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地址匹配方法、空调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4:27


地址匹配方法、空调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址匹配方法、空调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方案中,在多室内机的空调系统完成安装后,需要对室内机的虚拟地址进行设置或分配,目前,由于虚拟地址与实际的物理位置不能自动一一对应,需要安装人员不断确认内机与虚拟地址的对应关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发现,虚拟地址和室内机的物理地址一一对应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同时,无法保证对应的准确性,极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地址匹配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址匹配方法,用于多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具有一个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地址匹配方法包括:根据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根据多个室内机的实际分布信息确定每个实际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二分布信息;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地址匹配方法,通过运行该地址匹配方法,可以确定实际编号与虚拟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便在对多个室内机进行维护时,将这一一对应的关系导入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让使用该控制系统的人员知道实际控制了哪台室内机。而当某台室内机出现故障时,也能很快地定位实际位置,并进行快速评估故障的影响,进行响应的应对措施。综上,室内机的实际编号与虚拟编号的自动识别,能让空调系统的建立成本大大降低,有效推动空调智能化的进程,安装人员可以根据该匹配关系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此降低空调系统安装、维护的难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具体地,每个室内机被分配有一个虚拟编号,可以理解的是,虚拟编号是在安装或维护室内机的时候,为室内机所设置的一个虚拟地址,以便由多个室内机构成的空调系统进行通信时,利用该虚拟编号来表征室内机。

而在实际的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每个室内机还有一个实际编号,该实际编号可以是安装人员根据多个室内机的安装位置来进行标记,例如,安装人员可以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设计图纸上为多个室内机标记。

具体地,检测多个室内机中的各室内机的回风口位置处的回风温度信息,以便根据该会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由于第一分布信息是通过回风温度测定得到的,因此,每个室内机都是采用虚拟编号来表示室内机,因此,可以得到虚拟编号所表示的室内机所对应的分布信息,该第一分布信息能够表示在虚拟编号下,每个室内机在多个室内机中的分布情况。

就如上文所记载的那样,安装人员会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设计图纸上为多个室内机标记,而标记后的设计图纸可以理解为多个室内机的实际分布信息,也即第二分布信息,由于该分布信息中的每个室内机是采用安装人员所给出的标记来表达的,因此,该分布信息可以理解为每个实际编号所表征的室内机的分布情况。

通过确定多个室内机中每一室内机中的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便能够将采用虚拟编号表征的室内机与实际编号对应起来,以便在对多个室内机安装或维护时,安装人员可以根据该匹配关系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此降低空调系统安装、维护的难度。

另外,本申请请求保护的地址匹配方法,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具体地,包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分布信息,包括: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一距离值、与室内机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来确定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时候,可以结合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由于第一距离值是用于表征室内机和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因此,通过限定第二分布信息包括第一距离值,可以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此外,通过限定第二分布信息还包括与室内机之间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所对应的实际编号,以便确定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将每一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室内机的数量值作为第一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第一距离值的定义方式,第一距离值即室内机到围护结构之间的室内机数量作为其与围护结构的距离,如室内机a到围护结构中间有两台室内机,将其距离定义为2,当多个方向都存在围护结构时,则取各方向的距离最小值作为最终的距离值。

在上述过程中,利用第一距离值的定义,将不同室内机和围护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表征出来,以便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在任一技术方案中,基于任意两个室内机存在共同边界,确定具有邻近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邻近关系的判定方式,考虑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对多个室内机分配实际编号,编号后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编号后的室内机是否存在共同边界,确定室内机之间是否具有邻近关系。

通过限定邻近关系的判定方式,以便准确表征第二分布信息,进而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分布信息包括任意相邻两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包括:根据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两个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对多个室内机进行聚类,得到设定数量个聚类组;在每个聚类组中,以任一室内机作为定位点、根据第一相关系数,生成相对位置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实现对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检测,在此过程中,无需维护人员手动对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维护,因此,降低了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维护难度,有利于降低维护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同时,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方法所确定的相对位置信息是基于检测结果所得到的,因此,所得到的相对位置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具体地,不同室内机所安装的位置不同,不同室内机之间具有间距,而该间距会因安装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由于该间距的存在,会造成不同室内机之间的影响不一致,如在一个室内机处于第一密封环境,另一个室内机处于第二密封环境,其中,第一密封环境和第二密封环境之间不存在热量传递,在此情况下,不同密封环境中的室内机之间是没有影响的。而在一个密封环境中存在多个室内机的情况时,不同室内机之间存在影响。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正是通过采集这些影响,利用该影响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具有的相关性来实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估算。

