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29:05


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IT系统的建设,业务系统的应用,公司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增长,对于每一个公司来说,数据即资产,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当灾难或紧急事件发生后,能将数据恢复到什么时间点,实际会丢失多少数据量,是每个公司在进行容灾设计的时候都非常关注的指标。现有的数据备份任务是依赖于人工统计数量,并只会记录备份的成功或失败状态,不仅成本高也增加了IT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导致数据备份准确性差,不能及时察觉备份数据的风险,从而导致数据损失量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不能及时察觉备份数据风险导致数据损失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

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的步骤,包括:

在备份策略为定时备份策略时,获取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

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备份完成时长;

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和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优选地,所述的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步骤,包括:

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

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相应地,所述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备份点保留期;

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备份点保留期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的步骤,包括:

在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时,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实际中断时长;

根据所述CDP实际中断时长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优选地,所述的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偏差时长;

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优选地,所述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的步骤,包括:

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

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相应地,所述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理论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备份窗口期;

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CDP备份窗口期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备份达标率确定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备份达标率确定装置,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

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等级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

所述时长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达标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由于是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依赖于IT管理员手动统计备份任务数量,数据准确性差,本发明实现了自动统计预期以外的备份风险等级,以保证备份数据风险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备份计划,并展示了各备份策略下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及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对于用户接口1003的有线接口在本发明中可为USB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认定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

在图1所示的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提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具有备份达标率确定的设备,该设备可以是计算机、车载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网络服务器及备份客户端等,该实施例以备份客户端为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各实施例中以备份客户端为例对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应理解的是,目标设备可以是需要进行自动化统计备份数据达标率以进行风险评估的设备,可以是为用户提供数据恢复服务的备份客户端,例如:备份客户端可以是指进行备份业务的主机,如:计算机、手机及车载电脑等,备份客户端可以将待备份的资料备份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资料上传到异地存储器或云盘中。

具体实现中,企业可以通过备份客户端将目标数据备份到异地云存储资源库或云盘中,同时在数据备份时,用户可以根据各备份点指定不同的备份目录,在数据还原时,可以定向指向一个还原目录,即可以轻松实现多点备份,一点还原。

步骤S20: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备份点可以是指某一个时间点的数据的备份,也可以是指某一个时间段的数据的备份的集合。例如:备份客户端在进行定时备份任务时可以有多个备份点,不同的备份点对应不同的备份ID,如:定时备份任务可以设置进行三次数据定时备份,即分别对应A、B、C三个备份点。备份策略可以是目标设备执行备份任务时所设置的备份方式,备份策略可以是定时备份策略也可以是CDP备份策略,定时备份策略可以是指在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备份的方式,CDP备份策略可以是在任意时间间隔进行数据备份的方式。

可理解的是,风险时长可以是在执行备份任务时存在风险因素导致备份延时的时长。例如:计算机中mysql在进行定时备份任务时备份数据,正常情况下预期需要花费20分钟完成备份,实际花费2小时完成备份,存在的风险因素可以是由于恶意软件潜藏在经常访问的网站上,攻击者可以在可下载的菜单中嵌入威胁程序,或者发送有关外卖订单的电子邮件导致计算机缓存数据量变大,从而导致备份延时。

应理解的是,实际备份参数信息可以是在进行定时备份策略时各备份点对应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定时备份任务中各备份点对应的备份开始时间、备份结束时间及各备份点ID等信息;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也可以是在进行CDP备份策略时各备份点对应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CDP备份任务中任务中断点、中断恢复点及实际中断时长等信息。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根据定时备份策略或CDP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根据实际备份参数信息和理论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定时备份策略或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步骤S30: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

需说明的是,风险等级可以是根据备份点对应的风险时长划分的等级,风险等级可以分为无风险、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四大类。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根据各备份点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

步骤S40: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累计风险时长可以是根据风险等级对应的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累加后的风险时长,例如:定是备份任务中有A、B、C三个备份点,分别对应的风险时长及风险等级为A:风险时长为1小时,风险等级为中风险;B:风险时长为1小时2分钟,风险等级为中风险;C:风险时长为2小时,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即A和C属于同等级风险的备份点,将A和C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可得到中风险对应的累计风险时长为2小时2分钟。

可理解的是,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为同等级风险的所有备份点风险时长相加的总和。

应理解的是,CDP备份策略对应的备份点累计风险时长可以为CDP备份策略对应的备份点累计中断时长,即:在进行CDP备份任务时,A点为业务连接中断点,B点为业务连接恢复点,CDP备份任务可以通过中断点A进行数据恢复,CDP备份策略可以通过备份窗口期实时存储每一次备份操作的修改操作。CDP备份任务中将实际中断时长作为风险时长,并将实际中断时长累加后的时长作为累计风险时长,例如:中断点A点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15:24,恢复点B点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15:26,即中断时长为2分钟,累计风险时长为2分钟。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根据CDP备份策略对数据进行自动监控,连续捕获和备份数据变化,只要数据发生变化,便实时、准确的备份下来,可以通过采用数据块级别监控,效率更高效。根据记录的累计中断时长确定累计风险时长。备份客户端也可以根据定时备份策略对数据进行备份时记录的各备份点的备份开始时间和备份结束时间计算累计风险时长。

