口26通过第四连通管路连通,且第四连通管路与第二连通管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九截止阀628与第二循环水泵61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通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633,用于控制第四连通管路与第二连通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各存储鱼舱2上还设有通气孔27,该通气孔27通过通气管与外界连通,用于将存储鱼舱2内的气体排出,或是与外界保持统一的气压。其中,该通气管上设有第五阀门634,用于控制该通气管的通断,而控制存储鱼舱2与外界的通断。

适应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送管路3与两个存储鱼舱2一一对应设置,即,两个输送管路3包括左输送管路3及右输送管路3,左输送管路3对应位于船体1左侧的存储鱼舱2,右输送管路3对应位于船体1右侧的存储鱼舱2。

结合图1及图2,各输送管路3连通于养殖渔场100与对应的存储鱼舱2的出入口21之间,作为养殖渔场100内的鱼到存储鱼舱2内的通道。

进一步地,各输送管路3位于船体1外的部分管路与位于船体1内的部分管路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位于船体1外的输送管路3部分的长度。其中,位于船体1外部的输送管路3优选为软管31,且软管31与船体1内部的输送管路3通过旋转接头32连接,操作方便快捷且灵活,可提高作业效率。

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船体1左右两舷结构采用45°斜出口设计,可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及软管31的对接,便于软管31的放置,不会产生陡弯造成鱼体损伤或卡住。

进一步地,船体1左右两舷斜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托架,托架与船体1可转动连接,而使得托架可相对于船体1向外旋转,而支撑软管31,或者朝向船体1旋转,而收容于船体1上。本实施例采用软管31加托架配合的传输方式,有利于运输船与固定码头、做底网箱,浮式网箱、养殖工船或其它接驳船的作业,通用性强、安全可靠。

输送泵组件4分别与两个输送管路3连通,用于将养殖渔场100内的鱼输送至存储鱼舱2。

具体地,输送泵组件4通过连接管路分别与左输送管路3、右输送管路3连通。其中,连接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输送泵组件4与主管路连通,主管路与第一支路、第二支路连通,第一支路与左输送管路3连通,第二支路与右输送管路3连通,而实现输送泵组件4分别与两个输送管路3的连通。

适应性地,在本实施中,输送泵组件4包括两个输送泵41,此时,两个输送泵41分别与第一支路连通,且两个输送泵41分别与第二支路连通,再由第一支路与左输送管路3连通,第二支路与右输送管路3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泵41的数量可以为3个、4个等其他数量,具体设置根据需要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各输送泵41均为真空泵,而对各输送管路3进行造真空处理,从而产生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将养殖渔场100内的高密度鱼水混合体吸入至对应的存储鱼舱2内,达到收鱼目的。

进一步地,在各输送泵41与主管路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641,用于控制输送泵41的启动或者关闭。

适应性地,在本实施例中,计数器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一计数器51一一对应设置于两输送管路3上,用于统计输送至对应的存储鱼舱2内的鱼的数量和重量,能够减少繁杂的人工劳动,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具体地,各第一计数器51包括视频探测模块及声波探测模块。其中,视频探测模块用于统计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的与的数量,声波探测模块同于估计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的鱼的重量。

进一步地,输鱼系统还包括加压模块7。加压模块7与各输送管路3及各存储鱼舱2或者外界存储点200连通。其中,外界存储点200指目的地收容鱼的场所,例如其他养殖网箱、固定码头的存储箱、坐底网箱、浮式网箱、养殖工船或其他街驳船等。

具体地,各输送管路3上在计数器及连接管路之间设有第一转换阀651,加压模块7通过第一转换阀651与输送管路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换阀651为三通转换阀,而具有三个第一连通口,用于转换输送管道的进口301与加压模块7之间或者与存储鱼舱2之间的连通。其中,第一转换阀651采用120°角设计,即是说,其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通口之间的夹角为120°,而防止鱼在管道游动时碰壁,有利于鱼的存活。

