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08:35


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空心楼盖(板)技术作为建筑结构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基于其具有节约建筑材料、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减轻楼盖自重、空间的灵活性及人性化、真正意义上的平板、无须吊顶、优良的隔音效果、建筑节能效果好以及施工便捷等优势,更符合人性的高技术水平的结构体系,为建筑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根据空心楼盖(板)技术的特点,主肋梁一般需要利用梁跨进行变截面加固,多呈现出梁跨局部变截面的情况。目前,对于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模型构建,通常采用在计算机中建立主肋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为BIM),根据用户输入的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尺寸构造出正确的模型,所述的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梁跨变截面的宽出长度以及宽出宽度。其中,用户输入的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尺寸是用户从图纸中的标注信息获取到的,也有的是用户从图纸中量取到的。

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图纸中需要进行局部变截面的数量非常多,且大部分图纸中主肋梁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未标注具体尺寸。如果针对每个主肋梁梁跨都需要用户从图纸中量取局部变截面的尺寸,这将会导致参数尺寸的确定效率较低,进而带来导致局部变截面的模型构建流程复杂繁琐,建模的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效率较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梁跨;根据所述目标梁跨,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基于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梁跨,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识别出与所述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获取所述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所述初始参数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成孔芯模与所述局部变截面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成孔芯模以及所述初始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识别出与所述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包括:识别出所述目标图纸中各个主肋梁以及成孔芯模的位置;利用各个主肋梁的位置关系确定出由所述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基于所述封闭区域以及所述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主肋梁,确定所述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封闭区域;利用所述目标图纸中的成孔芯模与所述目标封闭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成孔芯模。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各个主肋梁的位置关系确定出由所述主肋梁围成的封闭区域,包括:获取所有所述主肋梁的中心线;利用各个所述主肋梁的中心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存在关联关系的主肋梁的中心线,得到关联中心线集合;依次以所述关联中心线集合中的中心线作为基准线,遍历所述关联中心线集合,确定出由所述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的长度,所述初始参数包括所述宽出部分伸过成孔芯模的数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成孔芯模以及所述初始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沿所述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确定相邻所述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所述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基于所述初始参数、相邻所述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长度,所述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为所述目标成孔芯模在沿所述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上的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成孔芯模包括位于所述目标梁跨两侧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不限于一个,可以为一个集合)以及第二目标成孔芯模,所述以所述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基于所述初始参数、相邻所述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长度,包括:以所述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利用所述初始参数、相邻所述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一长度;利用所述初始参数、相邻所述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二长度;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一长度与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二长度中的最小值为所述宽出部分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的宽度,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成孔芯模以及所述初始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利用所述宽出部分的长度,在所述目标成孔芯模中确定与所述目标梁跨距离最近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得到预设成孔芯模;基于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宽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宽度,包括:获取所述预设成孔芯模靠近所述目标梁跨的边线与所述目标主肋梁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的中心线到所述目标主肋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利用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的宽度、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二距离,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宽度,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的宽度为所述预设成孔芯模在所述目标梁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第七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成孔芯模包括位于所述目标梁跨两侧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以及第二目标成孔芯模,所述预设成孔芯模包括位于所述目标梁跨两侧第一预设成孔芯模以及第二预设成孔芯模,所述基于所述预设成孔芯模,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宽度,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预设成孔芯模,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一宽度;基于所述第二预设成孔芯模,确定所述宽出部分的第二宽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八实施方式中的任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包括:基于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响应于对所述目标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源梁跨;响应于对所述目标图纸中其他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待处理梁跨;响应于对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变截面刷操作,确定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第九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对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变截面刷操作,确定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包括:响应于对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的显示操作;显示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响应于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编辑操作;根据编辑后的参数,利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方法重新确定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基于重新确定的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重新确定所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梁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梁跨,确定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

根据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确定目标梁跨以及对应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提高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同时避免了手动量取或手动输入的出错率;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以确定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从而避免了复杂繁琐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流程,提升了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效率。

