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片材分离机构和片材搬运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9:31


片材分离机构和片材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材分离机构和片材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片材为厚度在0.076mm以上薄而平的材料,以铜箔为例,在PCB板(Printed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层导电元件为铜箔层。由于铜箔的来料方式一般为层叠供料,相关技术中,通常使用吸盘对铜箔进行吸取。

然而,由于铜箔的厚度非常薄,在使用吸盘吸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由于铜箔的厚度较薄,为避免损伤铜箔,也无法用坚固的机构进行分离,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分离机构和片材搬运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材分离机构,包括:

主体;

承载部,其设置在主体上,适于承载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片材;

出风机构,其设置在主体上,适于朝向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

升降机构,其设置在主体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承载部和/或离子风机相连,适于驱动承载部与离子风机发生相对运动。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承载部与出风机构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出风机构与承载部上的片材发生相对运动,并对不同高度位置上的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离子风能够进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并在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形成空气层,同时去除片材之间的静电,由此避免了片材之间因静电、真空吸附等原因导致多层片状材料连带。

此外,出风装置还能够将片材上的灰尘吹下,以避免片材上附着灰尘,导致影响下游产品(例如PCB板)的良品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出风机构包括离子风机和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包括:

导流块;

进风路,其形成在导流块上,适于与离子风机的出气端相连;

多个出风支路 ,其形成在导流块上,并与进风路相连通,适于朝向片材的侧部出风,多个出风支路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有益效果:

通过如此设置,导流结构能够将离子风机吹出的较为集中的气流转化为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多组气流,多个出风支路能够同时向片材侧部的不同位置出风,以使得片材边缘处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片材无法分离或者是片材受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出风支路的出风方向上,出风支路向上倾斜。

有益效果:

通过如此设置,出风支路能够朝向片材的边缘吹出向上倾斜的离子风,以促使上层的片材向上运动,并与下层的片材相分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其设置在主体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导流结构相连,适于升降导流结构。

有益效果:

因此,导流结构自身能够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当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导流结构上升的过程中,离子风机能够通过导流结构向片材的侧部吹风,以使得上层的片材上升并与相邻的片材相分离。

当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导流结构下降的过程中,离子风机能够停止出风,以避免已经分离的片材在风力作用下再次粘连。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片材分离机构还包括集尘结构,其设置在主体上,并位于出风机构的相对侧,适于收集出风机构吹下的灰尘。

有益效果:

能够防止出风装置吹出的灰造成二次污染。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尘结构包括:

集尘罩,集尘罩的开口朝向出风机构设置,集尘罩的底部形成有排尘口;

吸尘器,其与排尘口相连。

有益效果:

出风装置从片材上吹出的灰能够落入到集尘罩内,吸尘器能够在排尘口处形成负压,以驱动集尘罩内的灰尘通过排尘口进入到吸尘器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集尘罩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排尘段,排尘口形成在排尘段的底端,由上自下,排尘段的内径逐渐减小。

有益效果:

通过如此设置,排尘段的内壁朝向排尘口倾斜,从而起到导向作用,集尘罩收集到的灰尘能够被引导至排尘口处,能够便于吸尘器对集尘罩内的灰尘进行收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与主体相连,且动力输出端与承载部相连,适于升降承载部。

有益效果:

第二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承载部向上运动,从而携带层叠设置的片材向上运动,当用于获取片材的获取机构取走承载部上最上层的片材后。第二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承载部缓慢上升,从而使最顶层的片材能够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以便于获取机构能够在同一高度位置获取片材。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第一转动源,其设置在主体的下方,并与主体的底壁相连,

第一丝杆,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穿过主体的底壁,第一转动源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丝杆相连,第一丝杆的螺母与承载部相连;

导向杆,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穿过主体的底壁与第一丝杆的螺母相连,导向杆与主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转动源与第一丝杆相配合,第一转动源每转动一圈,第一丝杆能够沿高度方向运动一个较小的距离,由此提升了控制精度,以使得承载部能够根据片材的厚度逐步上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片材分离机构还包括毛刷,其设置在主体上,并与出风机构的最高出风位置相平齐或位于出风机构的上方,毛刷位于承载部的至少一侧位置,适于与片材的侧部接触,并伸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

