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加载在输送装置上的系统和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40:06


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加载在输送装置上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必须将诸如支架或包括支架的人造心脏瓣膜之类的可自扩张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以便被输送到体内它们将发挥其功能的位置。

US2007/0239271A1描述了一种用于将替换瓣膜假体加载到微创输送系统(比如输送导管)上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限定锥形表面的一个或多个截头圆锥形壳体。US2007/0239271A1的假体可沿锥形表面移动以压缩假体。其中还描述了加载替换瓣膜假体的方法。

用于将这种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多种系统以及其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然而,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更好的系统和方法,其允许单个人加载可自扩张装置,其中降低在加载期间损坏假体装置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附加权利要求(即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提供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将自扩张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加载系统,所述加载系统包括:

i.压缩构件,其包括具有锥形内表面的室,该锥形内表面沿着纵向轴线从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远端延伸到具有小于该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远端;

ii.支撑构件,其配置成可释放地附接到压缩构件的远侧;

iii.张开构件;以及

iv.收缩构件;

其中,所述压缩构件(或更具体地,所述压缩构件的锥形室)的第二端具有开口,其尺寸设计成可滑动地容纳所述收缩构件的第一远端;

其中,所述压缩构件和收缩构件配置成可直接地或通过间隔件元件可释放地附接到彼此;

其中,用于在所述压缩构件和收缩构件之间可释放附接的装置配置成提供这两个构件相对于彼此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附接位置沿纵向轴线相对彼此偏移。

该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压缩构件和收缩构件可以在相对彼此的两个不同位置直接地或者通过间隔件元件的中介而附接到彼此。这与早期的系统相反,其中两个元件相对于彼此的单个固定位置是可能的。这是有利的,因为发明人发现,在加载过程的不同阶段,两个元件的不同相对位置提供最佳处理,其中降低了对假体装置的损坏的风险。

自扩张假体装置和其将被加载到其中的输送装置也可以是加载系统的一部分。

有利地,在压缩构件和收缩构件之间的第一附接位置(直接地或通过间隔件元件),收缩构件的远端沿纵向轴线L相对于压缩构件的锥形内表面的第二端向远侧定位,在第二附接位置,收缩构件的远端沿纵向轴线L与收缩构件的锥形内表面的第二端重合或位于其近侧。在第一附接位置,加载系统为假体装置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系统提供了最佳配置。这是由于以下事实:收缩构件的远端延伸到压缩构件的锥形室中,从而当该假体装置定位在内部并通过支撑构件锁定到压缩构件中时进一步减小了假体装置的远端的直径。这确保了输送装置的护套的远端可以安全地在输送装置的保持构件和假体装置的保持器上滑动,而不会对假体装置或护套的远端造成任何损害。在第二附接位置,收缩构件不延伸到压缩构件的锥形室中。这种配置确保当将假体装置拉入到收缩构件中时,假体装置不暴露于收缩构件的远端边缘,因此降低了在将假体装置拉入收缩构件时损坏假体装置的风险。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解释这两个位置的优点。

压缩构件的第一(远端)和第二(近端)开口是分别优选地沿着纵向轴线L重合或连接到压缩构件的室的第一(远端)和第二(近端)开口的开口。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纵向轴线L是延伸穿过加载装置、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的中心的轴线。术语远和近适用于以下不同元件。当涉及加载系统时,远侧或远端是沿着纵向轴线L朝向张开元件的侧或端。相反,近侧或近端沿着纵向轴线L朝向收缩元件。当按照惯例指代假体装置时,远侧或远端是指假体装置在植入状态下背离心脏的侧或端。相反,假体装置的近侧或近端是在植入状态下面向心脏的侧或端。例如,当假体装置是主动脉心脏瓣膜时,该装置的近端对应于心脏瓣膜装置的流入,其在植入状态下位于心室一侧,而远端是流出,其在植入状态下位于升主动脉中。当是指输送装置时,远端是假体装置被加载到其中的端部,而近端是任选地包括可以由操作者致动的手柄的端部。应当注意,取决于所应用的惯例,不同元件(加载装置、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的从远侧到近侧轴线方向可以指向相反的方向。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当提及元件沿着轴线L在远侧或近侧方向上的运动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运动通常是指为加载装置限定的轴线L。