并且,加压模块7与连接管路连通,而可与输送泵组件4配合使用,以加强对输送管路3的造真空处理,从而增大输送管路3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将养殖渔场100内较深层的鱼水混合体吸入至存储鱼舱2内,达到收鱼目的。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上靠近左输送管路3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642,第二控制阀642用于第一支路与左输送管路3的通断。第二支路上靠近右输送管路3处设置有第三控制阀643,第三控制阀643用于第二支路与右输送管路3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模块7包括至少两个真空罐。

在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鱼水分离舱8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鱼水分离舱81,可避免收鱼时养殖渔场100内的海水直接进入存储鱼舱2,防止对存储鱼舱2内的水造成污染或病毒传播。同时,也可避免存储鱼舱2内已经处理的水被置换,造成能量损耗。

其中,各第一鱼水分离舱81与各存储鱼舱2一一对应设置,且设于对应的存储鱼舱2的上游,并同时与对应的输送管路3及存储鱼舱2连通,用于实现鱼水分离。

具体地,在各输送管路3上设有第二转换阀652,各第一鱼水分离舱81通过第二转换阀652与各输送管路3连通。此时,设于左输送管路3上的第二转换阀652位于第一支路与左输送管路3的连接点的下游,设于左输送管路3上的第二转换阀652位于第二支路与右输送管路3的连接点的下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换阀652为三通转换阀,而具有三个第二连通口,用于转换输送管道的进口301与第一鱼水分离舱81之间或者与第一存储鱼舱2之间的连通。其中,第二转换阀652采用120°角设计,即是说,其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通口之间的夹角为120°,而防止鱼在管道游动时碰壁造成鱼体损伤,有利于鱼的存活。

并且,各第一鱼水分离舱81与连接管路的主管路连通,并且,第一鱼水分离舱81位于第二控制阀642与输送泵组件4之间,以便于输送泵41对其进行造真空处理,而产生输送管路3与外界大气的压力差,将养殖渔场100内的鱼水混合体吸入至存储鱼舱2内,达到收鱼目的。

进一步地,在第一鱼水分离舱81与连接管路的主管路之间设有第三控制阀643,用于控制第一鱼水分离舱81与连接管路的通断。并且,在连接管路的主管路上且位于第三控制阀643与输送泵组件4之间设有第四控制阀644,用于控制主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输鱼系统还包括两个储水舱82。各储水舱82一一对应地与各第一鱼水分离舱81连通,用于储存第一鱼水分离舱81分离出的水,以便于对此部分水进行集中处理。

输鱼系统还包括设于加压模块7下游的第二鱼水分离舱83,第二鱼水分离舱83同时与加压模块7及各储鱼舱连通,用于实现鱼水分离。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鱼水分离舱83,可避免收鱼时养殖渔场100内的海水直接进入存储鱼舱2,防止对存储鱼舱2内的水造成污染或病毒传播。同时,也可避免存储鱼舱2内已经处理的水被置换,造成能量损耗。

具体地,加压模块7通过第三转换阀653与第二鱼水分离舱83、外界存储点200或存储鱼舱2连通。其中,第三转换阀653为三通转换阀,而具有三个第三连通口,用于转换加压模块7与第二鱼水分离舱83之间或者与外界存储点200或存储鱼舱2之间的连通。其中,第三转换阀653采用120°角设计,即是说,其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三连通口之间的夹角为120°,而防止鱼在管道游动时碰壁,有利于鱼的存活。

第二鱼水分离舱83包括分离部及储水部,分离部位于储水部顶部,用于进行鱼水分离,储水部用于暂时存储由分离部流下的水。分离部还与存储鱼舱2相连通,而便于当养殖渔场100内的水质良好时,可直接将其所分离出的水输送至存储鱼舱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鱼水分离舱83与存储鱼舱2之间连通的管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645,用于控制第二鱼水分离舱83的储水部与存储鱼舱2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还包括分级装置。其中,分级装置用于实现鱼的分级运输,其自动完成对鱼的分拣,可减少繁杂的人工劳动,降低劳动负荷,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减少鱼干露时间,增加鱼的成活率。

