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及其监测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6:00


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及其监测方法,尤其适用于矿井提升机和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的钳盘制动器制动正压力的监测。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1620193301.5授权的千米深井提升机浮动式盘式制动器,虽然专利中叙述能够动态实时监测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制动正压力,但是实际监测的是碟簧力,而不是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制动正压力:碟簧座传感器设置在碟形弹簧组件的右端,从右端监测了碟形弹簧组件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压力传感器通过T形活塞压在碟形弹簧组件的左端,T形活塞在碟簧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压在压力传感器上,从左端监测了碟形弹簧组件变形产生的碟簧力。碟簧力要克服碟簧孔和T形活塞轴、制动油缸筒体和制动活塞、滑动销轴和支架的多处摩擦力后,才能施加到闸盘上,施加到闸盘上的才是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制动正压力,显然碟簧力不等于制动正压力,而且大于制动正压力。把监测的碟簧力误作为制动正压力,没达到通过监测制动正压力提高制动器可靠性的目的,而且存在隐患,制动时,虽然监测的碟簧力大于制动正压力的许用值,由于碟簧疲劳断裂、移动副锈蚀等使多处摩擦力增大不为零,但实际制动正压力小于许用值,存在制动正压力不足的隐患;若多处摩擦力增大到大于碟簧力,闸瓦卡死不动未压到闸盘上,存在实际制动正压力为零的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由此说明,监测了碟簧力,而不是闸瓦压到闸盘上的制动正压力,不能监测全部制动故障,仍发生制动失灵导致的重大事故,监测的碟簧力是无效的,监测的是闸瓦压到闸盘上的制动正压力才是有效的,为此发明监测闸瓦压到闸盘上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监测闸瓦压到闸盘上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包括:闸盘、左闸瓦、左衬板、筒体、支架、制动器座、碟簧组、油缸、活塞、调节螺钉、后盖、螺钉一、右闸瓦和右衬板,所述的制动器座外廓为圆柱形整体式结构,外廓圆柱套装在支架上,与支架的孔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三,制动器座的外廓圆柱中部开有适应安置闸盘、闸瓦和衬板的凹槽,所述左闸瓦和左衬板与右闸瓦和右衬板均通过燕尾槽连接,凹槽的左侧开有阶梯孔、右侧开有与左侧阶梯同一轴线的通孔,凹槽左侧的阶梯孔与筒体的外缘面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二,凹槽左侧的大直径阶梯孔与液压缸组件相配合;筒体左侧开有安装碟簧组的带内轴的盲孔或不带内轴的盲孔;凹槽右侧的通孔与右衬板的柱筒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四,所述右衬板右侧连接的柱筒上设有位于凹槽右侧通孔端与右衬板之间的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

所述的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为阶梯式圆盘,阶梯式圆盘中心孔与右衬板的柱筒动配合,圆盘端面对称设有左环形凹槽和右环形凹槽,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内放置有与第一信号线相连的第一应变片,左环形凹槽侧的圆盘外端面略高于内端面,顶靠在右衬板上,右环形凹槽的圆盘内端面略高于外端面,顶靠在制动器座环形凹槽右侧通孔端。

所述的第一应变片为4-8片,均匀分布在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底部的圆环上。

所述的筒体底部外缘上连有一外圆柱面略高于筒体底端面的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圆环上对称有放置第二应变片的凹槽,第二应变片与第二信号线相连,圆柱面与左衬板的左端孔静配合。

所述的第二应变片为4-8片,均匀分布在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底部的圆环上。

所述的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圆柱面与左衬板的左端孔静配合处设有键一,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外圆环与左衬板连接处设有多个螺钉二。

所述的筒体底部与左衬板连为一体。

本发明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通过右闸瓦、右衬板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的右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包括碟簧组的孔与筒体的内轴或碟簧组的轴与筒体的内孔、制动器座的左侧孔与筒体的外缘面和键二、液压缸组件中的油缸和密封圈一与活塞的小轴、后盖和密封圈二与活塞的大轴、制动器座的外廓圆柱和键三与支架的孔、制动器座的右侧孔与右衬板的轴和键四、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的孔与右衬板的轴之间的摩擦力;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向右伸长后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右移压紧闸盘,左闸瓦压紧闸盘的左制动正压力F

