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芯加工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0:31


电芯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电芯是电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往往采用电芯卷绕机进行卷绕成型。卷绕完成后形成的电芯需要进行进一步地加工,在对电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电芯需要经过上料、压扁、短路测试及电芯检测等工序。现有技术中,上料装置、压扁装置、短路测试装置及电芯检测装置沿输送线依次布设,利用输送线输送电芯依次经过上述各个装置,以完成相应的工序。然而,采用输送线输送电芯在各个工位之间流转,设备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输送线输送电芯在各个工位之间流转,设备占用空间较大,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电芯加工设备。

一种电芯加工设备,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设的上料工位及至少两个加工工位,所述电芯加工设备包括:

机架;

转运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转运装置用于承接电芯,并将电芯转运至所述上料工位;及

搬运装置,包括搬运驱动组件及至少两个夹持组件,所述上料工位及所述加工工位均对应布置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搬运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每一所述夹持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每一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搬运驱动组件驱动每一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每一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夹取位于对应所述上料工位或所述加工工位的电芯,并将电芯搬运至位于对应所述上料工位或所述加工工位下游侧的所述加工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转运夹持组件及转运驱动组件;

所述转运夹持组件包括转运夹紧驱动件及与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传动连接的两个转运夹爪,每一所述转运夹爪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夹持部,每相邻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第一避位空间,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运夹爪的所述夹持部夹紧或松开电芯;

所述转运驱动组件与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所述转运夹爪移动至所述上料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固定座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具有用于支撑电芯且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支撑部,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第二避位空间;

其中,所述转运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朝向所述上料工位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转运夹爪的多个所述夹持部能够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避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定位驱动件及定位平台,所述定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与所述定位平台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定位平台相对所述支撑台升降;

所述定位平台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顶升部,每一所述顶升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避位空间,以使在所述定位平台相对所述支撑台上升的过程中,多个所述顶升部顶升支撑于多个所述支撑部上的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承载驱动件、定位驱动件及定位平台;

所述支撑台相对所述第一固定座沿竖直方向可移动,所述承载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且与所述支撑台传动连接;

所述定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台,且与所述定位平台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定位平台相对所述支撑台升降;所述定位平台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所述顶升部,每一所述顶升部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避位空间;

所述定位平台能够在所述定位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至每一所述顶升部的顶面和每一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运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组件移动,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运夹紧驱动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驱动组件还能够驱动每一所述夹持组件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定支架、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

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搬运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由所述搬运驱动组件驱动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二驱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且至少其中之一能够受控地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每一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每一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第一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每一所述夹持组件的所述第二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夹紧驱动件及第二夹紧驱动件;

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杆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且与所述第二驱动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杆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第一下料组件,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且在随所述固定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抵推位于各个所述加工工位中最下游的一个所述加工工位上的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下料组件,所述第二下料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三下料夹爪和第四下料夹爪,所述第三下料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杆,所述第四下料夹爪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杆;

所述第三下料夹爪和所述第四下料夹爪用于夹取位于各个所述加工工位其中最下游的一个所述加工工位上的电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对应于一所述加工工位布设的电芯压扁装置,所述电芯压扁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及下压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对应所述加工工位的电芯;

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压板及下压驱动件,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支撑板相对布设,所述压板可朝向所述支撑板靠近或远离,以在所述压板朝向所述支撑板靠近的过程中将所述支撑板上的电芯压扁;所述下压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压板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板在第四方向上相对所述机架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压板的移动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压扁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底板及调节驱动件;

所述调节底板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四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调节底板;所述调节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调节底板,且与所述支撑板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对应于一所述加工工位布置的短路测试装置;

所述短路测试装置包括顶升组件及第一压紧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安装座、顶升驱动件及电极头,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顶升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电极头与所述顶升驱动件传动连接,以由所述顶升驱动件驱动移动;

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驱动件及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压紧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压紧板移动;

