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0:39


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

背景技术

船舶是水上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运输事业的发展,对船舶的配套设备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风雨密钢质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配件,在船舶使用的过程中,要求在风浪的情况下风雨密闭门不能进水。现有的风雨密闭门均是板状结构,通过套在密钢质门边缘的密封条实现密封的,而由于工作人员进出使得风雨钢制门经常要开闭,进而使得密封条频繁与门框对应的部分以及密钢质门对应的部分摩擦,使得密封条与门框对应的部分容易受损而与门框相应的部分密封效果过变差,如何解决该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边缘向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形状为环形,且截面为弧形;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截面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卡于所述固定槽内,外侧露出所述固定槽外且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对应所述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和所述门板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在顶部设置有内凹部,在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部或靠近所述门板的部位;所述第一延伸部在的外侧面在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位于所述固定槽远离所述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V形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凹槽的部位,所述固定槽的底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顶面远离门板的一侧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卡于所述固定槽内,外侧露出所述固定槽外且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覆盖住所述导流部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对应所述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和所述门板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气囊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在顶部设置有内凹部,在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本发明提供的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使用时配合相应形状的门框使用,如图8所示,门框一般包括与第一延伸部相匹配的框架19,框架中间形成门洞18,该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具有以下优点:

1、密封性好,第一延伸部向门洞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密封条与框架内侧面不接触,只有当第一延伸部和框架的内侧面几乎吻合时,密封条的外表面与框架的内表面才接触并且密封条的外表面全部与框架的内表面接触压缩密封条使得第一延伸部和框架快速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密封条与门框的磨损;

2、固定槽和固定槽底面的凸起对密封条的内侧面和内侧面两侧的表面形成固定,减轻了密封条与第一延伸部与密封条的相对运动,进而减轻了第一延伸部和密封条的摩擦,从而进一步减少密封条的磨损,

3、第一延伸部为弧形,在向外打开的过程中,由于靠近门板的一侧比另一侧窄,设置驱动钢质门打开的过程可以是在向外打开的同时向一侧摆动,加快门的打开,当然也在船舶舱室内设置直接驱动门板向外侧打开的驱动装置,打开后人们从两侧出入,出入更方便;

4、通过气囊调节凹槽内的气压,具体的:在密封圈受压力较大时凹槽内的气压部分可以压入气囊内直至达到与气囊内的压力平衡,以减小框架对密封圈的磨损;

假如密封圈少部分磨损,凹槽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密封圈外侧面仍然向外凸出,气囊对凹槽的气体进行补充已达到凹槽内的气压与气囊内的气压平衡,密封圈外侧面受磨损越严重,内部气压对其挤压变形越大,从而保持密封圈与框架密闭接触,保证该密钢质门的密封效果;

此外,还可以将气囊连接加压装置,在密钢质门关闭时给气囊减压以使得凹槽内气体向气囊内流动使得密封圈在框架内侧挤压下迅速变形以减小密封圈与框架内侧挤压磨损,当密钢质门关闭到位时给气囊加压使得密封圈与框架内侧充分接触保证密钢质门的密封效果,密钢质门打开时反向操作即可,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密封圈的磨损。

5、通过设置倒角,使得密封圈外侧面在受挤压时位于凹槽外的部分不容易因变形挤在固定槽外,进而使得密封圈边缘位置不容易被挤压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之一;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之二;

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1的A-A剖视图之三;

图7为图6在C处的放大图;

图8为与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配合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门板1、第一延伸部2、密封圈3、固定槽4、凸起5、凹槽6、倒角7、加厚部8、封板9、气囊10、连通通道11、内凹部12、第二延伸部13、V形槽14、导流通道15、导流部16、第三延伸部17、第一门洞18、框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参见图1-图3,包括门板1,门板的边缘向一侧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2,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形状为环形,且截面为弧形,一般可理解为半椭圆形或半圆形的一段形状,可以理解此处所述的截面为第一延伸部的纵截面;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的底面设置有凸起5,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套设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截面形状相匹配,以使得密封圈被挤压时外侧面与第一延伸部的外侧面平滑过渡,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6,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卡于所述固定槽内,外侧露出所述固定槽外且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7;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对应所述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加厚部8,所述加厚部的内侧面固定有封板9,所述封板和所述门板之间设置有气囊10;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连通通道11,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气囊连通。