2.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图纸中的目标梁跨,识别出目标图纸中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关系的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根据目标成孔芯模以及初始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相比于针对从图纸中量取局部变截面的尺寸,该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方法能够根据识别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及设置的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自动计算出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减少了用户从图纸量取截面尺寸然后再手动输入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成孔芯模、目标梁跨主肋梁与局部变截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于实际空心楼盖的业务图纸中需要确定的局部变截面数量非常多,而大部分业务图纸中的局部变截面并未标注其具体尺寸,需要用户针对每个主肋梁梁跨从目标图纸中对其局部变截面尺寸进行量取,然后由用户手动输入具体数值至建模软件中,导致用户操作极其繁琐,建模效率非常低。

由于在基于空心楼盖的目标图纸中的主肋梁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长度总是和次肋梁对齐,宽出部分的宽度总是和成孔芯模对齐,其中,次肋梁又是与宽出部分伸出主肋梁梁跨周围的成孔芯模间隙的数量相关的。因此,基于这两个特性,就可以根据主肋梁梁跨周围的成孔芯模和次肋梁自动计算出局部变截面的参数信息。在本发明中可以将次肋梁抽象为成孔芯模之间的间隙数量,那么即使在目标图纸中没有绘制次肋梁具体模型,也可以通过成孔芯模及其之间的间隙计算出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1,确定目标梁跨。

梁跨为两个相对主肋梁之间的架设部分,目标梁跨为需要设置局部变截面的主肋梁梁跨的任意段。目标梁跨可以通过识别空心楼板工程的目标建筑图纸获取。目标建筑图纸中包含有多个主肋梁,通过识别目标建筑图纸可以获取目标图纸中包含的多个主肋梁,进而可以获取架设在主肋梁之间的目标梁跨。

S12,根据目标梁跨,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长度和宽出部分宽度。通过识别目标建筑图纸中的各个主肋梁,可以确定对应于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并能够确定各个主肋梁对应的成孔芯模。根据目标梁跨对应的初始参数和成孔芯模计算得到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S13,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根据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可以构建与目标梁跨对应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即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BIM模型。获取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基于构建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方法对目标图纸中各主肋梁梁跨对应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依次进行构建,进而确定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确定目标梁跨,根据确定的目标梁跨确定与目标梁跨对应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提高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同时避免了手动量取或手动输入的出错率;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以确定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从而避免了复杂繁琐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流程,提升了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方法,可用于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21,确定目标梁跨。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对步骤S1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2,根据目标梁跨,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具体地,上述步骤S2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21,识别出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

目标成孔芯模为空心楼板中内置或外露的轻质填充体,将永久埋置在空心楼板中。目标成孔芯模与主肋梁平行设置,预设范围为目标梁跨与成孔芯模之间的距离,其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在目标图纸中,主肋梁的周围会设置有多个成孔芯模,电子设备可以计算各个成孔芯模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将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成孔芯模确定为目标成孔芯模。具体地,所述的目标成孔芯模并不限于一个成孔芯模个数,也可以为多个成孔芯模的集合。

S222,确定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初始参数用于确定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关系。

当确定目标梁跨后,根据目标梁跨确定对应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其中,初始参数用于确定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关系。该关系可以包括局部变截面的尺寸关系和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位置关系等等。

具体地,如图3所示,初始参数包括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长度设置和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宽度设置。初始参数可以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获取,例如宽出部分长度的设置格式可以为:[0,50000]之间的整数(单位mm);也可以为:*N,N是[1,50]之间的整数,例如,*3,表示宽出部分伸过3个成孔芯模和1个次肋梁宽(成孔芯模间隙);宽出部分伸过的成孔芯模的数量为N值,次肋梁宽数量总是为1。宽出部分宽度的设置格式可以为:[0,5000]之间的整数(单位mm);也可以为S,S表示主肋梁到成孔芯模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可以确定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长度或宽出部分宽度,则可以直接输入[0,50000]之间的整数(单位mm)或[0,5000]之间的整数(单位mm);若用户不确定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长度或宽出部分宽度,则可以输入*N和S。

S223,根据目标成孔芯模以及初始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长度和宽出部分宽度。根据初始参数能够确定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关系,结合与目标梁跨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的位置,基于主肋梁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长度总是和次肋梁对齐,宽出部分的宽度总是和成孔芯模对齐这两个特性,根据与主肋梁梁跨距离在预设范围的目标成孔芯模和次肋梁自动计算出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其中,次肋梁可以抽象为成孔芯模之间的间隙,目标图纸中可以对次肋梁不作绘制,以实现根据目标成孔芯模的位置以及目标成孔芯模间隙的位置自动计算出局部变截面的参数。

