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扩充卡固定机构及伺服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扩充卡固定机构及伺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充卡固定机构,尤指一种固定设置于电子设备内的扩充卡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电脑系统常使用扩充卡(例如PCIe显示卡)以扩展其功能。扩充卡的长度也越来越长,其上的构件数量也越来越多,扩充卡的重量也越来越重。仅依靠插槽提供扩充卡结构支撑已有不足的情形。目前虽有针对扩充卡进行辅助固定的设计,例如于设备内设置固定滑槽以供卡边滑入,以达到支撑的效果;惟此亦限制了扩充卡的安装方向,其必须平行于滑槽,使得此设计不适于元件配置紧凑的电脑系统中。又或是以带有滑槽的滑块,以滑动的方式夹持或脱离扩充卡的卡边,虽于滑槽自扩充卡脱离后,滑块不会干涉扩充卡的安装、卸离操作,但滑块本身的作动(例如直线滑动)需占用相当的空间,影响其他电子组件的设置,故此设计也不利于元件配置紧凑的电脑系统中。又,为减少滑块作动需占用的空间,滑块往往设计成其滑槽仅卡合少许的扩充卡,此使得此固定效果受限。此外,若采可卸式扩充卡托架设计,除了安装方向方向受限外,托架本身的体积及电脑机壳内配对的衔接结构也会占据不少空间,故其不利于元件配置紧凑的电脑系统中。

发明内容

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充卡固定机构,利用可旋转的压抵件以横跨固定扩充卡的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扩充卡固定机构设置于一电子设备内。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包含一固定支撑部、一第一枢接座、一第二枢接座及一压抵件。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于一方向上固定设置于该固定支撑部的两侧。该第二枢接座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压抵件绕着一旋转轴枢接至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旋转轴平行于该方向。该压抵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当该压抵件旋转至一压抵位置时,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可分离地衔接且该压抵件、该固定支撑部、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之间形成一电路板固定空间。由此,于实际应用中,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可固定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该压抵件可被旋转以离开该压抵位置,以避免于结构上干扰一扩充卡插入或脱离电子设备内的扩充槽中。于该扩充卡插入该扩充槽后,该压抵件可再被旋转至该压抵位置,以压抵该扩充卡的电路板于该固定支撑部上,进而实现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固定该扩充卡的功效。其中,该压抵件横跨并压抵该电路板,该电路板被压抵固定的部分即位于该电路板固定空间内。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固定支撑部具有一凸台,所述电路板固定空间形成于所述压抵件、所述凸台、所述枢接座及所述第二枢接座之间。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压抵件具有一弹性部及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的一凸块,所述凸块作为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枢接座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透过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以可分离地衔接。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压抵件具有一操作部,连接至所述弹性部的末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器,其具有一扩充卡及前述扩充卡固定机构。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利用可旋转的压抵件以横跨固定该扩充卡的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的伺服器包含一装置壳体一扩充卡及一扩充卡固定机构。该扩充卡具有一电路板。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固定设置于该装置壳体内。该扩充卡固定机构包含一固定支撑部、一第一枢接座、一第二枢接座及一压抵件。该固定支撑部、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均固定设置于该装置壳体上。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于一方向上位于该固定支撑部的两侧。该第二枢接座具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压抵件绕着一旋转轴枢接至该第一枢接座及该第二枢接座之间,该旋转轴平行于该方向。该压抵件具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可分离地衔接。该压抵件压抵该电路板于该固定支撑部上,该压抵件于该方向上横跨该电路板。因此,该压抵件可被旋转以离开压抵该电路板的位置,以避免于结构上干扰该扩充卡插入或脱离电子设备内的扩充槽中。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固定支撑部具有一凸台,所述压抵件压抵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凸台上。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装置壳体具有一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固定支撑部由同一板体形成。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压抵件具有一弹性部及设置于所述弹性部上的一凸块,所述凸块作为所述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枢接座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所述第一定位部,所述压抵件与所述第二枢接座透过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凹槽以可分离地衔接。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压抵件具有一操作部,连接至所述弹性部的末端。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一长度方向,所述电路板于所述长度方向上具有一短边部,所述压抵件压抵所述短边部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上,所述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旋转轴。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的扩充卡固定机构直接固定设置于该电子设备内,无需承载扩充卡的可卸式托架及设置于该电子设备内配对的衔接结构,故结构简单。该扩充卡固定机构透过可旋转的压抵件而能避免于结构上干扰扩充卡插入或脱离扩充槽,且该压抵件的旋转作动占用较少的空间,避免与该电子设备内其他的构件结构干涉。此外,该压抵件以横跨压抵的方式固定该电路板,例如压抵该电路板整个侧边部,此固定效果显优于只压抵该电路板部分侧边部的固定效果。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一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伺服器部分爆炸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扩充卡固定机构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扩充卡固定机构于压抵件旋转至压抵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5为扩充卡固定机构于扩充卡插入伺服器的扩充槽后且压抵件未位于压抵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沿线X-X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伺服器

