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23


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无人机已采用防水胶、防水密封圈、ES672防水泄压膜及结构设计防水,国内的防水无人机一般是IP67或IP68级防水标准,也就是指1米水深浸泡30分钟以上都不会进水,即无人机在落水后快速找回,仍可以进行使用,

我国公开号为CN108860633B的发明专利“一种电量耗完坠落时自动开启气囊的无人机”,能够在电量耗完坠落是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体积膨胀,气囊不仅能够降低下落速度,还能够使得无人机浮在水面,便于找回无人机,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气囊在膨胀时,气囊需要通过椭圆孔伸出,但是折叠状态的气囊膨胀时是无规律的,会出现气囊体积膨胀已大于椭圆孔无法伸出的问题,使得气囊无法顺利展开,若掉落在水中,气囊未能顺利展开,无人机会下沉使得找回过程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折叠状态的气囊充气时体积是无规律膨胀的,会导致气囊无法伸出椭圆孔顺利展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包括:顶部凹陷有安装凹槽的无人机本体、安装在安装凹槽内的气囊和一对呈相对状态设置且均安装在安装凹槽侧壁上的盖板单元;

所述盖板单元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与安装凹槽顶部敞口铰接的盖板、贴合固定安装在盖板靠近安装凹槽一侧且长度方向与第一铰接轴长度方向垂直的导向座、安装在安装凹槽底部且靠近第一铰接轴设置的铰接座、与铰接座铰接的连接臂和用于推动连接臂靠近安装凹槽底部转动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导向座上凹陷有同长度方向的第一条形滑槽,所述连接臂远离铰接座的端部安装有滑动穿过第一条形滑槽的第一导向栓,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能与盖板相抵触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导向座上凹陷有同长度方向且长度为第一条形滑槽长度六分之一的第二条形滑槽,所述第二条形滑槽靠近第一铰接轴的端部通过连接滑槽与第一条形滑槽连通,第二条形滑槽位于第一条形滑槽远离盖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上通过与第一铰接轴平行的第二铰接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滑动穿过第一条形滑槽的第二导向栓,所述第二导向栓位于第一导向栓靠近第一铰接轴的一侧,所述连接臂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连接杆转动以带动第二导向栓远离第一导向栓转动的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导向座远离盖板的一侧凹陷有与第二条形滑槽连接的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与导向座靠近第一铰接轴的端部连通,所述导向座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复位机构;

所述辅助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导向座上且穿过避让通槽的与第一铰接轴平行的第三铰接轴、弯折处与第三铰接轴铰接的弯折臂和用于推动弯折臂远离第一条形滑槽转动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铰接轴位于第二条形滑槽靠近第一铰接轴的一侧,所述弯折臂的端部能抵触在第二条形滑槽靠近第一条形滑槽的侧壁上;

所述导向座上还固定安装有能在盖板盖合时自动解锁的限位机构,所述弯折臂与第二条形滑槽靠近第一条形滑槽的侧壁接触时与限位机构卡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座远离第一铰接轴的端部凹陷有同长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二条形滑槽连通的第一滑槽和同长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一条形滑槽远离第一铰接轴端部连通的第二滑槽;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穿过第一滑槽且能与弯折臂接触的第一滑杆、滑动穿过第二滑槽且能与第一导向栓接触的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杆远离第一铰接轴端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滑杆远离第一铰接轴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和安装在导向座上用于推动第一滑杆靠近第二条形滑槽滑动的第四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安装在铰接座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座和连接臂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导向栓的端部延长有同长度方向的延长部,所述连接臂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铰接轴同轴线设置且滑动穿过延长部的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套设第一弧形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臂和延长部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弯折臂远离第二条形滑槽的端部向外穿出避让通槽,所述导向座靠近第一铰接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铰接轴同轴线设置且滑动穿过弯折臂穿出避让通槽端部的第二弧形杆,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套设在第二弧形杆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弯折臂和限位座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二条形滑槽端部成型有阶梯凹槽,所述第一滑杆上凸出有与阶梯凹槽内壁滑动接触的凸缘部,所述导向座上固定安装有遮盖在阶梯凹槽上的端盖,所述第一滑杆滑动穿过端盖,所述第四弹性件为套设在第一滑杆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缘部和端盖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盖板远离导向座的一侧上成型异形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其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其一,气囊体积在膨胀时,气囊会推动盖板转动,带动第一导向栓在第一条形滑槽内靠近第一铰接轴滑动,使得盖板打开,气囊超过三分之二的体积位于安装凹槽外,在气囊体积无规则膨胀下,气囊能够顺利完成充气膨胀;