压缩构件的室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适于容纳要被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假体装置的远端。支撑构件适于可释放地附接到压缩构件,使得假体装置可被捕获在压缩构件的室内。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压缩构件的锥形内表面,假体装置的远端径向收缩。

支撑构件包括通孔,其尺寸设置成可滑动地容纳张开构件的至少中空(圆柱形)构件(参见以下进一步细节)。优选地,支撑构件的径向外表面是圆形的。该规则外形状允许使用者容易地使支撑构件以及压缩构件和假体装置相对于输送装置旋转,以使假体装置的保持器容易地对准输送装置的保持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包括呈环形套环形状的容座,其配置成容纳假体装置的(近)端部。套环优选地位于支撑构件的近侧,并且优选地还定心于纵向轴线L上以提供用于将假体装置定位到支撑构件上的简便方法。在一甚至更有利的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包括环形套环形状的容座,其配置成在其从纵向轴线L径向延伸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个上接收假体装置的(近)端部。在该实施例中,每个相对侧上的套环配置成容纳不同尺寸的假体装置的(近)端部。也就是说,支撑构件的两个相对侧上的套环具有不同的尺寸(它们具有不同的直径)。这允许使用相同的加载系统将不同尺寸的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上。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通气孔,优选地多个通气孔。一个或多个通气孔配置成使得当两个构件可释放地彼此附接时被捕获在支撑构件与收缩构件之间的空气能够通过至少一个通气孔从两个构件之间形成的室逸出。当在将加载装置和输送装置的远端浸没在液体溶液中时执行部分该过程时,这特别有用(请参阅下文)。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允许确保一旦将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上,气泡就不会滞留在输送装置内。

在一实施例中,压缩构件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适于在加载过程期间视觉监视假体装置。这样的监视允许确保对加载过程的更好控制,因此降低损坏假体装置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加载系统包括间隔件元件。间隔件元件优选地具有细长形状,其具有沿纵向轴线L延伸的通孔。其优选地相对于压缩构件沿纵向轴线L向近侧延伸,并且包括在压缩构件的第二(近侧)开口附近的开口,其配置成可滑动地接收收缩元件。当支撑构件可释放地附接到压缩构件时,间隔件元件中的开口优选地在纵向轴线L上与压缩构件的第二(近侧)开口以及支撑构件的通孔的中心对准。这种对准配置的优点在于,当收缩构件与压缩构件和间隔件元件相互作用时,收缩构件在纵向轴线L上对准,从而允许防止在加载过程期间通过弯曲可能对假体装置造成的损坏。

间隔件元件优选地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或包括至少一个开口,以便适于视觉监视加载过程,更具体地,监视假体装置的保持器与输送装置的保持构件的对准。具体地,它允许监视保持器与保持构件上的凹部的对准。间隔件元件优选地可相对于压缩构件(且因此还相对于支撑构件和包含在压缩构件与支撑构件之间的假体装置)绕纵向轴线L旋转。当间隔件元件包括适于视觉监视加载过程的至少一个开口时,该实施例是特别有利的。以这种方式,间隔件元件可以旋转以为操作者提供更好的可见度,以将假体装置附接到输送系统。这允许提高保持器和保持元件的对准的速度和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间隔件元件在其径向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上包括平坦表面。间隔件元件的外轮廓的平坦表面布置成使得当加载系统搁置在诸如桌子的平坦表面上时,其所搁置的平坦表面与间隔件元件的平坦表面相互作用。这种布置防止加载系统从平坦表面滚落,并且提供了易于处理的系统,因为当将加载系统放到例如手术台上时,加载系统不会无意间作用。优选地,间隔件元件的径向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多个平坦表面。最优选地,间隔件元件的径向外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六边形或八边形形状。这种布置在间隔件元件上提供了另外的平坦表面,这进一步改善了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张开构件包括中空构件。该中空构件优选地包括(基本)圆柱形部分。中空构件的外径尺寸设计成当假体装置位于压缩构件的锥形室内时与假体装置(的远侧部分)的内表面相互作用,从而可逆地将位于假体装置的远端(或朝向其)的至少两个保持器沿周向方向彼此推开。张开构件的中空构件的内径配置成可滑动地接收假体装置将被加载到的输送装置的远端。

