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心房分流器械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30:40


心房分流器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房分流器械。

背景技术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心脏疾病患者生存期延长,导致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对国内10 714例住院心衰患者的调查显示:1980、1990、2000年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5.4%、12.3%和6.2%,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心脏性猝死(13%)。China-HF研究显示,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4.1%。

HFpEF(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在HFpEF患者中,有许多可能导致运动耐量降低的机制。HFpEF患者左室松弛障碍及僵硬度增加,阻止运动期间舒张末期左室容积增加,从而使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左心房压力(LAP)升高,导致肺充血增加,预后较差。

至今尚未有药物或器械可显著减少HFpEF患者的死亡率或住院风险。临床上通过在房间隔处形成一个人造的缺损(造口),可以形成左右心房间的分流,使左心房分流至右心房,从而降低左心房压。左心房压力降低后,肺动脉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也会随之降低,从而达到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疲乏等症状。

上述造口一般采用心房分流器械植入房间隔而形成,但当出现血栓或造口闭合等问题需要将心房分流器械取出时,需要经胸手术取出,这会导致患者预后差,治疗费用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回收的心房分流器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房分流器械,包括支架和输送器;支架为整体可径向收缩和膨胀的结构,包括可植入并定位于房间隔以构建造口的支架主体以及连接于支架主体上的回收部;输送器包括鞘管组件、抓取组件和手柄;鞘管组件的远端供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其上,并可以收容呈收缩状态的支架;抓取组件可沿径向合拢或张开,其近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鞘管组件的远端,其远端为自由端并具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抓取部,以与所述支架的回收部相结合或相分离;手柄连接于所述鞘管组件的近端,其包括与所述抓取组件相连以控制所述抓取部开合的调节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鞘管组件轴向移动以释放或收容所述支架的输送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绕所述鞘管组件周向分布的多个抓取杆;各抓取杆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组件,各抓取杆的远端设置所述抓取部;各抓取杆可相对于所述鞘管组件沿径向弹性开合,并由所述调节组件控制开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杆还包括由近端至远端依次相接的收尾部、腰部和前部;所述收尾部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鞘管组件,所述腰部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所述前部的远端延伸出所述抓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部和所述前部的强度大于所述收尾部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尾部沿直线或者弧形状延伸,所述前部沿直线或者弧线状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腰部朝向所述鞘管组件凹入,以供所述调节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抓取杆绕所述鞘管组件周向均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杆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抓取杆两两沿径向相对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线,穿设于所述鞘管组件中,其远端分别连接多个所述抓取杆以带动各所述抓取杆沿径向同步开合;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调节线的近端,并能带动所述调节线的远端轴向移动以进一步带动该多个抓取杆开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线包括主体段以及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分散延伸出的多个延长段;各延长段的远端分别连接各所述抓取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线还包括环绕段;所述环绕段环绕设置并与该多个延长段相连接;所述环绕段绕设在各所述抓取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绕一径向轴线转动的绕线轮以及带动所述绕线轮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调节线连接并卷绕于所述绕线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沿轴向延伸并能够轴向移动的齿条、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而带动所述滑块轴向移动的调节键;所述绕线轮上设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啮合齿,从而被所述齿条带动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轮具有沿其转动轴线延伸方向布置的啮合部和绕线部,所述啮合部的外周设置所述啮合齿,所述绕线部供所述调节线卷绕,所述啮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绕线部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绕线轮的外周凹设有绕线槽;所述调节线卷绕于所述绕线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鞘管组件包括鞘芯和套设在所述鞘芯外围并可轴向移动的鞘管;所述鞘管的近端与所述输送组件相连而由所述输送组件驱动移动;所述抓取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鞘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可转动的操作旋钮以及由所述操作旋转带动而可沿轴向移动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鞘管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部和所述抓取部上分别设有显影标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部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连接单元;各连接单元上形成开口朝向远端的开槽;所述抓取部可伸入所述开槽而与所述连接单元相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具有沿轴向延伸的两连接杆,两连接杆的近端相连,两连接杆的远端相分离,两连接杆之间形成所述开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部呈筒状,其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抓取部可伸入该连接孔而与所述回收部相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轴向延伸的通道部、连接于所述通道部远端的左房定位部,以及连接于所述通道部近端的右房定位部;所述通道部内设有轴向贯通的房间隔通道以构建所述造口;所述左房定位部和所述右房定位部用于分别抵靠所述房间隔的两侧;所述回收部从所述右房定位部向近端延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由镍钛合金经激光切割或编织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房定位部和所述右房定位部的表面还均设有涂层,所述涂层采用派瑞林涂层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涂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心房分流器械包括支架和输送器,利用支架可以植入于房间隔中构建造口,输送器则用于输送和回收支架。通过支架上设置的回收部以及输送器的抓取组件所设置的抓取部,使得支架和输送器可以相连接或相分离。通过抓取组件的径向开合来抓取或放开支架,配合鞘管组件与输送组件实现的轴向移动,可以方便地对支架进行输送和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心房分流器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抓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绕线轮的侧视图。

