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移动式台座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2:16


移动式台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台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桥梁的施工效率,会在进行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同时进行桥梁梁段的施工,以提高桥梁的施工效率,缩短桥梁的施工工期。其中,预制箱梁能够满足能与桥梁下部结构同步施工的条件,进而缩短了桥梁的施工工期,能工厂化生产且预制箱梁较现浇箱梁质量容易控制,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预制箱梁主要通过预制梁场完成。预制梁在梁场制作过程中,预制梁的不同制作步骤需要在梁场中不同区域完成,根据预制梁的制作步骤以及各步骤的需求,需要将预制梁进行转移,在预制梁转移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龙门吊或其他辅助设备,造成工作效率太低。另外,常规的,梁体在移动之前,需要梁体浇筑后的硬度达到预设强度,避免移动过程中损坏梁体的结构,导致梁体受力不均,以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在预制梁转移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龙门吊或其他辅助设备,梁体浇筑后的硬度达到预设强度,才能进行梁体移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台座,包括:由多个箱体节段拼装而成的主梁、设置于所述主梁下沿主梁轴向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梁上方的梁底模板、驱动移动机构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机构两端,所述移动机构两端设置有与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接电对接口,所述梁底模板顶板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箱体节段包括调节主梁长度的调节节段。

可选地,所述主梁与所述移动机构之间设置高度调节结构。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结构为垫梁。

可选地,所述主梁顶部两端设置有方形的梁体吊装孔和梁锲形盒。

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以及被所述主动轮带动转动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包括两对所述主动轮,所述移动机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所述主动轮,每个所述主动轮分别配置有一个所述驱动装置。

可选地,所述梁底模板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有调平机构。

可选地,所述主梁包括主梁顶板、主梁侧板和主梁底板,所述主梁侧板垂直连接所述主梁顶板和主梁底板。

可选地,两所述主梁侧板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结构,所述横向支撑结构与所述主梁顶板之间设置有顶板支撑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主梁顶板和主梁底板连接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设置于两所述主梁侧板之间,且与所述主梁侧板平行。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结构包括通长连接两所述加劲板和两所述主梁侧板的第一横向支撑结构,设置于两所述加劲板之间的第二横向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结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结构的设置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撑结构与所述主梁顶板之间设置有所述顶板支撑结构。

可选地,所述横向支撑结构采用圆管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在主梁上方设置有梁底模板,实现了直接在移动台座上进行梁体的预制。在需要进行梁体转移时,可直接移动台座,避免过多的吊装、提升梁体,减少了龙门吊或其他辅助设备的使用频率,减少了对梁体结构的损伤,避免对梁体本身的应力造成改变。同时实现了在梁体底模不拆卸的情况下对梁体进行移动,底模顶板边缘为圆弧倒角,在保证梁体底板边缘圆弧过渡时,能够更便于拆卸侧模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在主梁和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进而便于放置不同高度的的梁体,高度调节结构使得主梁离地高度可调,在梁体的施工过程中,其他配套设备能够免于调整高度,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不再重新调整梁体高度,提高了梁体的施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梁底模板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有调平机构,调平机构保证了梁体放置的平整性和坡度,使得预制成型后的梁体平整度和线型符合要求,同时能够使得预制梁的梁底模板与侧模板更好地贴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主梁的两侧板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结构,横向支撑结构采用圆管制作,进而在梁体预制过程中,侧模板的紧固件能够穿过圆管,将侧模板紧固于梁体底模两侧,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能够快速且高效都进行侧模板的安装。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式台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式台座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式台座的主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移动式台座的俯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移动式台座中主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台座,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由多个箱体节段拼装而成的主梁1、设置于主梁1下沿主梁1轴向移动的移动机构2、设置于主梁1上方的梁底模板3,梁底模板3顶板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31,箱体节段包括调节主梁长度的调节节段,调节节段可拆卸地与其他箱体节段连接,以使得主梁的长度能与不同长度的预制梁长度相匹配,以便于梁体的预制和移动。主梁1主要用于承重预制梁,移动机构2设置于主梁底,使得移动机构能够对主梁1的位置进行转移,移动机构2沿主梁1轴线移动,以实现梁体的纵向移动,便于梁体转移。