有益效果:

随着第二升降机构驱动承载部缓慢上升,上层的片材能够经过出风机构,并在出风机构的作用下相互分离,接着片材上升至与毛刷同一高度位置,毛刷的刷毛能够与片材的边缘处发生干涉,并部分伸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由此将相邻的两层片材分隔开,避免处于分离状态的片材再次粘连。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体上形成有片材限位槽,承载部设置在片材限位槽内。

有益效果:

片材限位槽能够对层叠设置的片材进行限位,以防止层叠设置的片材在出风机构的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甚至脱离片材分离机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体包括:

底板,承载部设置在底板的上方;

限位围框,其设置在底板上,包括围绕承载部设置的多个限位板,多个限位板的内壁与底板围成片材限位槽,至少部分限位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上。

有益效果:

通过驱动限位板沿底板滑动,能够调整限位板围成的片材限位槽的大小,以使得片材限位槽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片材进行限位,由此扩大了片材分离机构的适用范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体还包括:

第一调节板,其设置在底板上,限位围框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上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底板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

第一紧固件,其穿过第一条形孔并与限位板相连接;

第二紧固件,其穿过第二条形孔并与第一调节板的底部相连。

有益效果:

通过如此设置,通过驱动限位板沿第一条形孔滑动,能够调整限位围框沿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通过驱动第一调携带限位板相对于底板沿第二条形孔滑动,能够调整限位围框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体还包括:

第二调节板,其连接在限位围框两侧的第一调节板之间;

第三条形孔,其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三紧固件,其穿过第三条形孔并与第一调节板相连。

有益效果:第二调节板优选为与第一调节板的中部或顶部相连,以保证第一调节板的上端和下端同步运动,避免片材限位槽上端和下端的内径不一致,导致影响限位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部上形成有安装槽,片材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模块,其设置在安装槽内,适于在其检测范围内没有片材时发出补料信号。

有益效果:

片材分离机构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报警机构,控制模块与第一传感模块和报警机构通信连接,能够在接收到补料信号后控制报警机构报警,以提醒操作者向片材分离机构上补料,操作者无需时刻守在片材分离机构周围,有助于提升片材分离机构的自动化程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片材搬运系统,包括:

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片材分离机构;

获取机构,适于获取片材分离机构上的片材;

搬运机构,其与获取机构相连,适于驱动获取机构移动。

有益效果:

搬运机构能够驱动获取机构移动至片材分离机构处,获取片材分离机构上最上层的片材,再运输到下游的工位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片材搬运机构包括或使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片材分离机构,因此具有了其有益效果,即: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机构包括:

基体,基体适于与搬运机构相连;

多个吸盘,其设置在基体上,且多个吸盘的吸取面相平齐。

有益效果:

多个吸盘能够使片材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获取机构获取片材的过程造成片材损伤或变形。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机构还包括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包括:

分流块;

主气口,其形成在分流块上,主气口适于与真空阀相连;

多个分气口,其形成在分流块上,并与主气口相连通,每个分气口适于通过管路与一个吸盘相连。

有益效果:

通过分流结构来与多个吸盘相连,能够使气管的分布更加简洁明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多个吸盘通过气管与真空阀相连,气管包括主气管和与进气管相连的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与一个吸盘相连。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体包括基板,多个吸盘设置在基板上,基板上形成有避让口,获取机构还包括第二传感模块,其穿过避让口,适于检测吸盘是否成功吸取片材。优选地,控制模块能够在多次受到吸盘未成功吸取片材时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者对获取装置进行检修,或者是检查片材分离机构处是否有剩余的片材。

有益效果:

通过分流结构来与多个吸盘相连,能够使气管的分布更加简洁明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多个吸盘通过气管与真空阀相连,气管包括主气管和与进气管相连的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与一个吸盘相连。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搬运机构包括:

安装支架;

