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基于伊红Y-氮化碳体系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0:08


基于伊红Y-氮化碳体系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伊红Y-氮化碳体系在可视化检测2-氯酚方面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伊红Y-银修饰的氮化碳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氮化碳(g-C

染料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和较宽的吸收范围,通常能够吸收整个可见光区域的光,是一类具有丰富颜色的物质,咕吨类染料如曙红、荧光素、罗丹明等分子的激发态能级大多高于g-C

伊红Y(四溴荧光素二钠),缩写EY,作为一种酸性红色染料,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常被用做g-C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提高g-C

基于伊红Y-氮化碳体系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和2-氯酚水溶液混合,并将pH调节至3~9,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光催化反应器中,先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搅拌吸附1~30min,然后开启波长为525nm的可见光,光照1~30min后过滤,将滤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完成基于单原子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可视化检测水体中2-氯酚。

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选择2-氯酚(2-CP)作为被检测底物,在g-C

本发明的创新点:

本发明成功首次建立了sAg-CN-EY自敏化体系用于2-CP的可视化检测,该体系可有效提升EY颜色的变化程度,并利用引入的Ag与2-CP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2-CP的选择性吸附、富集能力,进而提高对2-CP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首先合成纳米Ag修饰的g-C

本发明可获得基于伊红Y-氮化碳体系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sAg-CN的XPS Ag 3d谱图;

图2为实施例1中sAg-CN对EY溶液的脱色效果,A表示Dark,B表示sAg-CN-EY;

图3为实施例1中EY-sAg-CN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2-CP的颜色响应(随着2-CP浓度逐渐增加,EY颜色逐渐由白色变至淡粉色再逐渐变为深粉色);

图4为实施例1中EY-sAg-CN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2-CP时EY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5为实施例1中lg(C

图6为实施例1中在其它污染物干扰下对2-CP检测的影响,前排柱状图B表示单独的其它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后排柱状图A表示2-CP中混有其它芳烃类有机污染物。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基于伊红Y-氮化碳体系自敏化检测2-氯酚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和2-氯酚水溶液混合,并将pH调节至3~9,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光催化反应器中,先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搅拌吸附1~30min,然后开启波长为525nm的可见光,光照1~30min后过滤,将滤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完成基于单原子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可视化检测水体中2-氯酚。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与2-氯酚水溶液的体积比为(8~15):(2~5):1,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的浓度为3.3~20mg/L,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的浓度为0.5~3.3g/L,2-氯酚水溶液的浓度为14ng/L~14mg/L。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点是:所述的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0.001~0.01g四溴荧光素二钠粉末加入到300~5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四溴荧光素二钠水溶液。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0.05~2g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粉末加入到100~600mL去离子水中,在持续搅拌的同时超声,得到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悬浊液。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2-氯酚水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2-氯酚粉末加入到100mL容量瓶,先加入0.5mL甲醇,然后用去离子水定容,并在持续搅拌的同时超声,待2-氯酚粉末充分溶解后,稀释得到浓度为14ng/L~14mg/L的2-氯酚水溶液。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采用22μm水相过滤膜进行过滤。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三聚氰胺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50~10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将三聚氰酸和硝酸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50~10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在50~100℃的温度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白色颗粒物,继续加热搅拌1~5h,冷却后离心,弃上清液,剩余白色颗粒物清洗后烘干、研磨;

步骤二: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一中研磨后的粉末升温至450~550℃,并在450~550℃的温度条件下煅烧2~6h,冷却,得到一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将一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在空气条件下升温至450~550℃,并在450~550℃的温度条件下煅烧2~6h,冷却,得到二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将二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加入到硝酸溶液中,在50~90℃的温度条件下,回流搅拌2~6h,冷却后离心,弃上清液,剩余固体清洗后烘干,得到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三聚氰胺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的比为(5~15)g:500mL,所述的三聚氰酸的质量、硝酸银的质量与去离子水的体积的比为(2~6)g:(0.05~0.2)g:500mL。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冷却后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上清液,剩余白色颗粒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清洗3~5次,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研磨。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氮气的通入速率为50~200mL/min;将研磨后的粉末以0.5~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50~550℃;将一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以1~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50~550℃;硝酸溶液的浓度为1~10mol/L;冷却后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上清液,剩余固体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清洗3~5次,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1、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10g三聚氰胺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在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将4g三聚氰酸和0.111g硝酸银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在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B;在80℃的温度条件下,将溶液B迅速加入到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不溶于水的白色颗粒物,继续加热搅拌3h,冷却后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上清液,剩余白色颗粒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清洗3次,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研磨;

