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14:36


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电磁设备,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种形态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交流电能。

变压器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变压器进行绕线,而在变压器绕线时,线圈必须绕齐、排平,铜线不得有打结与反扣现象。大部分的绕线设备不能够对铜线进行整理,这就导致大部分变压器的线圈绕得不整齐,变压器质量不合格。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在变压器进行绕线时,使得铜线绕齐与排平的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大部分的绕线设备不能够对铜线进行整理,这就导致大部分变压器的线圈绕得不整齐,变压器质量不合格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变压器进行绕线时,使得铜线绕齐与排平的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支架;放置机构,支架一侧设置有放置机构;驱动机构,底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卡紧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卡紧机构。

进一步地,放置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支架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轴承座内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二轴承座,靠近第一轴承座侧边的支架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固定杆,第二转轴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杆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弹性件,第二转轴与第二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轴承座,底板一侧设置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座内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轴;支撑座,底板另一侧设置有支撑座;伺服电机,支撑座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三转轴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卡紧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块,第三转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导杆,第二固定块内设置有第一导杆;第一滑块,第一导杆上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二固定杆,两个第一滑块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限位块,两个第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限位块;第二弹性件,两个第一滑块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斜型板,远离第二转轴一侧的支架侧壁上设置有斜型板;第三固定块,斜型板底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第三固定块;第二导杆,相近的两个第三固定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杆;第二滑块,两个第二导杆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斜型板上开有两个一字滑槽,两个第二滑块贯穿一字滑槽;第四固定块,两个第二滑块上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块;第三固定杆,两个第二滑块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杆。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上对称设置有第五固定块;螺杆,两个第五固定块上均螺纹式设置有螺杆;压块,两个螺杆底端均设置有压块;手柄,两个螺杆顶端均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轴承座,靠近第一转轴另一端的支架底部设置有第四轴承座;第五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五轴承座;第四转轴,第四轴承座与第五轴承座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V型转筒,第四转轴靠近第四轴承座一端设置有V型转筒,第四固定杆与V型转筒滑动式配合;第一齿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五转轴,第三轴承座侧边转动式设置有第五转轴;第二齿轮,第五转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皮带传送装置,第五转轴靠近伺服电机一端与第四转轴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上开有弧形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放置机构将线圈固定,随后通过卡紧机构将变压器卡住,将线的另一端绕在变压器上,通过驱动机构转动带动卡紧机构转动,卡紧机构转动将放置机构上的线绕在变压器上,进行绕线作业。

2、第一固定块向右转动将线圈卡住,能够使得线圈在对变压器进行绕线时绷紧。

3、限位块背向滑动能够将变压器进行卡紧。

4、在绕线的过程中前后推动第四固定块能够使得变压器在绕线时,变压器上的线圈更加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底板,2:支架,3:放置机构,31:第一轴承座,32:第一转轴,33: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转轴,35:第一固定杆,36:第一固定块,37:第一弹性件,4:驱动机构,41:第三轴承座,42:第三转轴,43:支撑座,44:伺服电机,5:卡紧机构,51:第二固定块,52:第一导杆,53:第一滑块,54:第二固定杆,55:限位块,56:第二弹性件,6:斜型板,7:第三固定块,8:第二导杆,9:第二滑块,10:第四固定块,11:第三固定杆,12:第四固定杆,13:第五固定块,14:螺杆,15:压块,16:手柄,17:第四轴承座,18:第五轴承座,19:第四转轴,20:V型转筒,21:第一齿轮,22:第五转轴,23:第二齿轮,24:皮带传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示,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包括有底板1、支架2、放置机构3、驱动机构4和卡紧机构5,底板1上设置有支架2,支架2左侧设置有放置机构3,底板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上设置有卡紧机构5。