所述电极头和所述压紧板相对布设,以在所述压紧板和所述压紧板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位于对应所述加工工位的电芯的极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路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座及第二压紧驱动件,所述压紧座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压紧座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压紧位于对应所述加工工位的电芯,所述第二压紧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且与所述压紧座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对应于一所述加工工位布置的视觉检测装置,所述视觉检测装置用于对对应所述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行视觉检测。

上述电芯加工设备,在进行电芯加工时,转运装置承接由上游输入的电芯,并将电芯转运至上料工位,进而连续的将电芯转运至加工工位。同时,在搬运装置的搬运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各个夹持组件同步的沿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使得各个夹持组件夹取各自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并将夹取的电芯搬运至位于各自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下游侧的加工工位,从而实现了上料工位上的电芯向下游的各个加工工位依次流转。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各个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可同时进行加工,电芯流转节奏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设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所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芯加工设备的右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芯加工设备的转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芯加工设备的搬运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芯加工设备的后视图(省略了转运装置和搬运装置);

图7为图1所示的电芯加工设备的电芯压扁装置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加工设备,包括机架10、转运装置20及搬运装置30。

电芯加工设备具有沿第一方向依次布设的上料工位和至少两个加工工位。转运装置20设置于机架10,用于承接电芯,并将电芯转运至该上料工位。搬运装置30包括搬运驱动组件31(见图5)及至少两个夹持组件32(见图5)。上料工位及每一加工工位均对应布置有夹持组件32。搬运驱动组件31设置于机架10,且与每一夹持组件32传动连接,以驱动每一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

其中,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每一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每一夹持组件32能够夹持其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的电芯,并将该电芯搬运至位于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下游侧的加工工位。

上述电芯加工设备,具有上料工位及至少两个加工工位,且依次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在进行电芯加工时,转运装置20承接由上游输入的电芯,并将电芯转运至上料工位,进而连续的将电芯转运至加工工位。同时,在搬运装置30的搬运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各个夹持组件32同步的沿第一方向同步往复移动,使得各个夹持组件32夹取各自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并将夹取的电芯搬运至位于各自对应的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下游侧的加工工位,从而实现了上料工位上的电芯向下游的各个加工工位依次流转。与现有技术相比,位于各个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可同时进行加工,电芯流转节奏紧凑,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设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所需占用的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左右方向。

请参见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转运装置20包括转运夹持组件21及转运驱动组件22。转运夹持组件21包括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及与该转运夹紧驱动件211传动连接的两个转运夹爪212。每一转运夹爪212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夹持部2121,每相邻两个夹持部2121之间形成第一避位空间a。转运夹紧驱动件211用于驱动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紧或松开电芯,也就是说,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可驱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彼此合拢,从而利用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紧电芯;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可驱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彼此张开,从而使得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松开电芯。

转运驱动组件22与转运夹紧驱动件211传动连接,以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转运夹爪212移动至上料工位,进而可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的驱动下使得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松开电芯,实现将电芯转运至上料工位。

如此,在转运电芯时,首先,转运驱动组件22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移动至用于承接电芯的承接位置,转运夹紧驱动件211驱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彼此合拢,从而利用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紧电芯。然后,转运驱动组件22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朝向上料工位移动,直至被两个转运夹爪212夹紧的电芯移动至上料工位。再然后,转运夹紧驱动件211驱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彼此张开,以将电芯释放至上料工位。可选地,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可以是夹爪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中,下料夹爪夹持卷绕设备上的卷绕成型的电芯,并下料至承接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下料夹爪也为梳子状。将每个转运夹爪212设计为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夹持部2121,每相邻两个夹持部2121之间形成第一避位空间a,从而在承接位置夹持电芯时相邻两个夹持部2121之间的第一避位空间a可对呈梳子状的下料夹爪的梳齿进行避让,进而确保能够顺利的从下料夹爪上夹持电芯。当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紧电芯后,下料夹爪松开电芯,从而完成对电芯的承接。如此,转运夹持组件21的两个转运夹爪212可直接在下料夹爪上夹持电芯,从而避免了需要在承接位置设置一承接平台,下料夹爪将电芯放置于该承接平台上,转运夹持组件21的两个转运夹爪212在承接平台上夹取电芯,简化了转运电芯的动作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每一转运夹爪212朝向另一转运夹爪212的一侧开设有沿预设方向贯通各个夹持部2121的避位槽214,两个转运夹爪212上的避位槽214彼此对应布设。优选地,该预设方向与转运夹爪212上的多个夹持部2121的排布方向相垂直。每个转运夹爪212可开设一条或多条避位槽214。如此,在承接电芯时两个转运夹爪212上的避位槽214能够供呈梳子状的下料夹爪的梳齿插入而避位,以便于实现对电芯的换向夹持。

