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0:30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材料为液晶,在电场的控制下,液晶分子可随着电场的大小偏转不同的角度,最终实现亮度(灰度)的控制,完成显示画面。但是,液晶分子的状态(固态/液态)会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当液晶显示器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容易造成液晶分子反应速度变慢甚至无法偏转,发生残影、显示不均等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内设置加热走线,实现对液晶的加热。但是,研究发现,目前的加热方案存在可控性低、功耗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改善对液晶的加热方式,提高可控性,降低功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加热层,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第一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

第二加热层,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第二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均相互绝缘;

沿阵列基板指向对置基板的方向,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均与液晶层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对置基板的一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显示面板的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

根据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确定至少两种加热方式;其中,每种加热方式包括一组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

从至少两种加热方式中确定一个最优加热方式,并根据最优加热方式中的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向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提供对应的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显示面板中增设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使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均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并且设置第一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第二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且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均相互绝缘,如此,可使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相互交叉,且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可以独立供电,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通过合理分配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的供电状态,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液晶层进行加热,避免只能对液晶层进行整体性加热,可控性较高,且能够减少功耗浪费,降低对显示屏使用寿命的影响。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显示面板中加热走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E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CC’截取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Z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Z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对置基板的遮光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T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区域分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现有的显示面板中加热走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加热走线01通过折线的方式整体布局,当显示面板的温度较低时,可对显示面板进行整体加热,满足液晶对工作温度的要求。但是,由于显示面板自身的结构布局,当显示面板工作和加热一定时间后,将会出现局部温度高于其他区域的温度,例如,显示面板集成有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在工作过程中也会散发热量,使得其附近的温度高于远离驱动芯片一侧的温度。如果继续对加热走线01进行供电,驱动芯片附近区域也会继续加热,势必会浪费功耗,甚至有可能影响显示屏的使用寿命,若不对加热走线01进行供电,远离驱动芯片一侧的温度可能无法满足对该区域的液晶的加热需求,导致可控性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第一加热层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第一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第二加热层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第二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均相互绝缘;沿阵列基板指向对置基板的方向,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均与液晶层交叠。

采取以上方案,可使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相互交叉,且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可以独立供电,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通过合理分配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的供电状态,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液晶层进行加热,避免只能对液晶层进行整体性加热,可控性较高,且能够减少功耗浪费,降低对显示屏使用寿命的影响。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对置基板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第一加热层40位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至少一者上;第一加热层4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层50位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至少一者上;第二加热层50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5;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交;各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第二加热走线5均相互绝缘;沿阵列基板1指向对置基板2的方向,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均与液晶层3交叠。

其中,对置基板2和阵列基板1分别为位于液晶层3上下两侧的基板,通过对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边缘进行封胶,可以实现对液晶的密封,形成液晶盒。进一步地,通过在液晶盒的上下两侧分别贴合透光轴相互垂直的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可以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例在阵列基板1/对置基板2上增设第一加热层40/第二加热层50,用于对液晶层3进行加热,由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均靠近液晶层3,因而可以达到良好的加热效果。对于阵列基板1/对置基板2上除第一加热层40/第二加热层50以外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在一实施例中,对置基板2具体可以是彩膜基板,主要用于滤光,以实现彩色显示。

其中,第一加热层40位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至少一者上,具体是指,可以在阵列基板1中设置第一加热层40,也可以在对置基板2中设置第一加热层40,还可以既在阵列基板1中设置第一加热层40,又在对置基板2中设置第一加热层40。同理,第二加热层50位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的至少一者上,具体是指,可以在阵列基板1中设置第二加热层50,也可以在对置基板2中设置第二加热层50,还可以既在阵列基板1中设置第二加热层50,又在对置基板2中设置第二加热层50。

示例性的,参照图3,图3以第一加热层40位于阵列基板1上,第二加热层50位于对置基板2上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加热层40位于对置基板2上,第二加热层50位于阵列基板1。此外,图4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位于阵列基板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位于对置基板2上。此外,图5是沿图2中BB’截取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可以既位于阵列基板1上,又位于对置基板2上。

参照图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D1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5,可使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相互交叉,又由于各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5均相互绝缘,因此,各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5可以独立供电,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通过合理分配各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5的供电状态(如是否供电,功率大小),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液晶层进行加热,避免只能对液晶层进行整体性加热,可控性较高,且能够减少功耗浪费,降低对显示屏使用寿命的影响。

