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板栗非特异脂质转运蛋白CmnsLTP6.9基因及其应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板栗非特异脂质转运蛋白CmnsLTP6.9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原产于我国,是壳斗科栗属乔木,兼具经济和生态价值。板栗坚果营养丰富,被誉为“铁杆庄稼”,我国板栗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http://www.fao.org/home/en/)。板栗仁可用于食品加工,板栗壳、花和叶片还广泛用于医药、生物质和催化剂材料。板栗耐瘠薄,涵养水分,是荒山造林、绿化的重要生态树种。板栗大多生长在贫瘠山区,干旱和渗透胁迫是两种常见的非生物胁迫,也是限制板栗生长发育,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由于板栗童期长、遗传杂合度高,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改良是加速板栗育种的有效手段。挖掘调控板栗干旱和渗透胁迫的关键基因,解析其功能,对培育抗旱板栗新品种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板栗抗旱、抗渗透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水平,关于板栗干旱和渗透胁迫的关键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

脂质作为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膜稳定、植物细胞外囊泡功能以及角质层和细胞壁完整性。在植物中,大量证据表明非特异性脂质转运蛋白(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nsLTPs)参与一系列脂质相关的生物过程,包括油脂积累、角质蜡沉积、花粉壁形成和角质合成。nsLTPs还响应各种非生物/生物胁迫,如干旱、高盐、热、冷胁迫、病原体防御、渗透胁迫、IAA和ABA胁迫。如水稻OsLTPL159提高了水稻苗期早期的耐冷性;烟草NtLTPI.38通过调节脂质和类黄酮合成、抗氧化活性、离子稳态和ABA信号通路来增强烟草的耐盐性;棉花GhLTP4通过重塑脂质谱、调节脱落酸稳态和改善棉花的三羧酸循环来增强耐旱性;TaLTP40和TaLTP75通过将膜脂转移到生物膜来增强小麦的耐盐性。玉米ZmLTP3和拟南芥AtLTP3分别正向调节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然而,关于木本植物nsLTPs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研究很少,板栗中抗旱/渗透胁迫相关的nsLTPs基因未有克隆和功能验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板栗抗旱/渗透胁迫CmnsLTP6.9基因及其应用,为提高板栗等植物抗旱/渗透提供了可选择的候选基因,在增强植物抗旱/渗透胁迫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本发明根据发明人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板栗转录组数据,结合板栗基因组信息,分离到一个板栗nsLTP家族基因,命名为CmnsLTP6.9,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长度为351bp,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长度为117个氨基酸。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含有上述的板栗CmnsLTP6.9基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宿主菌,该宿主菌含有上述的表达载体。优选,所述的宿主菌为大肠杆菌或根癌农杆菌单克隆细胞系。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CmnsLTP6.9基因在提高板栗等植物抗旱/渗透胁迫中的应用。

通过对离体板栗枝条分别经过干旱和250mM甘露醇处理1h,3h,6h和24h,发现CmnsLTP6.9受干旱和甘露醇显著诱导表达。采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转化获得CmnsLTP6.9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对转基因第三代(T3代)植株进行抗性能力评价,证实CmnsLTP6.9可显著增强拟南芥的抗旱/渗透胁迫能力。进一步,通过对干旱和渗透胁迫处理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3,3'-二氨基联苯胺(DAB)和硝基蓝四唑(NBT)染色分析,结果显示:CmnsLTP6.9可通过增强活性氧(ROS)清除能力,显著减少干旱和渗透胁迫导致的氧化损伤,提高抗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板栗CmnsLTP6.9基因可用于构建转基因植物,在基因工程改造提升板栗等植物抗旱/渗透胁迫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CmnsLTP6.9在板栗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中M1:4月13日,雄花序2cm左右;M2:4月29日;M3:5月13日;M4:5月25日,雄花盛花期。F1:雌花1;F2:雌花2;F1和F2分别对M3和M4采样时期。

图2是板栗经过250mM甘露醇和干旱处理后CmnsLTP6.9基因表达分析。图2A:CmnsLTP6.9响应渗透胁迫;图2B:CmnsLTP6.9响应干旱胁迫。

图3是超量表达CmnsLTP6.9后拟南芥在渗透和干旱处理下的表型(A)和相对含水量(B)、电解质渗漏率(C)、脯氨酸(D)和MDA(E)含量。对照是渗透和干旱未经处理,WT:未转基因拟南芥;nsLTP6.9L-OE:超量表达CmnsLTP6.9后拟南芥T3代植株;nsLTP6.9S-OE:超量表达CmnsLTP6.9S(无信号肽)后拟南芥T3代植株。

图4是超量表达CmnsLTP6.9的拟南芥在渗透和干旱条件下DAB和NBT染色情况(A),H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CmnsLTP6.9L-GUS-eGFP构建

通过板栗雌雄花差异转录组分析,筛选鉴定到一个雄花特异表达基因CmnsLTP6.9,采用qRT-PCR对CmnsLTP6.9在板栗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发现CmnsLTP6.9在板栗雄花中表达量显著高于茎、叶、雌花等组织(图1)。

将水培板栗幼嫩枝条,通过渗透(250mM甘露醇)和干旱(无水条件)处理1h、3h、6h、9h和24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mnsLTP6.9基因在不同处理条件和时间后基因表达模式,采用CmnsLTP6.9特异引物qF:5'-CTGTGAGGTCAATGTGCTTGG-3'和qR:5'-CAACACTCCCATGATGGCTT AG-3'进行定量PCR扩增。以板栗看家基因β-actin为内参,引物为:aF:5'-TTGACTATGAGCAGGAACTT-3'和aR:5'-TTGTAGGTGGTCTCGTGAAT-3'。荧光定量采用Monad MonAmpTM

