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25


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车上装稳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

背景技术

房车作为改装车的一种,房车逐渐作为出行者旅游必备的交通工具,房车在结构上需要配置副车架,副车架与底盘纵梁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通过副车架在纵梁上进行抬高获得一个较大的工作平面,市面上一般采用40或50方钢拼接而成框架结构形式的副车架,副车架通过柱状支撑件与底盘纵梁连接。

申请号为201922299604.1的一种用于房车的新型副梁连接装置中后铰接件使得后连接架能够相对于两根大梁槽钢左右摆动,大梁槽钢与对应的纵向梁之间均设有空气弹簧,能够更加有效的适应在越野状态下大梁的扭动和颠簸,而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保证上装车厢的坚固稳定。

在实际的房车使用过程中,传统的车厢整个底部直接与底盘连接,能够对车厢支撑平稳,在房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急刹车或启动加速度时,其支撑件需要承受上装车厢和急停或启动时形成的各种方向的载荷,其支撑件与纵梁连接接触面小,其造成各个支撑件应力大,会因为连接节点过少和连接方式简单,导致车厢和底盘连接不够稳固,其使用寿命会明显降低,并且房车的车厢体积较大,车厢的长度和宽度都要大于底盘,这样导致房车的重心较高,侧倾风险较大,并且在房车过一些颠簸路面时,重心过高的房车会因为重心的来回摆动而加大车身震荡幅度,最终出现翻车的情况。

因此,通过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包括底盘框架组件,所述底盘框架组件顶部前侧通过承重组件连接有承载连接架,所述承载连接架底部后侧通过防倾倒组件和底盘框架组件铰接连接,所述底盘框架组件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组件。

所述底盘框架组件包括横置的承载钢梁,所述承载钢梁中间一体成型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下连接座。

所述承载连接架底部后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和下连接座适配的上连接座,且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之间通过转动轴铰接装配,所述承载连接架外侧均布有沉降安装架。

所述防倾倒组件包括固定在承载连接架底部和承载钢梁顶部的铰接座,上下两组所述铰接座上均通过销轴铰接装配有加强内杆,两组所述加强内杆之间装配有电磁减震器,所述防倾倒组件还包括固定在上连接座和承载钢梁之间的承压空气弹簧,所述承载钢梁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和承压空气弹簧连通的侧向支撑伸缩杆。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承载钢梁顶部的电磁铁板,所述承载钢梁的顶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装配有和电磁铁板适配的配重永磁铁块,所述配重永磁铁块和滑道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盘框架组件包括两组底盘纵梁,两组底盘纵梁之间均布有固定焊接的底盘横梁,两组底盘纵梁的底部通过板簧组件固定装配有后车桥,所述后车桥的两端均装配有驱动轮。

优选的,所述承载钢梁尺寸和两组底盘纵梁适配,且所述承载钢梁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延伸板,所述承载钢梁和后车桥位置对应,且所述后车桥上固定装配有通过螺栓安装在承载钢梁底部的加强支承。

优选的,所述侧向支撑伸缩杆固定在延伸板底部,所述侧向支撑伸缩杆包括外筒,且外筒内套设装配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固定有收纳在外筒内部的膨胀气囊。

优选的,所述承压空气弹簧包括固定在上连接座和承载钢梁之间的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外侧包裹装配有承压气囊,且承压气囊通过高压气管和膨胀气囊连通,且高压气管上固定装配有压力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承重组件包括固定在底盘纵梁上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均布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转动装配有铰接轴。

优选的,所述承载连接架还包括和铰接轴转动装配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上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纵梁,所述连接纵梁之间固定焊接有承载横板,所述沉降安装架均布焊接在连接纵梁底部,所述上连接座固定焊接在连接纵梁上。

优选的,下侧所述铰接座固定焊接在延伸板顶部,上侧所述铰接座固定在连接纵梁底部,且上下两组铰接座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座为弧形座,所述承载座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固定在两组承载钢梁之间的加强肋,所述加强支承包括套设装配在后车桥上的抱箍,且抱箍顶部固定装配有加强承托板,且加强承托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钢梁底部。