图9是图5中B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在使用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1是图1在使用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心房分流器械第二实施例的输送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抓取组件的结构。

图13是本发明心房分流器械第三实施例的输送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意抓取组件的结构。

图14是本发明心房分流器械第四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正视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11、通道部;111、房间隔通道;112、通道环;113、支撑单元;

12、左房定位部;121、定位单元;122、显影孔;

13、右房定位部;131、弹性弯折杆;

14、回收部;141、连接单元;1411、连接杆;1412、开槽;142、显影孔;

2、输送器;201、鞘管组件;203、抓取组件;205、手柄;

21、鞘芯;211、鞘芯头部;22、鞘管;

23、抓取杆;231、收尾部;232、腰部;233、前部;234、抓取部;

24、壳体;241、转轴;

25、调节组件;251、调节线;2511、主体段;2512、延长段;2513、环绕段;252、调节机构;2521、绕线轮;2521a、转轴孔;2521b、啮合部;2521c、绕线部;2521d、啮合齿;2521e、绕线槽;2522、齿条;2523、滑块;2524、调节键;

26、输送组件;261、操作旋钮;262、接头;

3、支架;31、通道部;311、房间隔通道;32、左房定位部;33、右房定位部;34、回收部;341、连接孔;342、显影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房分流器械,包括支架以及相匹配的输送器,在使用时,通过经皮介入手术利用该输送器将该支架送入心脏的房间隔,该支架植入并定位于房间隔处以构建造口,使左心房分流至右心房,从而降低左心房压。当支架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植入位置不正确、产生血栓或其他不良反应时,利用该输送器抓取该支架,将支架撤回,再进行重新放置或终止植入。另外,当该支架植入人体一段时间产生血栓或造口闭合等问题时,同样利用该输送器抓取该支架取出,从而避免经胸外科手术的应用。

为便于表述,本文中定义“远端”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架及输送器大致上为具有一旋转中心轴的管状或柱状结构,将沿该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定义为轴向,与该轴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径向,环绕该旋转中心轴的方向定义为周向。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定义主要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具体如图1至图11的结构示意。

参阅图1,图1示意了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在使用时的一个状态,其中,支架1呈膨胀状态连接于输送器2上。输送器2具有鞘管组件201、连接于鞘管组件201远端的抓取组件203以及连接于鞘管组件201近端的手柄205。该支架1套设在鞘管组件201上,并位于该抓取组件203的抓取范围内。根据后文将详细描述的原理,该支架1可与该抓取组件203相结合,而后通过手柄205的操作,该支架1可以呈收缩状态被收容在鞘管组件201中,或者被从鞘管组件201中释放而呈膨胀状态。当该支架1呈膨胀状态而植入于房间隔时,该抓取组件203可与该支架1分离,从而该支架1可与该输送器2分离,该支架1即可定位于房间隔以构建造口。

