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抢救呼吸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称危重病人。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变化,如果抢救及时,护理得当,病人可能转危为安,反之,即可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对危重病 人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是争分夺秒的战斗。在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时需要 使用到 重症护理抢救。

公告号CN21410491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包括供氧罩、供氧气管、固定套筒、支承杆、防护栏板以及支撑腿,支撑腿上侧安装有抢救平台,抢救平台上端面左右两侧安装有防护栏板,抢救平台下侧设置有支承板,支撑腿下侧安装有万向移动轮,支承板上侧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右侧安装有供氧仪,供氧仪右侧放置有氧气瓶,氧气瓶与供氧仪连接处安装有进气管,抢救平台左侧设置有固定卡环,固定卡环内部放置有氧气湿化瓶,供氧仪与氧气湿化瓶之间连接有氧气输送管,氧气湿化瓶右侧设置有供氧气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抢救效率不够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患者进行抢救,实用性强。

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当患者无法正常呼吸,且呼吸极度微弱时,患者无法自行有效的进行呼吸,上述技术方案无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抢救;

上述技术方案中,只是简单的为患者提供氧气,功能极度简单,无法对患者有效的进行呼吸抢救。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文件提出了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患者无法正常呼吸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抢救,功能极度简单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包括抢救平台,所述抢救平台的一侧通过U型卡扣卡接有氧气湿化瓶,所述抢救平台的上方设有供氧罩,且氧气湿化瓶与供氧罩之间通过供氧气管连通,所述抢救平台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滑动连接有挤压平台,所述抢救平台的顶部通过栏杆转动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螺纹贯穿其中一个移动板;

抢救结构,设置在其中一个移动板的一侧,用于对心肺功能微弱的患者进行抢救;

前置结构,设置在抢救平台内,用于使患者下颌扬起,保持呼吸道的平缓,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顺畅的进入患者的肺部;

注氧结构,设置在氧气湿化瓶内,用于将湿润的氧气主动注入患者的呼吸道中,且抢救结构的运行能够驱动注氧结构运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抢救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其中一个移动板一侧的L型机架,所述L型机架的一侧通过横板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L型机架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板靠近L型机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转盘偏离圆心的一侧焊接有凸杆,且凸杆与滑动框相配合,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板内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销,且固定销与滑动框相配合,所述固定销远离滑动框的一端与挤压平台的一端固定连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转盘转动,转盘通过凸杆、滑动框和固定销带动挤压平台上下往复移动,挤压平台往复挤压患者的胸部,用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作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抢救平台内的两个传动仓,两个所述传动仓与两个移动板位置相对应,两个所述传动仓内均滑动连接有L型推板,且L型推板与移动板相配合,两个所述L型推板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抢救平台的上方,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一体成型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抢救平台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头枕;丝杆推动移动板和挤压平台向左侧移动,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推动L型推板在传动仓内滑动,L型推板与连杆和连接块配合推动头枕上移,此时头枕的上移能够使患者下颌上扬,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平稳状态,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注氧结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氧气湿化瓶内的活塞板,所述氧气湿化瓶内存储纯水,且活塞板位于纯水的上方,所述活塞板内固定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壁设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板,且L型板的一端密封滑动贯穿氧气湿化瓶的底部内壁;L型板带动活塞板下移,活塞板下方的氧气通过连通管与单向阀的配合进入活塞板的上方,活塞板上方从储氧量增加,当挤压平台上移时,L型板和活塞板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上移,活塞板能够将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注氧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抢救平台内的两个圆孔,所述挤压平台的底部两侧均可拆卸有压杆,两个所述圆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圆杆,且压杆与圆孔、圆杆相配合,两个所述圆杆的底端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L型板的顶部焊接,所述抢救平台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均滑动贯穿L型板,所述导向杆的外壁套设有与抢救平台底部固定连接的拉簧,且拉簧的底端与L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抢救结构运行时,压杆、挤压平台与拉簧的配合能够带动L型板和活塞板上下往复移动,能够将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进而与抢救结构的心肺复苏作业相配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呼吸抢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氧罩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罩,且供氧气管的一端延伸至连通罩内,所述供氧罩内滑动贯穿有插管,且插管的顶端延伸至连通罩内,所述连通罩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筒,且转动筒的底端延伸至插管内,所述转动筒的外壁设有多个通孔,且连通罩通过通孔与转动筒的内腔相连通;转动转动筒,转动筒带动插管下移,插管刚好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后期氧气直接通过插管进入患者呼吸道,用于供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挤压平台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压块;在挤压平台上下往复移动时,通过橡胶压块能够按压患者的胸部,避免挤压平台与患者直接接触,导致患者受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氧气湿化瓶的内壁固定嵌装有多个加热片,且加热片位于活塞板的下方;通过加热片将氧气湿化瓶内存储的纯水加热,在氧气进入氧气湿化瓶内时,能够将氧气加热、加湿,使患者更加舒适的吸收氧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头枕的顶部设有弧形槽,通过弧形槽能够对患者的脖颈限位,所述弧形槽的底部内壁固定嵌装有心率传感器,所述弧形槽的底部两侧内壁均固定嵌装有体温检测器,且心率传感器位于两个体温检测器之间,所述抢救平台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心率传感器、体温检测器、加热片和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通过蓝牙模块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交互连接;通过心率传感器与体温检测器能够及时检测患者的心率波动以及患者的体温,且根据患者的体温,通过控制中心调节氧气湿化瓶内纯水的加热温度,使加热后的氧气温度与患者的体温相适宜,另外控制中心能够通过蓝牙模块将患者的心率、体温实时传输至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便于对患者进行精准的诊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挤压平台的底部两侧均设有U型连接套,所述U型连接套通过六角螺栓与挤压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U型连接套的底部内壁胶粘有棉垫;当患者在躺在抢救平台上需要做腿部康复训练时,将小腿伸入U型连接套内,将压杆从挤压平台上取出,通过启动驱动电机控制挤压平台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患者的小腿上下摆动,用于对腿部进行训练,同时挤压平台下移能够按压患者的腿部,此时患者在抢救平台上可以做仰卧起坐训练,用于锻炼患者的腰部。