步骤二:在氮气保护下(通入速率为150mL/min),将步骤一中研磨后的粉末置于加盖瓷舟内,压实,外用铝箔封闭包裹后,放于管式炉内,以1℃/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20℃,并在520℃的温度条件下煅烧4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一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将一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样品翻松,不加盖,用带孔洞的铝箔包裹后再次放于管式炉中,在空气条件下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00℃,并在500℃的温度条件下煅烧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二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将二次煅烧后的多孔氮化碳加入到浓度为5mol/L的硝酸溶液中,在70℃的温度条件下,回流搅拌2h,冷却后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弃上清液,剩余固体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清洗3次,清洗后置于60℃烘箱烘干,得到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sAg-CN(CN代表g-C

对sAg-CN材料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图1为实施例1中sAg-CN的XPSAg 3d谱图;如图1所示,sAg-CN中374.1eV和368.1eV分别代表Ag

2、基于EY-sAg-CN体系可视化检测2-CP过程:

(1)溶液的配置:

四溴荧光素二钠(EY,红色粉末)水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0.005g四溴荧光素二钠粉末加入到5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浓度为10mg L

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sAg-CN)悬浊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0.15g银修饰的氮化碳纳米片粉末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中,在持续搅拌的同时进行充分的超声,得到浓度为1.5g L

2-氯酚(2-CP)水溶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2-氯酚粉末加入到100mL容量瓶,先加入0.5mL甲醇,然后用去离子水定容,并在持续搅拌的同时进行充分的超声,待2-氯酚粉末充分溶解后,然后稀释成不同浓度(14ng/L~14mg/L)的2-氯酚水溶液。

(2)检测过程:

取50mL称量瓶,分别加入10mL 10mg L

图2为实施例1中sAg-CN对EY溶液的脱色效果,A表示Dark,B表示sAg-CN-EY;图3为实施例1中EY-sAg-CN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2-CP的颜色响应;图4为实施例1中EY-sAg-CN检测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2-CP时EY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采用纳米Ag负载量为2.5%的sAg-CN作为最优检测材料,EY敏化sAg-CN引起EY的脱色过程如图2所示,同时采用无光照条件下sAg-CN对EY的暗吸附实验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基于sAg-CN对EY暗吸附作用引起EY的脱色效果不明显,脱色率不超过0.02;相对应525nm单波长可见光照射下,sAg-CN存在的敏化体系中,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EY位于517nm处的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EY溶液从粉色逐渐变淡,5min左右已经变为白色,5min时脱色率大于0.94,9min时脱色率已接近1,EY敏化脱色时间更短。由此表明,引入Ag后的EY-sAg-CN敏化体系对EY脱色作用明显,其检测时间为光照5min。随着体系中加入的2-CP的浓度不断增加(1ng L

图5为实施例1中lg(C

其中阻断率η

η

式中η

C

C代表无2-CP时EY敏化脱色后的浓度,单位为mg L

图6为实施例1中在其它污染物干扰下对2-CP检测的影响,前排柱状图B表示单独的其它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后排柱状图A表示2-CP中混有其它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其它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及氯离子经常共存于实际的环境体系中,为了探索EY-sAg-CN光敏化检测体系对2-CP检测的选择性,图6显示了几种潜在干扰物质,包括菲、联苯(DIP)、硝基苯(NIT)、苯胺(ANI)、乙苯(ETH)、对二甲苯(para-XYL)、苯(BEN)、对苯二酚(HYD)、苯三酚(BEN-tr)和氯离子加入sAg-CN后对2-CP的检测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2-CP的情况下,其它共存干扰物质对EY的阻断率较低,EY呈现白色,即该光敏化体系对其它干扰物无明显响应;但体系中存在2-CP时,EY呈现粉红色,可见该检测体系对2-CP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响应;另一方面当共存其它有机污染物和氯离子干扰时对2-CP进行检测,阻断率无明显变化,说明当体系中共存这些干扰物时对2-CP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弱,说明环境的干扰对2-CP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因此该方法实现了对2-CP优异的选择性检测。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天然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的五氯酚荧光检测方法
  • 氯酚和二氧化碳在氮化碳纳米管上的光催化羧基化转化
技术分类

0612011587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