以下首先分别对该支架1和输送器2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支架1为切割型支架,较佳是由镍钛合金激光切割制作形成的,具有超弹性和自膨性,其整体形成可径向收缩和膨胀的结构。其具体制作过程可以参照现有的相关技术。

该支架1包括轴向延伸的通道部11、连接通道部11远端的左房定位部12、连接通道部11近端并向远端方向延伸的右房定位部13,以及从右房定位部13向近端延伸的回收部14。

左房定位部12和右房定位部13在轴向上具有间隔,分别用于对应地定位于房间隔的左心房侧和右心房侧,该通道部11内形成轴向贯通的房间隔通道111而在房间隔处形成造口。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通道部11包括位于远端的一通道环112以及沿通道环112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支撑单元113。该四个支撑单元113沿轴向延伸,其由两根杆件连接形成X形。四个支撑单元113相围合,在内部形成该房间隔通道111。

该左房定位部12大致位于一平面内,可以整体地与房间隔接触。本实施例的左房定位部12具有周向分布的四个定位单元121,该四个定位单元121分散连接于通道环112的外周。各定位单元121由两根杆件连接形成V形,V形的顶点朝外,且顶点处设有显影孔122。

该右房定位部13包括多个弹性弯折杆131,各弹性弯折杆131从通道部11的近端先弯折地向远端延伸,再沿径向向外延伸以形成可以与房间隔抵接的定位面。

上述通道部11、左房定位部12及右房定位部13整体构成支架主体,通过定位于房间隔的两侧而使房间隔通道111形成贯通左心房和右心房的造口,并维持造口的大小。

进一步地,左房定位部12和右房定位部13的表面还均设有涂层,涂层材料为具有绝缘性或抑制血栓生成或者两者兼有的材料,例如派瑞林涂层或聚氨基甲酸乙酯涂层等。

可以理解的是,该支架主体的结构并不限于图示的结构。上述支撑单元113的数量、定位单元121的数量以及弹性弯折杆131的数量均可以进行灵活设置。另外,支撑单元11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V形、网格形等,相邻两支撑单元113可以相连接也可以是具有间隔。定位单元121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同时,定位单元121也不限于在一个平面上。弹性弯折杆131的形状也可以灵活设计。

回收部14包括绕通道部11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连接单元141,各连接单元141从右房定位部13的末端向近端突出延伸。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141包括沿轴向延伸的两连接杆1411,两连接杆1411的近端相连,两连接杆1411的远端相分离,大致形成V字形结构。两连接杆1411之间即形成一开口朝向远端的开槽1412。两连接杆1411相连接的端部还设有显影孔142。

左房定位部12上的显影孔122以及回收部14上的显影孔142均用于设置显影标记,显影标记可以通过在这些显影孔122、142中填充显影材料而形成。显影材料例如铂、金、钯或它们的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左房定位部12上的显影标记可以方便地示意左房定位部12的位置以便确认是否植入正确位置,通过回收部14上的显影标记可以方便示意回收部14的位置以便输送器2的抓取组件203抓取。

接着参阅图5至图9,再对本实施例中输送器2的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首先参阅图5,输送器2的鞘管组件201包括鞘芯21以及套设在鞘芯21外围并可轴向移动的鞘管22。在未图示的结构中,鞘管组件201的远端可以预先弯曲,以使鞘管组件201能够很容易地对准房间隔。

鞘芯21的远端超出鞘管22的远端以供抓取组件203和支架1连接,鞘芯21的远端端部设有鞘芯头部211,该鞘芯头部211可以使鞘管组件201更顺畅地穿过房间隔。鞘芯21的近端与手柄205固定。

