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处理器、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处理器、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器、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设备大多具有分屏功能,在进行分屏显示时,显示设备需要插接多个信号线来连接外部信号源,从而为各个子显示屏提供显示信号,但插接多个信号线存在系统不够简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控制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使得显示设备只需插接一个信号线就能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提高了系统的简洁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

显示输入接口,所述显示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显示信号源,以接收所述显示信号源发送的第一显示信号;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显示输入接口连接以接收由所述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以接收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是否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显示输出接口,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以接收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显示输出接口用于向其它显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显示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连接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是否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连接器为集线器;

所述集线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连接器为切换开关;

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切换开关包括:

第一子开关,所述第一子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二子开关,所述第二子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处理器还设有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向所述切换开关输出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切换信号包括:

第一切换信号,所述第一切换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子开关通路,所述第二子开关断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断开;

第二切换信号,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子开关断路,所述第二子开关通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断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

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

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指令,将所述显示屏分为各个所述子显示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在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之前,包括:

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一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子开关通路和第二子开关断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显示输出接口断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指令,在各个所述子显示屏中将各路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以不同画面进行显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二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子开关断路和第二子开关通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断开,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显示输出接口用于向其它显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显示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设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处理器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显示设备的处理器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通过处理器对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从而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使得显示设备只需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显示信号源,就能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提高了系统的简洁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显示信号源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原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开关的逻辑控制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目前,显示设备在进行分屏显示时,针对每一子显示屏,均需要分别连接一路信号源来为每一子显示屏提供显示信号,即需要在显示设备上设置多个显示输入接口,每一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多个信号线连接一个或多个信号源,从而为各个子显示屏提供显示信号。然而,当显示设备插接有多个信号线时,会导致系统桌面线束较多,系统不够简洁,进而导致用户体验欠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下述的显示设备,旨在通过一个信号线为多个子显示屏提供显示信号,使得用户的系统更加简洁,提高用户体验。

下文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显示信号源连接时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结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

显示输入接口,所述显示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显示信号源,以接收所述显示信号源发送的第一显示信号;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显示输入接口连接以接收由所述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以接收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所述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是否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设备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连接器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将信号线的一端插接在显示输入接口,将信号线的另一端插接显示信号源,所述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显示输入接口接收一路所述第一显示信号,此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进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到所述第二输入端,另外生成至少一路第一显示信号。处理器在接收到多路第一显示信号后,根据各个子显示屏的显示需求,例如分屏率、清晰度、亮度等显示需求,利用既有的图像处理方法,例如图像缩放方法,将每路第一显示信号分别进行处理之后,分别发送给各个子显示屏进行显示,从而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使得显示设备只需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显示信号源,就能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进行图像显示。