加载系统的张开构件和支撑构件优选地适于通过可释放附接装置附接到彼此。至少一个可释放附接装置优选是弹簧锁或形状配合的摩擦附接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除了中空构件之外,张开构件还包括保持器构件以及位于保持器构件和中空圆柱形构件之间的偏置元件(优选地弹簧),其中保持器构件包括适于搁置在加载基座的远侧上的表面,并且偏置元件放置成相对于保持器构件沿着纵向轴线向远侧偏置中空构件。这种布置允许更好地控制张开过程,因为张开构件的中空构件不必在保持器和保持构件彼此对准时由操作者沿远侧方向手动拉回,而是在由操作者施加到张开构件的保持构件上的压力被释放时被自动推回。然后释放压力,假体装置的保持器因此在径向方向上自动朝向彼此移动,以便与输送装置的保持元件相互作用。应当注意,中空构件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只要它适于在假体装置被支撑构件保持在压缩构件中时将假体装置的保持器彼此推开。

在一实施例中,加载系统还包括反射构件(例如镜子),其放置成允许从执行加载过程的操作者否则将不可见的位置监视将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因此,该附加元件允许操作者更有效地执行加载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收缩构件至少部分地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允许操作者监视加载过程。更具体地,当收缩构件的至少远侧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时,操作者可以监视在加载过程中被拉入收缩构件中的假体装置没有被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加载系统还包括止动件元件。止动件元件优选地附接到压缩构件或间隔件元件,并包括诸如线的柔性部分。止动件元件的柔性部分的长度使得当在将输送装置的远端插入加载装置中(在收缩构件的近端直接地或在输送装置的外护套上的预定位置(例如标记)处)时止动件元件的一部分(比如柔性部分的远端或可选地手柄)抵靠在输送装置的外护套上时,止动件元件的柔性部分在已经达到已将假体装置充分拉入收缩部件的位置时被拉伸至其最大容量。因此,止动件元件被设计成使得其向操作者指示假体装置已经被充分拉入收缩构件的位置,使得输送装置的护套的远端可以在假体装置上滑动而不会损坏护套的远端或假体装置。结果,止动件元件提供了简化的加载过程,因为操作者在此过程的该阶段不必视觉检查加载装置本身。

在一实施例中,收缩构件具有内腔,其内径构造成容纳处于压缩状态的假体装置。压缩状态是假体装置的状态,其中其直径减小,使得输送装置的护套的远端可以在假体装置上滑动而不会损坏护套的远端或假体装置。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输送装置是这样的装置,其包括具有远端的轴、附接到轴(或形成轴的整体部分)的保持元件、适于容纳限定在轴的远端和保持元件之间的假体装置的隔室以及可在完全覆盖隔室的闭合位置和未覆盖隔室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远侧护套。优选地,输送装置还包括手柄,轴和护套附接到该手柄。护套优选地配置为通过手柄上的致动元件相对于轴和手柄轴向可移动。

保持元件优选地配置为具有适于容纳假体装置的保持器的凹部的元件。保持元件(或更具体地凹部)与保持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假体装置到输送装置的可释放附接装置。通过使输送系统的护套的远端在保持元件和保持器上向远侧移动,使得独立于存在加载系统(或至少压缩构件、收缩构件和支撑基座)而进行该可释放附接。因此,保持元件、保持器和输送装置的护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提供可释放附接装置。

输送装置的手柄优选地包括标记,其指示致动元件相对于手柄的位置,其中护套的远端覆盖轴的保持元件。因此,该标记指示假体装置何时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操作者不需要观察轴的远端的前进就可以知道何时达到可释放附接状态。当同时必须致动手柄的致动元件时,这确实可能是困难的。