优选的,所述滑道沿着承载钢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复位弹簧均布为三组,且复位弹簧的外侧包裹有固定在滑道内的限位壳,所述配重永磁铁块滑动装配在限位壳上,所述配重永磁铁块包括滑动装配在滑道内的橡胶壳,且橡胶壳内固定设置有永磁块,橡胶壳底部开设有和限位壳适配的滑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中的承载连接架通过承重组件转动装配在底盘框架组件上,可以通过承重组件保证自身的承托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二者之间的转动来吸收震动和形变,同时承载连接架和底盘框架组件也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但铰接方向不同,这样可以使得承载连接架相对于底盘框架组件进行左右摆动,提供了承载连接架的振动缓冲余量,同时防倾倒组件连接在底盘框架组件和承载连接架之间,能够很好地对承载连接架提供支撑的同时还可以对承载连接架左右摆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吸收,不仅可以平衡一部分承载连接架上安装的车厢重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铰接处的受力,同时在底盘框架组件进行扭动时可以增加阻尼减缓车厢的同步摆动性,提高承载连接架上车厢的稳定平衡性。

2、本发明中的防倾倒组件很好地能够对承载连接架进行侧向支撑,还可以对承载连接架左右摆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吸收,而承压空气弹簧的设置不仅可以平衡一部分承载连接架上安装的车厢重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铰接处的受力,同时能配合防倾倒组件的使用完成对承载连接架的二阶段支撑处理,不仅可以对底盘框架组件传递的细碎震动进行吸收,还可以对大幅度冲击进行缓冲,提高房车行驶稳定性。

3、本发明中的空气弹簧和承压气囊同步被压缩,而空气弹簧负责实现对承载连接架和承载钢梁之间的支撑强度,而承压气囊被压缩时能够通过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的检测实现对承载连接架相对于承载钢梁的转动量,即承载连接架的偏转度,这样承载连接架上车厢的倾斜程度就可以通过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进行直观体现,从而能够提高对承载连接架上车厢在行驶过程中的姿态进行实时检测,继而根据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实现对防倾斜组件和调节组件的控制,通过防倾斜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配合完成对车厢在发生倾斜偏转时的补救,避免其倾角过大而翻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承载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盘框架组件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底盘框架组件局部装配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底盘框架组件局部装配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防倾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框架组件;11、底盘纵梁;12、底盘横梁;13、板簧组件;14、后车桥;15、驱动轮;16、承载钢梁;17、承载座;18、下连接座;19、转动轴;110、加强支承;2、承重组件;21、承载板;22、限位座;23、铰接轴;3、承载连接架;31、加强梁;32、连接纵梁;33、承载横板;34、沉降安装架;35、上连接座;4、防倾倒组件;41、承压空气弹簧;42、铰接座;43、销轴;44、加强内杆;45、电磁减震器;46、侧向支撑伸缩杆;5、调节组件;51、电磁铁板;52、滑道;53、配重永磁铁块;54、复位弹簧。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可调式房车上装稳定平衡车架,包括底盘框架组件1,底盘框架组件1顶部前侧通过承重组件2连接有承载连接架3,承载连接架3底部后侧通过防倾倒组件4和底盘框架组件1铰接连接,底盘框架组件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组件5,防倾倒组件4、调节组件5均和车载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车载控制器完成对防倾倒组件4和调节组件5的实时控制。

