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一种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的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板以及电路板,背板位于显示背板的背面,电路板位于背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电路板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板体上的在通电工作时会发热的发热组件。

但是,上述电路板的发热组件会散发大量热量并传递到显示面板,会使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的温度升高,进而导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

背板,所述背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以及位于所述板体上的发热组件;

第一热辐射反射层,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所述背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隔,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所述电路板之间存在第二间隔,所述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中。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隔垫物,所述第一隔垫物位于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一隔垫物分别与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以及所述背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垫物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垫物的数量至少为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隔垫物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背板平行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垫物包括双面泡绵胶带,所述第一隔垫物分别与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以及所述背板粘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隔垫物,所述第二隔垫物位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所述第二隔垫物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背板连接,且所述第二隔垫物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隔垫物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隔垫物的数量至少为2,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隔垫物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发热组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背板平行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热辐射反射层,所述第二热辐射反射层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背板的一面上,所述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热辐射反射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中。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背板的间距大于3毫米。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包括漏铜、铜箔或铝箔。

可选地,所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的厚度范围为:0.05毫米~0.2毫米。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带,所述覆盖带覆盖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面,所述覆盖带的至少一个边缘与所述背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覆盖带包括:包裹层以及位于所述包裹层内的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包裹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导热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包裹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

可选地,所述包裹层包括基底层以及第一散热层,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基底层以及所述第一散热层之间,且所述基底层位于所述导热层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位于所述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散热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电路板在所述背板的正投影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背板和电路板之间设置第一热辐射反射层,该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背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隔,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第二间隔,且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中,如此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不仅可以避免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电路板以及背板直接接触,还可以避免电路板和背板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限制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显示面板,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将发热组件产生的热辐射反射,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的温度过高且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均一的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电路板的热传递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提供的显示装置中背板的热传递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未示出具体的发热组件,图1示出的发热组件为发热组件所在的区域,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2是图1在A1-A1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在B1-B1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和图3,该显示装置包括10包括:显示面板11,背板12以及电路板13。背板12位于显示面板11的背面,显示面板11的背面为与正面相对的另一面,显示面板11的正面可以为具有显示区的一面。电路板13位于背板12远离显示面板11的一侧,且电路板13与背板12之间包括胶层14,胶层14分别与电路板13和背板12粘接。电路板13包括板体131以及位于板体131上的发热组件132。

其中,电路板13的发热组件1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发热器件,发热器件可以是指在通电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不同的发热器件可以实现不同功能,示例性的,发热器件包括:电致发光芯片、时序控制芯片以及显示电源芯片,这些发热器件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堆积,热量传递至显示面板11会使显示面板11的部分区域温度过高,即显示面板的温度不均一,该部分区域可以为显示面板正对于发热组件的区域。另外,显示面板11的部分区域温度过高会导致显示面板11的部分区域加速老化,从而导致显示面板11该区域的颜色和亮度和其他区域的颜色和亮度不一致,这不利于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且不利于显示装置10的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请参考图4和图5,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在A2-A2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21。

背板22,背板22位于显示面板21的背面,显示面板21的背面为与正面相对的另一面,显示面板21的正面可以为具有显示区的一面。

电路板23,电路板23位于背板33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且电路板23与背板之间21存在间隔,电路板23包括板体231以及位于板体231上的发热组件232。

