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轨道平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轨道平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各个大中型城市地铁基础线路已基本落成,一些中小型城市正在进行地铁基础线路的修建工程。旧线钢轨的更新、新线钢轨的铺设,对钢轨的运输、装卸提出了巨大地需求。

现有技术中,钢轨的装卸载方法陈旧,安全性低、成本高,尤其在曲线上装卸载钢轨时易于发生车体侧翻等事故,给地铁基础线路的维护和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轨道平车,旨在能够解决现有运输钢轨的轨道平车易发生侧翻,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轨道平车,包括:

车体,下端设有行走车轮;所述车体上方设有用于装载钢轨的承载支架;设定所述车体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为第二方向;以及

固定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均布在所述车体的两侧;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结构,各所述固定结构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用于在所述车体停止后,与对应的轨道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吊架、吊杆、链条、夹轨钳以及固定框;所述吊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下方,且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吊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吊杆的顶端与所述吊架相连;所述链条具有两个端部,一端与所述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夹轨钳位于所述吊杆的下方,与所述链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框套设在所述夹轨钳上,用于在所述车体停止,且所述夹轨钳夹持在轨道上后,对所述夹轨钳进行锁定,还用于在所述车体运行,将所述夹轨钳挂设在所述吊架上;

其中,所述吊架上设有供所述固定框挂设的挂接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轨钳包括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一端铰接,且与所述链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铰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另一端均设有卡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用于相对转动,以使两个所述卡接部卡装在轨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框包括框架本体及挂接座;所述框架本体为矩形框,用于套设在与轨道夹持的所述夹轨钳上,以对所述夹轨钳进行锁定;所述挂接座为圆筒型外形结构,且与所述框架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挂接座上设有滑槽、挂接槽及连通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挂接槽均沿着所述挂接座的转动轴线方向设置,且绕着所述挂接座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连通槽用于连通所述滑槽及所述挂接槽,所述挂接座用于在车体运行时,供所述挂接部依次滑入至所述滑槽及所述连通槽后与所述挂接槽卡接限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吊架的上端与所述车体固接,所述吊架的下端设有供所述吊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吊杆的顶端与所述吊架螺纹连接;

所述挂接部为固定销,一端与所述吊架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伸出,且在所述挂接部的延伸端具有限位部,用于与所述滑槽、所述挂接槽及所述连通槽适配卡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支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承托结构及第二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固设于所述车体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承托结构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轨道平车还包括转向架、心盘承载以及接触弹簧旁承,所述转向架采用一体式框格结构的构架;所述心盘承载设有两个,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接触弹簧旁承设有多个,沿第二方向每个所述心盘承载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接触弹簧旁承;

其中,所述车体与所述转向架通过所述心盘承载和所述接触弹簧旁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轨道平车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车钩、关节式提杆以及卡接结构;所述关节式提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一端与所述车钩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第二杆体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一端铰接;所述卡接结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接结构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适配的杆体卡槽,用于避免误将所述关节式提杆提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轨道平车还包括随车吊,所述随车吊包括基架、移动小车、第一驱动器以及升降结构;所述基架固设在车体上,具有水平设置的悬臂;所述移动小车滚动设置在所述悬臂上,所述移动小车中转动设有齿轮,且与设置在所述悬臂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器设置在移动小车上,且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用于吊设钢轨。

