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调节组件及导辊机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34:14


一种调节组件及导辊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卷材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调节组件及导辊机构。

背景技术

在卷筒纸、卷筒薄膜类产品或偏光片的生产设备中,导辊是最常见的产品运送形式。尤其是,在涉及偏光片生产的设备中,对导辊安装的平行度和水平度均有非常高的要求,导辊表面上轻微的伤痕或起泡,均会对产品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高频率更换或调整导辊的方式,以维护生产设备的良好作业。

具体地,在涉及偏光片的生产设备中,在设备安装时或更换导辊后,均需测量和调整导辊的安装水平度,以及导辊相对于基准辊的平行度。水平度数据和平行度数据的误差,均需小于±0.1mm,达到该误差参考值后,在卷料走膜过程中,才可避免卷料发生起褶和/或跑偏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导辊的安装精度达到预设的误差参考值,需对导辊的轴承座进行测量和调整。

现有技术中,导辊的轴承座广泛使用带座外球面轴承,调整时需先松开轴承座上的固定螺杆,通过增加垫片改变导辊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以此调整导辊的水平度。在螺杆孔的间隙范围内,轴承座可进行水平方向的微移动,以此调整导辊相对于基准辊的平行度。

实际操作中,上述的水平方向的调整,需备用多种不同厚度的垫片,即使层叠垫片的厚度数值达到要求,在锁紧螺杆预紧时,相邻垫片的间隙压缩尺寸又有所变动,经过多次反复试验,预紧后的层叠垫片的厚度才能勉强达到标准。上述的垂直方向的调整,需备用锤子敲击轴座以移动轴座,敲击的力度决定轴座移动的尺寸,而该力度很难把握,同样需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综上,现有针对导辊安装精度的调整,存在调整难度高、难以达标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辊的安装精度的调整难度高、难以达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均包括固定座、调节座和驱动件;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中,所述调节座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中,所述驱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座相对所述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中,所述驱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座相对所述固定座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

两个所述调节座均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均具有上敞口和连通于所述上敞口的侧敞口,两个所述侧敞口同轴且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导辊组件中导辊的第一轴端,另一所述支撑槽用于支撑导辊组件中导辊的第二轴端。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中,所述驱动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导辊组件中导辊相对于基准棍的平行度。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中,所述驱动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导辊组件中导辊的水平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调节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驱动件的一端部用于抵接于所述调节座,所述驱动件可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并能够通过所述端部驱动所述调节座相对所述固定座移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调节座两者中的一者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调节座两者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插接于所述条形孔并能够沿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中,所述条形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中,所述条形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均还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上敞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口缘和第二口缘;

所述第二锁紧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锁紧件可相对所述固定座由所述第一口缘向所述第二口缘的方向运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件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本申请提供的调节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调节组件,在第一调节组件中,驱动件可相对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相对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而在第二调节组件中,驱动件可相对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相对固定座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当导辊组件中导辊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分别支撑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两个支撑槽内,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中的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的移动方向不同,因此可沿不同的方向调节导轨的两个轴端,例如可调节导辊的第二轴端相对于第一轴端的水平度,使导辊的整体水平度达到最佳,或者调节导辊相对于基准棍的平行度。

由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上敞口用于导轨的第一轴端和所述第二轴端便捷地出入支撑槽,如此,操作人员可便捷地拿出导辊组件或放入导辊组件,一步即可完成导辊组件的更换,大幅减少了工作量,甚至可在不停机的在线状态下更换导辊组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导辊机构,所述导辊机构包括导辊组件和如上所述的调节组件;

所述导辊组件包括导辊,所述导辊的第一轴端支撑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所述支撑槽内,所述导辊组件的第二轴端支撑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的所述支撑槽内;所述上敞口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轴端和所述第二轴端出入所述支撑槽。

本申请提供的导轨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导轨机构,应用了本申请提供的调节组件,在第一调节组件中,驱动件可相对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相对固定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而在第二调节组件中,驱动件可相对固定座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相对固定座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当导辊组件中导辊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分别支撑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两个支撑槽内,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中的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的移动方向不同,因此可沿不同的方向调节导轨的两个轴端,例如可调节导辊的第二轴端相对于第一轴端的水平度,使导辊的整体水平度达到最佳,或者调节导辊相对于基准棍的平行度。