鞘管22与鞘芯21之间具有间隔,以收容抓取组件203和支架1。鞘管22的近端伸入到手柄205内,受控于手柄205而相对于鞘芯21轴向移动。

抓取组件203整体上可沿径向合拢或张开,其在合拢状态下即可被收容于鞘管22内。抓取组件203的近端固定连接于鞘芯21的远端,并距离鞘芯头部211有一段间隔,以供支架1可拆卸地套入鞘芯21上。抓取组件203的远端为自由端,并具有沿径向向内延伸的抓取部234。该抓取部234可与支架1的回收部14相结合或相分离,具体地,结合上述支架1的结构,该抓取部234可伸入回收部14的开槽1412中而与连接单元141相结合。

参阅图6,抓取组件203包括绕鞘管组件201周向分布的多个抓取杆23。各抓取杆23的近端固定连接鞘管组件201的鞘芯21,各抓取杆23的远端为与鞘芯21相分离的自由端。各抓取杆23可相对于鞘芯21沿径向弹性开合,从而整体上沿径向张开或合拢。

抓取杆23还包括由近端至远端依次相接的收尾部231、腰部232和前部233。

收尾部231的近端固定连接鞘芯21,本实施例中,收尾部231呈直线状延伸,其与鞘芯21具有一定角度相连接,借由其本身结构弹性而相对于鞘芯21开合。抓取杆23主要借由收尾部231的弹性而实现径向开合,较佳地,收尾部231采用具有较好弹性的材质制成,例如可采用具有超弹性的镍钛合金制成。

前部233沿鞘芯21轴向呈直线状延伸,其远端径向向内延伸出抓取部234。抓取部234与前部233大致构成L型的钩状结构,从而可以抓取支架1的回收部14。较佳地,抓取部234和前部233的强度大于收尾部231的强度,因而抓取部234和前部233可以更可靠地抓取支架1并向支架1施加压力。作为一较佳示例,抓取部234和前部233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较佳地,抓取部234上还设有显影标记(图中未示出),以便于定位抓取部234的位置。

腰部232连接于收尾部231和前部233之间,起到过渡作用,同时腰部232受控于手柄205的操作而带动抓取杆23整体径向开合。腰部232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也可以采用镍钛合金材质。

腰部232朝向鞘芯21凹入形成一截面大致呈U型的凹槽,凹槽的开口朝外。也即:腰部232是从收尾部231的远端先径向向内延伸,而后再径向向外延伸至前部233的近端。

本实施例中,抓取杆2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对应于支架1的四个回收部14。四个抓取杆23绕鞘芯21周向均匀布置,同时四个抓取杆23两两沿径向相对布置。基于该布置方式,抓取杆23与回收部14的结合可以更可靠。

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抓取杆23的数量还可以进行灵活调整,并较佳与回收部14相适配。但需要指出的是,将多个抓取杆23沿周向均匀布置是其中一种较佳方式,其可以在周向上均匀抓取支架1,施力均匀。而将抓取杆23两两沿径向相对布置,可以在径向上相对地抓取支架1的两侧,方便卡紧支架1。在实际结构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结合图5至图7、图9,手柄205连接于鞘管组件201的近端,供操作者使用以用于控制抓取组件203和鞘管组件201的动作。

手柄205大致地包括壳体24、调节组件25和输送组件26。壳体24作为载体,供调节组件25和输送组件26安装,同时,壳体24还与鞘管组件201的鞘芯21固定连接。

参阅图6和图7,调节组件25与抓取组件203相连以控制抓取部234开合。

具体地,调节组件25包括调节线251以及调节机构252。调节线251穿设于鞘管组件201中,调节线251的远端分别连接抓取组件203的多个抓取杆23以带动各抓取杆23沿径向同步开合。调节机构252位于壳体24的近端端部,连接调节线251的近端,并能带动调节线251的远端轴向移动以进一步带动该多个抓取杆23开合。

其中,参阅图6,调节线251包括主体段2511、从主体段2511的远端分散延伸出的多个延长段2512,以及环绕设置并与该多个延长段2512相连接的环绕段2513。