具体地,上述步骤S221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识别出目标图纸中各个主肋梁以及成孔芯模的位置。

主肋梁为空心楼板中连接柱体的框架梁,在不同的空心楼盖结构中,局部变截面设计不同。在各个主肋梁的周围设置有多个成孔芯模,通过识别目标图纸中的各个主肋梁,可以确定分布在各个主肋梁周围的成孔芯模的位置。

(2),利用各个主肋梁的位置关系确定出由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

封闭区域为主肋梁围成的封闭的空间范围区域。通过识别目标图纸中的所有主肋梁可以获取各主肋梁之间位置关系,基于目标图纸中包含的多个主肋梁之间会存在位置交叉,利用各主肋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到由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

(3),基于封闭区域以及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主肋梁,确定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封闭区域。

目标主肋梁为架设目标梁跨对应的主肋梁。基于主肋梁构成的封闭区域可以包含多个,在各个封闭区域计算局部变截面参数的方法一致,因此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封闭区域作为目标封闭区域进行局部变截面参数的计算。具体地,目标封闭区域的选择可以根据目标梁跨确定,将目标梁跨所属的封闭区域作为目标封闭区域。

(4),利用目标图纸中的成孔芯模与目标封闭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目标成孔芯模。

主肋梁构成的封闭区域内包含多个成孔芯模,根据目标封闭区域的位置可以确定目标封闭区域范围对应的成孔芯模或成孔芯模集合,将目标封闭区域范围对应的成孔芯模或成孔芯模集合作为目标成孔芯模。

具体地,上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21)获取所有主肋梁的中心线。

(22)利用各个主肋梁的中心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存在关联关系的主肋梁的中心线,得到关联中心线集合。

(23)依次以关联中心线集合中的中心线作为基准线,遍历关联中心线集合,确定出由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

示例性地,获取所有主肋梁的中心线,根据获取的主肋梁中心线构建边模型,判断边模型中各中心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存在关联关系的中心线,将存在关联关系的中心线组成关联中心线集合,该关联中心线可以为边链表数据结构,如果将存在关联关系的中心线加入到边链表数据结构中。以关联中心线集合中的中心线作为基准线,遍历边链表数据结构,如果遍历到环形结构,则认为所有遍历经过的中心线构成了一个封闭区域;更换另一中心线作为基准线,继续在边链表数据结构中遍历,跳过已经找到封闭区域的中心线,直至边链表数据结构中的所有中心线全部作为基准线遍历过,结束遍历,以此确定出由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

通过识别出目标图纸中各个主肋梁以及成孔芯模的位置,利用各个主肋梁的位置关系确定出由主肋梁围成的所有封闭区域,基于封闭区域以及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主肋梁,确定目标梁跨对应的目标封闭区域,利用目标图纸中的成孔芯模与目标封闭区域的位置关系,确定目标成孔芯模。通过构建的封闭区域自动识别目标梁跨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利用获取的目标成孔芯模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进而实现了可直接快速的针对目标梁跨设置局部变截面,提升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

具体地,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的长度。宽出部分的长度表示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伸过的成孔芯模的数量和伸过的成孔芯模间隙的数量。其中,成孔芯模间隙为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223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沿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确定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

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为相邻两列成孔芯模之间的距离。电子设备可以识别出目标图纸中沿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及目标成孔芯模的位置,通过相邻成孔芯模的位置确定相邻成孔芯模之间的距离,即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

(2),以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基于初始参数、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宽出部分的长度。

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为目标成孔芯模在沿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上的尺寸。将目标成孔芯模按照沿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目标封闭区域内的目标成孔芯模,获取排列后的目标封闭区域内的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基于初始参数可以确定排列后的目标成孔芯模的索引位置,将确定的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基于初始设置的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即可确定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长度。

具体地,初始设置的局部变截面参数中确定有宽出长度伸过的成孔芯模的数量N,那么就可以确定出N个成孔芯模之间存在N-1个间隙,电子设备就可以利用N个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以及N-1个间隙,计算得到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长度。