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位于电路板23与背板22之间,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存在第一间隔251,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电路板23之间存在第二间隔252,电路板23的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中。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23的发热组件232可以包括多个发热器件,图4未示出具体的发热器件,图4示出的发热组件可以为多个发热器件所在的区域,但本申请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另外,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为可以对热辐射进行反射的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和电路板之间设置第一热辐射反射层,该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背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隔,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第二间隔,且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中,如此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不仅可以避免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电路板以及背板直接接触,还可以避免电路板和背板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限制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显示面板,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将发热组件产生的热辐射反射,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的温度过高且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均一的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并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OLED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曲性,以及更细腻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航空领域或各种领域中。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第一间隔,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隔垫物实现第一间隔,请参考图5,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第一隔垫物261,第一隔垫物261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第一隔垫物261分别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背板22连接。第一隔垫物261可以为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提供支撑,以形成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的第一间隔251。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3的发热组件232在显示面板21上的正投影外,即第一隔垫物261与发热组件232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错开,如此可以避免在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1上的正投影内的情况下,发热组件232的热量较快地传递到第一隔垫物261,第一隔垫物261将发热组件232的热量传递至背板22,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1的温度过高且不均一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隔垫物的数量可以为1,图6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第一隔垫物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示出第一隔垫物的结构,图6未示出电路板和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6在A2-A2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为图5),请参考图6,图6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第一隔垫物261,且第一隔垫物261围成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类似的形状,第一隔垫物26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框,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围绕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如此第一隔垫物261可以为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并形成第一间隔251。

第一隔垫物的数量可以至少为2,示例性的,请参考图7,图7是图4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第一隔垫物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楚示出第一隔垫物的结构,图7未示出电路板和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图7在A2-A2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为图5),图7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隔垫物261,两个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第一方向X为与背板22平行的方向,如此可以使第一隔垫物261为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可以避免背板22、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第一隔垫物261形成封闭的第一间隔251,导致第一间隔251之间的空气的温度过高的问题。图7示出的第一方向X为与背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第一方向X也可以为与背板2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第一隔垫物的数量可以与电路板的发热器件的数量以及分布有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隔垫物261可以包括双面泡绵胶带,第一隔垫物261分别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背板22粘接,以使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更牢固地粘接在背板22上,避免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产生变形。示例性的,双面泡绵胶带可以为聚丙烯酸酯双面泡绵胶带(VHB)。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背板与电路板之间的间隔,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二隔垫物实现背板与电路板之间的间隔,请参考图5,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第二隔垫物262,第二隔垫物262位于电路板23与背板22之间,第二隔垫物262分别与电路板23与背板22连接,且第二隔垫物262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隔垫物261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的厚度。第二隔垫物262可以为电路板23提供支撑,第二隔垫物262的厚度大于第一隔垫物261的厚度可以使电路板23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高,从而可以形成电路板23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之间的第二间隔252。

可选地,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可以为1,请参考图6,图6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一个第二隔垫物262,且第二隔垫物262围成与背板22类似的形状,第二隔垫物262可以为矩形框,第二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围绕电路板23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且第二隔垫物26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围绕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如此第二隔垫物262可以为电路板23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并形成背板22与电路板23之间的间隔以及形成电路板23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之间的第二间隔252。

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可以至少为2,示例性的,请参考图7,图7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隔垫物262,两个第二隔垫物26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第一方向X为与背板22平行的方向,如此可以避免第二隔垫物261与发热组件232所在区域的板体直接接触会将发热组件232的热辐射传递到背板22,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1的温度过高且不均一的问题,且可以避免电路板23、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第二隔垫物262形成封闭的第二间隔252,导致第二间隔252之间的空气的温度过高的问题。另外,第二隔垫物的数量可以与电路板的发热器件的数量以及分布有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第二隔垫物262可以包括双面泡绵胶带,第二隔垫物262分别与电路板23以及背板22粘接,以使电路板23更牢固地粘接在背板22上。示例性的,双面泡绵胶带可以为聚丙烯酸酯双面泡绵胶带。

可选地,在垂直于背板的方向上,电路板与背板的间距大于3毫米,请参考图5,电路板23与背板22的间距L大于3毫米,即第二隔垫物262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3毫米。电路板与背板的间距越大,第一间隔与第二间隔就越大,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的阻隔效果。另外,第一间隔与第二间隔中可以包括空气,空气的导热率低,因此第一间隔与第二间隔可以有效降低发热器件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至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对发热器件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反射,从而降低传递到显示面板的热量,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采用具有低红外辐射率和高反射率的材料。请参考表1,其为一些材料表面红外辐射率的参考表,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包括表面抛光的铜,另外,第一热辐射反射层还可以包括漏铜、铜箔或铝箔。可选地,第一热辐射反射层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05毫米~0.2毫米,在此厚度范围下,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保证对发热组件的热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率,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不会过厚,避免影响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和重量。