假体装置优选地是可自扩张的。它优选地包括由诸如镍钛诺的可自扩张材料制成的支架。假体装置在其远端或附近包括至少两个(最好是3个)保持器。装置的保持器配置成装配到输送装置的保持元件的凹部中,使得当它们被输送装置的护套覆盖时,假体装置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对于某些假体装置设计,对于不包含保持器的远端,也有必要用输送装置的护套覆盖,以使假体装置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保持器可以例如具有孔眼的形状,该孔眼适于装配到输送装置的保持构件的凹部中。

假体装置优选具有扩张和收缩状态。假体装置优选是带支架的人造心脏瓣膜。与裸支架的加载相比,将带支架的人工心脏瓣膜加载到输送装置中是特殊的挑战。实际上,由于存在通常由诸如心包的组织制成的功能元件(心脏瓣膜本身),这种假体装置更易于在加载期间被损坏。该功能元件通常通过结附接到支架。本公开的加载系统特别好地适于带支架的人工心脏瓣膜的加载,因为其由于其在收缩构件和压缩构件之间的两个不同附接位置(直接地或通过间隔构件)提供了将心脏瓣膜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更为温和的方式。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方法,输送装置包括具有远端的轴、附接到轴的保持元件、适于容纳限定在轴的远端和保持元件之间的假体装置的隔室以及可在完全覆盖隔室的闭合位置和未覆盖隔室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远侧护套,假体装置包括支架和在其远端或附近的至少两个保持器并且具有扩张和收缩状态。

该方法优选地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加载系统,并且包括以下步骤:

i.使收缩构件与输送装置的远端接合(优选通过使收缩构件在输送装置的远端上滑动);

ii.向近侧移动输送装置的远侧护套,以露出保持元件;

iii.将假体装置的近端放置在支撑构件上并且将压缩构件放置在支撑构件上,以便将假体装置封闭在压缩构件的锥形室内,从而压缩假体装置的远端;

iv.用张开构件的中空构件将容纳在压缩构件中的假体装置的保持器沿径向方向推开;

v.将输送装置的轴的远端插入穿过压缩室的第二(近侧)开口并且穿过假体装置的内腔(和张开构件的中空构件),以便对准假体装置的保持器和输送装置的保持元件;

vi.在远侧方向上(沿纵向轴线L)抽出张开构件的中空构件,使得假体装置的保持器与输送装置的保持元件接合;

vii.将收缩构件向远侧滑动到第一附接位置;

viii.向远侧滑动输送装置的远侧护套,以覆盖保持元件(从而在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提供可释放附接);

ix.将收缩构件向近侧滑动到第二附接位置;

x.将假体装置拉入收缩构件的内腔;

xi.通过将远侧护套滑动到闭合位置来闭合输送装置的隔室。

对于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不必严格按照该顺序执行所有步骤。某些步骤的顺序可以颠倒。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沿着纵向轴线L在近侧方向上拉动输送系统来执行将假体装置拉入收缩构件的内腔中的步骤。由于在此方法的该阶段,假体装置可释放地附接到假体装置,沿着纵向轴线L将输送装置拉入近侧方向将具有也将假体装置从压缩构件的室拉入收缩构件的内腔的作用。在优选实施例中,加载系统配置成使得在该步骤中向近侧拉动假体装置还将收缩构件从第一附接位置向近侧滑动到第二附接位置。即使操作者已经省略了将系统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的步骤,这也具有避免损坏假体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在将假体装置拉入收缩构件的步骤中,加载系统的包括假体装置的部分放置在0℃至15℃之间优选地2℃至8℃之间的温度下。例如,这可以通过将加载系统的相关部分浸入具有所需温度的盐溶液中来完成。在低温下执行该步骤的优点是,假体装置的支架的弹性降低,特别是如果支架由诸如镍钛诺的形状记忆材料制成时。这在执行减小将假体装置的直径以装配到收缩构件中的步骤的同时,减小了损坏假体装置的风险。