横向模组,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

竖向模组,其与横向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横向模组适于驱动竖向模组沿横向模组的长度方向运动,获取机构与竖向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竖向模组适于升降获取机构。

有益效果:

当需要获取片材时,横向模组能够先将竖向模组驱动到片材分离机构的上方,接着竖向模组驱动片材分离机构下降,以获取片材。

当需要将获取到的片材转移到下游的工位时,竖向模组能够驱动获取机构上升,接着横向模组驱动竖向模组沿其长度方向运动,以将获取机构输送到下游工位处,获取机构能将获取到的片材释放到下游工位处,完成送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竖向模组包括:

安装立板,其与横向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安装立板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

第二转动源,其与安装立板相连;

第二丝杆,其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转动源相连,第二丝杆的螺母与获取机构相连,获取机构与滑轨滑动连接。

有益效果:

第二转动源能够与第二丝杆相配合,第二转动源每转动一圈,第二丝杆的螺母能够沿高度方向运动一个较小的距离,有助于提升竖向模组的控制精度,便于竖向模组驱动获取机构移动合适的距离,以获取片材,并防止获取机构移动的距离过大,造成压伤片材,或者是移动的距离过小,造成无法成功获取片材。滑轨能够保证获取机构沿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片材分离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机构的片材限位槽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片材分离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的出风机构;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的分流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的分流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搬运系统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搬运系统的搬运机构和获取机构;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搬运系统的竖直模组和获取机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0、片材分离机构;

101、底板;1011、第二条形孔;102、限位板;103、第一调节板;1031、第一条形孔;104、第二调节板;1041、第三条形孔;105、片材限位槽;

2、承载部;201、安装槽;

3、导流结构;301、导流块;302、进风路;303、出风支路;

401、第一升降机构;402、第二升降机构;4021、第一转动源;4022、第一丝杆;

5、毛刷;

6、集尘罩;601、排尘段;

701、第一传感模块;702、第二传感模块;

8、获取机构;801、基体;8011、基板;8012、避让口;802、吸盘;803、分流结构;8031、分流块;8032、主气口;8033、分气口;

9、搬运机构;901、安装支架;902、横向模组;903、竖向模组;9031、安装立板;9032、滑轨;9033、第二转动源;9034、第二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材分离机构100,包括主体、承载部2、出风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中,承载部2设置在主体上,适于承载沿竖直方向层叠设置的片材。出风机构设置在主体上,适于朝向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升降机构设置在主体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承载部2和/或离子风机相连,适于驱动承载部2与离子风机发生相对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100在使用过程中,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承载部2与出风机构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出风机构与承载部2上的片材发生相对运动,并对不同高度位置上的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离子风能够进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并在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形成空气层,同时去除片材之间的静电,由此避免了片材之间因静电、真空吸附等原因导致多层片状材料连带。

此外,出风装置还能够将片材上的灰尘吹下,以避免片材上附着灰尘,导致影响下游产品(例如PCB板)的良品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片材分离机构100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其中,承载部2优选但不限于为承载板或承载盒等。例如在本实施中,承载部2为承载板,当承载板上片材的数量较少时,承载板也不会阻碍出风机构向其出风。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出风机构包括离子风机和导流结构3。导流结构3包括导流块301、进风路302和多个出风支路303。其中,进风路302形成在导流块301上,适于与离子风机的出气端相连。多个出风支路303形成在导流块301上,并与进风路302相连通,适于朝向片材的侧部出风,多个出风支路303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如此设置,导流结构3能够将离子风机吹出的较为集中的气流转化为沿水平方向均匀分布的多组气流,多个出风支路303能够同时向片材侧部的不同位置出风,以使得片材边缘处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因受力不均而导致片材无法分离或者受损。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导流结构3包括沿出风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出风口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条形口。

导流结构3的数量可选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结构3的数量为两个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沿出风支路303的出风方向上,出风支路303向上倾斜。通过如此设置,出风支路303能够朝向片材的边缘吹出向上倾斜的离子风,以促使上层的片材向上运动,并与下层的片材相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401。第一升降机构401设置在主体上,且动力输出端与导流结构3相连,适于升降导流结构3。

