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4:14


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框,尤其是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

背景技术

刺绣机的绣框是用于固定夹持绣料的,由四个侧框连接成的矩形结构,通过设置在侧框的夹线结构或者在侧框内边设置线槽用以夹持绣料的四边,刺绣的品质与绣料的平整度、张紧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现有的绣框在此方面具有缺点。

基于上述的缺点,公开号为CN20645761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平绣机及绣花纸固定机构,在衬纸安装时,先将竖向连接布和横向连接布拆卸下来,分别缝线连接在衬纸 四个侧边上,在完成连接后再依次将竖向连接布和横向连接布安装到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将两横向连接布安装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时,先完成一个横向 连接布的安装,然后拉紧衬纸将另一横向连接布扣入排钉中,直接将衬纸的横向拉紧。在完成安装后,控制张紧辊转动将衬纸在竖直方向上拉紧,实现衬纸的安装和拉平。该绣花纸固定机构存在以下缺陷:安装衬纸的步骤较为繁琐,衬纸的张紧依赖于勾面的粘接带和竖向连接布的毛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刺绣过程中绣针刺入衬纸会对衬纸产生指向刺绣位置的拉扯作用,容易使得勾面和竖向连接布的连接被破坏,无法保证平整度和张紧度。

又如公开号为CN20860432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绣花机及其绣框,包括外框、内框、拉伸装置以及夹紧装置。其中,外框用于将绣框固定与绣花机上,并对绣框的其他部分提供安装位置及支撑;内框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框条构成,各框条均位于外框内侧,且各框条最好能够沿外框内侧周向均布,各个框条分别通过拉伸装置连接于外框,拉伸装置用于带动框条靠近或远离外框;夹紧装置设置于框条,用于与框条配合夹紧绣布。该绣框虽然可以通过拉伸装置对内框拉动来张紧绣布,以提高刺绣品质,然而在刺绣时绣针在刺入绣布时会对绣布产生指向刺绣位置的拉扯作用,会产生对内框向内的拉扯作用,从而使得绣布的张紧度降低,还是会对刺绣的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可在张紧绣布的同时维持绣布的张紧状态,从而提高刺绣的品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包括由四个侧框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主框;所述主框内具有与其中一侧框间隔布置的一个副档、或者分别与两个相对的侧框间隔布置的两个副档;相间隔布置的侧框和副档之间连接多个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固定座、滑动座、至少一个滑杆、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滑动座分别设在副档、侧框,或者侧框、副档;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座,另一端可沿其轴向滑动穿行在滑动座上;所述驱动机构可驱使滑杆滑动,使得副档和侧框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并加以维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设在所述副档或侧框,其活塞杆与滑杆平行,两者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驱动缸驱使滑杆滑动,副档和侧框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时,第一限位结构与滑动座相抵触以阻止滑杆继续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结构面向所述滑动座的端面附有弹性缓冲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框与副档的间距预设有最大阈值;所述滑杆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驱动缸驱使滑杆滑动,使得副档和侧框的间距增大到预设的最大阈值时,第二限位结构与滑动座相抵触以阻止滑杆继续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缸和所述滑动座同时设在所述副档或所述侧框,并且两者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铰接的第一连杆结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结构直接或间地接铰接在侧框,构成第一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杆结构直接或间接地铰接在副档或滑杆,构成第二铰接点;转动第一连杆结构、第二连杆结构,使得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副档和侧框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结构在竖直区间内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结构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板、转轴;两个支座相间隔地固定在侧框,两个支板分别铰接在两个支座,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支板使得转轴可绕其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结构与转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杆结构贯穿所述转轴,并且螺纹套接两个螺帽将转轴夹持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座设在侧框,所述固定座设在副档;所述支座位于滑动座背向固定座的一侧,所述滑动座顶部开有直槽以避让第二连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结构铰接在所述滑动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结构在水平区间内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结构或第二连杆结构一体连接有摆动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铰接在侧框并可在水平区间内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与摆动结构铰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座设在侧框,所述固定座设在副档;所述第一连杆结构铰接在所述滑动座;所述滑杆套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杆结构铰接在连接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杆贯穿过滑动座的部分套接所述连接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档与较长的侧框间隔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档的两端均设有向两侧外伸出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对应的侧框相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张紧装置拉动副档,使得副档与侧框之间的间距缩小至预设的最小阈值,并且在刺绣过程中维持该最小阈值,使得绣料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提高了刺绣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刺绣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案例1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案例1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案例1张紧装置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案例2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案例3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1:

参照图1-图3,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包括四个侧框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主框,主框在形状上呈现为长短有别的矩形结构,和现有技术基本相同,侧框采用铝合金型材并使用切割设备在其两个端部进行切割,然后将四个侧框相邻拼接后使用螺丝等紧固件固定连接而成。

结合图1所示,主框有两个较长的侧框以及两个较短的侧框,将较长的侧框记为X向侧框11,将较短的侧框记为Y向侧框12,主框内具有一个与其中一X向侧框11间隔布置的副档13,该副档13的宽度略微窄于X向侧框11,该副档13的长度略微小于两个Y向侧框12之间的间距。副档13、两个Y向侧框12、与副档13相对的X向侧框11分别用以夹持绣料的四边,至于这三者如何夹持绣料为现有技术,可以在副档13、Y向侧框12、X向侧框11上设置用于夹持绣料的夹持结构,也可以在这三者面向绣料的侧边开设具有夹持功能的线槽,用以夹持绣料。

间隔布置的副档13与X向侧框11之间连接有多个张紧装置2,张紧装置2包括固定座21、滑动座22、滑杆23、驱动机构,固定座21、滑动座22分别安装设置在副档13、X向侧框11。固定座21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副档13顶面凸出的块状结构,并且在副档1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形成一定的长度,其两端分别具有竖直贯穿的安装孔,在副档13对应的位置预先钻有配合的孔,通过例如螺丝等紧固件将固定座21固定安装在副档13的顶面。滑动座22也是近似的结构并通过相同的方式固定在X向侧框11的顶面。滑杆23的数量根据实际的需求而设定,在本实施案例中设置为两个。滑杆23基本是水平并且沿Y向设置的,滑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1上,可将滑杆23沿Y向贯穿固定座21并且两者为过盈配合,在滑杆23贯穿过固定座21的端部套接有贴合在固定座21的抱紧箍23-1,在滑杆23在受到来自于滑动座22方向的拉力时,抱紧箍23-1抵靠在固定座21上的作用力、以及固定座21与滑杆23之间由过瘾配合所产生的高摩擦作用力共同维持滑杆23与固定座21的固定连接状态,避免滑杆23相对于固定座21沿其轴向的滑脱;滑杆23的另一端沿Y向贯穿滑动座22并且可在滑动座22上滑动穿行,可在滑杆23贯穿过滑动座22的部分适当涂抹一些润滑油从而减少滑杆23与滑动座22之间的摩擦损耗。

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缸31,使用液压缸、气缸、电缸均可,相比之下,气缸的结构更为简单,故障率较低,使用寿命较长,符合刺绣领域的高频次使用次数的特点;气缸的空气压缩比大于液压缸,因此其工作的稳定性和更好的响应;气缸的输出力也相对较大,虽然精准度不如电缸,但配合下述的第一限位结构32、第二限位结构,这个缺陷也可被解决,因此气缸为优选方案。第一驱动缸31设置在X向侧框11上,并且与滑动座22为一体结构,实际上本实施案例的第一驱动缸31的机座是大于常规的驱动缸的,结构上它在X向上向两侧扩展延伸,并且使用设备在扩展延伸的部分钻出允许滑杆23滑动穿过的通道,从而形成了第一驱动缸31位于中部、滑动座22位于其两侧的一体化的整体结构。

两个滑杆23贯穿过滑动座22的部分固定套接有一个连接结构23-A,该连接结构23-A在结构上呈现出沿X向延伸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它将两个滑杆23相连接,是两者沿轴向的滑动完全同步,避免出现两个滑杆23在轴向上的错位所导致滑动卡死的情况。第一驱动缸31的输出端背向固定座21,输出端装配的活塞杆311与两个滑杆23相平行,并且活塞杆311与连接结构23-A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直接固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从拆卸维修更换的角度而言优选可拆卸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具体可在连接结构上开设孔位,使用紧固件将连接结构和活塞杆固定连接。