步骤S50: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需说明的是,备份达标率可以是在灾难或紧急事件发生后,数据可以恢复到某个时间点,实际丢失数据量处于预期范围内的损失量所对应的达标率。备份达标率也可以是在实际备份任务执行时根据累计风险时长计算所得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备份达标率可以用百分比值进行表示,如:达标率可以是99.66%。

可理解的是,备份达标率可以用于表示备份数据的达标状态,备份达标率可以是通过计算不达标率得到,例如:在不达标率为0.34%时,达标率是99.66%。

应理解的是,达标状态可以是根据不达标率与预设不达标率所确定数据备份的达标状态,例如:在不达标率为0.34%,预设不达标率为10%时,数据备份状态为达标状态。

具体实现中,在备份策略为定时备份策略时,将所有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并获得累计风险时长,根据累计风险时长确定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在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时,将所有同风险等级的中断时长进行累加,并获得累计中断时长,根据累计中断时长确定CDP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由于是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依赖于IT管理员手动统计备份任务数量,数据准确性差,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统计预期以外的备份风险等级,以保证备份数据风险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备份计划,并展示了各备份策略下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及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备份策略为定时备份策略时,获取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

需说明的是,定时备份策略可以是按照设定的时间安排,自动执行备份操作的备份方式。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可以是基于定时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时预设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可以是人为设置的参数也可以是业务系统在进行容灾设计时为了保证能够掌握预期以外的数据丢失所设定的参数信息。实际备份参数信息可以是目标设备基于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例如:备份开始时间、备份完成时间及备份点编号等信息。

步骤S202: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备份完成时长。

需说明的是,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可以包含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备份点保留期及累计不达标阈值等信息。累计不达标阈值可以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可理解的是,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可以是针对定时备份任务设定的备份完成时间参数,可以是指备份计划开始执行备份时间,一直到预期备份成功时间中间的时长,单位为小时。

应理解的是,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可以是指在定时备份策略下完成数据备份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备份开始时间设置为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按定时备份任务的设置开始执行第一次备份操作,到2020年11月11日12:10完成此次备份,即2020年11月11上午10:00至2020年11月11日12:10这段个时间段为实际备份完成时长。

具体实现中,定时备份策略可以设置多次定时备份操作,并记录各次实际备份完成时长,例如:设置一个定时备份任务,任务信息中包含备份开始时间、备份次数、备份间隔时长,即备份开始时间设置为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按定时备份任务的设置开始执行第一次备份操作,到2020年11月11日12:10完成此次备份,成功生成备份点A。距离上一次备份1天以后,也就是2020年11月12日上午10:00,开始执行第二次备份操作,此次备份完成时间为2020年11月12日下午14:15,成功生成备份点B。

步骤S203: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和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风险时长可以是在定时备份策略下各备份点对应的实际备份完成时长与理论备份完成时长之间的差值。例如:在备份点A所记录的数据中可知备份开始时间设置为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2020年11月11日上午10:00,按定时备份任务的设置开始执行第一次备份操作,到2020年11月11日12:10完成此次备份,即备份完成时长为2小时10分钟,预设的备份完成时长为2小时,即风险时长为10分钟。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根据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和实际备份时长确定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恢复准确性,步骤S30包括: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需说明的是,预设阈值可以是人为设置的风险时长小于等于0的时长,预设倍数可以是人为设置的倍数,例如:倍数可以是2,目标偏差时长可以是预设倍数的理论偏差时长,例如:在理论偏差时长为5分钟,预设倍数为2时,目标偏差时长则是10分钟。

可理解的是,无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数据量符合预期时长,低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低等,中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程度为中等,高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程度为高。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在IT系统宕机时,根据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和理论备份完成时长确定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备份数据达标率的准确性,步骤S40包括: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可以是基于定时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时实际备份完成时长与理论备份完成时长作差得到的时长。

可理解的是,累计风险时长可以是基于无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及高风险等级四大类风险等级将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累计风险时长。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在进行定时数据备份时,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相应地,为了可以及时对备份数据进行修正,以使最终的备份风险报告数据更符合实际,可以通过步骤S50包括: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备份点保留期;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备份点保留期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需说明的是,备份点保留期可以是备份点的最长保留时间,超过保留期的备份点数据将被删除。