在主梁1上方设置梁底模板3,实现了直接在移动台座上进行梁体的预制,在需要进行梁体转移时,可直接移动台座,避免过多的吊装、提升梁体,减少了龙门吊或其他辅助设备的使用频率,减少了对梁体结构的损伤,避免对梁体本身的应力造成改变。同时实现了在梁体底模3不拆卸的情况下对梁体进行移动,底模顶板边缘为圆弧倒角31,在保证梁体底板边缘圆弧过渡时,能够更便于拆卸侧模板。移动台座两端设置有方形的梁体吊装孔和梁锲形盒。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台座的移动,如图1至图4所示,移动机构设置有从动轮和带动从动轮转动的主动轮。可选地,移动机构设置有7对从动轮和2对主动轮。为了实现移动机构的移动,移动机构两端设置有驱动装置5,每个主动轮分别于驱动装置5电连接,即每个主动轮与一个驱动装置电连接,四个主动轮分别与4个驱动装置电连接。相应的,主动轮设置于移动机构的两端,驱动装置5包括变频驱动电机。移动机构两端设置有与驱动装置5电连接的接电对接口7,接电对接口7与纵移输电小车电连接,以通过纵移输电小车为驱动装置供电,在台座移动过程中,纵移输电小车与台座同步移动,保证移动台座的持续供电。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主梁1和移动机构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6,高度调节结构6使得主梁1离地高度可调,进而便于放置不同长度或者高度的梁体,进而在梁体张拉过程中,可直接进行梁体张拉,不再重新调整梁体高度,提高了梁体的施工效率。可选地,高度调节结构设置于移动机构2与主梁1之间,在增加高度调节结构时,避免过多地拆卸整个台座的零部件。可选地,高度调节结构为垫梁,垫梁设置于移动机构上,且设置于安装每对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箱体结构顶部,进而实现主梁的加高作用,其中,每对主动轮/从动轮上方设置一块垫梁。

为了提高垫梁对主梁的支撑作用,垫梁内部还设置有与主梁纵长轴线平行的支撑结构,同时也可在垫梁内部设置与主梁纵长轴线垂直的支撑结构,如加劲板。进一步地,为了分散主梁施加给垫梁的力,每对主动轮/从动轮上方可设置两块平行排列或者抵靠在一起的垫梁,两块垫梁平行排列或者抵靠的方向与主梁纵长轴线方向垂直。可选地,还可在主梁两端的各对主动轮上方设置两块平行排列的垫梁,从动轮上方设置一块垫梁,其中,主动轮上方的两块垫梁平行布设的方向与主梁纵长轴线方向平行,增加了主梁端部的受力面积,在主梁一端的端部受力面积内施加较大的力时,主梁的另一端不易上翘,增加了设置在垫梁上的主梁的稳定性。

为了保证了梁体放置的平整性,使得预制成型后的梁体平整度、坡度、线型符合要求,梁底模板3与主梁1之间设置有调平机构4,调平机构4还能够调整梁底模板与侧模板之间的锲合度,使得梁底模板和侧模板能够更为紧密的连接,且不易出现漏浆的状况。主梁1顶部两端设置有方形的适应不同长度的梁体吊装孔11和梁锲形盒12,不同长度的梁体吊装孔11和梁锲形盒12对称设置于梁体两端,将提吊结构从吊装孔11穿出并固定好梁体,进而可以减少千斤顶的使用,实现梁体的提吊,梁锲形盒能够满足了梁底调坡需求,避免额外增加辅助工具以进行梁底调坡需求。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梁1包括主梁顶板13、主梁侧板14、主梁底板15。主梁侧板14垂直连接主梁顶板13和主梁底板15。保证主梁侧板14对主梁顶板13的支撑作用,主梁顶板13为板式结构,进而便于平整的放置预制梁。可选地,两主梁侧板14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结构16,保证了主梁侧板14的稳定性,使得主梁侧板14不容易出现倾斜。由于横向支撑结构16不能够与主梁顶板13紧密贴合,进而使得主梁顶板13与横向支撑结构16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使得主梁顶板13不能够均匀地承载预制梁施加的力。