考虑到室内机是用于对密封环境中的温度进行调整的设备,具有影响的室内机之间公用一个密封环境,因此,可以利用采集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来提取上述影响,具体地,遍历获取多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若两个室内机比较靠近,那么该两个室内机之间的影响就会严重,根据获取得到回风温度信息来确定多个室内机中两两室内机之间的相关系数也会更大,因此,可以根据该相关系数来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

在确定两两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之后,可以根据该远近对多个室内机是否属于同一个聚类组进行划分。

其中,由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关系数能够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情况,因此,在聚类组划分结束之后,可以以划分得到的聚类组中的任一室内机作为定位点,得到该聚类组中的其他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遍历所有聚类组之后,即可得到所有室内机的相对分布情况,也即本申请中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可以是离散的温度值,即每间隔一个固定的检测时间,室内机所检测得到的回风温度信息,其表示形式为一个温度序列。

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室内机回风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利用该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回风口位置处的温度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两个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具体包括:确定每两个室内机之间对应的回风温度信息的协方差;确定每个室内机对应的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值;根据方差和协方差确定第一相关系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第一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案,具体地,第一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每两个室内机中的一个室内机,Y为每两个室内机中另一个室内机,cov(X,Y)为X与Y回风温度信息的协方差,Var[X]为X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Var[Y]为Y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对多个室内机进行聚类,得到设定数量个聚类组,包括:将第一相关系数最大的两个室内机划分至一类;将被划分至一类的室内机作为第一室内机,并分别确定第一室内机与多个室内机中除第一室内机外的剩余室外机之间的第二相关系数,将第二相关系数最大的两个室内机划分至一类,直至多个室内机被划分为一类;根据聚类群组的设定数量,为第二相关系数设置相关系数阈值;根据第二相关系数、以及相关系数阈值对多个室内机进行划分,得到设定数量的聚类组。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第一相关系数来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因此,在确定多个室内机中两两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之后,可以对得到的第一相关系数进行大小排列,进而确定出相关系数最大的两个室内机,由上可知,第一相关系数可以用于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因此,第一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两个室内机之间是距离最近的两个室内机。

在确定距离最近的两个室内机之后,判断其它室内机是否已经被聚类结束,若在其它室内机已经被聚类结束之后,进一步是否已经将多个室内机聚类到一个聚类组中,也即聚类后的聚类组的数量是否只有一个,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对多个室内机进行排列。

在上述情况下,获取设定数量,由于设定数量用于表征多个室内机会被划分成多少个聚类组,因此,可以根据该设定数量来设定相关系数阈值,以便根据设定的相关系数阈值对聚类组中的室内机进行划分,最终得到设定数量个聚类组。

在此过程中,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对未被聚类的室内机的聚类处理,提高了多个室内机聚类划分得到聚类组的合理性,确保了多个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准确性。

在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获取安装多个室内机的空间分区信息;根据空间分区信息,确定聚类群组的设定数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设定数量是根据获取得到的空间分区信息确定的,因此,可以根据安装室内机的空间来合理设置设定数量,在此过程中,减少了因设定数量设置不合理对预设阈值选取所产生的影响,确保了多个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准确性,最终降低维护人员对相对位置信息的维护难度,如降低人力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安装人员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时候所采集的信息来确定空间分区信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间分布信息可以是房间划分信息或办公区域划分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以任一室内机作为定位点、根据第一相关系数,生成相对位置信息,具体包括:根据预设量化关系,确定第一相关系数对应的量化值;根据量化值、定位点,得到除任一室内机外的室内机的坐标信息;根据定位点和坐标信息生成相对位置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相对位置信息的生成方式,具体地,基于上文可知,相关系数的大小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具有相关性,因此,可以预先构建相关系数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在获取得到相关系数之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来确定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预设量化关系即相关系数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确定量化值之后,可以根据该聚类组中任一室内机的定位点和量化值来确定该量化值所对应的室内机对应的坐标信息,以便根据定位点、坐标信息来知悉任一室内机与其它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定位点可以理解为坐标原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预设量化关系中,相关系数与量化值为负相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相对位置信息为拓扑图。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相对位置信息的表现形式,通过限定相对位置信息以拓扑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以便用户可知直观的感知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位置分布情况,因此,可以较为直接的对不同室内机进行控制,以确保控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获取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之前,还包括:控制多个室内机以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或控制多个室内机中的一个以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多个室内机中的其他室内机以送风模式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多个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以便可以迅速的确定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具体地,可以控制多个室内机同时按照制冷模式运行,也可以按照制热模式运行,还可以按照湿模式运行,以便多个室内机同时对室内机所处的环境进行温度调整,以便在实现快速制冷、制热或除湿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确定。