所述的左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包括碟簧组的孔与筒体的内轴或碟簧组的轴与筒体的孔、制动器座的左侧孔与筒体的外缘轴和键二、液压缸组件中的油缸和密封圈一与活塞的小轴、后盖和密封圈二与活塞的大轴之间的摩擦力,残余油压力等于制动时卸载到残余油压的油压力,残余油压值小于0.5MPa;

所述的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左衬板、筒体、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碟簧组、油缸、活塞、后盖和螺钉一;

所述的右侧闸组包右括闸瓦、右衬板、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和制动器座;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继续压缩,使左闸瓦左移离开闸盘达到通过调节螺钉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上向右移动,所述闸组为右侧闸组和左侧闸组通过调节螺钉连接在一起的组件,闸盘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使右闸瓦与闸盘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旋转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本发明的另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通过右闸瓦、右衬板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向右伸长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右移压紧闸盘,然后碟簧组再向左伸长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右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推动右闸瓦左移压紧闸盘实现合闸制动,右闸瓦压紧闸盘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的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左衬板、筒体、碟簧组、油缸、活塞、后盖和螺钉一;

所述的右侧闸组包右括闸瓦、右衬板、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和制动器座;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多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继续压缩,使左闸瓦左移离开闸盘达到通过调节螺钉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上向右移动,闸盘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的结果使右闸瓦与闸盘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旋转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有益效果:现有的制动器监测的是碟簧力,并非闸瓦压到闸盘上的制动正压力,制动时碟簧力要克服多处摩擦力,才能施加到闸盘上,施加到闸盘上的才是制动正压力,显然碟簧力不等于制动正压力,而且大于制动正压力,把监测的碟簧力误作为制动正压力,仍然会导致监测碟簧力的制动器发生制动失灵的事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碟簧力的制动器不能监测闸瓦压到闸盘上的制动正压力的问题。根据《煤炭安全规程》第426条规定,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力矩与实际提升最大载荷旋转力矩之比K值不得小于3,取制动力矩等于实际提升最大载荷旋转力矩的3倍,制动力矩除以摩擦系数和制动半径为制动正压力的许用值。采用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能满足规程正压力的许用值,将左、右闸瓦安装在闸盘两边制动器座中,因制动器座外廓圆柱在支架孔中浮动只在左边设有碟簧组和油缸就能实现左、右两边闸瓦制动,结构简单成本低,由油压力和闸盘偏摆力敞闸,碟簧力制动,针对不同结构的制动器,一种是监测左、右闸瓦施加到闸盘的左制动正压力和右制动正压力,其中右制动正压力为终端制动正压力,能准确诊断是左侧闸组还是右侧闸组出现的故障,另一种是只监测右闸瓦施加到闸盘的右制动正压力即终端制动正压力。把监测的终端制动正压力作为诊断故障和给出控制指令的依据:开车前,等于零允许开车,不等于零诊断不敞闸故障,闭锁当次开车;运行中,不等于零,诊断施闸故障,启用安全制动;制动时,大于等于制动正压力许用值,允许下次开车,小于制动正压力许用值,诊断制动正压力不足故障,闭锁下次开车,从而大大提高了钳盘制动器的制动性能和安全可靠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合闸制动状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开闸开车状态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合闸制动状态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开闸开车状态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合闸制动状态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开闸开车状态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合闸制动状态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开闸开车状态结构图。