由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开设有支撑槽,支撑槽的上敞口用于导轨的第一轴端和所述第二轴端便捷地出入支撑槽,如此,操作人员可便捷地拿出导辊组件或放入导辊组件,一步即可完成导辊组件的更换,大幅减少了工作量,甚至可在不停机的在线状态下更换导辊组件,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辊组件还包括导辊轴承和导辊套,所述导辊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导辊上,所述导辊套套设于所述导辊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导辊套用于支撑待输送卷材。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辊套为空心套,所述导辊套的内周壁和所述导辊的外周壁间隔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辊机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辊机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调节组件;200、导辊组件;10、第一调节组件;20、第二调节组件;101、固定座;102、调节座;103、驱动件;104、连接座;105、条形孔;106、第一锁紧件;107、第二锁紧件;108、支撑槽;201、导辊;202、导辊轴承;203、导辊套;204、轴承挡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100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100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均包括固定座101、调节座102和驱动件103;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中,所述调节座102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01上;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中,所述驱动件103可相对所述固定座101运动并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座102相对所述固定座101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中,所述驱动件103可相对所述固定座101运动并能够驱动所述调节座102相对所述固定座101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

其中,两个所述调节座102均开设有支撑槽108,所述支撑槽108均具有上敞口和连通于所述上敞口的侧敞口,两个所述侧敞口同轴且间隔设置,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槽108用于支撑导辊组件200中导辊201的第一轴端,另一所述支撑槽108用于支撑导辊组件200中导辊201的第二轴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100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调节组件100,在第一调节组件10中,驱动件103可相对固定座101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102相对固定座101沿第一方向移动,而在第二调节组件20中,驱动件103可相对固定座101运动并能够驱动调节座102相对固定座101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预设夹角。当导辊组件200中导辊201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分别支撑于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的两个支撑槽108内,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中的两个驱动件103分别驱动两个调节座102,两个调节座102的移动方向不同,因此可沿不同的方向调节导轨的两个轴端,例如可调节导辊201的第二轴端相对于第一轴端的水平度,使导辊201的整体水平度达到最佳,或者调节导辊201相对于基准棍的平行度。

由于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均开设有支撑槽108,支撑槽108的上敞口用于导轨的第一轴端和所述第二轴端便捷地出入支撑槽108,如此,操作人员可便捷地拿出导辊组件200或放入导辊组件200,一步即可完成导辊组件200的更换,大幅减少了工作量,甚至可在不停机的在线状态下更换导辊组件200,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其中,上述的支撑槽108的形状优选为U形槽,U形槽可便捷地为导轨的放入和拿出提供导向作用。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中,所述驱动件103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用于调节导辊组件中导辊201相对于基准棍的平行度。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中,所述驱动件103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用于调节导辊组件中导辊201的水平度。

为方便调整,设计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分别对应不同的调节要求。如图3所示,导辊组件200中导辊201的第二轴端只需通过第二调节组件20中的驱动件103来调节导辊201水平方向的误差。

如图4所示,导辊组件200中导辊201的第一轴端只需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0中的驱动件103来调整导辊201垂直于设备中线的误差,亦即导辊201相对于基准棍的误差。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两者分工明确,可实现细微调节,方便省事且精度高。

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103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所述调节座102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所述驱动件103的一端部用于抵接于所述调节座102,所述驱动件103可相对所述固定座101转动并能够通过所述端部驱动所述调节座102相对所述固定座101移动。其中,驱动件103优选为驱动螺杆。

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00还包括连接座104,连接座104连接于固定座101,第一锁紧件106穿过连接座104并螺纹连接于固定座101,连接座104和调节座102位于固定座101的同一侧。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1和所述调节座102两者中的一者上开设有条形孔105,所述固定座101和所述调节座102两者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第一锁紧件106,所述第一锁紧件106插接于所述条形孔105并能够沿所述条形孔105的长度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中,所述条形孔105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中,所述条形孔105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均还包括第二锁紧件107,所述上敞口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口缘和第二口缘;所述第二锁紧件107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所述第二锁紧件107可相对所述固定座101由所述第一口缘向所述第二口缘的方向运动,进而可将导辊201锁定于支撑槽108中。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件107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座101。优选地,第二锁紧件107为锁紧螺杆。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导辊机构,所述导辊机构包括导辊组件200和如上所述的调节组件100;所述导辊组件200包括导辊201,所述导辊201的第一轴端支撑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0的所述支撑槽108内,所述导辊组件200的第二轴端支撑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0的所述支撑槽108内;所述上敞口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轴端和所述第二轴端出入所述支撑槽108。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辊组件200还包括导辊轴承201和导辊套203,所述导辊轴承201的内圈套设于所述导辊201上,所述导辊套203套设于所述导辊轴承201的外圈上,所述导辊套203用于支撑待输送卷材。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导辊201为镀铬光轴,且不限于镀铬光轴。导辊201的外周面与套接于其外周面上的导辊轴承201的内周面之间,优选采用为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以避免导辊201和导辊轴承201之间的拆卸配合难操作。其中,上述的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其状态优选为:既能够保证导辊201和导辊轴承201两者之间的良好贴合,同时能够保证导辊套203的转动不会对导辊201产生不良影响。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导辊201的外周面与套接于其外周面上的导辊轴承20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为0.00mm-0.03mm。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导辊机构,主要利用导辊套203的滚筒表面的滚动,以承载和托举纸类和薄膜等卷材。本实施例中,导辊201的两端区域各安装一个导辊轴承201。具体地,导辊轴承201的外圈与导辊套203上靠近其端面的轴承位进行配合,而导辊轴承201的内圈与导辊201上靠近其轴端的区域配合安装。