启动第一驱动缸31,活塞杆带动滑杆23滑动从而可以改变X向侧框11和副档13之间的间距,滑杆23在驱动下带动副档13向主框内移动,X向侧框11和副档13之间的间距增大,可以使得由副档13、X向侧框11、Y向侧框12所夹持的绣料处于松弛状态,便于将完成刺绣的绣料拆下,并装载新的绣料;滑杆23在驱动下带动副档13向主框外移动,X向侧框11和副档13之间的间距缩小,使得被夹持的绣料会被拉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平整度会得到改善,绣料远离X向侧框11、Y向侧框12、副档13的部位,尤其是绣料的中心区域部位都不会出现向下塌陷的情况,被夹持的绣料可以维持呈平面的状态;另一方面,绣料如刚好被拉紧到呈平面状态时,绣料不同位置的张紧程度也是有着差异的,绣料距离四边(X向侧框11、Y向侧框12、副档13)越远张紧度越低,是呈接近线性的反比关系,因此绣料不仅需要被拉平,还需要使得绣料不同位置的张紧度大致相同。

刺绣机在进行刺绣时,绣料需要保持平整,从而可以确保绣针的落针位置精准,如果绣料不平整,整体出现向下塌陷的情况,那么落针的位置就会出现水平方位的偏差,从而导致刺绣出的图案出现变形甚至不成形的问题,而且绣针每次的落针深度是基于平整绣料而设定的,向下塌陷还会导致落针不到位,会影响到刺绣的品质。刺绣时绣料的各个位置还需要保持较高的张紧度,如果绣料仅仅被拉平,越靠近中心区域位置,张紧度就会愈发不足,在被绣针刺入以及拔出时会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会使得绣料发生上下起伏近似于弹性震动的现象,损害了刺绣品质,因此绣料各个位置需要具备足够的张紧度,保持紧绷状态在刺绣时具有抗拒震动的性能。

在实际应用时,绣料整体的张紧程度需要较为精细地控制,若张紧度较低容易在刺绣时出现弹性震动,若张紧度较高绣料容易被拉破,或者在刺绣时绣料上的针眼容易被崩裂导致绣料破损。因此,副档13与侧框之间的间距需要设定一个最小阈值,即滑杆23拉动固定座21以及副档13以缩小副档13与侧框之间的间距,直至两者的间距缩小到最小阈值,在此状态下绣料的张紧度是适中的。

在滑杆23位于固定座21与滑动座22之间的部分设置第一限位结构32,第一限位结构32在结构形式上只要呈现出沿滑杆23的径向向外凸出的结构即可,当副档13与侧框之间的间距缩小至最小阈值时,第一限位结构32与滑动座22相抵触。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限位结构32设置为固定套接在滑杆23上的套环。另外,第一限位结构32与滑杆23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关系,可以应对不同尺寸以及不同质地、厚度的绣料。

值得注意的是,绣针从接触绣料到完全刺破绣料的过程中,会持续向下压迫绣料,使其局部向下凹陷,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绣料产生一个水平方向并且指向刺绣位置的拉扯作用,这个拉扯作用会对绣料的张紧度产生破坏。一方面,本领域的刺绣机大多为高速、甚至超高速的刺绣模式,对绣料造成的拉扯作用是高频次的,另一方面,在应用多头刺绣机时,绣料会有多处位置同时被刺绣,在整体上对绣料造成的拉扯作用是高强度的;综上,刺绣过程中对绣料产生的高频次、高强度的拉扯作用之下,对绣料张紧度的破坏程度是非常大的,因此,Y向侧框12、X向侧框11以及副档13需要具有对布料足够的夹持强度。对于副档13而言,在具备对绣料足够夹持力度的同时,还需维持与侧框之间的间距为最小阈值,因此第一驱动缸31需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其驱动所输出的作用力,用以平衡刺绣过程对绣料的拉扯作用。即使偶尔牵扯作用过大导致副档13向主框内的方向移动使得间距变大,也可在第一驱动缸31输出的作用力迅速将副档13向主框外的方向拉动,重新使得副档13和侧框的间距维持在最小阈值。

第一驱动缸31始终处于启动状态,在刺绣产生的拉扯作用和第一驱动缸31的驱动作用平衡的过程中,第一限位结构32可能会反复与滑动座22发生相互撞击,因此在第一限位结构32面向滑动座22的端面附有弹性缓冲层321,具体的,在滑杆23上套接一个弹性橡胶圈,该弹性橡胶圈紧贴在第一限位结构32面向滑动座22的端面上,从而替代第一限位结构32与滑动座22相抵触,起到了保护第一限位结构32与滑动座22的作用。

