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加强小麦生产,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提升小麦品质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途经。长期以来,我国春麦区主要栽培春小麦,由于冬性小麦不能经过正常春化、抽穗成熟,因而在春麦区,没有种植冬小麦。

现在春小麦存在群体密度小,亩穗数少,产量不高,抗倒伏能力差,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成熟晚,秋季雨水多,倒伏、穗发芽、病虫害等原因品质优较差。

在青海高原地区,海拔高达2200-2600米,青海春麦区不能种冬小麦,长期采取的播种模式为冬麦秋播和春麦春种的模式,无法发挥冬小麦品种优势,易受病虫害和雹涝等灾害影响,易出现大量死苗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筛选优质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进行整地,在11月冬灌,拌种,在3月上中旬及时播种,施肥后在分蘖期进行灌溉,然后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等手段,实现强抗倒、早熟、高产、避病虫雹涝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半冬性小麦品种优化筛选:筛选抗病、高产、抗倒、优质的品种,待播种;

S2,整地:秋季整地,施加有机农家肥1900-2100kg/亩,施加酵素有机肥190-210kg/亩;

S3,冬灌:11月在封冻前进行冬灌,保墒;

S4,药剂拌种;将拌种剂均匀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备用;

所述拌种剂和种子的拌种质量比为22:1000;

S5,播种: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8-10cm后,及时整地播种;

S6,施肥:施加尿素12-13kg/亩,施加磷酸二铵14-16kg/亩;

S7,分蘖期进行灌溉,根据气候和降雨量进行灌溉;

S8,病虫草害防治:分蘖后期、拔节前期进行第一次叶面喷雾,防除田间杂草;

在孕穗期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防治麦茎蜂;

抽穗灌浆期进行第三次叶面喷雾,防治条锈病;

灌浆至乳熟期进行第四次叶面喷雾,防治麦穗夜蛾。

优选的,S1中,所述半冬性小麦品种为西农979、周麦30、伟隆169、伟隆136、中麦578。

优选的,S4中,所述拌种剂由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质量分数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水勾兑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和水的混合质量比为1:1:20。

优选的,S5中,所述播种量为15-19kg/亩。

优选的,S5中,播种采用机械条播镇压或机械宽幅沟播镇压。

优选的,S8中,所述第一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15%的炔草酯加质量分数为10%的苯磺隆10g加尿素50-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15kg混匀后进行叶面喷雾。

优选的,S8中,所述第二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30ml,加尿素50-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15kg混匀后喷施。

优选的,S8中,所述第三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氰戊三唑酮50ml加尿素50-1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15kg混匀后喷施。

优选的,S8中,所述第四次叶面喷雾具体为: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加磷酸二氢钾100g混匀后喷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高端半冬性小麦品种筛选,利用优良半冬性小麦品种的优良特性和品种优势,获得了适宜西宁等西北地区,海拔2200-2600米特殊地理位置种植的冬性小麦品种;

2、本发明在春麦区经过早春栽培,使之能够达到和春性小麦同期成熟或比春小麦还较早熟,发挥冬小麦品种优势,群体密度大、成穗多、强抗倒、成熟早,避病虫雹涝等灾害,不仅提高产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小麦品质;

3、本发明的栽培方法避免了冬小麦秋播不能很好越冬而出现死苗、断苗的问题;

4、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利用西宁等西北地区,海拔2200-2600米特殊地理位置,春秋相连、全年无酷夏、冬季慢长而无酷寒的气候资源,打破传统冬麦秋播,春麦春种的耕作方式,创新栽培模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青海春麦区的主要病害,小麦条锈病,一般发生在7月下旬,8月上中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蜡熟接近成熟期,避开了条锈病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6、青海春麦区的主要虫害,麦茎蜂一般发生交尾产卵高蜂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进入抽穗扬花期,穗下节麦管壁增厚变硬,麦茎蜂不易产卵,避开了麦茎蜂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7、青海春麦区的主要虫害麦,麦穗夜蛾一般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而此时早播后冬麦基本成熟,避开了,麦穗夜蛾的高发期,防治一次或不防,比春小麦减少一次防治或不防,减药降本。

