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相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相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相机。

背景技术

销售有各种在即显胶片等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移动式打印机装置或带打印机的相机。在使用即显胶片作为记录介质的打印机装置或带打印机的相机中,已知有具备装填室和排出机构的结构。在装填室中装填将多张即显胶片容纳于外壳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外壳形成有送出即显胶片的送出口。排出机构具有卡爪部件,该卡爪部件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外壳内并从送出口送出即显胶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6021号公报

在上述打印机装置或带打印机的相机中,当卡爪部件从排出口送出即显胶片时,在即显胶片的前端侧,例如在输送辊的转速低且旋转负荷大的情况下,有时会发生卡挂。当在即显胶片的前端侧发生卡挂时,即显胶片的基端由于卡爪部件而会受到压缩力。即显胶片为薄的片状,因此与从前端至基端为止的长度尺寸相比,厚度尺寸非常小。因此,当这种即显胶片的前端侧发生卡挂而从基端侧施加压缩力时,有时即显胶片会被压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点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送出记录介质时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压弯的打印机装置及带打印机的相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打印机装置具备装填室、狭缝、卡爪部件及装填室侧肋,装填室侧肋形成于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中的记录介质包装盒内的位置且以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中的记录介质包装盒内的突出量形成。装填室装填记录介质包装盒,该记录介质包装盒至少具备片状的记录介质及以层叠的方式容纳记录介质且形成有送出记录介质的送出口的外壳。狭缝形成于装填室,该狭缝是将与记录介质相面对的装填室内表面的一部分切开而成。卡爪部件通过狭缝进入外壳的内部并从送出口送出记录介质。装填室侧肋设置成沿着狭缝从装填室内表面突出。

装填室侧肋的与记录介质相面对的前端的位置优选配置于能够与设置于外壳内的胶片包装盒侧肋一同支撑外壳内的记录介质的位置,且优选配置于卡爪部件通过该装填室侧肋与胶片包装盒侧肋之间的位置。

优选外壳具有卡爪部件在送出记录介质时通过的缺口,胶片包装盒侧肋沿着缺口配置,当在装填室中装填有记录介质包装盒时,装填室侧肋配置于进入缺口内部的位置。

装填室侧肋的与记录介质相面对的前端侧的面优选为平面状,且当在装填室中装填有记录介质包装盒时,装填室侧肋优选为与胶片包装盒侧肋平行地配置的四棱柱状。

记录介质优选为单片型即显胶片。优选装填室具有使被摄体光向外壳内的记录介质曝光的曝光开口,装填室侧肋沿着曝光开口的一边配置。

本发明的带打印机的相机具备:上述打印机装置;及摄像单元,具有摄像光学系统,拍摄被摄体像并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装置。

本发明的带打印机的相机具备:上述打印机装置;及摄像光学系统,通过曝光开口将被摄体像曝光于外壳内的即显胶片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送出记录介质时,能够防止记录介质的压弯。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打印机的相机的正面侧立体图。

图2是带打印机的相机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使装填盖位于关闭位置的带打印机的相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4是使装填盖位于打开位置的带打印机的相机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5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立体图。

图6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剖视图。

图7是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即显胶片包装盒的外壳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侧观察外壳部件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是即显胶片的剖视图。

图11是打印机部的剖视图。

图12是省略了装置壳体的打印机部的立体图。

图13是装置壳体的立体图。

图14是从背面侧观察装填室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5是从背面侧观察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状态的装填室的一部分、外壳部件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6是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状态的装填室的一部分、外壳部件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后视图。