一些实施例中,转运装置20还包括承载组件23,该承载组件23包括设置于机架10的第一固定座233及设置于该第一固定座233的支撑台。该支撑台具有用于支撑电芯且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支撑部231,每相邻两个支撑部231之间形成第二避位空间b。转运驱动组件22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朝向上料工位移动的过程中,对应一转运夹爪212的多个夹持部2121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二避位空间b(同时,多个支撑部231能够插入对应的第一避让空间a),从而便于将电芯释放至多个支撑部23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台相对第一固定座233固定,即支撑台在竖直方向上不具有升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承载组件23还包括定位驱动件234及定位平台232,该定位驱动件234安装于第一固定座233,且与定位平台232传动连接,以驱动定位平台232相对支撑台升降。定位平台232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顶升部2321,每一顶升部2321位于对应的第二避位空间b,以便于在定位平台232相对支撑台上升的过程中,多个顶升部2321顶升支撑于多个支撑部231上的电芯。如此,利用定位平台232的多个顶升部2321对多个支撑部231上的电芯进行顶升,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电芯进行定位,以便于搬运装置30的对应于上料工位的夹持组件32将多个顶升部2321上的电芯搬运至该上料工位下游侧的加工工位。可选地,定位驱动件234可以是气缸。

需要说明的是,当小尺寸的电芯被释放至支撑台上时,由于电芯的尺寸较小,导致只能有一个支撑部231对电芯进行支撑,使得电芯容易向相邻两个支撑部231之间的第二避位空间b倾斜或掉落,导致该电芯加工设备不能兼容小尺寸的电芯。为了解决不能兼容小尺寸的电芯的问题,请参见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组件23还包括承载驱动件237、定位驱动件234及定位平台232,支撑台相对第一固定座23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该承载驱动件237安装于第一固定座233,且与支撑台传动连接,以驱动支撑台沿竖直方向移动(即升降)。该定位驱动件234安装于支撑台,且与定位平台232传动连接,以驱动定位平台232相对支撑台升降。定位平台232具有依次间隔布设的多个顶升部2321,每一顶升部2321位于对应的第二避位空间b。定位平台232能够在定位驱动件234的驱动下移动至每一顶升部2321的顶面和每一支撑部231的顶面平齐。如此,定位平台232的顶升部2321可在定位驱动件234的驱动下升降至与支撑部231的顶面平齐,从而可利用支撑部231和顶升部2321共同对电芯A进行支撑,然后承载驱动件237驱动支撑台及定位平台232同步对电芯A进行顶升,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电芯A进行定位。利用支撑部231和顶升部2321共同对电芯A进行支撑,从而避免了电芯A向相邻两个支撑部231之间的第二避位空间b倾斜或掉落,提升了电芯加工设备的兼容性。可选地,承载驱动件237可以是气缸。支撑台可通过导杆和导套安装于第一固定座233,从而在导杆和导套的滑动配合作用下相对第一固定座233沿竖直方向可移动。

请继续参见图2及图3所示,具体到实施例中,转运夹持组件21与承载组件23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转运驱动组件22用于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沿第二方向往复移动,以带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夹紧的电芯移动至承载组件23的支撑台的多个支撑部231上。多个夹持部2121沿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间隔布设,多个支撑部231沿第三方向间隔布设,且多个夹持部2121和多个支撑部231在第三方向上错位排布,从而使得两个转运夹爪212沿第二方向朝向承载组件23移动时可确保对应的一转运夹爪212的每个夹持部2121可插入对应的第二避位空间b,每个支撑部231可插入对应的第一避位空间a。具体到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方向为左右方向,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可选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平行。