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平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结构,且各固定结构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当车体停止后,各固定结构用于与对应的轨道固定连接,从而使车体稳固的停在轨道上,避免车体发生侧翻,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心盘承载以及接触弹簧旁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固定结构夹持轨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固定结构抬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车钩与关节式提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卡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夹轨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体;20、承载支架;21、第一承托结构;22、第二承托结构;30、固定结构;31、吊架;32、吊杆;33、链条;34、夹轨钳;341、第一铰接部;342、第二铰接部;35、固定框;351、框架本体;352、挂接座;40、随车吊;41、移动小车;42、基架;50、侧门板;60、端门板;70、转向架;80、连接机构;81、车钩;82、第一杆体;83、第二杆体;84、卡接结构;841、提钩卡槽;842、防误提卡槽;843、杆体卡槽;90、心盘承载;100、接触弹簧旁承;110、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平车进行说明。所述轨道平车,包括车体10以及固定组件。车体10下端设有行走车轮。车体10上方设有用于装载钢轨的承载支架20。设定车体10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为第二方向。固定组件设有两组。两组固定组件沿着第二方向均布在车体10的两侧。每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结构30,各固定结构30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车体10停止后,各固定结构30用于与对应的轨道110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结构,且各固定结构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当车体停止后,各固定结构用于与对应的轨道固定连接,从而使车体稳固的停在轨道上,避免车体发生侧翻,实用性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固定结构30包括吊架31、吊杆32、链条33、夹轨钳34以及固定框35。吊架31设置在车体10的下方,且与车体10固定连接。吊杆32沿竖直方向设置,吊杆32的顶端与吊架31相连。链条33具有两个端部,一端与导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夹轨钳34位于吊杆32的下方,与链条33的另一端相连。固定框35套设在夹轨钳34上,当车体10停止后,夹轨钳34夹持在轨道110上后,固定框35用于对夹轨钳34进行锁定。当车体10在运行的过程中,固定框35将夹轨钳34挂设在吊架31上。

其中,吊架31上设有供固定框35挂设的挂接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框35,当车体10停止时,固定框35对夹持在轨道110上的夹轨钳34进行锁定,从而保证车体10的稳固性,避免车体10发生侧翻。当车体10在运行时,固定框35挂设在挂接部上,从而通过固定框35将夹轨钳34挂设在吊架31上,保证车体10的正常运行,操作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夹轨钳34包括第一铰接部341及第二铰接部342。第一铰接部341的一端与第二铰接部342的一端铰接,且与链条33的另一端相连。第一铰接部341的另一端和第二铰接部342的另一端均设有卡接部。第一铰接部341和第二铰接部342相对转动,以使两个卡接部卡装在轨道110上。本实施例中,轨道110呈工字型,第一铰接部341和第二铰接部342的卡接部与轨道110的竖直设置的连接部及位于上部的呈水平设置的部分抵接,然后通过固定框35将第一铰接部341和第二铰接部342锁紧在轨道110上。第一铰接部341和第二铰接部342相对转动,从而方便操作者将第一铰接部341和第二铰接部342抵接在轨道110的两侧,以锁定轨道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固定框35包括框架本体351以及挂接座352。框架本体351为矩形框,用于套设在夹轨钳34上(夹轨钳34夹持在轨道110上),以对夹轨钳34进行锁定。挂接座352为圆筒型外形结构,且与框架本体351转动连接。挂接座352上设有滑槽、挂接槽以及连通槽。滑槽与挂接槽均沿着挂接座352的转动轴线方向设置,且绕着挂接座352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连通槽用于连通滑槽以及挂接槽。在车体10运行时,挂接座352用于供挂接部依次滑入至滑槽以及连通槽后与挂接槽卡接限位。