因此,导流结构3自身能够进行升降运动,从而对不同高度位置的片材的侧部吹离子风。优选地,当第一升降机构401驱动导流结构3上升的过程中,离子风机能够通过导流结构3向片材的侧部吹风,以使得上层的片材上升并与相邻的片材相分离。

当第一升降机构401驱动导流结构3下降的过程中,离子风机能够停止出风,以避免已经分离的片材在风力作用下再次粘连。

第一升降机构401可选为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比如液压缸、气压缸、电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片材分离机构100还包括集尘结构。集尘结构设置在主体上,并位于出风机构的相对侧,适于收集出风机构吹下的灰尘,以防止出风装置吹出的灰造成二次污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结构包括集尘罩6和吸尘器。集尘罩6的开口朝向出风机构设置,集尘罩6的底部形成有排尘口。吸尘器与排尘口相连。

出风装置从片材上吹出的灰能够落入到集尘罩6内,吸尘器能够在排尘口处形成负压,以驱动集尘罩6内的灰尘通过排尘口进入到吸尘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罩6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排尘段601,排尘口形成在排尘段601的底端,由上自下,排尘段601的内径逐渐减小。通过如此设置,排尘段601的内壁朝向排尘口倾斜,从而起到导向作用,集尘罩6收集到的灰尘能够被引导至排尘口处,能够便于吸尘器对集尘罩6内的灰尘进行收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机构402。第二升降机构402与主体相连,且动力输出端与承载部2相连,适于升降承载部2。

第二升降机构402能够驱动承载部2向上运动,从而携带层叠设置的片材向上运动,当用于获取片材的获取机构8取走承载部2上最上层的片材后。第二升降机构402能够驱动承载部2缓慢上升,从而使最顶层的片材能够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以便于获取机构8能够在同一高度位置获取片材。

第二升降机构402可选为能够配合获取机构8获取片材的速度持续缓慢上升,以使得获取机构8能够每次都能够在同一高度位置获取最上层的片材。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升降机构402能够在获取机构8将上层片材取走后驱动承载部2上升,且上升的高度与获取一层片材的厚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升降机构401的上升速度大于第一升降机构401的上升速度,以使得出风机构能够相对于片材向上运动,并促使上层的片材上升。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升降机构401的上升速度与第二升降机构402的上升速度一致,以使得出风机构能够始终对最上层的片材吹风,并使上层的片材上升并与相邻的片材相分离。

第二升降机构402可选为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比如液压缸、气压缸、电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机构402包括第一转动源4021和第一丝杆4022。其中,第一丝杆4022其设置在主体的下方,并与主体的底壁相连。第一丝杆4022沿竖直方向延伸,并穿过主体的底壁。第一转动源4021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相连,第一丝杆4022的螺母与承载部2相连。导向杆沿竖直方向延伸,并穿过主体的底壁与第一丝杆4022的螺母相连,导向杆与主体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第一转动源4021与第一丝杆4022相配合,第一转动源4021每转动一圈,第一丝杆4022能够沿高度方向运动一个较小的距离,由此提升了控制精度,以使得承载部2能够根据片材的厚度逐步上升。其中,第一转动源4021可选为能够输出转动的装置,比如电机、发动机、液压马达或其中之一与减速机的组合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片材分离机构100还包括毛刷5。毛刷5设置在主体上,并与出风机构的最高出风位置相平齐或位于出风机构的上方,毛刷5位于承载部2的至少一侧位置,适于与片材的侧部接触,并伸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

随着第二升降机构402驱动承载部2缓慢上升,上层的片材能够经过出风机构,并在出风机构的作用下相互分离,接着片材上升至与毛刷5同一高度位置,毛刷5的刷毛能够与片材的边缘处发生干涉,并部分伸入到相邻的两层片材之间,由此将相邻的两层片材分隔开,避免处于分离状态的片材再次粘连。