图17是将带打印机的相机以沿宽度方向及前后方向的剖面切割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并且是在装填室侧肋及卡爪部件的周边切割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8是说明装填室侧肋及卡爪部件的作用的立体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带打印机的相机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20是从背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装填室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状态的装填室的一部分、外壳部件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2是变形例中的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的状态的装填室的一部分、外壳部件的一部分及卡爪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带打印机的相机,11-相机机身,12-摄像单元,13-打印机部,15-摄像窗, 16A、16B-释放开关,17-背面显示部,18-操作部,18a-菜单开关,18b-打印开关, 19-摄像光学系统,20-固体摄像元件,21-胶片排出口,22-装填盖,22a~22d-胶片按压部,22e-铰链部,23、105-装填室,23a、23b-侧面,23c-上表面,23d-底面,23e- 前表面,23f-狭缝,23g、105d-装填室侧肋,23h-定位突起,23i-弹性部件,23j-倒装填防止用缺口,24-即显胶片包装盒,24a、24b-侧面,24c-底面,24d-倒装填防止用突起,24e-上表面,26-外壳,27-胶片按压板,27a、27b-片,27c-开口,27d-孔,27e-开口,27f-孔,27g-下端部,27h-下端部,28-即显胶片,28a-曝光面,30-胶片罩, 31-外壳部件,31a-曝光开口,31b-缺口,31c-送出口,31d-遮光密封件,31e-胶片包装盒侧肋,32-盖,32a-开口,32b-单元支撑突起,32c-铆接销,32d-支撑片,33-遮罩片,33a-画面开口,34-感光片,35-覆盖片,36-显影液囊,37-收集部,38-显影液, 39-间隙,40-正型图像观察面,50-曝光头,51-胶片支撑部件,52-辊驱动机构,53- 输送辊对,54-展开辊对,55-展开控制部件,56-装置壳体,57-卡爪部件,57a-前端部,58-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9-控制部,61-主动辊,61a-齿辊部件,61b、62b-驱动齿轮,61c、62c-旋转轴,62-夹送辊,62a-辊部件,62b-驱动齿轮,62c-旋转轴,63、 64-展开辊,100-带打印机的相机,101-相机机身,102-摄像光学系统,103-打印机部,104-摄像窗,105-装填室,105a-一个侧面,105b-狭缝,105c-前表面,105d-装填室侧肋,106-连结部件,110-曝光开口,111-暗箱部,X、Y、Z-方向,P-曝光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带打印机的相机的概要]

在图1中,本发明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具备相机机身11、摄像单元12及打印机部13。在相机机身11的前表面设置有摄像窗15及两个释放开关16A、16B。摄像窗15配置于相机机身11的前表面中央。摄像窗15供构成摄像单元12的摄像光学系统19(参考图2)暴露。

相机机身11的从前表面观察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带打印机的相机10使用作为片状的记录介质的即显胶片28(参考图10)。即显胶片28为宽度方向的尺寸长于输送方向的尺寸的宽幅型的即显胶片。

如图2所示,摄像单元12中设置有摄像光学系统19和固体摄像元件20。固体摄像元件20例如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具有由排列成二维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含光电转换元件,对通过摄像光学系统19成像于受光面上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摄像信号。

固体摄像元件20具备噪声消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及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未图示)。噪声消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噪声消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摄像信号的电平放大为最佳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从固体摄像元件20输出到内置存储器(未图示)。固体摄像元件20的输出信号是按每个像素具有一个颜色信号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通过释放开关16A、16B中的至少一个被按压操作来驱动固体摄像元件20,从而拍摄被摄体像。在相机机身11的上表面设置有胶片排出口21。从胶片排出口21排出完成了图像打印的即显胶片28。

如图3所示,在相机机身11的背面侧,通过铰链部22e安装有装填盖22。铰链部 22e将装填盖22支撑为在打开位置(图4所示的状态)与关闭位置(图3所示的状态) 之间转动自如。另外,在相机机身11与装填盖22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锁定机构及锁定解除机构,若锁定机构将装填盖22保持在关闭位置并使锁定解除机构动作,则装填盖22从关闭位置转动到打开位置。

如图4所示,容纳有即显胶片28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记录介质包装盒)装填于装填室23中。在装填盖22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

在装填盖22的外表面,即相机机身11的背面设置有背面显示部17及操作部18。背面显示部17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面板构成。从固体摄像元件20输出的1帧量的图像数据依次输入到背面显示部17,作为实时取景图像而显示。

若由拍摄人员对释放开关16A、16B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按压操作,则开始拍摄。拍摄中从固体摄像元件20获取图像数据。通过未图示的图像处理部,对该图像数据实施公知的图像处理,然后进行压缩处理。作为图像处理,例如有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转换、色差转换、调整大小处理等。完成图像处理及压缩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设置于相机机身11内的闪存器等内置存储器(未图示)中。

