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55:4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领域,尤其是装配式绿化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面积不断扩大,对于绿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城市绿化,保证植物的成活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人们开始在建筑表面种植植物,将多个盛放植物培养基的种植容器紧贴于建筑物固定,使得植物铺满整个建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美观程度,还可以达到增加绿化面积,净化空气的效果。采用该方式,能够利用建筑表面空间,增加绿地面积,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

中国专利CN108625472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绿化阳台,其包括主体、支撑架、雨水收集机构、蓄水箱和太阳能发电机构,所述主体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墙体外壁,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种植绿色植物的绿化区,所述太阳能发电机构安装于主体上端的外壁,所述雨水收集机构安装于主体的上端,所述蓄水箱安装于主体内,此蓄水箱通过水管与雨水收集机构连接;所述主体内上端设有照明灯,此照明灯与太阳能发电机构连接。

中国专利CN110476647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绿化系统,其包括墙板、若干栽有植物的容器、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容器的框架以及用于给容器滴灌的浇灌设备,所述若干容器形成横、竖分布的阵列,每一所述容器内均设置有用于储水的储水层;所述框架安装于所述墙板上,所述容器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浇灌设备包括给水管、排水管以及若干竖向管道,所述竖向管道的顶部接入所述给水管,其底端接入所述排水管,每一所述竖向管道对应一列容器,所述竖向管道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泄漏孔,不同高度位置的泄漏孔分别与一容器对应,并与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墙板上预留有用于布设管道及线缆的孔洞以及预埋有用于固定所述框架的固定件。

中国专利CN109819813A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绿化种植容器及墙体绿化方法,其包括连墙结构、种植盒体和设置在种植盒体内的种植模块,所述连墙结构呈井字形,包括横向次龙骨和竖向主龙骨。

中国专利CN109168942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屋顶绿化植物支撑,其包括盒内支撑脚、支撑杆和竖向连接件,所述盒内支撑脚的两端作为卡接种植盒的内壁的卡合部,所述竖向连接件用于绑扎植物主干,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盒内支撑脚与竖向连接件固定连接。

然而,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以建筑的某一块为对象,缺乏全局性的解决方案。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以解决前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随着城市的建设,对于绿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快速、高效的实现城市绿化,保证植物的成活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绿化方案,实现工厂培育后直接移至现场组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培育植物

根据待移栽地的环境要求,确定适宜待移栽地的培育植物;

所述步骤(1)中,培育植物为乔木、灌木、草坪中的一种或多种;

(2)培育成型

所述培育容器包括底部蓄水盘、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设置在底部蓄水盘的开口上,所述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且侧板组件内壁与底部蓄水盘构成植物培育空间,所述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的连接处构成溢流口,所述培育植物设置在植物培育空间内;

还包括控制系统、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所述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分别设置在培育容器内,所述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所述滴灌装置用于向培育植物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

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培育植物起苗前,先进行枝叶修剪,减少乔木的蒸腾作用;枝叶修剪后,再对乔木根部垂直下挖,并将乔木根部上的土壤修建成与培育容器相适应的形状,保持乔木根部土球完整,防治散坨,并移入含侧板组件的植物培育空间内,进行培育植物的养护,养护周期为30~120天,使培育植物根部与植物培育容器内的土壤形成复合根系土壤坨;

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草类,以固草生态网为基础,将固草生态网平铺在培养板上,先向固草生态网内加入培育基质,再向固草生态网内填充培育基质与草籽的混合物,形成草类培育基垫;通过滴灌装置向草类培育基垫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通过监测设备对草类的生长进行监控;待培育成熟后,按需求进行修剪,养护周期为20-50天,最终形成块状的靓固生态草垫;

(3)移栽安装

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使侧板组件与复合根系土壤坨之间形成间隙,且复合根系土壤坨整体不散坨,即可;

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草类,将靓固生态草垫依次拼接在一起,即可;

(4)后期维护

待移栽安装完成后,后期进行水分、养分管理,即可。

所述步骤2中,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草类,按形状、高度进行修剪。

所述步骤3中,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乔木,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后,去除培育容器中的侧板组件,使复合根系土壤坨直接设置在底部蓄水盘上且整体不散坨;

侧板组件拆除后,复合根系土壤坨的顶部与四周能直接与空气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使复合根系土壤坨内部的土壤疏松度增加,利于培养植物根部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成长,保证培育植物的生长。

所述侧板组件由若干个连接侧板依次相连而成,所述连接侧板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

所述步骤3中,通过吊装连接件将培育容器及其上的复合根系土壤坨一并吊起,进而转移至移栽现场;

