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2:01


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暖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煤供热的地区,燃煤污染是冬季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力推进清洁供热已成为发展趋势。

煤改电是实现清洁供热的重要举措之一,冬季电力过剩,利用电力驱动热泵供热是较为高效的利用方式,为消纳冬季过剩电力提供有效途径。然而,寒冷及严寒地区的冬季室外平均气温较低,空气源热泵不但制热性能较低,且容易结霜,应用效果不佳。太阳能虽然来源广泛,但一方面受天气影响,不够稳定,另一方面,能流密度低,集热系统投资大、占地面积大。因此,单一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热源温度不稳定、供热保证率低下,难以满足冬季供热需求。常规的多能互补供热系统,多为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互补,一般仅用于满足冬季供暖需求,太阳能蓄热温差小、投资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经济性差。

本发明针对分散供热的建筑,提出太阳能-电能-空气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新流程。该组合式热泵系统在冬季利用太阳能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构建温度对口的梯级加热流程,实现了多种清洁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及供热经济性,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在夏季利用空气源热泵制冷,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制备生活热水,提高系统全年利用率。该系统通过构建组合式热泵新流程,在冬、夏运行工况下均能保证稳定供热、制冷,同时,实现了组合式热泵系统各环节制热性能和制冷性能的显著提升。此外,通过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组合式热泵系统有机结合,巧妙设置热泵旁路循环,一方面提取旁路循环水热量加热热网水,另一方面旁路循环水依次经过水源热泵蒸发器、空气-水换热器实现梯级降温,在提高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的同时,拉大太阳能水箱蓄热温差,显著降低系统投资和占地。

发明内容

为解决常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应用条件受限、供热能力不足、系统耗电量等问题,本发明提出将供暖循环水经太阳能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梯级加热进行供热,提供了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结合建筑冬季供热的需求,通过调节阀门切换运行模式,对热源进行合理分配,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保证用户供热需求,提高供热系统的全运行周期能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热成本;换季时通过切换阀门,实现冬夏两用,提高该系统的全年利用率;通过对系统流程的优化,一方面拉大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差,减少初投资,另一方面提高热泵的运行能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第一循环水泵和第二循环水泵和空气-水换热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出口和太阳能集热器入口,所述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设有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和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所述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设有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和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所述空气源热泵包括第一冷凝器和第一蒸发器,所述水源热泵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冷凝器设有第一冷凝器入口和第一冷凝器出口,所述水源热泵设有第二冷凝器入口、第二冷凝器出口、第二蒸发器入口和第二蒸发器出口,所述空气-水换热器设有空气-水换热器入口和空气-水换热器出口;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出口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相连,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均与太阳能集热器入口相连,并经过第一循环水泵回到太阳能集热器中;

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的管道P7、管道P8和与水源热泵第二蒸发器出口端相连的管道P32三通合流后连接至空气-水换热器入口,空气-水换热器出口分别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与第一冷凝器入口连接,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与第一冷凝器入口连接,第一冷凝器出口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连接至第二冷凝器入口,第二路连接至水源热泵的第二蒸发器入口,第二冷凝器出口与二次网供水端相连,在管道P9、P12、P14、P15、P16、P18、P19、P21、P26、P30、P31、P33、P34、P35、P36和P37中分别设置阀门v2、v3、 v4、v5、v6、v7、v8、v9、v11、v13、v14、v15、v16、v17、v18和v19,在管道P21和管道P22、管道P26和P27之间分别连接有旁通管道P23、P28,旁通管道P23和P28中分别设置阀门v10和v12;

冷冻水回水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入口相连,第一冷凝器出口通过管道与供冷末端入口相连,制冷机蒸发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空气-水换热器入口,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通过管道连接至第一冷凝器入口;

自来水接口分别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两个蓄热水箱互为补充,保证用户的用水需求。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通过循环水管道相连构成闭合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合流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v1和第一循环水泵,阀门v1与第一循环水泵均在白天打开,夜间关闭。