实际使用时,底盘框架组件1能够实现房车的基础支撑,底盘框架组件1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使得整个车厢支撑平稳,这样整体也不容易变形,具有较高的承载基础,而承载连接架3通过承重组件2转动装配在底盘框架组件1上,可以通过承重组件2保证自身的承托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二者之间的转动来吸收震动和形变,同时承载连接架3和底盘框架组件1也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但铰接方向不同,这样可以使得承载连接架3相对于底盘框架组件1进行左右摆动,提供了承载连接架3的振动缓冲余量,同时防倾倒组件4连接在底盘框架组件1和承载连接架3之间,能够很好地对承载连接架3提供支撑的同时还可以对承载连接架3左右摆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吸收,不仅可以平衡一部分承载连接架3上安装的车厢重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铰接处的受力,同时在底盘框架组件1进行扭动时可以增加阻尼减缓车厢的同步摆动性,提高承载连接架3上车厢的稳定平衡性,而在防倾倒组件4在工作时,可以对承载连接架3的摆动幅度进行检测,从而利用承载连接架3的摆动幅度为信号来实现对调节组件5的控制,做到摆动幅度和配重匹配,提高房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图7,底盘框架组件1包括横置的承载钢梁16,承载钢梁16中间一体成型设置有承载座17,承载座17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下连接座18。

底盘框架组件1包括两组底盘纵梁11,两组底盘纵梁11之间均布有固定焊接的底盘横梁12,两组底盘纵梁11的底部通过板簧组件13固定装配有后车桥14,后车桥14的两端均装配有驱动轮15,通过底盘纵梁11和底盘横梁12的交错焊接,提高底盘框架组件1的承载强度,且板簧组件13在后车桥14工作时可以缓冲房车行驶时的振动,提高缓震性。

承载钢梁16尺寸和两组底盘纵梁11适配,且承载钢梁16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延伸板,承载钢梁16和后车桥14位置对应,且后车桥14上固定装配有通过螺栓安装在承载钢梁16底部的加强支承110,延伸板的设置方便于防倾倒组件4的安装,提高防倾倒组件4对承载连接架3的侧向支撑性。

承载座17为弧形座,承载座17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固定在两组承载钢梁16之间的加强肋,加强支承110包括套设装配在后车桥14上的抱箍,且抱箍顶部固定装配有加强承托板,且加强承托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钢梁16底部,加强支承110能够对承载钢梁16和承载座17的连接处提供支撑力,防止承载座17长时间受承载连接架3的下压载荷后变形,能够提高承载钢梁16和承载座17的支撑强度。

请参阅图1-图4,承重组件2包括固定在底盘纵梁11上的承载板21,承载板21的顶部均布有限位座22,限位座22上转动装配有铰接轴23,且限位座22和铰接轴23的装配处固定装配有橡胶衬套,用来提供限位座22和铰接轴23的转动缓震能力,承载板21和底盘纵梁11垂直,通过承载板21增加承载连接架3和底盘框架组件1的连接支点,同时限位座22铰接轴23和承载连接架3铰接连接保证自身的承托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又能够通过二者之间的转动来吸收震动和形变。

请参阅图3,承载连接架3底部后侧一体成型设置有和下连接座18适配的上连接座35,且上连接座35和下连接座18之间通过转动轴19铰接装配,承载连接架3外侧均布有沉降安装架34,上连接座35的设置使得承载连接架3和底盘框架组件1也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但铰接方向为左右方向,这样可以使得承载连接架3相对于底盘框架组件1进行左右摆动,提供了承载连接架3的振动缓冲余量,而下连接座18转动装配在上连接座35内,且上连接座35的底部抵触装配在承载座17上,这样通过承载座17和转动轴19共同实现对承载连接架3的承托,有利于分摊承载连接架3的称重载荷,承载连接架3的前端采用柔性铰接的方式进行纵向铰接,后端采用柔性铰接的方式进行横向铰接,能够吸收由底盘传来的震动和形变,在轻越野状态下或者在跌宕起伏的路面下,房车的承载连接架3和底盘大梁之间不容易产生形变,提高承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承载连接架3还包括和铰接轴23转动装配的加强梁31,加强梁31上一体成型设置有连接纵梁32,连接纵梁32之间固定焊接有承载横板33,沉降安装架34均布焊接在连接纵梁32底部,上连接座35固定焊接在连接纵梁32上,加强梁31、连接纵梁32和承载横板33的设计根据车厢的尺寸进行定制,而设置若干组沉降安装架34且均布在承载连接架3的外缘底部,这样能够使得承载连接架3的重心降低,通过多组沉降安装架34便于对车厢空间大扩展,同时利用其配重实现对车厢的平衡处理,使得车厢的重心靠下,提高房车的行驶稳定性。