所述吊装连接件与培育容器相连。

所述步骤3中,若培育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待移栽安装完成后,铺设滴灌装置,并通过滴灌装置为后期维护进行水分、养分补充;

或所述步骤3中,若培育植物为草类,待移栽安装完成后,铺设滴灌装置,并通过滴灌装置为后期维护进行水分、养分补充。

所述步骤2中,滴灌装置预设在底部蓄水盘上,滴灌装置的出水口能向底部蓄水盘内进行滴灌;所述步骤3中,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通过连接管将底部蓄水盘上的滴灌装置相连,从而为后期维护进行水分、养分补充。

所述步骤2中,滴灌装置预设在固草生态网内且滴灌装置的出水口能向固草生态网内进行滴灌;所述步骤3中,将靓固生态草垫进行拼接,并通过连接管将固草生态网上的滴灌装置相连,从而为后期维护进行水分、养分补充。

所述步骤2中,先向固草生态网内加入培育基质,培育基质在固草生态网内形成底层基质层;再向固草生态网内填充培育基质与草籽的混合物,从而在底层基质层上形成草籽生长层;底层基质层、草籽生长层、固草生态网共同构成草类培育基垫;

所述滴灌装置位于底层基质层与草籽生长层之间。

所述步骤3中,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先铺设集水管道,并将集水管道与蓄水池相连,再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使侧板组件与复合根系土壤坨之间形成间隙,且复合根系土壤坨整体不散坨,即可;培育容器内多余的水能通过集水管道进入蓄水池内,从而实现循环收集;

或所述步骤3中,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草类,将靓固生态草垫依次拼接在一起,即可;靓固生态草垫上多余的水通过集水管道进入蓄水池内,从而实现循环收集;

蓄水池与滴灌装置相连,当培育植物缺水时,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滴灌装置进行灌溉,即可。

还包括土壤酸碱度pH值监测装置。

针对前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培育植物、培育成型、移栽安装、后期维护。

首先,确定培育植物。本申请中,根据待移栽地的环境要求,确定适宜待移栽地的培育植物,培育植物可用为乔木、灌木、草坪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次,进行培育成型。本申请中,培育容器包括底部蓄水盘、侧板组件,侧板组件设置在底部蓄水盘的开口上,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且侧板组件内壁与底部蓄水盘构成植物培育空间,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的连接处构成溢流口,培育植物设置在植物培育空间内;还包括控制系统、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分别设置在培育容器内,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滴灌装置用于向培育植物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

本申请中,当培育的植物为乔木或灌木时,培育过程如下:培育植物起苗前,先进行枝叶修剪,减少乔木的蒸腾作用;枝叶修剪后,再对乔木根部垂直下挖,并将乔木根部上的土壤修建成与培育容器相适应的形状,保持乔木根部土球完整,防治散坨,并移入含侧板组件的植物培育空间内,进行培育植物的养护,养护周期为30~120天,使培育植物根部与植物培育容器内的土壤形成复合根系土壤坨。

本申请中,当培育的植物为草类时,培育过程如下:以固草生态网为基础,将固草生态网平铺在培养板上,先向固草生态网内加入培育基质,再向固草生态网内填充培育基质与草籽的混合物,形成草类培育基垫;通过滴灌装置向草类培育基垫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通过监测设备对草类的生长进行监控;待培育成熟后,按需求进行修剪,养护周期为20-50天,最终形成块状的靓固生态草垫。

接着,进行移栽安装。本申请中,当培育的植物为乔木或灌木时,移栽过程如下: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使侧板组件与复合根系土壤坨之间形成间隙,且复合根系土壤坨整体不散坨,即可。本申请中,当培育的植物为草类时,移栽过程如下: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将靓固生态草垫依次拼接在一起,即可。

最后,进行后期维护。本申请中,待移栽安装完成后,后期进行水分、养分管理,即可。

本申请中,土壤和侧板之间形成相应的土壤空隙,又能起到保水、保湿、防水的目的;挡板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溢流口,后续的话,有利于增加与外界土壤的接触面积;多余的水从侧壁流出,剩余的水在底部蓄水盘内聚聚。普通的花盆受水流影响,表面很容易板结,而我们结构的改进,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效防止板结的形成,而底部蓄水盘的存在,根系会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实现水分的自动调节,实现长期免维护生长。

本申请中,侧板组件由若干个连接侧板依次相连而成,连接侧板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根据需要,对连接侧板进行拆除即可;也可以不拆除,形成一个防护。