优选地,冬季工况下,所述第二蒸发器出口与所述空气-水换热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上设有一个阀门,所述空气-水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所述空气-水换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所述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所述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v11;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v13和v14。

优选地,夏季工况下,冷冻水回水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第一冷凝器出口端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三个阀门,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端与所述空气-水换热器入口端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端与供冷末端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阀门;对于生活热水制备流程,自来水补水端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自来水补水端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与生活热水供水端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与生活热水供水端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两个阀门。

优选地,在冬季运行工况下,所述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的盘管、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空气-水换热器及供热末端通过循环水管道相连构成闭合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的盘管、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第二蒸发器、空气-水换热器及供热末端通过循环水管道相连构成闭合循环回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在夏季运行工况下,所述制冷机的蒸发器、空气-水换热器及供冷末端通过循环水管道相连构成闭合循环回路,与所述空气-水换热器入口相连的循环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的盘管、生活热水供水端、自来水补水端相连构成生活热水供给系统。

优选地,冬季工况下,白天运行时,阀门v1、v2、v3、v5、v6、v8、v9、 v11、v13和v14均打开,阀门v4、v7、v10、v12、v15、v16、v17、v18和v19 关闭;夜间运行时,阀门v1、v2、v3、v4、v7、v8、v9、v11、v13和v14均打开,阀门v5、v6、v10、v12、v15、v16、v17、v18和v19关闭;夏季工况下,包括第一种组合和第二种组合,其中第一种组合为阀门v1、v5、v6、v9、 v12、v13、v15、v16、v17、v18和v19均打开,其余阀门关闭;第二种组合为阀门v1、v4、v7、v9、v12、v13、v15、v16、v17、v18和v19均打开,其余阀门关闭。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凝器入口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相连管道的旁通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阀门,所述第二冷凝器入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出口相连管道的旁通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阀门,根据供热情况切换阀门v9、v10、v11和v12,以产生多种供热形式,实现热源的合理分配和系统的灵活调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太阳能-电能-空气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新流程,在冬季利用太阳能蓄热水箱、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构建温度对口的梯级加热流程,实现了多种清洁能源的互补和梯级利用,提高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性,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在夏季利用空气源热泵制冷,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制备生活热水,实现该系统冬夏两用,提高系统全年利用率;

3)该系统通过构建组合式热泵新流程,引入热泵旁路循环并增设空气- 水换热器,在冬季提高热泵蒸发温度,夏季降低制冷机冷凝温度,在保证稳定供热供冷的同时,实现了制热性能和制冷性能的显著提升;

4)本发明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组合式热泵系统有机结合,拉大太阳能水箱蓄热温差,显著降低系统投资和占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在冬季白天运行工况下,末端为散热器时的流程图;

图2为该系统在冬季夜间运行工况下,末端为散热器时的流程图;

图3为该系统在冬季白天运行工况下,末端为地盘管时的流程图;

图4为该系统在冬季夜间运行工况下,末端为地盘管时的流程图;

图5为该系统在夏季运行工况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太阳能集热器,2、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3、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4、空气源热泵,4a、第一冷凝器,4b、第一蒸发器,5、水源热泵,5a、第二冷凝器,5b、第二蒸发器,6、第一循环水泵,7、第二循环水泵,8、空气-水换热器;

11、太阳能集热器出口,12、太阳能集热器入口,21、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22、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23、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 24、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1、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32、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33、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4、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41、第一冷凝器入口,42、第一冷凝器出口,51、第二冷凝器入口,52、第二冷凝器出口,53、第二蒸发器入口,54、第二蒸发器出口,81、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2、空气-水换热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为,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空气能和电能三种热源对供热水进行梯级加热,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及供热经济性,能够满足用户的冬季供热需求,提高供热保证率,同时实现多种清洁能源互补供热;并通过阀门切换,实现系统的冬夏两用,提高该机组的全年利用率。该系统通过优化流程,拉大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差,减少初投资;通过加设空气-水换热器8实现对空气源热泵冬季提高蒸发温度、夏季降低冷凝温度,进而提高热泵能效。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的流程图,其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2、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空气源热泵4、水源热泵5、第一循环水泵6、第二循环水泵7、空气- 水换热器8;空气源热泵4包括第一冷凝器4a和第一蒸发器4b,水源热泵5 包括第二冷凝器5a和第二蒸发器5b。太阳能集热器1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出口 11和太阳能集热器入口12,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2设有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21、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22、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23 和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24,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设有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31、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32、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和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4,空气源热泵4设有第一冷凝器入口41和第一冷凝器出口42,水源热泵5设有第二冷凝器入口51、第二冷凝器出口52、第二蒸发器入口53和第二蒸发器出口54,空气-水换热器8设有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1和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其中,上述各个部件之间均通过管道连接,P1~P6为太阳能循环管道、P7~P35为循环水管道、P36为自来水补水管道、P37为生活热水供应管道,v1~v19为管道上的阀门。