在一实施例中,当至少将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的远端浸没在液体溶液中优选地浸入盐溶液中时,执行至少步骤iv到xi。在这样的条件下执行这些步骤的优点是气泡不能被封闭在输送装置中。

步骤viii是指在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提供可释放附接。取决于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设计,输送装置的护套的远端可能还必须在不包括保持器的假体装置的另外的远端上滑动,以实现可释放附接。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向远侧致动(优选通过旋转)手柄的致动器来执行步骤viii,使得致动器的远端与手柄上的预定标记重合,该预定标记指示输送装置的护套的远端覆盖假体装置的保持元件且因此假体装置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的位置。因此,操作者无需在旋转手柄的致动器的同时视觉检查两个装置之间的可释放附接位置,这使得该过程更容易执行。

在一实施例中,在首先将止动件元件的一部分(例如手柄或柔性部分的端部)与输送装置并置在收缩构件的近端处或输送装置上的预定标记处之后,执行步骤x。止动件元件的与输送装置的一部分并置的部分通过可释放附接装置被附接到输送装置上的预定位置,或者被操作者保持在适当位置。然后通过沿相对于加载装置的近端方向拉动输送装置直至止动件元件的柔性部分被张紧,从而将假体装置拉入收缩构件。止动件元件设计成使得当止动件元件的柔性部分被张紧时,假体装置已经被拉到收缩构件中的程度足以使得输送装置的远侧护套可以在假体装置上滑动而没有任何损坏输送装置或假体的风险。以这种方式执行该步骤的优点在于,操作者无需目视检查假体是否已被充分拉入到收缩构件中,这使得加载过程更简单。

在该方法的上下文中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也适用于加载系统。类似地,在加载系统的上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也适用于该方法。

鉴于所有前述、下面的附图描述和附图,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文公开的所有实施例还可适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装置加载到输送装置中以经心尖地输送所述假体装置及其相应的方法。因此,技术人员知道为了将系统和相应的方法应用于经心尖的方法可能需要进行哪些调整。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可以最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部分中详述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加载系统的分解图。

图2是可以用本发明的加载系统加载到输送装置中的假体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输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示出了轴的一部分、具有凹部的保持构件和处于部分缩回配置的远端护套的一部分。

图4A-R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加载方法的一些步骤;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假体装置和压缩构件,并且示出了它们将如何相互作用。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压缩室内部的假体装置和输送装置的远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加载系统100的不同部件。加载系统100包括张开构件30、支撑构件20、压缩构件10、间隔件元件50、镜子60和收缩构件40。

张开构件30包括中空构件31、保持器构件32和偏置元件(未示出)。中空构件31通过偏置元件的作用在远侧方向上相对于保持器构件32偏置。支撑构件20包括套环21,其尺寸设置成接收要被加载到输送装置80中的假体装置70的近端。压缩构件10包括具有锥形内表面的室,该锥形内表面沿着纵向轴线L从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远端延伸到具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的第二远端(有关直径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图5)。压缩构件10和支撑构件20可以可释放地彼此附接,在这种情况下是通过卡扣配合附接装置。当彼此附接时,压缩构件10和支撑构件20形成室,该室能够封闭将被加载到输送装置80中的假体装置70。间隔件元件50附接在压缩构件10的近侧并包括附接装置51、52以及具有柔性元件54(例如线)和手柄53的止动件元件。加载系统100还包括收缩构件40,其包括管状收缩区域42和附接装置41。附接装置41、51和52协作以提供收缩构件40相对于间隔件元件50(且因此也相对于压缩构件10)的两个不同附接位置。放置镜子60以使操作者能够从通常不可见的角度观察加载过程,而无需旋转加载系统100。图1还限定了从远端D延伸到近端P的轴线L。

图2示出了可以通过加载系统100被加载到输送装置80中的假体装置70。假体装置70是人造支架心脏瓣膜。它包括支架73和功能元件75。支架包括远端72和近端76。支架的一些远端77包括保持器74,其在这种情况下是孔眼。图2还指示了纵向轴线l。应当注意,至少在这种情况下,纵向轴线1与图1和3的纵向轴线L对准,但是指向从远端到近端的相反方向。这是由于不同的注释约定。