侧框与副档13的间距预设有最大阈值,滑杆23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驱动缸31驱使滑杆23滑动,使得副档13和侧框的间距增大到预设的最大阈值时,第二限位结构与滑动座22相抵触以阻止滑杆23继续滑动,在本实施案例中,两个滑杆23贯穿过固定座21的部分所固定套接的连接结构23-A即可作为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可以避免滑杆23从滑动座22上脱离。

副档13的两端均设有向两侧外伸出的限位结构131,限位结构131与Y向侧框12相抵,主框在沿X、Y向移动时伴随有震动,限位结构可以避免副档13的两端与Y向侧框12发生碰撞。

在本实施案例中,副档13是与其中一个X向侧框11间隔布置的,也可以在竹框内设置两个副档13,分别与两个X向侧框11间隔布置,这是根际实际应用需求而设定的。本实施案例中副档13与X向侧框11间隔布置是对绣料在宽度方向进行张紧,也可以设置成副档13与Y向侧框12间隔布置,即对绣料在长度方向进行张紧,从效果上副档13与X向侧框11间隔布置更好。也可将滑动座22和第一驱动缸31设置在副档13上,将固定座21设置在X向侧框11上,当会增加副档13的载重,而且副档13的频繁移动对第一驱动缸31的线路布置也较为麻烦,因此本实施案例对于固定座21、滑动座22以及第一驱动缸31的位置设置为优选方案。

实施案例2:

在刺绣过程中对绣料产生的高频次、高强度的拉扯作用之下,张紧装置需要对副档13具有足够强的作用力才可保持副档13与侧框之间的间距维持在最小阈值,即在实施案例1中,第一驱动缸31需要具有较高的输出力度,实施案例1优选的气缸,其输出力度是与缸筒的内径大小呈正比关系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加强对副档13的作用力,第一种方式是增强气缸(第一驱动缸31)的输出力度,即使用大型号的气缸,虽然提升了输出力度,但是有两个缺点:首先,重量较大,加重侧框的载重负荷;其次,占据的体积较大,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干涉,影响了刺绣机的空间布局。第二种方式是在副档13和侧框之间增加张紧装置的数量,也存在两个缺点:首先,加重侧框的载重负荷;其次,会增加成本。

基于实施案例1所存在的缺陷,本实施案例的驱动机构与实施案例1有所区别。参照图4,在本实施案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结构41、第二连杆结构42,第一连杆结构41与第二连杆结构42相铰接,第一连杆结构41直接或间地接铰接在X向侧框11,构成第一铰接点,第二连杆结构42直接或间接地铰接在副档13或滑杆23,构成第二铰接点;转动第一连杆结构41、第二连杆结构42,使得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

第一连杆结构41以及第二连杆结构42构成了平面连杆机构,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取决于第一铰接点、第二铰接点所在的位置),第一连杆结构41与第二连杆结构42的铰接点处于死点位置,使得平面连杆机构处于卡死状态,刺绣过程中对绣料产生的拉扯作用无法对无法将副档13向主框内的方向进行拉动,从而使得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维持在最小阈值。

本实施案例中,第一连杆结构41、第二连杆结构42可以在竖直区间内转动,也可以在水平区间内转动。

进一步的,滑动座22设置在X向侧框11,固定座21设置在副档13,第一连杆结构41包括两个支座411、两个支板412、转轴413,两个支座411相间隔地固定在X向侧框11,并且位于滑动座22面向主框外的一侧,两个支板412分别铰接在两个支座411并且可上下翻转,转轴413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两个支板412使得转轴413可绕其轴线转动。第二连杆结构42呈杆状并且在长度上长于第一连杆结构41,其一端间接铰接在副档13,具体的在固定座21上设置有一个枢轴结构21-A,第二连杆结构42的一端铰接在枢轴结构21-A上,另一端与转轴413连接。通过转动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使得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共线并且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小值时,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缩小至最小阈值。另外,第二连杆结构42贯穿所述转轴413,并且螺纹套接两个螺帽421将转轴413夹持固定,即可以根据不同尺寸的绣料调节不同的最小阈值。