毛刷5的数量可选为一个或多个,优选地,毛刷5的数量为多个,片材的多个侧部均设置有毛刷5。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上形成有片材限位槽105,承载部2设置在片材限位槽105内。片材限位槽105能够对层叠设置的片材进行限位,以防止层叠设置的片材在出风机构的风力作用下发生倾斜,甚至脱离片材分离机构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包括底板101和限位围框。承载部2设置在底板101的上方。限位围框设置在底板101上,包括围绕承载部2设置的多个限位板102,多个限位板102的内壁与底板101围成片材限位槽105,至少部分限位板102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101上。

通过驱动限位板102沿底板101滑动,能够调整限位板102围成的片材限位槽105的大小,以使得片材限位槽105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片材进行限位,由此扩大了片材分离机构100的适用范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片材限位框的两侧的固定支架,出风机构设置在片材限位框一侧的固定支架上,集尘机构设置在片材限位框的另一侧的固定支架上。

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限位板102包括宽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的第一限位板1,以及宽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平行的第二限位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围框四角处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一体式连接,并形成护角结构。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片材限位槽105可选为形成在主体上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还包括第一调节板103、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其中,第一调节板103设置在底板101上,限位围框沿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调节板103。第一调节板103上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1031。底板101上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1011。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条形孔1031并与限位板102相连接。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条形孔1011并与第一调节板103的底部相连。

通过如此设置,通过驱动限位板102沿第一条形孔1031滑动,能够调整限位围框沿第二方向上的宽度,通过驱动第一调节板103携带限位板102相对于底板101沿第二条形孔1011滑动,能够调整限位围框沿第一方向上的宽度。

其中,第一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端和卡头,插入端适于穿过第一条形孔1031并与第一调节板103相连,卡头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孔1031的宽度,能够与底板101远离第一调节板103的一侧相抵。

第二紧固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端和卡头,插入端适于穿过第二条形孔1011并与限位板102相连,卡头的宽度大于第二条形孔1011的宽度,能够与第一调节板103远离限位板102的一侧相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围框两侧的第一调节板103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调节板104。第二调节板104上形成有第三条形孔1041,第三条形孔104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紧固件适于穿过第三条形孔1041并与第一调节板103相连。第二调节板104优选为与第一调节板103的中部或顶部相连,以保证第一调节板103的上端和下端同步运动,避免片材限位槽105上端和下端的内径不一致,导致影响限位效果。

优选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片材限位槽105的槽口处的第四条形孔,第四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片材限位槽105中与其接近的边缘相平行,第四紧固件适于穿过第四条形孔并与毛刷5相连接。通过如此设置,操作者能够根据片材限位槽105的大小沿第四条形孔移动毛刷5,以调整毛刷5的位置,使毛刷5能够用于防止不同尺寸的片材在分离后二次吸附。

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第三紧固件和第四紧固件优选但不限于为螺栓或铆钉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调节板106通过滑轨9032结构与底板101滑动连接,限位板102通过滑轨9032结构与第一调节板106滑动连接。

作为又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底板101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孔,限位板102适于插设在限位孔中,操作者能够将限位板102拔出并更换限位板102的位置,以对片材限位槽105的大小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部2上形成有安装槽201。片材分离机构100还包括第一传感模块701,其设置在安装槽201内,适于在其检测范围内没有片材时发出补料信号。优选地,片材分离机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和报警机构,控制模块与第一传感模块701和报警机构通信连接,能够在接收到补料信号后控制报警机构报警,以提醒操作者向片材分离机构100上补料,操作者无需时刻守在片材分离机构100周围,有助于提升片材分离机构100的自动化程度。其中,报警机构优选但不限于为警铃、警示灯或显示屏幕等。控制模块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如PLC或CPU)、存储器和与可编程逻辑控制部件相连的电子元件等,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第一传感模块701优选但不限于为光电传感器,接近开关或微动开关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片材分离机构100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片材搬运系统,包括片材分离机构100、获取机构8和搬运机构9。

下面结合图8至图10,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片材分离机构100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片材分离机构100。获取机构8适于获取片材分离机构100上的片材。搬运机构9与获取机构8相连,适于驱动获取机构8移动。