具体实现中,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可以是累计风险时长与备份点保留期之间的比值,可以是通过百分比值展示定时备份策略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在所述备份策略为定时备份策略时,获取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和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由于是基于定时备份策略,并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依赖于IT管理员手动统计备份任务数量,数据准确性差,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统计预期以外的备份风险等级,以保证备份数据风险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备份计划,并展示了在定时备份策略下的备份数据达标率及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在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时,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实际中断时长。

需说明的是,CDP备份策略可以实现对数据进行自动监控,连续捕获和备份数据变化的备份策略,在数据发生变化时,实时准确地备份到对应的CDP磁盘上。

可理解的是,CDP实际中断时长可以是在业务中断停止服务的时长,例如:在灾难发生时,从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开始的时间,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业务运行的时间对应的间隔时长。

应理解的是,IT系统宕机可以是由于黑客入侵导致备份操作被修改,从而导致备份中断。

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在进行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的数据备份请求时,根据CDP备份磁盘中包含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提取灾难发生时,IT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开始的时间,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业务运行的时间对应的间隔时长。

步骤S202':根据所述CDP实际中断时长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备份点可以是指进行CDP备份任务时,在某个时间段的数据的备份的集合。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根据CDP实际中断时长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备份数据准确性,所述步骤S30包括:获取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偏差时长;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需说明的是,理论偏差时长可以是指备份客户端在不影响数据准确性预先设置的允许中断的时长。例如:1秒,数据恢复时间可以精确到1秒前。预设阈值可以是人为设置的风险时长小于等于0的时长,预设倍数可以是人为设置的倍数,例如:倍数可以是2,目标偏差时长可以是预设倍数的理论偏差时长,例如:在理论偏差时长为5分钟,预设倍数为2时,目标偏差时长则是10分钟。

可理解的是,无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数据量符合预期时长,低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低等,中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程度为中等,高风险可以是指灾难发生时,当前备份点数据丢失量对备份数据的影响程度为高。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可以在IT系统宕机时,根据实际中断时长和理论偏差时长确定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理论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进一步,为了提高备份数据达标率的准确性,所述步骤S40包括: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需说明的是,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可以是基于CDP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时实际的中断时长。

可理解的是,累计风险时长可以是基于无风险等级、低风险等级、中风险等级及高风险等级四大类风险等级将各备份点的实际中断时长进行累加获得累计中断时长,将累计中断时长作为累计风险时长。

具体实现中,备份客户端在进行实时数据备份时,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相应地,为了可以及时对备份数据进行修正,以使最终的备份风险报告数据更符合实际,可以通过所述步骤S50包括:从所述理论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备份窗口期;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CDP备份窗口期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需说明的是,预设CDP备份窗口期可以是指持续不间断的监控并备份数据备份的时间段,并能将数据恢复到此时间段内的任意时间点,这个时间段称为CDP备份窗口期。

具体实现中,CDP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可以是累计中断时长与预设CDP备份窗口期之间的比值,可以是通过百分比值展示CDP备份策略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设备采用的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并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在所述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时,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实际中断时长,并从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偏差时长;根据所述CDP实际中断时长和所述理论偏差时长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由于是基于CDP备份策略,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依赖于IT管理员手动统计备份任务数量,数据准确性差,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统计预期以外的备份风险等级,以保证备份数据风险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备份计划,并展示了CDP备份策略下的达标率及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备份达标率确定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备份达标率确定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

时长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等级划分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

所述时长确定模块10,还用于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达标率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备份参数信息;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确定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由于是根据所述风险时长对各备份点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获得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并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确定所述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本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依赖于IT管理员手动统计备份任务数量,数据准确性差,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统计预期以外的备份风险等级,以保证备份数据风险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风险等级及时调整备份计划,并展示了各备份策略下的数据备份达标率及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时长确定模块20还用于在所述备份策略为定时备份策略时,获取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根据所述实际备份完成时长和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等级划分模块30还用于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备份完成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备份完成时长时,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时长确定模块20还用于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各备份点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达标率确定模块40还用于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备份点保留期;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备份点保留期确定所述定时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进一步地,所述时长确定模块20还用于在所述备份策略为CDP备份策略时,从所述实际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实际中断时长;根据所述CDP实际中断时长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等级划分模块30还用于获取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理论备份参数信息,并从所述理论备份参数信息中提取理论偏差时长;在所述风险时长不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并且不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理论偏差时长,并且不大于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在所述风险时长大于所述预设倍数对应的目标偏差时长时,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中当前备份点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时长确定模块20还用于根据各备份点的风险时长以及对应的风险等级确定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将所述同风险等级的风险时长进行累加,获得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

进一步地,所述达标率确定模块40还用于从所述理论参数信息中提取CDP备份窗口期;根据各风险等级的累计风险时长和所述CDP备份窗口期确定所述CDP备份策略对应的数据备份达标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所述备份达标率确定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的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词语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词语解释为名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备份达标率确定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备份成功率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256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