在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在获取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之前,还可以控制多个室内机中的每一个室内机依次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而其它室内机以送风模式运行,其中,目标运行模式可以是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分布信息还包括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根据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包括: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与室外环境温度的绝对差值;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与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三相关系数;根据绝对差值和/或第三相关系数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距离值无法直接进行测定,考虑到室内环境温度主要受到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围护结构传热受室外环境的影响,而室内机在室内空间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室内机与环境温度间的相关性和其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距离联系紧密。

由于室内温度分布变化缓慢,幅度较小,整体趋势较为平缓及稳定,因此,可以使用回风温度信息和室外环境温度之间的绝对差值来表征,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

此外,也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变化时对回风温度信息的影响,即第三相关系数来表征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

同理,将回风温度信息和室外环境温度的绝对差值与第三相关系数的比值作为衡量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的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共同来衡量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以此来提高第二距离值的衡量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绝对差值与第三相关系系数的比值所对应的分级级别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包括: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的匹配率;将匹配率最高的匹配结果作为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算每个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率,并选取匹配率最高的匹配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以便确保匹配关系最可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的匹配率,包括: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对应时,第二距离值与第一距离值的第一差值、第一分布信息中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所构成的第一集合、第二分布信息中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所构成的第二集合;确定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根据第一差值、交集中元素的数量和并集中元素的数量,确定匹配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匹配率的计算方式,通过限定匹配率的计算包括第一差值,以便从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角度上来衡量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便提高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通过计算交集中元素的数量以及并集中元素的数量,以便从室内机之间的邻近关系的角度来衡量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便提高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用上述两种方案,确保了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和/或窗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了围护结构可以包含的情况,以便确保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多个室内机通信,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多个室内机,其中,控制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因此,空调系统具有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地址匹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相对位置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案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设定数量个的聚类组的确定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实际使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相关系数阈值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生成相对位置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不同室内机之间相对距离量化值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预设量化关系的表现形式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确定第二距离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匹配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址匹配方法,用于多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具有一个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地址匹配方法包括:

步骤102,根据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

步骤104,根据多个室内机的实际分布信息确定每个实际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二分布信息;

步骤106,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地址匹配方法,通过运行该地址匹配方法,可以确定实际编号与虚拟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便在对多个室内机维护时,将这一一对应的关系导入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让使用该控制系统的人员知道实际控制了哪台室内机。而当某台室内机出现故障时,也能很快地定位实际位置,并进行快速评估故障的影响,进行响应的应对措施。综上,室内机的实际编号与虚拟编号的自动识别,能让空调系统的建立成本大大降低,有效推动空调智能化的进程,安装人员可以根据该匹配关系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此降低空调系统安装、维护的难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具体地,每个室内机被分配有一个虚拟编号,可以理解的是,虚拟编号是在安装或维护室内机的时候,为室内机所设置的一个虚拟地址,以便由多个室内机构成的空调系统进行通信时,利用该虚拟编号来表征室内机。

而在实际的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每个室内机还有一个实际编号,该实际编号可以是安装人员根据多个室内机的安装位置来进行标记,例如,安装人员可以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设计图纸上为多个室内机标记。

具体地,检测多个室内机中的各室内机的回风口位置处的回风温度信息,以便根据该会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由于第一分布信息是通过回风温度测定得到的,因此,每个室内机都是采用虚拟编号来表示室内机,因此,可以得到虚拟编号所表示的室内机所对应的分布信息,该第一分布信息能够表示在虚拟编号下,每个室内机在多个室内机中的分布情况。