搬运机构9能够驱动获取机构8移动至片材分离机构100处,获取片材分离机构100上最上层的片材,再运输到下游的工位上。例如当片材为铜箔时,搬运机构9能够控制获取机构8获取铜箔,并将铜箔运输到PCB板的组装工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片材搬运机构9包括或使用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片材分离机构100,因此具有了其有益效果,即: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获取机构8包括基体801和多个吸盘802。其中,基体801适于与搬运机构9相连。多个吸盘802设置在基体801上,且多个吸盘802的吸取面相平齐。

多个吸盘802能够使片材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获取机构8获取片材的过程造成片材损伤或变形。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获取机构8还可选为粘取机构或夹爪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获取机构8还包括分流结构803。分流结构803包括分流块8031、主气口8032和多个分气口8033。其中,主气口8032形成在分流块8031上,主气口8032适于与真空阀相连。多个分气口8033形成在分流块8031上,并与主气口8032相连通,每个分气口8033适于通过管路与一个吸盘802相连。

通过分流结构803来与多个吸盘802相连,能够使气管的分布更加简洁明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多个吸盘802通过气管与真空阀相连,气管包括主气管和与进气管相连的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与一个吸盘802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体801包括基板8011,多个吸盘802设置在基板8011上,基板8011上形成有避让口8012,获取机构8还包括第二传感模块702,其穿过避让口8012,适于检测吸盘802是否成功吸取片材。当第二传感模块702检测到吸盘802未能成功吸取片材时,能够向控制模块发出信号,以使得搬运机构9重新驱动获取机构8回到片材分离机构100处,并再次获取片材。优选地,控制模块能够在多次收到吸盘802未成功吸取片材时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以提醒操作者对获取装置进行检修,或者是检查片材分离机构100处是否有剩余的片材。

其中,第二传感模块702优选但不限于为微动开关、光电传感器或接近开关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搬运机构9包括安装支架901、横向模组902和竖向模组903。其中,横向模组902设置在安装支架901上。竖向模组903与横向模组90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横向模组902适于驱动竖向模组903沿横向模组902的长度方向运动,获取机构8与竖向模组903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竖向模组903适于升降获取机构8。

当需要获取片材时,横向模组902能够先将竖向模组903驱动到片材分离机构100的上方,接着竖向模组903驱动片材分离机构100下降,以获取片材。

当需要将获取到的片材转移到下游的工位时,竖向模组903能够驱动获取机构8上升,接着横向模组902驱动竖向模组903沿其长度方向运动,以将获取机构8输送到下游工位处,获取机构8能将获取到的片材释放到下游工位处,完成送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竖向模组903包括安装立板9031、第二转动源9033和第二丝杆9034。其中,安装立板9031与横向模组90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安装立板9031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轨9032。第二转动源9033与安装立板9031相连。第二丝杆9034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第二转动源9033相连,第二丝杆9034的螺母与获取机构8相连,获取机构8与滑轨9032滑动连接。

第二转动源9033能够与第二丝杆9034相配合,第二转动源9033每转动一圈,第二丝杆9034的螺母能够沿高度方向运动一个较小的距离,有助于提升竖向模组903的控制精度,便于竖向模组903驱动获取机构8移动合适的距离,以获取片材,并防止获取机构8移动的距离过大,造成压伤片材,或者是移动的距离过小,造成无法成功获取片材。滑轨9032能够保证获取机构8沿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精度。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竖向模组903可选为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比如液压缸、气压缸、电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

优选地,基体801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板,安装板与基板8011相连,并与滑轨9032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模组902包括第三转动源和第三丝杆,第三丝杆与第三转动源相连,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横向模组902上优选为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9032,竖直模组与第二滑轨9032滑动连接,第二滑轨9032能够保证竖向模组903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精度。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横向模组902还可选为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装置,比如液压缸、气压缸、电缸或电机与齿轮齿条的组合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片材分离机构100和第二方面的片材搬运系统能够克服相关技术中获取铜箔时容易出现多层铜箔连带的现象,且对铜箔进行分离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能够实现较薄的片材的单层供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652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