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27:31


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甲车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装甲车辆,由于功能、使用要求、外形尺寸等特殊条件限制,较少采用成熟卡车技术,各大总成零部件多为全新开发,采用成熟通用卡车技术,需要突破空间尺寸、总体布置、功能使用多方面限制,对承载式装甲车身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其次,卡车由于底部完全开放,零部件在设计过程中对散热性能要求不高,而承载式车身底部封闭,工作环境恶劣,对零部件的散热性能要求较高,如采用卡车成熟总成、零部件,则需要对冷却有针对性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缺点,提出的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实现承载式装甲车身与通用卡车成熟零部件集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主要由一桥前横梁1、一桥后横梁2、一二桥中间横梁3、二桥前横梁4、二桥后横梁5、传动轴支撑座横梁6、右纵梁7、二三桥中间横梁8、三桥前横梁9、三桥后横梁10、左纵梁11、车体12、横梁连接座13、纵梁支撑柱14、中间加强梁15、加强梁支撑柱16、横梁支撑柱17、M16螺栓螺母、M20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零部件组成;

一桥前横梁1、二桥前横梁4、二桥后横梁5、传动轴支撑座横梁6、二三桥中间横梁8、三桥前横梁9、三桥后横梁10通过横梁连接座13与右纵梁7、左纵梁11通过螺栓连接,一桥后横梁2、一二桥中间横梁3与右纵梁7、左纵梁11直接螺栓连接,右纵梁7、左纵梁11与车体12焊接为一整体,右纵梁7、左纵梁11中间未与车体焊接部位采用中间加强梁15焊接加强,形成封闭盒状结构,保证整体强度,纵梁与横梁、横梁与横梁连接座螺栓连接处加纵梁支撑柱14、加强梁支撑柱16、横梁支撑柱17、支撑,保证螺栓连接处刚度和强度。

本发明在装甲车辆车身底部两侧设计整体式纵梁,左纵梁11与右纵梁7之间在一、二、三桥车桥位置、前桥传动轴支撑点以及根据应力应变情况加横梁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桥位置设置两根横梁,共12根横梁,横梁与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纵梁与车体1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纵梁材料选用510L,横梁材料选用Q355方钢管型材,一桥前横梁1、一桥后横梁2截面尺寸80mm×80mm ×5mm,其余横梁截面尺寸60mm×60mm×5mm,将传统装甲车辆底部封闭式结构改为开放式框架结构,车辆发动机、变速器、取力装置、方向机、车桥、传动轴、油箱、气动系统安装在横梁以上,底部保持开放式,运动部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热在自然条件下直接冷却散热,无需改进或者增加冷却设计,各部件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直接目视检查,减少拆卸,较传统装甲车辆大幅度降低维护保养难度。

本发明解决了卡车底盘成熟总成部件在承载式装甲车身上布置、安装的问题;解决了卡车动力、传动系统成熟总成部件与承载式装甲车身安装后冷却散热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承载式装甲车辆底盘部件维护保养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轴向视图

图2是图1中纵梁、横梁连接图

图3是图1中横梁连接图

图4是图1中纵梁结构图

图5是图1中间加强梁结构图

图6是图1的横梁结构图

图1至图6中,1-一桥前横梁、2-一桥后横梁、3-一二桥中间横梁、4-二桥前横梁、5-二桥后横梁、6-传动轴支撑座横梁、7-右纵梁、8-二三桥中间横梁、 9-三桥前横梁、10-三桥后横梁、11-左纵梁、12-车体、13-横梁连接座、14-纵梁支撑柱、15-中间加强梁、16-加强梁支撑柱、17-横梁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主要由一桥前横梁1、一桥后横梁2、一二桥中间横梁3、二桥前横梁4、二桥后横梁5、传动轴支撑座横梁6、右纵梁7、二三桥中间横梁8、三桥前横梁9、三桥后横梁10、左纵梁11、车体12、横梁连接座13、纵梁支撑柱14、中间加强梁15、加强梁支撑柱16、横梁支撑柱17、M16螺栓螺母、M20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零部件组成,一桥前横梁1、二桥前横梁4、二桥后横梁5、传动轴支撑座横梁6、二三桥中间横梁8、三桥前横梁9、三桥后横梁10通过横梁连接座13与右纵梁7、左纵梁11通过螺栓连接,一桥后横梁2、一二桥中间横梁 3与右纵梁7、左纵梁11直接螺栓连接,右纵梁7、左纵梁11与车体12焊接为一整体,右纵梁7、左纵梁11中间未与车体焊接部位采用中间加强梁15焊接加强,形成封闭盒状结构,保证整体强度,纵梁与横梁、横梁与横梁连接座螺栓连接处加纵梁支撑柱14、加强梁支撑柱16、横梁支撑柱17、支撑,保证螺栓连接处刚度和强度。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取消传统装甲车辆车身底部底板,底部两侧设计整体式纵梁,左纵梁11、右纵梁7之间在一、二、三桥车桥位置、前桥传动轴支撑点以及根据应力应变情况加横梁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桥位置设置两根横梁,共12根横梁,横梁与纵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纵梁与车体1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纵梁材料选用510L,横梁材料选用Q355方钢管型材,一桥前横梁1、一桥后横梁2截面尺寸80mm×80mm×5mm,其余横梁截面尺寸60mm×60mm×5mm,将传统装甲车辆底部封闭式结构改为开放式框架结构,车辆发动机、变速器、取力装置、方向机、车桥、传动轴、油箱、气动系统安装在横梁以上,底部保持开放式,运动部件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热在自然条件下直接冷却散热,无需改进或者增加冷却设计,各部件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直接目视检查,减少拆卸,较传统装甲车辆大幅度降低维护保养难度。

本实施例将传统装甲车辆底板改为框架结构,封闭式底部结构改为开放式,可与卡车底盘成熟总成、零部件匹配集成,并无需改进或者增加冷却设计,实现了装甲车辆与通用卡车的结合,构型新型装甲车辆。

相关技术
  • 一种承载式装甲车身底部结构
  • 一种基于中型高机动通用战术车辆的承载式装甲车身
技术分类

061201133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