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30:50


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的结构,主要包括针筒和推杆,而在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相对的较为常见的意外风险,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注射针的插入深度过大或过小,造成药物注射位置不准确的意外,第二是在注射过程中,注射针发生偏斜,扩大针孔形状,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两个问题,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注射器防护装置,但是其使用效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13191805U,公告日为2021.05.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的防护结构,包括空筒和防护套,空筒的内部设置有活塞轴,活塞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空筒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环形卡槽。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注射器防护结构,在保护整个注射操作时,仍然容易发生针筒倾斜、针筒旋转等有害问题,整个防护结构的效果还是不够稳定、不够全面。

再例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378297U,公告日为2019.09.1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卡锁型铅玻璃注射器防护套,包括铅玻璃筒、防护套端盖、防护套压盖,所述防护套端盖扣住铅玻璃筒上端口并与铅玻璃筒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套压盖设置于防护套端盖上方并与防护套端盖螺纹连接,所述铅玻璃筒内沿轴向设置有用于置入注射器筒身的通孔,所述防护套端盖的盖端面设置与铅玻璃筒内的通孔匹配的并用于穿过注射器筒身的端盖通孔,所述防护套压盖的盖端面设置与注射器尾翼尺寸匹配并用于穿过注射器尾翼的压盖通孔。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注射器防护套,其与针筒组成的这个整体,在注射针插入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倾斜。而且更重要的是,防护套最后会连带注射针强制垂直于病人皮肤表面,这就造成了注射针在肌肉里进行拉扯的巨大疼痛。

所以综上所述,现在急需一种可以保证注射器按预设深度插入、始终垂直插入、不会旋转的安全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其能通过在固定外管单元内设置滑动内管单元,并在滑动内管单元的后端设置针筒卡合架单元的方式,达到注射操作更加精准、安全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按压在皮肤上的固定外管单元,插在所述固定外管单元上并用于插入安装针筒的滑动内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内管单元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的针筒卡合架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外管单元包括第一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的轴向板,以及择一设置在所述轴向板径向内侧面上的环向卡合块、轴向卡合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包括第二管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上并用于插入所述环向卡合块的滑动用槽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远离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轴向卡合块的完毕用凸出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外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并用于向内夹紧所述第二管体的弯曲板,所述弯曲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轴向卡合块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阻挡所述弯曲板的待位用凸出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待位用凸出条的两端,相较于所述完毕用凸出条的两端更加缩进。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对齐安装所述环向卡合块的成对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且对齐所述待位用凸出条的安装对准用凸出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靠近皮肤一侧端面上并用于径向向外顶起张开所述环向卡合块、弯曲板的放大管体。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的远离皮肤一侧位置处的施力用孔板,设置在所述施力用孔板的远离皮肤侧面上的倒U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施力用孔板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倒U型板内并用于卡合固定针筒施力板的限位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倒U型板、限位板的数量一共四对,四个所述倒U型板的中间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针筒在防护装置上安装完毕后,始终与固定外管单元平行,只要固定外管单元不偏斜,注射操作就是垂直插入的,避免因为针头偏斜而带来的疼痛感;第二,滑动内管单元在固定外管单元上具有确定的滑动距离,同一规格的针筒,在使用时就可以确保插入深度,避免发生深度不够或过大的问题;第三,滑动内管单元连带针筒一起插入时,其自身始终与固定外管单元稳定套接,保证注射操作过程中针筒稳定性较高;第四,整个防护装置组装难度较低,注射操作起点状态和终点状态的结构稳定性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外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动内管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针筒卡合架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固定外管单元1、针筒a、滑动内管单元2、针筒卡合架单元3、第一管体101、轴向板102、环向卡合块103、轴向卡合块104、第二管体201、滑动用槽口202、完毕用凸出条203、弯曲板105、待位用凸出条204、成对限位块205、安装对准用凸出条206、放大管体207、施力用孔板301、倒U型板302、限位板3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5所示,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按压在皮肤上的固定外管单元1,插在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上并用于插入安装针筒a的滑动内管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的针筒卡合架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的大体使用步骤,依次包括:

第一,先在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上小幅插接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保证两者连接在一起,这一步也可以由厂家在出厂前预先安装好;

第二,将针筒a插入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并在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上固定好针筒a;

第三,将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在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上向前推到底,此时针头已经插入到底预设深度;

第四,食指、中指钩住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大拇指下压针筒a的推杆,注射动作完成;

最后,捏住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并拔起,整个注射操作全部完成。

其中,上述前端指的是靠近皮肤一侧,反之,后端就是远离皮肤一侧、用手操作的一侧。

此外,整个注射操作过程中,针筒a、滑动内管单元2以及固定外管单元1这三者都是水平向不能移动的,因此只要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垂直压在皮肤上不动,则整个注射操作就不会偏斜,注射针垂直于皮肤插入和拔出,这样拉扯病人皮肤、造成较大疼痛感的概率最低。