在需要对变压器进绕线时,工作人员将放置机构3向左拉动,随后工作人员将线圈放置在放置机构3上,工作人员松开放置机构3,放置机构3向右转动复位将线圈卡住,随后工作人员将卡紧机构5相向按压,工作人员再将变压器放置在卡紧机构5上,卡紧机构5背向移动复位将变压器卡紧,随后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绕在变压器上,这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转动带动卡紧机构5,卡紧机构5转动将放置机构3上的线绕在变压器上,进行绕线作业。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放置机构3包括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转轴32、第二轴承座33、第二转轴34、第一固定杆35、第一固定块36和第一弹性件37,支架2左侧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座31,第一轴承座31内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轴承座31左侧的支架2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座33,两个第二轴承座33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34,第二转轴34上前后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杆35,两个第一固定杆35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块36,第二转轴34与第二轴承座3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7。

在需要对变压器进绕线时,工作人员将第一固定块36向左拉动,第一固定块36向左移动带动第一固定杆35向下转动,第一弹性件37发生形变,第一固定杆35向下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4在第二轴承座33内转动,这时工作人员将线圈穿入第一转轴32,随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一固定块36,第一弹性件37复位带动第一固定杆35向上转动,第一固定杆35向上转动带动第一固定块36向右转动复位将线圈卡住,第一固定杆35向上转动第二转轴34在第二轴承座33内转动,随后工作人员将卡紧机构5相向按压,工作人员再将变压器放置在卡紧机构5上,卡紧机构5背向移动复位将变压器卡紧,随后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绕在变压器上,这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转动带动卡紧机构5,卡紧机构5转动将放置机构3上的线绕在变压器上,进行绕线作业。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使得线圈在对变压器进行绕线时绷紧。

驱动机构4包括有第三轴承座41、第三转轴42、支撑座43和伺服电机44,底板1前侧设置有第三轴承座41,第三轴承座41内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轴42,底板1右侧设置有支撑座43,支撑座43上设置有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三转轴42一端连接。

当第一固定块36向右转动复位将线圈卡住,卡紧机构5背向移动复位将变压器卡紧时,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绕在变压器上,这时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转动带动第三转轴42转动,第三转轴42转动带动卡紧机构5转动,卡紧机构5转动将线圈上的线绕在变压器上,进行绕线作业,待变压器绕线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停止转动,第三转轴42随之停止转动,第三转轴42停止转动带动卡紧机构5停止转动,不再进行绕线,这时工作人员相向按压卡紧机构5,卡紧机构5将变压器松开,工作人员将绕线完成的变压器取出。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给整个装置提供动力使得变压器进行绕线作业。

卡紧机构5包括有第二固定块51、第一导杆52、第一滑块53、第二固定杆54、限位块55和第二弹性件56,第三转轴42前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1内设置有第一导杆52,第一导杆52上左右对称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块53,两个第一滑块53的前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4,两个第二固定杆54上均设置有限位块55,两个第一滑块53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6。

当第一固定块36向右转动复位将线圈卡住时,工作人员相向推动第二固定杆54,第二固定杆54相向移动带动限位块55相向移动,第二固定杆54相向移动带动第一滑块53在第一导杆52上相向滑动,第二弹性件56被压缩,这时工作人员将变压器穿入至第二固定杆54上,随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二固定杆54,第二弹性件56复位带动第一滑块53在第一导杆52上背向滑动,第一滑块53背向滑动带动第二固定杆54背向滑动,第二固定杆54背向滑动带动限位块55背向滑动与变压器接触,并且将变压器卡住,第三转轴42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块51转动,第二固定块51转动通过第一滑块53带动第二固定杆54转动,第二固定杆54转动实现了对变压器进行绕线,待变压器绕线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停止转动,第三转轴42随之停止转动,第三转轴42停止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块51停止转动,第二固定块51停止转动通过第一滑块53带动第二固定杆54停止转动,第二固定杆54停止转动实现了对变压器停止绕线,这时工作人员推动第二固定杆54,第二固定杆54相向移动带动限位块55相向移动,第二固定杆54相向移动带动第一滑块53在第一导杆52上相向滑动,第二弹性件56被压缩,工作人员将绕线完成的变压器取出,随后工作人员松开第二固定杆54,第二弹性件56复位带动第一滑块53在第一导杆52上背向滑动,第一滑块53背向滑动带动第二固定杆54背向滑动,第二固定杆54背向滑动带动限位块55背向滑动复位。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变压器进行卡紧。