具体到实施例中,转运驱动组件22包括第二固定座221、驱动板222及转运驱动件223。该第二固定座221安装于机架10,该转运驱动件223设置于第二固定座221,且与驱动板222传动连接,以驱动该驱动板222相对第二固定座221沿第二方向移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安装于该驱动板222,以随该驱动板222沿第二方向同步移动。如此,由于转运夹持组件21的两个转运夹爪212传动连接于转运夹紧驱动件211,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安装于驱动板222,使得转运驱动件223驱动驱动板222沿第二方向移动时,驱动板222带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及两个转运夹爪212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持的电芯转运至上料工位。

进一步地,转运驱动组件22还包括转运丝杆224及转运丝杆螺母225。转运丝杆224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固定座221,转运驱动件223与转运丝杆224传动连接,以驱动转运丝杆224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运丝杆螺母225螺纹连接于转运丝杆224,且与驱动板222连接。其中,该转运丝杆224的自身轴线与上述第二方向平行。如此,当需要驱动转运夹持组件21移动时,转运驱动件223驱动转运丝杆224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转运丝杆螺母225及与转运丝杆螺母225连接的驱动板222沿转运丝杆224的轴线方向(即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安装于驱动板222转运夹持组件21沿第二方向移动。可选地,转运驱动件223可以是电机。可选地,转运丝杆224通过轴承座安装于第二固定座221,从而实现转运丝杆224绕自身轴线可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转运装置20还包括转动组件,转运驱动组件22与该转动组件传动连接,以驱动该转动组件移动。转动组件与转运夹紧驱动件211传动连接,以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转动。如此,转运驱动组件22可驱动转动组件和转运夹紧驱动件211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夹持及其夹持的电芯移动至上料工位。转动组件可驱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转运夹爪212夹持及其夹持的电芯转动,以通过转动调整电芯的方位(例如旋转180°,防止电芯的位置放反),使得电芯适应在后续各加工工位上进行加工,提高电芯加工设备的兼容性。

具体到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驱动件及转动座,该转动驱动件安装于驱动板222,且与转动座传动连接,以驱动转动座绕与第二方向平行的转动轴线转动。转运夹紧驱动件211安装于该转动座上,从而使得转运夹紧驱动件211随转动座一同转动,进而带动安装于转运夹紧驱动件211上的两个转运夹爪212及由两个转运夹爪212的夹持部2121夹紧的电芯转动,以通过转动调整电芯的方位(例如旋转180°,防止电芯的位置放反),使得电芯适应在后续各加工工位上进行加工,提高电芯加工设备的兼容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当不需要转动电芯的情况下也可不需要转动驱动件和转动座,转运夹紧驱动件211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于驱动板222,随驱动板222一同沿第二方向移动。可选地,转动驱动件可以是旋转气缸。

请参见图1及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搬运驱动组件31还能够驱动每一夹持组件32沿竖直方向升降,上述第一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如此,当需要流转电芯时,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各个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对应工位(上料工位或加工工位)的上方。然后,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各个夹持组件32下降,以使各个夹持组件32夹持各自对应工位上的电芯。再然后,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每一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各自对应工位的下游侧的工位(即加工工位),以使各个夹持组件32释放电芯至相应工位。最后,搬运驱动组件31再驱动每一夹持组件32上升(以避免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返回时碰撞到电芯),并沿第一方向移动而返回至各自对应的工位,为下一次搬运电芯作好准备。

一些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0还包括联动组件33,该联动组件33包括固定支架331、第一驱动杆332及第二驱动杆333。固定支架331与搬运驱动组件31传动连接,以由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设置于固定支架331,且至少其中之一能够受控的相对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移动。