环绕段2513绕设在各抓取杆23的腰部232,其中,由于腰部232是向鞘管组件201凹入的,环绕段2513绕设在腰部232可以方便地保持其位置而不会轻易地滑落。

各延长段2512的远端分别对应于各抓取杆23,并通过该环绕段2513与抓取杆23的连接而间接地与抓取杆23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由延长段2512控制环绕段2513的直径大小,进而控制各抓取杆23的开合,便于各抓取杆23的同步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延长段2512的数量可以与抓取杆23的数量相同或不相同。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环绕段2513,而将各延长段2512的远端直接连接各抓取杆23的腰部232,直接通过延长段2512带动抓取杆23的开合。

主体段2511沿轴向延伸,穿设在鞘管组件201中。结合图7,主体段2511的近端延伸至壳体24内与调节机构252相连接。

具体参阅图7,调节机构252包括绕一径向轴线转动的绕线轮2521,沿轴向延伸并能够轴向移动的齿条2522,与齿条2522固定连接的滑块2523,以及与滑块2523螺纹连接而带动滑块2523轴向移动的调节键2524。

绕线轮2521设有贯通的转轴孔2521a,以用于转动安装于壳体24内,示例性地,壳体24内凸伸设置一转轴241,而绕线轮2521则通过该转轴孔2521a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241上。

结合图7和图8,绕线轮2521大致呈台阶状结构,沿转轴孔2521a的轴线L延伸方向上具有啮合部2521b和绕线部2521c,啮合部2521b的直径大于绕线部2521c的直径。

啮合部2521b的外周设置有啮合齿2521d,该啮合齿2521d与齿条2522相啮合,从而可以被齿条2522带动转动。本实施例中,啮合部2521b的整周均设有啮合齿2521d,在其他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啮合齿2521d也可以是只布置在啮合部2521b的一部分外周上。

绕线部2521c的外周较佳凹设有绕线槽2521e,以供调节线251的主体段2511卷绕于该绕线槽2521e内。通过绕线槽2521e的设置,可以对调节线251起到限位作用,使调节线251的移动更精确。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线槽2521e也可以省去,而直接将调节线251卷绕在绕线部2521c的外周。

齿条2522、滑块2523及调节键2524整体形成用于带动绕线轮2521转动的驱动单元。具体地,调节键2524套接于壳体24的近端,供操作者操作。调节键2524内设有内螺纹,与滑块2523外周所设置的外螺纹相配合。在操作者转动调节键2524时,通过螺纹配合带动滑块2523沿轴向移动,齿条2522随着滑块2523轴向移动,通过啮合配合带动绕线轮2521转动,从而使调节线251的主体段2511进一步卷绕于绕线轮2521上或者从绕线轮2521上释放。

在主体段2511的近端向绕线轮2521上卷绕时,主体段2511的远端将沿轴向向近端移动,带动延长段2512向近端移动,环绕段2513的直径缩小,从而各抓取杆23的腰部232径向向内移动,带动抓取杆23径向向内合拢。

在主体段2511的近端从绕线轮2521上释放时,主体段2511的远端将沿轴向向远端移动,延长段2512和环绕段2513放松,对抓取杆23的束缚力减小,抓取杆23弹性向外张开。

调节线251在结构上整体为一根线材,主体段2511、延长段2512和环绕段2513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各自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配合关系。实际上,当环绕段2513的直径缩小时,其减少的部分将变为延长段2512,而多个延长段2512的近端收拢之后实际上也可认为变为了主体段2511,反向移动时同理也是相互变化。

调节线251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例如可以采用金属线、高分子聚合物缝合线等等。

特别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线251的近端卷绕在绕线轮2521上,绕线轮2521可以给调节线251一个较大的绷紧力,便于调节线251保持为张紧状态,这一点在控制抓取杆23合拢时尤其有益,利于抓取部234向支架1施加压力。

此外,绕线轮2521的啮合部2521b的直径大于绕线部2521c的直径,啮合部2521b被齿条2522带动转动一定角度时,绕线部2521c所能卷绕的调节线251的长度大于啮合部2521b的转动弧长,同样也能更好地收紧调节线251。同时,还使得手柄205内部结构更为紧凑。