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轴承挡套204分别穿过导辊201,并分别安装于两个导辊轴承201的外侧,并通过沿径向穿过轴承挡套204的紧固螺钉,将两个轴承挡套204分别对应锁定于导辊201的外周面上,用于阻挡两个导辊轴承201,防止导管轴承沿导辊201的轴向移动,加强其轴向限位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辊套203优选为空心套,在导辊套203被输送卷材带动而转动时,导辊201在工作中无需转动。如此,导辊201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可分别安装进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的两个U形槽中,并被第二锁紧件107锁紧。

而第一调节组件10和第二调节组件20可分别通过条形孔105的孔型来限定其运动方向,当适当松开第一锁紧件106后,即可通过两个驱动件103驱动两个调节座102。两个驱动件103分别优选为垂直调节螺杆和水平调节螺杆,垂直调节螺杆和水平调节螺杆分别对两个调节座102进行驱动,两个调节座102可在条形孔105中微移动。

当导辊201两端的两个调节座102分别用垂直调节螺杆和水平调节螺杆调整到所需参数后,压紧第一锁紧件106,两个调节座102分别被固定在两个固定座101上,导辊201的第一轴端和第二轴端分别被两个第二锁紧件107压紧在两个U形槽内,进而整个导辊组件200被夹紧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座101可以做成平板形状,焊接或用螺杆安装在机架上,也可以做成“L”型支架,并通过螺杆安装在机架上,待导辊201安装后,导辊201的轴端面与固定座101之间,可预留0.5毫米左右的间隙,以方便安装,但可使导轨无法脱出U型槽,因此,以上导辊201并不需要采用其他手段固定。

一实施例中,所述导辊套203为空心套,所述导辊套203的内周壁和所述导辊201的外周壁间隔设置。相对于现有固定轴导辊201,在焊接轴时,固定轴导辊201会产生焊接应力变形,进而产生圆周跳动。本实施例中,空心导辊套203的导辊201不需转动,导辊套203转动时的跳动更小,相对于固定轴导辊201在膜的张力下变形影响转动的灵活度,空心导辊套203的导辊201轴不转动,所以张力下的轴芯变形对空心导辊201转动影响也更小,导辊201不转动也就没有固定轴导辊201容易产生的疲劳断裂,对产线生产顺利有更积极的意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调节组件100和导辊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现有带轴承的固定轴座相比,本申请更加方便设备安装时的调整工作,可大幅提高调整的精度,提高一次调整成功率,减少安装的调整时间和劳动强度;

(2)更加方便导辊201的更换,减少更换导辊201的时间,以及更换后无需精确调整导辊201的水平度和平行度,甚至可在不停机状态下更换导辊201:

(3)采用空心导辊套203,减少导辊套203的偏重和跳动,提高导辊套203转动的灵活度,防止因导辊套203转速滞后,而造成辊面与产品相对摩擦造成的产品损耗和划伤:

(4)采用无需再加工的镀铬光轴,可直接裁切到所需长度,提高导辊201的直径精度,可减少加工成本,且由于标准光轴的外径精度高,因此轴承配合一致性提高,加之采用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可使导辊201组合装配更简单方便;

(5)与现有焊接固定轴的导辊201相比,空芯导辊套203的光轴不转动,相同的张力下变形不会引起疲劳断裂,且光轴的弹性变形不影响导辊201的转动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调节组件及导辊机构
  • 一种导辊组件、牵引机构及贴标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9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