具体的,参照图2,由于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相互交叉,如此,一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一条第二加热走线5的交叠区域可构成一个加热点位(如图2中加热点位P),多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多条第二加热走线5可构成多个加热点位,各加热点位的加热状态(加热功率)可以通过该加热点位所对应的第一加热走线4控制,也可以通过该加热点位所对应的第二加热走线5控制,还可以通过该加热点位所对应的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共同控制。对于整个显示面板的加热而言,不同的加热方式所带来的功耗是不同的,最终可以选择功耗最小的加热方式,以在满足加热需求的同时,减少功耗浪费。具体加热方式可以参照后续控制方法实施例进行理解,在此暂不做过多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可以与阵列基板1/对置基板2中的原有膜层同层设置,也可以在阵列基板1/对置基板2中额外增加膜层用以形成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增设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使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均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的至少一者上,并且设置第一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走线,第二加热层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加热走线,且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均相互绝缘,如此,可使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相互交叉,且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可以独立供电,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通过合理分配各条第一加热走线和各条第二加热走线的供电状态,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液晶层进行加热,避免只能对液晶层进行整体性加热,可控性较高,且能够减少功耗浪费,降低对显示屏使用寿命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位于阵列基板1上,且二者异层设置。

具体的,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具有电阻,通过向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提供电流,可使其产生热量,进而起到加热作用。电流/电压可由驱动芯片提供,而驱动芯片通常与阵列基板1的非显示区的焊盘电连接,因此,相比于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分设于阵列基板1和对置基板2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位于阵列基板1上,便于第一加热层40中的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层50中的第二加热走线5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降低加热走线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难度,还可以减少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在非显示区内的走线长度,进而减少功耗浪费,还可以避免增加驱动芯片的数量,避免过多增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加热层40和第二加热层50均位于阵列基板1上时,图4仅以第二加热层50位于第一加热层40靠近液晶层3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加热层40位于第二加热层50靠近液晶层3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可以与同一个驱动芯片电连接,也可以与不同的驱动芯片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6是图2中E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CC’截取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可选地,阵列基板1包括薄膜晶体管12,薄膜晶体管12包括栅极121、源极123和漏极124,第一加热走线4与栅极121同层绝缘设置,第二加热走线5与源极123同层绝缘设置。

具体的,如图7所示,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11,薄膜晶体管12位于第一衬底11靠近液晶层3的一侧,与显示面板的子像素对应设置。薄膜晶体管12包括有源层122,栅极121与有源层122绝缘设置,源极123和漏极124与有源层122形成欧姆接触。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加热走线4与栅极121同层绝缘设置,第二加热走线5与源极123同层绝缘设置,可以避免额外增加阵列基板的膜层数量,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此外,还可使第一加热走线4与栅极121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第二加热走线5与源极123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简化制备工序,提高制备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仅以栅极121位于有源层122远离液晶层3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栅极121可以位于有源层122靠近液晶层3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见图6,阵列基板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扫描线15和多条并排设置的数据线16,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异层设置且延伸方向相交;第一加热走线4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走线分部41,第二加热走线5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走线分部51,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三走线分部51中的一者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相同,另一者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同。

具体的,参照图6和图7,扫描线15与薄膜晶体管12的栅极121电连接,数据线16与薄膜晶体管12的源极123电连接,薄膜晶体管12的漏极124与像素电极13电连接,在扫描线15传输扫描使能信号时,可控制薄膜晶体管12导通,如此,数据线16传输的数据电压可以经薄膜晶体管12传输至对应的像素电极13上,与此同时,公共电极14上施加有公共电压,从而可以在像素电极15与公共电极16之间形成电场,使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偏转一定的角度,在液晶的旋光作用以及下偏光片61和上偏光片62对光线的偏振作用下,实现对子像素的出光亮度的控制。

如图6所示,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交。示例性的,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可以分别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延伸,换而言之,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可以分别平行于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确定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图6仅以第一方向D1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D2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平行为例进行示意,相应的,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一方向D1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D2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平行,此时,第一走线分部41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三走线分部51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相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三走线分部42分别与阵列基板中原有的相互交叉的扫描线15和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同,设计难度较低,且可以降低对透光率的影响,进而降低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可选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同层并排设置,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16同层并排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避免额外增加阵列基板的膜层数量,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此外,还有利于第一加热走线4与扫描线15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第二加热走线5与数据线16在同一工艺中制备得到,简化制备工序,提高制备效率。