分级装置包括主体部91、第一分级通道92及第二分级通道93。其中,主体部91的一端与加压模块7连通,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分级通道92及第二分级通道93连通。主体部91内设有分级件,分级件沿输鱼方向延伸,且分级件上设有沿输鱼方向延伸的分级孔,进入主体部91的鱼沿分级件顶部滑动进入第一分级通道92,或者通过任意分级孔而进入第二分级通道93。

在本实施例中,分级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辊轴,各辊轴沿输鱼方向延伸,任意两相邻辊轴之间的间隔为分级孔,可供尺寸较小的鱼向下落至第二分级通道93,尺寸较大的鱼在辊轴上滑动进入第一分级通道92,而实现鱼的分级操作。

并且,主体部91与活鱼舱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用于将主体部91所分离出的水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其中,该管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646,用于控制该管路与存储鱼舱2的通断。

第一分级通道92与其中一个存储鱼舱2连通,第二分级通道93与另外一个存储鱼舱2连通,而将尺寸较大的鱼与尺寸较小的鱼分开储存、运输。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模块7通过第四转换阀654实现与第二鱼水分离舱83或者分级装置的连通。其中,第四转换阀654为三通转换阀,而具有三个第四连通口,用于转换加压模块7与第二鱼水分离舱83之间或者与分级装置之间的连通。其中,第四转换阀654采用120°角设计,即是说,其任意两个相邻的第四连通口之间的夹角为120°,而防止鱼在管道游动时碰壁,有利于鱼的存活。

输鱼系统还包括第二计数器52及第三计数器53。其中,第二计数器52设于第一分级通道92与对应的存储鱼舱2之间,用于统计输送至该存储鱼舱2内的活鱼的数量和重量。第三计数器53设于第二分级件通道与对应的存储鱼舱2之间,用于统计输送至该存储鱼舱2内的活鱼的数量和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计数器52、第三计数器53均包括视频探测模块及声波探测模块。其中,视频探测模块用于统计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的与的数量,声波探测模块同于估计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的鱼的重量。

输鱼系统包括两个输出管路,两个输出管路与两个存储鱼舱2一一对应设置,各输出管路与各出入口21连通,输出管路与输送泵组件4及所述加压模块7连通,而将存储鱼舱2内的鱼输出至外界存储点200。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管路3与输出管路可共用一条管路,即是说,各存储鱼舱2内的鱼可通过对应的输送管路3反向输出至外界存储点200,或者各存储鱼舱2内的鱼经过加压模块7反向输出至外界存储点200,或者各存储鱼舱2内的鱼经过加压模块7、第二鱼水分离舱83反向输出至外界存储点200,或者各存储鱼舱2内的鱼经过加压模块7、分级装置反向输出至外界不同的储存点中,而可以减少该输鱼系统中管路的布置,以降低成本,同时可节省空间。并且,多种输出方式使得鱼在出存储鱼舱2后,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可选择经第二鱼水分离舱83进行鱼水分离后干鱼出货,也可选择鱼连同水一起输送至码头收纳容器或者其他养殖网箱。

进一步地,输鱼系统还包括一回收管路,其与存储鱼舱2、外界存储点200连通,用于将输送至码头的水回收至存储鱼舱2,以防止对外界造成污染,同时也可重复利用水体,减少能耗。其中,此处的外界指码头。

在本实施例中,回收管路上设有第七控制阀647及第八控制阀648,用于控制回收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各存储鱼舱2内鱼的存活率,改善鱼生存条件,降低运输损伤率,最大程度保持鱼体蛋白品质,提高市场经济性,在本实施例中,各存储鱼舱2内设有制冷装置,用于对存储鱼舱2内的水进行降温处理。制冷装置的设置使得储存在存储鱼舱2内的与处于半休眠状态,降低其呼吸和新陈代谢的频率,降低活鱼剧烈运动带来的损伤风险,减少氧气消耗量。其中,制冷装置所采用的制冷方式需要保证鱼体健康。