若操作部18的菜单开关18a被按压操作,则根据记录在内置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图像再生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7。而且,当想要打印的图像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7时,拍摄人员对操作部18的打印开关18b进行按压操作,由此开始基于打印机部13的打印处理。

[即显胶片包装盒的概要]

如图5及图6所示,即显胶片包装盒24具备外壳26、胶片按压板27、多张即显胶片28及胶片罩30。

如图6所示,外壳26将多张即显胶片28和一张胶片罩30层叠而容纳。外壳26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混合了纤维素的纸树脂等材料形成。外壳26由箱状的外壳部件31和覆盖形成于外壳部件31的背面侧的开口的盖32构成。

如图7所示,外壳部件31上形成有用于使即显胶片28曝光的曝光开口31a。以下,将在即显胶片包装盒24中形成有曝光开口31a的面作为“前表面”、将与该“前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背面”、将与相机机身11的胶片排出口21对置的面作为“上表面”、将与该“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作为“底面”而进行说明。在外壳部件31内,在最初放入曝光开口31a的最前层的即显胶片28的前表面叠置有胶片罩30。由此,曝光开口 31a由胶片罩30光密地堵塞。并且,在曝光开口31a的下部设置有供设置于相机上的公知的卡爪部件57(参考图11、图12及图13)进入的缺口31b。缺口31b为卡爪部件 57在送出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时通过的直线状的缺口。缺口31b从曝光开口31a的下部连结至外壳部件31的底面。

在外壳部件31的上表面形成有送出口31c。送出口31c形成为狭缝状。通过插入到外壳部件31的缺口31b中的卡爪部件57,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从送出口31c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外壳部件31上以从外部堵塞送出口31c的方式贴附有遮光密封件31d。遮光密封件31d形成为具有柔软性的片状。遮光密封件31d只贴附在送出口31c的长边侧的一边缘,以免在即显胶片28或胶片罩30通过送出口31c时成为障碍。

如图8所示,在外壳部件31的前表面内侧设置有胶片包装盒侧肋31e。胶片包装盒侧肋31e沿着缺口31b配置,并从外壳部件31的前表面内侧向背面侧突出。

如图9所示,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与缺口31b同样地形成为直线状。具体而言,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为与缺口31b平行地配置的四棱柱状的肋。如上所述,缺口31b与曝光开口31a相连,因此沿着缺口31b形成的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与曝光开口31a接触。

如图7所示,盖32具有一对开口32a、一对单元支撑突起32b、一对铆接销32c及支撑片32d。一对开口32a以分开规定间隔的方式上下形成,当装填于带打印机的相机10时,成为供设置于带打印机的相机10的胶片按压部22a进入的入口。

一对单元支撑突起32b以纵长的方式分别设置于盖32的两个侧缘部,呈中央部向曝光开口31a突出的圆弧状。单元支撑突起32b抵接于位于最后层的即显胶片28的内表面的两个侧缘部,将即显胶片28上推为使中央部向曝光开口31a变凸的圆弧状。由此,防止在胶片罩30与曝光开口31a之间产生间隙。

一对铆接销32c用于安装胶片按压板27。支撑片32d从背后支撑最后层的即显胶片28的中央部分,防止该即显胶片28的中央部在朝向盖32弯曲的方向上挠曲。

胶片按压板27包括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两张片27a、27b。片27a在关闭装填盖22时被多个胶片按压部22a按压,被弯曲成朝向盖32变凸。片27a上形成有开口27c和一对孔27d。开口27c在片27a的中央部分以纵长的方式形成,用于供支撑片 32d插通。一对孔27d中插入有一对铆接销32c,用于将胶片按压板27安装于盖32上。

片27b上形成有开口27e和一对孔27f。开口27e形成于片27a的中央部分,用于供支撑片32d插通。一对孔27f中插入有一对铆接销32c。片27b的下端部27h安装于片 27a的下端部27g。由此,片27b防止片27a的松弛,并防止从一对开口32a的漏光,并且当因多个胶片按压部22a而片27a弹性折弯时,将即显胶片28以大致成平面的方式上推。其结果,最前层的胶片罩30或即显胶片28被按压在外壳部件31的前表面内侧。