参照图6,由于栅极121与扫描线15电连接,源极123与数据线16电连接,因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将栅极121与扫描线15同层设置且一体成型,将源极123与数据线16同层设置且一体成型,如此,可以简化制备工序,减少膜层数量,提高制备效率,且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薄型化设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栅极121与扫描线15可以选择异层设置,源极123与数据线16也可以选择异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走线4仅包括一个第一走线分部41,第二加热走线5仅包括一个第二走线分部42,换而言之,第一加热走线4为一条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走线,第二加热走线5为一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走线,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地,第一加热走线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和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分部42,第一走线分部41沿第二方向D2延伸,第二走线分部42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之间,并与该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的端部连接;第二加热走线5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和至少一个第四走线分部52,第三走线分部51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四走线分部52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并与该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的端部连接。

具体的,第一加热走线4的走线方式类似弓字型,由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走线分部41和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走线分部4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同理,第二加热走线5的走线方式类似弓字型,由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三走线分部51和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四走线分部52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如上所述,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的交叠区域构成一个加热点位P,如此设置,可以减少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的设置数量,减少所需的供电引脚数量,降低对驱动芯片的引脚数量的要求,相应的还可以增大单个加热点位P的面积,对于相同尺寸的显示面板而言,可以减少加热点位P的数量,进而减少计算量,降低对驱动芯片的运算能力的要求。

当第一加热走线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和至少一个第二走线分部42,第二加热走线5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和至少一个第四走线分部52,且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同层并排设置,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同层并排设置时,可选地,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绝缘设置,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绝缘设置。由于第二走线分部42与第一走线分部41的延伸方向相交,因而与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相交,当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同层并排设置时,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需绝缘设置,同理,由于第四走线分部52与第三走线分部51的延伸方向相交,因而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交,当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16同层并排设置时,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需绝缘设置,以保证显示功能和加热功能的独立进行。

当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同层并排设置,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16同层并排设置时,若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交叠,可选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异层设置;若沿垂直于阵列基板的方向,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交叠,可选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异层设置。如此设置,可保证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相互绝缘,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相互绝缘。

示例性的,图9是图8中Z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沿扫描线15的延伸方向(如第二方向D2),显示区AA外围的非显示区NA内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7,栅极驱动电路7包括多个级联设置的移位寄存单元VSR,移位寄存单元VSR与扫描线15电连接,各级移位寄存单元VSR可依次向对应的扫描线15输出扫描使能信号,以实现逐行扫描薄膜晶体管,从而可将数据电压逐行写入各像素电极,完成显示驱动。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扫描线15的相对两侧的非显示区NA内均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7,如此,可实现双边驱动,改善扫描线15上扫描使能信号的均一性。在此情况下,扫描线15需延伸至两侧的非显示区NA内,当第一走线分部41与扫描线15同层并列设置时,可设置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异层设置,以使第二走线分部42和扫描线15相互绝缘。此时,第二走线分部42与第一走线分部41可以通过过孔电连接。示例性的,参照图9,第二走线分部42可与数据线16同层设置(俯视图中相同填充方式表示相同膜层),并通过过孔与第一走线分部41电连接,以保证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相互绝缘。

此外,图10是图8中Z区域的另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单边驱动,即只在扫描线15的其中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设置栅极驱动电路,如此,扫描线15远离栅极驱动电路7的一端可以截止于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的边缘附近(允许一定的误差),如此,有利于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在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上互不交叠,即使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同层设置,也有足够的空间保证二者绝缘,制备更加工艺简单。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二走线分部42可同层设置,且与扫描线位于不同的膜层,如此,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互不冲突,同样可以保证第一加热走线4和扫描线15的相互独立。

同理,当第三走线分部51与数据线16的延伸方向相同时,对于第二加热走线5和数据线16,若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存在冲突,也可将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异层设置,以保正第二加热走线5与数据线16的相互独立。示例性的,图10仅以第二加热走线5包括一个第四走线分部52为例进行示意,此时,数据线16的一端可截止于显示区AA与非显示区NA的边缘附近,第三走线分部51和第四走线分部52均可与数据线16同层绝缘设置。

参照图9和图10,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之间包括至少一条扫描线15;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16。

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不限于同一条第一加热走线4中的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相邻两条第一加热走线4的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之间也可包括至少一条扫描线15,同理,同一条第二加热走线5中的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可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16,相邻两条第二加热走线5中的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也可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16,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之间包括至少一条扫描线15,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线16,相比于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之间没有扫描线,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之间没有数据线而言,可使第一加热走线4的主要加热部分(即第一走线分部41)以及第二加热走线5的主要加热部分(即第三走线分部52)较为分散的均匀铺设于显示区AA内,有利于保证加热效果。