申请人利用板栗转录组数据库和板栗基因组(https://www.ncbi.nlm.nih.gov/datasets/genome/GCA_000763605.2/),克隆到CmnsLTP6.9基因,其功能未知。提取板栗品种的雄花RNA,反转录为单链cDNA。以此cDNA为模板,以CmnsLTP6.9-BamHⅠ-F(SEQ ID NO.3)为正向引物,CmnsLTP6.9-KpnⅠ-R(SEQ ID NO.4)为反向引物,采用TaKaRa Ex

扩增程序为:94℃变性30s,54℃退火30s,72℃延伸1min,进行32个循环,终止反应。反应产物通过1%琼脂糖凝胶电泳,并采用QiA

目的条带DNA约30ng

-T1Simple Cloning Vctor 1μL

ddH

连接产物热激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挑取白色单克隆,用克隆引物进行PCR阳性鉴定,阳性克隆菌液送至武汉天一华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用SnapGene软件进行比对。测序序列(SEQ ID NO.1)与板栗基因组参考序列比对,选择测序正确质粒。质粒和PCAMBIA 2300-GUS-GFP双元载体采用Bam HI和KpnⅠ内切酶进行双酶切,质粒酶切产物经过1.0%琼脂糖凝胶电泳,取约350bp大小的目的条带回收。酶切后载体(约12kb)回收片段(约350bp)通过T4连接酶连接,反应体系如下:

使用PCR仪控温,16℃过夜(12-16h)连接。取连接产物5μL热激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挑取饱满的单克隆菌落,使用CmnsLTP6.9-BamHⅠ-F和CmnsLTP6.9-KpnⅠ-R引物进行阳性鉴定,选取含有目的基因条带的菌液扩大培养,并提取质粒,使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BamHⅠ进行酶切验证pCAMBIA2300-CmnsLTP6.9-GUS-eGFP质粒载体构建成功,最后将阳性克隆菌液添加30%甘油后置于-80℃保存,将pCAMBIA2300-CmnsLTP6.9-GUS-eGFP质粒置于-20℃保存。

实施例2农杆菌介导拟南芥蘸花法遗传转化

取1μg左右的pCAMBIA2300-CmnsLTP6.9-GUS-eGFP载体质粒,加入到200μL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细胞中,热激法转化,挑取单克隆细菌扩繁,利用CmnsLTP6.9-BamHⅠ-F和CmnsLTP6.9-KpnⅠ-R进行PCR筛选阳性克隆。验证后的农杆菌GV3101加30%甘油保存于-80℃备用。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均匀撒播于营养土表面,于4℃避光春化2d后在22℃的光照16h/暗8h培养箱中培养10d左右单株移栽于土钵中生长。待拟南芥开始抽薹时,及时掐去主花序,促进更多的侧花序生长,当拟南芥大多数花序刚开始露白但未开放时进行以下步骤:

(1)GV3101农杆菌菌液培养

挑取阳性单克隆于5mL LB培养基(Rif=50mg/L,Kan=50mg/L),28℃、200rpm振荡培养至OD

(2)浸染花序

将拟南芥莲座叶片和土固定好,倒置于浸染液中,使植物上部分花序浸入浸染液10min左右;蘸好花序的拟南芥卧倒平放于托盘,避光处理24h(注意保湿)。第二天移入正常生长的培养箱中培养,第三天重复浸染一次。生长一个月左右收集T0代种子。抗性培养基(1/2MS,含卡那霉素100mg/L)播种,生长2周左右的苗子,长出真叶并且很绿的苗子初步视为阳性苗,黄化苗子为非阳性苗,进一步用激发光照射阳性植株,阳性株带有绿色荧光,而非阳性植株无绿色荧光。将阳性苗子移栽至营养土中生长并收取T1代种子;如上自交纯化、筛选,获得转基因T3代植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的CmnsLTP6.9基因表达量,采用CmnsLTP6.9特异引物qF:5'-CTGTGAGGTCAATGTGCTTGG-3'和qR:5'-CAACACTCCCATGATGGCTT AG-3'进行定量PCR扩增。具体过程同实施例2中定量分析方法。选取表达量最高的株系进行后续试验研究。

实施例3CmnsLTP6.9转基因拟南芥抗性鉴定

为了深入探究CmnsLTP6.9的基因功能,同时获得CmnsLTP6.9无信号肽的转基因拟南芥株系CmnsLTP6.9S-OE(CmnsLTP6.9S基因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用于研究信号肽在CmnsLTP6.9中的作用。

将T3转基因纯系种子和野生型种子经酒精消毒后播种于1/2MS固体培养基(含卡那霉素100mg/L)中(方法同上),于4℃冰箱中春化2d,移至22℃、16h光照/8h黑暗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

选取生长一致1个月龄拟南芥用于渗透和干旱处理。停止给拟南芥植物浇水两周以模拟干旱胁迫;用250mM甘露醇溶液灌溉幼苗以诱导渗透胁迫。将所有植物转移至23±2℃、16小时/8小时光/暗循环的人工气候箱中。处理和未处理的表型拍照观察,结果显示:与未转基因拟南芥(WT)和转基因植株(nsLTP6.9S-OE)相比,转基因植株(nsLTP6.9L-OE)在500mM甘露醇和干旱处理下生长正常,表现明显的耐受性(图3)。同时分析了渗透和干旱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解质渗漏量、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脯氨酸测定试剂盒和MDA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南京)测定。所有检测进行了三次重复。进一步,使用DAB和NBT染色来检测渗透和干旱处理下叶片中H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发条弹簧复位拍打门
  • 一种具有弹簧式自动复位装置的拍打门机芯
技术分类

06120116329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