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两个侧面24a、24b与后述的装填室23的定位突起23h抵接。即显胶片包装盒24在底面24c设置有倒装填防止用突起24d(参考图8及图9)。突起 24d配置于相对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心线靠近一个侧面24a的位置。突起24d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壳部件31形成为一体。该突起24d形成为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底面24c突出的长方体形状。

[即显胶片的结构]

如图10所示,即显胶片28由遮罩片33、感光片34、覆盖片35、显影液囊36及收集部37构成,是所谓的单片型胶片。遮罩片33由薄的合成树脂形成为片状,并具备画面开口33a。感光片34上设置有感光层、漫反射层、受像层等。覆盖片35具有与后述的曝光头50相面对的曝光面28a。

显影液囊36形成为大致袋状,在其内部内含显影液38。该显影液囊36贴着于感光片34的送出口31c侧的端部上,并被遮罩片33的端部包住。收集部37贴着于感光片 34的与送出口31c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同样被遮罩片33的端部包住。

即显胶片28在打印时打印光被照射到感光层,感光层被曝光。显影时显影液囊 36被裂开,显影液38流入感光片34与覆盖片35的间隙39中并被展开。由感光层的曝光而形成的图像通过漫反射层被反转而转印到受像层上。如此,在从画面开口33a暴露的感光片34的正型图像观察面40上出现正型图像。

胶片罩30形成为比即显胶片28薄的片状,且具有遮光性和柔软性。胶片罩30为合成树脂成型品,例如由含有炭黑的聚苯乙烯形成。即,胶片罩30具有比即显胶片 28高的刚性。当将即显胶片包装盒24装填于装填室23而使用时,胶片罩30通过后述的展开辊对54(参考图11及图12)被排出到胶片排出口21。

[打印机部的结构]

如图11及图12所示,打印机部13由曝光头50、胶片支撑部件51、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展开控制部件55、装置壳体56(参考图13)、卡爪部件 57、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及控制部59构成。

另外,在图12中,为了避免复杂化而省略了装置壳体56等的图示,但实际上通过对装置壳体56安装曝光头50、胶片支撑部件51、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展开控制部件55、卡爪部件57及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等而构成打印机部 13。

另外,以下将输送辊对53输送即显胶片28的输送方向作为Y方向、将与Y方向正交的即显胶片28的宽度方向作为X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Z方向而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装置壳体56形成为相机机身11的背面侧被开放的箱形状,且一体地设置有装填室23。另外,装置壳体56除了装填室23以外,还具有支撑曝光头50、辊驱动机构52、输送辊对53、展开辊对54及卡爪部件57等的框部,但在图13中省略。装置壳体56由树脂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即显胶片包装盒24装填于装填室23中。通过打印机部13,对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排出的即显胶片28记录图像。关于装填室23的形状等,待留后述。

[输送辊对及展开辊对的结构]

输送辊对53及展开辊对54轴支撑于设置在装置壳体56的轴承部(未图示)。输送辊对53及展开辊对54由辊驱动机构52旋转驱动,并输送胶片罩30及即显胶片28。辊驱动机构52例如具备成为驱动源的马达和传递旋转驱动力的驱动传递齿轮系。

输送辊对53由主动辊61及夹送辊62构成。主动辊61及夹送辊62配置于将即显胶片28的输送路径夹在其间的位置(参考图11)。主动辊61由圆柱状的一对齿辊部件 61a、驱动齿轮61b以及保持各齿辊部件61a及驱动齿轮61b的旋转轴61c构成。

夹送辊62由辊部件62a、驱动齿轮62b及旋转轴62c构成。驱动齿轮61b、62b设置于旋转轴61c、62c的两端部,且相互啮合。而且,旋转轴61c的一端经由驱动传递齿轮系连接有马达。因此,若马达旋转,则主动辊61及夹送辊62同步旋转。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排出的即显胶片28通过输送辊对53朝向展开辊对54输送。

展开辊对54由展开辊63、64构成,且相对于输送辊对53配置于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展开辊63配置于即显胶片28的与曝光面28a对置的一侧。展开辊64配置于即显胶片28的与图像观察面40对置的一侧。在展开辊63、64的一端经由驱动传递齿轮系连接有马达。因此,若直流马达旋转,则展开辊63、64同步旋转。