图中:1—闸盘;2—左闸瓦;3—左衬板;4—键一;5—筒体;6—键二;7—键三;8—支架;9—制动器座;10—碟簧组;11—油缸;12—密封圈一;13—活塞;14—密封圈二;15—调节螺钉;16—后盖;17—螺钉一;18—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1—第二应变片;18-2—第二信号线;19—螺钉二;20—右闸瓦;21—右衬板;22—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1—第一应变片;22-2—第一信号线;23—键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主要由闸盘1、左闸瓦2、左衬板3、筒体5、支架8、制动器座9、碟簧组10、油缸11、活塞13、调节螺钉15、后盖16、螺钉一17、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右闸瓦20、右衬板21和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构成,所述的制动器座9外廓为圆柱形整体式结构,外廓圆柱套装在支架8上,与支架8的孔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三7,制动器座9的外廓圆柱中部开有适应安置闸盘、闸瓦和衬板的凹槽,所述左闸瓦2和左衬板3与右闸瓦20和右衬板21均通过燕尾槽连接,凹槽的左侧开有阶梯孔、右侧开有与左侧阶梯同一轴线的通孔,凹槽左侧的阶梯孔与筒体5的外缘面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二6,凹槽左侧的大直径阶梯孔与液压缸组件相配合;所述的筒体5左侧开有带内轴的盲孔,筒体5内设有碟簧组10;所述的液压缸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油缸11的外部套装有调节螺钉15,油缸11与活塞13之间设有密封圈一12,螺钉一17穿过活塞13螺纹连接在筒体5的内轴上,筒体5底部外缘上连有一外圆柱面略高于筒体5底端面的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圆环上对称有放置第二应变片18-1的凹槽,第二应变片18-1与第二信号线18-2相连,圆柱面与左衬板3的左端孔静配合。第二应变片18-1为4-8片,均匀分布在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底部的圆环上。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圆柱面与左衬板3的左端孔静配合处设有键一4,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外圆环与左衬板3连接处设有多个螺钉二19。凹槽右侧的通孔与右衬板21的柱筒动配合,配合处设有键四23,所述右衬板21右侧连接的柱筒上设有位于凹槽右侧通孔端与右衬板之间的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所述的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为阶梯式圆盘,阶梯式圆盘中心孔与右衬板21的柱筒动配合,圆盘端面对称设有左环形凹槽和右环形凹槽,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内放置有与第一信号线22-2相连的第一应变片22-1,左环形凹槽侧的圆盘外端面略高于内端面,顶靠在右衬板21上,右环形凹槽的圆盘内端面略高于外端面,顶靠在制动器座9环形凹槽右侧通孔端。所述的第一应变片22-1为4-8片,均匀分布在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底部的圆环上。

实施例一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是: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1通过右闸瓦20、右衬板21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2、左衬板3、筒体5、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碟簧组10、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

所述右侧闸组包括:右闸瓦20、右衬板21、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和制动器座9;

所述的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面和键二6、液压缸组件的油缸11的小孔和密封圈一12与活塞13的小轴、后盖16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之间的摩擦力,残余油压力等于制动时卸载到残余油压的油压力,残余油压值小于0.5MPa;

所述的右侧闸组的七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缸组件的油缸11的小孔和密封圈一12与活塞13的小轴、后盖16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制动器座9的外廓圆柱和键三7与支架8的孔、制动器座9的右侧孔与右衬板21的轴和键四23、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孔与右衬板21的轴之间的摩擦力;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如图2所示,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10向右伸长后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13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2右移压紧闸盘1,左闸瓦2压紧闸盘1的左制动正压力F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如图1所示,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13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10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10继续压缩,使左闸瓦2左移离开闸盘1达到通过调节螺钉15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1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1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右移动,所述闸组为右侧闸组和左侧闸组通过调节螺钉15连接在一起的组件,闸盘1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8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使右闸瓦20与闸盘1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1旋转如图2所示,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略。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筒体5底部与左衬板3燕尾槽方式连为一体。

实施例二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是: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1通过右闸瓦20、右衬板21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2、左衬板3、筒体5、碟簧组10、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

所述右侧闸组包括:右闸瓦20、右衬板21、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和制动器座9;

所述的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组件中油缸11的小孔和密封圈一12与活塞13的小轴、后盖16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之间的摩擦力,残余油压力等于制动时卸载到残余油压的油压力,残余油压值小于0.5MPa;

所述的右侧闸组的七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组件中油缸11的小孔和密封圈一12与活塞13的小轴、后盖16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制动器座9的外廓圆柱和键三7与支架8的孔、制动器座9的右侧孔与右衬板21的轴和键四23、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孔与右衬板21的轴之间的摩擦力;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如图4所示,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10向右伸长后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13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2右移压紧闸盘1,左闸瓦2压紧闸盘1的左制动正压力F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如图3所示,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13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10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四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10继续压缩,使左闸瓦2左移离开闸盘1达到通过调节螺钉15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1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1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右移动,所述闸组为右侧闸组和左侧闸组通过调节螺钉15连接在一起的组件,闸盘1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8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使右闸瓦20与闸盘1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1旋转如图4所示,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略。所述的筒体5左侧开有带内轴的盲孔,筒体5内设有碟簧组10;所述的液压缸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油缸11的外部套装有调节螺钉15,油缸11与活塞13之间设有密封圈二14,螺钉一17穿过油缸11螺纹连接在筒体5的圆周上,所述的筒体5底部外缘上连有一外圆柱面略高于筒体5底端面的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圆环上对称有放置第二应变片18-1的凹槽,第二应变片18-1与第二信号线18-2相连,圆柱面与左衬板3的左端孔静配合。所述的第二应变片18-1为4-8片,均匀分布在左环形凹槽或右环形凹槽底部的圆环上。所述的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圆柱面与左衬板3的左端孔静配合处设有键一4,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外圆环与左衬板3连接处设有多个螺钉二19。