为了主梁顶板能够均匀地承载预制梁施加的力,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支撑结构16与主梁顶板13之间设置有顶板支撑结构17,顶板支撑结构17保证了主梁顶板13能够均匀地承载预制梁施加的力,避免主梁顶板13应力过于集中,同时能够将部分力传递给横向支撑结构16,使得横向支撑结构16能够承担一部分剪力,进而保证主梁各个结构均能够分散一部分力,避免主梁部分结构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提高了主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选地,横向支撑结构16采用圆管制成,进而在梁体预制过程中,侧模板的紧固件能够穿过圆管,将侧模板紧固于梁体底模两侧,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能够快速且高效都进行侧模板的安装。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与主梁顶板13和主梁底板15连接的加劲板18,加劲板18设置于两主梁侧板14之间,且与主梁侧板14平行。通过加劲板18增加了主梁竖直方向的支撑结构,进而增加了主梁竖直方向的支撑力,进一步地提高了主梁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5所示,横向支撑结构16包括通长连接两加劲板18和两主梁侧板的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61,设置于两加劲板18之间的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设置位置高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61的设置位置,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61同时增加了加劲板18和主梁侧板14的稳定性,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进一步增加了加劲板18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主梁材料的制作成本。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设置的位置高于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61,且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靠近主梁顶板13,因此在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与主梁顶板13之间设置有顶板支撑结构17,以保证主梁各个结构均能够分散一部分力,避免主梁部分结构应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提高了主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梁顶板13上未设置有穿设连接件的连接孔时,主梁内部设置有两横向支撑结构16。两横向支撑结构16平行设置于主梁内上部和下部,且同时通长连接主梁侧板14以及主梁内部的两加劲板18。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如图5所示,在主梁顶板1与调平机构4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主梁顶板13上设置有穿设连接件的连接孔19,连接孔19对称设置于主梁轴线两侧,在连接孔19所在位置处,主梁内部设置了第一横向支撑结构161和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以便于第二横向支撑结构162不会妨碍主梁顶板1与调平机构的连接。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移动式台座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在主梁上方设置有梁底模板,实现了直接在移动台座上进行梁体的预制,在需要进行梁体转移时,可直接移动台座,避免过多的吊装、提升梁体,减少了龙门吊或其他辅助设备的使用频率,减少了对梁体结构的损伤,避免对梁体本身的应力造成改变。同时实现了在梁体底模不拆卸的情况下对梁体进行移动,底模顶板边缘为圆弧倒角,在保证梁体底板边缘圆弧过渡时,能够更便于拆卸侧模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在主梁和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进而便于放置不同高度的的梁体,高度调节结构使得主梁离地高度可调,在梁体的施工过程中,其他配套设备能够免于调整高度,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也不再重新调整梁体高度,提高了梁体的施工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梁底模板与所述主梁之间设置有调平机构,调平机构保证了梁体放置的平整性和坡度,使得预制成型后的梁体平整度和线型符合要求,同时能够使得预制梁的梁底模板与侧模板更好地贴合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台座,主梁的两侧板之间设置有横向支撑结构,横向支撑结构采用圆管制作,进而在梁体预制过程中,侧模板的紧固件能够穿过圆管,将侧模板紧固于梁体底模两侧,提高了施工便捷性和施工效率,能够快速且高效都进行侧模板的安装。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可快速固定的移动式台座
  • 预应力移动式拼接台座
技术分类

0612011220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