基于上述公开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显示设备的处理器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通过处理器对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从而本申请实施例无需经过复杂的软件开发,仅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就能使得显示设备只需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显示信号源,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提高了系统的简洁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信号源可以是任意具有显示需求的信号源,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终端设备,例如台式电脑的主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等,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进行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各个子显示屏是指将同一显示屏分为多个显示区域,每一显示区域对应为一个子显示屏,其中,各个子显示屏能够独立对一路第二显示信号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应用时,所述显示设备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与显示信号源连接,显示信号源可以将待显示的各种显示信号通过一个信号线传输到所述第一输入端,进而传输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各个子显示屏的显示需求,可以对各路第一显示信号做相同的处理,也可以对各路第一显示信号做不同的处理,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如果要在各个子显示屏显示相同或不同的画面,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屏幕工作模式来实现。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按键“win”和“P”来使得显示屏上弹出屏幕工作模式的选择窗口,如果要在各个子显示屏上显示相同的画面,可以选择“复制模式”,如果要在各个子显示屏上显示不同的画面,可以选择“扩展模式”,当然,其他常规的屏幕工作模式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所述显示信号源的不同,所述显示输入接口可以设置为不同类型的接口。比如:所述显示信号源采用电脑主机,所述电脑主机采用DP(Display Port,显示输出)接口与显示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则对应的,所述显示输入接口可以设置为DP接口。又比如:所述显示信号源采用笔记本电脑,所述笔记本电脑采用USB-C接口与显示设备进行信号传输,则对应的,所述显示输入接口可以设置为USB-C接口。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输入接口的类型不限于上述举例,具体可以根据信号传输的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扩展性,所述显示输入接口可以设置为多个,根据待连接的显示信号源的接口形式的不同,将其中一个显示输入接口与显示信号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子显示屏可以是多个,对应的,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也应当设置为多个。例如:所述子显示屏为两个子显示屏,则第一个子显示屏的显示信号由第一输入端输入到处理器后,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后提供,第二个子显示屏的显示信号由第一输出端输出到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输入到处理器后,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后提供。又例如:所述子显示屏为三个子显示屏,则第一个子显示屏的显示信号由第一输入端输入到处理器后,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后提供,第二个子显示屏的显示信号由一个第一输出端输出到一个第二输入端,一个第二输入端输入到处理器后,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后提供,第三个子显示屏的显示信号由另一个第一输出端输出到另一个第二输入端,另一个第二输入端输入到处理器后,由处理器进行处理后提供。以此类推,当子显示屏设有三个以上时,第一显示信号的传输原理与上述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可以采用显示设备既有的图像处理器,例如scaler芯片,通过对scaler芯片进行硬件改进,即通过改变scaler输出端和输入端的连接关系,使得显示设备内部能够为各个子显示屏提供各路显示信号,进而使得显示设备外部仅需连接一个信号线就能实现多路显示信号的传输,提高了系统的简洁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均可以通过视频传输协议进行信号传输,所述视频传输协议包括但不限于DP协议。

连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是否连接是指:连接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此时第一显示信号能够从第一输出端输出到第二输入端;连接器也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不连接,即断开,此时第一显示信号无法从第一输出端输出到第二输入端。

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显示设备大多具有菊花链功能,即将其中一个显示设备与另一个显示设备进行串联,实现多数据流传输的效果。为了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同样能够实现多数据流的传输,即菊花链传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显示输出接口,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以接收由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所述显示输出接口用于向其它显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显示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通过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插接有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显示设备上,从而实现了两个显示设备的菊花链连接,在此基础上,当第一显示信号从第一输出端传输至显示输出接口后,可以通过显示输出接口进一步将第一显示信号传输至另一个显示设备,实现两个显示设备同时对第一显示信号进行显示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显示设备可以同时适用分屏功能和菊花链功能,也可以不同时适用分屏功能和菊花链功能,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加调节部件来对分屏功能和菊花链功能是否同时适用进行调节,使得用户能够自由选择上述功能的适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是否连接。

连接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是否连接是指:连接器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此时第一显示信号能够从第一输出端输出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器也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不连接,即断开,此时第一显示信号无法从第一输出端输出到显示输出接口。

在一些方式中,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输入端能够同时将第一显示信号分别传输至第二输入端和显示输出接口,所述连接器为集线器;

所述集线器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能够同时传输至第二输入端和显示输出接口,此时显示设备可以同时适用分屏功能和菊花链功能。

如图3所示,在一些方式中,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输入端不同时将第一显示信号传输至第二输入端和显示输出接口,所述连接器为切换开关;

所述切换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不连接;如果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不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包括多种信号形式,例如视频信号、音频信号、检测信号和热插拔信号等,为了对不同形式信号进行传输的切换,所述切换开关可以设置为多个,每一切换开关可以用于传输不同形式的第一显示信号,以实现信号的快速传输。