参照图8,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可选第二走线分部42和第四走线分部52均位于非显示区NA。第二走线分部42作为相邻两个第一走线分部41的连接部分,第四走线分部52作为相邻两个第三走线分部51的连接部分,将其设置于非显示区NA,使显示区AA保留对液晶加热起主要作用的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三走线分部51,有利于保证显示区AA内不同位置的加热点位对应的加热走线布局一致,在进行整体性加热时,有利于保证显示区的加热均一性;此外,此设置方式还便于第二走线分部42与扫描线15的绝缘设置,第四走线分部52与数据线16的绝缘设置。

参照图2或图8,非显示区NA包括多组焊盘,每组焊盘包括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上施加不同的电压;第一加热走线4包括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第一端401与第一焊盘81电连接,第二端402与第二焊盘82电连接;第二加热走线5包括第三端501和第四端502,第三端501与第一焊盘81电连接,第四端502与第二焊盘82电连接。通过将一条第一加热走线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电连接,将一条第二加热走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电连接,并在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上施加不同的电压,从而在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走线5上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热量,实现加热功能。各组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之间的电压差可独立调整,具体可以根据对应加热走线所需加热功率确定。

参照图8,可选地,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三端501和第四端50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对比图2,相比于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位于显示区AA的相对两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三端501和第四端502位于显示区AA的相对两侧的非显示区NA内,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三端501和第四端50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可使第一加热走线4对应的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使第二加热走线5对应的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位于显示区AA同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从而有利于焊盘与驱动芯片的电连接,避免显示区的不同侧的非显示区均需对应设置驱动芯片,减少驱动芯片的设置数量,节省成本。

继续参照图8,可选地,第一端401和第二端402位于沿第二方向D2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三端501和第四端502位于沿第一方向D1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如此设置,可使第一加热走线4对应的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位于沿第二方向D2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使第二加热走线5对应的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位于沿第一方向D1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相比于所有第一焊盘81和第二焊盘82均位于显示区AA某一侧的非显示区NA(例如显示区AA下方的非显示区NA)内而言,可以减少第一加热走线4或第二加热走线5在非显示区NA内的绕线,从而可以减少功耗浪费。

可选地,第一加热走线4为金属走线,第二加热走线5为金属走线。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好,可以选用金属材料(例如钛、镍、银)制备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

参照图7,对置基板包括第二衬底21以及位于第二衬底21靠近液晶层3一侧的多个色阻单元22(例如红色色阻单元、绿色色阻单元和蓝色色阻单元),相邻色阻单元22之间具有遮光结构23,不同颜色的色阻单元可使不同颜色的光透过,实现彩色显示,而遮光结构23则可以防止不同子像素间的光串扰,同时还可遮挡薄膜晶体管、扫描线和数据线等结构的反光,改善视觉效果。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对置基板的遮光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T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图11和图12所示,遮光结构23呈网格状,当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采用金属材料时,可选地,沿垂直于阵列基板1的方向,至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内的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位于遮光结构23的投影范围内。如此设置,可以利用遮光结构23遮挡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的反光,降低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此外,设置至少显示区内的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位于遮光结构的投影范围内,还可以降低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对显示光线(显示光线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影响,保证显示光线的透过率。示例性的,第一加热走线4的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二加热走线5的第三走线分部51位于显示区内,至少第一走线分部41和第三走线分部51被遮光结构23覆盖。可选地,遮光结构23的材料为黑色光学胶。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加热走线4为透明导电走线;第二加热走线5为透明导电走线。示例性的,透明导电走线的材料可以是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走线的透光率高,反光问题小,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备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时,显示区内的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可以被遮光结构覆盖,也可以存在不被遮光结构覆盖的部分,位置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00包括背光模组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背光模组200位于阵列基板1远离对置基板2的一侧。背光模组200用于为显示面板100提供显示光源,其具体结构可自行设置。由于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述显示面板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图13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用于控制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对显示面板进行加热,以实现对液晶层3的加热。示例性的,该控制方法可由驱动芯片执行。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确定显示面板的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

其中,待加热区域是指必须要加热的区域,非加热区域是指显示区内待加热区域以外的区域。非加热区域加热或不加热均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图1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加热区域分部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100的待加热区域例如是第一加热区域M1和第二加热区域M2,显示区AA内的其余区域则是非加热区域。

S102、根据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确定至少两种加热方式。

其中,每种加热方式包括一组各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第二加热走线5的加热功率。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均可用于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可以只通过第一加热走线4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也可以只通过第二加热走线5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还可以通过第一加热走线4和第二加热走线5共同实现对待加热区域的加热,因此,根据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可以确定至少两种加热方式。可以理解的,对于不同的加热方式,各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第二加热走线5的加热功率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每组加热方式可包括一组各第一加热走线4和各第二加热走线5的加热功率,按照各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向各加热走线提供相应的电流,即可达到对待加热区域的加热要求。