每一夹持组件32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连接于第一驱动杆332,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二夹爪322连接于第二驱动杆333。如此,搬运驱动组件31驱动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和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每一夹持组件32同步的在各自对应的工位和该对应的工位下游侧的工位之间移动。当各个夹持组件32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工位时,控制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的至少其中之一相对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沿第一方向彼此靠近,从而夹紧对应的电芯。当各个夹持组件32移动至各自对应的工位的下游侧的工位时,控制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的至少其中之一相对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移动,使得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沿第一方向彼此远离,从而松开对应的电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332被配置为可受控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杆333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331,从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杆332沿第一方向移动而实现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夹爪322,进而夹紧或松开电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均被配置为可受控的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分别带动每一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彼此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紧或松开电芯。

具体到实施例中,联动组件33还包括第一夹紧驱动件334及第二夹紧驱动件335。第一夹紧驱动件334安装于固定支架331,且与第一驱动杆332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驱动杆332相对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第二夹紧驱动件335安装于固定支架331,且与第二驱动杆333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杆333相对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可选地,第一夹紧驱动件334和第二夹紧驱动件335均可以是气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0还包括第一下料组件34,该第一下料组件34安装于固定支架331,且在固定支架331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下游抵推位于各个加工工位中最下游的一个加工工位(即最远离上料工位的一个加工工位)上的电芯,从而实现电芯的下料。如此,在每一夹持组件32将各自对应的工位上的电芯搬运至各自对应工位下游侧的工位上的同时,第一下料组件34将位于最下游的一个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向下游抵推,从而实现电芯的下料。具体地,第一下料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331的第一下料夹爪341,利用该第一下料夹爪341向下游抵推最下游的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一步地,第一下料组件34还包括第二下料夹爪342,第一下料夹爪341和第二下料夹爪34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夹持电芯的夹持位,用于夹持位于最下游的加工工位上的电芯,使得向下游抵推电芯的过程电芯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下料夹爪341和第二下料夹爪342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且与电芯的宽度相当,以便于在向下游抵推的过程中保持电芯状态的稳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搬运装置30还包括第二下料组件,该第二下料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设的第三下料夹爪和第四下料夹爪,第三下料夹爪连接于第一驱动杆332,第四下料夹爪连接于第二驱动杆333,从而当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带动各个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夹紧各自对应的电芯时,也带动第二下料组件的第三下料夹爪和第四下料夹爪彼此靠近而夹紧位于最下游的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当各个夹持组件32夹持电芯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各自对应工位的下游侧的工位移动时,第二下料组件的第三下料夹爪和第四下料夹爪也带动夹持的电芯向下游移动;当第一驱动杆332和第二驱动杆333带动各个夹持组件32的第一夹爪321和第二夹爪322松开电芯时,也带动第二下料组件的第三下料夹爪和第四下料夹爪彼此远离而松开电芯,从而实现将位于最下游的加工工位上的电芯向下游搬运,进而实现下料。

一些实施例中,搬运驱动组件31包括搬运底板317、载移板312、搬运驱动件311、升降板314及升降驱动件313。搬运底板317安装于机架10,载移板312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搬运底板317。搬运驱动件311设置于搬运底板317,且与载移板312传动连接,以驱动载移板312沿第一方向移动。升降板314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载移板312,固定支架331固定连接于该升降板314,以随该升降板314沿竖直方向移动。升降驱动件313设置于载移板312,且与升降板314传动连接,以驱动该升降板314沿竖直方向移动。如此,可通过搬运驱动件311和升降驱动件313分别驱动载移板312沿第一方向移动和升降板314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各个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动。可选地,升降驱动件313可为气缸。

可选地,载移板312上设置有平移滑块,搬运底板317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纵长延伸的平移滑轨3171,该平移滑块滑动连接于该平移滑轨3171,从而实现载移板312沿平移滑轨3171(即第一方向)相对搬运底板317可移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平移滑块也可设置在搬运底板317上,平移滑轨3171则设置在载移板312上,在此不作限定。