其二,在收回无人机后,气囊膨胀并未对盖板造成损伤,将气囊放气后折叠放入安装凹槽内,第一弹性件可推动连接臂靠近安装凹槽底部转动,使得盖板盖合在安装凹槽的敞口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盖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图3中沿A视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盖板单元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的盖板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凹槽;2、无人机本体;3、气囊;4、第一铰接轴;5、盖板;6、导向座;7、铰接座;8、连接臂;9、第一条形滑槽;10、第一导向栓;11、限位块;12、第二条形滑槽;13、第二铰接轴;14、连接杆;15、第二导向栓;16、第二弹性件;17、避让通槽;18、第三铰接轴;19、弯折臂;20、第三弹性件;21、第一滑杆;22、第二滑杆;23、连接件;24、第四弹性件;25、第一弧形杆;26、限位座;27、第二弧形杆;28、阶梯凹槽;29、凸缘部;30、端盖;31、异形凹槽;32、第一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防落水无人机气囊口盖分离机构,包括:顶部凹陷有安装凹槽1的无人机本体2、安装在安装凹槽1内的气囊3和一对呈相对状态设置且均安装在安装凹槽1侧壁上的盖板单元;

所述盖板单元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4与安装凹槽1顶部敞口铰接的盖板5、贴合固定安装在盖板5靠近安装凹槽1一侧且长度方向与第一铰接轴4长度方向垂直的导向座6、安装在安装凹槽1底部且靠近第一铰接轴4设置的铰接座7、与铰接座7铰接的连接臂8和用于推动连接臂8靠近安装凹槽1底部转动的第一弹性件32,所述导向座6上凹陷有同长度方向的第一条形滑槽9,所述连接臂8远离铰接座7的端部安装有滑动穿过第一条形滑槽9的第一导向栓10,所述安装凹槽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能与盖板5相抵触的限位块11。

无人机本体2内安装有与气囊3连接的自动开启单元,自动开启单元可在无人机主体电量耗完坠落时对气囊3进行充气,公开号为CN108860633B的发明专利“一种电量耗完坠落时自动开启气囊3的无人机”中已公开了具体工作原理,自动开启单元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发明中不再具体阐述。

自动开启单元对气囊3进行充气,气囊3充气后体积膨胀,会挤动盖板5围绕第一铰接轴4远离安装凹槽1转动,第一导向栓10在第一条形滑槽9内靠近第一铰接轴4滑动,使得气囊3超过三分之二的体积位于安装凹槽1外,即使落在水中,气囊3也能够浮在水面,利于找回,气囊3充气膨胀并不会对盖板5造成损伤;找回无人机后,对气囊3进行放气,拨开盖板5,将气囊3放置在安装凹槽1内,松开盖板5,第一弹性件32会推动连接臂8靠近安装凹槽1的底壁转动,第一导向栓10在第一条形滑槽9内远离第一铰接轴4滑动,会带动盖板5围绕第一铰接轴4转动盖合在安装凹槽1的开口处,盖板5会抵触在限位块11上,此时盖板5与无人机主体的上表面齐平。