实施例3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斜型板6、第三固定块7、第二导杆8、第二滑块9、第四固定块10、第三固定杆11和第四固定杆12,第二转轴34右侧的支架2侧壁上设置有斜型板6,斜型板6底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三固定块7,前后两个对应的第三固定块7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杆8,两个第二导杆8上均滑动式设置有第二滑块9,斜型板6上开有两个一字滑槽,两个第二滑块9贯穿一字滑槽,两个第二滑块9上端之间设置有第四固定块10,两个第二滑块9相向一侧之间设置有第三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1上设置有第四固定杆12。

当第一固定块36向右转动复位将线圈卡住,限位块55背向移动复位将变压器卡紧时,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固定块10上,随后再绕在变压器上,第三转轴42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块51转动,第二固定块51转动通过第一滑块53带动第二固定杆54转动,第二固定杆54转动实现了对变压器进行绕线,在绕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前后移动第四固定块10,第四固定块10向后移动带动第二滑块9在第二导杆8上向后滑动,第二滑块9向后滑动带动第三固定杆11向后移动,第三固定杆11向后移动带动第四固定杆12向后移动,第四固定块10向前移动带动第二滑块9在第二导杆8上向前滑动,第二滑块9向前滑动带动第三固定杆11向前移动,第三固定杆11向前移动带动第四固定杆12向前移动,第四固定块10前后移动带动线在绕线时前后移动绕在变压器上使得变压器上的线圈更加平整。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绕线的过程中前后推动第四固定块10,使得变压器在绕线时,变压器上的线圈更加平整。

还包括有第五固定块13、螺杆14、压块15和手柄16,第四固定块10上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五固定块13,两个第五固定块13上均螺纹式设置有螺杆14,两个螺杆14底端均设置有压块15,两个螺杆14顶端均设置有手柄16。

在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固定块10上之前,工作人员先转动手柄16使得螺杆14在第五固定块13上向上移动,螺杆14向上移动带动压块15向上移动,这时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固定块10上,随后工作人员转动手柄16使得螺杆14在第五固定块13上向下移动,螺杆14向下移动带动压块15向下移动,压块15向下移动将线压住。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将线压住,防止线从第四固定块10内脱落,变得松弛,使得变压器在绕线时,绕的不够整齐。

还包括有第四轴承座17、第五轴承座18、第四转轴19、V型转筒20、第一齿轮21、第五转轴22、第二齿轮23和皮带传送装置24,靠近第一转轴32前端的支架2底部设置有第四轴承座17,第三轴承座41左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五轴承座18,第四轴承座17与第五轴承座18之间转动式设置有第四转轴19,第四转轴19前端设置有V型转筒20,第四固定杆12与V型转筒20滑动式配合,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1,第三轴承座41左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五转轴22,第五转轴22靠近伺服电机44一端设置有第二齿轮23,第二齿轮23与第一齿轮21啮合,第五转轴22后端与第四转轴19后端之间设置有皮带传送装置24。

工作人员将线的另一端卡入第四固定块10上,随后工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与第二齿轮23啮合,第二齿轮23转动带动第五转轴22转动,第五转轴22转动通过皮带传送装置24带动第四转轴19转动,第四转轴19转动带动V型转筒20转动,V型转筒20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12前后移动,进而实现了第四固定块10前后移动,使得变压器在绕线时,变压器上的线圈更加平整,待变压器绕线完成时,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44,伺服电机44停止转动,第一齿轮21随之停止转动与第二齿轮23停止啮合,第二齿轮23停止转动带动第五转轴22停止转动,第五转轴22停止转动通过皮带传送装置24带动第四转轴19停止转动,第四转轴19停止转动带动V型转筒20停止转动,V型转筒20停止转动带动第四固定杆12停止前后移动。本装置结构简单,不再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推动第四固定块10,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所述压块15上开有弧形口,能够更好的与线的弧面进行贴合,更好的将线卡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变压器线圈辅助整合装置
  • 一种变压器大吨位线圈绕制整合装置及整合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85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