可选地,目标成孔芯模包括位于目标梁跨两侧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以及第二目标成孔芯模。上述(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1)以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利用初始参数、相邻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宽出部分的第一长度。其中,宽出部分的第一长度可以参见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22)利用初始参数、相邻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宽出部分的第二长度。其中,宽出部分的第二长度可以参见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23)确定宽出部分的第一长度与宽出部分的第二长度中的最小值为宽出部分的长度。

以目标梁跨水平设备为例,第一目标成孔芯模为目标梁跨上方(目标梁跨方向逆时针旋转90度)的封闭区域内部的成孔芯模,第二目标成孔芯模为目标梁跨下方(目标梁跨方向顺时针旋转90度)的封闭区域内部的成孔芯模。第一长度可以利用目标梁跨上方的局部变截面初始参数、相邻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得到;第二长度可以利用目标梁跨下方的局部变截面初始参数、相邻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第二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得到。将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进行比较,将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宽出部分的长度。

通过沿目标梁跨的延长方向,确定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目标梁跨的端点作为起点,基于初始参数、相邻目标成孔芯模的间隙以及对应的目标成孔芯模的长度,确定宽出部分的长度。通过自动识别成孔芯模之间的间隙宽度,根据识别到的封闭区域内部成孔芯模间隙的位置,并自动识别最小值作为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长度,提升了局部变截面宽出部分长度的确定效率,避免了用户从图纸量取局部变截面宽出部分长度的繁琐操作,同时避免了手动量取的出错率。

具体地,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包括宽出部分的宽度。宽出部分的长度表示主肋梁到目标成孔芯模的距离。上述步骤S223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利用宽出部分的长度,在目标成孔芯模中确定与目标梁跨距离最近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得到预设成孔芯模。

根据计算得到的宽出部分长度,可以确定处于宽出部分长度范围之间的目标成孔芯模,继而在目标成孔芯模中确定与目标梁跨距离最近的目标成孔芯模。如图4所示,在该封闭区域内的成孔芯模集合为目标成孔芯模,在该目标成孔芯模中确定出处于两个宽出部分长度范围之间的目标成孔芯模(图4所示的第3列成孔芯模)。计算处于两个宽出部分长度范围之间的目标成孔芯模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找出与目标梁跨距离最近的目标成孔芯模作为预设成孔芯模。

(4)基于预设成孔芯模,确定宽出部分的宽度。

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成孔芯模确定主肋梁到预设成孔芯模的距离,该主肋梁到预设成孔芯模的距离即为宽出部分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41)获取预设成孔芯模靠近目标梁跨的边线与目标主肋梁中心线之间的第一距离。

获取主肋梁中心线位置,以及预设成孔芯模靠近目标梁跨的边线位置,将预设成孔芯模靠近目标梁跨的边线与目标主肋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第一距离可以根据目标图纸所采用主肋梁的参数信息与预设成孔芯模的位置进行确定。

(42)计算预设成孔芯模的中心线到目标主肋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得到第二距离。

获取预设成孔芯模的中心线到主肋梁中心线垂点的距离,将预设成孔芯模中心线到垂点的距离作为第二距离。

(43)利用预设成孔芯模的宽度、第一距离以及第二距离,确定宽出部分的宽度。预设成孔芯模的宽度为预设成孔芯模在目标梁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

利用第一距离减去预设成孔芯模的宽度的一半,再减去第二距离,可以得到预设成孔芯模与主肋梁之间的最近距离,即宽出部分的宽度。

通过利用宽出部分的长度,在目标成孔芯模中确定与目标梁跨距离最近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得到预设成孔芯模,基于预设成孔芯模,确定宽出部分的宽度。在宽出部分的长度确定的基础上,基于宽出部分的长度以及成孔芯模与目标主肋梁之间的位置关系,计算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宽度,避免了用户从图纸量取局部变截面宽出部分宽度的繁琐操作,同时避免了手动量取的出错率,进而提升了局部变截面宽出部分长度的确定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以双侧有伸出宽度为例,目标成孔芯模包括位于目标梁跨两侧的第一目标成孔芯模以及第二目标成孔芯模,预设成孔芯模包括位于目标梁跨两侧第一预设成孔芯模以及第二预设成孔芯模。相应地,上述(4)包括如下步骤:

(411)基于第一预设成孔芯模,确定宽出部分的第一宽度。其中,宽出部分的第一宽度可以参见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12)基于第二预设成孔芯模,确定宽出部分的第二宽度。其中,宽出部分的第二宽度可以参见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基于第一预设成孔芯模,可以得到宽出部分的第一宽度,如图4所示的宽出部分宽度1,宽出部分的第一宽度等于第一预设成孔芯模距离主肋梁的最近距离;基于第二预设成孔芯模,可以得到宽出部分的第二宽度,如图4所示的宽出部分宽度2,宽出部分的第二宽度等于第二预设成孔芯模距离主肋梁的最近距离。

S23,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对步骤S1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图纸中的目标梁跨,识别出目标图纸中与目标梁跨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成孔芯模,获取用于确定目标成孔芯模与局部变截面的关系的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根据目标成孔芯模以及初始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以构建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相比于针对从图纸中量取局部变截面的尺寸,该方法能够根据识别的目标成孔芯模以及设置的目标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初始参数自动计算出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减少了用户从图纸量取截面尺寸然后再手动输入的繁琐操作,提高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以确定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从而避免了复杂繁琐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流程,提升了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可用于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31,确定目标梁跨。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对步骤S21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2,根据目标梁跨,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对步骤S2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3,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具体地,上述步骤S33包括如下步骤:

S331,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根据上述实施例生成的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可以构建对应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即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BIM模型。

S332,响应于对目标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源梁跨。

响应用户的选择主肋梁梁跨的操作,以设置过局部变截面的主肋梁梁跨作为源梁跨。

S333,响应于对目标图纸中其他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待处理梁跨。

响应用户对目标图纸中其他梁跨的选择操作,将选中的目标图纸中其他梁跨作为待处理梁跨。

S334,响应于对待处理梁跨的变截面刷操作,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响应用户选择的变截面刷操作,根据源梁跨对应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具体地,若源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是用户手动输入的数值信息,则直接将该数值信息应用到待处理梁跨中以得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根据局部变截面参数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如果源梁跨的局部变截面信息是根据格式化参数输入(*N,S)计算得到的,那么将依次根据每个待处理梁跨周围的成孔芯模的位置重新计算局部变截面的参数,根据重新计算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S334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响应于对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的显示操作。

示例性地,当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与源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不完全相同时,可以响应用户选择的“显示变截面信息”功能,显示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

(2)显示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

示例性地,当执行“显示变截面信息”功能时,在待处理梁跨的周围会显示出局部变截面的宽出部分的长度和宽出部分的宽度,还可以对附加钢筋信息进行显示,以便用户对宽出部分的长度和/或宽出部分的宽度进行局部修改或调整。

(3)响应于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编辑操作。

示例性地,响应用户对宽出部分的长度和/或宽出部分的宽度的编辑操作,实现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的修改或调整。

(4)根据编辑后的参数,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方法重新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详细内容参见上述实施例对应地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5)基于重新确定的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重新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

示例性地,根据编辑后的参数重新计算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后,基于重新确定的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参数重新构造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重新构造的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可以实时刷新显示,便于用户校验修改后的局部变截面参数是否符合预期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通过响应于对目标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源梁跨,响应于对目标图纸中其他梁跨的选择操作,得到待处理梁跨,响应于对待处理梁跨的变截面刷操作,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以及自动处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变截面刷以确定待处理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无需用户逐一手动调整局部变截面参数,提升了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确定目标梁跨。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目标梁跨,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生成模块43,用于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生成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详细内容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步骤S5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通过确定目标梁跨,根据获取的目标梁跨确定与其对应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提高了局部变截面参数的确定效率,同时避免了手动量取或手动输入的出错率;基于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的参数,确定目标梁跨的局部变截面模型,以确定目标图纸中所有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从而避免了复杂繁琐的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流程,提升了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是以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是指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上述各个模块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图6所示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装置。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3,存储器504,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2。其中,通信总线5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通信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通信接口5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5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50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01的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501可以结合图6所描述的装置,存储器504中存储应用程序,且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步骤。

其中,通信总线502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通信总线5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硬盘(英文:hard disk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存储器5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缩写: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其中,处理器5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缩写: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缩写: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logic,缩写: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地,存储器50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501可以调用程序指令,实现如本申请图1、图2和图5实施例中所示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的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主肋梁梁跨局部变截面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一种飞机高速颤振主梁模型空心梁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43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