具体的:

1)冬季运行工况下:

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相连管道P1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连接至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21,第二路经管道P3连接至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31,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22相连的管道 P4、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32相连的管道P5经三通接头合流进入与太阳能集热器入口12相连的管道P6,经第一循环水泵6回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在管道P6中设置阀门v1;

供热循环系统: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的管道P7、P8和与水源热泵5第二蒸发器5b出口端54相连的管道P32三通合流后经管道P9、P10连接至空气- 水换热器入口81,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经管道P11、P12、P13、P15连接至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23,或经管道P11、P12、P13、P14连接至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24通过管道P16、P17、P19、P20、P21连接至第一冷凝器入口41,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4通过管道P18、P19、P20、P21连接至第一冷凝器入口41,第一冷凝器出口42经管道P22与管道P24相连,管道24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5、P26连接至第二冷凝器入口51,第二路经管道P30、P31连接至水源热泵5的第二蒸发器入口53,第二冷凝器出口52经管道P27、P29 与二次网供水端相连,在管道P9、P12、P14、P15、P16、P18、P19、P21、 P26、P30、P31、P33、P34、P35中分别设置阀门v2、v3、v4、v5、v6、v7、 v8、v9、v11、v13、v14、v15、v16、v17,在管道P21和管道P22、管道P26 和P27之间分别连接有旁通管道P23、P28,旁通管道P12、P16中分别设置阀门v10、v12。

2)夏季运行工况下:

制冷循环系统:冷冻水回水端经管道P7、P33、P34、P20、P21与第一冷凝器入口41相连,第一冷凝器入口41出口42经管道P22、P24、P25、P28、 P29与供冷末端入口相连,第一冷凝器入口41出口42经管道P22、P24、P30、P35、P10连接至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1,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经管道P11、 P34、P20、P21连接至第一冷凝器入口41,其中,在管道P21、P28、P30、 P33、P34、P35上分别设置阀门v9、v12、v13、v15、v16、v17;

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集热过程及各部件连接情况与冬季工况下一致,生活热水制备流程:自来水作为补水经管道P36、P13、P15连接至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23,或经管道P36、P13、P14连接至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24经管道P16、P37 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4经管道P18、P17、 P37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两个蓄热水箱互为补充,保证用户的用水需求,其中,在管道P14、P15、P16、P18、P36、P37上分别设置阀门v4、v5、v6、 v7、v18、v19。

本系统分为冬季运行与夏季运行两种工况,其中冬季运行工况下又分为白天与夜间两种运行模式,夏季工况下有制冷循环与生活热水供应两种工况,该系统可通过切换阀门,实现冬夏两用,提高该系统的全年利用率,在冬季运行时还可根据供热需求调整热源的使用情况,在不同条件下,可进行多种运行模式的灵活切换。

实施例1:

冬季运行工况下,第一、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分别用于白天、夜间两种供热工况下。末端形式为散热器的供热情况下的工作流程具体及系统连接形式如下:

如图1所示,冬季白天供热运行工况下:第一循环水泵6、第二循环水泵 7打开,阀门v1、v2、v3、v5、v6、v8、v9、v11、v13、v14均打开,阀门v4、v7、v10、v12、v15、v16、v17、v18、v19关闭;太阳能蓄热流程:太阳能循环蓄热工质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11流出经管道P1三通接头分流流入管道P2、 P3,其中管道P2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21连接,管道P3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入口31,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22与管道P4连接,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出口32与管道P5连接,蓄热工质经管道P4、P5三通接头合流进入管道P6,管道P6与太阳能集热器入口12连接,管道P6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水泵,进而蓄热工质经太阳能集热器入口12回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供热循环流程: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1与管道P10相连,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与管道P11相连,管道P15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23相连,管道P16与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24相连,管道P21与第一冷凝器入口41相连,管道P22与第一冷凝器出口42相连,管道P26与第二冷凝器入口51相连,管道P27与第二冷凝器出口52相连,管道P31与蒸发器入口53相连,管道P32 与蒸发器出口54相连,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的管道P7、P8和与水源热泵5 的第二蒸发器出口54相连的管道P32三通合流后经管道P9、P10进入空气- 水换热器8对空气进行预热处理,循环水与空气换热后经管道P11、P12、P13、 P15连接至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23,循环水在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 2的盘管中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16、P17、P19、P20、P21进入第一冷凝器4a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供暖循环水经管道P22流出第一冷凝器4a,循环水在管道P24中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5、P26进入第二冷凝器5a进行再加热达到供热需求温度,再经管道P27、P29连接至二次网供水端,第二路经管道P30、P31进入电水源热泵5的第二蒸发器5b与热泵中的循环工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32流出第二蒸发器5b与二次网回水混合继续供热循环过程;

如图2所示,冬季夜间供热工况下,第一循环水泵6关闭,第二循环水泵 7打开,阀门v1、v2、v3、v4、v7、v8、v9、v11、v13、v14均打开,阀门v5、 v6、v10、v12、v15、v16、v17、v18、v19关闭;夜间停止太阳能蓄热过程;供热循环流程: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1与管道P10相连,空气-水换热器出口 82与管道P11相连,管道P14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相连,管道P18与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4相连,管道P21与第一冷凝器4a 入口41相连,管道P22与第一冷凝器出口42相连,管道P26与第二冷凝器 5a的入口51相连,管道P27与第二冷凝器出口52相连,管道P31与蒸发器入口53相连,管道P32与蒸发器出口54相连,与二次网回水端相连的管道 P7、P8和与水源热泵5的第二蒸发器出口54相连的管道P32三通合流后经管道P9、P10进入空气-水换热器8对空气进行预热处理,循环水与空气换热后经管道P11、P12、P13、P15连接至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循环水在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的盘管中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18、 P19、P20、P21进入第一冷凝器4a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供暖循环水经管道P22 流出第一冷凝器4a,循环水在管道P24中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5、P26进入第二冷凝器5a进行再加热达到供热需求温度,再经管道P27、P29连接至二次网供水端,第二路经管道P30、P31进入电水源热泵5的第二蒸发器 5b与热泵中的循环工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32流出第二蒸发器5b与二次网回水混合继续供热循环过程;

对于太阳能集热系统有:

其中Q

P—日照强度,W/m

S—受热面积,m

T—时间,h;

y—效率;

G

t

t

c

对于供暖循环系统有:G

G

所以G

空气源热泵4:G

水源热泵5:G

其中G

G

G

G

T

T

T

T

T

T

T

T

T

c

夏季工况下可利用太阳能蓄热系统制备生活热水,实现夏季生活热水的供应,其工作流程具体及系统连接形式如下:

如图5所示,夏季工况下v1、v5、v6、v9、v18、v19均打开,其余阀门关闭;或阀门v1、v4、v7、v9、v18、v19均打开。太阳能蓄热流程与冬季工况相同;生活热水制备流程: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入口23与管道P15 相连,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入口33与管道P14相连,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24与管道P16相连,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中盘管出口34与管道P18相连,自来水作为补水经管道P36、P13、P15进入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2中盘管,或经管道P36、P13、P14进入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中盘管,自来水在蓄热水箱的盘管中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生活热水经管道P16、P37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或经管道P18、P17、P37连接至生活热水供水端,两个蓄热水箱互为补充,保证用户的用水需求。