本实施例中,滑槽与挂接座352的上端面贯通,挂接槽的长度小于滑槽,挂接槽为非贯通槽,滑槽、挂接槽与连通槽形成一个不等边的U型槽。当车体10运行时,框架本体351将夹轨钳34锁定,然后将挂接部依次通过滑槽、连通槽以及挂接槽,将挂接部挂接在挂接槽中,以通过框架本体351将夹轨钳34抬起,避免影响车体10运行。当车体10停止时,将挂接部依次通过挂接槽、连通槽以及滑槽,使挂接部滑出挂接座352,将夹轨钳34下方至轨道110处对轨道110进行夹持,然后通过框架本体351将夹轨钳34锁定,保证夹轨钳34稳固的夹持在轨道1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及图5,吊架31的上端与车体10固接,吊架31的下端设有供吊杆32穿过的螺纹孔,吊杆32的顶端与吊架31螺纹连接。挂接部为固定销,一端与吊架31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伸出,且在挂接部的延伸端具有限位部。挂接部用于与滑槽、挂接槽以及连通槽适配卡接。本实施例中,吊杆32与吊架31螺纹连接,通过调整吊杆32的长度以实现调整夹轨钳34与轨道110之间的距离,操作方便。挂接部位固定销,固定销一端与吊架31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伸出,且在挂接部的延伸段具有限位部,从而避免挂接部从挂接槽中脱落,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承载支架2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承托结构21及第二承托结构22。第一承托结构21固设在车体10上,沿着第二方向,第二承托结构22与车体10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托结构22与车体10通过销轴连接,以实现第二承托结构22与车体10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第一承托结构21和第二承托结构22共同承载钢轨,当通过两辆车或多辆车运输长钢轨时,以第二承托结构22为模拟转向架,而长钢轨为模拟车体,相当于一个多支点车辆,从而当运输长钢轨时可保证车体顺利通过曲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还包括转向架70、心盘承载90以及接触弹簧旁承100。转向架70采用一体式框格结构的构架。心盘承载90设有两个,两个心盘承载90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接触弹簧旁承100设有多个,沿第二方向每个心盘承载9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接触弹簧旁承100。

其中,车体10与转向架70通过心盘承载90即接触弹簧旁承100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向架70采用一体式框格结构的构架,提高了车辆整体通过曲线时的抗菱性。根据通过65m曲线、65mS曲线的通过要求,在轴箱与导框间设置横向、纵向间隙,确保通过曲线时车体10的整体曲线通过能力(相对来说,提高抗菱性与轴箱和导框间的间隙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所以须总体考虑,达到最优值)。车体10通过位于中间位置的心盘承载90及位于两侧的接触弹簧旁承100与转向架70连接,相对于车体10来说,始终存在六个共同支撑点,避免仅两点支撑时易在通过曲线轨道110时发生侧翻。同时,接触弹簧旁承100提供了车体10通过曲线时的回转阻力矩,可有效避免车体10在通过曲线时因冲击大而发生的事故。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向架70一根轴承前盖拆除,按照轴承前盖与轴承的接口要求设计一轴箱接地装置,通过轴箱接地装置与车轴的有效连接,可有效避免因电流的作用而导致的轴承破坏。同时将轴箱接地装置与构架、构架与车体10连接,解决了车体10在应用过程中因漏电、静电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还包括连接机构80。连接机构80包括车钩81、关节式提杆以及卡接结构84。关节式提杆包括第一杆体82、第二杆体83及第三杆体。第一杆体82一端与车钩8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杆体83铰接。第二杆体83另一端与第三杆体铰接。卡接结构84设有两个,两个卡接结构84分别设有与第一杆体82和第三杆体适配的杆体卡槽843,用于避免误将关节式提杆提起。

本实施例中,采用关节式车钩提杆,实现空间连杆机构,满足车钩81打开、关闭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设置了车钩提杆防误操作机构,卡接结构84正常卡接关节式提杆的情况下,卡接结构的防误提卡槽842与车体10配合,当需要打开车钩时,将卡接结构84提起,卡接结构84的提钩卡槽841与车体10配合,避免误将关节式提杆提起,解决了车体10运行过程中因振动而导致的车钩81自动解钩的运输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杆的轨道平车还包括随车吊40。随车吊40包括基架42、移动小车41、第一驱动器以及升降结构。基架42固设在车体10上,具有水平设置的悬臂。移动小车41滚动设置在悬臂上,移动小车41上转动设置有齿轮,且与设置在悬臂上的齿条啮合。第一驱动器设置在移动小车41上,且动力输出端与齿轮同轴连接。升降结构设置在移动小车41上,用于吊设钢轨。可选地,升降结构还可以吊设其他机电货物。