因为无人机落水后浮在水面,利于找回,能够缩短无人机浸泡的时间,减小无人机进水的概率。

所述导向座6上凹陷有同长度方向且长度为第一条形滑槽9长度六分之一的第二条形滑槽12,所述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通过连接滑槽与第一条形滑槽9连通,第二条形滑槽12位于第一条形滑槽9远离盖板5的一侧。

气囊3在膨胀后会推动盖板5围绕第一铰接轴4转动,第一导向栓10会在第一条形滑槽9内靠近第一铰接轴4滑动,第一导向栓10会通过连接滑槽滑入第二条形滑槽12内,第一弹性件32会推动连接臂8靠近安装凹槽1的底部转动,即带动第一导向栓10靠近第二条形滑槽12滑动,使得第一导向栓10卡在第二条形滑槽12远离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盖板5就会处于打开状态,盖板5就不会对气囊3产生挤压,利于气囊3充气膨胀。

所述连接臂8上通过与第一铰接轴4平行的第二铰接轴13铰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上安装有滑动穿过第一条形滑槽9的第二导向栓15,所述第二导向栓15位于第一导向栓10靠近第一铰接轴4的一侧,所述连接臂8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连接杆14转动以带动第二导向栓15远离第一导向栓10转动的第二弹性件16。

在气囊3膨胀,盖板5打开时,第一导向栓10移动至连接滑槽内,第一导向栓10也有几率再次移动至第一条形滑槽9内,存在不稳定因素,此时盖板5打开的状态就无法被固定住。

因此设置第二导向栓15、第二弹性件16和连接杆14,在第二弹性件16的作用下,第二导向栓15会始终与第一条形滑槽9远离盖板5的侧壁相抵触,气囊3在充气后推动盖板5转动时,第一导向栓10和第二导向栓15在第一条形滑槽9内均靠近第一铰接轴4,在第一导向栓10还在第一条形滑槽9时,第二条形滑槽12就会移动至连接滑槽处,第二弹性件16会推动连接杆14围绕第二铰接轴13转动,使得第二导向栓15移动至第二条形滑槽12内,第一导向栓10仍然在第一条形滑槽9内滑动但并不会滑入连接滑槽内,因此第二导向栓15必然会卡入第二条形滑槽12,使得盖板5打开的状态固定住。

需要将打开的盖板5盖合在安装凹槽1上时,将第二导向栓15从第二条形滑槽12拨入第一条形滑槽9内,再松开盖板5,第一弹性件32会推动连接臂8转动,从而带动盖板5盖合在安装凹槽1的敞口处。

所述导向座6远离盖板5的一侧凹陷有与第二条形滑槽12连接的避让通槽17,所述避让通槽17与导向座6靠近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连通,所述导向座6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复位机构;

所述辅助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导向座6上且穿过避让通槽17的与第一铰接轴4平行的第三铰接轴18、弯折处与第三铰接轴18铰接的弯折臂19和用于推动弯折臂19远离第一条形滑槽9转动的第三弹性件20,所述第三铰接轴18位于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第一铰接轴4的一侧,所述弯折臂19的端部能抵触在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第一条形滑槽9的侧壁上;

所述导向座6上还固定安装有能在盖板5盖合时自动解锁的限位机构,所述弯折臂19与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第一条形滑槽9的侧壁接触时与限位机构卡接。

在盖板5打开时,第二导向栓15会滑动卡入第二条形滑槽12远离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处,将第二导向栓15拨入第一条形滑槽9内,需要立即盖合上盖板5,否则盖板5会围绕第一铰接轴4晃动,第二导向栓15有几率会再次滑动卡入第二条形滑槽12内,例如发现气囊3没有折叠好时,或者气囊3的一部分卡入铰接处时,都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此时盖板5就不能盖合。