展开辊对54将由输送辊对53输送的即显胶片28遍及整个宽度进行夹持的同时输送到胶片排出口21。通过被展开辊对54夹持,即显胶片28的显影液囊36被压扁。由此,显影液在间隙39(参考图10)中展开(延展)。

在输送辊对53与展开辊对54之间设置有展开控制部件55(参考图11)。展开控制部件55通过与输送过来的即显胶片28的正型图像观察面40抵接,即摩擦显胶片28 的正型图像观察面40,来控制展开中的显影液的分布。展开控制部件55经由未图示的支撑部件固定于装置壳体56。

输送辊对53朝向胶片排出口21输送通过卡爪部件57从即显胶片包装盒24送出的即显胶片28。另外,曝光头50将打印光曝光在即显胶片28上的曝光位置P(参考图11) 位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送出口31c与输送辊对53之间。而且,在使用输送辊对53输送的途中进行基于上述曝光头50的曝光。

控制部59根据图像数据来控制曝光头50的曝光。基于曝光头50的曝光通过一边使即显胶片28一次移动一行一边使线图像依次曝光于即显胶片28上来进行。由此,1 画面量的图像曝光于即显胶片28的感光层上。即显胶片28继续由输送辊对53向展开辊对54输送。

[胶片按压部的结构]

当使装填盖22位于打开位置时,开放装填室23(图4所示的状态),当使装填盖 22位于关闭位置时,装填盖22覆盖装填室23的被开放的背面(图3所示的状态)。即显胶片包装盒24相对于装填室23进行X方向、Y方向的定位,此外,通过使装填盖22 位于关闭位置而进行Z方向的定位。具体而言,设置于装填盖22的多个胶片按压部 22a~22d对即显胶片包装盒24进行Z方向的定位。

当即显胶片包装盒24装填于装填室23中且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时,多个胶片按压部22a~22d通过开口32a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内部并按压胶片按压板27(参考图17)。由此,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即显胶片28在层叠方向上被按压。

[装填室的结构]

如图13所示,装填室23具有侧面23a、23b、上表面23c、底面23d、前表面23e (装填室内表面)、狭缝23f及装填室侧肋23g。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23的前表面23e与容纳于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即显胶片28相面对。狭缝23f是将前表面23e的一部分切开而形成。上述卡爪部件57通过狭缝23f进入外壳 26的内部并将即显胶片28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卡爪部件57为前端部57a弯曲成C字状的钩子(参考图11),该前端部57a与即显胶片28的基端部卡合而进行按压。卡爪部件57由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直行及旋转驱动。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为由马达及驱动传递齿轮系构成的公知的结构。

如图14所示,装填室侧肋23g设置成沿着狭缝23f从前表面23e突出。如图15所示,装填室侧肋23g形成于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23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位置且以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23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突出量形成。另外,在图 15中,为了防止复杂化,仅图示出装填于装填室23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中的外壳部件31。

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23g配置于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缺口31b内部的位置。由此,装填室侧肋23g配置于能够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一同支撑外壳26内的即显胶片28的位置(参考图17)。

如图16所示,装填室侧肋23g配置于卡爪部件57通过该装填室侧肋23g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之间的位置。卡爪部件57通过装填室侧肋23g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之间并将即显胶片28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23g的与即显胶片28相面对的前端侧的面为平面状,并且,装填室侧肋23g为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平行地配置的四棱柱状。

并且,装填室23设置有定位突起23h。通过定位突起23h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两个侧面24a、24b抵接,能够进行即显胶片包装盒24在X方向上的定位。

并且,在装填室23的底面23d设置有弹性部件23i。弹性部件23i欲从压缩状态恢复为压缩前的状态时的弹性力起作用,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上表面24e被按压在装填室23的上表面23c。由此,能够进行即显胶片包装盒24在Y方向上的定位。另外,在装填室23的上表面23c具有通向输送辊对53的开口部。

并且,在装填室23的底面23d形成有倒装填防止用缺口23j。倒装填防止用缺口23j通过与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突起24d嵌合(图15所示的状态)来防止即显胶片包装盒24向反方向被装填。

