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摄像镜头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0:24


一种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六片透镜的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芯片集成度不断提高,在相同尺寸的CMOS上,可获得越来越高的分辨率。与此同时,传统光学的加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光学摄像镜头的性能大幅度上升。人们使用手机拍照的频率越来越高,拍照场景越来越复杂,于是市场对摄像镜头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各大主流手机厂商都推出了拥有广角拍照功能的手机。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高成像品质、结构紧凑、高加工性的超广角摄像镜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六片透镜组成的摄像镜头,具有高成像品质、结构紧凑、高加工性的超广角摄像镜头。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其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tan(FOV/3)>2.5mm;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满足: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满足: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轴上距离T34与第四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轴上距离T45满足: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AT与第六透镜像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满足:1<∑AT/BFL<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满足: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五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ET5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满足:0.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六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以及第六透镜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满足:1.3<(SAG61-CT6)/(SAG62-CT6)<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满足: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以及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7<(R7+R9)/f<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三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ET3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的条件式为:0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物侧面为凸面。

其中,各个透镜之间相互独立,各透镜之间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tan(FOV/3)>2.5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镜头包括多片透镜,如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本发明的摄像镜头合理配置光学系统的焦距与视场角的大小,有利于确定光学系统成像芯片的大小,合理配置光学系统像高、视场角和总长的关系,保证光学系统光学参数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光学系统合理的焦距和镜头总长特性,有利于镜头的小景深和高放大倍率以及成像镜头小型化,具有高成像品质、结构紧凑、高加工性的超广角摄像镜头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1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1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3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2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2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5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3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3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7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4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4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9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5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5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图11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6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分别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6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实施方式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包括六片镜片,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各个透镜之间相互独立,各透镜之间在光轴上具有空气间隔。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的条件式为:f×tan(FOV/3)>2.5mm。合理配置光学系统的焦距与视场角的大小,有利于确定光学系统成像芯片的大小。更具体的,f与FOV满足:2.6mm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的条件式为:-3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满足的条件式为:1.5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满足的条件式为:1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的条件式为:-0.5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满足的条件式为:2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轴上距离T34与第四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轴上距离T45满足的条件式为: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AT与第六透镜像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BFL满足的条件式为:1<∑AT/BFL<1.5。控制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与第六透镜像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能够有效地控制光学系统的后焦大小,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足够的余量。并且,合理的配置各透镜之间的距离,可有效降低镜头空气间隙厚度敏感性,矫正场曲。更具体的,∑AT与BFL满足:1.03<∑AT/BFL<1.3,例如,1.04≤∑AT/BFL≤1.26。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满足的条件式为:1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ET5与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CT5满足的条件式为:0.5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1、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以及第六透镜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62满足的条件式为:1.3<(SAG61-CT6)/(SAG62-CT6)<2。控制光学系统的第六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与第六透镜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的比值,有效的控制了光学系统在第六透镜的矢高,避免光学系统在该镜片处发生反曲,影响通过第六镜的边缘光线,从而影响成像质量。更具体的,SAG61、CT6与SAG62满足:1.4<(SAG61-CT6)/(SAG62-CT6)<1.8,例如,1.43≤(SAG61-CT6)/(SAG62-CT6)≤1.76。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CT1满足的条件式为:0.7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的条件式为:13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以及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的条件式为:7<(R7+R9)/f<25。合理控制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和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有效焦距的比值,能够消除光学系统的球差和轴外像差,确保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更具体的,R7、R9与f满足:7.5<(R7+R9)/f<20,例如,7.51≤(R7+R9)/f≤18.04。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ET3与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CT3满足的条件式为:1.8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的条件式为:0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光阑。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适当位置处,例如,光阑可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摄像镜头具有较大的成像像面,具有成像范围广和成像质量高的特点,并保证了手机的超薄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片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摄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1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1所示,为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如表2所示,在实施例1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90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92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45.0°。

表2

实施例1中的摄像镜头满足:

f×tan(FOV/3)=3.25mm,其中,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OV为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

f3/f=-2.04,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ImgH×tan(FOV/2)/TTL=1.93,其中,ImgH为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FOV为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TTL为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CT4/CT5=1.06,其中,CT4为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CT5为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f2/f3=-0.40,其中,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

R11/CT6=2.46,其中,R11为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CT6为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

T34/T45=0.58,其中,T34为第三透镜至第四透镜的轴上距离,T45为第四透镜至第五透镜的轴上距离;

∑AT/BFL=1.26,其中,∑AT为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之间轴上间隔距离的总和,BFL为第六透镜像侧面至摄像镜头成像面的轴上距离;

DT11/DT32=1.15,其中,DT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2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

ET5/CT5=0.70,其中,ET5为第五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CT5为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

(SAG61-CT6)/(SAG62-CT6)=1.43,其中,SAG61为第六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CT6为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SAG62为第六透镜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六透镜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

SAG11/CT1=0.79,其中,SAG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CT1为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

R6/CT3=13.93,其中,R6为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CT3为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R7+R9)/f=8.23,其中,R7为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为第五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ET3/CT3=2.09,其中,ET3为第三透镜在最大有效径处的边缘厚度,CT3为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

DT11/ImgH=0.39,其中,DT1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ImgH为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3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2a至图2c所示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具体实施例2

图3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2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4所示,为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4

如表5所示,在实施例2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79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85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44.0°。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中所列。

表5

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6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4a至图4c所示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具体实施例3

图5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3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7所示,为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7

如表8所示,在实施例3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53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63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44.8°。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中所列。

表8

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9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6a至图6c所示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具体实施例4

图7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4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10所示,为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0

如表11所示,在实施例4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38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60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44.5°。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中所列。

表11

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12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8a至图8c所示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具体实施例5

图9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5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13所示,为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3

如表14所示,在实施例5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33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64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44.9°。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中所列。

表14

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15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0a至图10c所示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具体实施例6

图11为本发明摄像镜头实施例6的透镜组结构示意图,摄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光阑STO、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表面S1至S14的各表面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如表16所示,为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6

如表17所示,在实施例6中,摄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32mm,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摄像镜头的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6.68mm,摄像镜头的电子光感元件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4.21mm,摄像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151.1°。各个关系式的参数如同第一实施例所阐释,各个关系式的数值如下表中所列。

表17

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

表18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12a至图12c所示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摄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可双向拍摄的摄像镜头装置及安装该摄像镜头装置的手机
  • 一种CMOS摄像镜头护套及带有CMOS摄像镜头的扩阴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75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