图3示出了输送装置80的一部分。输送装置是导管,其具有外护套83、轴81、附接到轴81的保持构件82以及手柄90(在该图中未示出)。保持构件82包括适于容纳假体装置70的孔眼74的尺寸的凹部821。输送装置80在保持构件82、轴81的端部(其例如可被限定为鼻锥84(在该图中未示出))和护套83之间限定出隔室。

图4A-R示出了用于将假体装置70加载到输送装置80的隔室中的方法的不同步骤。

在图4A所示的步骤中,收缩构件40在近端方向上沿轴线L在输送装置80的远端上滑动。收缩构件40相对于输送装置80的相对运动由箭头指示。作为该步骤的结果,输送装置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收缩构件40的管状收缩区域42内。图4B示出了通过使护套83的端部向近侧滑动以使轴81的至少一部分露出来打开加载装置80的隔室的步骤。护套83相对于轴81的运动由箭头指示。该图还示出了输送装置的手柄90。手柄连接到轴81和护套83(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护套83相对于轴81的远侧运动是由致动器91相对于手柄90的旋转引起的。图4C表示护套83相对于轴沿近端方向缩回的程度。护套83的远端由虚线表示。通过使手柄90上的致动元件91相对于轴81朝近侧旋转超过标记92而使护套83缩回,从而使保持元件82露出其凹部821。

图4D示出了被加载到支撑构件20上的假体装置70。假体装置70的近端搁置在支撑构件20的一侧于配置为套环的容座21中。图4E示出了步骤的结果,其中支撑构件20和压缩构件10可释放地彼此附接以压缩假体装置70的远端。假体装置70位于压缩构件的室内。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在此配置中彼此紧密靠近,并从压缩构件10的近侧上的开口突出。该图还示出了间隔件元件50,其附接至压缩元件10。

图4F和4G示出张开步骤,其中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开以便允许与输送装置80的保持元件82相互作用。该步骤是通过将张开构件30的中空构件31穿过支撑构件20的槽孔并插入到锁定在压缩构件10内部的假体装置70的内腔中来执行的。张开构件30相对于加载装置100和假体装置70的其他部分的运动在图4F中由箭头指示。张开构件30的中空构件31和假体装置70的内腔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效果是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开。这导致在保持器74之间的间隙的打开,输送装置80的轴81的远侧末端84通过该间隙插入(参见图4G中的箭头)。如图4H所示,将输送装置80沿远侧方向插入直至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和保持构件82且更具体地是凹部821沿着纵向轴线L彼此重合的点。必要时,通过使假体装置70绕纵向轴线L旋转,保持器74和凹部821也沿着旋转轴线彼此对准。例如,这可以通过旋转支撑构件20来实现,这使得压缩构件10通过其可释放的附接装置旋转,并且继而还导致假体装置70旋转。该步骤可以通过使用反射构件60来辅助,该反射构件允许操作者监视保持器74和凹部821的对准,如果没有反射构件60,则凹部821对于操作者是不可见的。一旦保持器74和凹部821沿着纵向轴线L并且旋转地彼此对准,张开构件30的中空构件31就沿着轴线L向远侧移动。这具有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朝向彼此运动直至它们与输送装置80的保持构件82的凹部821相互作用的点的效果。

图4I至4L示出了收缩构件40沿着纵向轴线L向远侧滑动到第一位置的步骤,在该第一位置,间隔件元件50的可释放附接装置51和41与收缩构件40彼此相互作用以提供第一锁定位置(由图4J和4K中的虚线I指示)。在该位置,收缩构件40的管状收缩区域42的远端向远侧延伸超过压缩构件10的锥形室的近端。因此,假体装置70的远端被径向压缩,如图4K所示。该配置对于使输送装置80的护套83向远侧推进以覆盖保持构件82和保持器74的凹部821是理想的,如图4L所示(箭头指示护套83相对于加载装置100和假体装置70的运动)。假体装置70的远端确实压缩成从而避免对护套83的远端的损坏。通过以下事实进一步避免了对护套83的远端的损坏以及与假体装置70的最佳接合:在该位置,假体的不具有保持器的远端(端部77)也在该第一位置进一步朝向彼此压缩。这确保了当沿远端方向推进护套83时也可以捕获远端77,因为由端部77形成的圆的组合半径比护套83的半径小Y。护套8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相对于手柄90旋转致动器91(其附接到护套83,在该图中不可见)而向远侧推进。致动器91的位置因此被操作者相对于手柄90移动直至手柄上的预定标记92。预定标记92指示护套83的位置何时使得保持构件82的凹部821被护套83覆盖。这是假体装置通过护套83、保持构件82的凹部821和保持器74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的位置。