本发明中,所述供氧罩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罩,所述供氧罩内滑动贯穿有插管,所述连通罩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筒,且转动筒的底端延伸至插管内,所述转动筒的外壁设有多个通孔;转动转动筒,转动筒带动插管下移,插管刚好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后期氧气直接通过插管进入患者呼吸道,主动为患者供氧,且配合挤压平台的心肺复苏作业,有效的时患者吸收氧气;

本发明中,所述挤压平台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压杆,两个所述圆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圆杆,两个所述圆杆的底端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与L型板的顶部焊接;压杆、挤压平台与拉簧的配合能够带动L型板和活塞板上下往复移动,能够将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进而与抢救结构的心肺复苏作业相配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呼吸抢救;

本发明中,两个所述传动仓内均滑动连接有L型推板,两个所述L型推板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一体成型有固定板;丝杆推动移动板和挤压平台向左侧移动,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推动L型推板在传动仓内滑动,L型推板与连杆和连接块配合推动头枕上移,此时头枕的上移能够使患者下颌上扬,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平稳状态,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本发明中,所述氧气湿化瓶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内固定贯穿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外壁设有单向阀,所述活塞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板;L型板带动活塞板下移,活塞板下方的氧气通过连通管与单向阀的配合进入活塞板的上方,活塞板上方从储氧量增加,当挤压平台上移时,L型板和活塞板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上移,活塞板能够将位于活塞板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

本发明中,在患者呼吸微弱,心肺能力较弱时,通过挤压平台的上下往复移动对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工作,且同时将氧气湿化瓶内加热、加湿的氧气直接注入患者的呼吸道中,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氧气,进而到达有效进行呼吸抢救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第一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第二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抢救平台的部分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氧气湿化瓶、供氧罩和L型板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供氧罩和连通罩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氧气湿化瓶的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移动板、挤压平台和转盘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移动板和挤压平台的部分三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头枕、固定板和L型推板的三维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提供的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挤压平台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抢救平台;2、氧气湿化瓶;3、供氧罩;4、供氧气管;5、移动板;6、挤压平台;7、矩形孔;8、固定销;9、滑动框;10、L型机架;11、转盘;12、驱动电机;13、凸杆;14、丝杆;15、压杆;16、圆孔;17、圆杆;18、连接板;19、L型板;20、导向杆;21、拉簧;22、活塞板;23、连通管;24、单向阀;25、加热片;26、连通罩;27、转动筒;28、通孔;29、插管;30、传动仓;31、L型推板;32、连杆;33、连接块;34、固定板;35、头枕;36、心率传感器;37、体温检测器;38、橡胶压块;39、控制中心;40、U型连接套;41、六角螺栓;42、棉垫;43、氧气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9,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其运用在抢救呼吸装置领域内,包括抢救平台1,抢救平台1的一侧通过U型卡扣卡接有氧气湿化瓶2,氧气湿化瓶2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加水口(图中未示出),抢救平台1的上方设有供氧罩3,且氧气湿化瓶2与供氧罩3之间通过供氧气管4连通,抢救平台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5,两个移动板5之间通过滑块、滑槽滑动连接有挤压平台6,抢救平台1的顶部通过栏杆转动连接有丝杆14,且丝杆14的一端螺纹贯穿其中一个移动板5,其中一个栏杆上固定安装有驱动丝杆14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14固定连接。