升降板314上设置有升降滑块,载移板312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纵长延伸的升降滑轨3121,该升降滑块滑动连接于该平移滑轨3121,从而实现升降板314沿升降滑轨3121(即竖直方向)相对载移板312可移动。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滑块也可以设置在载移板312上,升降滑轨3121则设置在升降板314上,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搬运驱动组件31还包括搬运丝杆315及搬运丝杆螺母316。搬运丝杆315沿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搬运底板317,且与搬运驱动件311传动连接,以由搬运驱动件311驱动绕自身轴线转动。其中,搬运丝杆315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搬运丝杆螺母316螺纹连接于该搬运丝杆315,且与载移板312固定连接,以使载移板312能够随搬运丝杆螺母316一同沿搬运丝杆315的轴向(即第一方向)移动。如此,利用搬运丝杆315和搬运丝杆螺母316形成的丝杠副来带动载移板312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各个夹持组件3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实现电芯在相邻两个工位之间流转,有利于保证电芯的流转精准可靠。可选地,搬运驱动件311可以是电机。

请参见图1、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0的电芯压扁装置40,该电芯压扁装置40对应于一加工工位布设,以对该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行压扁。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压扁装置40可布置于与上料工位相邻的加工工位上,以对由上料工位搬运至该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行压扁。

电芯压扁装置40包括支撑组件(图未标)及下压组件41。该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电芯的支撑板421,该支撑板421设置于机架10,且位于对应的加工工位。下压组件41包括压板411及下压驱动件412,压板411设置于机架10,且与支撑板421相对布设。该压板411可朝向支撑板421靠近或远离,以在压板411朝向支撑板421靠近的过程中将支撑板421上的电芯压扁。下压驱动件412设置于机架10,且与压板411传动连接,以驱动压板411朝向支撑板421靠近或远离。可选地,下压驱动件412可为气缸或电机。

其中,支撑板421在第四方向上相对机架10的位置可调节,该第四方向与压板411的移动方向垂直,从而可调节支撑板421上的电芯相对压板411的位置,确保在压板411压扁电芯时电芯位于压板411的中心部位,使得电芯受力均匀,避免出现电芯边缘产生鱼鳞纹的现象,提高产品良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压板411位于支撑板421的上方,且压板411可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支撑板421。第四方向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可选地,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压扁装置40还包括调节组件422,该调节组件422包括调节底板4221及调节驱动件4222。调节底板4221连接于机架10,支撑板421沿第四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该调节底板4221。调节驱动件4222设置于调节底板4221,且与支撑板421传动连接,以驱动支撑板421沿第四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421上电芯相对压板411的位置的目的。

具体到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22还包括调节丝杆4225及调节丝杆螺母4226。调节丝杆4225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调节底板4221,该调节丝杆4225的自身轴线与第四方向平行。调节驱动件4222与调节丝杆4225传动连接,以驱动调节丝杆4225绕自身轴线转动。调节丝杆螺母4226螺纹连接于调节丝杆4225,且与支撑板421连接,以使支撑板421随调节丝杆螺母4226一同沿第四方向移动。如此,调节驱动件4222驱动调节丝杆4225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调节丝杆螺母4226和支撑板421沿第四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支撑板421上电芯相对压板411的位置的目的。可选地,调节驱动件4222可以是电机。

具体到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22还包括调节滑轨4224和调节滑块4223。调节滑轨4224固定连接于支撑板421和机架10的其中之一,且沿第四方向纵长延伸。调节滑块4223固定连接于支撑板421和机架10的其中之另一,且调节滑块4223与调节滑轨4224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支撑板421相对机架10沿第四方向可移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压板411为热压板。可选地,压板411开设有加热孔,加热孔用于安装加热管和热电阻,以使压板411保持设定温度,从而在压扁电芯的过程中对电芯进行加热,有利于提升压扁效果。