各存储鱼舱2内还设有增氧装置,用于调节存储鱼舱2内水的氧气含量。具体地,增氧装置包括氧气传感器、氧气发生器、氧气输出器、控制器及喷嘴。其中,氧气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水中的氧气含量,并在氧气含量低于设定值时,氧气发生器用于产生氧气,氧气输出器用于输出由氧气发生器产生的氧气,调节器用于自动调节由氧气输出器输出的氧气的质量和流量,喷嘴用于将处理后的氧气注入至存储鱼舱2内。

各存储鱼舱2内还设有水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存储鱼舱2内的水质、压力等信息。具体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测传感器、盐度监测传感器、PH值监测传感器、压力监测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存储鱼舱2内的水质、压力等信息。

各存储鱼舱2内还设有视频探头,用于监测存储鱼舱2内的鱼的状态信息,为运营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感知和控制功能,以便于在发现存储鱼舱2内出现异常情况时,可立即制定应对措施。

各存储鱼舱2内还设有清洗装置及臭氧供给装置,用于存储鱼舱2清洁、病菌消毒,以确保鱼在干净、健康、舒适的环境中运输,提高存储鱼舱2内鱼的存活率。

进一步地,保证排鱼密度及高效性,在本实施例中,各存储鱼舱2内设有赶鱼装置,且该赶鱼装置可移动地设于存储鱼舱2内,可将鱼驱赶至出入口21的附近。

具体地,赶鱼装置包括第一赶鱼板281、第二赶鱼板及第三赶鱼板及驱动件282。其中,第一赶鱼板281设于存储鱼舱2内远离出入口21的一端,第一赶鱼板281沿前后方向延伸,其沿左右方向移动,即其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出入口21。第二赶鱼板设于第一赶鱼板281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侧,第二赶鱼板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其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第三赶鱼板水平延伸,第三赶鱼板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赶鱼板281的高度尺寸与存储鱼舱2内部高度尺寸相适应,第二赶鱼板沿左右方向的尺寸小于存储鱼舱2内部沿左右方向的尺寸。

为节约空间,本实施例中,第二赶鱼板可镶嵌于存储鱼舱2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侧壁内,且其朝向出入口21一侧的表面与存储鱼舱2的侧壁表面齐平,以及第三赶鱼板可镶嵌于存储鱼舱2沿上方的侧壁内,且其朝向出入口21一侧的表面与存储鱼舱2的侧壁表面齐平,而使得在第二赶鱼板及第三赶鱼板不使用时,第二赶鱼板与第三赶鱼板可镶嵌入对应的侧壁内,而可避免任意两个方向的移动的赶鱼板的交汇,防止出现伤鱼、卡鱼的情况。

驱动件282设于第一赶鱼板281远离出入口21的一侧,其与第一赶鱼板281、第二赶鱼板及第三赶鱼板驱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82采用食品级液压油,可防止意外泄露对运输鱼品和环境造成污染,以保证运输的鱼的品质。

进一步地,由于驱动件282的设置,使得第一赶鱼板281远离出入口21的一侧与位于该侧的存储鱼舱2侧壁之间具有间隔,为提高存储鱼舱2的装鱼量,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赶鱼板281设置为可折叠结构。具体地,第一赶鱼板281的下部可向上翻折收起,使得存储鱼舱2下部连通,以存储更多的鱼,以节约一部分存储鱼舱2的空间,进而达到提高存储鱼舱2的装鱼量的目的。

上述赶鱼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将存储鱼舱2内的鱼向外界存储点200输出时,驱动件282先驱动第一赶鱼板281沿靠近出入口21的方向移动,以缩小鱼沿左右方向的移动范围。再驱动第二赶鱼板沿靠近出入口21的方向移动,以缩小鱼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范围。后再驱动第三赶鱼板沿靠近出入口21的方向移动,以缩小鱼沿上下方向的移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还包括两个曝气池30,两个曝气池30与两个存储鱼舱2一一对应设置。各曝气池30通过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用于对从第一出水口23流出的水进行曝气处理,以去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具体地,曝气池30上设有进口301、第一出口302及第二出口303,其中,进口301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连通。其中,第一管路上设有第六阀门635,用于控制第一管路与第一连通管路的通断。