参照图4和图5,供氧罩3的顶部一体成型有连通罩26,且供氧气管4的一端延伸至连通罩26内,供氧罩3内滑动贯穿有插管29,且插管29的顶端延伸至连通罩26内,连通罩26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7,且转动筒27的底端延伸至插管29内,转动筒27的外壁设有多个通孔28,且连通罩26通过通孔28与转动筒27的内腔相连通;转动转动筒27,转动筒27带动插管29下移,插管29刚好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后期氧气直接通过插管29进入患者呼吸道,用于供氧。

参照图1、图7和图8,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移动板5一侧的抢救结构,用于对心肺功能微弱的患者进行抢救;抢救结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其中一个移动板5一侧的L型机架10,L型机架10的一侧通过横板固定有驱动电机12,L型机架10远离驱动电机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盘11,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转盘11的一侧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移动板5靠近L型机架1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框9,转盘11偏离圆心的一侧焊接有凸杆13,且凸杆13与滑动框9相配合,其中一个移动板5内设有矩形孔7,矩形孔7内滑动连接有固定销8,且固定销8与滑动框9相配合,固定销8远离滑动框9的一端与挤压平台6的一端固定连接;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通过凸杆13、滑动框9和固定销8带动挤压平台6上下往复移动,挤压平台6往复挤压患者的胸部,用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作业。

参照图7,挤压平台6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压块38;在挤压平台6上下往复移动时,通过橡胶压块38能够按压患者的胸部,避免挤压平台6与患者直接接触,导致患者受伤。

参照图1、图3和图9,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抢救平台1内的前置结构,用于使患者下颌扬起,保持呼吸道的平缓,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顺畅的进入患者的肺部;前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抢救平台1内的两个传动仓30,两个传动仓30与两个移动板5位置相对应,两个传动仓30内均滑动连接有L型推板31,且L型推板31与移动板5相配合,两个L型推板31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杆32,两个连杆32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3,两个连接块33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抢救平台1的上方,两个连接块33之间一体成型有固定板34,且固定板34位于抢救平台1的顶部,固定板34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头枕35;丝杆14推动移动板5和挤压平台6向左侧移动,移动板5在移动过程中推动L型推板31在传动仓30内滑动,L型推板31与连杆32和连接块33配合推动头枕35上移,此时头枕35的上移能够使患者下颌上扬,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平稳状态,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参照图3、图3、图4和图6,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氧气湿化瓶2内的注氧结构,用于将湿润的氧气主动注入患者的呼吸道中,且抢救结构的运行能够驱动注氧结构运行;注氧结构包括密封滑动连接在氧气湿化瓶2内的活塞板22,氧气湿化瓶2内存储纯水,且活塞板22位于纯水的上方,活塞板22内固定贯穿有连通管23,连通管23的外壁设有单向阀24,活塞板2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板19,且L型板19的一端密封滑动贯穿氧气湿化瓶2的底部内壁;L型板19带动活塞板22下移,活塞板22下方的氧气通过连通管23与单向阀24的配合进入活塞板22的上方,活塞板22上方从储氧量增加,当挤压平台6上移时,L型板19和活塞板22在拉簧21的拉力作用下上移,活塞板22能够将位于活塞板22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29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

参照图6,氧气湿化瓶2的内壁固定嵌装有多个加热片25,且加热片25位于活塞板22的下方;通过加热片25将氧气湿化瓶2内存储的纯水加热,在氧气进入氧气湿化瓶2内时,能够将氧气加热、加湿,使患者更加舒适的吸收氧气。