即显胶片包装盒24相对于装填室23进行X方向、Y方向的定位,此外,通过使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而进行Z方向的定位。具体而言,设置于装填盖22的胶片按压部 22a~22d通过开口32a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内部并按压胶片按压板27,由此对即显胶片包装盒24进行Z方向的定位。

[装填室侧肋的作用]

如上,带打印机的相机10在装填室23设置有装填室侧肋23g,该装填室侧肋23g 沿着狭缝23f突出,并且形成于能够插入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位置且以能够插入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突出量形成。由此,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23g支撑即显胶片28。

例如,输送辊对53刚开始旋转之后,旋转负荷大时,或者,卡爪部件57的动作与输送辊对53的动作未同步时,有时会在即显胶片28的前端侧发生卡挂。当在即显胶片28的前端侧发生卡挂时,即显胶片的基端因卡爪部件57而会受到压缩力。如果像以往的打印机装置那样没有装填室侧肋23g时,在卡爪部件通过的位置的周边不存在进行支撑的部件,因此有时受到压缩力的即显胶片会压弯而产生褶皱等。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装填室23中设置有装填室侧肋23g。因此,如图17所示,当在装填室23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23g支撑即显胶片28。另外,在图17中为胶片罩30已从送出口31c送出并从胶片排出口21排出的状态。并且,在图17中,为了防止复杂化而省略了即显胶片28的图示,但实际上在曝光开口31a与胶片按压板27之间层叠有多个即显胶片28。并且,在图17中,省略了位于卡爪部件57周边的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的图示,但实际上在装填室23的前方组装有由齿轮系等构成的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

装填室侧肋23g沿着狭缝23f突出,因此卡爪部件57通过相对于装填室侧肋23g最靠近的位置。即,即显胶片28的卡爪部件57通过的最靠近的位置被装填室侧肋23g支撑,因此即使从卡爪部件57受到压缩力,也不易产生压弯。

如图18所示,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即显胶片28被装填室侧肋23g支撑,由此容易弯曲成在Y方向上为直线状且向Z方向变凸的U字曲面状。另外,如上所述,即显胶片28通过胶片按压部22a~22d沿Z方向受到按压,因此弯曲成向曝光开口31a侧变凸。通过如此弯曲而Y方向及Z方向上的刚性增加,因此即使受到由卡爪部件57产生的压缩力即沿Y方向的压缩力,也能够防止即显胶片28的压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装填室侧肋23g配置于能够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一同支撑外壳26内的即显胶片28的位置。由此,即显胶片28的卡爪部件57通过的最靠近的位置被装填室侧肋23g及胶片包装盒侧肋31e可靠地支撑。此外,通过由两个肋支撑即显胶片28,可保持平面性。因此,更不易产生由卡爪部件57引起的压弯。

并且,当在装填室23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23g的与即显胶片28相面对的前端侧的面为平面状,装填室侧肋23g为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平行地配置的四棱柱状。由此,装填室侧肋23g与即显胶片28接触的面积变宽。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支撑即显胶片28,更不易产生由卡爪部件57引起的压弯。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了适用于数字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如图19所示,也可以适用于模拟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相同的组件及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带打印机的相机100具备相机机身101、摄像光学系统102及打印机部103。在相机机身101的前表面设置有摄像窗104及未图示的释放开关。摄像窗104配置于相机机身101的前表面中央。摄像窗104供摄像光学系统102暴露。在摄像光学系统102中设置有未图示的快门装置,其根据释放开关的按压操作而开闭。

带打印机的相机100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同样地使用即显胶片28。打印机部103具备装填室105。容纳有即显胶片28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记录介质包装盒)装填于装填室105中。

装填室105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所具备的装填室23同样地形成为背面侧被开放的箱形状,当使装填盖22位于打开位置时,开放装填室105,当使装填盖22位于关闭位置时,装填盖22覆盖装填室105的被开放的背面。

如图20所示,在装填室105的一个侧面105a(装填室内表面)设置有狭缝105b。并且,虽然省略图示,但在带打印机的相机100中,在装填室105的侧方组装有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而不是在前方组装有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卡爪部件57与连结部件106设置成一体。连结部件106通过狭缝105b与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连结,将卡爪部件驱动机构58的驱动传递给卡爪部件57。