上述的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使用时配合相应形状的门框使用,如图8所示,门框一般包括与第一延伸部相匹配的框架19,框架中间形成门洞18,该快开闭风雨密钢质门具有以下优点:

1、密封性好,第一延伸部向门洞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密封条与框架内侧面不接触,只有当第一延伸部和框架的内侧面几乎吻合时,密封条的外表面与框架的内表面才接触并且密封条的外表面全部与框架的内表面接触压缩密封条使得第一延伸部和框架快速密封,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减少密封条与门框的磨损;

2、固定槽和固定槽底面的凸起对密封条的内侧面和内侧面两侧的表面形成固定,减轻了密封条与第一延伸部与密封条的相对运动,进而减轻了第一延伸部和密封条的摩擦,从而进一步减少密封条的磨损,

3、第一延伸部为弧形,在向外打开的过程中,由于靠近门板的一侧比另一侧窄,设置驱动钢质门打开的过程可以是在向外打开的同时向一侧摆动,加快门的打开,当然也在船舶舱室内设置直接驱动门板向外侧打开的驱动装置,打开后人们从两侧出入,出入更方便;

4、通过气囊调节凹槽内的气压,具体的:在密封圈受压力较大时凹槽内的气压部分可以压入气囊内直至达到与气囊内的压力平衡,以减小框架对密封圈的磨损;

假如密封圈少部分磨损,凹槽内的气体压力使得密封圈外侧面仍然向外凸出,气囊对凹槽的气体进行补充已达到凹槽内的气压与气囊内的气压平衡,密封圈外侧面受磨损越严重,内部气压对其挤压变形越大,从而保持密封圈与框架密闭接触,保证该密钢质门的密封效果;

此外,还可以将气囊连接加压装置,在密钢质门关闭时给气囊减压以使得凹槽内气体向气囊内流动使得密封圈在框架内侧挤压下迅速变形以减小密封圈与框架内侧挤压磨损,当密钢质门关闭到位时给气囊加压使得密封圈与框架内侧充分接触保证密钢质门的密封效果,密钢质门打开时反向操作即可,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密封圈的磨损。

5、通过设置倒角,使得密封圈外侧面在受挤压时位于凹槽外的部分不容易因变形挤在固定槽外,进而使得密封圈边缘位置不容易被挤压受损。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2,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在顶部设置有内凹部12,内凹部底部一般可设置为倾斜的,在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3,这种结构在使用时,该密封钢质门与框架结合时,由于内凹部的存在使得顶端向内延伸,有海水或雨水打在该位置后水滴容易在重力作用下沿内凹部下滑,不容易在结合部附着向内渗入;由于第二延伸部的存在使得底端向外凸出,便于上部的水向下导流,防止水聚集在下部结合处渗水,一般的第二延伸部的顶面可略低于第一延伸部的顶面。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4和图5,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部或靠近所述门板的部位,这种方式使得密封圈在该密钢质门关闭时能够更早的与框架接触使得密封圈能充分被挤压,密封效果更好;所述第一延伸部在的外侧面在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位置设置有V形槽14,所述V形槽位于所述固定槽远离所述门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有导流通道15,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V形槽连通,该结构还可以与实施例中的有选结构结合使用,使得导流通道位于内凹部内,以便于导流,通过设置V形槽,使得水一旦通过缝隙渗入首先到达V形槽内经导流通道排出,从而大大增加了该密钢质门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6和图7,还可以将固定槽设置于第一延伸部远离所述凹槽的部位,第一延伸部的顶面远离门板的一侧设置导流部16,导流部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倾斜的弧面或者设置成斜面,以便于水向下流,密封圈的外侧露出所述固定槽外的部分在远离所述门板的一端设置第三延伸部17,所述第三延伸部覆盖住所述导流部的一部分,这样,导流部的另一部分用于对水导流,第三延伸部受挤压与框架配合形成随水的阻挡,阻挡的水沿导流部下流排出,防止水进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219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