现有的移摘技术通常都为断副根后直接移摘,这样将大大降低植物的存活率,且移摘需占用的空间较大,现场施工时间较长。为此,申请人首次提出了靓固装配式绿化,其是将绿植利用工厂培育器培育形式,根据设计图定制种植,可选择花草、灌木、乔木等植物,自由搭配,形成所需景观效果。再将经过工厂培育种植的绿植及其土层整体移植,现场安装,减少后期维护,形成包括靓固定制化设计、靓固基因技术育培、靓固绿化安装、靓固在线检测、靓固运营维护“五步一体化”的装配方式。采用本申请能提升建筑体所需绿化覆盖率,最大限度提高建筑装配率。同时,本申请结合了相应的监控设备,能够实现对绿植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可自动补水,土壤温湿度感应器可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PH值,做到科学管控及定向维护。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植物的装配化式绿化,其能有效防止建筑表面渗漏、蓄水,具有阻根、排水等功能。同时,本发明装配速度快、植物重量轻的优点,且能保持水分、不污染地下水,土壤不板结,防风效果好。另外,本发明的种植模块重量轻,养护成本更低,培育式容器使用寿命长,材料可回收,植物存活率高,免维护。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以种植草坪为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根据环境要求,选择矮生百慕大进行培育。

将固草生态网平铺在培养板上,先向固草生态网内加入培育基质,再向固草生态网内填充培育基质与矮生百慕大草籽的混合物,形成草类培育基垫。通过滴灌装置向草类培育基垫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通过监测设备对草类的生长进行监控。待培育成熟后,按需求进行修剪,养护周期为20-50天,最终形成块状的生态草垫。同时,在生态草垫内设置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其中,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滴灌装置用于向培育植物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

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若绿化采用的培育植物为草类,将生态草垫依次拼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草坪。待移栽安装完成后,后期进行水分、养分管理,即可。在后期维护过程中,监测系统测定草坪的温度、湿度,并将相应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滴灌装置进行水肥的补充。

同时,本实施例在生态草垫下方还铺设有蓄水管道。生态草垫上多余的水通过集水管道进入蓄水池内,从而实现循环收集;蓄水池与滴灌装置相连,当培育植物缺水时,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滴灌装置进行灌溉,即可。经实际测定,采用本申请种植草坪(测试培育面积一万平米以上)三个月内的成活率达100%,后期基本能够实现免维护操作。

实施例2 以移栽乔木为例说明

本实施例中,根据环境要求,选择银杏进行移栽培育。

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培育容器包括底部蓄水盘、侧板组件,侧板组件设置在底部蓄水盘的开口上,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且侧板组件内壁与底部蓄水盘构成植物培育空间,侧板组件与底部蓄水盘的连接处构成溢流口,培育植物设置在植物培育空间内。同时,本实施例的培育容器还包括控制系统、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监测设备和滴灌装置分别设置在培育容器内,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温度、湿度,滴灌装置用于向培育植物补充水分或水分与肥料的混合溶液。

在待移栽的银杏起苗前,先进行枝叶修剪,减少乔木的蒸腾作用;枝叶修剪后,再对乔木根部垂直下挖,并将乔木根部上的土壤修建成与培育容器相适应的形状,保持乔木根部土球完整,防治散坨,并移入含侧板组件的植物培育空间内,进行培育植物的养护,养护周期为30~120天,使培育植物根部与植物培育容器内的土壤形成复合根系土壤坨。

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使侧板组件与复合根系土壤坨之间形成间隙,且复合根系土壤坨整体不散坨。待移栽安装完成后,后期进行水分、养分管理,即可。

其中,侧板组件由若干个连接侧板依次相连而成,连接侧板与底部蓄水盘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待培育植物养护完成后,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后,去除培育容器中的侧板组件,使复合根系土壤坨直接设置在底部蓄水盘上且整体不散坨。侧板组件拆除后,复合根系土壤坨的顶部与四周能直接与空气接触,增大接触面积,使复合根系土壤坨内部的土壤疏松度增加,利于培养植物根部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成长,保证培育植物的生长。

作为优选,滴灌装置预设在底部蓄水盘上,滴灌装置的出水口能向底部蓄水盘内进行滴灌;将培育容器整体转移至移栽现场,并通过连接管将底部蓄水盘上的滴灌装置相连,从而为后期维护进行水分、养分补充。经实际测定,采用本申请移栽银杏(测试移栽银杏近两千株)三个月内的成活率达100%,后期基本能够实现免维护操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装配式绿化的植物培育方法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植物培育设备、植物培育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3104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