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供电系统,例如:电车充电站,其电力来源有市电。在此基础之上,为了通过更充分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电力成本并提高供电量等原因,又将分布式能源作为了充电桩的电力来源。

目前,关于这类具有多个电力来源的供电系统,由于没有较为科学的充放电策略协调多个电力来源之间的供电,以及对充电过程的控制。因此,导致了目前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还不够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供电系统中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对其充电过程以及供电过程进行控制。以提高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以及根据所述供电策略为所述用电对象供电。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对分布式能源中储能装置的充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进而提高了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其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运维装置,所述运维装置用于对所述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所述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包括:判断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是否超过预设上限值;其中,所述预设上限值根据所述储能装置的充电保护机制所确定;若判定所述电能储备量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则控制所述分布式能源为所述供电系统的运维装置供电。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所述电能储备量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分布式能源向运维装置供电,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所产出电能的更充分利用,进而缓解了电网峰期压力,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还包括:若判定所述电能储备量未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市电充电条件;其中,所述市电充电条件包括所述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若判定满足所述市电充电条件,则控制由所述市电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电能储备量未超过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由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包括:判断所述电能储备量是否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若判定所述电能储备量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仅由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储能装置能够满足该用电对象的该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仅由储能装置对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方式,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还包括:若判定所述电能储备量未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则进一步判断当前市电是否处于电价低谷期;若判定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则根据所述电价低谷期的结束时间以及由所述市电供电的第一供电功率计算所述电价低谷期的市电的第一供电量;判断所述第一供电量与所述电能储备量之和是否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若判定所述第一供电量与所述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依次由所述市电与所述储能装置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以及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节省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还包括:若判定所述第一供电量与所述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所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依次由所述市电、所述储能装置以及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可以是闲置的电动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闲置电动车所存储的电能向继续用电的电动车进行供电。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判定仅由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进行供电不能够满足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由市电、储能装置以及可供电的用电对象依次进行供电,依然避开了电价高峰期的市电。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再有,通过按照市电、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的顺序进行供电,相较于按照市电、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储能装置的顺序进行供电而言,在市电和储能装置进行供电期间,如果出现分布式能源开始产能的情况,能够增加储能装置的供电量,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可供电的用电对象的供电量也就相应降低,甚至可能降为0。因此,也降低了供电系统的用电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还包括:若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则获取距离所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时间段;根据所述时间段以及由所述储能装置供电的第二供电功率,计算由所述储能装置进行供电情况下的第二供电量;判断所述第二供电量是否大于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若判定所述第二供电量大于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确定出依次由所述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所述市电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并且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不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情况下,通过依次由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方式,依然避免了采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增加。因此,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还包括:若判定所述第二供电量不大于所述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确定出依次由所述储能装置与所述市电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并且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先由储能装置进行供电、再由所到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进行供电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进行供电所导致供电系统成本的增加。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包括:确定根据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向所述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其中,所述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为:

式中,N表示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P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确定向多个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大幅度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充电模块、确定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所述储能装置充电;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所述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供电策略为所述用电对象供电。

上述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面描述的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面描述的方法。

上述存储介质,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对分布式能源对储能装置的充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进而提高了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进一步地,在所述电能储备量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分布式能源向运维装置供电,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所产出电能的更充分利用,进一步地节省了供电系统的成本。而在满足市电充电条件情况下,控制由市电向储能装置充电,同样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在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市电和储能装置协同进行供电的方式,同样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进一步地,在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不能够满足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在结合可供电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依然避免了采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增加。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20的详细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40的详细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目前,关于这类具有多个电力来源的供电系统,以包括分布式能源和市电的电车充电站为例,对分布式能源供电和市电供电之间进行协调的目的,多是出于保证充电站的稳定运行的目的。具体方案大多是,根据市电的负荷情况,合理分配分布式能源和市电的输出功率,以保证充电站的稳定运行。