本实施例中,齿轮与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同轴连接,且齿轮设置在移动小车41上,基架42的悬臂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移动小车41与基架42的悬臂采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方式实现移动小车41沿第一方向的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具有可操作性强、运行稳定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升降结构包括电动葫芦、钢丝绳以及挂钩,电动葫芦用于调节钢丝绳的长度,挂钩与钢丝绳的末端相连,挂钩用于挂掉钢轨(升降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随车吊40控制系统采用了单车单控、单车多控两种模式。可根据待装卸载钢轨的长度或货物的自身属性,选择单车单控的控制模式实现或者单车多控的控制模式实现一组车辆所有随车吊40的工作模式实现,具有操控人员少、用工成本低及吊装同步稳定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杆的轨道平车还包括端门板60及侧门板50。在车体10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端门板60以及侧门板50对车体10上的钢轨进行围护,避免钢轨或者运输物料从车体10上掉落,实用性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轨道平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装载钢轨时,尤其是车辆停靠在曲线上时,首先打开车体10两端的端门板60(两侧),使其水平放置于端门支架上;确认第一承托结构21,应处于车体10枕梁位置处,且采用插销的方式将第一承托结构21与车体10间相对刚性固定;第二承托结构22中的旋转套筒与车体10上的旋转支点配合安装,即可实现第二承托结构22直接与车体10间相对滑动的功能。根据夹轨钳34与轨道110间的距离,通过螺纹旋转调整吊杆32的长度,使夹轨钳34与钢轨上部下平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时,抬起锁紧框,使夹轨钳34夹持住轨道110,再次落下框架本体351,确保抓轨器与钢轨间连接可靠。启动随车吊40,且将其设置成单车多控的模式(即1台随车吊40的控制系统可控制多台车辆上的随车吊40)。假设从车体10的1位侧装载钢轨,首先通过回转锁闭装置解除悬臂与立柱间的刚性连接,通过回转拉手将悬臂逆时针旋转至90°,并采用回转锁紧装置将其悬臂与立柱相对刚性锁定;解除挂钩与立柱挂钩座间的连接;启动随车吊40移动小车41,通过控制1台随车吊40的控制系统控制多台随车吊40中的移动小车41同步向车体10外侧移动至车体10外侧(超过侧门板50外侧边缘位置),关闭随车吊40中的移动小车41;启动电动葫芦,使其电动葫芦上钢丝绳末端的挂钩下降至待装载长钢轨的夹具位置处并挂钩;启动电动葫芦起升按钮,将其长钢轨缓慢吊起,待长钢轨下平面高度超过侧门板50上平面时,关闭电动葫芦起升按钮;启动随车吊40移动小车41按钮,使其待装载钢轨从随车吊40悬臂最末端位置处移动至靠近立柱位置处,且长钢轨须放置于每辆轨道平车上设置的第一承托结构21和第二承托结构22上,解除电动葫芦上钢丝绳末端的挂钩与长钢轨间的连接装置,电动葫芦上钢丝绳归位;按照相同的装载方法依次完成轨道平车1位侧钢轨的装载工作;通过回转锁闭装置解除悬臂与立柱间的刚性连接,通过回转拉手将悬臂顺时针旋转至180°,并采用回转锁紧装置将其悬臂与立柱相对刚性锁定,解除挂钩与立柱挂钩座间的连接;按照相同的装载方法依次完成轨道平车2位侧钢轨的装载工作;通过回转锁闭装置解除悬臂与立柱间的刚性连接,通过回转拉手将悬臂逆时针旋转至90°,并采用回转锁紧装置将其悬臂与立柱相对刚性锁定;同时将挂钩与立柱挂钩座间的连接;切断随车吊40电源,装载工作完毕,解除四个夹轨钳34与轨道110的固定,并使其复位。

待长钢轨运输至目的地时,卸载工作与装载工作方法完全相反,其在卸载完毕后关闭每辆车两端的端门板60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6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