再参阅图9,输送组件26主要包括可转动的操作旋钮261以及由操作旋钮261带动而可沿轴向移动的接头262,接头262与鞘管22的近端相连。

操作旋钮261供操作者使用,其与接头262螺纹配合,带动接头262轴向移动,进一步带动鞘管组件201的鞘管22轴向移动。

输送组件26还可以设置用于控制轴向移动位置的位置控制模块等结构,具体可参考现有的相关技术。

另外,手柄205上还可以设置用于输送液体例如造影剂等的部件,液体经鞘管22输送至患者心脏,具体可参考现有的相关技术。

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中,支架1和输送器2分别单独制作,在使用时联合使用。其中,在使用前的初始状态下,支架1呈自由膨胀状态即图2至图4所示意的状态,输送器2的抓取组件203呈合拢状态被收容于鞘管22内。基于上述的结构描述,并进一步结合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的使用方法大致如下。

1、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向近端移动,使得抓取组件203从鞘管22中释放。再旋转调节键2524,使绕线轮2521转动而释放调节线251,抓取组件203的抓取杆23径向张开,此时,输送器2的状态如图5所示。接着将支架1放在鞘芯21的适当位置,此时的状态如图1和图10所示。然后旋转调节键2524,将调节线251收紧,使抓取组件203的抓取杆23合拢,抓取部234伸入支架1的回收部14的开槽1412中与支架1相结合,此时的状态如图11所示。再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向远端移动,将抓取组件203和支架1收进鞘管22中。

2、将输送器2沿着导丝推送至右心房并将远端径向截面对准房间隔,施加一定应力使鞘芯头部211穿过房间隔,并继续将鞘管组件201向前推进一小段距离。

3、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往近端缓慢后撤,支架1的左房定位部12释放于左心房中。通过左房定位部12上的显影孔122观察左房定位部12在左心房中的位置,并调整使左房定位部12与房间隔接触。然后继续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继续缓慢后撤并释放右房定位部13和回收部14。当支架1被完全释放后,继续旋转操作旋钮261释放抓取组件203。此时,抓取组件203仍牢牢抓住支架1的回收部14。

4、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杆23缓缓径向张开直至抓取部234与支架1的回收部14相分离。将手柄205稍稍外撤,使抓取组件203在轴向上也完全脱离支架1。然后再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组件203合拢,直至收至最小。此时,再旋转操作旋钮261将鞘管22向远端缓缓前移直至将抓取组件203完全收入鞘管22中。

5、此时,支架1被植入至房间隔,并利用其房间隔通道111产生分流孔。如无其他异常,则可将输送器2撤出。

6、当支架1需要被回收时,将鞘管组件201沿导丝输送至右心房。旋转操作旋钮261将鞘管22缓缓后撤至抓取组件203完全释放,然后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组件203径向张开。通过抓取部234上的显影标记和回收部14的显影孔142所形成的显影标记,将抓取组件203定位至适当位置。此时,再通过调节键2524来控制抓取组件203合拢,使抓取部234抓取支架1。然后再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缓慢前移并将抓取组件203和支架1完全收入鞘管22中。完成以上步骤后,撤出器械,完成支架1的取出。

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抓取组件203的结构不同。

如图12,本实施例中,抓取组件203的抓取杆23呈曲线状延伸。抓取杆23的收尾部231呈弧线状延伸,收尾部231的延伸形状大致地由一段内凹圆弧加一段外凸圆弧构成。抓取杆23的前部233亦呈弧线状,本实施例中,前部233的延伸形状为一直径大于收尾部231圆弧直径的外凸圆弧。前部233的远端大致与鞘管组件201的轴向平行,抓取部234从前部233沿径向向内延伸。腰部232朝向鞘管组件201凹入,其延伸形状大致为一内凹圆弧。

调节线251连接在抓取杆23的腰部232以控制抓取杆23的开合。

本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参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详细介绍。