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板421为热压板。可选地,支撑板421开设有加热孔,加热孔用于安装加热管和热电阻,以使支撑板421保持设定稳定,从而在压板411对电芯进行压扁时对电芯进行加热,有利于提升压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压板411和支撑板421可均为热压板,有利于提高电芯的压扁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仅压板411和支撑板421其中一者为热压板,另一者为常温板,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压板411朝向支撑板421的一侧开设有吹气孔,该吹气孔用于向压板411和支撑板421之间的电芯吹气,从而在压板411压扁电芯后上升时使得压板411与电芯分离,避免压板411带离电芯。进一步地,压板411还开设有与吹气孔连通的进气孔,该进气孔用于连接外部进气管路,以使进气管路输送的气体通过进气孔进入吹气孔,并朝向电芯吹出。

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板421朝向压板411的一侧开设有吸气孔,该吸气孔用于在吸气的过程中产生对支撑板421上的电芯进行吸附的吸附力,从而在压板411压扁电芯后上升时使得压板411与电芯分离,避免压板411带离电芯。

进一步地,支撑板421还开设有与吸气孔连通的出气孔,该出气孔用于连接外部抽气管路,以使抽气管路通过吸气孔和出气孔抽气,从而形成负压而吸附电芯。

具体到实施例中,下压组件41还包括导杆413,机架10安装有第一导套414。导杆413滑动配合于该第一导套414,且压板411连接于导杆413的一端。如此,压板411在导杆413的导向作用下朝向支撑板421靠近或远离,有利于提高压板411的移动精度。进一步地,导杆413远离压板411的一端具有限位部415,该限位部415用于防止导杆413滑出第一导套414。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对应于一加工工位布置的短路测试装置50,用于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

短路测试装置50包括顶升组件52及第一压紧组件51。顶升组件52包括安装座521、顶升驱动件522及电极头523。安装座521连接于机架10,顶升驱动件522安装于安装座521,且与电极头523传动连接,以驱动电极头523移动。第一压紧组件51包括第一压紧驱动件514及压紧板511,第一压紧驱动件514安装于机架10,且与压紧板511传动连接,以驱动压紧板511移动。

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相对布设,以在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压紧位于对应加工工位的电芯的极耳。具体地,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布设,顶升驱动件522驱动电极头523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压紧驱动件514驱动压紧板511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如此,当需要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时,顶升驱动件522驱动电极头523上升,同时第一压紧驱动件514驱动压紧板511下降,从而压紧板511将电芯的极耳压紧于电极头523上,由于电极头523通电因而实现对电芯的短路测试。可选地,第一压紧驱动件514可以是气缸。

具体到实施例中,顶升组件52还包括固定条524,固定条524安装于顶升驱动件522的驱动端,以在顶升驱动件522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电极头523包括两个,两个电极头523安装于固定条524,且每一电极头523相对固定条524的位置可调节,调整两个电极头523的相对位置,以分别与电芯的两个极耳相对应,以便适用不同规格的电芯的两个极耳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提高电芯加工设备的兼容性。如此,当需要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时,顶升驱动件522驱动固定条524上升,从而带动两个电极头523上升,同时,第一压紧驱动件514驱动压紧板511下降,从而压紧板511将电芯的两个极耳分别压紧于两个电极头523上,由于电极头523通电因而实现对电芯的短路测试。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压紧组件51还包括浮动板512及弹性件513,浮动板512安装于第一压紧驱动件514的驱动端,以由第一压紧驱动件514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压紧板511设置于浮动板512朝向电极头523的一侧,且相对浮动板51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弹性件513设置于压紧板511和浮动板512之间,以提供使得压紧板511具有向远离浮动板512的方向的运动趋势的预紧力。如此,在压紧板511将电芯的极耳压紧于电极头523的过程中,弹性件513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压紧板511和电极头523对电芯的极耳造成硬冲击而损坏极耳。可选地,弹性件513可以是弹簧。

进一步地,压紧板511连接于第一导向杆的一端,浮动板512上安装有第二导套。该第一导向杆滑动配合于该第二导套,从而利用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套的滑动配合对压紧板511相对浮动板512的移动进行导向。