就如上文所记载的那样,安装人员会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设计图纸上为多个室内机标记,而标记后的设计图纸可以理解为多个室内机的实际分布信息,也即第二分布信息,由于该分布信息中的每个室内机是采用安装人员所给出的标记来表达的,因此,该分布信息可以理解为每个实际编号所表征的室内机的分布情况。

通过确定多个室内机中每一室内机中的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便能够将采用虚拟编号表征的室内机与实际编号对应起来,以便在对多个室内机安装或维护时,安装人员可以根据该匹配关系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以此降低空调系统安装、维护的难度。

实施例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布信息,包括: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一距离值、与室内机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

在该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来确定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时候,可以结合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由于第一距离值是用于表征室内机和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因此,通过限定第二分布信息包括第一距离值,可以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此外,通过限定第二分布信息还包括与室内机之间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所对应的实际编号,以便确定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举例来说,室内机的实际编号可以是a,b,c,d,e……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将每一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室内机的数量值作为第一距离值。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第一距离值的定义方式,第一距离值即室内机到围护结构之间的室内机数量作为其与围护结构的距离,如室内机a到围护结构中间有两台室内机,将其距离定义为2,当多个方向都存在围护结构时,则取各方向的距离最小值作为最终的距离值。

在上述过程中,利用第一距离值的定义,将不同室内机和围护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表征出来,以便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在任一实施例中,基于任意两个室内机存在共同边界,确定具有邻近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邻近关系的判定方式,考虑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对多个室内机分配实际编号,编号后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判断编号后的室内机是否存在共同边界,确定室内机之间是否具有邻近关系。

通过限定邻近关系的判定方式,以便准确表征第二分布信息,进而提高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关系的准确性。

实施例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布信息包括任意相邻两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根据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包括:

步骤202,采集每个室内机的回风口处的温度信息,得到回风温度信息;

步骤204,根据采集的回风温度信息,计算两两室内机的第一相关系数;

步骤206,以第一相关系数作为参考,对多个室内机聚类,得到组数为设定数量的聚类组;

步骤208,在每个聚类组中,任选一个室内机作为定位点,以计算得到的第一相关系数作为参考,生成相对位置信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相对位置信息的确定方法,通过运行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检测,在此过程中,无需维护人员手动对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维护,因此,降低了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维护难度,有利于降低维护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同时,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方法所确定的相对位置信息是基于检测结果所得到的,因此,所得到的相对位置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基于以下原理来实现的,具体地,不同室内机所安装的位置不同,不同室内机之间具有间距,而该间距会因安装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由于该间距的存在,会造成不同室内机之间的影响不一致,如在一个室内机处于第一密封环境,另一个室内机处于第二密封环境,其中,第一密封环境和第二密封环境之间不存在热量传递,在此情况下,不同密封环境中的室内机之间是没有影响的。而在一个密封环境中存在多个室内机的情况时,不同室内机之间存在影响。

本申请的实施例正是通过采集这些影响,利用该影响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具有的相关性来实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估算。

考虑到室内机是用于对密封环境中的温度进行调整的设备,具有影响的室内机之间公用一个密封环境,因此,可以利用采集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来提取上述影响,具体地,遍历获取多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若两个室内机比较靠近,那么该两个室内机之间的影响就会严重,根据获取得到回风温度信息来确定多个室内机中两两室内机之间的相关系数也会更大,因此,可以根据该相关系数来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

在确定两两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之后,可以根据该远近对多个室内机是否属于同一个聚类组进行划分。

其中,由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关系数能够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情况,因此,在聚类组划分结束之后,可以以划分得到的聚类组中的任一室内机作为定位点,得到该聚类组中的其他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遍历所有聚类组之后,即可得到所有室内机的相对分布情况,也即本申请中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可以是离散的温度值,即每间隔一个固定的检测时间,室内机所检测得到的回风温度信息,其表示形式为一个温度序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回风温度信息即室内机回风口位置处的温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室内机回风口设置温度传感器,利用该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回风口位置处的温度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第一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案,具体地,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2,从多个室内机中任选两个室内机,并计算选定的室内机对应的回风温度信息的协方差;