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包括第一管体101,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101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的轴向板102,以及择一设置在所述轴向板102径向内侧面上的环向卡合块103、轴向卡合块1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101始终垂直压在病人皮肤上,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向前推动,被所述轴向板102挡住,即为推动的终点,此时注射针的插入深度,即为注射操作的预设深度。

最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向前推动到位后,既要避免有害的环向旋转,也要避免有害的回退拔出动作,因此所述环向卡合块103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卡合,避免发生前者、所述轴向卡合块104与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卡合,避免发生后者。

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包括第二管体201,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上并用于插入所述环向卡合块103的滑动用槽口2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远离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卡合固定所述轴向卡合块104的完毕用凸出条2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待作用的状态,即为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卡在所述滑动用槽口202内的前部,而所述第二管体201连带针筒a全部插入后,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卡在所述滑动用槽口202内的后部,保证整个注射操作中,所述第二管体201与所述第一管体101不会发生环向移动。

此外,所述第二管体201插入所述第一管体101的终点,即为所述完毕用凸出条203向前越过所述轴向卡合块104,此时所述轴向板102正好顶住所述第二管体201后端末尾的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即为插入动作的终点,此时只需避免所述第二管体201再向后回退即可。

因此所述轴向卡合块104向内凸起,卡在所述完毕用凸出条203的后端,避免所述第二管体201连带完毕用凸出条203发生后退,即注射操作前注射针就一直稳定在预设深度。

所述固定外管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101的远离皮肤一端位置处并用于向内夹紧所述第二管体201的弯曲板105,所述弯曲板105设置在两个所述轴向卡合块10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板105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一直径向向内夹紧所述第二管体201,避免所述第二管体201连带针筒a过快插入。

此外,所述第二管体201插入到位时,所述弯曲板105也要越过所述完毕用凸出条203,此时所述弯曲板105与所述完毕用凸出条203之间卡合或不卡合均可。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板102共四个,加上两个所述弯曲板105共六个。

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阻挡所述弯曲板105的待位用凸出条2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后、使用前的待位状态是: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卡在所述滑动用槽口202前端槽体内侧面上、所述弯曲板105顶在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的前端侧面上,此时所述第二管体201想要往前意外滑动,则由所述弯曲板105顶住、想要往后意外滑动,则由所述滑动用槽口202前端槽体内侧面卡住,保证待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管体201与所述第一管体101连接牢固,不易松动。

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的两端,相较于所述完毕用凸出条203的两端更加缩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装置需要使用时,需要让所述弯曲板105越过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此时如果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较长,则所述轴向卡合块104也要保证越过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这就没必要了,会增大所述第二管体201向前插入使用的阻力。

因此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设置得相对较短,避免与所述轴向卡合块104发生接触,保证所述防护装置的待使用状态解除操作适当得轻松省力。

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并用于对齐安装所述环向卡合块103的成对限位块205,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靠近皮肤一侧外环面上且对齐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的安装对准用凸出条2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对齐所述成对限位块205、所述弯曲板105对齐所述安装对准用凸出条206,则所述第二管体201再施力插入,即可将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完毕,即为将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卡入所述滑动用槽口202,将所述弯曲板105滑动到所述待位用凸出条204跟前。

所述滑动内管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靠近皮肤一侧端面上并用于径向向外顶起张开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弯曲板105的放大管体20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弯曲板105的径向最内侧端形成的圆形轮廓,是比所述第二管体201的外径要小的,因此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弯曲板105需要先“张开”一点,才能保证所述第二管体201顺利插入所述第一管体101。

因此,所述放大管体207的外径,在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弯曲板105的插入方向上,形成一个“台阶”,保证所述环向卡合块103、弯曲板105顺利滑动所述第二管体201上。

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体201的远离皮肤一侧位置处的施力用孔板301,设置在所述施力用孔板301的远离皮肤侧面上的倒U型板302,以及设置在所述施力用孔板301的侧面上且位于所述倒U型板302内并用于卡合固定针筒施力板b的限位板303。

在本实施例中,针筒a上的两个针筒施力板b,一一对应地卡在两对所述倒U型板302、限位板303之间,则针筒a安装完毕,所述第二管体201在所述第一管体101上插入到底时,注射针凸出所述第一管体101的深度,即为注射深度。

此外,所述施力用孔板301的作用之一,与针筒施力板b一致,也是让食指和中指钩住,以保证大拇指稳定的推入操作。

所述倒U型板302、限位板303的数量一共四对,四个所述倒U型板302的中间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体。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倒U型板302连接成整体,可以保证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的结构强度更大,注塑生产更加方便,因此四个所述倒U型板302的整体形状,就是一个矩形框体,加四个连接柱,保证针筒施力板b可以有效地越过这个矩形框体,进入到矩形框体、连接柱、限位板303这三者形成的四面固定的空间位置,保证针筒a在所述针筒卡合架单元3上被完全固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相关技术
  • 一种注射器用安全防护装置
  • 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结构及注射器
技术分类

06120113705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