表1一些材料表面红外辐射率的参考表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路板可以包括多个发热组件,示例性的,图8提供了一种包括两个发热组件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在A2-A2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在B2-B2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图9和图10,该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面板21。背板22,背板22位于显示面板21的背面,显示面板21的背面为与正面相对的另一面,显示面板21的正面可以为具有显示区的一面。电路板23,电路板23位于背板33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且电路板23与背板之间21存在间隔,电路板23包括板体231以及位于板体231上的两个发热组件232。两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位于电路板23与背板22之间,两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存在两个第一间隔251,两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电路板23之间存在两个第二间隔252,电路板23的两个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两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中。

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4个第一隔垫物261,4个第一隔垫物261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4个第一隔垫物261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背板22连接,4个第一隔垫物261中的另外两个分别与另一个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背板22连接,且每个第一隔垫物261与连接的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对应。第一隔垫物261可以为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提供支撑,以形成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与背板22之间的第一间隔251。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3的发热组件232在显示面板21上的正投影外,即第一隔垫物261与发热组件232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错开,如此可以避免在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1上的正投影内的情况下,发热组件232的热量较快地传递到第一隔垫物261,第一隔垫物261将发热组件232的热量传递至背板22,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1的温度过高且不均一的问题。每两个第一隔垫物26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第一方向X为与背板22平行的方向,如此可以使第一隔垫物261为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提供更稳定的支撑,且可以避免背板22、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第一隔垫物261形成封闭的第一间隔251,导致第一间隔251之间的空气的温度过高的问题。

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三个第二隔垫物262,第二隔垫物262位于电路板23与背板22之间,第二隔垫物262分别与电路板23与背板22连接,且第二隔垫物262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隔垫物261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的厚度。第二隔垫物262可以为电路板23提供支撑,并形成背板与电路板之间的间隔,另外,第二隔垫物262的厚度大于第一隔垫物261的厚度可以使电路板23在垂直于背板22的方向上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高,从而可以形成电路板23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22之间存在的第二间隔252。三个第二隔垫物26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电路板23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侧,以且位于两个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一方向X为与背板22平行的方向,如此可以避免第二隔垫物262与发热组件232所在区域的板体直接接触会将发热组件232的热辐射传递到背板22,从而导致显示面板21的温度过高且不均一的问题,且可以避免电路板23、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以及第二隔垫物262形成封闭的第二间隔252,导致第二间隔252之间的空气的温度过高的问题。

可选地,该显示装置20还包括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位于电路板23靠近背板22的一面上,电路板23的发热组件23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中。图7示出的显示装置包括两个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对于图4和图5示出的包括一个发热组件的装置,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作限制。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可以进一步对发热组件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反射,从而降低传递到显示面板的热量,因此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可以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6采用相同的具有低红外辐射率和高反射率的材料,示例性的,第二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包括表面抛光的铜,另外,第一热辐射反射层还可以包括漏铜、铜箔或铝箔。可选地,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05毫米~0.2毫米,在此厚度范围下,第二热辐射反射层可以保证对发热组件的热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率,且第二热辐射反射层不会过厚,不仅可以避免第二热辐射反射层占据过多的第二间隔的空间,导致第二间隔对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的阻隔效果变差的问题,还可以避免影响显示装置整体的厚度和重量。