步骤304,确定选定的室内机对应的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值;

步骤306,通过对方差和协方差进行运算,得到选定的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第一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案,具体地,第一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为每两个室内机中的一个室内机,Y为每两个室内机中另一个室内机,cov(X,Y)为X与Y回风温度信息的协方差,Var[X]为X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Var[Y]为Y回风温度信息的方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设定数量个的聚类组的确定过程,具体地,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2,对第一相关系数进行排序,选出第一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两个室内机,将其划分至一类;

步骤404,基于多个室内机未被划分为一类,将被划分为一类的室内机作为第一室内机,将并分别确定第一室内机与多个室内机中除第一室内机外的剩余室外机之间的第二相关系数,对第二相关系数进行排序,选出第二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两个室内机,并划分至一类,直至多个室内机全都被划分为一类;

步骤406,获取聚类组的设定数量,并根据设定数量,为第二相关系数选定相关系数阈值;

步骤408,根据第二相关系数、以及相关系数阈值对多个室内机进行聚类划分,得到设定数量的聚类组。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相关系数来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因此,在确定多个室内机中两两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之后,可以对得到的第一相关系数进行大小排列,进而确定出相关系数最大的两个室内机,由上可知,第一相关系数可以用于表征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远近,因此,第一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两个室内机之间是距离最近的两个室内机。

在确定距离最近的两个室内机之后,判断其它室内机是否已经被聚类结束,若在其它室内机已经被聚类结束之后,进一步是否已经将多个室内机聚类到一个聚类组中,也即聚类后的聚类组的数量是否只有一个,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则根据第一相关系数对多个室内机进行排列。

在上述情况下,获取设定数量,由于设定数量用于表征多个室内机会被划分成多少个聚类组,因此,可以根据该设定数量来设定相关系数阈值,以便根据设定的相关系数阈值对聚类组中的室内机进行划分,最终得到设定数量个聚类组。

考虑到室内机的数量不止两个,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也即在将排列后的第一相关系数最大所对应的两个室内机划分成一类之后,仍存在一部分数量的室内机未被聚类,在此情况下,将已经被划分在一类的室内机作为一个整体,也即本申请中的第一室内机,并确定该第一室内机与未被聚类的室内机之间的第二相关系数,以便利用第二相关系数对多个室内机进行聚合,最终实现将多个室内机聚合在一类。

具体地,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有9台室内机,从建筑平面分区来看,可分为4个区域:办公区、会议区1、会议区2、走廊区。

其中,室内机包括室内机一、室内机二、室内机三、室内机四、室内机五、室内机六、室内机七、室内机八和室内机九,其中,室内机一以1#表示,室内机二以2#表示,室内机三以3#表示,室内机四以4#表示,室内机五以5#表示,室内机六以6#表示,室内机七以7#表示,室内机八以8#表示,室内机九以9#表示,则多个室内机两两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表1可知,第一相关系数中最大对应的两个室内机是3#和4#,因此,将3#和4#划分到一类,将3#和4#看作为一个室内机,与其它室内机进行计算第二相关系数,得到表2。

表2

基于表2可知,3#和6#之间的第二相关系数最大,此时,认为3#和6#是一类的,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表3。

表3

基于表3可知,类型1与5#的相关系数最大,因此,将类型1与5#划分为一类,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表4。

表4

基于表4可知,1#与2#的相关系数最大,因此,将1#与2#划分为一类,重复执行上述步骤,得到表5。

表5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表6。

表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相关系数可以是划分为一类中的室内机与第一室内机之间的第一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具体地,如图6所示,相关系数阈值也即相关系数设定值,基于上表可知,相关系数阈值选取0.8314至0.9016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聚类群组的设定数量,为第二相关系数设置相关系数阈值,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设定数量合理选择相关系数阈值,以便将多个室内机划分为设定数量的聚类组。