具体到实施例中,短路测试装置50还包括第二压紧组件(图未标),该第二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座532及第二压紧驱动件531。压紧座532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地连接于机架10。压紧座53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压紧位于对应加工工位的电芯。第二压紧驱动件531安装于机架10,且与压紧座532传动连接,以驱动压紧座532沿竖直方向移动。如此,在对电芯进行短路测试之前,先利用压紧座532将电芯压紧,以固定电芯,防止压紧电芯的极耳的过程中电芯发生位移而导致短路测试失败。可选地,第二压紧驱动件531可以是气缸。进一步地,压紧座532固定连接于第二导向杆533的一端,机架10上安装有第三导套,第二导向杆533与第三导套滑动配合,利用第二导向杆533和第三导套的滑动配合对压紧座532相对机架10的移动进行导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短路测试装置50布置于电芯压扁装置40下游的一加工工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芯压扁装置40也可包括短路测试装置50,电芯压扁装置40的下压组件41首先对该加工工位的电芯进行压扁,然后短路测试装置50再对压扁后的电芯进行短路测试(即在同一工位完成压扁和短路测试)。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电芯压扁装置40包括短路测试装置50时,可利用电芯压扁装置40的下压组件41压紧电芯而防止电芯移动,因此此时短路测试装置50不需要上述第二压紧组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紧组件51的第一压紧驱动件514不直接安装于机架10,而是相对于压板411固定设置(例如安装于压板411上),从而在下压驱动件412驱动压板411下压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压紧组件51和压紧板511下降。当压板411压扁电芯后,第一压紧组件51再驱动压紧板511继续下降,从而将电芯的极耳压紧于电极头523,进而实现电芯的短路测试,且减小了第一压紧组件51的行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对应于一加工工位布置的视觉检测装置60,该视觉检测装置60用于对该对应的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行视觉检测。

一些实施例中,视觉检测装置60包括安装于机架10的检测相机61,该检测相机61位于对应加工工位的上方,用于对该对应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进行视觉检测。

具体到实施例中,视觉检测装置60还包括支撑块62及第三压紧组件64。该支撑块62安装于机架10,用于支撑对应加工工位上的电芯。该第三压紧组件64包括压块642及第三压紧驱动件641,第三压紧驱动件641安装于机架10,压块642安装于第三压紧驱动件641的驱动端,以使第三压紧驱动件641驱动压块642移动,从而将电芯压紧于支撑块62,防止电芯自由膨胀而影响视觉检测精度。可选地,第三压紧驱动件641可为气缸。可选地,压块642至少对应于电芯极耳的部分可透光,从而在不影响压紧电芯的同时也不影响视觉检测相机61对电芯极耳部分的视觉检测。具体地,压块642对应于电芯极耳的部分为嵌设的玻璃压块643。

具体到实施例中,支撑块62可为透光支撑块62。支撑块62下方安装有光源63,用于透过支撑块62对电芯进行打光,有利于提高检测相机61的检测精度。可选地,支撑块62的材质可采用玻璃,从而使得支撑块62可透光。

具体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芯加工设备包括三个加工工位,三个加工工位分别为压扁工位、短路测试工位及视觉检测工位。压扁工位、短路测试工位及视觉检测工位依次沿第一方向由上游向下游布设。电芯压扁装置40布置于压扁工位,短路测试装置50布置于短路测试工位,视觉检测装置60布置于视觉检测工位。

可选地,电芯加工设备还包括承托板70,该承托板70安装于机架10,且具有位于短路测试工位的第一支撑区域,该第一支撑区域用于对短路测试工位的电芯进行支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区域并不覆盖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之间的部分,以避免干涉电极头523和压紧板511压紧电芯的极耳。进一步地,承托板70还具有位于上料工位和压扁工位之间、压扁工位和短路测试工位之间、以及短路测试工位和视觉检测工位之间的第二支撑区域,用于对途径相应工位之间的电芯进行支撑,以避免电芯在搬运装置30搬运的过程中掉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电芯喷码定位机构及电芯加工设备
  • 电芯压扁装置及电芯加工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238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