另外,该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与电路板23之间可以具有粘胶层,粘胶层分别与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以及电路板23粘接,示例性的,该粘胶层可以为包括石墨的压敏胶合剂(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其中石墨导热率高,从而该粘胶层可以使发热组件232的热量分散,根据热传导特性,石墨可以降低最高点温度,最低点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可以实现传递到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的热量的均一性,可以防止局部热量过高。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覆盖带,请参考图8,图9和图10(为清楚示出电路板的结构,图8未示出覆盖带,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制)。覆盖带28覆盖电路板23远离背板22的一面,覆盖带28的至少一个边缘与背板22连接,如此覆盖带28可以对覆盖的电路板23起到保护作用。图11是图7提供的显示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1,覆盖带28包括:包裹层281以及位于包裹层内281的导热层282,导热层28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包裹层28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内,且导热层282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包裹层281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间距。即包裹层281搭接到背板22,导热层282被包裹层281包裹,导热层282未延伸至背板22,且与背板22有一定间距,如此可以避免在导热层282与背板22接触的情况下,导热层282会将发热器件232的热量传递到背板22的问题。导热层282可以包括石墨,石墨具有高导热率的优点,从而导热层282可以将电路板23传递到覆盖带28上的热量快速分散开,根据热传导特性,可以防止局部热量过高。

可选地,包裹层281包括基底层2811以及第一散热层2812,导热层282位于基底层2811以及第一散热层2822之间,且基底层2811位于导热层282靠近电路板23的一侧。基底层2811可以为导热层282和第一散热层2812提供基底,第一散热层2812可以将发热器件232的热量辐射到环境中进行散热。另外,基底层2811可以包括聚酯薄膜(mylar),第一散热层2812可以包括导电布,导电布的材料可以包括黑色导电材料,导电布可以提升显示装置20的电磁抗干扰能力,避免不需要的电压或电流影响电路板23。

图12提供了图9示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板的热传递示意图(为清楚示意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2只示出了其中一个发热组件的热传递路径,另一个发热组件与此相同),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热量传递的方向。电路板23的发热器件232的热量分别向靠近背板22的一侧和远离背板22的一侧传递,其中靠近背板22一侧的热量经第二热辐射反射层27,第二间隔252,第一热辐射反射层24和第一间隔251的反射和阻隔后,到达背板22一侧的热量可以被有效降低。远离背板22一侧的热量经覆盖带28的导热层282后被均匀分散,并通过覆盖带28的第一散热层2812将热量辐射到环境中进行散热。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显示部件,请参考图8,图9和图10,其他显示部件包括偏光片291(polarizer,pol),光学胶292(Optically ClearAdhesive,OCA),盖板293,连接线路294以及第二散热层295。其中,偏光片291位于显示面板21远离背板22的一侧,偏光片291可以减少显示面板21对环境光的反射。盖板293位于偏光片291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侧,盖板293可以包括玻璃盖板,偏光片291与盖板293之间存在光学胶292,光学胶292可以用于粘接偏光片291与盖板293,光学胶292无色透明且光透过率高。连接线路294一端绑定在电路板23上,另一端绑定在显示面板21上,以实现电路板23对显示面板21的驱动。连接线路294可以包括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覆晶薄膜柔性可弯折,因此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21以及背折到显示面板21背面的电路板23的绑定连接,从而可以使显示装置20实现窄边框的效果。

另外,第二散热层295位于背板22远离显示面板21的一面上,第二散热层295可以将显示面板21传递到背板22的热量辐射到环境中进行散热。第二散热层295在背板22上的正投影位于电路板23在背板22的正投影外,如此可以避免第二散热层295吸收电路板23的热量。第二散热层295可以包括具有高红外辐射率的材料,示例性的,第二散热层295可以包括黑漆、白漆以及阳极氧化铝等。另外,第二散热层295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01毫米~0.1毫米,在此厚度范围下,第二散热层295可以对显示面板21传递到背板22的热量进行散热,且第二散热层295不会过厚,避免吸收其他部件的热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背板22可以为显示面板21提供支撑,背板22可以采用超净泡沫(super clean foam,SCF)或者铝板。请参考图13,图13提供了一种采用超净泡沫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该背板包括远离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的网格胶221(embo),石墨层222,泡棉223(foam)和铜箔224。其中,石墨具有高导热率,由于显示面板21自身也会发热,石墨层222可以将显示面板21传递到背板22的热量快速分散开,根据热传导特性,可以防止局部热量过高。网格胶221分别与显示面板21以及石墨层222粘接,网格胶221可将显示面板21和石墨层222粘贴时产生的气泡通过网格纹向周边挤压,以排出气泡,从而可以保证石墨层222的平整度。泡棉223可以将石墨层222分散开的热量迅速传递到铜箔层224,铜箔层224将热量以自然对流和辐射的方式散发出去,此外,由于泡棉223较为柔软,可以对显示面板21起到保护作用。示例性的,泡棉223可以包括聚氨酯泡棉、导电泡棉、铝箔泡棉等导热性能强的泡棉。此外,铜箔224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和静电释放的作用。