8、周麦30,伟隆136、伟隆169、中麦578等品种,株高60-80cm,比春小麦株高降低20cm,亩穗密度大,抗倒伏强,由于较早熟,避开秋雨、狂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机会大,因而增产保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操作,由于不涉及发明点,故不对其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半冬性小麦品种优化筛选:筛选抗病、高产、抗倒、优质的品种,获得西农979、周麦30、伟隆169、伟隆136、中麦578,备播;

S2,整地:秋季整地,并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000kg,每亩施酵素有机肥200kg;

S3,冬灌:11月在封冻前有灌溉条件地区进行冬灌,无灌溉条件地区碾地保墒;

S4,药剂拌种;每100kg种子用质量分数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加质量分数为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均匀混合后兑水2kg,均匀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备播;

S5,播种: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8-10cm,及时整地播种,春季早播是冬麦春种的关键,通过早播,种子发芽后,气温仍较低,发芽出苗经过40多天的低温生长,顺利通过春化阶段,4月下旬出苗,播种采用机械条播镇压或机械宽幅沟播镇压,播种量为17kg/亩;

S6,施肥:通过分层施播种机,每亩施尿素12.5kg,磷酸二铵15kg;

S7,分蘖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及时灌溉;

S8,病虫草害防治:分蘖后期、拔节前期每亩用质量分数为15%的炔草酯乳油30ml加质量分数为10%的苯磺隆10g加尿素75g加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15kg进行叶面喷雾,第一次叶面喷雾用于防除田间杂草;

在孕穗期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ml,加尿素75g加磷酸二氢钾100g,然后加水15kg混匀后进行第二次叶面喷雾,及时防治麦茎蜂;

抽穗灌浆期每亩用氰戊三唑酮50ml加尿素75g加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15kg进行第三次叶面喷雾用于防治条锈病;

灌浆至乳熟期每亩用质量分数为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加磷酸二氢钾100混匀后进行第四次叶面喷雾,用于防治麦穗夜蛾;

确保生育时期有害生物的危害和营养保障,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重、改善抗逆,达到高产、优质,适时机械收获,防止品质下降。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S2中,每亩施有机农家肥2100kg,每亩施酵素有机肥210kg;

S5中,播种量为19kg/亩

S6中,每亩施尿素13kg,磷酸二铵16kg;

S8中,第1-3次叶面喷雾中添加尿素的量均为100g。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

S2中,每亩施有机农家肥1900kg,每亩施酵素有机肥190kg;

S5中,播种量为15kg/亩

S6中,每亩施尿素12kg,磷酸二铵14kg;

S8中,第1-3次叶面喷雾中添加尿素的量均为50g。

以实施例1为例,检测本发明中冬小麦周麦30,伟隆136、伟隆169、中麦578四个品种和对照品种春小麦青麦5号、3个自育春小麦品系,送样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按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分别栽培冬小麦周麦30,伟隆136、伟隆169、中麦578四个品种,分别记录产量,见表2:

表1小麦品质测试分析表

由表1可以看到,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海拔2200-2500米)冬麦春季早播后品质没有明显的增降。但与对照春小麦品种对比,品种明显提升,蛋白质增幅25.4%、26.99%、34.53%、25.79%,湿面筋增幅13.51%、40.03%、41.02%、29.16%。

表2 2019年冬小麦新品种与春小麦对比

由表2可以看到,2019年在大通县塔尔镇王庄村小麦新品种区试中周麦30折合亩产484公斤,对照青麦5号427公斤,周麦30比对照青麦5号增产13.35%;;

2020年在大通县斜沟乡业坝台村小麦品种区试中周麦30,折合亩产527.4公斤,对照青麦5号亩产498.5,比对照青麦5号减产5.48%,减产原因是播种后45天未降雨,出苗很差,周麦30苗少,未能发挥生产潜力;

2020年在大通县良教试验场冬小麦新品种早种试验中,周麦30折合亩产568.2公斤,对照青麦5号493.2公斤,周麦30比对照青麦5号增产15.21%;

伟隆169折合亩产587.1公斤,比对照青麦5号增产19.04%;

伟隆136折合亩产566.3公斤,比对照青麦5号增产14.82%;中麦578折合亩产574.5公斤,比对照青麦5号增产16.4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产量,并且能够保持冬小麦原有的优良品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冬麦春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 一种欧洲报春种植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