对于冷冻水循环系统:G

G

空气源热泵(夏季):G

其中G

G

G

G

T

T

T

T

T

T

实施例2:

末端形式为地盘管的供热情况下,系统主体设备配置、循环水管道以及旁通水管道连接形式均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阀门的开合情况:实施例 1中供热循环水在盘管中预热后进入空气源热泵进行加热;而实施例2中,因末端形式为地盘管,其所需二次网供水温度较低,因此不需要对供热循环水进行梯级加热,仅用水源对预热后的循环水进行一次加热达到二次网所需温度即可。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白天供热运行工况下:第一循环水泵6、第二循环水泵7打开,阀门v1、v3、v5、v6、v8、v10、v11、v13、v14、v15均打开,阀门v2、 v4、v7、v9、v12、v16、v17、v18、v19关闭;太阳能蓄热流程与实施例1相同;供热循环流程:系统的各个设备连接形式与实例1相同,二次网回水经管道P33、P12、P13、P15进入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2的盘管中预热,经管道P16、 P17、P19、P20、P23、P24流出,并在管道P24中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5、P26进入第二冷凝器5a进行再加热达到供热需求温度,通过管道P27、 P29连接至二次网供水端,第二路经循环水泵7、管道P30、P31进入蒸发器 5b与热泵中的循环工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32、P8与二次网回水三通接头合流,经P33、P12、P13、P15进入第一太阳能蓄热水箱2中的盘管继续进行供热循环过程。

如图4所示,夜间供热运行工况下:第一循环水泵6关闭,第二循环水泵 7打开,阀门v1、v3、v4、v7、v8、v9、v10、v11、v13、v14、v15均打开,阀门v2、v5、v6、v9、v12、v13、v14、v16、v17、v18、v19关闭;夜间太阳能蓄热过程停止;供热循环流程:系统的各个设备连接形式与实例1相同,二次网回水经管道P33、P12、P13、P14进入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的盘管中进行预热,经管道P18、P19、P20、P23、P24流出,并在管道P24中经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经管道P25、P26进入第二冷凝器5a进行再加热达到供热需求温度,通过管道P27、P29连接至二次网供水端,第二路经循环水泵7、管道 P30、P31进入蒸发器5b与热泵中的循环工质进行换热,降温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32、P8与二次网回水三通接头合流,经P33、P12、P13、P14进入第二太阳能蓄热水箱3中的盘管继续进行供热循环过程。

对于供暖水循环系统有:G

G

所以G

水源热泵:G

所以G

在夏季工况下可用空气源热泵进行室内供冷,在夏季供冷情况下的工作流程具体及系统连接形式如下:

如图5所示,夏季工况下,第一循环水泵6白天打开,夜间关闭,第二循环水泵7打开,阀门v1、v5、v6、v9、v12、v13、v15、v16、v17、v18、v19 均打开,其余阀门关闭;或阀门v1、v4、v7、v9、v12、v13、v15、v16、v17、 v18、v19均打开。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流程与各个设备连接形式与实例1相同;对于供冷循环系统:第一冷凝器4a即为制冷机的蒸发器,室外机即为制冷机的冷凝器。管道P21与第一冷凝器入口41相连,管道P22与第一冷凝器出口42相连,管道P10与空气-水换热器入口81相连,管道P11与空气-水换热器出口82相连;二次网回水经管道P33、P34、P20、P21进入制冷机4的蒸发器4a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后,经管道P22流出蒸发器4a,再经管道P24三通接头分流,第一路冷冻水经管道P25、P28、P29进入供冷末端对室内进行供冷,第二路经管道P30、P35、P10进入空气-水换热器8与空气进行换热,对室外空气进行预冷处理,换热后的循环水经管道P11、P34、P20、P21进入制冷机4的蒸发器4a继续进行供冷循环。实施例2中夏季工况的平衡方程与实施例1中夏季工况的平衡方程相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
  • 可再生能与电能多能互补的组合式热泵冷热水制备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2776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