再将第二导向栓15拨至第一条形滑槽9内时,转动弯折臂19,使得弯折臂19的一端抵触在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第一条形滑槽9的侧壁上,将第一条形滑槽9和第二条形滑槽12之间隔开,再通过限位机构限制住弯折臂19无法恢复原位,此时第二导向栓15从第一条形滑槽9内滑出后只会与弯折臂19接触,即第二导向栓15无法被卡住,盖板5此时可任意转动。

在操作完成后,盖合上盖板5,在盖板5盖合时限位机构会自动解锁,第三弹性件20会围绕弯折臂19围绕第三铰接轴18远离第一条形滑槽9转动,使得弯折臂19与第二条形滑槽12侧壁接触的端部转动至避让通槽17内,在下次气囊3推动盖板5转动时,第二导向栓15可卡入第二条形滑槽12内。

所述导向座6远离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凹陷有同长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二条形滑槽12连通的第一滑槽和同长度方向设置且与第一条形滑槽9远离第一铰接轴4端部连通的第二滑槽;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穿过第一滑槽且能与弯折臂19接触的第一滑杆21、滑动穿过第二滑槽且能与第一导向栓10接触的第二滑杆22、与第一滑杆21远离第一铰接轴4端部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滑杆22远离第一铰接轴4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件23和安装在导向座6上用于推动第一滑杆21靠近第二条形滑槽12滑动的第四弹性件24。

需要转动弯折臂19使得端部与第二条形滑槽12的内壁接触时,先拉动连接件23,带动第一滑杆21和第二滑杆22滑动,使得第一滑杆21远离连接件23的端部与弯折臂19的端部错位,再拨动弯折臂19使得端部与第二条形滑槽12靠近盖板5的侧壁接触,松开连接件23,第四弹性件24会推动第一滑杆21靠近第一铰接轴4滑动,使得第一滑杆21的端部与弯折臂19端部远离盖板5的一侧接触,第一滑杆21的端部能够阻碍弯折臂19恢复原位,第一滑杆21也会通过连接件23带动第二滑杆22滑动,此时第二导向栓15就无法卡入第二条形滑槽12内。

在盖板5盖合时,第一导向栓10和第二导向栓15均会靠近第一条形滑槽9远离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滑动,在第一导向栓10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9远离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时,第一导向栓10会推动第二滑杆22滑动,第二滑杆22通过连接件23带动第一滑杆21远离弯折臂19滑动,此时弯折臂19没有第一滑杆21的阻碍,第三弹性件20就会推动弯折臂19转动恢复原位。

所述第一弹性件32为安装在铰接座7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铰接座7和连接臂8相抵触。

所述连接杆14远离第二导向栓15的端部延长有同长度方向的延长部,所述连接臂8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铰接轴13同轴线设置且滑动穿过延长部的第一弧形杆25,所述第二弹性件16为套设第一弧形杆25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臂8和延长部相抵触。

第一弹簧通过推动延长部带动连接杆14围绕第二铰接轴13转动。

所述弯折臂19远离第二条形滑槽12的端部向外穿出避让通槽17,所述导向座6靠近第一铰接轴4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座26,所述限位座26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三铰接轴18同轴线设置且滑动穿过弯折臂19穿出避让通槽17端部的第二弧形杆27,所述第三弹性件20为套设在第二弧形杆27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弯折臂19和限位座26相抵触。

所述第一滑槽远离第二条形滑槽12端部成型有阶梯凹槽28,所述第一滑杆21上凸出有与阶梯凹槽28内壁滑动接触的凸缘部29,所述导向座6上固定安装有遮盖在阶梯凹槽28上的端盖30,所述第一滑杆21滑动穿过端盖30,所述第四弹性件24为套设在第一滑杆21上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缘部29和端盖30相抵触。

第三弹簧通过推动凸缘部29来推动第一滑杆21靠近第二条形滑槽12滑动。

所述盖板5远离导向座6的一侧上成型异形凹槽31,异形凹槽31便于人工施力以拨开盖板5。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分类

0612011654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