然而,目前通常所采用的这类方案中,并未充分考虑到电车充电站供电成本,进而导致了电车充电站等供电系统性价比不够高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请参见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及附图。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20: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

步骤S140: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

步骤S160:根据供电策略为用电对象供电。

上述步骤可以由电能调度控制单元来执行,其中的供电系统可以包括分布式能源和市电两个电力来源,分布式能源产出电能可以存储于储能装置中。在供电系统供电过程中,可以通过储能装置将分布式能源所产出电能向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其中,用户的用电对象可以是电动汽车、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瓶、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以及工业设备等。

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式中,SOC

在步骤S120中,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来计算电能储备量,并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是否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以及在确定需要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的情况下,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通过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功率。

在步骤S140和步骤S160中,可以根据上述公式所计算的电能储备量,并通过与上述类似的公式获取用户的用电对象,例如,用户电动汽车的当前电量,确定用户电动汽车当前所需的充电量。根据该充电量可以确定是由储能装置单独向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还是由储能装置和市电协同向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还是通过其他供电策略向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由电能调度控制单元获取用户电动汽车的车机所记录的历史数据,该历史充电数据可以包括用户行车记录数据,例如:用户A在平时工作期间,车辆行驶的时间为上下班时间,且上班、下班均行驶10公里左右。电能调度控制单元通过获取该数据可以判定该用户在平时工作时间,车辆行驶里程偏低,并可以控制供电系统对该用户的电动车的充电饱和度为50%至60%。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对分布式能源对储能装置的充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进而提高了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20的详细流程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运维装置,所述运维装置用于对所述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相应地,步骤S120可以包括:

步骤S121:判断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是否超过预设上限值。其中,预设上限值根据储能装置的充电保护机制所确定。

若判定电能储备量超过预设上限值,则执行步骤S122:控制分布式能源为供电系统的运维装置供电。

上述的预设上限值可以是储能装置电容量的80%、85%、90%以及100%等。在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超过该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可以由电能调度控制单元控制分布式能源向运维装置进行供电。其中,运维装置可以包含供电站的基础设施以及该电能调度控制单元等。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所述电能储备量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分布式能源向运维装置供电,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所产出电能的更充分利用,进而缓解了电网峰期压力,提高了能源使用的效率。

请继续参照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还可以包括:

若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超过预设上限值,则执行步骤S123: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市电充电条件。其中,市电充电条件可以包括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

若判定满足市电充电条件,则执行步骤S124:控制由市电向储能装置充电。

上述步骤中,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超过预设上限值,通常意味着储能装置还需要继续充电。在进一步判定出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的情况下,由于电价低谷期的市电通常较为便宜,因此可以利用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电能储备量未超过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由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140的详细流程图。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包括:

步骤S1401:判断电能储备量是否达到用电需求量。

若判定电能储备量达到用电需求量,则执行步骤S1402:确定出仅由储能装置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步骤,在判定电能储备量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常说明仅由储能装置便能够满足该用电需求量。再有,结合前面实施例所描述关于对储能装置进行充电的实施例可知,储能装置中所储备的电能通常是成本最低的,因此通过仅由储能装置对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方式,能够降低供电系统的成本。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储能装置能够满足该用电对象的该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仅由储能装置对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方式,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请继续参照图3,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还可以包括:

若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则执行步骤S1403:进一步判断当前市电是否处于电价低谷期。

若判定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则执行步骤S1404:根据电价低谷期的结束时间以及由市电供电的第一供电功率计算电价低谷期的市电的第一供电量。

步骤S1405:判断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是否达到用电需求量。

若判定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则执行步骤S1406:确定出依次由市电与储能装置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步骤,在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常说明仅由储能装置还不能够满足该用电需求量。在此基础之上,在判定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电价低谷期的市电的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是否达到用电需求量。其中,第一供电量=第一供电功率×供电时间,供电时间为当前时刻距离电价低谷期的结束时间的时间段。在判定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常说明仅由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便能够满足该用电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可以包括电能储备量为0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仅由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其实质也就意味着仅由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进行供电。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以及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节省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请继续参照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还可以包括:

若判定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则执行步骤S1407:确定出依次由市电、储能装置以及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步骤,在判定第一供电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常意味着仅由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还不能够满足该用电需求。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可供电的用电对象一同参与供电。其中,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可以是闲置的电动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闲置电动车所存储的电能向继续用电的电动车进行供电。

通常情况下,供电系统各个电能来源的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分布式能源、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可供电的用电对象、电价高峰期的市电(也即非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因此,通过上述步骤中的供电策略,能够避开电价高峰期的市电。

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判定仅由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进行供电不能够满足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由市电、储能装置以及可供电的用电对象依次进行供电,依然避开了电价高峰期的市电。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再有,通过按照市电、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的顺序进行供电,相较于按照市电、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储能装置的顺序进行供电而言,在市电和储能装置进行供电期间,如果出现分布式能源开始产能的情况,能够增加储能装置的供电量,在此消彼长的作用下,可供电的用电对象的供电量也就相应降低,甚至可能降为0。因此,也降低了供电系统的用电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还可以包括:

若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则执行步骤S1408:获取距离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时间段。

步骤S1409:根据时间段以及由储能装置供电的第二供电功率,计算由储能装置进行供电情况下的第二供电量。

步骤S1410:判断第二供电量是否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

若判定第二供电量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执行步骤S1411:确定出依次由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步骤,判定第二供电量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通常意味着,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不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当储能装置所能够提供的电能全部向用电对象供电之后至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通常是电价高峰期。为了避免电价高峰期所导致供电系统成本的提高,以及节省用户为其用电对象进行充电的时间,可以采取依次由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方式。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判定第二供电量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判断储能装置完成将所能够提供的电能全部提供给用电对象的时刻,距离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时刻的时间段是否超过预设时间段。若判定未超过该预设时间段,则可以采取仅由储能装置与市电进行供电的方式。

示例性地,该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小时,在当前所处时刻为22:00,电价低谷期的时间段是上23:00至次日7:00。可见,当前时刻距离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时间段未超过1小时。因此,在储能装置完成将其所能够提供的全部电能向用电对象提供之后,可以中途等待1小时,待电价低谷期来临之后,再继续为该用电对象供电。

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并且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不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情况下,通过依次由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方式,依然避免了采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增加。因此,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请继续参照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还可以包括:

若判定第二供电量不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执行步骤S1412:确定出依次由储能装置与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上述步骤,判定第二供电量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也就意味着,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进而,可采用先由储能装置进行供电、再由所到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进行供电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进行供电。

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并且利用储能装置所储备的电能为该用电对象进行供电过程,能够持续直到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情况下,通过采用先由储能装置进行供电、再由所到来电价低谷期的市电进行供电的方式,能够避免使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进行供电所导致供电系统成本的增加。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40可以包括:

步骤S1413:确定根据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其中,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为:

关于上述步骤,结合前面实施例中所描述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在供电系统满足所有用电对象的供电需求的情况下:

W表示供电系统的实时供电总需求,单位可以是kW·h;P

相应地,供电系统的总供电成本可以表示为:

N表示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N表示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P

将上式简化:

式中,N

为了使得供电过程中的供电成本最低,通常需要满足所有用电的用电需求,且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最低。结合前面的表达式,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由于用户停留在供电系统的时间长度Δt一般大于等于供电系统向其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时间t

t

式中,t

也即是,在安排充电时间段时,向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时长应当小于等于该用电对象停留在供电系统的时长。

为了确保供电的安全,可以对向所述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功率的范围进行限定:

P

式中,P

同样地,还可以对用电对象的储能荷电状态的百分比的范围进行限定:

SOC

式中,SOC

将上面各公式结合,即可得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不容易处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拉格朗日对偶原理将原始优化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通过解决对偶问题来求得原始问题的解。

构建广义拉格朗日函数:

式中,λ为拉格朗日乘子。

若要求得上式的最优解,可以对上式中P

对P

即可得到上式的解

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经济电能调度策略公式,确定向多个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大幅度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400的功能模块图。基于同样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装置400可以包括充电模块410、确定模块420以及供电模块430。

其中,充电模块410用于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

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

供电模块用于根据供电策略为用电对象供电。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供电系统包括运维装置,运维装置用于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

相应地,在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的过程中,充电模块410具体用于:判断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是否超过预设上限值;其中,预设上限值根据储能装置的充电保护机制所确定;若判定电能储备量超过预设上限值,则控制分布式能源为供电系统的运维装置供电。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控制分布式能源向储能装置充电过程中,充电模块410具体还用于:若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超过预设上限值,则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市电充电条件;其中,市电充电条件包括分布式能源未产能且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若判定满足市电充电条件,则控制由市电向储能装置充电。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过程中,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判断电能储备量是否达到用电需求量;若判定电能储备量达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仅由储能装置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过程中,确定模块420具体还用于:若判定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则进一步判断当前市电是否处于电价低谷期;若判定当前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则根据电价低谷期的结束时间以及由市电供电的第一供电功率计算电价低谷期的市电的第一供电量;判断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是否达到用电需求量;若判定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依次由市电与储能装置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过程中,确定模块420具体还用于:若判定第一供电量与电能储备量之和达到用电需求量,则确定出依次由市电、储能装置以及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过程中,确定模块420具体还用于:若判定当前市电未处于电价低谷期,则获取距离市电的电价低谷期来临的时间段;根据时间段以及由储能装置供电的第二供电功率,计算由储能装置进行供电情况下的第二供电量;判断第二供电量是否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若判定第二供电量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确定出依次由储能装置、可供电的用电对象、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请继续参照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电能储备量和用户的用电需求量,确定为用户的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过程中,确定模块420具体还用于:若判定第二供电量不大于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则确定出依次由储能装置与市电向用电对象供电的供电策略。

应理解的是,该装置与上述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存储器511、存储控制器512、处理器513、外设接口514、输入输出单元515、显示单元51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电子设备50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设备50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

上述的存储器511、存储控制器512、处理器513、外设接口514、输入输出单元515及显示单元516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上述的处理器513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

其中,存储器511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等。其中,存储器51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513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本申请实施例任意一个实施例揭示的过程定义的电子设备500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13中,或者由处理器513实现。

上述的处理器51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51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的外设接口514将各种输入/输出装置耦合至处理器513以及存储器5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514,处理器513以及存储控制器512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上述的输入输出单元515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所述输入输出单元515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上述的显示单元516在电子设备5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或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给用户参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触控显示器。若为触控显示器,其可为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的电容式触控屏或电阻式触控屏等。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是指触控显示器能感应到来自该触控显示器上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同时产生的触控操作,并将该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交由处理器进行计算和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500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计算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综上所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对分布式能源对储能装置的充电进行控制,以及根据电能储备量确定用电对象进行供电的供电策略,降低了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进而提高了供电系统供电的性价比。进一步地,在所述电能储备量超过所述预设上限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分布式能源向运维装置供电,实现了对分布式能源所产出电能的更充分利用,进一步地节省了供电系统的成本。而在满足市电充电条件情况下,控制由市电向储能装置充电,同样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在市电处于电价低谷期,储能装置的电能储备量未达到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通过市电和储能装置协同进行供电的方式,同样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进一步地,在电价低谷期的市电和储能装置不能够满足用电需求量的情况下,在结合可供电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依然避免了采用电价高峰期的市电所导致供电系统的供电成本增加。因此,降低了供电系统的成本,提高了供电系统的性价比。

以上的描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5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