在此过程中,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对未被聚类的室内机的聚类处理,提高了多个室内机聚类划分得到聚类组的合理性,确保了多个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安装有多个室内机的空间分区信息;根据空间分区信息,确定设定数量。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设定数量是根据获取得到的空间分区信息确定的,因此,可以根据安装室内机的空间来合理设置设定数量,在此过程中,减少了因设定数量设置不合理对预设阈值选取所产生的影响,确保了多个室内机的相对位置信息的准确性,最终降低维护人员对相对位置信息的维护难度,如降低人力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安装人员在安装多个室内机的时候所采集的信息来确定空间分区信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空间分布信息可以是房间划分信息或办公区域划分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生成相对位置信息的具体过程,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702,获取预设量化关系,以便根据预设量化关系,确定第一相关系数所对应的量化值;

步骤704,在聚类组中,根据量化值、定位点,得到除选定的任一室内机之外的室内机的坐标信息;

步骤706,根据定位点和坐标信息生成相对位置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相对位置信息的生成方式,具体地,基于上文可知,相关系数的大小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具有相关性,因此,可以预先构建相关系数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在获取得到相关系数之后,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来确定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

具体地,在本申请中,预设量化关系即相关系数与不同室内机之间的距离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在确定量化值之后,可以根据该聚类组中任一室内机的定位点和量化值来确定该量化值所对应的室内机对应的坐标信息,以便根据定位点、坐标信息来知悉任一室内机与其它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点可以理解为坐标原点。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预设量化关系中,相关系数与量化值为负相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关系数与量化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7所示。

表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不同室内机之间相对距离量化值的示意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位置信息可以以表8的形式来表示。

表8

其中,x和y表示彼此垂直的坐标轴上的坐标。

如图9所示,基于表8可以得到多个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对位置信息为拓扑图。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相对位置信息的表现形式,通过限定相对位置信息以拓扑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以便用户可知直观的感知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位置分布情况,因此,可以较为直接的对不同室内机进行控制,以确保控制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图10示出了预设量化关系的表现形式的示意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获取每一室内机的回风温度差值序列;根据每两个室内机之间的回风温度差值序列的平均值和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确定每一室内机周边预设个数的室内机。

具体地,对于室内环境,两台运行状况相同的室内机间距离越近,其回风状态相互影响的程度就越明显,回风温度总体波动将趋于相同的曲线,其回风温度差值序列的平均值越小。但考虑到可能存在独立空间中的运行设备,其回风温度所趋于的曲线可能相似于任意一台处于同样运行状态的室内机,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回风温度差值均值很小并不具有判断的意义。但这种情况下其回风温度差值序列波动将会较大,因为他们实际相关性较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性较低,因此增加了回风温度差值序列的方差的计算,该情况下回风温度序列将有较大的方差。

通过计算各台内机回风温度差值序列的平均值mean和方差square_d,基于上述原因构造评价指标ms=abs(mean×square_d),用该指标来衡量各设备间的真实距离,实现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各内机间更准确的位置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集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室内机间回风温度的差值平均值以及方差,得到表9所示数据作为评价指标。在表9数据的基础上搜索每台室内机评价指标最相似的x台,得到各室内机的数量为x的临近内机群。

表9

举例来说,若x取值为3,则可以得到表10。

表10

基于表10可以得到多个室内机彼此之间的分布情况,基于上述分布情况,可以得到不同室内机之间位置分布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基于表10所得到的不同室内机之间位置分布情况,可以对相对位置信息进行修正,以便提高得到相对位置信息的可信度,进而提高根据相对位置信息对不同室内机之间控制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评价指标为回风温度差值序列的平均值与方差乘积的绝对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之前,还包括:控制多个室内机以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或控制多个室内机中的一个以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除湿模式运行,多个室内机中的其他室内机以送风模式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多个室内机的运行状态,以便可以迅速的确定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具体地,可以控制多个室内机同时按照制冷模式运行,也可以按照制热模式运行,还可以按照湿模式运行,以便多个室内机同时对室内机所处的环境进行温度调整,以便在实现快速制冷、制热或除湿的情况下,实现不同室内机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的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之前,还可以控制多个室内机中的每一个室内机依次按照目标运行模式运行,而其它室内机以送风模式运行,其中,目标运行模式可以是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布信息还包括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如图11所示,根据回风温度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的第一分布信息包括:

步骤1102,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与室外环境温度的绝对差值;

步骤1104,确定每一个室内机的回风温度信息与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三相关系数;