请参阅图4-图7,防倾倒组件4包括固定在承载连接架3底部和承载钢梁16顶部的铰接座42,上下两组铰接座42上均通过销轴43铰接装配有加强内杆44,两组加强内杆44之间装配有电磁减震器45,防倾倒组件4还包括固定在上连接座35和承载钢梁16之间的承压空气弹簧41,承载钢梁16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和承压空气弹簧41连通的侧向支撑伸缩杆46。

使用时,由于承载连接架3是和底盘框架组件1铰接连接,因此其左右两侧设置的防倾倒组件4很好地能够对承载连接架3进行侧向支撑,还可以对承载连接架3左右摆动时的冲击进行缓冲吸收,而承压空气弹簧41的设置不仅可以平衡一部分承载连接架3上安装的车厢重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铰接处的受力,同时能配合防倾倒组件4的使用完成对承载连接架3的二阶段支撑处理,不仅可以对底盘框架组件1传递的细碎震动进行吸收,还可以对大幅度冲击进行缓冲,提高房车行驶稳定性。

下侧铰接座42固定焊接在延伸板顶部,上侧铰接座42固定在连接纵梁32底部,且上下两组铰接座42错开设置,这样能够使得两组防倾倒组件4处于外八的姿态,能够很好地对承载连接架3提供侧向支撑,大幅度提高其支撑稳定性。

值得说明的是,侧向支撑伸缩杆46固定在延伸板底部,侧向支撑伸缩杆46包括外筒,且外筒内套设装配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固定有收纳在外筒内部的膨胀气囊,承压空气弹簧41包括固定在上连接座35和承载钢梁16之间的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外侧包裹装配有承压气囊,且承压气囊通过高压气管和膨胀气囊连通,且高压气管上固定装配有压力电磁阀。

在实际使用时,空气弹簧和承压气囊同步被压缩,而空气弹簧负责实现对承载连接架3和承载钢梁16之间的支撑强度,而承压气囊被压缩时能够通过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的检测实现对承载连接架3相对于承载钢梁16的转动量,即承载连接架3的偏转度,这样承载连接架3上车厢的倾斜程度就可以通过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进行直观体现,从而能够提高对承载连接架3上车厢在行驶过程中的姿态进行实时检测,避免其倾角过大而翻倒。

请参阅图6-图7,调节组件5包括固定在承载钢梁16顶部的电磁铁板51,承载钢梁16的顶部开设有滑道52,滑道52内滑动装配有和电磁铁板51适配的配重永磁铁块53,配重永磁铁块53和滑道52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4,滑道52沿着承载钢梁16的长度方向设置,复位弹簧54均布为三组,且复位弹簧54的外侧包裹有固定在滑道52内的限位壳,配重永磁铁块53滑动装配在限位壳上,配重永磁铁块53包括滑动装配在滑道52内的橡胶壳,且橡胶壳内固定设置有永磁块,橡胶壳底部开设有和限位壳适配的滑孔。

调节组件5的目的是配合防倾倒组件4的使用来完成对承载连接架3的倾斜的实时配重处理,即在实际使用时,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但凡发生变化,必然是因为承载连接架3向该侧转动,继而对承压气囊发生挤压,而防倾倒组件4可以对倾斜的承载连接架3提供侧向支撑,实现基础的支撑保护,当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此时表明承载连接架3的倾斜角度较小,且此时通过防倾倒组件4来实现对承载连接架3的侧向支撑,而此时承载连接架3的倾斜角度属于安全范围。