S103、从至少两种加热方式中确定一个最优加热方式,并根据最优加热方式中的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向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提供对应的电流。

其中,最优加热方式即S102得出的至少两种加热方式中满足某些设定条件的最优选的加热方式。可选地,为达到低功耗的目的,可选最优加热方式满足如下条件:各第一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以及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之和最小,即总功耗最小。在确定最优加热方式后,即可根据该最优加热方式中的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向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提供对应的电流,实现对待加热区域的加热。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确定显示面板的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并根据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确定至少两种加热方式,再从至少两种加热方式中确定一个最优加热方式,并根据最优加热方式中的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向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提供对应的电流,可以利用第一加热走线和第二加热走线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液晶层进行加热,避免只能对液晶层进行整体性加热,可控性较高,且能够减少功耗浪费。

参照图15,第一加热层包括M条第一加热走线4,第二加热层包括N条第二加热走线5,一条第一加热走线4和一条第二加热走线4的交叠区域构成一个加热点位P。示例性的,图15以第一加热层包括3条第一加热走线,即第一加热走线4-1、第一加热走线4-2和第一加热走线4-3,第二加热层包括5条第二加热走线,即第二加热走线5-1、第二加热走线5-2、第二加热走线5-3、第二加热走线5-4和第二加热走线5-5为例进行示意。其中,第一加热走线4-2和第二加热走线5-1的交叠区域可构成加热点位P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最优加热方式还满足如下条件: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加热点位中,加热功率不为零的加热点位的数量最少;或者,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加热点位中,加热功率不为零的加热点位的加热功率之和最小。

具体的,从图15可以看出,非加热区域与待加热区域可能存在加热走线(第一加热走线4和/或第二加热走线5)的共用,换句话说,在利用第一加热走线4和/或第二加热走线5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时,可能也会对一些非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引起一定的功耗浪费,加热过度时可能还会对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总功耗较小的同时,非加热区域的加热功率越小越好,或者非加热区域内实际上被加热的加热点位的数量越少越好,如此,既可以减少功耗浪费,又可以避免非加热区域被过度加热,有利于保证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加热点位的加热功率B以及该加热点位对应的第一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X和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Y满足B=X/N+Y/M,例如,加热点位P

可选地,根据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确定至少两种加热方式(S102),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待加热区域对应的加热点位,并根据待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确定待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功率关系式;

b)确定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加热点位,并根据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确定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功率关系式;

c)根据各加热点位的功率关系式计算各第一加热走线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的多组解;每组解对应一种加热方式。

可以理解的,功率关系式含有上述未知数X和Y,根据各加热点位的功率关系式构成的方程组,可以得到多组解,每组解包括一组各第一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和各第二加热走线的加热功率,即每组解对应一种加热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待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由于非加热区域加热或不加热均可,因此可以对非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不作具体的数值限定或数值范围限定,只根据待加热区域对应的各加热点位的功率关系式得到多组解,再从中选出最优解,以减少计算量。

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为一定值Q,功率关系式为X/N+Y/M=Q。通过设置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为定值,计算量相对较少,效率高。示例性的,以图15所示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为例,各加热点位对应的功率关系式所构成的方程组如下:

如上所述,各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可不尽相同,示例性的,参照图15,对于待加热区域内的加热点位P

对于非加热区域内的加热点位所对应的目标加热功率,可以暂时不做具体数值限定,如此可以减少计算量,在最终确定最优加热方式时参考非加热区域的加热点位的加热情况选出最优加热方式,以确保功耗浪费最少即可。下面以Q

将Q

第一组解为

以上述两组解为例,第一组解的对应的总功耗为∑X+∑Y=X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选地,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介于Z和R之间,Z<R,功率关系式为Z≤X/N+Y/M≤R。根据上文解释可知,可选Z<R≤1,以降低计算难度。可以理解的,对于待加热区域的加热点位和非加热区域的加热点位,Z和R均代表不同的数值。示例性的,对于待加热区域的加热点位,其目标加热功率可介于0.8和1之间,对于非加热区域的加热点位,其目标加热功率可介于0和0.6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此数值范围仅为示例,并非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热点位的目标加热功率介于某一范围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组解,从而可以在满足对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的同时,可以增加解的数量,进而有利于从中选出更优的解,确定最优的加热方式。

示例性的,以图15所示待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的分布为例,各加热点位对应的功率关系式所构成的不等式组可以为:

根据上述不等式组可以得到(X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一种显示装置的绑定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显示面板控制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面板驱动控制方法
  • 显示面板控制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显示面板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59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