具体地,曝气池30内设有曝气管304,曝气管304连接有一风机40,风机40为曝气管304提供气流。且曝气管304上设有多个曝气孔,用于供气流输出至曝气池30内,以达到曝气效果。

其中,风机40与曝气管304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七阀门636、第八阀门638,用于控制风机40与曝气管304之间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与第二管路之间还通过第三管路连通,以便于风机40产生的气流输送至存储鱼舱2内。其中,第三管路与第二管路的连接点位于第七阀门636与第八阀门638之间。且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九阀门,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与第三管路的通断。

并且,曝气池30位于第三连通管路上,且位于第一阀门630及第二阀门631之间。此时,从第二出水口25流出的水经过进口301进入曝气池30,再经第一出口302排出至外界。

曝气池30的第二出口303与第四连通管路通过管路连通,且该管路上设有第十阀门639,用于控制第二出口303与第四连通管路之间的通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鱼水分离舱83还与曝气池30连通,当所遇到的海水质量较差时,可使由第二鱼水分离舱83分离出的水先经过曝气池30处理后,再流入存储鱼舱2或者排出至外界,可避免收鱼时养殖渔场100内的海水直接进入存储鱼舱2,防止对存储鱼舱2内的水造成污染或病毒传播。

在本实施例中,输鱼系统的各种管路均采用耐臭氧金属材质和具有饮用水证书的复合材料,确保输鱼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满足无毒环保的要求。并且,各种管路加保温绝缘材料,以降低热辐射和振动的负面影响,降低运输船的运营能耗。

进一步地,为便于运输船上的运营管理人员操作,该输鱼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多个控制阀、多个截止阀、多个转换阀、多个阀门通讯连接,而控制各控制阀、各截止阀、各转换阀、各阀门的开闭,便于操作。

示例性地,提供本实施例中的输鱼系统的其中几种收鱼工况:

工况一:如果在外界温度适宜,养殖渔场100水质良好的情况下,采用直接吸入式作业模式,首先打开第一控制阀641、第二控制阀642及第四控制阀644,通过输送泵组件4使输送管路3形成真空,通过软管31将养殖场内的高密度鱼水经第一转换阀651及第二转换阀652切换后直接将鱼送至存储鱼舱2。此时存储鱼舱2内的水通过第二循环水泵612保持循环流动,第一循环水泵611将进入活鱼舱的多余海水排出至外界,使系统始终保持负压,可以持续向运输船上吸鱼,直至装满两个存储鱼舱2。此工况收鱼量大,系统平稳,不伤鱼。

工况二:打开第一控制阀641、第二控制阀642、第三控制阀643及第四控制阀644,通过真空泵组件使输送管路3形成真空,通过软管31将养殖场内的高密度鱼水经第一转换阀651、第二转换阀652切换后进入第一鱼水分离舱81,通过鱼水分离后将鱼送进存储鱼舱2。同时,第二循环水泵612需要持续工作,维持存储鱼舱2的水正常流动。此工况可以避免将存储鱼舱2已经处理好的干净、低温、高含氧量的水置换出去。

工况三:当遇到鱼层较深,用上述收鱼措施不足以将鱼顺利收取到运输船上时,可通过输送泵组件4及加压模块7配合作用形成负压,养殖场的活鱼连同海水经过软管31、第一计数器51、第一转换阀651进入加压模块7,利用输送泵组件4及加压模块7交替工作,将鱼持续输送至第二鱼水分离舱83或者分级装置,进入不同的存储鱼舱2内,实现同步的分类和计数。同时,第二循环水泵612需要持续工作,维持存储鱼舱2的水正常流动。