实施例三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是: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1通过右闸瓦20、右衬板21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2、左衬板3、筒体5、第二制动正压力传感器18、碟簧组10、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

所述右侧闸组包括:右闸瓦20、右衬板21、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和制动器座9;

所述的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轴和键二6、液压缸11的孔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之间的摩擦力,残余油压力等于制动时卸载到残余油压的油压力,残余油压值小于0.5MPa;

所述的右侧闸组的六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孔与筒体5的内轴、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组件的油缸11的孔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制动器座9的外廓圆柱和键三7与支架8的孔、制动器座9的右侧孔与右衬板21的轴和键四23、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孔与右衬板21的轴之间的摩擦力;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如图6所示,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10向右伸长后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13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2右移压紧闸盘1,左闸瓦2压紧闸盘1的左制动正压力F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如图5所示,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13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10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10继续压缩,使左闸瓦2左移离开闸盘1达到通过调节螺钉15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1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1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右移动,所述闸组为右侧闸组和左侧闸组通过调节螺钉15连接在一起的组件,闸盘1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8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使右闸瓦20与闸盘1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1旋转如图6所示,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实施例四、

如图7和图8所示的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略。所述的筒体5左侧开有不带内轴的盲孔,盲孔内设有碟簧组10;所述的液压缸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油缸11的外部套装有调节螺钉15,油缸11与活塞13之间高设有密封圈二14,螺钉一17从后盖16进入穿过活塞13螺纹连接在筒体5的筒体圆周上,所述的筒体5底部与左衬板3燕尾槽方式连为一体。

实施例四的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的监测方法是:

制动时,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左环形凹槽外端面承受闸盘1通过右闸瓦20、右衬板21作用的右制动正压力F

所述左侧闸组包括:左闸瓦2、左衬板3、筒体5、碟簧组10、油缸11、活塞13、后盖16和螺钉一17;

所述右侧闸组包括:右闸瓦20、右衬板21、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和制动器座9;

所述的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轴与筒体5的孔、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组件的油缸11的孔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之间的摩擦力,残余油压力等于制动时卸载到残余油压的油压力,残余油压值小于0.5MPa;

所述的右侧闸组的六处摩擦力是碟簧组10的轴与筒体5的孔、制动器座9的左侧孔与筒体5的外缘轴和键二6、液压组件的油缸11的孔和密封圈二14与活塞13的大轴、制动器座9的外廓圆柱和键三7与支架8的孔、制动器座9的右侧孔与右衬板21的轴和键四23、第一制动正压力传感器22的孔与右衬板21的轴之间的摩擦力;

制动过程:从开闸状态如图8所示,油压降到残余油压后,碟簧组10向右伸长后的碟簧力作为驱动力,克服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和作用在活塞13上的残余油压力的合力推动左闸瓦2右移压紧闸盘1,左闸瓦2压紧闸盘1的左制动正压力F

制动结束再开闸前的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过程:由合闸制动状态如图7所示,油压升到工作油压后,作用在活塞13上的工作油压力作为驱动力,克服碟簧组10压缩变形产生的碟簧力和左侧闸组的三处摩擦力的合力将碟簧组10继续压缩,使左闸瓦2左移离开闸盘1达到通过调节螺钉15调定的小于2mm的总闸间隙Δ,闸盘1旋转并产生左右偏摆,闸盘1向右偏移摆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右移动,所述闸组为右侧闸组和左侧闸组通过调节螺钉15连接在一起的组件,闸盘1向左偏摆移动推动闸组在支架8上向左移动,闸组在支架8上的左右移动即浮动,浮动使右闸瓦20与闸盘1的闸间隙增加到Δ

开车前监测过程: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开闸状态监测过程,闸盘1旋转如图8所示,提升机开车,若监测右制动正压力F

循环上述过程,完成实时监测制动正压力达到浮动式制动器可靠运行。

相关技术
  • 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浮动式制动器及其监测方法
  • 一种监测制动正压力的钳盘式制动器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925770