12:装置壳体

122:底板

14:扩充卡

142:电路板

142a:长度方向

142b:短边部

16:扩充卡固定机构

162:固定支撑部

162a:凸台

164:第一枢接座

166:第二枢接座

1662:第一定位部

168:压抵件

1680:构件本体

1680a,1680b:端部

1682:第二定位部

1684:弹性臂

1685:操作部

170:电路板固定空间

A1:旋转轴

D0:垂直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1:参考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第1及图2。根据一实施例的一伺服器1包含一装置壳体12(于图中仅绘示部分构件以便于显示伺服器1内部)、安装于内的一扩充卡14、固定设置于装置壳体12内的一扩充卡固定机构16及其他组件(例如主机板、储存装置、电源供应器、风扇等,未显示于图中,以简化图面)。扩充卡14安装至伺服器1后,扩充卡14的电路板142会插入扩充槽(未绘示于图中)中,扩充卡固定机构16可被操作以固定扩充卡14,如图1所示。

请亦参阅图3及图4。扩充卡固定机构16包含一固定支撑部162、一第一枢接座164、一第二枢接座166及一压抵件168。固定支撑部162固定设置于装置壳体12上。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部162直接由装置壳体12的一部分形成,例如装置壳体12的底板122与固定支撑部162由同一板体形成,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固定支撑部162以另一构件实作,再固定至底板122上(例如焊接、铆接、螺丝锁固等)。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均固定设置于装置壳体12上(例如焊接、铆接、螺丝锁固等),且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于一第一方向D1(以双箭头表示于图中)上位于固定支撑部162的两侧;亦即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于第一方向D1上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撑部162的两侧。

压抵件168绕着一旋转轴A1(以链线表示于图中)枢接至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旋转轴A1平行于第一方向D1。当压抵件168旋转至一压抵位置时(如图4所示),压抵件168透过结构衔接而可被定位,使得压抵件168、固定支撑部162、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之间形成一电路板固定空间170(以虚线方块示意于图3中)。从另一方向来说,对应扩充卡固定机构16可定义一参考平面P1(以一方框表示于图3中,并以链线表示其与底板122相交位置),平行于旋转轴A1且通过压抵件168、第一枢接座164、固定支撑部162及第二枢接座166,故参考平面P1亦通过电路板固定空间170,且于参考平面P1上,压抵件168、第一枢接座164、固定支撑部162及第二枢接座166围绕电路板固定空间170。

此外,前述定位结构可透过于压抵件168及第一或第二枢接座164、166上设置匹配的结构而实现。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座166具有一第一定位部1662,压抵件168具有一第二定位部1682,对应第一定位部1662。第一定位部1662为一凹槽(例如但不限于一通孔),第二定位部1682为一凸块。藉此,当压抵件168旋转至该压抵位置时,第一定位部1662与第二定位部1682可分离地衔接(即透过凸块卡入凹槽),以定位压抵件168。又,于本实施例中,压抵件168包含一构件本体1680及一弹性部1684。构件本体1680平行于旋转轴A1延伸,压抵件168经由构件本体1680的二端部1680a、1680b分别枢接至第一及第二枢接座164、166。弹性部1684自构件本体1680的端部1680b延伸,第二定位部1682设置于弹性部1684上。透过弹性部1684的弹性,第二定位部1682(即凸块)能相对于构件本体1680移动,以能卡入或脱离第一定位部1662(即凹槽)。于本实施例中,弹性部1684以悬臂结构实作,但实作上不以此为限;例如以一弹簧实作,第二定位部1682固定于弹簧的一端,此结构配置同样能实现前述可分离的衔接。此外,压抵件168还具有一操作部1685,连接至弹性部1684(例如连接至其末端),供使用者拨动以使第二定位部1682脱离第一定位部1662。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凸块(即第二定位部1682)为一楔形结构,具有一斜面,可提供导引效果,使得于压抵件168朝向该压抵位置旋转时,固定支撑部162(或底板122)旋转时,第二枢接座166可于此斜面上相对滑动以使弹性部1684相对构件本体1680偏转,直至压抵件168到达该压抵位置时,凸块卡入凹槽,进而完成第一定位部1662与第二定位部1682的可分离的衔接。由此,使用者可单纯地旋转压抵件168,即可使第一定位部1662与第二定位部1682自动地可分离地衔接。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662与第二定位部1682可分离的衔接虽透过位于弹性部1684上的凸块与第二枢接座166上的凹槽的交互作动而实现,但实作为不以此为限。例如,于构件本体1680上滑动设置一卡闩,透过滑动此卡闩(例如用手滑动)以卡入第二枢接座166上的凹槽,此结构配置同样可实现第一定位部1662与第二定位部1682可分离的衔接,不另赘述。此外,于本实施例中,压抵件168与第一枢接座164间亦有定位结构,其与前述(第二枢接座166的)第一定位部1662与(压抵件16的)第二定位部1682的结构配置相同,不另赘述。