在滑动座22的顶部开设直槽221,该直槽221的宽度略大于第二连杆结构42,可以在第二连杆结构42转动时避让以避免第二连杆结构42与滑动座22发生干涉碰撞。

在本实施案例中,第一连杆结构41与第二连杆结构42的转动是通过手动操作的,为了使得操作方便,两个支板412远离铰接支座411的一端连接有把手414。

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的铰接点处于死地状态时虽然可以在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刺绣产生的拉扯作用)不会改变其结构状态,但是如果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则会破坏该状态。而刺绣机在运动时是会产生振动的,容易造成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卡死状态的稳定性变差,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将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的铰接点略微再向下转动一定幅度,即使在振动下第一连杆结构41和第二连杆结构42的铰接点会出现轻微的上下摆动,如向上摆动则回到死点位置,向下摆动会被X向侧框11阻挡,从而形成自锁状态,维持最小阈值的稳定性更强。

实施案例3:

虽然实施案例2的张紧装置可以完全抵抗住刺绣过程中对与绣料的拉扯作用,但是还是具有缺陷的:首先,实施案例2的张紧装置是手动操作的,会降低效率;其次,操作时只能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单个转动张紧装置的把手,在此过程中,副档13偏离X向、张紧装置的滑杆23偏离Y向,虽然滑杆23与滑动座22之间有机械间隙不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但经长时间使用后滑杆23与滑动座22之间会出现磨损或者滑杆23出现偏斜的问题。

基于实施案例2存在的缺陷,本实施案例的驱动机构与实施案例2又有所区别。参照图5,在本实施案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结构51、第二连杆结构52、摆动结构53以及第二驱动缸54。和实施案例2相同的,第一连杆结构51与第二连杆结构52相铰接,第一连杆结构51直接或间地接铰接在X向侧框11,构成第一铰接点,第二连杆结构52直接或间接地铰接在副档13或滑杆23,构成第二铰接点;转动第一连杆结构51、第二连杆结构52,使得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

在本实施案例中,固定座21设置在副档13,固定座21设置在X向侧框11。第一连杆结构51、第二连杆结构52是在水平区间内转动的,并且两者均呈扁平的臂状结构,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通过设置贯穿两者的销轴5-A相铰接。第一连杆结构51是间接地铰接在X向侧框11上,具体的,固定座21的顶面设置有竖立的销轴5-B,第一连杆结构51滑动套接在销轴5-B上。第二连杆结构52是间接地连接在滑杆23上的,具体的,两个滑杆23贯穿过滑动座22的部分固定套接有一个连接结构23-B,该连接结构23-B在结构上呈现出沿X向延伸的板状结构或块状结构,并且设置有竖立的销轴5-C被第二连杆结构52滑动套接,连接结构23-B与滑杆23为可拆卸连接关系,调节连接结构23-B在滑杆23的连接位置可以适配不同的最小阈值。

摆动结构53也设置为扁平的结构,并且与第一连杆结构51为一体结构,摆动结构53向滑动座22的一侧外延伸出去。副档13表面在滑动座22一侧并且是在摆动结构53延伸出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542,安装座542上铰接可在水平区间转动的第二驱动缸54,第二驱动缸54使用液压缸、气缸、电缸均可,但还是优选使用气缸,第二驱动缸54的活塞杆541设置有枢轴结构543用以和摆动结构53延伸出的一端铰接。

通过启动第二驱动缸54,可以驱使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的转动,当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的间距达到最大值时,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缩小到预设的最小阈值,此时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的铰接点处于死点,使得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处于卡死状态,将副档13和X向侧框11之间的间距维持在预设的最小阈值。

第二驱动缸54输出的作用力是用以驱使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转动,带动滑杆23滑动使得副档13和X向侧框11之间的间距缩小至最小阈值即可,然后第二驱动缸54停止驱动将缸内锁住,活塞杆541处于锁定状态,无论主框沿X向、Y向移动还是刺绣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所产生的作用力都无法推动活塞杆541进行伸缩,使得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的铰接点保持在死点位置,从而维持最小阈值。

首先,与实施案例1不同,第二驱动缸54对输出作用力的要求较低,因此可选用低功率小缸径的型号,在副档13和X向侧框11之间的间距缩小至最小阈值后,第二驱动缸54就停止驱动,不需要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延长了使用寿命也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在第二驱动缸54停止驱动后锁死活塞杆541起到了对第一连杆结构51和第二连杆结构52的自锁功能,以维持副档13和X向侧框11的间距维持在最小阈值。其次,相比实施案例2,所有的张紧装置可以同时启动,以避免副档13偏离X向、滑杆23偏离Y向导致的滑杆23与滑动座22之间出现的磨损产生的损耗。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张紧绣料的绣框
  • 一种棘轮张紧式绣框
技术分类

0612011297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