例如:所述第一输出端传输的视频信号通常为四对差分视频信号,如图3中的Lane0﹢/-、Lane1﹢/-、Lane2﹢/-、Lane3﹢/-。那么,可以设置一个切换开关对所述四对差分视频信号的传输通道进行切换,也可以设置两个切换开关分别对所述四对差分视频信号的传输通道进行切换,此处不做限定。另外,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切换开关来对各个辅助信号进行传输,例如对AUX(Auxiliary,辅助)+、AUX﹣、HPD(Hot Plug Detect,热插拔检测)信号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输出端到所述切换开关之间的传输通道定义为通道①,将所述切换开关到所述第二输入端之间的传输通道定义为通道②,将所述切换开关到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之间的传输通道定义为通道③,那么,所述切换开关的作用是实现通道①和通道②之间的连接,或者实现通道①和通道③之间的连接。

参见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开关的逻辑控制图。

如图4所示,在一些方式中,所述切换开关包括:

第一子开关,所述第一子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二子开关,所述第二子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切换开关设有第一端An、第二端Bn和第三端Cn,所述第一端An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端Bn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端Cn与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端An和第二端Bn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子开关,所述第一端An和第三端Cn之间设有所述第二子开关,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一子开关和所述第二子开关不同时断开或闭合,从而实现通道①不同时与通道②和通道③之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切换开关的控制逻辑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真值表来实现。例如在表1中,示出了所述切换开关的其中一种控制逻辑真值表。

表1切换开关控制逻辑真值表

由表1可知,在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端An与第二端Bn连接时,所述第一子开关闭合,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当第一端An与第三端Cn连接时,所述第二子开关闭合,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采用scaler芯片时,需要对scaler芯片的使能端进行处理,从而为所述切换开关提供切换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将所述scaler芯片的使能端接地,即所述使能端的输入始终为低电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触发所述切换开关进行通道切换,所述处理器还设有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向所述切换开关输出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

例如:当所述处理器为scaler芯片时,可以将scaler芯片的其中一个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引脚DX_SE作为所述第二输出端,并利用DX_SE引脚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作为所述切换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切换信号包括:

第一切换信号,所述第一切换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一子开关通路,所述第二子开关断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断开;

第二切换信号,所述第二切换信号用于触发所述第二子开关断路,所述第二子开关通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断开。

例如:当采用scaler芯片时,scaler芯片的DX_SE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所述显示输出接口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即通道①与通道③之间连接;scaler芯片的DX_SEL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时,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即通道①与通道②和之间连接。

当设有三个切换开关时,各个切换开关如果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各切换开关分别具有如下表2示出的输入输出关系。

表2切换开关第一输入输出关系表

当设有三个切换开关时,各个切换开关如果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各切换开关分别具有如下表3示出的输入输出关系。

表3切换开关第二输入输出关系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设备设有菜单按键。用户可以通过按压菜单按键来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指令,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指令后,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OSD(on-screendisplay,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菜单,以供用户对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设备的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分屏模式、菊花链模式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工作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一个信号线,实现显示设备多屏显示的工作模式定义为硬分屏模式。

其中,传统的分屏模式包括PBP(Picture by picture,双画面)模式和PIP(Picture in picture,画中画)模式,均需要分别连接多路信号源来实现分屏显示;菊花链模式是指将显示设备与另一显示设备进行串联,实现显示信号源在两个或多个显示设备中进行显示。

为了符合用户日常操作习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OSD菜单初始设置时将硬分屏模式默认关闭,scaler芯片的DX_SEL引脚上拉到高电平,使得通道①和通道③默认连接,即此时显示设备仍然采用单屏对显示信号源进行显示,或者与另一显示设备进行连接以使用菊花链功能。由上述可知,由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显示设备的硬分屏模式和菊花链模式需要择一适用,因此,将通道①设为与通道②或通道③连接。

那么,用户可以在菜单中选择硬分屏模式,处理器检测到用户的选择操作之后,将所述通道①和所述通道②连通,使得第一显示信号能够从第一输出端输入到第二输入端,无需经过复杂的软件开发,仅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就能使得显示设备只需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显示信号源,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提高了系统的简洁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由步骤S101至步骤S103实现:

步骤S101.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

步骤S102.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

步骤S103.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可以执行于现实设备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在显示设备中设置专用于执行所述显示设备控制方法的数据处理模块,此处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控制方法之前,需要在上述显示设备的显示输入接口上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的显示信号源,从而使得外部显示信号源的显示信号能够通过信号线传输至显示输入接口。

在步骤S101至步骤S103中,所述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显示输入接口接收一路所述第一显示信号,此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进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显示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到所述第二输入端,另外生成至少一路第一显示信号。处理器在接收到多路第一显示信号后,根据各个子显示屏的显示需求,例如分屏率、清晰度、亮度等显示需求,利用既有的图像处理方法,例如图像缩放方法,将每路第一显示信号分别进行处理之后,分别发送给各个子显示屏进行显示,从而通过对显示设备内部硬件上的改进,无需复杂的软件开发,就能使得显示设备通过显示输入接口插接一个信号线以连接外部显示信号源,为多个子显示屏分别提供显示信号进行图像显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指令,将所述显示屏分为各个所述子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设备在默认设置中,通常是作为单屏进行使用。因此,如果要将显示设备进行分屏使用,需要通过相应的操作使得显示设备进入分屏模式。例如:用户可以在显示设备的OSD菜单中选择分屏模式,例如选择上述定义的硬分屏模式,该选择操作能够生成所述第一指令,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指令将所述显示屏分为各个子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之前,包括:

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一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子开关通路和第二子开关断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显示输出接口断开。

通过上述可知,由于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显示设备的分屏功能和菊花链功能不同时适用,即所述第一输出端不同时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连接。又由于在默认设置中,显示设备通常设置为作为单屏进行使用,此时所述第一输出端通常与显示输出接口连接。那么,为了仅适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硬分屏模式,在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之前,需要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一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子开关通路和第二子开关断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显示输出接口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指令,在各个所述子显示屏中将各路所述第二显示信号以不同画面进行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要在各个子显示屏显示不同的画面,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相应的屏幕工作模式来实现。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按键“win”和“P”来使得显示屏上弹出屏幕工作模式的选择窗口,选择“扩展模式”,从而可以在各个子显示屏显示不同的画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二切换信号,以触发所述切换开关中的第一子开关断路和第二子开关通路,以实现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断开,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显示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显示输出接口用于向其它显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显示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输出端向切换开关输出第二切换信号,使得所述显示输出接口能够向其它显示设备输出所述第一显示信号,实现两个显示设备同时对第一显示信号进行显示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第三指令,对各个子显示屏的显示布局进行调节。

例如,当显示设备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显示设备设有两个子显示屏时,此处将笔记本电脑称为屏幕1,将两个子显示屏称为屏幕2和屏幕3。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对两个子显示屏的显示布局进行调节,例如:可以将两个子显示屏设置为左右并排的布局形式,也可以设置为上下并排的布局形式。此外,用户还可以根据操作习惯设置鼠标在两个子显示屏上的拖动顺序,例如鼠标在屏幕1上向右移动至屏幕外1后可以进入屏幕2,鼠标在屏幕1上向左移动至屏幕1外后可以进入屏幕3等。此时,屏幕2和屏幕3都是笔记本电脑的扩展显示器,且能够显示不同的内容。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方法的实施例。

参见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的结构框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设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所述处理器2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201,用于通过第一输入端接收由显示输入接口传输的第一显示信号;

第二接收单元202,用于通过第二输入端接收由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第一显示信号;

处理单元203,用于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得到的多路第二显示信号分别发送给显示屏中的各个子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单独设于所述显示设备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与其他模块集成后设于所述显示设备中,例如当所述处理器采用scaler芯片时,将scaler芯片与PD芯片集成后设于所述显示设备中,此处不做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用于头戴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头戴显示设备
  •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设备
  • 电子墨水屏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 图像源模组、近眼显示系统、控制方法及近眼显示设备
  • 显示设备及其栅极驱动电路、控制方法以及虚拟现实设备
  • 显示设备、控制所述显示设备的方法和信息处理器
  • 车载显示设备、车载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车载显示设备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48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