带打印机的相机100为模拟式的相机,因此在装填室105设置有曝光开口110。曝光开口110是将装填室105的前表面105c以四边形切开而形成的。在装填室105的前方设置有暗箱部111(参考图19)。暗箱部111与曝光开口110连通。在暗箱部111的前方保持有摄像光学系统102。当快门装置被开闭时,摄像光学系统102通过曝光开口 110使被摄体像曝光于外壳26内的即显胶片28上。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同样地,卡爪部件57设置于通过狭缝105b进入外壳26内部的位置,将即显胶片28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

装填室侧肋105d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装填室侧肋23g同样地设置成沿着狭缝105b从前表面105c突出。该装填室侧肋23g沿着曝光开口110的一边配置。并且,装填室侧肋105d配置于比卡爪部件57更靠内侧的位置。

如图21所示,装填室侧肋105d形成于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105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位置且以能够插入到装填于装填室23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突出量形成。另外,在图21中,为了防止复杂化,仅图示出装填于装填室105中的即显胶片包装盒24中的外壳部件31。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同样地,当在装填室105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105d配置于进入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缺口31b内部的位置。由此,装填室侧肋105d配置于能够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一同支撑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即显胶片28的位置。

并且,装填室侧肋105d配置于卡爪部件57通过该装填室侧肋105d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之间的位置。即,卡爪部件57通过装填室侧肋105d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之间并将即显胶片28一张一张地送出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的外部。并且,当在装填室 105中装填有即显胶片包装盒24时,装填室侧肋105d的与即显胶片28相面对的前端侧的面为平面状,并且,装填室侧肋105d为与胶片包装盒侧肋31e平行地配置的四棱柱状。

如上,带打印机的相机100在装填室105设置有装填室侧肋105d,该装填室侧肋105d沿着狭缝105b突出,并且形成于能够插入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位置且以能够插入到即显胶片包装盒24内的突出量形成。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同样地,在送出即显胶片28时,即显胶片28被装填室侧肋105d支撑,因此即使从卡爪部件57受到压缩力,也不易产生压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适用于模拟式的带打印机的相机100,在装填室105设置有曝光开口110。因此,在送出即显胶片28时,在与曝光开口110相面对的部分不存在进行支撑的部件。即,在即显胶片28的与曝光开口110相面对的部分容易受到压缩力,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装填室侧肋105d来支撑即显胶片28,因此能够防止压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装填室23、105设置了一个装填室侧肋23g、105d,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为能够支撑即显胶片28的形状、配置即可,例如,如图22 所示,也可以将多个断续的装填室侧肋23g、105d排列配置成1列。并且,装填室侧肋23g、105d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四棱柱状,也可以为三角柱状、半圆柱状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片状的记录介质,例示出单片型即显胶片,但并不限于此,只要为以层叠的方式容纳于外壳中的记录介质即可,例如可以为热敏纸、喷墨用纸等。而且,当记录介质为热敏纸时,打印机成为热敏打印机,当记录介质为喷墨用纸时,打印机成为喷墨打印机。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将本发明适用于带打印机的相机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打印机装置单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控制部59那样的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部(processingunit:处理单元)的硬件结构为如下所示的各种处理器(processor)。各种处理器中包括执行软件(程序)来作为各种处理部发挥功能的通用的处理器即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单元)、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在制造后能够变更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具有为了执行各种处理而专门设计的电路结构的处理器即专用电路等。

一个处理部可以由这些各种处理器中的一个构成,也可以由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的组合(例如,多个FPGA、或CPU与FPGA的组合、或CPU 与GPU的组合等)构成。并且,也可以由一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作为由一个处理器构成多个处理部的例子,第1,有如下方式:如以用户端计算机或服务器等计算机为代表那样,以一个以上的CPU与软件的组合构成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作为多个处理部发挥功能。第2,有如下方式:如以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 等为代表那样,使用由一个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实现包含多个处理部的系统整体的功能的处理器。如此,作为硬件结构,各种处理部使用一个以上的上述各种处理器而构成。

另外,更具体而言,这些各种处理器的硬件结构为将半导体元件等电路元件组合而成的电路(circuitry)。

技术分类

0612011561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