第三实施例,请参阅图13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抓取组件203的结构不同。

如图13,本实施例中,抓取杆23的收尾部231呈直线状延伸。抓取杆23的前部233呈弧线状延伸,本实施例中,前部233的延伸形状为一外凸圆弧。抓取部234从前部233的远端径向向内延伸。腰部232朝向鞘管组件201凹入,其延伸形状大致为一内凹圆弧。

调节线251连接在抓取杆23的腰部232以控制抓取杆23的开合。

本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参见第一实施例,不再详细介绍。

第四实施例,请参阅图14至图16所示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心房分流器械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架3的结构不同,输送器仍可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

如图14至图16,本实施例中,支架3为编织型支架,采用镍钛合金编织而成,具有超弹性和自膨性。

支架3同样包括支架主体和回收部34,其中支架主体也包括轴向延伸的通道部31、连接于通道部31远端的左房定位部32,以及连接于通道部31近端的右房定位部33。通道部31内设有轴向贯通的房间隔通道311以构建造口。

通道部31、左房定位部32和右房定位部33均呈编织网格状结构,各部分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中支架1的对应部分的功能相同。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架主体例如通道部31上设置显影标记以便于支架3植入时的定位,显影标记可以采用显影材料与镍钛合金编织在一起而形成。

回收部34呈筒状,从右房定位部33向近端延伸出。回收部34的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连接孔341。该连接孔341可供输送器2的抓取部234伸入而使该支架3被输送器2的抓取组件203所抓取。

连接孔341的内壁较佳设有显影标记342,以便于抓取部234与回收部34结合时的定位。显影标记342采用显影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支架3与输送器2联合使用的方式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具体如下。

1、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向近端移动,使得抓取组件203从鞘管22中释放。再旋转调节键2524,使绕线轮2521转动而释放调节线251,抓取组件203的抓取杆23径向张开。接着将支架3放在鞘芯21的适当位置,然后旋转调节键2524,将调节线251收紧,使抓取组件203的抓取杆23合拢,抓取部234伸入支架3的回收部34的连接孔341中与支架3相结合。再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向远端移动,将抓取组件203和支架3收进鞘管22中。

2、将输送器2沿着导丝推送至右心房并将远端径向截面对准房间隔,施加一定应力使鞘芯头部211穿过房间隔,并继续将鞘管组件201向前推进一小段距离。

3、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往近端缓慢后撤,支架3的左房定位部32释放于左心房中。通过支架主体上的显影标记观察并调整左房定位部32和通道部31在左心房中的位置。然后继续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继续缓慢后撤并释放右房定位部33和回收部34。当支架3被完全释放后,继续旋转操作旋钮261释放抓取组件203。此时,抓取组件203仍牢牢抓住支架3的回收部34。

4、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杆23缓缓径向张开直至抓取部234从回收部34的连接孔341中分离。将手柄205稍稍外撤,使抓取组件203在轴向上也完全脱离支架3。然后再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组件203合拢,直至收至最小。此时,再旋转操作旋钮261将鞘管22向远端缓缓前移直至将抓取组件203完全收入鞘管22中。

5、此时,支架3被植入至房间隔,并利用其房间隔通道311产生分流孔。如无其他异常,则可将输送器2撤出。

6、当支架3需要被回收时,将鞘管组件201沿导丝输送至右心房。旋转操作旋钮261将鞘管22缓缓后撤至抓取组件203完全释放,然后旋转调节键2524使抓取组件203径向张开。通过抓取部234上的显影标记和回收部34的显影标记342,将抓取组件203定位至适当位置。此时,再通过调节键2524来控制抓取组件203合拢,使抓取部234抓取支架3。然后再旋转操作旋钮261使鞘管22缓慢前移并将抓取组件203和支架3完全收入鞘管22中。完成以上步骤后,撤出器械,完成支架3的取出。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相关技术
  • 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的射频组件及非植入心房分流装置
  • 心房分流减压装置及心房分流减压装置使用编制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577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