如图4L所示,一旦将假体装置70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则如图4M中的箭头所示,收缩构件40相对于压缩构件10沿近侧方向移动到由可释放锁定装置41和52限定的第二可释放附接位置(图4N中的位置II)。在该第二位置,管状收缩区域42的远端沿纵向轴线L与锥形内室的近端重合,如图4N所示。可替代地,管状收缩区域42的远端可近侧地定位在锥形内室的近端。这确保在将假体装置70拉入图4O和4P所示的管状收缩区域42的内腔的步骤中假体装置不会受到损坏。假体装置70确实不像在图4K所示的第一位置(位置I)的情况那样受到由收缩构件40的远端表示的锐角。锐角在图4K中由收缩构件40的远端与假体装置70之间的界面处的圆表示。

图4O和4P示出了将假体装置70拉入到收缩构件40的管状收缩区域42中,从而减小假体装置的直径以便装配在收缩区域42内部的步骤。如图4O所示,可以通过在相对于加载系统100的近端方向上拉动输送装置80(由该图中的箭头表示运动方向)来执行该步骤。这是可能的,因为在该方法的此刻,假体装置70可释放地附接到输送装置80,如图4L及该图的说明所示。图4P中的箭头示出了将假体装置70拉入管状收缩区域42中并由此减小假体装置的直径的相同运动。图4O还示出了可以如何使用具有手柄53和柔性元件54的止动件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在沿近侧方向拉动输送装置80之前,将止动件元件的手柄53与输送装置的轴83在收缩构件40的近端处并置。在输送装置80相对于加载装置100在近侧方向上的拉动运动期间,止动件元件的柔性部分54被张紧。当柔性部分54被张紧时,如图4O所示,输送装置80已经相对于加载装置100在近侧方向上被充分拉动,并且假体装置70搁置在管状收缩区域42中。操作者可以继续进行该方法的下一步骤而不必目视检查收缩构件40或假体装置70。

一旦假体装置70搁置在管状收缩区域42中,输送装置的护套83就相对于轴81和假体装置70向远侧移动,如图4Q中的箭头所示。可以通过使致动器91相对于输送装置80的手柄90进一步旋转来执行该运动。在该步骤中,闭合现在包括压缩的假体装置70的输送装置80的隔室。图4R示出了输送装置80的远端,在将其从加载系统100移除后,在加载过程结束时将假体装置70封闭在其隔室内。假体装置70现在可以被引入人体中并被输送到其将执行其功能的位置。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允许获得图4E所示的配置的步骤。仅示意性地示出了压缩构件10的锥形室和假体装置70。箭头指示在该步骤中压缩构件10和假体装置70的相对运动。图5还指示压缩构件10的锥形室的端部的第一和第二直径(d1,d2)。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也在图4G中描绘的步骤。仅示出了压缩构件10的锥形室、压缩构件10的室内的假体装置70以及输送装置80的远端,而没有护套83。在该步骤中,假体装置70大部分位于压缩构件40的锥形室内,使得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以及假体装置70的远端77从压缩构件的近端突出。假体装置70的保持器74在该状态下通过张开构件30(未示出)的中空构件31在径向方向上被推开,并且输送装置80的远端沿远端方向前进到保持器74之间的间隙中,如箭头所示。

相关技术
  • 用于将可自扩张假体加载在输送装置上的系统和方法
  • 用于将假体加载到递送系统上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25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