示例性地,提供本实施例中的输鱼系统的其中几种存储鱼舱2的水循环工况:

工况一:装满鱼的运输船在运输航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水循环工作,如果在水质良好,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为节省船舶能源,降低功耗,可采取开式循环系统。通过开启第一截止阀620、第二截止阀621、第三截止阀622及第五截止阀624使第一循环水泵611处于内部循环状态,同时打开第九截止阀628及第十截止阀629,使第二循环水泵612不间断向存储鱼舱2注水,多余的水通过第一阀门630及第二阀门631可直接排海,以实现鱼舱海水的新鲜、清洁。

工况二:当运输船航行至离岸较近或海水质量较差区域时,为保证进入存储鱼舱2的海水仍是安全和清洁的,此时可打开第四阀门633,关闭第九截止阀628,使第二循环水泵612切换至内循环模式,同时,关闭第一截止阀620、第三截止阀622,打开第二截止阀621、第七截止阀626、第八截止阀627,通过第一循环水泵611将外界海水吸入,通过滤器10和杀菌装置20将水处理后打进存储鱼舱2。同时,打开第一阀门630及第二阀门631,使多余的水排出至外界。

工况三:当外界海水不允许进入存储鱼舱2或者存储鱼舱2的水禁止随意排放时,应考虑采用闭式循环系统。次工况下应关闭第二阀门631及第五截止阀624,打开第一截止阀620、第二截止阀621、第七截止阀626、第八截止阀627、第六阀门635和第三阀门632,使活鱼舱的水通过曝气池30进行曝气处理后,通过重力回流存储鱼舱2,同时第二循环水泵612不间断工作,使存储鱼舱2内的水保持流动。在此工况模式下,存储鱼舱2制冷装置和增氧装置应根据存储鱼舱2内水质监测数据情况自动运行。

示例性地,提供本实施例中的输鱼系统的其中几种卸鱼工况:

工况一:卸鱼时,打开第九截止阀628及第十截止阀629,启动第二循环水泵612向存储鱼舱2内注水,保持第一循环水泵611运转,打开第三截止阀622、第五截止阀624进行内循环,鱼和水经过第二转换阀652、第一转换阀651以及第一计数器51和软管31反向输出至码头或养殖网箱。输鱼过程中,赶鱼装置会根据存储鱼舱2内剩余活鱼密度向出入口21方向不断移动,直至将所有的鱼从出入口21赶出。此工况可以借助水流将鱼输送至较高、较远的位置。

工况二:启动输送泵组件4,打开第二控制阀642、第四控制阀644,使存储鱼舱2出入口21到加压模块7的管路形成负压,利用压差作用,活鱼及海水通过加压模块7后,经过第四转换阀654、第三转换阀653切换,根据不同的终端需求,活鱼可以通过第二鱼水分离舱83或者通过分级装置、第二计数器52、第三计数器53输送至其它存储鱼舱2或者码头。

卸鱼过程中,第二循环水泵612、第十截止阀629、第四阀门633应保持常开,以实现存储鱼舱2内水的正常循环。同时,赶鱼装置会根据剩余活鱼密度逐渐向出入口21运行,提高活鱼输送效率。

工况三:启动输送泵组件4,切换第一转换阀651,使从养殖网箱的活鱼通过软管31、旋转接头32、第一计数器51、第一转换阀651直接进入加压模块7,经过第四转换阀654、第三转换阀653切换后,可根据不同需求对其它活鱼接纳船直接进行活鱼传输,从而扩大本系统搭载船舶的服务能力,提高系统利用率,降低用户整体运营成本,增加运营收益。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相关技术
  • 同一条鱼识别设备、鱼计数设备,用于鱼计数的便携式终端、同一条鱼识别方法、鱼计数方法、鱼计数预测设备、鱼计数预测方法、同一条鱼识别系统、鱼计数系统和鱼计数预测系统
  • 一种带有可拆卸鱼槽舱的多用途运输船
技术分类

0612011622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