参照图3、图3、图4和图6,注氧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抢救平台1内的两个圆孔16,挤压平台6的底部两侧均可拆卸有压杆15,两个圆孔16内均滑动连接有圆杆17,且压杆15与圆孔16、圆杆17相配合,两个圆杆17的底端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底部与L型板19的顶部焊接,抢救平台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导向杆20,多个导向杆20的顶端均滑动贯穿L型板19,导向杆20的外壁套设有与抢救平台1底部固定连接的拉簧21,且拉簧21的底端与L型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抢救结构运行时,压杆15、挤压平台6与拉簧21的配合能够带动L型板19和活塞板22上下往复移动,能够将位于活塞板22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29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进而与抢救结构的心肺复苏作业相配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呼吸抢救。

参照图1、图6图8和图9,头枕35的顶部设有弧形槽,通过弧形槽能够对患者的脖颈限位,弧形槽的底部内壁固定嵌装有心率传感器36,弧形槽的底部两侧内壁均固定嵌装有体温检测器37,且心率传感器36位于两个体温检测器37之间,抢救平台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中心39,控制中心39与心率传感器36、体温检测器37、加热片25和驱动电机12电连接,控制中心39通过蓝牙模块或者其他连接方式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交互连接;通过心率传感器36与体温检测器37能够及时检测患者的心率波动以及患者的体温,且根据患者的体温,通过控制中心39调节氧气湿化瓶2内纯水的加热温度,使加热后的氧气温度与患者的体温相适宜,另外控制中心39能够通过蓝牙模块将患者的心率、体温实时传输至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便于对患者进行精准的诊断。

实施例2

参考图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进:挤压平台6的底部两侧均设有U型连接套40,U型连接套40通过六角螺栓41与挤压平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U型连接套40的底部内壁胶粘有棉垫42;当患者在躺在抢救平台1上需要做腿部康复训练时,将小腿伸入U型连接套40内,将压杆15从挤压平台6上取出,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2控制挤压平台6上下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患者的小腿上下摆动,用于对腿部进行训练,同时挤压平台6下移能够按压患者的腿部,此时患者在抢救平台1上可以做仰卧起坐训练,用于锻炼患者的腰部。

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的重症护理抢救呼吸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氧气输送管43向氧气湿化瓶2内提供氧气(提供氧气的方法与公告号为CN214104910U的实用新型一致,在此不多做赘述),另外氧气输送管43上安装有止回阀,防止氧气湿化瓶2内的纯水进入氧气输送管43内并在氧气输送管43内流动,氧气通过氧气湿化瓶2、供氧气管4、通孔28和插管29注入供氧罩3内,用于为患者提供氧气;

S2、当患者的呼吸微弱或心肺暂停运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抢救,通过电机驱动丝杆14转动,丝杆14推动移动板5和挤压平台6向左侧移动,移动板5在移动过程中推动L型推板31在传动仓30内滑动,L型推板31与连杆32和连接块33配合推动头枕35上移,此时头枕35的上移能够使患者下颌上扬,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平稳状态,便于后期氧气能够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S3、当移动板5推动L型推板31在传动仓30内移动至尽头时,压杆15与圆孔16对齐,启动驱动电机12驱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通过凸杆13、滑动框9和固定销8带动挤压平台6上下往复移动,挤压平台6往复挤压患者的胸部,用于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作业,另外可以转动转动筒27,转动筒27带动插管29下移,插管29刚好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后期氧气直接通过插管29进入患者呼吸道,用于供氧;

S4、另外在挤压平台6往复移动时,压杆15通过圆杆17驱动L型板19上下往复移动,当挤压平台6下移时,活塞板22同样下移,活塞板22下方的氧气通过连通管23与单向阀24的配合进入活塞板22的上方,活塞板22上方从储氧量增加,当挤压平台6上移时,L型板19和活塞板22在拉簧21的拉力作用下上移,活塞板22能够将位于活塞板22上方的氧气通过插管29向患者的呼吸道挤压,进而与挤压平台6的心肺复苏作业相配合,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呼吸抢救;

S5、通过加热片25将氧气湿化瓶2内存储的纯水加热,在氧气进入氧气湿化瓶2内时,能够将氧气加热、加湿,使患者更加舒适的吸收氧气,另外通过心率传感器36与体温检测器37能够及时检测患者的心率波动以及患者的体温,且根据患者的体温,通过控制中心39调节氧气湿化瓶2内纯水的加热温度,使加热后的氧气温度与患者的体温相适宜,另外控制中心39能够通过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多做赘述,且图中并未画出)将患者的心率、体温实时传输至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便于对患者进行精准的诊断。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心率传感器36、体温检测器37、驱动电机12、加热片25和控制中心39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4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