当承压气囊压缩变形量不小于第一阈值时,此时表明承载连接架3的倾斜角度变大,此范围属于是行驶过程中车厢的预警范围,此时通过防倾倒组件4的基础支撑无法满足承载连接架3的支撑需要,此时车载控制器控制倾斜一侧的电磁减震器45增大阻尼来匹配车厢倾斜时的压力,增强对承载连接架3的支撑力度,从而能够为倾斜的车厢提供侧向加大支撑力度,同时车载控制器控制两组调节组件5中的电磁铁板51得电,这样能够产生对配重永磁铁块53产生磁斥力,继而能够推动配重永磁铁块53克服复位弹簧54的回弹力后在滑道52内滑动,且配重永磁铁块53在滑道52内的移动量是车载控制器根据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来决定的,这样能够使得车厢的倾斜角度和配重永磁铁块53的位移量匹配,这样做到实时的配重调节,这样通过防倾倒组件4和调节组件5的双重作用完成对承载连接架3的承载保护,能够在车厢发生较大角度的倾斜时进行及时的侧向支撑保护以及反向配重的补救措施,大幅度提高车厢行驶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舒适性。

当承压气囊内部的压缩变形量达到第二阈值时,此时表明承载连接架3的倾斜角度过大,此范围属于是行驶过程中车厢的不可控范围,随时都有翻车的危险,此时通过防倾倒组件4和调节组件5的双重支撑保护已经无法满足承载连接架3的侧向支撑需要,此时车厢处于濒临倾倒的状态,此时承压气囊压缩量达到最大,而承压气囊内部的压力值达到压力电磁阀的阈值,此时压力电磁阀打开,承压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高压气管导入到侧向支撑伸缩杆46内的膨胀气囊中,从而通过瞬间释放的高压气体使得膨胀气囊瞬间膨胀而将支撑杆推出到达地面,通过侧向支撑伸缩杆46和地面接触施加对承载钢梁16向上的作用力,能够为倾斜角度多大的承载连接架3提供反向支撑力,从而在车厢倾斜角度较大时或者底盘框架组件1一侧的驱动轮15离地时在倾斜的那一侧利用侧向支撑伸缩杆46的触地动作来实现对倾斜的车厢一个纠偏的力度,在极限情况下完成对车厢的一个承托,在此过程中,倾斜一侧的防倾倒组件4中的电磁减震器45硬度调到最大,而对向一侧的防倾倒组件4中的电磁减震器45硬度调到最小,这样能够通过支撑力度更大的电磁减震器45完成对倾斜车厢的倾斜补救。

值得说明的是,当承压气囊内的压缩变形量临近于第二阈值时,此时对向一侧的调节组件5中的配重永磁铁块53临近于滑道52内的最外端位置,此时对车厢的配重力度是最大的,然而当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达到第二阈值时,此时配重永磁铁块53不进行配重工作,车载控制器控制倾斜一侧的电磁铁板51得电,能够产生对倾斜一侧的配重永磁铁块53的磁斥力,而对向一侧的电磁铁板51导入反向电流,会对对向一侧的配重永磁铁块53产生磁吸力,这样利用磁斥和磁吸的方式完成对承载钢梁16和承载连接架3之间的有效支撑,能够通过施加外力的方式完成对倾斜角度过大的车厢进行扭转,基于上述内容,在承压气囊内的压缩变形量达到第二阈值时,此时车厢已经处于严重倾斜的角度,此时装置采用侧向支撑伸缩杆46、电磁减震器45以及配重永磁铁块53的三重支撑力的配合完成对倾斜角度过大的车厢的补救。

值得说明的是,当经过上述补救措施之后,释放完气体的承压气囊会随着承载连接架3的回位而使得外接空气通过气体进气单向阀进入到该组承压气囊内,而承压气囊的压缩变形量会随着承载连接架3回位而恢复初始值,如果承压气囊内的压缩变形量未恢复到初始值,则表明承载连接架3依然处于偏转状态,此时控制器根据此时承压气囊复位之后的压缩变形量来对承载连接架3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当压缩变形量处于误差范围内,表明承载连接架3和底盘框架组件1之间没有发生变形,如果压缩变形量超出误差范围,则车载控制器会控制车载报警器进行报警并进行承载连接架3的检修提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2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