图14提供了图10示出的显示装置中背板的热传递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热量传递的方向,显示面板21自身产生的热量向背板22方向传递,该热量经背板22中的石墨层222后可以被均匀分散,传递到第二散热层295后,第二散热层295具有高红外辐射率,因此可以将热量辐射到环境中进行散热,从而可以降低显示面板21的温度,避免显示装置过热影响用户体验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对热辐射反射层以及间隔对电路板热辐射的阻挡效果进行对比测试,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5和图16,该测试模型30包括电路板31,中间介质层32以及温度测试层33,电路板31包括板体311以及位于板体311上的发热组件312,中间介质层32位于板体311远离发热组件312的一侧中间介质层32,温度测试层33位于中间介质层32远离电路板312的一面上。测试模型30以发热组件312为热源,以温度测试层33远离电路板31的一面C为温度测试面,中间介质层32可以为热辐射反射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温度测试层33为PET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模型中以铜箔为示例性的热辐射反射层,但对此并不作限制。另外,图15示出的测试模型30中,中间介质层32与板体311直接接触;图16示出的测试模型30中,中间介质层32与板体311在垂直于板体311的方向上存在间距D。

对比测试共包括四组,其中组1对应的测试模型1请参考图15,中间介质层32为PET膜,即组1未采用热辐射反射层且无间隔,测试模型1在温度测试层33远离电路板31的一面C的测试温度为41.1℃。组2对应的测试模型2请参考图15,中间介质层32为铜箔,即测试模型2采用热辐射反射层,但热辐射反射层和电路板之间无间隔,测试模型2在温度测试层33远离电路板31的一面C的测试温度为38.2℃,如此可以证明热辐射反射层对电路板的发热器件产生的热量有阻挡作用,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实现降低远离电路板31的发热器件312一侧的膜层的温度的效果。组3对应的测试模型3请参考图16,中间介质层32为PET膜,且间距D等于7毫米,即测试模型3未采用热辐射反射层,但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和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隔,测试模型3在温度测试层33远离电路板31的一面C的测试温度为39.1℃,如此可以证明间隔可以有效降低发热器件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间隔可以实现降低远离电路板31的发热器件312一侧的膜层的温度的效果。组4对应的测试模型4请参考图16,中间介质层32为铜箔,且间距D等于7毫米,即组4采用热辐射反射层,且热辐射反射层和电路板之间存在间隔,测试模型4在温度测试层33远离电路板31的一面C的测试温度为28.9℃,如此可以证明热辐射反射层和间隔结合可以进一步实现降低远离电路板31的发热器件312一侧的膜层的温度的效果。

通过上述对比测试可知,间隔可以减少发热组件的热量传递,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反射发热组件的热辐射,从而可以避免发热组件正对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温度过高,这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温度的均一性,另外,显示面板的温度的均一性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各区域老化速度不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各区域的显示效果的均一性,从而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背板和电路板之间设置第一热辐射反射层,该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背板之间存在第一间隔,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第二间隔,且电路板的发热组件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中,如此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不仅可以避免第一热辐射反射层与电路板以及背板直接接触,还可以避免电路板和背板直接接触,从而可以限制发热组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显示面板,且第一热辐射反射层可以将发热组件产生的热辐射反射,从而可以避免显示面板的温度过高且显示面板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均一的情况的发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光学膜、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偏振膜、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的测试方法、显示装置的贴合方法和显示装置
  •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发光元件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显示装置用基板、显示装置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