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9:3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

背景技术

水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水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热水系统(一般采用单管制,夏天循环冻水,冬天循环热水)。空冷式或空冷热泵式只包括冷冻/热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循环水系统中,智能控制阀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智能控制阀仅能就混热部分进行智能控制,但现在的混热方案仅涉及冷热水的动态混合,无法实现余热的回收利用,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该控制阀可实现在冷水和热水混合的同时实现余热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包括并列设置的冷水流道、热水流道和混热流道,所述冷水流道设置有冷水管入口和预热腔,所述预热腔连通设置有一冷水混热连接管,所述热水流道设置有热水管入口和热水流道腔,所述热水流道腔连通设置有热水混热连接管,所述混热流道设置有第一混热出水口;还包括有一混热器,所述混热器分别与所述冷水混热连接管和所述热水混热连接管连接,并在混热后通过混热出水管输出至所述混热流道。

作为优选,所述混热流道包括第一混热流道和第二混热流道,所述热水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混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混热流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冷水流道贴合设置于所述混热流道之上且所述热水流道穿设于部分所述冷水流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混热连接管通过第一混热连接管接头与所述混热器连接,所述混热出水管通过第二混热连接管接头与所述混热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水流道的所述预热腔,连通设置有预热水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预热水出口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还包括混热水出水流道,所述第一混热出水口穿过所述预热腔与所述混热水出水流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混热出水流道上,还连通设置有与多路热交换器分别连通的第二混热出水口、第三混热出水口和/或第四混热出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混热出水流道、所述冷水流道、所述混热流道为同规格且两端封闭的方形管状结构构成,所述热水流道也为两端封闭的方形管状结构构成且夹设于所述混热流道的所述第一混热流道和所述第二混热流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混热出水流道、所述冷水流道、所述混热流道及所述热水流道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相互之间构成易于热传导的紧密配合。

本发明提供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可在对冷水和热水进行混热的同时依靠热传导实现热量的综合利用,提高热转化效率,具有优异的节能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控制阀,11-冷水管入口,12-热水管入口,13-冷水流道,14-混热流道,15-混热出水流道,16-混热器;17-循环机构,18-第一混热连接管接头,19-第二混热连接管接头;111-预热腔;112-冷水混热连接管;121-热水流道;122-热水混热连接管;131-第一预热水出口,132-第二预热水出口,133-第三预热水出口;141-第一混热循环管;142-第一混热流道;143-第二混热流道;144-第二混热循环管;145-混热出水管;146-第一混热出水口;151-混热出水流道本体;152-第二混热出水口;153-第三混热出水口;154-第四混热出水口;171-循环泵;172-控制器;173-流量调节阀;174-控制开关;1211-热水流道腔;1421-第一混热流道腔;1431-第二混热流道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暖通空调系统控制阀1,包括并列设置的冷水流道13、热水流道121和混热流道14,所述冷水流道13设置有冷水管入口11和预热腔111,所述预热腔111连通设置有一冷水混热连接管112,所述热水流道121设置有热水管入口12和热水流道腔1211,所述热水流道腔1211连通设置有热水混热连接管122,所述混热流道14设置有第一混热出水口146;还包括有一混热器16,所述混热器16分别与所述冷水混热连接管112和所述热水混热连接管122连接,并在混热后通过混热出水管145输出至所述混热流道14。在本发明中,混热器16可实际采用具有sma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的恒温阀的混热器实现,在设定好供暖温度后,当冷水通过冷水管入口11进入冷水流道后,可通过并列设置的热水流道121进行初步预热之后,再通过冷水混热连接管112将预热后的冷水输送至混热器16,而同时热水通过热水管入口12进入热水流道121后,可在通过热水混热连接管122连通至所述混热器16进行混热后的同时,与并列设置的冷水流道13和混热流道14均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升热转化效率。

在一些改进方案中,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混热流道14包括第一混热流道142和第二混热流道143,其中,第一混热流道142和第二混热流道143可通过另外管路连通。所述热水流道121设置于所述第一混热流道142和所述第二混热流道143之间。这样一来,热水流道121内的热水仍能够与混热流道14内的混热水进行热交换。更近一步地,参考图5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冷水流道13最好贴合设置于所述混热流道14之上且所述热水流道121穿设于部分所述冷水流道内。也就是说,热水流道121可占据部分冷水流道13的预热腔111,如此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冷水的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水混热连接管122通过第一混热连接管接头18与所述混热器16连接,所述混热出水管145通过第二混热连接管接头19与所述混热器16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冷水混热连接管112接入混热器16的冷水和通过热水混热连接管122接入的热水在混热器16中进行混热之后的混热水,将最终通过第一会热管连接接头19的弯头输送至混热出水管145并导入到混热流道14中。而混热流道14中的混热水,将进一步通过第一混热出水口146输出到换热器中。

再者,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所述冷水流道13的所述预热腔111,连通设置有预热水出口,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预热水的其他非供暖方面的需求,所述预热水出口设置有多个。例如,图1中所示,示例性的设置有第一预热水出口131、第二预热水出口132、以及第三预热水出口133。

在另一些改进中,为了使混热水进一步混合均匀并分隔为多路,优选地,还包括混热水出水流道15,所述第一混热出水口146穿过所述预热腔111与所述混热水出水流道15连通。所述混热出水流道15上,还连通设置有与多路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分别连通的第二混热出水口152、第三混热出水口153和/或第四混热出水口154。

并且,由于在本发明中,混热出水流道15、所述冷水流道13、所述混热流道14之间的热交换也为重要改进之一,这一过程中对于热效率的提升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进一步的改进中,所述混热出水流道15、所述冷水流道13、所述混热流道14为同规格且两端封闭的方形管状结构构成,这样在实现并列设置时,可以更好的贴合以实现较好的热交换。具体地,所述热水流道121也为两端封闭的方形管状结构构成且夹设于所述混热流道14的所述第一混热流道142和所述第二混热流道143之间。并且,考虑到成本及导热系数,优选地,所述混热出水流道15、所述冷水流道13、所述混热流道14及所述热水流道12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且相互之间构成易于热传导的紧密配合。

除了所述混热出水流道15、所述冷水流道13、所述混热流道14及所述热水流道121之间的热交换之外,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率,在本发明中,如图3和图4所示,还包括有一循环机构17,该循环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混热流道142和所述第二混热流道143之间,用于将第一混热流道142和第二混热流道143中的混热水进行连通并可控地进行循环和混匀操作。具体地,所述循环机构17包括循环泵171,所述循环泵171分别通过第一混热循环管141和第二混热循环管144连通至所述第一混热流道142和第二混热流道143。在图5示出结构中,由于第一混热出水口146位于靠近热水流道121一侧,因此可能导致第一混热流道142的温度较高与第二混热流道143,因此,可通过在循环泵171的控制回路中增加控制器172和用于操作所述控制器172的控制开关,以及增设一流量调节阀173,通过将控制开关174控制循环泵171的工作来实现循环混热水的产生,也即,将较热的第一混热流道142的混热水重新循环到第二混热流道143中,这一过程可根据实际的温差情况由人工操作控制开关174实现,并且循环过程中的循环流量也可以由流量调节阀173进行控制。以此实现更为精确的温差控制。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暖通空调系统和用于操作暖通空调系统的方法
  • 暖通空调系统的排水管端头、排水管、暖通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472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