于扩充卡固定机构16的实际操作中,使用者可旋转压抵件168以远离该压抵位置(可参考图4),如图2所示。此时于垂直方向D0(以双箭头表示于图中,其垂直于第一方向D1及旋转轴A1)上,压抵件168与电路板固定空间170不重叠,使得扩充卡14得直接以垂直方向D0移入装置壳体12而不会与扩充卡固定机构16产生结构干涉。于扩充卡14移入装置壳体12内并插入伺服器1的扩充槽(未绘示于图中)后(如图5所示),使用者再旋转压抵件168至该压抵位置,使得压抵件168的第二定位部1682与第二枢接座166的第一定位部1662可分离地衔接,以使压抵件168压抵电路板142于固定支撑部162上,如图1及图6(其中,参考平面P1的位置以连线表示于图中)所示。此时,压抵件168于第一方向D1上横跨电路板142且接触电路板142的上表面(非板缘侧面),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亦于第一方向D1上位于电路板142的两侧,故除了压抵件168压抵电路板142外,扩充卡固定机构16本身即于第一方向D1及垂直方向D0上结构拘束电路板142。

此外,请参阅图3、图4及图6。于本实施例中,可相对于电路板142固定空间定义一第二方向D2(以双箭头表示于图中;其垂直于第一方向D1及旋转轴A1)。扩充卡14呈长板状,其电路板142具有一长度方向142a(平行于第二方向D2)。电路板142于该长度方向上的一短边部142b以第二方向D2伸入电路板固定空间170。压抵件168压抵短边部142b于固定支撑部162上。于实作上,扩充卡固定机构16亦可设计为固定电路板142的长边部,同样具有固定扩充卡14的功效。又,于实作上,扩充卡固定机构16不限于用于固定长板状的扩充卡14。

此外,请参阅图1、图2及图6。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撑部162具有一凸台162a,电路板固定空间170形成于压抵件168、凸台162a、第一枢接座164及第二枢接座166之间,压抵件168压抵电路板142于凸台162a上;其中,压抵件168接触电路板142的上表面,凸台162a接触电路板142的下表面。凸台162a有助于使扩充卡固定机构16对电路板142施加的力(包含凸台162a对电路板142底面施加的力、及压抵件168的构件本体1680对电路板142顶面施加的力)易于维持静态平衡,亦即有助于扩充卡固定机构16稳定固定电路板142。

相较于先前技术,前述实施例中的扩充卡固定机构16直接固定设置于电子设备(例如伺服器1)内,无需承载扩充卡14的可卸式托架及设置于该电子设备内配对的衔接结构,故结构简单。扩充卡固定机构16透过可旋转的压抵件168而能避免于结构上干扰扩充卡14插入或脱离扩充槽,且压抵件168的旋转作动占用较少的空间,避免与该电子设备内其他的构件结构干涉。此外,压抵件168以横跨压抵的方式固定扩充卡14的电路板142,例如压抵电路板142整个侧边部,此固定效果显优于只压抵电路板142部分侧边的固定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及伺服器是可用于人工只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运算、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亦可当作5G伺服器、云端伺服器或车联网伺服器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相关技术
  • 控制板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电子水泵壳体
  • 固定机构及具有该固定机构的冰箱
  • 扇子大边骨铣边固定机构及固定方法
  • 扩充卡固定机构及包含该固定机构的扩充卡连接模组
  • 扩充卡固定机构及包含该固定机构的扩充卡连接模组
技术分类

06120116507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