步骤1106,根据绝对差值和/或第三相关系数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和/或窗体。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二距离值无法直接进行测定,考虑到室内环境温度主要受到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而围护结构传热受室外环境的影响,而室内机在室内空间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室内机与环境温度间的相关性和其与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距离联系紧密。

由于室内温度分布变化缓慢,幅度较小,整体趋势较为平缓及稳定,因此,可以使用回风温度信息和室外环境温度之间的绝对差值来表征,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

此外,也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变化时对回风温度信息的影响,即第三相关系数来表征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

同理,将回风温度信息和室外环境温度的绝对差值与第三相关系数的比值作为衡量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的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共同来衡量室内机与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值,以此来提高第二距离值的衡量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根据绝对差值与第三相关系系数的比值所对应的分级级别确定每个虚拟编号所对应的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第二距离值。

具体地,围护结构可以是墙体,举例来说,依照时序采集的夜晚内机回风温度计算各内机与同时采集的室外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与温差,并得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内机与外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关系。采集过程各内机运行状态保持一致,即采用全部开机或全部关机的状态。该过程要求建筑外围护结构传热方向与白天一致,即夜晚室外温度也需要高于室内温度。

距离分级情况(0,1,2),将上述内机分为对应数量的层级,并分别定义其距离由近到远层级由0到层级最大值。

具体地,如表11所示:

表11

则任一实际编号对应的第二分布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围护结构还可以是窗,具体地,由于太阳辐照透过窗对室内环境的带来的负荷远远快于其通过其余围护结构带来的负荷,对各内机回风温度的影响会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白天的数据也能够有效的反映室内机的空间绝对位置。评价指标与夜晚相同。

依照时序采集的白天内机回风温度计算各内机与同时采集的室外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与温差,并得到表13所示的评价指标,用于评价内机与外窗之间的距离关系。采集过程同样要求内机运行状态保持一致,即采用全部开机或全部关机的状态。该过程宜采用辐照较强日的数据,且窗帘等遮光设施均未对窗户进行遮挡。

表13

则任一实际编号对应的第二分布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14

表15为虚拟编号对应的第一分布信息,具体地,包括:

表15

实施例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如图12所示,包括:

步骤1202,根据第一分布信息和第二分布信息,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的匹配率;

步骤1204,将匹配率最高的匹配结果作为多个室内机中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匹配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每个虚拟编号和实际编号之间的匹配率,并选取匹配率最高的匹配结果作为最终的结果,以便确保匹配关系最可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的匹配率,包括:确定每个虚拟编号与每个实际编号对应时,第二距离值与第一距离值的第一差值、第一分布信息中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所构成的第一集合、第二分布信息中具有邻近关系的室内机对应的实际编号所构成的第二集合;确定第一集合与第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根据第一差值、交集中元素的数量和并集中元素的数量,确定匹配率。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匹配率的计算方式,通过限定匹配率的计算包括第一差值,以便从室内机与围护结构的角度上来衡量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便提高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通过计算交集中元素的数量以及并集中元素的数量,以便从室内机之间的邻近关系的角度来衡量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之间的相似程度,以便提高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上述两种方案,确保了匹配关系的可信度。

具体地,生成内机虚拟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对应关系,生成所有替换的可能序列,如表16所示。

表16

将实际编号的特征坐标信息表按上述关系替换成虚拟编号,如表17变为表18。

表17

表18

对内机虚拟地址特征表和替换后的内机实际区域特征坐标信息表,按墙、窗、临近内机三特征相似程度进行加权匹配率计算。计算内机虚拟地址特征表与所有替换后的内机实际区域特征坐标信息表的匹配率。

具体地,匹配率计算方式如下:

P

P

P

举例:x1=0.5,x2=0.5,x3=0.5,其为权重值。

P1代表实际特征表1号内机对应替换后房间特征表1号内机之间的匹配率。

其中,对于内机虚拟地址特征表:墙的距离D

对于替换后的特征表:墙的距离D

举例:

IDU

|IDU

|IDU

记录匹配率最高的一组对应关系,作为输出。

实施例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多个室内机;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多个室内机通信,用于执行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多个室内机,其中,控制装置执行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因此,空调系统具有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

实施例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所提出的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的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地址匹配方法的步骤,因此,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任一项地址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地址匹配方法、空调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 IP地址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328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